1. 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實施過程
一、進貨(又有訂貨、接貨、驗收入庫三個步驟)
二、儲存(包括固定貨位儲放、隨機貨位儲放、分類儲放、分類隨機儲放、共同儲放五種方法)
三、揀貨作業
四、補貨
五、配裝
六、送貨
七、配送加工
2. 電子商務中的物流配送
你說的是自建物流 比如紅孩子,凡客商城,京東商城,順幫都是典型的自建物流企業。
發展模式:物流服務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所在,從我國企業的具體情況來看,不少企業在全國范圍內經營多年,都已建立起自己的分銷渠道,企業自身擁有良好的物流網路與相當現代化的物流技術和管理經驗。隨著網路經濟的發展,這些企業在經營電子商務時可通過不斷整合自身資源,吸收外界資源,搞好自身物流網路建設,形成適合自我的物流配送體系。
B2C企業在構建自己的物流體系時,可以適當考慮與倉儲公司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並在物流的各個環節上整合各合作夥伴的資源,形成優質高效的供應鏈。對於自身物流體系較為完善的企業,還可利用自己的物流網路承擔其他企業和商家的物流配業務,從而減少資源的閑置與浪費,達成網路配送規模效應,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配送。
3. 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模式有哪幾種
各種電子商務模式中,受物流配送影響和制約最大的是B2C電子商務模式。因為B2C的客戶是供應鏈的最終用戶,往往每次購買量少,且為低價產品,對配送質量要求很高,同時此類用戶的物流成本卻居高不下,配送效率低。這種物流配送產生的落差顯然無法滿足我國B2C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
如今,如何改進我國B2C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模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已成為B2C電子商務經營商的關注點和重視點。目前中國B2C電商物流配送主要有以下幾種典型的模式:
1、藉助國內郵政體系配送模式
這種模式一般是企業或廠商網站在其營業地點建立產品倉庫,根據消費者網上購物清單和消費者家庭地址信息,通過郵局辦理郵政遞送手續將貨物送到消費者手中。這是很多小網站和C2C網店選擇的配送模式。中國郵政具有方便,快捷,點多面廣的特點,是我國覆蓋面最廣,資歷最老的物流公司。但其不足之處主要是普通郵遞速度慢,而EMS服務收費偏高,且郵政體系服務水平偏低,容易造成包裝破損、貨物損壞,從而導致配送服務質量的下降而造成顧客的不滿。
2、共同配送模式
指為提高物流效率對某一地區的用戶進行配送時,多個配送企業聯合起來在配送中心的統一計劃、統一調度下展開的配送。這是一種企業之間為實現整體配送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以互惠互利為原則,互相提供便利的物流配送服務的協作型配送模式,其核心在於充實和強化配送的功能。共同配送的優勢在於有利於實現配送資源的有效配置,彌補配送企業功能的不足,促使企業配送能力的提高和配送規模的擴大,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缺點是不同企業商品的不同,管理規定的不同,經營意識的不同,相互的猜忌等可能從另一個方面帶來阻礙。
3、第三方物流企業配送模式
企業或廠商網站根據消費者網上購物清單和消費者家庭地址信息,委託「第三方快遞物流公司」的交通、運輸、倉儲連鎖經營網路,把商品送達消費者實現配送服務的模式。採用這種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先進物流設施和專業經驗進行規模性操作,帶來經濟利益,降低物流成本,合理利用社會資源。
4、企業自營配送模式
指企業或廠商網站在其目標市場上設置的物流送貨點。即在上網人群較密集的地區設置倉儲中心和配送點,由消費者所在地附近的配送中心或配送點配貨並送貨上門。物流配送各環節均由企業自身籌建並組織管理。這種模式有利於企業供應、生產和銷售的一體化作業,系統化程度相對較高,物流配送效率很高,可以克服前一種模式不夠快的問題,但配送中心和配送點建設需要大量投資,將帶來短期成本的大量增加。
4. 電子商務下的物流配送研究論文
朋友你要這么專業的論文,好文網的這兩篇應該能幫到你的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路線優化研究http://www.hopeknow.com/view-2228-1.html電子商務是在Internet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C/S(客戶端/伺服器)應用方式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企業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支付的一種新型交易方式。它可以減少信息社會的商業中間環節,縮短交易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經營效率、提高服務質量,使企業有效地參與競爭。 現代物流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其存儲環節日益弱化,配送成為最重要的環節。從商業角度來看,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具備兩個重要的基礎條件:一是貨款的支付;二是商品的配送。目前在我國支付問題正在逐步解決,而商品的配送成為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主要原因是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商品後,為消費者送貨所花費的配送成本高、時間長。這個問題不解決就會影響電子商務優勢的發揮。本文主要得到以下一些研究成果: 1.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總結了傳統配送與電子商務環境下的配送的差異以及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所呈現出來的新特徵。 2.通過對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配送與傳統物流配送的對比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建立了帶時間窗的多目標多配送中心配送路線優化數學模型。模型用直觀的數學符號較真實地反映了實際。 3.針對模型設計了求解演算法。從得到了結果來看,演算法具有一定的...
英文摘要: E-commerce is a new way that the Internet opening up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Based on C/S(client/server)application means consumers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online transactions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online payment transactions. It can rece the commercial intermediate link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shorten the cycle of transactions, rece costs and improve operating efficienc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s to enable enterprises to effe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competition. Modem logistics i...
目錄: 摘要6-7ABSTRACT7-8第1章 緒論12-28 1.1 選題背景12-13 1.2 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13-17 1.2.1 電子商務13-15 1.2.2 電子商務的發展歷史15-16 1.2.3 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16-17 1.3 物流的內涵17-19 1.3.1 物流基本內涵17-18 1.3.2 綠色物流18 1.3.3 電子物流18-19 1.4 電子商務與物流的相互關系19-20 1.4.1 電子商務對物流活動的影響19 1.4.2 物流對電子商務的影響19-20 1.5 本文研究內容及研究技術路線20-21 1.6 本文的研究意義21-22 1.7 VRP研究現狀分析22-27 1.7.1 車輛路線問題概述22-23 1.7.2 VRP研究現狀23-27 1.8 本章小結27-28第2章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配送與傳統配送28-42 2.1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配送與傳統配送28-32 2.1.1 電子商務環境下配送的內涵28 2.1.2 電子商務環境下配送的特點28-29 2.1.3 電子商務環境下配送中心的功能29-30 2.1.4 傳統配送模式與電子商務環境下的配送模式30-31 2.1.5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一體化31 2.1.6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應用信息技術31-32 2.2 國內外物流配送發展狀況32-35 2.2.1 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物流配送狀況32-33 2.2.2 我國物流配送的發展現狀33-34 2.2.3 我國物流配送存在的主要問題34-35 2.3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配送流程35-41 2.3.1 配送的一般業務流程35-36 2.3.2 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物流配送流程36-38 2.3.3 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物流配送流程38-40 2.3.4 降低物流成本的幾種配送途徑40-41 2.4 本章小結41-42第3章 VRP數學模型42-50 3.1 引言42-43 3.2 對VRP分析43-45 3.2.1 問題的提出43-44 3.2.2 VRP的類型44 3.2.3 VRP的優化目標44-45 3.3 VRP的一般形式45-46 3.3.1 VRP描述45-46 3.3.2 對時間窗的界定46 3.4 VRP模型46-49 3.4.1 模型假設46-47 3.4.2 模型的建立47-49 3.5 本章小結49-50第4章 VRP求解演算法50-72 4.1 引言50 4.2 多目標優化的基本概念50-52 4.3 對多目標的處理52-53 4.3.1 處理方法52-53 4.4 一種求解VRP的混合演算法53-59 4.4.1 遺傳演算法簡介53-54 4.4.2 禁忌搜索演算法54-56 4.4.3 基於遺傳演算法與禁忌搜索演算法的混合演算法56-59 4.5 模擬分析59-71 4.5.1 問題描述59-60 4.5.2 問題的求解60-71 4.6 本章小結71-72結論72-74致謝74-75參考文獻75-78
5. 簡述電子商務的發展歷史
1、起步期
1990-1993年,電子數據交換時代,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的起步期。
2、雛形期
1993-1997年,政府領導組織開展「三金工程」階段,為電子商務發展期打下堅實基礎。
1993年成立了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為主席的國民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及其辦公室,相繼組織了金關、金卡、金稅等"三金工程",取得了重大進展。
1996年1月成立國務院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副總理任組長,20多個部委參加,統一領導組織中國信息化建設。
1996年,金橋網與網際網路正式開通。
1997年,信息辦組織有關部門起草編制中國信息化規劃。
1997年4月在深圳召開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各省市地區相繼成立信息化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各省開始制訂本省包含電子商務在內的信息化建設規劃。
1997年,廣告主開始使用網路廣告。
1997年4月以來,中國商品訂貨系統(CGOS)開始運行。
3、發展期
1998-2000年,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階段。
1998年3月,中國第一筆互聯網網上交易成功。
1998年10月,國家經貿委與信息產業部聯合宣布啟動以電子貿易為主要內容的"金貿工程",它是一項推廣網路化應用、開發電子商務在經貿流通領域的大型應用試點工程.。
1999年3月8848等B2C網站正式開通,網上購物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1999年興起政府上網、企業上網,電子政務(政府上網工程)、網上納稅、網上教育(湖南大學、浙江大學網上大學),遠程診斷(北京、上海的大醫院)等廣義電子商務開始啟動,並已有試點,並進入實際試用階段。
4、穩定期
2000-2009年,電子商務逐漸以從傳統產業B2B為主體,標志著電子商務已經進入可持續性發展的穩定期。
5、成熟期
3G的蓬勃發展促使全網全程的電子商務V5時代成型,電子商務已經受到國家高層的重視,並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一、簡介
電子商務是以信息網路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也可理解為在互聯網、企業內部網和增值網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信息化。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各國政府、學者、企業界人士根據自己所處的地位和對電子商務參與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給出了許多不同的定義。電子商務分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O2O等。
6. 電子商務時代的物流配送應做好哪些工作
1、提高信息化程度:
物流配送信息化表現為:物流信息收集的資料庫化和代碼化、物流信息處理的電子化和計算機化、物流信息傳遞的標准化和實時化、物流信息存儲的數字化等。因此,條碼技術(Bar Code)、資料庫技術 (Database)、電子定貨系統(EOS)、電子數據交換 (EDl)、快速反應(QR)、有效的客戶反應(ECR)、射頻技術(RF)、管理信息系統(MIS)、企業資源計劃(ERP)等先進技術與管理策略,應在我國的物流配送企業十大力推廣運用。信息化是一切現代技術和管理手段的基礎,只有實現物流配送信息化,才能承擔起電子商務時代賦予物流配送業的歷史任務。
2、降低配送服務價格:要解決電子商務公司與物流配送企業之間在配送服務價格方向的矛盾,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
(1)電子商務公司不能只考慮網站的點擊率和訂單的數量,還應同時考慮配送成本,盡量將網上銷售的商品控制在與物流企業協議確定的配送范圍之內,並盡量使之相對集中和形成規模。
(2)物流配送企業應積極協作,及早參與電子商務以搶得先機,並加強管理開源節流,降低物流成本和配送服務的價格。
(3)應盡可能與電子商務公司建立長期穩定的協作關系,這樣做有利於物流企業制定長遠投資和服務計劃,有利於加快新的物流配送技術的應用,加大配送渠道和設施的建設力度,最終有利於加快實現物流配送系統的信息化、自動化、網路化和智能化。從長遠看,有利於持續穩定的降低物流配送的成本和價格。
3、建立以配送為中心物流服務體系:
配送是商品市場發展的產物,隨著大批量、少批次的物流配送活動逐步被小批量、多批次所取代,個性化、多樣化的市場需求越來越佔有更多的市場份額,配送已成為電子商務時代物流活動的中心環節和最終目的。因此,一系列物流活動必須圍繞組織配送表現出活躍的市場機制。物流企業內部的所有部門和人員都應面向配送、面向市場、面向客戶。此外,物流企業要改變單一送貨的觀念,協助電子商務公司完成售後服務,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內容,如跟蹤產品訂單、提供銷售統計和報表等。
4、重新整合物流資源:
電子商務對商品配送需求的迫切性和多樣性,為整合系統內物流資源提供了內在的動力和外在的需要。倉儲和運輸是構成物流的兩大支柱,先進的庫存基礎設施和強大而靈活的運輸能力,是開展電子商務配送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對這一問題,應在加大投入的同時,對現有倉儲和運輸等物流資源重新進行整合。我國物流資源分屬不同主管部門和行業,應打破它們之間的界限分割,按照客觀的經濟關系和市場需要集中運作物流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資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