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未來五年農村電商發展趨勢有哪些
隨著近年來電商的不斷發展,國內不少電商巨頭也著重開發農村電商渠道,國家政策也不斷加以扶持。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逐漸認識到農村電商未來發展的機遇,各大企業紛紛布局農村電商,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都把農村作為未來發展戰略之一。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農村電商市場投資分析報告》數據顯示,農村電商市場規模近年來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2015年市場規模達到3530億元,到了2016年已經上漲到4823億元,增長幅度達到36.6%,預計在2017年該數據會增長到6000億元左右。但是,市場規模的擴大仍然掩蓋不了滲透率的低下,整個農村電商滲透率只有可憐的7%,也就是說農村電商依然有很大的潛力有待挖掘。
電商雖然屬於時尚的輕資產模式,但並不意味著電商的輕資產不需要其他配套產業的支撐,一個發達的電商背後必須有發達的工業製造業來支持,也會有發達的物流業來配合,而農村電商還會涉及到一、二、三次產業的關聯與打通,恰恰是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第六產業形態。可以說,整個農村電商將帶來數億級的投資新機遇。
從市場概況、產業化進展、區域發展、政策分析、重點企業等多方面多角度闡述了農村電商市場的總體發展狀況,並在此基礎上對農村電商項目的投資潛力進行分析。更多疑問,可點擊在線咨詢與研究員實現一對一的溝通。
Ⅱ 農村電商發展趨勢前景如何呢
農村電商是什麼?
這兩年來大家都在談論
農村電商
那究竟什麼是農村電商呢?
用直白點的話,
農村電商就是指電商渠道打通農村市場
食品安全問題層出:
大多數的農產品都是食品,由於“三聚氰胺”、“地溝油”等食品安全事故頻出,導致國人對國內食品缺乏信心和安全感,信任感嚴重缺失。
農產品運輸成本高:
農產品大多價值低,運輸成本高,通常超過商品成本的100%甚至更多,這就導致95%的農產品電商平台處於持續虧損狀態,一旦錢燒光,接下來就是倒閉。而電商平台的倒閉,也阻礙了農產品上行的步伐。
Ⅲ 如何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發展抄農村電子商務的方法:
襲一是修建農業信息高速路,把農村無線通信網路、寬頻網路等信息化設施納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實施由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群眾享用的「信息公路村村通工程」,建立起多層次、有特色、全覆蓋的農村信息網路。
二是打造農產品銷售直通車。鼓勵、扶持、發展一批高質量專業化的農業電子商務的平台,打造「地方特色農產品展銷網廳」或「特色農產品進城網路大篷車」,利用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為企業和農戶提供網上交易數據分析指導,幫助他們實現農產品按需種植、定製化生產。
三是修好農業信息流加油站。建立完善的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利用遠程教育、掌上學堂等移動信息化手段開展農村信息化知識培訓,提升農民的信息化應用水平,實現由「洗腳上田到洗手上網」的轉變。
四是建設農產品質量檢查站。由農業、工商、質檢等主管部門牽頭建立農產品安全信用等級,藉助移動視頻監控、二維碼、物聯網等新技術,實現農產品的溯源管理和實時監控,實現生態農產品生產看得見、查得到、管得住。
Ⅳ 國內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農村電商交易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2015-2019年國內農村電商交易規模逐年上升,均保持在較高的增長水平,2019年全國農村電商交易規模達到22898億元,同比增長34.3%,高於電子商務行業平均增長率27.6個百分比,反映出農村電商行業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是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的基礎。
——更多物流行業相關規劃、項目及數據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物流產業研究院。
Ⅳ 農村電子商務是什麼有什麼發展趨勢
2016開年,國務院及各部委密集出台關於農村電商的重磅文件,力挺農業專電商發展。2016中央1號文件比屬2015年更為加大了關於「農村電商」的篇幅,並4處提及農村電商發展問題。為農村電商落地實行提供了諸多有利保障。
未來農村電商的發展趨勢:
農村電商保持快速發展勢頭:隨著「三網融合」、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創新技術的廣泛使用,涉農電商規模將向多樣化發展,與智能農業、智能流通、智能消費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涉農電商服務環境日趨改善;
農村電商服務環境日趨改善:各類專業服務商開始進入農村,提供貨源供給、倉儲、攝影攝像、圖片處理、網店裝修代運營、策劃運營、融資理財、支付、品牌推廣與管理咨詢、人才培訓、物流、法律等一系列服務;
村電商產業鏈不斷延伸:農村從零售商轉為分銷商,從單純的渠道商轉為品牌商,從原材料采購到設計,尋找生產廠家代工,最後將貨品分銷給其他小型網商,逐步建立以品牌商、批發商、零售商為主體的電商縱向產業鏈層級;
農村電商上線下融合趨勢:農產品批發市場將發揮線下實體店的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推動實體與網路市場融合發展,實現線下實體市場的轉型。
Ⅵ 農村電商越來越多,他們的發展前景真的好嗎
目前,農村電子商務已成為我國農村經濟轉型的重要引擎,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障礙版同樣權巨大。如農產品質量標准化難以實現、同質化嚴重、引進人才困難、供應鏈體系不成熟、物流困難等。
2017年,政府對農村電子商務的支持將一如既往。今年也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第三年,尤其重要。銷售賣家的線下運營中心正在迅速擴張。每開發一個運營中心,就有一個區域得到振興,真正點燃了當地的電子商務。
對於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來說,農村市場確實是一個潛力無限的新興市場,其前景是好的,值得深入探索。但真正吃起來並不容易。這是一個需要逐步採取的長期發展過程。
Ⅶ 農村電商有哪些好的發展方向
自從有了電商,幾乎沒有在網上淘不到的商品了。而隨著物流業想農村大量發展,也有很多適合農村的電商。農村電商的發展,有以下幾個方向:
第一,根據自己家鄉的特點,可以在網上賣一些專屬於自己家鄉的土特產。比如哈爾濱紅腸,武漢熱乾麵,雲南米線,廣西的螺螄粉等。當然還有一些海產品,像青島地區的海產品,廈門的特產等。
我想,每個城市都會有屬於自己地域的特產。而這些特產,生產的廠地大多都分布在鄉鎮。鄉鎮也是有著鄉鎮的優勢,價格便宜,物質優厚。
第二,可以在網上賣一些家鄉的美食,各種蔬菜,水果,腌製品等現在都是可以通過空運快速到達全國各地的。當然,這些產品的地域性要強。
比如說廣西一代的百香果,雲南的天山雪蓮果,新疆阿克蘇的糖心蘋果等,要有地域優勢,這樣才會勾起更多人的購買慾望。
現在人口流動性極強,很多在外求學,求職的人,一年到頭能回到家的時間可以說少之又少。
而家鄉的菜,家鄉的土特產,總是能勾起很多在外漂泊的人的回憶。如果能在網上淘到家鄉的美味,也是很多在外遊子心心戀的。
第三,農村的各種野味,也可以成為電商行業的一支強有力的隊伍。現在物以稀為貴,城市的環境污染嚴重,而現在的野味也被廣大城市居民所熱衷。
而野的東西,幾乎都是農村才能弄到。比如山木耳,野生藍莓,還有其他各種野生的東西。這些都是可以通過網路,通過強大的物流系統,達到全國各地的。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電商行業的發展勢必會像農村延伸,趁著現在競爭還不那麼激烈,農村的電商還是比較有發展勢頭的。
Ⅷ 農村電子商務的前途怎麼樣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農村的電子商務行業,到底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如何呢,我作為理財師有一些個人的分析和看法,現在我來分析看看電子商務發展前途怎麼樣,大家可以參考:
第一、中國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狀況現在來說是一個起步的階段,或者說是一個初級的階段,很多實際的硬體設施並不全面,由此來說由於技術創新和應用水平的限制,農村的電子商務起步才剛剛開始。
第二、農村的電子商務發展水平仍舊處於起步階段,我國政府以及開始相關技術的研究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技術瓶頸應該在未來三年左右完全打開,這將促使農村的電子商務向更深的方向發展。
第三、現在很多的我們國家有很多的中小企業,已經開始逐步把城市的電子商務進行轉移,開始把目光投向了農村的電子商務,這樣的情況是一個很好的徵兆,預示著未來有更多的企業會投向農村市場。
第三、外界的環境對農村的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有不小的影響,畢竟我們可以看出農村的電子商務是未來中國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我國的電子商務的規范和完善,中國廣大農村的電子商務必然會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
第四、從中國加入了WTO這些年的情況分析,國外的電子商務企業不斷的滲透到國內的市場,這對中國電子商務來說也將會構成非常嚴峻的挑戰,也會造成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壓力,這對於農村電子商務是一個不利的局面。
第五、農村電子商務網站目前的規模還很小,為數不少的網站屬於小型的商務集群,定位相同比較低,業務內容也很單一或者是不健全,需要未來國家投入更大的資金進行支持,這點我國政府已經開始努力。
綜合上面的情況,我們可以說隨著網路的發展,農村的電子商務將成為下一代電子商務的發展主流陣地,農村會發展出綜合性的電子商務,同時農村的電子商務將會將增值內容和商務平台緊密集成起來,所以未來農村電子商務會潛力無限。
Ⅸ 農村電商未來有沒有發展前途,從那幾個方面來說呢
中國農村電商未來發展前景依舊可期
中國農村電商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2018年零售額持續增長,但占總體電商市場份額沒有提高。農村電商的利好政策不斷出台,農村網民規模不斷擴大,融資輪次增多,中國農村電商產業總體處於良好的發展環境。
在「鄉村振興戰略」利好下,農村電商向好發展勢頭不改。事實已經證明,農村電商在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解決「三農」問題和實施精準脫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前景依舊可期。
農村網民規模不斷擴大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互聯網普及率大大提高,網民規模得到進一步擴大。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普及率達59.6%,較2017年底提升3.8個百分點,全年新增網民5653萬。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6%。
不過,由於我國不斷推進城鎮化進程,使得城鎮人口不斷增加,農村人口不斷減少,城鄉網民結構受此影響也發生了細微變化。2019年2月,第43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國農村網民規模為2.22億,占整體網民的26.7%,較2017年下滑0.3個百分點。但不可忽視的是,在數字經濟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面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經濟環境。
2017-2018年中國城鄉網民結構佔比統計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