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子商務稅收問題及其改進建議
電子商務可能存在很多財稅問題,如:
1、統一收銀模式下,平台企業收入虛高,需要承擔較重的稅務壓力。
2、與商戶分賬等無票支出大,真實費用未能入賬。
3、刷單等違法的傭金支出未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且其開支未入賬。
4、存在公私混淆不分,個人銀行卡流水大,走私賬的情況。
5、購買發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等。
偷稅漏稅的後果是很嚴重的,情節輕的可能只需補繳稅款+0.5至5倍的罰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情節嚴重的則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3至7年的有期徒刑。並且私人賬戶收到的經營收入,被查到統一要按個人所得稅最高45%補稅。而近期,安徽省安慶市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福建省泉州市騙取出口退稅的犯罪分子剛受到法律的制裁,這也為電商企業敲響警鍾,千萬不可抱有僥幸心理,一定要重視稅務問題。
基於電商平台的業務模式,可通過MallBook制定並落實有效的稅務計劃,讓不該有的稅從一開始就不發生,優化平台型企業的稅務核算方式,無需冒著偷稅漏稅的風險,也能有效降低稅費,以此徹底解決平台、商家等稅務問題,讓稅務的輕松化、合規化、陽光化。
B. 疫情之下,電子商務的優勢和需要改進的有哪些
優勢在於更多的流量來自網上,疫情大家都是網上購物,更為流量轉化率提高,同時線下企業因為疫情都不太好做,改進的地方也只能專研怎麼樣才能做的比人家更出色因為現在競爭力太大了
C. 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商業模式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1、阿里中的中國賣家太多,加之阿里平台允許買家群發詢盤,導致價格競爭激烈,因此阿里成交的單子利潤都偏低。從某種角度說,阿里還是一個老外衡量中國供應商價格的平台。某些特定的行業收費用戶過多,這種分類下的供應商效果就不太好了。
2、從會員數量來講,阿里巴巴會員魚龍混雜,內耗很嚴重,好客戶與差客戶的效果懸殊。
3、阿里巴巴因為戰略轉移,將大量資金投放到C2C個人交易平台淘寶網上,阿里巴巴將面臨B2B老客戶銳減,而新客戶補充不足的尷尬境地。
4、作為上市公司,阿里巴巴的運行資金情況受股價的波動影響較大,這也是為什麼阿里巴巴緊急降價吸納會員的主要原因,由於股價過低,造成阿里巴巴資金短缺,這種局面有可能會在下一次危機在此出現。
5、總流量來看確是B2B老大,不過,從ALEXA第三方顯示,其英文站卻只佔其總流量的6%,又考慮到其中國供應商登錄其英文站也甚多,這就意味著阿里巴巴實際上來自境外的流量不會超過其總流量的2%,換句話說,每天上阿里巴巴網的98%以上的都是中國人,由此顯示了阿里巴巴的外貿與國際知名B2B網站還有一定差距。
6.阿里巴巴的網站模式是中介形式,並且這種模式具有可模仿性,這就為其他競爭者進入該行業提供了樣本,也就為自己增加了競爭者。
7.阿里巴巴增加了收費會員制度,在轉型過程中,會導致已有會員的流失,會給競爭對手創造條件,也會給網站的發展帶來困難。
8.阿里巴巴的商務平台龐大而雜亂,它原來的27個行業分類,800——900個行業門類成為它優化商務平台的最大的阻礙。
D. 電子商務技術還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改進
由於網路的開放性、共享性和動態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接入Internet,導致以Internet為主要平台的電子商務的發展面臨嚴峻的安全問題。其主要技術風險包括:
1網路環境風險
2數據存取風險
3網上支付風險
這些需要改進
E. 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比較起來有哪些優勢 還有那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1.無店面,租金 成本低。
2.無時間,無地域的限制,傳播范圍廣, 速度快。
3.服務個性化
4.覆蓋國際互聯網擁有全球市場。
5.具有拓展性。
F. 電子商務有什麼缺點如何改進較好
★1、網路自身有局限性 有一位消費者在網上訂購了一新款女式背包,雖然質量不錯,但怎麼看款式都沒有網上那個中意。許多消費者都反應實際得到的商品不是在網上看中的商品。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在把一件立體的實物縮小許多變成平面的畫片的過程中,商品本身的一些基本信息會丟失;輸入電腦的只是人為選擇商品的部分信息,人們無法從網上得到商品的全部信息,尤其是無法得到對商品的最鮮明的直觀印象。 ★2、搜索功能不夠完善 當在網上購物時,用戶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在眾多的網站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並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搜索引擎看起來很簡單:用戶輸入一個查詢關鍵詞,搜索引擎就按照關鍵詞到資料庫去查找,並返回最合適的Web頁鏈接。但根據NEC研究所與Inktomi公司最近研究結果表明,目前在互聯網上至少10億網頁需要建立索引。而現有搜索引擎僅僅能對5億網頁建立索引。仍然有一半不能索引。這主要不是由於技術原因,而是由於在線商家希望保護商品價格的隱私權。因此當用戶在網上購物時,不得不一個網站一個網站搜尋下去,直到找到滿意價格的物品。 ★3、用戶消費觀念跟不上 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方式一個很大的不同是交易的當事人不見面,交易的虛擬性強,這就要求整個社會的信用環境要好,信用消費的觀念要深入人心。西方國家的電子商務發展勢頭比較好,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西方的市場秩序比較好,信用制度比較健全,信用消費觀念已被人們普遍接受。然而在我國,一方面人們信用消費的意識非常薄弱,信用卡的使用遠沒有普及;另一方面,人們到商場還怕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更何況是在不知道離自己多遠的網上? ★4、交易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仍然是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因素。由於Internet的迅速流行,電子商務引起了廣泛的注意,被公認為是未來IT業最有潛力的新的增長點。然而,在開放的網路上處理交易,如何保證傳輸數據的安全成為電子商務能否普及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調查公司曾對電子商務的應用前景進行過在線調查,當問到為什麼不願意在線購物時,絕大多數的人的問題是擔心遭到黑客的侵襲而導致信用卡信息丟失。因此,有一部分人或企業因擔心安全問題而不願使用電子商務,安全成為電子商務發展中最大的障礙。 ★5、電子商務的管理還不夠規范 電子商務的多姿多彩給世界帶來全新的商務規則和方式,這更加要求在管理上要做到規范,這個管理的概念應該涵蓋商務管理、技術管理、服務管理等多方面,因此要同時在這些方面達到一個比較令人滿意的規范程度,不是一時半時就可以做到的。另外電子商務平台的前後端相一致也是非常重要的。前台的Web平台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是電子商務的門面。而後台的內部經營管理體系則是完成電子商務的必備條件,它關繫到前台所承接的業務最終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實現。一個完善的後台系統更能體現一個電子商務公司的綜合實力,因為它將最終決定提供給用戶的是什麼樣的服務,決定電子商務的管理是不是有效,決定電子商務公司最終能不能實現贏利。 ★6、稅務問題 稅務(包括關稅和稅收)是一個國家重要的財政來源。由於電子商務的交易活動是在沒有固定場所的國際信息網路環境下進行,造成國家難以控制和收取電商務的稅金。 ★7、標准問題 各國的國情不同,電子商務的交易方式和手段當然也存在某些差異,而且我們要面對無國界、全球性的貿易活動,因此需要在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中建立相關的、統一的國際性標准,以解決電子商務活動的互操作問題。中國電子商務目前的問題是概念不清,搞電子的搞商務,搞商務的搞電子,呈現一種離散、無序、局部的狀態。 ★8、支付問題 由於金融手段落後、信用制度不健全,中國人更喜歡現金交易,沒有使用信用卡的習慣。而在美國,現金交易較少,國民購物基本上採用信用卡支付,而且國家出於金融、稅收、治安等方面的原因,也鼓勵使用信用卡以減少現金的流通。完善的金融制度,方便、可*、安全的支付手段是B to C電子商務發展的基本條件。不難看出,影響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不單是網路帶寬的狹窄、上網費用的昂貴、人才的不足以及配送的滯後,更重要的原因來自於信用制度不健全與人們的生活習慣。 ★9、配送問題 配送是讓商家和消費者都很傷腦筋的問題。網上消費者經常遇到交貨延遲的現象,而且配送的費用很高。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國內缺乏系統化、專業化、全國性的貨物配送企業,配送銷售組織沒有形成一套高效、完備的配送管理系統,這毫無疑問地影響了人們的購物熱情。 ★10、知識產權問題 在由電子商務引起的法律問題中,保護知識產權問題又首當其沖。由於計算機網路上承載的是數字化形式的信息,因而在知識產權領域(專利、商標、版權和商業秘密等)中,版權保護的問題尤為突出。 ★11、電子合同的法律問題 在電子商務中,傳統商務交易中所採取的書面合同已經不適用了。一方面,電子合同存在容易編造、難以證明其真實性和有效性的問題;另一方面,現有的法律尚未對電子合同的數字化印章和簽名的法律效力進行規范。 ★12、電子證據的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