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油紙傘哪裡出產的最好
浙江餘杭油紙傘
浙江餘杭的紙傘製作至少230餘年歷史,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遠九房開設傘店。餘杭油紙傘有漁船傘、文明傘等多個品種,由於技術精良、用料上乘,做出來的傘經久耐用,日曬雨淋也不會散架和穿裂,很受歡迎。從前不少外地香客途徑餘杭都會在半夜叩門購傘,作為禮物送給家鄉的親友。
1951年,浙江省選擇餘杭紙傘為手工業合作化試點,組建「雨傘生產合作小組」,又在1952年底,建立「雨傘手工業合作社」,成為全省第一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受國內媒體廣泛報導。隨著市場上出現鋼制骨架的晴雨兩用傘,這種紙傘逐漸被淘汰,餘杭油紙傘技藝亦瀕臨失傳。
直至2006年12月5日,餘杭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姜軍在瓶窯塘埠村駐村入戶時,制傘老師傅劉有泉向姜軍表示想恢復餘杭紙傘,為當地當地山民開發旅遊商品致富,迎合近年農家樂旅遊的潮流。劉有泉於油紙傘開始被淘汰時就萌生了把這種傳統工藝繼承下去的念頭,不久在富陽找到一個生產竹傘架的廠家,用幾百元人民幣買回了100把竹傘架。但他當時沒有掌握加工工藝,只能保管好這批傘骨架,保管了三十多年。《城鄉導報》於12月7日頭版頭條報道《尋找制傘師傅恢復「餘杭紙傘」》,引起當地人高度關注。至12月19日,四位老師傅房金泉、陳月祥、沈麗華、孫水根於瓶窯鎮塘埠村聚首,商議恢復餘杭紙傘。他們在2007年1月憑著靈巧之手,成功恢復製作油紙傘。他們在瓶窯塘埠村傳授技藝,帶動山區一大批竹農致富。餘杭區文廣新局把紙傘作為民間手工技藝項目進行重點保護,浙江省文化廳也把餘杭油紙傘列入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6月,餘杭紙傘於杭州市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中展出。
制傘手工技能要求高,制傘人要以自己的技巧經驗來完成,技藝以師徒相承,靠師徒之間言傳身教及個人的悟性、長期實踐體會掌握,學徒須三年方可出師。所用的工具由鐵匠專門打制,傘的用料也很講究,以上好桃花紙為傘面,在柿子漆里浸透,一張一張黏貼在傘骨上。柿子漆是在油柿青的時候,把油柿搗糊榨出的柿子汁,既有黏性又不會把桃花紙黏住。以竹、木製傘柄和傘骨,用發線紮好,傘麵糊好後繪上圖案,塗上桐油,然後在室內吊起陰干,至少要經過70多道工序,包括鋸竹、刮青、平頭、劈骨、鋸槽、削骨、排傘骨、穿傘、糊傘、裝柄等。
★四川分水油紙傘
四川瀘州分水油紙傘起源於明末清初,有四百多年歷史,當地出產的油紙傘手工精巧,圖案精細、色彩鮮艷、花型美觀,不但小巧精緻,而且擋風力強,既美觀又實用。1993年5月,江陽區分水嶺鄉的分水紙傘廠六位老藝人以四個月時間,用88根老松、52根楠竹、1800張皮紙、100公斤油料,經過70多道工序製成「二龍戲珠」傘,被譽為「中國傘王」,曾申報過健力士世界紀錄,並出口至多個國家如英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
洋傘流行後,瀘州油紙傘的工藝日漸式微,油紙傘工序繁復,製作成本高,利潤少,難以吸引年輕人入行,2004年當地只有三十多名老工匠繼續這門工藝,當時不少人擔心瀘州油紙傘會失傳。2005年10月,上海吉尼斯大世界瀘州油紙傘再度寄邀請函給江陽區政府,當地油紙傘業就開始復甦。
現時當地仍然以傳統古法製造油紙傘,70多道工序全手工操作,從削竹到描繪圖案都是全手工,沒有使用機器。材質也固守傳統,比如傘托,必須是從大山裡砍伐下來的通木。製作工具也歷史悠久,如油墨石印就450多年。質量控制嚴格,要求「四溝」平整不露接頭、「牙子」不露口,「胚子」、「托子」不露「豬鼻孔」,塗桐油也要求均勻。圖案也很講究,切合不同喜慶場合。婚聘的油紙傘,圖案是「龍鳳呈祥」、「牛郎織女」、「天仙配」等;恭賀孩子新生的,是「二龍搶寶」、「寶蓮燈」、「喜鵲鬧梅」、「仙女散花」等;生日饋贈則是「百鳥朝鳳」「不老松」、「八仙過海」、「彭祖老仙」等。
油紙傘業復甦後,先在雲南、貴州及瀘州古藺縣、敘永縣等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盛行,作為祭祀、恭賀、饋贈等禮儀用品。不久又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韓國、香港、澳門等地區。
★江西甲路油紙傘
江西婺源甲路村生產的油紙傘技藝古樸、造型美觀大方,堅固又輕巧,所謂「金溪斗笠甲路傘」。相傳宋朝時當地人馬庭嵐被封為丞相,從京城帶了一把油紙傘回鄉,甲路人便不斷改進工藝,世代相傳制傘。傳說清朝康熙年間,婺源當時屬安徽,康熙帝微服到了當地,看徽劇時忽然下雨,前排觀眾撐傘擋住後面觀眾的視線,有頑童就向前掉觀眾擲石,石子擊中其中一把傘卻反彈。康熙帝就派人那把傘產自何處,正是產自甲路,自以有了「甲路傘,甲天下」的說法,並收入《婺源縣志
2. 杭州的油紙傘多少錢阿
錢江小商品市場要便宜,西湖邊的油傘很少,而且和貴,吳山廣場河訪街上很多,價格還是有點貴,不過可以還價的,質量相對來說這里的比較好點,而且種類也很多,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
3. 請問:新白娘子傳奇上白素貞的那把傘是一把什麼傘,油紙傘還是…我想要一把,請問哪裡能買到…
我那把傘是青兒的蛻化的蛇皮幻化而成
4. 麻煩問下,杭州河坊街那裡哪個地方有賣油紙傘的啊女朋友說喜歡,我今天特意從湖州過來買的,問題是找不
去西湖邊買吧,西湖邊只要是個賣吃的的小亭子里都有得賣的,而且河坊街過去也不遠,走過去10分鍾就到了。
河坊街要買這種傘的話去那種禮品店,就是裡面什麼小玩意兒都有的店裡有賣的
5. 哪裡有賣油紙傘
一般城市都比較少,杭州很多的,西湖邊上的紀念品專賣店幾乎都有。
你也可以在網店裡面轉轉看看。應該會有的。
6. 杭州油紙傘哪裡有賣
可以去小商品市場,像環北小商品市場,錢江小商品市場,都可以.或者西湖邊也有,就是會貴一點.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7. 杭州哪裡有賣好的油紙傘的啊
可以去小商品市場,像環北小商品市場,錢江小商品市場,都可以.或者西湖邊也有,就是會貴一點. 西湖邊吧,或者幾個小商品市場.像環北,東站,錢江
8. 西湖綢傘的實用價值
傘面採用杭州絲綢,故名西湖綢傘。西湖綢傘採用印染、刺綉等方法,繪有西湖十景、花卉、山水和仕女,有大紅、棗紅、和平藍、墨綠、桃紅、桔黃等二十幾個品種,具有外型美觀、選料講究、設計精美的特點。設想在桃紅柳綠的春季,湖水如鏡,傘影滿堤,是一幅何等迷人的流動風景。而流傳於民間的《白蛇傳》中「湖畔贈傘」的故事為西湖綢傘更增添了一份神話色彩。
西湖綢傘,以竹作骨,以綢張面,輕巧悅目,式樣美觀,攜帶方便,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稱。傘,在我國歷史非常悠久,據說4000多年前的黃帝時代就已製作。古代的傘又稱為「蓋「。它和扇一樣,最初是用鳥的羽毛製成。隨著絲織品的出現,才逐漸採用羅絹作傘。
發明了紙以後,油紙傘又風行起來。特別是明清時代,我國制傘業尤為發達,從這時起,不少小說和戲曲都有寫到傘。眾所周知,《白蛇傳》中許仙借傘的故事,就發生在西湖斷橋邊。
西湖綢傘創制於本世紀30年代初,據說是由都錦生絲織廠工人竹振斐創作的,由於選料得當,製作精細,別出心裁,一上市就受到人們歡迎。到了1935年春天,杭州出現了第一家專門製造綢傘的作坊,這就是著名的「竹氏傘作」。新中國成立以後,辦起了國營杭州西湖傘廠,又成立了杭州工藝美術研究所西湖綢傘組,有400多名職工,10多名研究人員,年產綢傘60萬把上下,其中出口的佔三分之二。由於提高了制人傘技藝,綢傘越作越精,目前國際市場上雖然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撐收自如的自動傘,但西湖綢傘仍以其獨特風格,博得人們喜愛。
西湖綢傘選料考究,製作精巧。它的圓形傘面是採用特製的傘面綢作的。這種傘面綢薄如蟬翼,織造細密,透風耐曬,易於折疊,色彩瑰麗,單是染色就有湖色,墨綠,果綠,大方法,描繪山水,風光,花鳥,人物。圖案有西湖十景,古代仕女,龍鳳,奔馬,梅雀,蝴蝶等數十種。這是其他傘所望塵莫及的。傘骨則採用江南獨特的淡竹製成,這種竹篾質細潔,色澤玉潤,烈日曝曬也不會彎曲。制紅,棗紅,桃紅,天藍,桔黃等20多種。在傘面上還採用噴,刷,綉,畫等多種多樣的作一把外型美觀的西湖綢傘,要經過選竹,制傘骨,上傘面三大階段。選竹,俗稱「號竹」。每年白露前傘廠派出有經驗的老師傅,到餘杭,奉化,安吉,德清等淡竹產地,翻山越嶺,在竹林中尋覓,挑選具有三年以上竹齡,粗細在五,六公分,色澤均勻,沒有陰陽面和斑疤的淡竹。過嫩,過老,過大,過小的竹都不能要,真是『百里挑一「。這樣的淡竹每株僅取中段2至4節作傘骨。加工成傘骨要經過擦竹,劈長骨,編挑,整形,劈青篾,銑槽,劈短骨,鑽孔等到十多道工序。一把綢傘35個根骨,每根骨4毫米寬。如果把一段竹劈成了36根,就需要」抽骨「以保持竹筒圓潤,竹節平整。上傘面要經過縫角,綳面,上架,剪綳邊,穿花線,刷花,摺傘,貼青,裝桿,包頭,裝頭,裝柄,打釘口等十六道工序,道道工序都有必須全神貫注,不得馬虎。這樣製成的傘重量只有半斤左右。收攏時,彩色的綢面不外露,傘骨恰好還原成一段淡雅的圓竹,結節宛然,十分樸素大方。撐開時,傘面五光十色,有的緋紅台旭日一輪,有的蔚藍同晴空一色,有的青綠象碧水一泓,美不勝收。
西湖綢傘的品種很多,有的遮陽遮雨的日用綢傘,有五彩繽紛的彩虹傘,有舞蹈演員有台上撐打的舞蹈傘,有雜技團演員走鋼絲用的雜技綢傘等10多個品種。婦女們撐打西湖綢傘,對形態美有裝飾作用。
9. 餘杭油紙傘的歷史是什麼
油紙傘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之一,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紙制或布制傘。杭州是江南水鄉,四季雨水眾多,竹木資源豐富。作為古代重要雨具的油紙傘在杭州已有230餘年的製作歷史。據查,杭州最早油紙傘店是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遠九房開設的。當時杭州油紙傘有漁船傘、文明傘、大紅傘等多個品種,是杭州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備雨具。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杭州油紙傘達到鼎盛時期,年產量在500萬把左右,占華東油紙傘產量的二分之一左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市場上出現鋼制骨架的晴雨兩用傘,這種油紙傘逐漸被淘汰,杭州油紙傘技藝亦瀕臨失傳。
直至2006年12月5日,《城鄉導報》於12月7日頭版頭條報道《尋找制傘師傅恢復「餘杭紙傘」》,引起當地政府的高度關注。餘杭區文廣新局把油紙傘作為民間手工技藝項目進行重點保護,浙江省文化廳也把杭州油紙傘列入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現杭州西湖綢傘與瀘州市油紙傘技藝一道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之「傳統技藝·傘製作技藝」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