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各著名公司對電子商務是如何定義
以信息網路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
廣義的電子商務定義為,使用各種電子工具從事商務活動;狹義電子商務定義為,主要利用Internet從事商務或活動。無論是廣義的還是狹義的電子商務的概念,電子商務都涵蓋了兩個方面:離不開互聯網這個平台,沒有了網路,就稱不上為電子商務;通過互聯網完成的是一種商務活動。
狹義上講,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簡稱EC)指通過使用互聯網等電子工具(這些工具包括電報、電話、廣播、電視、傳真、計算機、計算機網路、移動通信等)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商務貿易活動。
以計算機網路為基礎所進行的各種商務活動,包括商品和服務的提供者、廣告商、消費者、中介商等有關各方行為的總和。人們一般理解的電子商務是指狹義上的電子商務。
廣義上講,電子商務一詞源自Electronic Business,就是通過電子手段進行的商業事務活動。
通過使用互聯網等電子工具,使公司內部、供應商、客戶和合作夥伴之間,利用電子業務共享信息,實現企業間業務流程的電子化,配合企業內部的電子化生產管理系統,提高企業的生產、庫存、流通和資金等各個環節的效率。
聯合國國際貿易程序簡化工作組對電子商務的定義:採用電子形式開展商務活動,它包括在供應商、客戶、政府及其他參與方之間通過任何電子工具。如EDI、Web技術、電子郵件等共享非結構化商務信息,並管理和完成在商務活動、管理活動和消費活動中的各種交易。
(1)蘋果公司與電子商務擴展閱讀
電子商務模式類型
1. 基於價值鏈的分類。按照這種體系電子商務模式可以分為電子商店、電子采購、電子商城、電子拍賣、虛擬社區、協作平台、第三方市場、價值鏈整合商、價值鏈服務供應商、信息中介、信用服務和其他服務等11類。
2、基於原模式的分類。有內容提供者、直接與顧客交易、全面服務提供者、中間商、共享基礎設施、價值網整合商、虛擬社區、企業/政府一體化。
3、基於新舊模式差異的分類。Paul Bambury從新的商務模式與舊商務模式的差異角度出發,將電子商務模式分為兩大類:移植模式和稟賦模式。
4、基於控制方的分類。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認為存在三種新興的電子商務模式,即賣方控制模式、買方控制模式和第三方控制模式。
5、基於Internet商務功用的分類。Crystal Dreisbach和Staff Writer按照Internet的商務功用,將電子商務模式劃分為三類:基於產品銷售的商務模式、基於服務銷售的商務模式和基於信息交付的商務模式。
6、基於B2B和B2C的分類。按照為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內容不同將B2C 模式分為電子經紀、電子直銷、電子零售、遠程教育、網上預定、網上發行、網上金融等7類。將B2B模式分為名錄模式、B2B和B2C兼營模式、政府采購和公司采購、供應鏈模式、中介服務模式、拍賣模式、交換模式等7類。
⑵ 蘋果官網屬於電商平台嗎
今年蘋果對線下渠道進行了嚴控,並希望以此來杜絕iPhone12流向線上電商渠道
這就意味著,國內的主流電商平台們,除了蘋果官方發貨,已經不能從別的渠道拿到iPhone 12系列和iPad Air 4了。而限制電商平台從其他渠道購買iPhone 12系列產品,也意味著蘋果正在嚴控電商平台對iPhone 12系列的降價舉動。
1
蘋果封殺電商平台?
近兩年由於iPhone手機賣的並不是很理想,所以無論是蘋果官網還是各大電商平台都進行了降價促銷。不過對於今年的iPhone12系列想要降價似乎不太可能。
與iPhone 11上市時略微冷清的現象不同,此次iPhone 12的發售恢復了以往iPhone新機熱售的現象。為了搶購iPhone 12,眾多蘋果門店都出現了大排長龍的景象。很多果粉之所以急切的想購買iPhone 12,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iPhone 12是蘋果旗下首款5G手機。
最近有多位售賣數碼產品的博主爆料,已收到或被要求簽署一份協議,承諾所有采購的iPhone 12系列產品不會流向京東、唯品會、淘寶、天貓、拼多多和蘇寧等線上渠道以及海外市場,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的都不允許,違者每台罰款40萬元,並且在3個月內都拿不到iPhone 12。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主要是因為在電商平台上,給iPhone 12降價的並不是蘋果官方,而是平台自己的補貼,以此來吸引用戶。而這些產品的來源,往往都是一些非官方渠道轉售的。
簡單來說,這個政策出台之後,大家再想在電商平台上看到大幅度降價的iPhone 12系列手機很難。畢竟一台要罰款40萬元,商家根本吃不消,所以不會輕易轉售手機或平板給線上平台。
當然這並不是說這些平台完全不能賣iPhone 12系列的產品,蘋果官方可以按照官方標價出售產品,現在嚴打的是非官方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的三大電商平台中,天貓的部分商家和京東自營都是授權經銷商,只有拼多多沒有獲得蘋果授權。
我們現在登錄拼多多App上的蘋果百億補貼頁面,能看到現在的補貼機型只有iPhoneSE、iPhone8和iPhone11Pro這三款。其中iPhoneSE的補貼力度最大,比京東銷售的同款還要便宜620元。
但在拼多多上搜索iPhone12時,其銷售價格甚至比線下銷售渠道還高。
如黑色iPhone12 128GB版,在拼多多上的售價為7099元,天貓和京東上的售價均為6700元,線下渠道的售價則是6850元。不過京東與天貓上的發貨日期都在10月31號之後,線下門店則是現貨供應。
2
iPhone 12今年沒有百億補貼!
相對於天貓和京東,受到沖擊最大的無疑是拼多多。蘋果方面突然做出這種舉動,很可能與去年雙十一期間,拼多多百億補貼iPhone 11導致蘋果手機價格體系崩潰有關。
去年的iPhone 11百億補貼活動使其吸粉無數,如果今年能在iPhone 12上復刻這一活動,拼多多的聲量和知名度必然會再上一個台階。
而連續兩年對最新款的iPhone進行補貼活動,也會為拼多多積累大量的高價值用戶。但蘋果並不打算給拼多多這個機會,一頓操作下來直接讓今年百億補貼的布局直接破滅,甚至還對之前積累的口碑造成了影響,拼多多獨有的真香符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在去年雙十一期間,拼多多直接高調拿出5億元人民幣來補貼iPhone 11系列產品,導致拼多多平台上的iPhone 11價格直線下滑700-900元。而為了回應拼多多的競爭,京東和天貓等平台也分別給了iPhone 11不同程度的銷售補貼。
不屬於電商平台
⑶ 蘋果公司屬於什麼行業
你好,從表面上看,蘋果公司已經由一家高科技公司轉型成為一家圍繞產品或者運營商進行市場份額爭奪的消費型企業了。
蘋果公司目前為什麼不再是高科技企業呢?首先在移動終端設備的基礎層面上,蘋果公司已經建立起了基於ISO操作系統的生態體系,比如蘋果公司在智能手機上的不完善的APP,或者說蘋果公司已經設計了整個行業的游戲規則,它已經把握了未來發展趨勢,而在當下基礎性技術沒有根本性突破的前提和基礎上,蘋果公司制定的游戲規則將成為行業規則,所以在行業游戲規則的爭奪上,目前基本上不存在競爭,所以整個行業的競爭就降到圍繞消費趨勢展開了。
其次當整個行業的競爭集中在消費趨勢這個層面的時候,企業真正的優勢應該體現在經營手機的消費化能力上,而消費化能力在於企業對不同國家或者地區消費者生活形態與消費觀念的把握,而這對於蘋果這樣的外來企業,它在消費化能力方面未必就比OPPO、vivo等等企業具有競爭優勢,所以當智能手機領域出於消費化的階段的時候,對於中國大陸市場的手機企業而言,則是它們增長機會的到來,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什麼蘋果公司最賺錢,而在中國大陸市場市場份額並不高,是因為中國大陸企業比蘋果公司更了解我們的生活形態和消費觀念。而事實上蘋果公司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市場份額的爭奪的消費型企業。
⑷ 蘋果公司是一家電子商務網站嗎
美國蘋果算是一家科技網站,電子商務也做,更多的是偏重硬體製造,只是他們是產業鏈通吃型。
⑸ 蘋果公司的基本銷售模式是什麼
軟體硬體結合。
蘋果公司成功的秘密上至喬布斯,下至蘋果公司的普通一兵,都沒有向外界提供一個明確的答案。有的或許是諱莫如深,無可奉告,而更多的人則是認為:蘋果的成功天經地義。
終於,蘋果一個高管偶然接受采訪的一句話泄露了天機:「蘋果成功的秘密在於把最好的軟體裝在最好的硬體里。」
最簡單的語言往往直指人心,蘋果如此誘人的秘密就在於其創造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就是如何創造和傳遞客戶價值和公司價值的系統。商業模式創新比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更為重要,有時其功力絲毫不亞於偉大的技術發明。
蘋果公司的關鍵資源就是它擁有一個出類拔萃的CEO 喬布斯,一個代表電腦產業歷史和獨立精神的高端品牌,還有一批業界領先,非常有創新能力和完美精神的產品設計和開發人員。
因為在矽谷和好萊塢的豐富創業經歷,喬布斯成為遊走於IT 和電影產業之間的幾乎獨一無二的CEO,一個集技術、藝術和戰略才華三位一體的CEO.如果電影和音樂界非要在IT 界選一個代言人的話,那無疑就是喬布斯。
只有喬布斯才能意識到內容需要網路,才能在網路需要內容的適當時機將信任自己的電影和音樂界綁到自己的船上來。
盡管蘋果公司在上個世紀90 年代漸趨衰落,但是其品牌仍然在很多人心中光芒萬丈,不可替代。還是以iPod 為例,iPod 在設計上的唯美,加上完整的價格體系,覆蓋高、中、低端的產品線,出色的銷售方案,Apple 的品牌形象達到了空前高度。
作為時尚新寵,iPod 吸引了各界的關注,在短短不到6 年的時間,iPod 累計銷售量已經接近1.1 億台,更有超過1000 家公司皈依到iPod 門下。到第6 代iPod 亮相,iPod 已經穩固地成為全球化商業和群體性流行趨勢的頭號恆星。
⑹ 蘋果公司與營銷
從營銷上看,喬布斯創造了一個神話。
品牌世家:http://www.ppsj.com.cn
當今各種營銷概念橫流,讓人無所適從,也許喬布斯沒有脫離4P或4C營銷理論,但他卻一直抓住營銷的四個根本,形成了一個循環:文化、產品、品牌和口碑。
營銷的起點:文化蘋果有著一種創新理念:將每種科技發揮到極致,既能讓人們吃驚、興奮,又知道如何使用它。「蘋果永遠在問:這將給用戶提供何種程度的便利?這將對用戶有多重要?」喬布斯說。
這種作法讓蘋果文化與顧客需求很好地融為一體。
回顧蘋果歷史,自1976年蘋果電腦橫穿出世後,創始人喬布斯和Wozinak以特立獨行的做法,讓蘋果迅速成為明星公司,革命性的產品Macintosh電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卻同時也因內部管理問題使喬布斯於1985年離開了蘋果公司。
但是,蘋果電腦已經在消費者心目中有了一個鮮明的印記,那就是:優越的性能、特造的外形和完美的設計,蘋果電腦意味著特例獨行,意味著「酷」的工業設計,意味著時尚。蘋果電腦雖然市場佔有率不高,不過卻形成了一批忠實的「APPLE-FANS(蘋果迷)」。
1996年12月,喬布斯重歸蘋果後,著手的就是重新樹立起蘋果式的創新文化,他把蘋果文化當作營銷的起點。
從升級操作系統Mac OS 8到推出半透明的iMac,到強大操作系統Mac OS X,到iPod、Power G5,再到現在的iphone和Apple TV,喬布斯都力圖讓創新產品都符合消費者心目中的蘋果文化印記,因為要求苛刻,以至於蘋果每年只能開發出1、2款產品,但幾乎每款都讓消費者欣喜若狂:這就是我的蘋果!可口可樂在大眾心智的可樂階梯上占據首位並因此代表美國價值,喬布斯也做到了讓蘋果在創新產品和創造文化上占據首位而有一個營銷的起點。
營銷最本原的推力:產品在發布iPhone時,喬布斯稱iPhone為「革命性的行動電話」,將「完全改變電信行業」,因為它結合了iPod、手機和互聯網通訊設備等功能,相對於當前難操作的智能手機是一次「飛躍」。
喬布斯喜歡重新定義產品,喜歡創意的設計,他還具有強烈的控制欲,喜歡把產品控制在自己的手裡,不願對技術進行授權,不願開放平台。目的都是為了佔領技術的制高點,讓營銷蘋果變成一個完美的循環。
iPhone的推出並不讓許多人看好,就如在喬布斯在2001年發布iPod時的情形一樣。因為價格過高,業界都不看好其前景,甚至有人把iPod四個字母拆成「idiots price our devices」--白痴給我們的產品定的價。
iPod推出第一年,只售出10萬台,但到2002年,喬布斯一方面降低產品價格,一方面作出讓步,讓PC用戶也可以直接使用iPod,改變以往蘋果產品與windows不兼容的做法,市場開始爆發,一年內售出160萬台相關產品,較前一年超過100%的高增長;2003年喬布斯又推出「蘋果iTunes音樂商店」,提供網上下載,每首歌曲99美分,其中65美分付出唱片公司,如今iTunes已經變成數字音樂、數字視頻的綜合網路銷售平台,支撐蘋果向消費電子公司轉型,iPod在MP3市場已經佔到60%以上。
同樣,Iphone一發布就能吸引消費者,能影響股市,所有這一切,都脫離不了一個核心,那就是偉大的產品,包括其中的平台服務。產品和服務是營銷最本原的推力。
蘋果能在營銷上屢屢出奇制勝,都是基於喬布斯能讓蘋果創造出偉大的產品。雖然蘋果推出的產品也有不少是失敗的,但主要有喬布斯在,蘋果總能很快就從失敗中走出來,因為有高招的技術作為基礎。在操作系統、圖形處理、工具軟體上,蘋果的技術是一流的,而蘋果新進入的網路技術和數字技術獲到了突破,在工業設計和創意上,也是有口皆碑。這是創造偉大產品的基礎,也是支撐一個公司成長的核心。 營銷的子彈:品牌蘋果電腦公司正式更名為蘋果公司(Apple Inc),從電腦生產商全面進軍消費電子領域,這種冒險的決策是喬布斯的招牌做法。
喬布斯要改變蘋果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電腦不是蘋果的全部,蘋果除了電腦,還網路、渠道平台,還有iPod、iPhone、Apple TV,未來可能還有游戲!我們的日常生活都被眾多品牌包圍著,可以說這個年代是品牌制勝的年代。品牌是建立在顧客身上,而不是產品身上的。認為做好產品就做出了品牌,是中國企業人的普遍誤區。而我們不光看到品牌形象及商標,還要看到隱藏在品牌後面的一些重要因素,如文化、顧客價值及回報等等,這些因素是建設品牌最重要的元素。
「全部都是在屏幕上控制!酷吧!」喬布斯在發布iPhone時說。insanely great--酷斃了!這正是喬布斯一直要追求的產品類別,他要的就是這種裝有蘋果文化的品牌形象。
為了促銷產品和推廣蘋果品牌,喬布斯倡導著一種「Think Different(另類思考)」的廣告宣傳方式,這些獨特的廣告宣傳不僅讓消費者鮮明地記住蘋果,同時也鞭策蘋果不斷地進行創新。
喬布斯的另一策略是設立「蘋果專賣店」,增加顧客的體驗和展示產品,強力進行品牌營銷。
營銷的自行驅動:口碑營銷喬布斯天生地對口碑營銷有著良好的感覺。他總能吸引消費者和媒體的強烈注意,強烈地談論蘋果。
蘋果舉辦Mac-world年度大會,跟國際消費電子展(CES)舉辦時間一樣,除了表達一種特立獨行外,口碑營銷的技巧掌握得好極了。
兩大盛會同時舉辦,關注度無比集中,蘋果此時發布iPhone和Apple TV,不想聽到喬布斯說的話都很難辦到。
喬布斯拿出了醞釀多時的「殺手鐧」—— iPhone和Apple TV的相關信息,以及蘋果公司進行轉型,出現了很多新的變化,讓大家都有了談資。人們之所以會談論,是因為你提供了一些他們可以談論的東西。讓人們有談資,是啟動口碑營銷的惟一途徑。加上蘋果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更是推波助瀾,最後連蘋果如何把保密工作做得出色都有媒體專門去爆料,也成大家談論的焦點。
喬布斯還有一策略,即還充分利用商標爭議。這邊iPhone剛發布,馬上就傳出思科要起訴蘋果的消息,因為思科子公司Linksys2000年收購了Infogear公司,從而獲得了iPhone的商標權,思科的Linksys部門之前已經推出了iPhone手機。目前思科與蘋果有關商標問題的談判仍在繼續中。
如此這般,看點、談資眾多,喬布斯通過口碑營銷來領導蘋果的品牌及公司。
根據著名統計機構NPDGroup調查,蘋果在過去5年裡已經在全球賣出6800萬部iPod,與其搭配的iTunes在線音樂商店也佔領了全球75%的網上數字音樂市場,藉助iPod+iTunes,蘋果公司已經發掘出了一個強大的「i生活」族群。
憑著這強大的基礎,喬布斯能成功嗎?蘋果手機會「叫好不叫座」嗎?現在尚難預料,不過,喬布斯的營銷學不妨多借鑒。
⑺ 蘋果公司的成功給騰訊的電子商務帶來了哪些啟示
做大不如做精,不要以為你的品牌名字可以在各行各業吃的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