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子商務中存在的安全問題有哪些
商業模式缺乏創新
企業信息化水平較低
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形成
電子商務高級人才匱乏
電子商務政策法規不健全
電子商務支撐體系還不完善
B. 企業電子商務安全問題有哪些
什麼是電子商務安全?
【論文摘要】安全是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電子商務系統安全的問題是電子商務活動中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介紹電子商務系統中的安全問題、網路安全技術、密碼技術基礎知識與信息認證技術、電子商務安全體系與安全交易標准。
【關鍵詞】電子商務安全、網路安全技術、密碼技術
一、計算機網路面臨的安全性威脅主要給電子商務帶來了一下的安全問題:
1、信息泄露
(1)交易雙方的內容被第三方竊取
(2)交易一方提供給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
2、篡改
電子交易信息在網路上傳輸的過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地修改、刪除或重放,失去了真實性和完整性。
3、身份識別
4、信息破壞
(1)網路傳輸的可靠性;
(2)惡意破壞。
二、 網路安全技術:
主要是從防火牆技術及路由技術等方面來闡述網路安全的一些特點。
1、防火牆技術
「防火牆」是一種形象的說法, 其實它是一種由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的組合, 使互聯網與內部網之間建立起一個安全網關( scurity gateway),從而保護內部網免受非法用戶的侵入。 所謂防火牆就是一個把互聯網與內部網隔開的屏障。
防火牆有二類, 標准防火牆和雙家網關。標准防火牆系統包括一個UNIX工作站, 該工作站的兩端各接一個路由器進行緩沖。其中一個路由器的介面是外部世界, 即公用網; 另一個則聯接內部網。標准防火牆使用專門的軟體,並要求較高的管理水平,而且在信息傳輸上有一定的延遲。雙家網關(al home gateway) 則是標准防火牆的擴充,又稱堡壘主機(bation host) 或應用層網關(applications layer gateway), 它是一個單個的系統, 但卻能同時完成標准防火牆的所有功能。其優點是能運行更復雜的應用, 同時防止在互聯網和內部系統之間建立的任何直接的邊疆, 可以確保數據包不能直接從外部網路到達內部網路,反之亦然。
隨著防火牆技術的進步, 雙家網關的基礎上又演化出兩種防火牆配置, 一種是隱蔽主機網關, 另一種是隱蔽智能網關( 隱蔽子網)。隱蔽主機網關是當前一種常見的防火牆配置。顧名思義,這種配置一方面將路由器進行隱蔽, 另一方面在互聯網和內部網之間安裝堡壘主機。堡壘主機裝在內部網上, 通過路由器的配置, 使該堡壘主機成為內部網與互聯網進行通信的唯一系統。目前技術最為復雜而且安全級別最商的防火牆是隱蔽智能網關, 它將網關隱藏在公共系統之後使其免遭直接攻擊。隱蔽智能網關提供了對互聯網服務進行幾乎透明的訪問, 同時阻止了外部未授權訪問者對專用網路的非法訪問。一般來說, 這種防火牆是最不容易被破壞的。
2、電子商務所涉及的安全技術
(一)、訪問控制技術
訪問控制是指對網路中的某些資源的訪問要進行控制,只有被授予特權的用戶才有資格並有可能去訪問有關的數據或程序。
(二)、密碼技術
保證電子商務安全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使用面膜技術對敏感的信息進行加密,如密鑰加密(如3DES、IDEA、RC4和RC5)和公鑰加密(如RSA、SEEK、PGP、EU)可用來保證電子商務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實性和不可否認服務。
(三)、數字認證技術
數字認證也稱數字簽名,即用電子方式來證明信息發送者和接收者的身份、文件的完整性,甚至數據媒體的有效性(如錄音、照片等)。
(四)、密鑰管理技術
對稱加密時基於共同保守秘密來實現。採用對稱加密技術的貿易栓放必須要保證採用的是相同的密鑰,要保證彼此密鑰的交換時安全可靠的,同時還要設定防止密鑰泄密和更改密鑰的程序。
(五)、CA技術
所謂認知結構體系是指一些不直接從電子商務貿易中獲利的受法律承認的可信任的權威機構,負責發放和管理電子證書,使網上通信的各方互相確認身份。
三、密碼技術基礎知識與信息認證技術
採用密碼技術對信息加密,是最常用的安全交易手段。在電子商務中獲得廣泛應用的加密技術有以下兩種:
(1)公共密鑰和私用密鑰(public key and private key)
這一加密方法亦稱為RSA編碼法,是由Rivest、Shamir和Adlernan三人所研究發明的。它利用兩個很大的質數相乘所產生的乘積來加密。這兩個質數無論哪一個先與原文件編碼相乘,對文件加密,均可由另一個質數再相乘來解密。但要用一個質數來求出另一個質數,則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將這一對質數稱為密鑰對(Key Pair)。在加密應用時,某個用戶總是將一個密鑰公開,讓需發信的人員將信息用其公共密鑰加密後發給該用戶,而一旦信息加密後只有用該用戶一個人知道的私用密鑰才能解密。具有數字憑證身份的人員的公共密鑰可在網上查到,亦可在請對方發信息時主動將公共密鑰傳給對方,這樣保證在Internet上傳輸信息的保密和安全。
C. 如何有效解決電商平台暴露用戶數據信息的問題
現在這是一個社會弊端,因為網路的不安全性,有些電商並不希望泄露客戶數據,而有些電商就是為了泄露客戶數據賺錢,所以,要想自己信息不被泄露,最好的方法就是降低電商的使用情況。
D. 我國電子商務目前出現過的顧客信息泄露的問題
您好,貌似說是出現過外露信息問題,但是具體的咱也不太清楚,主要是沒有涉及到我們。歡迎向158教育在線知道提問
E. 涉及哪些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原因和解決辦法
電子商務活動中存在著很多安全問題,安全問題已成為電子商務成功與否的版關鍵。要保證電子商權務的正常發展,必須高度重視電子商務安全問題,應從技術、管理、法制等多方面健全電子商務安全保障體系,讓電子商務安全地發展起來。
F. 個人信息泄露對電子商務有哪些影響
不利因素:
1、個人信息泄露,導致客戶隱私信息的泄漏,認為電子商務應用對個人信息安全是個威脅,阻礙電子商務的應用的發展
2、個人信息泄漏導致垃圾廣告頻繁騷擾個人,,被認為是電子商務公司故意以個人信息進行牟利
G. 電子商務中常見的網路安全問題有哪些
電子商務中的網路安全問題:
防火牆技術:防火牆(Firewall)是近年來發展的最重要的安全技術,它的主要功能是加強網路之間的訪問控制,防止外部網路進入內部網路;
加密技術:數據加密被認為是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形式,它可以從根本上滿足信息完整性的要求,是一種主動安全防範策略。數據加密就是按照確定的密碼演算法將敏感的明文數據變換成難以識別的密文數據;
數字簽名技術:數字簽名(DigitalSignature)技術是將摘要用發送者的私鑰加密,與原文一起傳送給接收者。接收者只有用發送者的公鑰才能解密被加密的摘要。在電子商務安全保密系統中,數字簽名技術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在電子商務安全服務中的源鑒別、完整性服務、不可否認服務中都要用到數字簽名技術;
數字時間戳技術:在電子商務交易的文件中,時間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是證明文件有效性的主要內容。
電子商務中存在以下安全威脅:
1.黑客攻擊
黑客攻擊是指黑客非法進入網路,非法使用網路資源。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黑客攻擊也是經常發生,防不勝防,黑客利用網上的任何漏洞和缺陷修改網頁、非法進入主機、竊取信息等進行相關危害活動。2003年,僅美國國防部的"五角大樓"就受到了了230萬次對其網路的嘗試性攻擊。從這里可以看出,目前黑客攻擊已成為了電子商務中計算機網路的重要安全威脅。
2.計算機病毒的攻擊
病毒是能夠破壞計算機系統正常進行,具有傳染性的一段程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病毒利用互聯網,使得病毒的傳播速度大大加快,它侵入網路,破壞資源,成為了電子商務中計算機網路的又一重要安全威脅。
3.拒絕服務攻擊
拒絕服務攻擊(DoS)是一種破壞性的攻擊,它是一個用戶採用某種手段故意佔用大量的網路資源,使系統沒有剩餘資源為其他用戶提供服務的攻擊。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拒絕服務攻擊手段包括SYNflood、ICMPflood、UDPflood等。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拒絕服務攻擊成為了網路安全中的重要威脅。
H. 電子商務存在的安全問題是什麼
電子商務中存在安全的問題:
(一)網路信息安全方面
1.伺服器的安全問題。電子商務伺服器是電子商務的核心,安裝了大量的與電子商務有關的軟體和商家信息,並且伺服器上的資料庫里有電子商務活動過程中的一些保密數據。因此伺服器特別容易受到安全的威脅,並且一旦出現安全問題,造成的後果也是非常嚴重。
2.網路信息的安全問題。非法用戶在網路的傳輸上使用不正當手法,非法攔截會話數據獲得合法用戶的有效信息,最終導致合法用戶的一些核心業務數據泄密或者是非法用戶對截獲的網路數據進行一些惡意篡改,如增加、減少和刪除等操作,從而使信息失去真實性和完整性,導致合法用戶無法正常交易,還有一些非法用戶利用截獲的網路數據包再次發送,惡意攻擊對方的網路硬體和軟體。
3.網路安全中的病毒問題。互聯網的出現為電腦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最好的媒介,不少新病毒直接以互聯網作為自己的傳播途徑,電腦病毒問世10多年來,各種新型病毒及其變種迅速增加,不少新病毒直接以互聯網作為自己的傳播途徑,還有眾多病毒藉助於互聯網傳播得更快,如何在電子商務領域如何有效防範病毒也是一個十分緊迫的問題。
(二)電子商務交易方面
1.交易身份的不確定。電子商務是一種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在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在買賣雙方不謀面的情況下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正是基於這個特點攻擊者可以通過非法的手段盜竊合法用戶的身份信息,仿冒合法用戶的身份與他人進行交易。
2.交易協議安全性問題。企業和用戶在電子交易過程中的數據是以數據包的形式來傳送的,惡意攻擊者很容易對某個電子商務網站展開數據包攔截,甚至對數據包進行修改和假冒。TCP/IP協議是建立在可信的環境之下,缺乏相應的安全機制,這種基於地址的協議本身就會泄露口令,根本沒有考慮安全問題;TCP/IP協議是完全公開的,其遠程訪問的功能使許多攻擊者無須到現場就能夠得手,連接的主機基於互相信任的原則等這些性質使網路更加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