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市場營銷學的角度分析 天貓「雙十一」活動的好處與壞處
好處:
光棍節」營銷模式的成功無疑加速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通過價格戰打出版來的聚眾效應引起了廣大權群眾的關注,增加了淘寶天貓的知名品牌效應。這次的活動在節日來臨之前就用「半價包郵」、「0元秒殺」、「免費」等各種敏感的詞條加深對消費者的影響,使之達到光棍節當天哄搶的結局。 人心所向,眾望所歸,把握各類消費群體的需求,迎合消費群眾的心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以此達到自己的營銷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提高了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來完成每一步的工作。
壞處:這樣大型的促銷模式,是對商戶的一種利益減損,從而導致企業的盈利出現一定的問題。低價促銷沖擊價格體系,利潤被壓薄,對品牌商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生死疲勞卻換來白乾一場。
當然這種好處與壞處,都是相對的,也沒有什麼統一的標准,關鍵在於參與雙十一活動能否達到企業的目的,如果企業不清楚自己的目的,盲目的參加這種活動,那還是得不償失的。也就是好與壞歸根到底要由商家自己判斷。
2. 雙十一活動大促銷,實際上真的讓消費者賺到了嗎
實際上並沒有讓消費者賺到。商家賣貨自然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即使有打折促銷,也只是讓自己的利潤略微減少,而不是虧本銷售。
3. 雙十一有什麼特點
賣貨郎雙十一促銷力度非常大,並且是針對農村電商去做的,真正為老百姓干實事
4. 說說你對於雙十一活動有哪些理解和看法
其實我覺得這個還是非常好的,能夠讓我們得到很多的實惠。
5. 淘寶雙十一活動對社會的影響,利弊
刺激消費,網上火了,實體垮了
6. 雙十一促銷利大於弊辯論詞
大家晚上好!
隨著淘寶、天貓等電商的節日促銷,近年來的雙十一似乎不再是光棍節,而更像是一場購物狂歡,尤其是今年,191億的銷售額註定將載入史冊。而這也引起了我們今天關於雙十一網購促銷對大眾消費影響的討論。
開宗明義,所謂大眾消費是指大眾在內外因的誘導下、做出的消費決斷在整個群體的宏觀體現,其中消費者是其行為主體,商家、整體經濟市場是其價值外延。我方認為雙十一網購促銷無論是對消費者、商家還是整體經濟市場都是有利的。具體理由如下:
第一、從消費者角度來看。雙十一網購促銷不同於以往的活動,它是一場全民化的購物狂歡,它在給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優惠的同時,以巨大的折扣和強有力的氛圍宣傳成功吸引了全民的目光,從而有效地推廣了網購這一方便快捷經濟環保的新的購物方式。
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新的購物選擇,讓更多的人了解並享受到網購為我們的生活所帶來的諸多優點。
第二,從商家角度來看。首先雙十一網購給眾多中小型商家和創業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平台。除去那些既有品牌,眾多依天貓或淘寶而生而成長的中小商家,也是這場狂歡節中的重要角色。10分鍾100萬的銷售額,14小時1.5萬單的發貨量。
如果告訴你這只是一個06年才在淘寶注冊的小小網店一七格格,或許你便會理解這些商家對天貓的感情,對雙十一的感情。其次,雙十一對其他大品牌電商更是一個巨大的商機,他們藉助雙十一這個平台和自己固有的品牌影響。
薄利多銷回報老顧客,拓展新顧客,擴大市場佔有份額,不僅創造了破百億的銷售奇跡,對其長遠發展同樣十分重要。
第三,從整體經濟市場來看。首先雙十一處在國慶已經過去,聖誕節還未到來的銷售淡季,而自從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傳統實體市場又長期處於不景氣的困境,因此雙十一網購促銷有效地拉動了廠家投資和顧客消費的增長。
這對於擴大內需,搞活商品市場顯然是必要且迫切的。其次,雙十一網購憑借其巨大的銷售額,沖擊了傳統銷售模式,這對推廣電子商務,促進新的經濟模式的優化升級,更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當然我方承認現在的雙十一(網購促銷)還存在物流緊張、系統壓力大等問題。
但它何嘗不是對整個網路銷售系統的一次大檢驗呢?我們通過雙十一,把以前就已經存在或潛在的問題暴露出來,及時尋找解決方案,(如今年物流開通了綠色通道和無縫對接,天貓推出了新品預售等措施)不是更有利於其今後的健康發展嗎?
綜上所述,我方認為雙十一網購促銷有利於大眾消費。
7. 雙十一活動有什麼作用
淘寶促銷呀~東漢田莊
8. 今年淘寶雙十一點贊活動的營銷目的和作用有什麼
也算是一種創意玩法吧,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和互動起來。
9. 雙十一的好處
去年的雙十一,是一個豐收年,天貓完成了2684億元,同比增長30%,京東也突破了2000億元。應當說就時點或者時段而言,確實對拉動內需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畢竟,時間很短,產生的效果卻很大。
但是,就內需這個大概念來看,雙十一到底發揮了多大的作用,也就很難說了。畢竟,內需決不是靠這種瞬間的拉動來完成的,而是要靠持續的力量,穩步的推進。集中消費對內需的拉動,只能是集中在某個時點或某個時段,而缺乏持續性和穩定性,缺乏應有的作用。因此,用雙十一消費來判斷對內需起到多大作用,沒有意義,也無法判斷。
當然,在宏觀經濟形勢不佳、內需過於穩健、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增多、消費者消費慾望不是很濃、消費預期不是很強烈的情況下,通過雙十一這樣的狂熱性消費、非理性消費的方式,提振一下居民的消費信心、消費熱情,也是可以的,是能夠起到一定的消費促進作用的。只是,這樣的消費方式,會對未來的消費產生一定的影響,因為,它是一種透支性消費,是在用未來的消費滿足現在的需要。如此一來,判斷其對內需有多大拉動作用,就不能只看消費金額,還要看這些消費品對未來消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看對消費信心帶來了多大提振。
可以肯定,雙十一在影響未來消費與提振消費信心兩大方面都是有一定作用的。所不同的是,前者起到的是消極作用,後者才是積極作用。只有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讓消極作用最小化、積極作用最大化,雙十一對內需的影響才會更大、更積極、更有效,對推動消費升級、消費結構改善、消費信心提振等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所以,對此次雙十一的作用,需要客觀、理性判斷。既不要誇大,也不要抹殺其對消費信心的提振作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雙十一也要通過轉型,在提升消費質量、消費品質、促進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而不能只滿足於搶購的熱鬧。如果只看到熱鬧、看到交易額、看到所謂的交易速度,那雙十一就會最最慢慢走向歧途。雙十一隻有在消費升級等方面更好地發揮,才能有效地拉動內需,才能對經濟增長、高質量發展、經濟轉型等起到應有的作用,也才能讓雙十一從人造節日變成消費者自發形成的節日。
造節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讓消費者自願接受,而不是單純靠打折、優惠,甚至套路等來誘惑消費者。這樣的方式,不要多長時間就會被消費者所拋棄。
顯然,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也不是雙十應當出現的結果。已經整整十一個年頭,消費者熱情依然很高,仍然狂熱,說明消費者喜歡。既然喜歡,就要讓他們更加理性地對待和積極地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