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電子商務分類的來源

電子商務分類的來源

發布時間:2020-12-21 12:23:37

『壹』 電子商務有哪些分類方法它們是如何分類的。

一、按商業活動運作方式可分成完全電子商務和不完全電子商務兩類。
完全電子商務: 即可以完全通過電子商務方式實現和完成整個交易過程的交易。
不完全電子商務: 即指無法完全依靠電子商務方式實現和完成完整交易過程的交易, 它
需要依靠一些外部要素, 如運輸系統等來完成交易。
二、按電子商務應用服務的領域范圍可分為企業對消費者( B t o C ) 、企業對企業(
B t o B ) 、企業對政府機構( B t o G ) 和消費者對政府機構的電子商務。
企業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 商業機構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基本等同於電子零售商業。如
I n t e r n e t 上已遍布各種類型的商業中心, 提供各種商品和服務, 主要有鮮花、書籍
、計算機等商品和服務。
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 商業機構使用I n t e r n e t 或各種商務網路向供應商訂貨
和付款, 特別是通過增值網路( V a l u e A d d e d N e t - Wo r k , V A N ) 上運行
的電子數據交換( E D I ) , 使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得到了迅速擴大和推廣。
企業對政府機構的電子商務: 在企業- 政府機構方面的電子商務可以覆蓋公司與政府組
織間的許多事務。目前我國有些地方政府已經推行網上采購。
消費者對政府機構的電子商務: 政府將會把電子商務擴展到福利費發放和自我估稅及個
人稅收的徵收方面。
三、按開展電子交易的信息網路范圍, 可分為本地電子商務、遠程國內電子商務和全球
電子商務。
本地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利用本城市內或本地區內的信息網路實現的電子商務活動, 電子
交易的地域范圍較小。本地電子商務系統是開展國內電子商務和全球電子商務的基礎系統。
遠程國內電子商務是指在本國范圍內進行的網上電子交易活動, 其交易的地域范圍較大
, 對軟硬體和技術要求較高, 要求交易各方具備一定的電子商務知識、經濟能力和技術能力
, 並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等。
全球電子商務是指在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電子交易活動, 參加電子交易各方通過網路進
行貿易。它涉及有關交易各方的相關系統, 如買方國家進出口公司系統、海關系統、銀行金
融系統、稅務系統、運輸系統、保險系統等。全球電子商務業務內容繁雜, 數據來往頻繁,
要求電子商務系統嚴格、准確、安全、可靠。
希望能幫到你

『貳』 簡述電子商務的類型及各自特點

1、ABC(Agent、Business、Consumer)

由代理商、商家和消費者共同搭建的集生產、經營、消費為一體的電子商務平台。三者之間可以轉化。大家相互服務,相互支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正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

2、B2B(Business to Business)

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供需雙方都是商家(或企業、公司),使用Internet的技術或各種商務網路平台(如拓商網),完成商務交易的過程。

3、B2C(Business to Customer)

B2C模式是中國最早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如今的B2C電子商務網站非常的多,比較大型的有天貓商城、京東商城、一號店、亞馬遜、蘇寧易購、國美在線等。

4、C2C(Consumer to Consumer)

C2C是用戶對用戶的模式,C2C商務平台就是通過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在線交易平台,使賣方可以主動提供商品上網拍賣,而買方可以自行選擇商品進行競價。

5、B2M(Business to Manager)

是一種全新的電子商務模式。B2M所針對的客戶群是該企業或者該產品的銷售者或者為其工作者,而不是最終消費者。

6、B2G(B2A)(Business to Government)

B2G模式是企業與政府管理部門之間的電子商務,如政府采購,海關報稅的平台,國稅局和地稅局報稅的平台等。

7、O2O(Online to Offline)

是新興起的一種電子商務新商業模式,即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

『叄』 電子商務的起源

電子商務最初起源於計算機的電子數據處理(EDP)技術,從科學計算向文字處理和商務統計報表處理應用的轉變。

1839年當電報剛出現的時候,人們就開始了對運用電子手段進行商務活動的討論。當貿易開始以莫爾斯碼點和線的形式在電線中傳輸的時候,就標志著運用電子手段進行商務活動的新紀元。

1991年美國政府宣布網際網路向社會公眾開放,允許在網上開發商業應用系統。1993年萬維網在網際網路上出現,這是一種具有處理數據圖文聲像超文本對象能力的網路技術,使網際網路具備了支持多媒體應用的功能。

1995年網際網路上的商業業務信息量首次超過了科教業務信息量,這既是網際網路此後產生炸性發展的標志,也是電子商務從此大規模起步發展的標志。

1996年2月,VISA與MASTER CARD兩大信用卡國際組織共同發起制定保障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安全電子交易的SET協議,SET協議適用於B to C的模式,圍繞客戶、商戶、銀行,或客戶、商戶、收單行或開戶行以及其他銀行相互關系確認身份,藉以保障交易安全。

1997年12月,VISA與MASTER CARD兩組織共同建立安全電子交易有限公司,即SETCO,專門從事管理與促進SET協議在全球的應用推廣。

1994年美國網景公司(Netscape)成立,該公司開發並推出安全套接層(SSL)協議,用以彌補網際網路上的主要協議TCP/IP在安全性能上的缺陷(如TCP/IP協議難以確定用戶的身份),支持B to B方式的電子商務。

在1997年底,全球網際網路上網用戶已達1億人,年增長率約為60%,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為70億美元,預測到2000年為2000-6000億美元,按最保守的預測年增長率為200%,大約於每大半年翻一番,發展之快,令人瞠目。全球電子商務的出現和發展,無疑為我國發展知識經濟和推進現代化事業提供了歷史機遇,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3)電子商務分類的來源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起步期

1990-1993年,電子數據交換時代,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的起步期。

雛形期

1993-1997年,政府領導組織開展「三金工程」階段,為電子商務發展期打下堅實基礎。

1993年成立了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為主席的國民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及其辦公室,相繼組織了金關、金卡、金稅等"三金工程",取得了重大進展。

1996年1月成立國務院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副總理任組長,20多個部委參加,統一領導組織中國信息化建設。

1996年,金橋網與網際網路正式開通。

1997年,信息辦組織有關部門起草編制中國信息化規劃。

1997年4月在深圳召開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各省市地區相繼成立信息化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各省開始制訂本省包含電子商務在內的信息化建設規劃。

1997年,廣告主開始使用網路廣告。

1997年4月以來,中國商品訂貨系統(CGOS)開始運行。

發展期

1998-2000年,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階段。

1998年3月,中國第一筆互聯網網上交易成功。

1998年10月,國家經貿委與信息產業部聯合宣布啟動以電子貿易為主要內容的"金貿工程",它是一項推廣網路化應用、開發電子商務在經貿流通領域的大型應用試點工程.。

1999年3月8848等B2C網站正式開通,網上購物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1999年興起政府上網、企業上網,電子政務(政府上網工程)、網上納稅、網上教育(湖南大學、浙江大學網上大學),遠程診斷(北京、上海的大醫院)等廣義電子商務開始啟動,並已有試點,並進入實際試用階段。

穩定期

2000-2009年,電子商務逐漸以從傳統產業B2B為主體,標志著電子商務已經進入可持續性發展的穩定期。

成熟期

3G的蓬勃發展促使全網全程的電子商務V5時代成型,電子商務已經受到國家高層的重視,並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子商務

『肆』 電子商務的分類》怎麼分

電子商務分為: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七類電子商務模式等等。

1、B2B(也有寫成 BTB,是Business-to-Business的縮寫)是指企業對企業之間的營銷關系,它將企業內部網,通過 B2B 網站與客戶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網路的快速反應,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促進企業的業務發展。

2、B2C是Business-to-Customer的縮寫,而其中文簡稱為「商對客」。「商對客」是電子商務的一種模式,也就是通常說的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商業零售模式。這種形式的電子商務一般以網路零售業為主,主要藉助於互聯網開展在線銷售活動。B2C即企業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新型的購物環境——網上商店,消費者通過網路在網上購物、網上支付等消費行為。

3、c2c實際是電子商務的專業用語,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c2c即消費者間 ,因為英文中的2的發音同to,所以c to c簡寫為c2c。c指的是消費者,因為消費者的英文單詞是Customer(Consumer),所以簡寫為c,而C2C即 Customer(Consumer) to Customer(Consumer)。C2C的意思就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比如一個消費者有一台電腦,通過網路進行交易,把它出售給另外一個消費者,此種交易類型就稱為C2C電子商務。

4、B2M(Business to Marketing),指面向市場營銷的電子商務企業(電子商務公司或電子商務是其重要營銷渠道的公司)。B2M電子商務公司根據客戶需求為核心而建立起的營銷型站點,並通過線上和線下多種渠道對站點進行廣泛的推廣和規范化的導購管理,從而使得站點作為企業的重要營銷渠道。

5、B2A商業機構對行政機構(Business-to-administrations)的電子商務指的是企業與政府機構之間活動進行的電子商務。例如,政府將采購的細節在國際互聯網路上公布,通過網上競價方式進行招標,企業也要通過電子的方式進行投標。

6、C2A消費者對行政機構的電子商務,指的是政府對個人的電子商務活動。這類的電子商務活動目前還沒有真正形成。然而,在個別發達國家,如在澳大利亞,政府的稅務機構已經通過指定私營稅務,或財務會計事務所用電子方式來為個人報稅。這類活動雖然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報稅電子化,但是,它已經具備了消費者對行政機構電子商務的雛形。

7、M2C即Manufacturers to Consumer(生產廠家對消費者),生產廠家(Manufacturers)直接對消費者(Consumers)提供自己生產的產品或服務的一種商業模式,特點是流通環節減少至一對一,銷售成本降低,從而保障了產品品質和售後服務質量。

『伍』 電子商務是怎麼分類的

電子商務分為: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七類電子商務模式等版等。
像1688就是b2b,企業權對企業。
像天貓就是b2c,企業對個人
像淘寶就是c2c,個人對個人。
還有其他的,大家就到網上搜索一下吧

『陸』 電子商務經營者的種類的分類依據

根據所銷售的產品種類進行分類,電商平台商品類目分為一級類目,二級類目,三級類目,比如說日化用品-洗護類-洗頭膏。

電子商務經營者,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平台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路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

(6)電子商務分類的來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九條規定:本法所稱電子商務經營者,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平台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路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

商事主體需要具備兩個要件。一是交易目的的營利性,以此區別於參與交易的消費者及其他非經營用戶。二是交易具有經常性和一定的持續性。偶爾從事交易活動的主體即使以營利為目的,也通常不會被當作經營者,如出售自用閑置物品。

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的經營活動既包括銷售商品,也包括提供服務。這里的提供服務應作廣義的理解,不僅包括作為交易標的本身的服務,也包括為當事人的交易提供支付、物流、推廣、咨詢等相關服務。

『柒』 電子商務的分類有哪些

分廣義的電子商務和狹義的電子商務

閱讀全文

與電子商務分類的來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息員檔案員培訓方案 瀏覽:360
南京青橙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3
合肥市白馬電子商務產業園 瀏覽:98
銀行營銷社區活動方案 瀏覽:249
公安培訓方案 瀏覽:104
曼蒂廣場市場營銷 瀏覽:571
名人活動策劃方案ppt 瀏覽:599
網路營銷思想的內涵 瀏覽:506
營銷方案裝修 瀏覽:262
電子商務項目管理概念 瀏覽:590
樂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79
娃哈哈新品營銷方案 瀏覽:922
杭州市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之研究 瀏覽:495
華潤萬家五折促銷活動是幾天 瀏覽:975
618拼多多的網路營銷方式 瀏覽:719
三名詞解釋題3網路營銷 瀏覽:789
當前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瀏覽:346
楊凌電子商務孵化中心 瀏覽:233
鹵肉店微信營銷 瀏覽:186
區域環境創設培訓方案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