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現狀
全球電子商務發展形勢:
美國著名的高科技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 Research報告稱,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連年攀升。截至2009年年底,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則達到161357億美元,同比增長25%,2010年,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94697億美元,同比增長20.7%。2009年,世界B2B電子商務交易額占電子商務總額的90%以上,B2C和C2C電子商務交易額共佔到總交易額的10%以內。
世界城市電子商務發展規模巨大。2009年,全球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作為世界城市,東京、紐約、倫敦的電子商務規模一直在高位穩步擴張,東京、紐約、倫敦電子商務交易額分別達到了8970億美元、7890億美元和2087億美元。2009年,東京、紐約、倫敦B2B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分別為6728、5918和1565億美元。2009年,東京、紐約、倫敦B2C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分別為1682、1479和392億美元。
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特點
(1) 全球電子商務用戶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全球電子商務用戶數達到6.93億人,佔全球互聯網用戶數的42%,較2009年提高了一個百分點。近五年來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速始終明顯高於全球經濟增長速度。
(2) B2B仍在全球電子商務中佔主導地位。2010年,B2B電子商務仍佔主導地位,在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中所佔比例約90%,交易額規模達到171333.4億美元,同比增長18%。
(3) 全球電子商務地區差異逐步減小。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平衡。美國電子商務遠遠領先於其它國家,但近3年來美國電子商務市場份額已從2006年的48.8%降至2010年的18.6%。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電子商務異軍突起,日益成為國際電子商務市場的重要力量。
(4) B2B折射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差異。從全球電子商務應用模式市場份額看,B2C與C2C市場份額正在逐步放大,但B2B仍是市場主體,終保持在95%以上水平,比如美國、日本、歐洲B2B佔比分別為96.2%、96.1%和95.0%。而發展中國家電子商務發展率先反映在B2C與C2C應用的普及和市場的擴大,而B2B市場份額普遍維持在80%-90%,印度B2B市場甚至僅為50%左右。
國際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1)電子商務將與實體經濟深度整合,電子商務與企業內部信息化界限趨於消失。全球化與技術進步將席捲全球,互聯網影響下,生產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壁壘正在消除,企業的成敗將在更大程度上受互聯網影響,供應鏈全球一體化是大勢所趨,產業鏈與價值鏈整合為價值網路。
(2)電子商務服務業將成為商業服務、商業基礎設施和現代服務業的核心,電子商務服務平台將成為電子商務服務業的核心,引發新的產業模式創新。
(3)傳統商業將受到近一步沖擊。隨著網購和智能物流進一步發展,流通業將發生深刻變革,美國商業房產已出現空置現象,據估算,如果一個10000平方英尺的商店,僅僅有6%的業務流向網路銷售,結果可能導致商店利潤下滑50%,以及經營場所月租金下降17%。堪薩斯城一半以上的閑置零售空間來自廢棄的大規模折扣連鎖店。僅食品上網一項,就讓美國4.5億至5億平方英尺的土地閑置。城市發展有形商場將開始面臨風險。
(4)雲計算、物聯網、移動等技術創新,將大大促進電子商務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
(5)電子商務將向智能化方向發展,由此引發數據服務業的興起,以及個性化、准確化營銷的發展。
2. 英國電子商務專業研究生
首先這個專業,學不復到啥制。感覺是拿來騙人的。國內的學的好寬泛啊,反正一句話我覺得是啥都學不到。
去國外的話,金融是一個很好的專業,問題就是你能不能申請到牛校了。
要說很好的學校,LSE,LBS等等都是非常優秀的。但是問題是英國開銷很貴的,這兩個學校都在倫敦。而且學費不菲。
再有就是,lz沒有提供具體的成績,別人怎麼會知道你可不可以上啊?
把成績拿出來才好判斷嘛~
再有,其實去美國是個更好的選擇,當然lz非常喜歡UK另當別論了。研究生的話,英國的一年制研究生有些地方有點質疑,再有就是一年你要是讀不出來就…………
3. 發達國家的電子商務怎麼樣
一.全球電子商務發展迅猛
電子商務對傳統的商務活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它突出的標志就是增加貿易機會,降低貿易成本,簡化貿易流程,提高貿易效率。電子商務極大地改變了商務模式。帶動了經濟結構的變革。在發達國家,電子商務發展空前繁榮,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已成潮流。
美國憑借其高度發展的信息技術優勢,竭力推動全球電子商務,1997年7月美國政府正式公布「全球電子商務政策框架」,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股電子商務的熱潮。1998年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為1020億美元,預計2003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1.3萬億美元,約佔世界貿易總額的1/4,到2005年達到2~3萬億美元。
電子商務的發展,在美國和西歐一直受到極大的重視。美國商務部認為,電子商務將是21世紀經濟增長的唯一推動力。美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始於80年代,到1995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商業模式已經逐漸讓位於虛擬的在線的電子商務模式。目前,美國在全球互聯網貿易中已佔85%的份額。電子商務在美國各信息技術行業領先的公司中,已經成為主體方式;在整個信息技術行業中,已經成為主流方式;在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中,已經成為主導方式。據美國全國零售商協會(NRF)公司和格林菲爾德在線公司共同進行的調查顯示,美國2000年7月份的電子商務銷售額為40億美元,2000年1——7月美國累計的電子商務銷售額為228.68億美元。另外,美國政府還規定:從2002年起,美國與世界各國、地區間的貿易不再採用傳統的文本交換,而採用電子貿易數據。自1999年以來,電子電器、汽車、鋼鐵等行業的巨頭們紛紛宣布網上采購計劃。
英國政府決心在21世紀發展最先進的電子商務,將使用電子商務的家庭比例提升為西方七國之冠。為此,英國內閣專門任命了一位電子商務大臣,負責電子商務法規和制度的推行。1999年,英國在網上花費了20億英磅,政府鼓勵人們學會上網。到2002年,中央政府的所有采購機會都將以電子形式發布與接收,企業要與政府做生意,必須上網。為此,2000年春天,英國完成了由100家地方咨詢中心組成的國家網,以幫助企業上網。在預算中,引進了新的資本投資補貼,使小型企業可以立即沖銷在電子商務設備上的投資總成本。預計最晚到2005年,英國所年有的政府服務都將上網。總的來說,英國正在努力趕上其他先進國家,成為歐洲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
日本在發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方面是落後的,但為了趕上形勢,也採取了新的措施。日本內閣成立了電子商務促進會,政府開放了電信行業和金融行業,使互聯網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通產省已投資近10億美元支持電子商務的技術開發和實驗。日本民間在發展電子商務方面,注重將電子商務與日本現有條件的結合。電子商務為日本的經濟調整帶來了良機。
加拿大總理1998年頒布的「加拿大電子商務戰略」,提出了加拿大在2000年進入電子商務先進國家行列的目標。
這些都反映出發達國家通過電子商務搶佔全球市場制高點的戰略目標。目前多數美國領先的電子商務公司都看好亞洲和中國,正在調整亞洲的人員和資源配備,准備迎接即將到來的電於商務發展高潮。
電子商務對發展中國家,是一個重要的機遇。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在前兩次工業革命中失去了與世界齊驅並進的大好機遇。但是在新經濟的競爭中,我國正在努力同世界先進國家同步。
4. 國外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北美的現狀
目前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約4000多萬Internet用戶,占總人口的20%多。目前,Intern et網站的數量約有2000萬個。在1996年1月,網站數量僅有約20萬個;到1996年底,網站數量增加了約十倍達到200萬個;1997年仍然保持了這個速率。主幹網的速率為622M,有9個大節點。每個節點下掛幾個一級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每個一級ISP下,又掛幾個二級ISP,直至最終用戶。用戶的速率一般是56Kbps或33.6Kbps/28.8Kbps。現在有些地方已開始使用Cable
Modem,速度達500Kbps,許多地方已開始試用ADSL,速度達1.5Mbps。每個月用戶要交給ISP的費用大約為15加元(相當於人民幣90元),而且不限制通信量,服務很好,大部分ISP聲稱24小時×7天的技術支持。ISP出口到上一級ISP的速率一般為一根或多根T3(45Mbps)或T1(1.5Mbps)。一根T1線包月大約5000元人民幣,一般標準是掛300個左右的終端用戶。
大體上講,Internet的發展,從近年起有了爆炸性的發展,應用面遍及各行各業。縱觀美國Internet的歷史及展望未來,筆者認為,從Internet的應用角度看,可販種為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電子郵件階段。這個階段可以認為從70年代開始,平均的通信量以每年幾倍的速度增長。比如,筆者在1996年發了大約200個電子郵件,1997年則有約1000個電子郵件。
第二階段,信息發布階段。從1995年起,以Web技術為代表的信息發布系統,爆炸式地成長起來,成為目前Internet的主要應用。
第三階段,EC(Electronic Commerce),即電子商務階段。EC在美國也才剛剛開始。之所以把EC列為一個劃時代的東西,筆者認為,是因為 Internet的最終主要商業用途,就是電子商務。同時反過來也可以很肯定地說,若干年後的商業信息,主要是通過Internet傳遞。Internet即將成為我們這個商業信息社會的神經系統。
三個階段開始的三個應用都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高速擴張中。電子郵件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著目前的信件、一定程度上的電話和傳真;信息發布功能已經取代了一部分的報紙、電台、電視台的新聞發布功能,幾乎所有重要的報紙都有了免費的電子版本供查閱。許多日常工作,尤其是情況信息的搜集,通過一個滑鼠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免去了出差、長途電話、傳真、郵寄等過去是必須的動作,這些已經產生了不可估量的社會效益。
由於Internet對社會資源的巨大發揮和節約,美國政府在促進Internet的普及和發展上,不遺餘力,總統、副總統親自上陣。比如,在Internet商業活動還不充分時,政府出錢使Internet免費運行,直至近年在Internet走上軌道,能自行良性快速發展壯大時為止;還規定美國政府的各個部門1997年必須在Internet上購買不少於450萬件的商品,把指標分散開來,分配到政府各地和各部門,以培養在Internet上購物的習慣和環境。1997年5月份,柯林頓公布了一個政策,即Internet-Tax-Free-Zone(Internet免稅區),即在全球范圍內,通過Internet網所購、銷的商品不加稅,包括關稅和商業稅。這個政策已得到加拿大、日本、歐洲等國的不同程度的支持。所以,Internet免稅區,可能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意義極其寬廣和深遠。
總而言之,在美國和加拿大,一場歷史上最重要的技術革命--以Internet為綱的信息技術革命,正在席捲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而且其變革的速度之快,其影響之大,其涉及面之廣,無可比擬。
亞洲電子商務發展狀況
新加坡企業調查揭示:亞洲電子商務發展不容小覷
作為最具高回報及商業機會的區域,亞洲電子商務發展一直受到信息技術和商界人士的關心。1993年至1996年,亞洲Internet網站數目激增137%。有調查預測,到2001年,亞洲國家應用電子商務的貿易額將達300億美元。由此可見,亞洲地區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容小覷。
以新加坡為例,Price Waterhouse曾於1998年進行一項專題調查,訪問了83家主要的商業組織,調查結果顯示電子商務的應用主要圍繞電子交易和市場推廣,其中尤以電子數據交換(EDI)和網上廣告為主。而電子郵件及網站是它們在Internet上宣傳的主要工具。另外,網上智能卡繳款及電子轉賬服務也正在成為公司下一個信息技術發展項目。可見,從數據往來至交易程序都將以Internet為平台,電子商務的應用范圍值得關注。
各行業趨向網上銷售網上EDI逐漸普及
事實上,邁入1999年,網上銀行服務(Internet Banking)已成為業界不可或缺的服務,不少大銀行不但有網站,而且還提供網上轉賬和查詢賬戶的功能。而零售及娛樂事業也大量應用網站從事訂購服務,如大型超級市場、花店、唱片公司等。在商務方面,貿易商也利用Internet進行交易及報關工作,使Internet EDI活動逐漸成為工商業的信息科技應用趨勢,並取代傳統的EDI網路和服務。與此同時,金融投資也正在向網上電子交易發展,這有助於簡化交易程序及增加市場信息透明度。
調查發現,公司發展電子商務是為了提高客戶服務及競爭力,而以增加收入為目的者只有20%弱。再者,大多數公司還不知道發展電子商務的成本,而且20%的公司認為需要10萬~50萬美元。
用EDI未必會降低成本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網站上提供服務及產品信息,無疑有助於客戶方便地掌握更多的資料。而電子商務的最大優點,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及突破時間和地區界限。至於成本降低及收入增加與否,就要看應用電子商務的策略和營運之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服務素質及效率必能高出同行。在成本方面,從專業角度評估,應該在13萬~15萬美元以下,因為其中的軟、硬體和人手其實可沿用現有的部分資源,關鍵是要有一個熟悉電子商務的專業人員帶領,使之可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及人力資源發展網上業務。
最大的開支是系統維護
有意發展電子商務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公司認為維護及後勤系統是電子商務的最大開支,其次便是保安措施。事實上,調查結果證明了這一看法的正確性,電子商務依賴網站伺服器甚至需要公司的Intranet相配合,涉及的軟硬體不少,而除了硬體的保養成本外,維持網站運行的人力及管理資源和不斷的服務改善工程也是一筆主要的花銷。
因此,在進行電子商務前,項目管理者、供應商和管理層應有充分的溝通,並且做好計劃預算,以便在電子商務發展時能在技術及成本關系中得到最大的效益。尤其是考慮網站連接上公司Intranet或資料庫時,在技術工作中所費時間甚多,而且可行性往往是最大難關。一旦預算失敗,應用不了現有的信息技術資源,就可能損失不少的資金及時間。
日本推崇電子商務
過去,日本的計算機化主要用於生產過程的優化以及在公司中工作效率的提高。然而,現在的結構已經不適應經濟的發展,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的國際競爭力大大削弱了。由於這些原因,日本迫切需要改變現在的系統。作為這種結構性改變的工具之一,電子商務被日本政府和私人機構推到了顯要位置。
在這種環境下,根據企業界的要求,日本政府尤其是日本國際經貿部積極同私人機構合作,在日本經濟的每一個商務活動中開展電子商務的促進計劃。
日本國際經貿部對電子商務進行了分類,把商家和客戶之間的電子商務稱作客戶電子商務,把商家和商家之間的電子商務稱作公司電子商務,並在1994年,准備了總計2億5千萬美元的預算。接著,他們為19個客戶電子商務項目分配了8千萬美元的預算,為26個公司電子商務項目分配了1億7千萬美元的預算。
在客戶電子商務方面,日本現在有超過50家的本國銀行准備採用SECE(安全電子商務環境)協議。在公司電子商務方面,日本已經發起了一項稱為CALS的計劃,以實現從研究發展部門到生產部門之間的過程數字化。在這個計劃中,大量書面工作和商業過程被計算機的程序所代替,大大降低了費用,縮短了時間。
在客戶電子商務方面,在開放性網路如Internet上進行電子交易必須做到安全可靠。而
SECE實現了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中進行日本式的商務活動。1997年10月,由富士通、日立和NEC聯合成立了日本認證服務有限公司以提供這種頒發電子認證的服務,現在已開始這項服務。
1996年,日本成立了電子商務促進委員會,簡稱ECOM,有251家公司或機構參加了該組織。此後,ECOM在諸如電子授權認證和電子預付款或"ECOM現金"協議等領域制訂了規劃和模型協議。這個授權認證規則得到了美國國家標准和技術研究院(NIST)及OECD的高度評價,並被指定為共同的全球規劃的主要基礎。因此,電子商務計劃通過一些私人機構的努力得到了較大發展。
日本的電子商務促進計劃採用了以下規則。首先,知識產權由發起這個計劃的政府和公司共享;其次,對參與公司的選擇是一個開放過程,一些外國公司實際上已經參與進來;第三,零售商通過提供系統服務來支持這個計劃;第四,每一個計劃有2年的時間框架。通過採用以上這些規則,這些計劃取得了很好的實際效果。
5. 英國哪些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比較好
有些學校會將這個專業歸類在計算機學院了,但是也有分在商科里,但是就國內的情況而言專,更屬多的人會將其視為管理類專業,所以小編在這里也將其歸為管理類專業。這個專業對背景有一定的要求,最好學過數學的相關課程,而且這個專業可能會設計到一些計算機的相關專業知識。所學課程大致有電子營銷、電子商務法、網路原理、市場與組織等。
推薦院校及專業:
曼徹斯特大學 MSc Information Systems:e-Business Technology
蘭卡斯特大學 MSc in E-Business & Innovation
利物浦大學 e-Business Strategy and Systems MSc
杜倫大學 MSc Internet Systems and e-Business
6. 英國電子商務專業怎麼樣
英國高等學府的電子商務專業比國內的高等學府電子商務專業要好。
理由如下:
1、英國信息化和電子商務發展較快,在全球處於領先水平。2011年英國電子商務銷售額占社會銷售總額的19%,該佔比在歐盟國家中居於捷克、盧森堡、愛爾蘭和瑞典之後,與匈牙利並列第五。
2、中國電子商務畢業生專業對口僅為20%(主要原因是專業知識理論性太強,操作技能不關。)
參考資料:
英國電子商務情況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zt_chanyejishu/other/201408/20140800707106.shtml
中國電子商務就業率
http://wenku..com/link?url=UYmpS2L7czwb9kZrFuub8jH-wg1__7cjw41dYYV7ypoWwcMQr-q4lOLBLimRK
7. 電子商務國外的現狀分析
亞太地區仍然是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的集聚區和先行地,網路零售增速高達25%
從區域來看回,亞太地區答仍然是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的集聚區和先行地。自2013年亞太地區成為全球最大網路零售市場以來,其年均增速始終保持在20%以上。
據eMarketer統計,2019年亞太地區網路零售增速達到25%,高於全球平均水平4.3個百分點,並高於其他地區。在全球網路零售增速排名前十的國家中,有六個國家來自亞太地區,即韓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中國、菲律賓、印度。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及企業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8. 英國脫歐對跨境電商和世界經濟帶來怎樣的沖擊
對英國本國的電商市場的影響
如果退歐成功,預計給英國的電商市場帶來巨大影響。
歐盟成員國之間享受免稅貿易、人口自由流動的權益,大部分成員國使用單一的貨幣——歐元。
這些優勢促進了歐洲主要國家經濟的繁榮發展。
然而許多英國人認為,英國經濟進步受到成員國身份的阻礙,覺得歐盟規定約束了英國的發展。
但是,英國退歐對歐洲和英國的經濟、社會和政治都會產生一連串的後果,包括英國電商市場也會受到影響。
具體表現:
退歐將提高關稅
電商成本增加
英國退歐成功將提高與歐盟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這將嚴重影響英國的電商市場。
目前西歐佔了英國電商總出口額的50%以上。法國是英國電商的最大出口市場,佔了24%的總出口額,其次是德國,佔14%。
如果退歐成功,英國與歐盟之間將不再享受自由貿易,退歐後英國進出口商品的關稅都將提高,英國及其他歐盟國家的消費者互相網購時,可能要多交2%-15%的關稅。
歐洲的時裝電商市場預計將受影響最嚴重,因為時裝消費者對價格比較敏感。
而且自英國提出退歐後,歐洲的電商市場規模就已經降低了1%,說明消費者已經做好改變消費行為的准備了。
因此英國將會從更便宜的市場搜索產品,短期內電商將面臨市場挑戰。
投資回報率低 電商投資市場萎縮
退歐將對英國的投資市場特別是電商投資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退歐後,英國與歐盟成員國的資本流動限制增加,投資商會覺得投資回報率低,因此投資比較保守,這將影響英國中小型電商的發展。
預計網購的配送時間將延長,配送成本也會提高。
另外英國電商企業需要重新考慮采購策略,調整價格,確保在這一挑戰中活下來。
對中國以間接影響為主
在歐盟內部,英國僅次於德國,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英國脫歐對中國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但總體影響主要還是以間接影響為主。
英國僅佔到中國出口的3%,佔比仍然較低,更別提通過跨境電商B2C出口的比例了。
若英國脫歐,將對跨境電商通過英國市場輻射歐盟的計劃造成沉重打擊。
英國為中國進入龐大而難以打入的歐洲市場提供了關鍵通道。
許多中國商家著力拓展相對自由的英國市場,就是想以此作為基石打入擁有5億多潛在消費者的監管嚴厲的歐盟市場。
除了上述這些大的戰略原因,中國還擔心近期影響。
歐盟是中國最大貿易夥伴,英國脫歐將對歐盟及世界經濟造成的影響,甚至可能削弱未來一兩年的全球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速度。
9. 全球十大跨境電商市場都有哪幾個國家
in the reef built up long ago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