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馬雲在美國的演講中提出的創新是什麼
近日,馬雲在美國到處演講,他所到之處均掀起陣陣「中國風」。他的獨特講話,讓長期隔著玻璃看中國的美國人,終於有了零距離觀察中國的機會。盡管每年有幾十萬的中國人到訪美國,他們的足跡和聲音已傳遍美國各個角落。但是,美國人對中國人的了解依然缺少定式和客觀。
美國本就是個以成功論英雄的社會,它的經濟界更是以資本規模為標尺的群體。他們對馬雲的資產,在短短幾年中風起雲涌般增長,充滿好奇、疑慮,甚至擔心。因為他們不知道在中國類似馬雲式人物到底還有多少。他們恐懼,中國人是否會在短短的幾年中把世界的財富都攬進中國的錢包。而馬雲,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觀察角度。
長期以來,許多西方人士固執地認為:「中國長期以來集中於搞出口,今後要轉為多搞進口,多買東西」。所以有人不斷建議:「中國應當學習如何買東西。中國人應當(多)花錢。中國應當購買大量的商品。」然而,認為中國人儲蓄率太高,不善花錢,甚至是影響了其它國家經濟復甦的步伐,這是很冤枉中國的。因為中國遊客的消費能力已經驚動世界,給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發動機能力。馬雲的阿里巴巴,從出現到發展至今,也算給那些認為中國人不會花錢,不會購物的人提供了新的認知方向。
還有一點值得關注。在美國的演講中,為了「證明」阿里巴巴電商理念,為什麼會在中國取得比在發明地美國還要成功的原因時,馬雲是這樣說的:「因為在中國,商務基礎環境很差。不像在這里(美國),你們有所有的(實體)商店,如沃爾瑪等,什麼都有,到處都有。但是在中國,我們什麼都沒有,處處都沒有。因此,在美國,電子商務就是個甜點,而在中國則是個主菜。」這番話的意思很清楚:美國人已經酒足飯飽,吃「甜點」是顯示品味,而中國人還處於飢寒交迫之中,對於任何可以賺錢的營生,都會當作「主菜」蜂湧而上。
但在筆者看來,美國的電商環境之所以成為美國人的「甜點」,是因為美國人知道在推廣新技術時如何處理和保護傳統行業,特別是涉及到大量就業指標時,美國對新技術和創新行業發展保持一個「適度」,而不是泛濫成災。所以,在美國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發展做到「適度而止」,因此能夠保留沃爾瑪等傳統商業模式,使新舊商務和平共處,和諧發展。
而在中國,對於傳統商鋪來講,互聯網電商的高歌猛進已經讓中國的實體商業處境困難,度日如年。其實,中國的實體商務到處都有,可以買到任何你想買的商品。這正是外國遊客喜歡到中國來逛商店的原因之一:中國的實體商店充滿了中國文化元素,是電子商務無法提供的精神和文化享受。可以說,中國的實體商店正是受到新型互聯網公司業務的沖擊,而瀕臨倒閉關張,進而導致眾多員工面臨失業風險。換句話說,馬雲等在創造商業奇跡和建立龐大電商帝國,提供大量新的就業的同時,也摧毀了傳統行業的布局。
電子商務和實體商務必須共存,共同發展。有人說,電子商務只是商務中的快餐,可以滿足購物者一時短暫的快感,然而,要享受漫步在琳琅滿目的商品世界,細細品味各種商品不同的韻味時,還是實體商鋪才可以提供精神,心理和物理等方面全方位的高度放鬆和滿足。
中國的未來應當掌握在中國人手中,尤其要掌握在時時刻刻為中國人福祉考慮的中國人手中。中國商務經濟的命運必須掌握在關心中國企業命運的人手中。雷軍在介紹小米的成功經驗時,特別提到企業「良心」,認為這是企業成功的核心原因之一。的確,我們需要有良心的商人從事有良心的商務。互聯網商務更是如此,因為沒有良心,就沒有一切。(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② 馬雲對電子商務的主要貢獻
創建了 淘寶和阿里巴巴啊 這兩個對電子商務的南獻可是非同小可
③ 作為第一批互聯網創業者,馬雲為什麼選擇了電子商務
互聯網創業到底選擇哪個領域?馬雲選擇了電子商務,為什麼?
他考慮過三個。
第一個領域:新聞。他認為已經有了新浪,搜狐這些,就不需要進入了。
第二個是游戲。但他認為時間不值錢的國家的人才會去玩游戲,而且這個東西某種意義上說不是主流正能量。
第三個是電子商務,這個生意是可以做一輩子的。中國人口眾多,消費內需非常大,所以,做電子商務基礎好,完全有機會做大,做到世界一流的大公司,馬雲確實也做到了。
每日觀察社為阿里不做游戲投支持票,想想游戲讓多少小孩與網吧為伍,與父母成仇,別拿什麼家長可以引導,成人也需要游戲,可以提高人類智商等這樣的幌子來試圖說服每日觀察社!
底層的很多窮人為了能活下去,成年累月在外打工,見小孩都不容易,還談什麼引導?需要提高智商的沉湎於網吧的成人,請去看看他們都是些什麼人?
就憑這點,我支持這個對假貨視而不見的馬雲!當然每日觀察社也從消息靈通人士那了解到,阿里接下來比較看好文創+互聯網。
物質基礎好了,追求點文化層面的創意手工藝也無可厚非,而且,這個市場將會非常大,大量資本已提前布局進入這個領域,蘇州的友核網、杭州的美物、手藝人等一批文創領域的新貴已暫露頭角,均在各自的領域中聚集了大量的粉絲。
也許,5年後,下一個投資金礦就是文創,你覺得呢?
④ 馬雲電子商務成功的表現怎麼寫
馬雲的成功並不是他比你能,而在於他比你敢
1.智慧別人可以拿走你的一切,但拿不走你的智慧一個成功者,並不一定非要有很高的才能,但他必須要有智慧。
2.勇氣許多成功人士並不一定比你能,而在於他比你敢,要有勇氣去做。
成功在開始是一種選擇,而選擇是需要勇氣的,就是放棄的勇氣放棄已有的東西,放棄已有的習慣。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需要承認錯誤的勇氣、承擔失敗的勇氣、戰勝困難的勇氣。勇氣的力量有時會使你成為超人這就是勇氣的力量。有勇氣的人是不會輸掉的,因為而任何人都無法讓永不認輸的人屈服。
敢於放棄,敢於捨得,有舍才有得。沒有勇氣舍掉的人,是難於得到的。舍掉的勇氣與得到的成功是成正比例關系的。如果你希望自己創業
3.影響力
追求成功的人,要注意培養自己的領導才能、領袖氣質。
有遠大目標的人一定要培養自己的領導才能,一位名人曾說:只有激情,巨大的激情,才能震撼靈魂,成就偉大的事業。一個人要想成功,光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取得成功的,必須依靠或者是藉助別人的力量。而要想藉助別人的力量,你就必須具有一定的領導才能。人們是不會心甘情願地受一個才能比自己低下之人的領導和管理的,這是一種自然法則。
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種凝聚眾人的超凡能力。他能把來自不同背景、不同信仰、不同年齡、不同經歷的人聚集在一起,建立共識,統一行動,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4.創造力
踏著別人腳印走的人,永遠不能發現新的路。創新讓你生存,創新讓你發展。創新的重要性往往被創業者忽略,或者不是忽略而是不能堅持。
5.持之以恆的行動力
在你選定的行業堅持十年,你一定會成為大贏家。目標不是輕易能夠實現的,成功來自對目標的堅持。創業者都擁有造夢的能力,缺鮮有為夢想付出持之以恆的行動力,當夢想遭遇挫折,往往被嚇倒。
6.永不言敗的決心
有些人之所以害怕失敗,是因為他們害怕失去自信心,還有的人懼怕失敗,是因為他們害怕失去第二次機會。在他們看來,萬一失敗了,就再也得不到第二個爭取成功的機會了。
沒有人一生從不失敗。
⑤ 電子商務是馬雲最先提出的嗎
你好,不是馬雲提出。他只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運用者。電子商務是有自己的發展史的。
第一階段
電子郵件階段。這個階段可以認為是從70年代開始,平均的通訊量以每年幾倍的速度增長。
第二階段
信息發布階段。從1995年起,以Web技術為代表的信息發布系統,爆炸式地成長起來,成為Internet的主要應用。中小企業如何把握好從「粗放型」到「精準型」營銷時代的電子商務。
第三階段
EC(Electronic Commerce),即電子商務階段。EC在美國也才剛剛開始,之所以把EC列為一個劃時代的東西,是因為Internet的最終主要商業用途,就是電子商務。同時反過來也可以說,若干年後的商業信息,主要是通過Internet傳遞。Internet即將成為我們這個商業信息社會的神經系統。1997年底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第五次亞太經合組織非正式首腦會議(APEC)上美國總統柯林頓提出敦促各國共同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議案,其引起了全球首腦的關注,IBM、HP和Sun等國際著名的信息技術廠商已經宣布1998年為電子商務年。
第四階段
全程電子商務階段。隨著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服務模式的出現,軟體紛紛登陸互聯網,延長了電子商務鏈條,形成了當下最新的「全程電子商務」概念模式。
第五階段
智慧階段。2011年,互聯網信息碎片化以及雲計算技術愈發成熟,主動互聯網營銷模式出現,i-Commerce(indivial Commerce)順勢而出,電子商務擺脫傳統銷售模式生搬上互聯網的現狀,以主動、互動、用戶關懷等多角度與用戶進行深層次溝通。其中以IZP科技集團提出的ICE最具有代表性。
望採納,謝謝~
⑥ 電子商務是什麼馬雲是誰
電子商務是以商務是目的,電子商務,英文是Electronic Commerce,簡稱EC。電子商務涵蓋 的范圍很廣,一般可分為企業對企業(Business-to-Business),或企業對消費者(Business-to-Customer)兩種。另外還有消費者對消費者(Customer-to-Customer)這種大步增長的模式。隨著國內Internet使用人數的增加,利用Internet進行網路購物並以銀行卡付款的消費方式已漸流行,市場份額也在迅速增長,電子商務網站也層出不窮。電子商務最常見之安全機制有SSL(安全套接層協議)及SET(安全電子交易協議)兩種。
定義:
廣義上指使用各種電子工具從事商務或活動。這些工具包括從初級的電報、電話、廣播、電視、傳真到計算機、計算機網路,到NII(國家信息基礎結構-信息高速公路)、GII(全球信息基礎結構)和Internet等現代系統。而商務活動是從泛商品(實物與非實物,商品與非商品化的生產要素等等)的需求活動到泛商品的合理、合法的消費除去典型的生產過程後的所有活動。狹義上指利用Internet從事商務或活動。 電子商務說白了就是網上交易主要特點是 實現零庫存,實現定產定銷,提高企業的生產銷售的效率
馬雲;
馬雲,男,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縣)谷來鎮, 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日本軟銀董事、TNC(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
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同年擔任杭州電子工學院英文及國際貿易教師,1995年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1998年出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2013年5月10日,辭任阿里巴巴集團CEO,繼續擔任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 6月30日,馬雲當選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理事會聯合主席。 10月受邀出任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的特別經濟事務顧問。
⑦ 電子商務模式是馬雲發明的么
不是馬雲發明的,不過馬雲用的比較好!可以多向他學習一下~!
⑧ 求馬雲關於電子商務發展講的一些話
馬雲在電子商務大會上的講話
瀏覽次數:715發表時間:2004-4-10 16:52:19 文章來源:海一角營銷人網 雙擊自動滾屏
我沒有想到有這么多人參加電子商務大會,八年前我做互聯網的時候經歷了做電子商務被認為是一批騙子。五年以前互聯網最瘋狂的時候,我們被認為是一批瘋子,天天忙著燒錢。去年如果再說電子商務,別人把你當成一群傻子在做。今天在北京召開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大會,而且有這么多年輕人來,我感到非常欣慰。
從事電子商務是一個新的領域,我們最重要的是永遠為你所激情的事情激情下去,做電子商務不容易,今天有這么多人在,我非常高興。從事網路的人這幾年尤其是活下來的人,經歷的事情太多。
我不敢說我們是一個成功的企業,這幾年從事互聯網建設阿里巴巴,我們積累了太多的經驗和教訓。電子商務的誤區不只三個,如果要講三個話,我有三個觀點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中國電子商務和世界電子商務一樣,概念太多,今天是BtoB,後天是CtoC,使電子商務不是概念問題,電子商務不能再有新的概念,要務實、創造價值。你從事的這個網站,你從事的這個公司提供了什麼樣獨特的價值是別人沒有的。不要在乎別人怎麼說你,要在乎別人怎麼用你,這是我們這幾年最重要的經驗。這兩年來阿里巴巴受到很多批評,海外經常說我們是BtoB,應該做交易,現在不做交易,不能稱之為電子商務公司。上個禮拜在歐洲有人問我,你們為什麼活下來,美國的BtoB不是死光了嗎?你們活下來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美國找不到你們這樣的模式?鄧小平同志講的永遠沒錯,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只要用戶用你,用得好,這就是好的網站。至於BtoB、BtoC那是我們自己的想法,我們應該拋棄。
為什麼美國的BtoB死掉,而中國的阿里巴巴活得很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美國的BtoB是為大企業服務,中國的BtoB是為小企業服務。第二個原因,美國的BtoB是為企業省錢,中國的BtoB是為企業賺錢。今天中國的電子商務首先想到當初中小型企業如何在網上掙錢,創造獨特的價值,這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方向。中國的電子商務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事。互聯網市場有一千萬人口的時候,所有的投資者往裡面燒錢,而今天中國互聯網市場有六七千萬人口的時候,沒有人再燒錢。一旦互聯網用戶突破1.2億的時候,那將是非常之大。今天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人指責我們說,你不能成為BtoB,原因是你沒做交易。全球哪家BtoB公司是做交易的?什麼是中國電子商務比較要解決的問題?中國的網上誠信問題是最關鍵的問題,誠信不解決,什麼都做不下去。誠信是中國電子商務必須經過的一個獨木橋,不經過的話很難。
中國要發展電子商務,誠信問題太復雜,不像美國在超市裡面買東西有些人根本不看。中國人到超市買東西基本是拿來東西左看右看。如果這樣的話,CtoC可以做到,BtoC很難。電子商務公司要想成功,要做今天能做得到的事情,也要做明天必須要面對的事情,坐在那兒想後天美好的日子。
最近電子商務突然又熱起來,也許是中國三大門戶網站在納斯達克迅速呈現,也許有人認為非典給電子商務帶來了機會,風險投資又重新看好中國市場。電子商務這么熱到底又能持續多久?電子商務不能依靠一次兩次的機遇,一次兩次的機會來支撐。非典在我看來並不是電子商務的機會,非典是電子商務最大的挑戰。在非典時期一個電子商務公司不要想辦法賺客人的錢,在非典時期一個電子商務公司應該是如何幫助客戶渡過危機。電子商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並不認為三五年內中國的電子商務有巨大突破,因為誠信問題起碼還有三五年的事情要做,信息問題、誠信問題,然後再是交易問題。互聯網是互動加聯網,整個是一個互動群體。聯網和別人一起推動才能發展。中國電子商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每一個成功的公司背後有無數的錯誤、曲折、災難在後面。也許未來三五年內我們面對的挑戰很大,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部分的人是見不到後天的太陽。今天必須得非常努力,才能看到後天的太陽,謝謝大家!
⑨ 怎樣理解馬雲"電子商務從有到無"的真正含義
8月10日下午消息,阿里巴巴集團與蘇寧雲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共啟商業未來。根據協議,阿里將以約283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蘇寧,成為第二大股東;而蘇寧將以140億元人民幣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的阿里新發行股份;雙方將打通線上線下全面提升效率,為中國及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加完善商業服務。此次阿里與蘇寧採取互相入股的形式展開戰略合作。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從今天起,商業不會因為市場競爭有新舊之分,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商不電,無電不商,是傳統經濟與新經濟的相互擁抱,這就是互聯網+,這也是+互聯網」。
「我們今天所做出的決定或將開啟中國商業零售的新篇章,更好的推動傳統企業+互聯網,推動互聯網+傳統企業。」蘇寧雲商董事長張近東出席發布會時表示。
蘇寧雲商董事長張近東:「阿里志在全球,蘇寧也已經在海外落地。我們今天開創的合作模式在全球范圍來講也是領先的,一旦我們在中國成功實踐,也將可以進行全球復制,從而把互聯網+的模式帶向全球、助推中國品牌暢銷全球。」
「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不能追求做一家賺錢的大公司,壟斷的心態將會喪失歷史給與我們這代人的機遇。我們必須參與和推動新的商業服務,新的商業合作,新的商業生態,打造未來社會的經濟基礎設施。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長江後浪推前浪,才能確保創造創新創意無處無時不在,綿綿不絕」,馬雲說。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表示,十幾年的時間,電子商務迅速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未來三十年,電子商務必將從大到小,從有到無。雙方將在電商、物流、售後服務、門店、O2O等領域展開合作,整合阿里巴巴集團的境外電商經營能力和公司的海外門店資源。
阿里巴巴此次與蘇寧雲商戰略合作,被視為落實國家互聯網+戰略,線上與線下商業全面融合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⑩ 馬雲為什麼說電子商務將很快被淘汰
馬雲的話不是說電子商務將被淘汰,而是電子商務這個字將被淘汰;
純電子商務將會成為一個傳統的概念;
電子商務只是一個擺渡的船,他只是把這個河岸的這一頭,擺渡到了那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