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威脅有哪些
1、國家、行業的限制性政策
2、計算機技術層面的軟硬體隱患
3、對手的惡意攻擊
4、黑客的不定期光臨
5、網路提供商的服務風險
⑵ 電子商務有哪些安全要素
(1)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電子商務系統的可靠程度,是指為防止由於計算機失效、程序錯誤、傳輸錯誤、硬體故障、系統軟體錯誤、計算機病毒和自然災害等所產生的潛在威脅,採取了一系列的控制和預防措施來防止數據信息資源不受到破壞的可靠程度。
(2)真實性
真實性是指商務活動中交易者身份的真實性,確保交易雙方確實是存在的,不是假冒的。網上交易的雙方相隔很遠,互不了解,要使交易成功,必須互相信任,確認對方是真實的。能否方便而又可靠地確認交易雙方身份的真實性,是順利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前提。
(3)機密性
機密性是指交易過程中必須保留信息不會泄露給非授權的人或實體。電子商務的交易信息直接代表著個人、企業或國家的商業機密。傳統的紙面貿易都是通過郵寄封裝的信件或通過可靠的通信渠道發送商業報文來保守機密的;而電子商務則建立在一個較為開放的網路環境上,商業保密就成為電子商務全面推廣的重要屏障。因此要預防非法的信息存取和信息在傳輸過程中被非法竊取,確保只有合法用戶才能看到數據,防止泄密事件。
(4)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數據在輸入、輸出和傳輸過程中,要求能保證數據的一致性,防止數據非授權建立、修改和破壞。電子商務簡化了貿易過程,減少了認為的干預,但同時也帶來了需要維護商業信息完整、統一的問題。由於數據輸入時的意外差錯或欺詐行為,可能導致貿易各方信息的差異。此外數據傳輸過程中信息的丟失、信息重復或信息傳送的次序差異也會導致貿易各方信息不相同。信息的完整性將影響到貿易各方的交易和經營策略,保持這種完整性是電子商務應用的基礎。
(5)有效性
電子商務以電子形式取代了紙張,那麼如何保證這種電子形式貿易信息為交易各方共同認可是開展電子商務的前提。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貿易形勢,其信息的有效性將直接關繫到個人、企業或國家的經濟利益和聲譽。一旦簽訂交易後,這項交易就應受到保護,以防止被篡改或偽造。交易的有效性在其價格、期限及數量作為協議一部分時尤為重要。
(6)不可抵賴性
電子商務可能直接關繫到貿易雙方的商業交易,如何確定將要進行的交易方正是所期望的貿易方這一問題,則是保證電子商務順利進行的關鍵。在電子商務方式下,通過手寫簽名和印章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求在交易信息中為參與交易的個人、企業或國家提供可靠的標識,使原發送方在發送數據後不能抵賴;接收方在接收數據後也不能抵賴。
(7)內部網的嚴密性
企業的內部網一方面有著大量需要保密的信息,另一方面傳遞著企業內部的大量指令,控制著企業的業務流程。企業內部網一旦被惡意侵入,可能給企業帶來極大的混亂與損失。保證內部網不被非法侵入,也是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應著重考慮的一個安全問題。
⑶ 電子商務面臨的安全威脅有哪些
在傳統交易過程中,買賣雙方是面對面的,因此很容易保證交易過程的安全性和建立起信回任關系。在電答子商務過程中,買賣雙方是通過網路來聯系的,交易雙方的安全和信任關系難以建立。
電子商務面臨的安全威脅主要如下:
消費者提交訂單後不付款;
獲取他人的機密數據;
虛假訂單;
付款後不能收到商品等。
⑷ 論述電子商務面臨的安全威脅
根據攻擊能力的組織結構程度和使用的手段,可以將威脅歸納為四種基本類型:無組織結構的內部和外部威脅與有組織結構的內部和外部威脅。一般來講,對外部威脅,安全性強調防禦;對內部威脅,安全性強調威懾。
(1)病毒。病毒是由一些不正直的程序員所編寫的計算機程序,它採用了獨特的設計,可以在受到某個事件觸發時,復制自身,並感染計算機。如果在病毒可以通過某個外界來源進入網路時,網路才會感染病毒。
(2)惡意破壞程序。網站會提供一些軟體應用的開發而變得更加活潑。這些應用可以實現動畫和其他一些特殊效果,從而使網站更具有吸引力和互動性。惡意破壞程序是指會導致不同程度破壞的軟體應用或者 Java 小程序。
(3)攻擊。目前已經出現了各種類型的網路攻擊,它們通常被分為三類:探測式攻擊,訪問攻擊和拒絕服務(DOS)攻擊。a.探測式攻擊實際上是信息採集活動,黑客們通過這種攻擊搜集網路數據,用於以後進一步攻擊網。b.訪問攻擊用於發現身份認證服務、文件傳輸協議(FTP)功能等網路領域的漏洞,以訪問電子郵件賬號、資料庫和其他保密信息。c. DOS 攻擊可以防止用戶對於部分或者全部計算機系統的訪問。
(4)數據阻截。通過任何類型的網路進行數據傳輸都可能會被未經授權的一方截取。犯罪分子可能會竊聽通信信息,甚至更改被傳輸的數據分組。犯罪分子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來阻截數據。
(5) 垃圾信件。垃圾信件被廣泛用於表示那些主動發出的電子郵件或者利用電子郵件廣為發送未經申請的廣告信息的行為。垃圾信件通常是無害的,但是它可能會浪費接收者的時間和存儲空間,帶來很多麻煩。
因此,隨著電子商務日益發展和普及,安全問題顯得異常突出,解決安全問題已成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當務之急
⑸ 電子商務的安全威脅有哪三個方面
大體說一下吧。
我個人觀點,目前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的瓶頸有三條,一是物流渠道不夠健全,二是網路電子支付平台還不夠完善,消費者支付還有顧慮。三是相關法律不到位,發生糾紛不易處置。
其中你問的問題是第二條,安全威脅問題。其實,就目前的各大銀行的網上銀行和電子支付而言,安全性已經很高,尤其是使用了口令卡、U盾、暗語等技術之後,安全性已經大大提高,基本可以杜絕安全隱患。只是,當前網路用戶網路水平不高,對電子支付、電子商務心存疑慮,懼怕資金賬戶被人竊取或者擔心購買的物品的質量,而不敢大膽網路消費。
目前主要的安全威脅是各類木馬軟體,用來記錄密碼、帳號等信息。對於網路安全意識不高、計算機水平不高的普通網民來說,無法徹底杜絕木馬入侵,這是一個威脅。不過前面我說了,使用電子銀行提供的口令卡(工商銀行)、U盾(工行、建行),安全問題幾乎100%保障。而且成本也極低(口令卡免費領取,U盾60元上下)。
要克服這些問題,改變消費觀念,加強網路安全普及最關鍵。健全物流系統,配貨送貨渠道解決,然後完善法規制度,保證有法可依。
總之,我個人認為,電子商務大有前途!!(淘包、易趣吸引大量的風險投資,幾億的投入就為了賭將來的市場,從這一點上講,電子商務必將大有前途)
⑹ 電子商務中的不安全因素有哪些
電子商務安全要素涉及面廣,在使用電子商務的過程中主要的安全要素有以下幾點:
真實性;
保密性;
完整性;
不可否認性;
可靠性;
及時性;
不可拒絕性等。
⑺ 電子商務安全的威脅有哪些
電子商務安全的威脅有以下幾種:
1、信息的截獲和竊取。如果沒有採用加密內措施或加容密強度不夠,攻擊者可能通過互聯網,公共電話網,搭線,電磁波輻射范圍內安裝截收裝置或在數據包通過的網關和路由器上截獲數據等方式獲取傳輸的機密信息,或通過對信息流量和注射,通信頻度和長度等參數的分析推出有用信息,例如,消費者的銀行賬號,密碼及企業的商業機密等。
2、信息的篡改。當攻擊者熟悉了網路信息格式以後,通過各種技術方法和手段和網路傳輸的信息進行中途修改並發往目的地,從而破壞信息完整性.這種破壞手段主要有3個方面:篡改-改變信息流的次序,更改信息的內容,如購買商品的出貨地址;刪除-刪除鞭個消息或消息的某些總分插入-在消息中插入一些信息,讓接收方讀不懂或接收錯誤的信息。
3、信息假冒。當攻擊者掌握了網路數據規律或解密了商務信息以後,可以假冒合法用戶或發送假冒信息來欺騙其他用戶。
4、交易抵賴。交易抵賴包括多個方面,例如發信者事後否認間經發送過某條信息或內容;收信者事後否認收到過消息或內容,購買者做了訂貨單不承認;商家賣出的商品因價格差而不承認原有的交易。
⑻ 電子商務的安全威脅主要有哪些方面
1、最重要的就是數據的安全,要避免商務數據、客戶數據、財務數據等數據的安全威脅;
2、其次是硬體安全的要求,要求備份,要求要伺服伺服器,要電源穩定,要網路穩定。
⑼ 電子商務面臨的安全威脅主要有哪些
在傳統交易過程復中,買賣制雙方是面對面的,因此很容易保證交易過程的安全性和建立起信任關系。在電子商務過程中,買賣雙方是通過網路來聯系的,交易雙方的安全和信任關系難以建立。
電子商務交易雙方(銷售者和購買者)都面臨不同的安全威脅。
1、銷售者面臨的威脅:
①中央系統安全性被破壞;
②競爭對手檢索商品遞送狀況;
③客戶資料被競爭者獲悉;
④被他人假冒而損害公司的信譽;
⑤消費者提交訂單後不付款;
⑥虛假訂單;
⑦獲取他人的機密數據。
2、
購買者面臨的威脅:
①虛假訂單;
②付款後不能收到商品;
③機密性喪失;
④拒絕服務。
⑽ 電子商務安全要素有哪些
電子商務安全要素有以下四點:
1、有效性、真實性
有效性、真實性是指能對信息、實體的有效性。真實性進行鑒別,電子商務作為貿易的一種形式,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將直接關繫到個人、企業和國家的經濟利益和聲譽。如何保證這種電子貿易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成了經營電子商務的前提。
2、機密性
機密性是指保證信息不會泄漏給非授權人或實體電子商務作為一種貿易手段,其信息是個人、企業或國家的商業機密。網路交易必須保證發送者和接受者之間交換信息的保密性,而電子商務建立在一個較為開放的網路環境上,商業保密就成為電子商務全面推廣應用的重點保護對象。
3、數據的完整性
數據的完整性要求防止數據非授權的輸入、修改、刪除或破壞,保證數據的一致性信息的完整性將影響到貿易各方的交易和經營策略,保持這種完整性是電子商務應用的基礎,數據輸入時的意外差錯或欺詐行為可能導致貿易各方信息的差異。數據傳輸過程中的信息丟失、信息重發或信息傳送次序的差異也會導致貿易各方信息不相同。
4、可靠性、不可抵賴性
可靠性是要求保證合法用戶對信息和資源的使用不會遭到不正當的拒絕;不可抵賴性是要求建立有效的責任機制,防止實體否認其行為在互聯網上每個人都是匿名的,原發方字發送數據後不能抵賴;接收方在接收數據後也不能抵賴。在無紙化的電子商務方式下,通過手寫簽名和印章進行貿易方的鑒別已經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