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子商務法律法規
第1章 電子商務法概述
1.1 電子商務法的基本含義
1.2 電子內商務立法概況
1.3 電子商務法體系說明容
自測題
實訓題
小組任務
第2章 電子商務主體確認的法律制度
2.1 電子商務主體概述
2.2 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建立與運行法律制度
2.3 電子商務交易方的確認的法律制度
自測題
實訓題
小組任務
第3章 電子簽名法律制度
3.1 電子簽名法律制度概述
3.2 數據電文的法律效力
3.3 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
3.4 電子認證的法律規定
自測題
實訓題
小組任務
第4章 電子支付法律制度
4.1 電子支付概述
4.2 國內外電子支付的立法狀況
4.3 電子銀行法律制度
4.4 第三方支付法律制度
自測題
實訓題
小組任務
第5章 電子商務安全保障與爭議解決法律制度
5.1 電子商務安全與網路犯罪的防範
5.2 電子商務爭議解決法律制度
自測題
實訓題
小組任務
第6章 其他相關電子商務法律制度
6.1 電子商務中網路隱私權保護法律制度
6.2 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法律制度
6.3 電子商務中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
6.4 電子商務稅收法律制度
自測題
實訓題
小組任務
⑵ 電子商務技術部的工作人員工作內容是什麼
電子商務技術部崗位包括:技術部總監,技術部經理,php程序員,測試員,網管,網站前端開發工程師,網站交互體驗設計師,flash動畫設計師。
一、技術部總監:負責公司研發部門的全面管理,配合公司技術研發戰略目標對技術部進行整體規劃,包括技術發展規劃、人員發展規劃,系統開發規劃;把握公司的技術發展方向,保持部門技術的先進性,負責解決技術難題,培養技術骨幹;根據公司整體技術發展方向,負責技術平台的開發、測試和維護;負責開發電子商城系統,PHP MYSQL,優化系統各功能;網站實施與協調,保證網站的順利上線與部署負責部門內部日常管理、崗位培訓、團隊建設及人才培養、對工作目標合理分配、人員合理分工,制定工作目標,並監督團隊成員的個人表現,包括績效輔導,並進行績效評估。
二、技術部經理:在技術部總監的領導下,組織和協調系統功能的設計工作,對設計方案、技術、質量及進度負責。其主要職責是:依據公司或其他部門的需求制定所負責系統功能的進度計劃和設計任務的分工,經技術總監審定後實施。協調各同事之間的矛盾,負責各階段的匯總。及時主動向各同事提出要求,並以文字或圖表向同事提供所需要的資料。所提供資料做好記錄。
三、php程序員:技術上接受技術部經理的指導與安排,對本人的進度和質量負責。主要職責是:根據技術部經理的安排制定進度計劃,按時按量完成所承擔的任務。做好自己負責模塊的自測任務,以及認真對待測試人員的測試結果,有則認真修改並做好回歸測試,無則誠懇討論糾正測試結果。開發中遇到技術問題及時向項目經理提出並跟蹤解決進度,
並記錄解決方法和自己總結。
四、測試員:在技術經理領導下,開展系統網站等測試任務。其主要職責是:根據系統功能模塊開發計劃,編寫測試計劃和測試用例、測試報告、並組織評審;跟蹤bug解決情況,提交測試報告,確保系統或網站缺陷得到及時解決;負責測試過程及規劃,並進行持續改進;
五、網管:開展公司網路的基本維護與維修,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公司區域網及軟硬體環境架設、維護、管理,保證公司網路軟硬體環境在非不可抗力之外情況下出現問題時能及時解決問題並保證系統正常運行。
⑶ 哪裡有關於《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市場結構分析》的論文啊!急!急!急!
12個市場電子商務分析
中國電子商務網 王汝林/文
1.農產品:9億農民網上行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網站發展很快。不僅各省市普遍建立了農業信息網(agri.gov.cn),還涌現了「中華十億農副產品商務信息網」、「福州亞峰」、「南京白雲亭」這樣一些大型網上市場。網上經營的品種一改去年以糧食、化肥為主的局面。副食、家禽、農葯、土特產、花卉、園林、水產品、茶葉、鮮果等全部上網。江蘇目前已有九大類、三十個農產品市場實現了聯網。沛縣率先在全國實現全縣28個鄉鎮聯網,網上已銷售菜糧等農產品23億公斤。
盡管和九億農民形成的龐大市場相比,農業網站還不是很多。但起點很高,特色明顯。農業電子商務網站,當前還多集中在發達經濟帶。對廣大農民來說,網上銷售還很遙遠。然而,沿海經濟帶富起來的農民,有可能成為我國農村首批網上沖浪者。對時間和信息的看重,將使他們很快進入電子商務實戰階段。
2.建築建材:「三少」纏身
建築製品和建材產品多有明確的國家標准和部頒標准,適合網上銷售。且基本建設市場需求量較大,國內家居裝修和產品出口市場也很廣闊。
當前的問題是「三個缺少」影響了建材產品的網上銷售。(1)由於基本建設單位上網者少,缺少客戶群;(2)出口產品缺少lSO 9000質量認證,影響了建材產品的出口;(3)已實行網上采購的單位,缺少相應的配套規定。
新型建材,市場潛力很大,當前主要是缺少市場氛圍。已有的科普網站尚缺少市場化運作,既影響了銷售,又丟掉了市場。
3.旅遊:環境漸好
我國是一個旅遊大國,佔世界第七,亞洲第一。假日經濟的發展,農行在亞洲發行國際旅遊金卡,鐵路部門新增26條專線,和將建成亞洲最大旅遊信息系統等都說明,旅遊的外在環境很好。潛力巨大的網路旅遊模式,將很可能成為旅遊經濟的主導。目前為止,全國旅遊網站已近300家,網上旅遊市場發展很快。
當前需進一步進行市場開發,急須進行市場的細分,加強個性化服務。特別應加強組團出發前的需求預見性服務,急需物品時的實時性服務,送達物品的快捷性服務,大型旅遊點的電子導游等,以滿足遊客的個性化需求。
旅遊資源的後續市場開發,也是重要的創收點,應引起重視。
4.人才市場:火爆
當前,網上人才市場火爆。網上招聘以其方便、快捷、廉價,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因此人才網站發展很快。區域性人才市場已普遍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市場格局正在形成。在線招聘、受託招聘、網上面試、院校實習、素質評測、人才獵頭、勞務輸出等一批人氣很旺的人才網站正在涌現。
網路人才應注重需求結構的變化,注意復合型人才的發現、培養和推介。網路人才市場的擴展,應拓寬思路,降低門坎,增加二級擴展網站,以便更多的人才可以利用網路資源,進入網上市場。網上人才招聘的後續工作,特別是合同的簽約,簽約後的權益保護,檔案的存放、管理,職稱的評定、晉升等應提上日程。
5.技術市場:加強開發和拓展
技術貿易是電子商務的一個重要內容。由於近年我國技術市場基礎較好,因此網上技術市場發展較快。已建成的北方、南方、廣州、上海、安徽、沈陽、昆明、西藏和西部信息港等網上技術市場,適應了區域經濟發展和技術交易的需求。機械化工等行業技術市場、無形資產評估以及農村技術市場的開拓,正在有序地進行。
今後應盡快與國際技術貿易網站對接,並向農村擴展。已經建成的技術市場,要形成有形市場的網路化。應研究和利用好網路資源,調整欄目,增加版面動感和活力。把網上市場搞火、搞活。做好專利技術的推介,失效專利成果的再創造、再利用。網路有獨到的優勢,應加強開發和拓展工作。
6.文化:走向市場
網上文化市場發展很快。網路傳輸的廣域性,資源的共享性,參與的交互性,為網上文化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文學、音樂、美術、繪畫、收藏、集郵、錢幣、工藝品、健美及休閑等網站林立。網上音樂會、MP3免費下載等,更為網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大餐。
探索網路文化市場的經營運作規律和文化商品化的途徑,是一件急迫的事情。「中國作家網」實行市場化運作,讓文學、曲藝等作品上網拍賣。「天津信息網」也把20位國畫家的作品推上了網。這些探索和努力非常可貴,否則聽任大量的寶貴文化資源被白白地浪費掉,著實讓人心痛。
7.醫葯衛生:前景廣闊
網上醫衛市場發展也很快。當前,全國醫葯衛生類網站達1000家。醫葯衛生電子商務的內涵和外延十分寬泛。尋醫問葯、健康自測、心理咨詢、遠程會診等,前景廣闊。
當前,全國門診和住院葯品費一年就達500億元。北京天壇醫院今夏實行進葯招標,帶了個好頭。今後可試行網上招標,進葯公證制度。既利於價格的調控,又有利於克服不正之風。
8.網路教育:內容要務實
網路營造了快樂的學習氛圍,互聯網將成為全民教育的大課堂。因此,網路教育發展很快,網校、遠程教育網站大量涌現。當前的問題是不少網站教材老、舊,缺少務實內容和實戰訓練,不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以致不少人抱怨,學完之後,只會上網,不會商務。不少網校只是現實教育的平移。網路教育的特點和優勢並沒有充分顯示出來。中級教育和幼兒網上教育,盡管有了很大發展,但幼兒上網量相對較少,內容單調,特別是缺少適合低齡兒童教育的欄目和動畫片。
網路教育和傳統教育的有機結合和互補尚待研究。面向農村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教育,市場廣闊,亟待加強。
9.房地產:電子商務重頭戲
今年的房地產市場是好戲連台,亮點很多。11月8日,美國財經雜志《福布斯》公布了中國(不含中國台港澳地區)50名首富名單。其中17位出身或從事房地產業。特別是,當前我國商品房空置9000萬平方米。可見房地產應當成為我國電子商務的重頭戲。眼下網站創建已達300多家。按投資主體劃分,200家有風險資金的支持,20多個政府網站,80多家企業網站。開展了房屋買賣、空置房無底價拍買、舊房包裝上市等初期功能的業務。
建設部的一項調查顯示:房屋租賃蘊藏大市場。我國每年新增人口近960萬,流動進城的暫住人口有4000萬,新婚夫婦有269萬。這些人中相當一部分要租房住。適應這一需求,11月初,100名房產經紀人在上海《東方之窗網站》上亮相。他們在租、售方面開展中介服務,成為今年我國房地產電子商務中的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0.證券:網上交易熱情高
網上證券交易是一種全新的交易手段。我國股票市場發展的巨大潛力和經濟的良性發展,使我國股民數量1999年比1998年增加500萬戶,為網上證券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客觀基礎。今年4月14日中國證監會又及時推出了《網上證券委託管理暫行辦法》,使證券業和股民紛紛看好網路,網上證券交易順理成章地迅速發展起來。到目前為止,已經有200多家證券經營機構開設了網上證券經營業務,我國網上股民已達25萬人。
開展網上交易,有利於提高市場的透明度,有利於提高我國證券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有利於滿足證券投資者多層次的要求。特別是在我國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投資環境中,廣大中小投資者在網上交易中獲得了公開、平等的服務,會進一步增加投資熱情,促進證券市場的發展。
網上證券交易對電信市場的依賴性較大。當前網上成交量僅占證券市場總成交量的1%,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網費過高。要改變這種情況,券商應積極進行網路和呼叫中心的整合,既提供一個滿意的客戶端,又降低了運作成本。
11.保險:「巨人」插上網路「翅膀」
保險業作為最後一個「沉睡的巨人」,逐漸向信息技術敞開了大門。當前,我國已有近80家保險網站。經營險種涵蓋了人壽保險、財產保險、意外傷害保險、旅遊交通保險等近100個險種。不僅可以網上投保,而且可以實時核保、實時認證、在線支付,還開展了保險代理等業務。
我國保險業現在已進入快速發展期。去年保費總收入達1247億元,年增長率為39%。但是,傳統保險營銷的人海戰術並沒有充分發掘市場?t能。今後網路保險必將扮演重要角色。開拓保險市場,當前應引進整合理念。讓網上拓展和網下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探索投保的市場拓展,也應注重理賠的聯網管理。據介紹,應用計算機對實時理賠進行前瞻性管理,可降低管理費用的20%。可見創效增收的潛力很大。
值得指出的是,美國最大的保險企業已進入中國,歐洲三家最大的保險公司也欲進軍中國的保險市場。中國年輕的網上保險業應有迎戰的准備。
12.資本市場:大門依然敞開
發展電子商務必須有資金支持,因此,建立完善的資本市場勢在必行。自1998年下半年,國際風險資本開始把觸角伸向中國,進行「火力偵察」。隨後一年半時間里,局面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一百多家風險投資商,看好中國市場,國際風險資本進入中國網路業;與此同時,國內的風險投資商們,也開始涌動,民間資本開始向互聯網集結。
然而,中國網路股新浪、網易、搜狐等在華爾街遭遇狂跌,已給中國網路企業的海外融資蒙上了陰影。但由於中國市場巨大,美國等國際風險資本依然把電子商務作為在中國搶灘的突破口。互聯網業已成為外資捷足先登和追求投資最大化、尋求管理控制權的制高點。盡管新浪等在NASDAQ股市狂跌,但只會使國際風險資本變得謹慎和冷靜。對中國電子商務,國際風險資本的大門依然敞開著。
⑷ 電子商務法律這門課程能教給你什麼
《電子商務法律法規》是電子商務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為建設電子商務法教材「理論+實踐」模式,培養應用型人才進行有益的探索。本課程包括電子商務法概述、電子商務主體認定的法律制度、電子簽名法律制度、電子支付法律制度、電子商務安全保障與爭議解決法律制度,以及其他相關電子商務法律制度。每章都配有引導性案例、學習目標、自測題、實訓題與小組任務。教學過程中力求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與學互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強化學生對電子商務法知識的掌握與運用。
1,課程設計
遵循就業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指導思想,根據電子商務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結合課程培養目標開發本課程。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課程內容共9個模塊,電子商務法的基本原理、電子商務立法概況、數據電文法律制度、電子簽名法律制度、電子認證法律制度、電子合同法律制度、電子信息交易法律制度、電子商務安全問題、電子商務糾紛的解決。
課程結構設置依據學生認知特點,職業發展規律。教學過程採用案例導入,教師講授、學生討論、分析案例、學生訓練、總結評價的模式.
2,課程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電子商務法律相關知識,為以後從事電子商務活動提供法律保障。
1、能力目標:
(1)具有分辨法律問題歸屬的能力;
(2)具有依據法律問題的性質尋找相關工具書及案例的能力; (3)具有獨立分析和解決電子商務法律問題的能力; (4)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2、知識目標:
(1)能掌握電子商務法的基本原理; (2)能了解電子商務立法概況;
(3)具有運用電子商務法律分析並解決電子商務實踐中相關法律問題的能力: 數據電文法律問題的解決;電子簽名法律問題的解決;電子認證法律問題的解決;電子合同的簽訂及法律問題的解決;電子信息交易法律問題的解決;電子商務安全問題的解決;電子商務糾紛的解決。
3、素質目標:
(1)具有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2)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勇於實踐的能力; (3)具有組織協調能力; (4)具有溝通與交流能力;
(5)具有團隊意識和妥善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7)具有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
⑸ 電子商務環境下配送業務流程管理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近年來,中國網庫物流學者對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的研究,主要在於物流管理同電子商務的關系。國內的研究主要是從理論上論證我國物流已發展為電子商務瓶頸,物流的發展需適合電子商務的發展這一觀點。但與現實結合不夠緊密。對於不同企業如何選擇合適的電子商務物流模式等現實問題上並沒有給出很好的解決方案。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
(一)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的特點
信息化。電子商務時代,物流信息化是電子商務的必然要求。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物流企業需要溝通上、下游,與上、下游之間進行頻繁的信息交換,實現整條供應鏈各個部分之間的平滑對接。在與供銷商的交易中,將以往以貿易單據(文件)流轉為主體的交易方式,轉變成為採用數字化電子方式進行數據交換和商務活動。在庫存管理方面。零庫存的實現、運轉周期的縮短都必須依賴於信息的靈敏傳送。
網路化。物流的網路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趨勢。當今世界,由互聯網提供的全球網路資源及網路技術的普及為物流的網路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如果離開了網路,物流信息就只能在企業內部流轉,信息傳輸與共享變得不可實現,整條供應鏈各個環節之間的溝通也將難以進行。
智能化。智能化是建立在物流信息化、網路化之上的一種高層次應用。物流作業過程中大量的運籌和決策,需要藉助於計算機精確的運算和智能安排才能得以解決。只有實現物流的智能化,才能使物流的效率得到提高,整條供應鏈能夠根據客戶需求靈活地安排供銷,減少「牛鞭效應」,真正實現低庫存、高效率。
(二)當前幾種典型的物流管理模式
1.電子商務企業自建物流體系。在電子商務企業自檢物流體系中,企業在各地的網民密集地區設置自己的配送點,在獲得消費者的購物信息後,馬上將相關的信息送往離消費者最近的配送點,再由配送點的人員將商品送貨上門。在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憑借原有的龐大連鎖分銷渠道和發達的零售網路,一些大型傳統企業集團利用電子商務技術構建自身的物流體系。進行物流配送服務。自建物流體系增強了這些企業的競爭優勢。使其物流配送管理更加有效。
但這種模式也存在不少問題。首先是配送點的選址、人員的配備數量、商品庫存的確定等很難合理地安排。其次,由於要滿足用戶的即時需求,對配送時效有嚴格的要求。大多數的電子商務網站都很難在提高配送時效和控制配送成本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而往往花費巨資所建立的物流體系將會成為企業沉重的負擔。
2.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第三方物流通常又稱之為契約物流,是指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流通過程中進行服務的第三方,它本身不擁有商品,而是通過合作協議或結成合作聯盟,在特定的時間段內按照特定的價格向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物流代理服務。由於技術先進,配送體系較為完備,第三方物流以其配送速度快、效率高成為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理想方案之一。除了有實力自建物流體系的大企業之外,更多的中小企業傾向於採用這種「外包」方式。實踐證明。第三方物流的高效服務既滿足了客戶復雜多變的物流服務要求。同時又減輕了電子商務企業的負擔,從而推進了社會化分工。
3.第四方物流聯盟。第四方物流的概念是由埃森哲咨詢公司首先提出並注冊的,它將第四方物流定義為:「所謂第四方物流是一個供應鏈的整合者以及協調者,調配與管理組織本身與其他互補性服務所有的資源、能力和技術來提供綜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第四方物流聯盟的提出融合了諸多現代管理思想。從本質上講,「第四方物流供應商」是一個供應鏈的集成商,它充分利用包括第三方物流、信息技術供應商、合同物流供應商、呼叫中心、電信增值服務商、客戶以及自身等多方面的能力,對公司內部和具有互補性的服務供應商所擁有的不同資源、能力和技術進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應鏈解決方案。除此之外,第四方物流還要對第三方物流資源進行整合,統一規劃為企業客戶服務。
總的來說。第四方物流服務供應商可以通過物流運作的流程再造,使整個物流系統的流程更合理、各個環節的合作更緊密。從而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將使整個物流系統所產生的利益在各個環節之間進行均衡,使各個環節的利益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