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農業企業電子商務

農業企業電子商務

發布時間:2021-09-29 22:09:32

A. 農業電子商務的模式

(一)信息聯盟服務商務模式
農業信息具有季節性、地域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季節性指的是農業生產具有較強的季節性,信息服務必須有時間觀念;地域性指的是我國各地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差異,農作物種植方式、品種分布均呈現地域性分布,信息服務要具有地域性;綜合性指農業信息涉及許多方面、許多領域,包括政務信息(政策法規、政務通告等)、商務信息(價格信息、市場行情等)、文化生活信息、勞務信息、種子信息、化肥信息、農葯信息、農機信息等,信息服務要具有全面性。
在這樣一個今天信息尚缺乏科學分類和標準的農業領域,任何一個企業開展電子商務都會感到束手無策。解決這樣的問題,只有依託現代信息技術的強大優勢,在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支持下,科學分類、制定標准,建立農業網站信息服務聯盟,構建農業領域綜合信息平台,聯合國內各區域、各部門的涉農網站,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利益均沾、共同盈利。
(二)農民信息服務商務模式
這是投資建立農業電子商務網站最先想到的模式。農業電子商務網站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農民的信息需求,特別是像廣農網的建立,使得農民能夠了解更多的市場信息,並利用網路來銷售農產品,給廣大農民帶來的是不可預料的銷售機會,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受到農民的歡迎。
1.簡訊商務模式(如中移動農信通)
農業信息簡訊服務模式伴隨著現代網路信息技術的發展而出現,主客體包括信息內容提供商(ICP)、網路服務提供商?ISP和手機客戶(即農民或廣大涉農生產經營者)。這種模式在我國許多地方廣泛運行,如安徽農網和安徽移動通信公司聯合開展此項業務。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能充分利用現代網路信息技術和無線通訊技術,可服務內容豐富,直接面向農民,減少了中間環節,效率較高,投入較小,產出效益較大。缺點是:沒有得到很好推廣,了解的人不多,由於收費問題農民接受還需要一個過程;再者操作的難易度、信息的分類標准和農民手機的持有量也是制約它發展的一個大的因素。從我國簡訊發展歷史來看,這種服務模式蘊藏巨大商機,主要應在信息分類、信息標准等方面下功夫,讓農民自主點發,完善個性服務。
2.農村經紀人商務模式 (農村經紀人網)
我國農村經紀人在農業經濟活動中非常活躍,在傳播信息、促進農產品流通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農村經紀人一般具有接受新事物快、交流廣泛、熟悉市場、了解政策、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等特點,他們對信息的需求比普通農民要強烈、執著,也有能力為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支付一定的費用,可以預計,農村經紀人將是農業信息服務的主要對象。
3.會員商務模式
主要是農業網站面向廣大的農村市場,建立網站會員制度吸引農村經濟組織、經紀人和農民的積極參與。要創造機會,讓會員得到實惠。將會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他們必然會積極主動和涉農相關部門合作,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獲取農業信息內容,而且會驗證這些信息的真偽性,對客戶負責。急需這些信息的客戶們只需花很少的錢就能獲得全部信息內容,從而獲利,實現雙贏。會員在得到信息的同時,也為網站帶來源源不斷的信息流和創造無限商機。會員可以幫助農民發布信息、收集農民所需的信息。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不需要多大的投入,而且能發動與農業有關的組織等力量參與,隨著業務的開展,效益也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可行性也越來越強。可以預計,這將是農業網站電子商務最具潛力的一種模式。
(三)企業信息服務商務模式
按各類行業分類發布最新動態信息,會員還可以分類訂閱最新信息,直接通過電子郵件接受;五是價格行情。提供企業最新產品報價和市場價格動態信息;六是商業服務。航運、外幣轉換、信用調查、保險、稅務、貿易代理等咨詢和服務。這些項目為用戶提供了充滿現代商業氣息,豐富實用的信息,構成農業網站商務的主體。其中也可以細分為:
1.農產品加工及貿易企業的信息服務商務模式
我國農產品加工及貿易企業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數量龐大,分布在城市邊緣或廣大的鄉村,由於信息閉塞,無法及時掌握供求方面的信息,因此企業渴望從網上獲得農產品供求信息。我國農業生產存在規模小、銷售渠道不暢,甚至有些地方農產品存在賣不出去的問題。農業網站必須成為供需雙方之間一個信息的橋梁,讓農產品能夠迅速找到買家,讓農產品加工和貿易企業迅速找到所需的農產品,這樣才能贏得企業、農民對農業網站市場信息的依賴,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網上貿易。「一站通」就是一個很好的服務平台,每天發布大量的農產品供求信息,但由於網站欄目設計和網站功能簡單,還沒有引起農產品加工和貿易企業的高度重視。下一步,還必須不斷調研了解客戶需求,完善「一站」通功能,使欄目設計更加合理、規范,利於應用。同時,對「一站通」發布的農產品信息要進行深加工,綜合處理分析後,按地域、品種等分類發給相關企業。同時,農業網站應採用多種語言界面去面對國內和國外的市場。
2.農用生產資料企業的信息服務商務模式
農業生產需要大量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種子等。這些企業的產品面向廣闊的農村市場,在市場推廣、產品銷售方面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電視、廣播、報刊、鄉村牆壁等發布大量的廣告,花費巨大,往往效果不一定很好。農業網站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面向廣大農民,為這類企業發布廣告、通過郵件發往網站的農村會員,由於農業網站的服務主體是農民,利用這種形式發布廣告,直接面對需求者,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
(四)綜合服務商務模式
上述前三種模式主要是提供服務,不涉及物流。而綜合服務模式是以信息流為先導,結合物流的一種商務模式。任何一種商務模式,要麼提供服務,要麼提供產品,或者兩者兼之。綜合服務模式的核心內容是信息流和物流相結合,利用企業傳統的物流系統,加上農業網站先進的信息流系統,組成商業聯盟,網站會員購買聯盟企業的產品實行優惠加積分制,每年根據積分多少,給予會員的一定報酬。

B. 農業電子商務,如何開展業務

電子商務,是指商務活動的各參與方之間以電子方式在網上完成產品或服務的銷售,購買和電子支付等業務交易的過程。電子商務是一種全新的商務活動模式,它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易用性、廣域性和互通性,實現快速可靠的網路化商務信息交流和業務交易。對大多數企業來說,電子商務有許多優勢,但可用一句話概括:電子商務可以增加銷售額並降低成本。網際網路創造的社區將成為企業理想的目標市場,電子商務增加買賣雙方銷售機會和購買機會,將惠及整個社會。
電子商務主要是為了滿足交易需求。中國不同行業商業環境的成熟度不同,電子商務情況也就不盡相同。整體上來看,真正的電子商務在中國還是比較遙遠的,但市場需求和交易信息帶來的效應已經發揮了作用,很多企業因此受益。在電子商務里,除了網上真實身份需要的電子認證之外,企業信用系統和產品標准體系都是整個社會的系統工程,需要漫長的歷程。安全支付和現代物流也是需要長期不斷努力的。這些挑戰都始終存在。還要注意把農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結合起來。要發展現代農業,自是離不開電子商務。
現代農業是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先導的、技術高度密集的科技型產業,現代農業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現代工程技術不是常規農業技術一般意義上的發展,而是在分子和信息化層次上的一次重大技術突破,一個嶄新的技術平台。現代農業信息技術是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科學相結合的新興交叉學科,主要研究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的理論與方法,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提供新的思路、管理技術、試驗手段和傳播途徑,促進傳統經驗型農業向現代精確型農業轉變。
農業信息化包括管理信息化,服務網路化,農作數字化、智能化和精準化。管理信息化和服務網路化貫穿了產前、產中和產後。如產前主要為生產規劃和准備生產資料,產中主要體現在種植和養殖兩大方面,產後主要體現在加工、流通和農副產品銷售方面。管理信息化方面,無論是前期的資源配置和優化,中期生產的數字化、智能化和精準化上,都可以因為管理的高效和准確,而帶來標准生產和規范管理。服務網路化方面,讓市場和銷售也變的可以預見,產品的品牌和渠道得到廣泛的拓寬。
我國農業是傳統的弱質產業,歷來存在著生產經營分散、產品競爭力不強、流通環節多、交易成本高標准化程度低等問題。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中國加入WTO,我國農業所面臨的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將更加突出。當前,流通已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致命弱點。如何建立一種市場信息流通、規范、高效的農產品流通新模式,已成為降低我國農產品交易成本,提高農業整體收益,保證農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重大現實問題。而現代電子商務,作為一種以計算機網路為基礎的商務信息平台,將會為解決以上問題提供較成熟完善的技術條件。

一、以電子商務發展農業,有利於加速農業信息流通

通過建立電子商務網站,利用電子商務強大的網路功能,就可以跨越時間和地域的障礙,使農產品供需雙方及時溝通,使農業生產者能夠及時了解市場信息,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合理組織生產,以避免因產量和價格的巨大波動帶來的效益部穩定,降低農業生產風險。

二、發展農業電子商務,有利於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通過建立電子商務網站,構建網上交易平台,可以實現農產品流通的規模化、組織化。這樣一方面可以使交易雙方處於信息對等的地位,避免了因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利益損失;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新的農產品銷售渠道和方式,讓供求雙方最大可能的直接進行交易,可減少交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
今後,我國以電子商務發展農業,應該著力加強一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對農村信息建設的資金投入,強化對廣大農民教育培訓,提高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應用普及率。要加大對農村邊遠貧困地區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加強對廣大農民的教育和培訓,以提高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水平和廣大農民對互聯網的認知程度,為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基礎。
第二、引入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快農業電子商務網站的建設和完善。至今我國仍有許多電子商務網站處於虧損階段,最重要的原因是許多是政府相關部門建立的,事先沒有做好市場調查,網站定位不明確,今後應當進一步鼓勵在電子商務網站建設中引入多元化投入機制,大力提倡一些大型的涉及農產業和農產品流通企業根據市場建設需求建立專業化的電子商務網站,以明確用戶群體,不斷提高網站的經濟效益。
第三、加快農產品品牌化和標准化建設,為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基礎。電子商務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商品的品牌化和標准化,而我國在農產品尤其是鮮活農產品的品牌和標准化生產體系建設上一直相對滯後,這已成為制約農業生產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為了適應發展電子商務的需要,今後一方面要大力推進農產品名牌戰略,加快實施農產品包裝化、標准化和銷售策略;另一方面,政府行業協調機構應當盡快引導廣大農民加快執行國家的有關農產品質量等級標准、重量標准和包裝規格等標准體系,以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為實現農產品的電子交易奠定基礎。
還要盡快建立與電子商務相配套的相關體制和體系,以保障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目前我國農產品市場存在諸多缺陷,企業信譽差、資金拖欠等問題也很嚴重。目前,我國還沒有健全開展電子商務所必須的配套信用證、信息傳輸、物流配送、支付系統、以及稅收、網路安全等相關的體系和法律規范。今後的工作重點就是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以創建良好的技術和法律環境,維護網路安全及企業和消費者在農產品電子交易和消費活動中的合法權益。

C. 當前農業電子商務模式有哪幾類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企業實現在線銷售提供一個更加便捷的方式,與內早期發展緩慢、投入很容大的電子交易手段EDI相比,新型的電子商務模式,如BtoB、BtoC等,以其快速、高效、成本低等特點,受到眾多企業的歡迎。 圖派公司立足於電子商務的發展,並結合中國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為企業提供電子商務總體解決方案。

D. 農業電子商務的前景

我國農民約佔全國人口的2/3,長期以來,農產品流通主要是通過農貿市場來進行交易,遠遠不能滿足農民的需求與供應。隨著科技與互聯網的不斷發展,電腦在人們生活中越來越普及,網路同樣也滲透到各行各業,不少農民通過互聯網查找農產品信息,進行網上貿易。這種方式與傳統交易形式相比,可以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其信息傳播速度快,內容及時、豐富、圖文聲像並茂,並有良好的交互性,逐漸被農民朋友所認可。
如今,互聯網上農業信息四通八達,應有盡有,三分鍾開設一個網上商店對於農民朋友來說也已不再是夢想;網上在線文字、語音、視頻談生意也已成為現實。新一代的農產品網上貿易市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農產品的流通。
互聯網進入中國已有20多年,今天,農業電子商務仍然是互聯網界最敏感的話題。農業行業的電子商務也在隨著農民對其認知度的提高,而逐步的發展。電子商務的春天已將到來,趕快加入農業行業的電子商務已走進農民的生活中,即時通訊、網上支付、虛擬社區農盟通、支付角、農貿通、供應鏈管理系統這些以前農民聽似神話的現代高科技,都已將不在是神話與夢想。隨著農民經濟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逐漸以簡單直觀的方式深入到廣大農民中去,足不出戶進行農產品貿易流通,將在十指彈動一瞬間!

E. 農業電子商務的定義

農業電子商來務是通過電子數據傳輸技源術開展的商務活動,能夠消除傳統商務活動中信息傳遞與交流的時空障礙。發展農業電子商務,將有效推動農業產業化的步伐,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最終實現地球村來降低傳統的農業交易方式。

F. 農業電子商務如何開展業務

電子商務,是指商務活動的各參與方之間以電子方式在網上完成產品或服務的銷售,購買和電子支付等業務交易的過程。電子商務是一種全新的商務活動模式,它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易用性、廣域性和互通性,實現快速可靠的網路化商務信息交流和業務交易。對大多數企業來說,電子商務有許多優勢,但可用一句話概括:電子商務可以增加銷售額並降低成本。網際網路創造的社區將成為企業理想的目標市場,電子商務增加買賣雙方銷售機會和購買機會,將惠及整個社會。
電子商務主要是為了滿足交易需求。中國不同行業商業環境的成熟度不同,電子商務情況也就不盡相同。整體上來看,真正的電子商務在中國還是比較遙遠的,但市場需求和交易信息帶來的效應已經發揮了作用,很多企業因此受益。在電子商務里,除了網上真實身份需要的電子認證之外,企業信用系統和產品標准體系都是整個社會的系統工程,需要漫長的歷程。安全支付和現代物流也是需要長期不斷努力的。這些挑戰都始終存在。還要注意把農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結合起來。要發展現代農業,自是離不開電子商務。
現代農業是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先導的、技術高度密集的科技型產業,現代農業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現代工程技術不是常規農業技術一般意義上的發展,而是在分子和信息化層次上的一次重大技術突破,一個嶄新的技術平台。現代農業信息技術是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科學相結合的新興交叉學科,主要研究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的理論與方法,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提供新的思路、管理技術、試驗手段和傳播途徑,促進傳統經驗型農業向現代精確型農業轉變。
農業信息化包括管理信息化,服務網路化,農作數字化、智能化和精準化。管理信息化和服務網路化貫穿了產前、產中和產後。如產前主要為生產規劃和准備生產資料,產中主要體現在種植和養殖兩大方面,產後主要體現在加工、流通和農副產品銷售方面。管理信息化方面,無論是前期的資源配置和優化,中期生產的數字化、智能化和精準化上,都可以因為管理的高效和准確,而帶來標准生產和規范管理。服務網路化方面,讓市場和銷售也變的可以預見,產品的品牌和渠道得到廣泛的拓寬。
我國農業是傳統的弱質產業,歷來存在著生產經營分散、產品競爭力不強、流通環節多、交易成本高標准化程度低等問題。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中國加入WTO,我國農業所面臨的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將更加突出。當前,流通已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致命弱點。如何建立一種市場信息流通、規范、高效的農產品流通新模式,已成為降低我國農產品交易成本,提高農業整體收益,保證農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重大現實問題。而現代電子商務,作為一種以計算機網路為基礎的商務信息平台,將會為解決以上問題提供較成熟完善的技術條件。

一、以電子商務發展農業,有利於加速農業信息流通

通過建立電子商務網站,利用電子商務強大的網路功能,就可以跨越時間和地域的障礙,使農產品供需雙方及時溝通,使農業生產者能夠及時了解市場信息,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合理組織生產,以避免因產量和價格的巨大波動帶來的效益部穩定,降低農業生產風險。

二、發展農業電子商務,有利於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通過建立電子商務網站,構建網上交易平台,可以實現農產品流通的規模化、組織化。這樣一方面可以使交易雙方處於信息對等的地位,避免了因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利益損失;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新的農產品銷售渠道和方式,讓供求雙方最大可能的直接進行交易,可減少交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
今後,我國以電子商務發展農業,應該著力加強一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對農村信息建設的資金投入,強化對廣大農民教育培訓,提高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應用普及率。要加大對農村邊遠貧困地區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加強對廣大農民的教育和培訓,以提高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水平和廣大農民對互聯網的認知程度,為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基礎。
第二、引入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快農業電子商務網站的建設和完善。至今我國仍有許多電子商務網站處於虧損階段,最重要的原因是許多是政府相關部門建立的,事先沒有做好市場調查,網站定位不明確,今後應當進一步鼓勵在電子商務網站建設中引入多元化投入機制,大力提倡一些大型的涉及農產業和農產品流通企業根據市場建設需求建立專業化的電子商務網站,以明確用戶群體,不斷提高網站的經濟效益。
第三、加快農產品品牌化和標准化建設,為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基礎。電子商務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商品的品牌化和標准化,而我國在農產品尤其是鮮活農產品的品牌和標准化生產體系建設上一直相對滯後,這已成為制約農業生產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為了適應發展電子商務的需要,今後一方面要大力推進農產品名牌戰略,加快實施農產品包裝化、標准化和銷售策略;另一方面,政府行業協調機構應當盡快引導廣大農民加快執行國家的有關農產品質量等級標准、重量標准和包裝規格等標准體系,以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為實現農產品的電子交易奠定基礎。
還要盡快建立與電子商務相配套的相關體制和體系,以保障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目前我國農產品市場存在諸多缺陷,企業信譽差、資金拖欠等問題也很嚴重。目前,我國還沒有健全開展電子商務所必須的配套信用證、信息傳輸、物流配送、支付系統、以及稅收、網路安全等相關的體系和法律規范。今後的工作重點就是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以創建良好的技術和法律環境,維護網路安全及企業和消費者在農產品電子交易和消費活動中的合法權益。

G. 農業企業如何做好電子商務

與人合作最好,做你不擅長的事情沒什麼好處

H. 農業電子商務的介紹

農業是典型的傳統行業,具有地域性強、季節性強、產品的標准化程度低、生產者分散且素版質權較低等特點,具有較大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電子商務是通過電子數據傳輸技術開展的商務活動,能夠消除傳統商務活動中信息傳遞與交流的時空障礙。發展農業電子商務,將有效推動農業產業化的步伐,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最終實現地球村來降低傳統的農業交易方式。

I. 農業電子商務的潛在利益有哪些

農業是第一產業,農產品本身的價格是較低的,從事農業的人的學歷也比較低,加上農產品需要大量流通,所以就出現了很多農產品的中間商,層層獲利,所以最後農產品到市場的價格和農民售出的價格差距很大,農民的收益難以保證。
如果做農業電子商務的話,可以節省中間流程,減少層層加價的因素,這樣農民也能夠以更高的價格售出農產品,消費者也能夠以更低廉的價格買到新鮮的農產品。

J. 農業電子商務作用有哪些

農業電子商務作用如下:

  1. 改善農產品的流通;

  2. 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3. 健全農產品市場機制和功能等。

閱讀全文

與農業企業電子商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教師技能提升培訓方案 瀏覽:869
培訓學校復課洗手方案 瀏覽:682
順豐優選是什麼電子商務模式 瀏覽:306
景區全員營銷激勵方案 瀏覽:955
廣州九大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 瀏覽:692
學校物業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3
就業局培訓精準扶貧方案 瀏覽:764
電子商務專員可以轉推廣嗎 瀏覽:389
廣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61
竹製品的營銷方案 瀏覽:664
建立銀行策劃方案 瀏覽:504
社區健身操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06
電信網格化管理培訓方案 瀏覽:357
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培訓方案 瀏覽:376
醫院崗前培訓方案ppt 瀏覽:381
機關幹部年度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927
房產公司父親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67
網路公司策劃方案 瀏覽:702
公司組織員工家屬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474
體能拓展培訓方案 瀏覽: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