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子商務網站是如何做到安全支付的
一、移動支付中的安全問題
在整個移動支付的過程中涉及到的支付參與者包括:消費用戶、商戶用戶、移動運營商、第三方服務提供商、銀行。消費用戶和商戶用戶是系統的服務對象,移動運營商提供網路支持,銀行方提供銀行相關服務,第三方服務提供商提供支付平台服務,通過各方的結合以實現業務。移動支付需要考慮以下安全問題:(1)移動終端接入支付平台的安全,包括用戶注冊時,簽約信息的安全傳遞,以及用戶通過移動終端登錄系統,其間傳遞的數據如簽約用戶名、簽約密碼等的安全性。(2)支付平台內部數據傳輸的安全,即支付平台內部各模塊之間數據傳輸的安全性。(3)支付平台數據存儲的安全,涉及到簽約用戶的機密性的銀行卡賬戶、密碼、簽約用戶名、簽約密碼等的安全性。
二、移動支付的安全認證技術
當前,移動設備的大量普及為移動支付的實現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制約著移動支付的實施,如移動終端的計算環境和通信環境都非常有限,這就需要對相應的安全認證做一些特殊要求。
1.WPKI安全標准概況
WPKI(WirelessPKI)是有線PKI的一種擴展,它將互聯網電子商務中PKI的安全機制引入到移動電子商務中。WPKI採用公鑰基礎設施、證書管理策略、軟體和硬體等技術,有效地建立了安全和值得信賴的無線網路通信環境。WPKI以WAP的安全機制為基礎,通過管理實體間關系、密鑰和證書來增強電子商務安全。WAP安全機制包括WIM(WAPIdentityMole,無線應用協議識別模塊)、WMLSCrypt(WMLScriptCryptoAPI,WML腳本加密介面)、WTLS(,無線傳輸安全層)和WPKI四個部分。以上各部分對實現無線網路應用的安全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WPKI作為安全基礎設施平台,一切基於身份驗證的應用都需要WPKI技術的支持,它可與WTLS、TCP/IP相結合,實現身份認證、私鑰簽名等功能。WPKI的主要組件包括:終端實體應用程序(EE)、PKI門戶(PKIPortal)、認證中心(CA)、目錄服務(PKIDirectory)、WAP網關,在應用模型中還涉及數據提供伺服器等設備,WPKI的基本結構和數據流向如圖所示。
在WPKI中,代替RA(RegistrationAuthority)的功能組件是PKI門戶(PKIPortal),它是一個網路伺服器,負責把WAP客戶的需求轉發給PKI中的RA和CA(CertificationAuthority)。CA主要負責生成證書、頒發證書和刷新證書等。WAPGateway負責處理客戶與源伺服器之間的協議轉換工作。WTLS是經傳統網路的TLS協議改進和優化而得來的,主要保證傳輸層的安全,WPKI也是對IETFPKIX標準的優化,使之更適合無線環境。
2.WPKI的加密演算法和密鑰
WPKI是通過管理實體間關系、密鑰和證書來增強電子商務安全的,與WAP安全標准相比,WPKI所採用的ECC(EllipticCurveCryptography,橢圓曲線密碼)密碼系統更適合在無線設備中使用。同樣強度的密鑰,ECC的密鑰長度(163bit)只是其他方案的六分之一(1024bit),但163bit的密鑰長度對窮舉密鑰攻擊幾乎是絕對安全的,因為窮舉163bit的密鑰個數有1.156×1049個,按每秒鍾測試1億個密鑰計算,也要3.6×1032年!
㈡ 簡述電子商務的安全交易和支付主要保證的四個方面 簡述電子商務安全認證中心的基本功能
安全交易和支付主要保證以下四個方面:
一、信息保密性:交易中的商務信息均有保密的要求回。如信用卡答的賬號和用戶名等不能被他人知悉,因此在信息傳播中一般均有加密的要求。
二、交易者身份的確定性:網上交易的雙方很可能素昧平生,相隔千里。要使交易成功,首先要能確認對方的身份,對商家要考慮客戶端不能是騙子,而客戶也會擔心網上的商店不是一個玩弄欺詐的黑店。因此能方便而可靠地確認對方身份是交易的前提。
三、不可否認性:由於商情的千變萬化,交易一旦達成是不能被否認的。否則必然會損害一方的利益。因此電子交易通信過程的各個環節都必須是不可否認的。
四、不可修改性:交易的文件是不可被修改的,否則也必然會損害一方的商業利益。因此電子交易文件也要能做到不可修改,以保障商務交易的嚴肅和公正。
電子商務安全認證中心(CA)的基本功能是:
1、生成和保管符合安全認證協議要求的公共和私有密鑰、數字證書及其數字簽名。
2、 對數字證書和數字簽名進行驗證。
3、 對數字證書進行管理,重點是證書的撤消管理,同時追求實施自動管理(非手工管理)。
4、 建立應用介面,特別是支付介面。CA是否具有支付介面是能否支持電子商務的關鍵。
㈢ 電子商務中對消費者支付安全的保障有哪些方面
錢盾吧應該
㈣ 試述如何保證電子商務支付中的安全問題
雖然,計算機專家在網上銀行安全問題上下了極大的攻夫,採取了多種措施,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網路黑客的攻擊仍然使專家們頭疼不已。安全問題仍舊是電子支付中聞關鍵、最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直接關繫到電子交易各方的利益:買方存在信用卡密碼被竊或泄露從而是導致資金流失的風險,以及商家是虛假的從而造成錢付了卻收不到貨的局面;賣方存在未能識別電子偽鈔進而向不真實的買主交貨,進而導致「錢貨兩空」的結果;銀行則存在向虛假商家兌現後因買方收不到從而拒付的風險。由於種種風險的存在,各方當事人對在Internet網上從事電子交易就不免心存疑慮。同時,網上交易所能帶來的巨大機遇和豐厚利潤也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那些喜歡冒險入侵者,買方、賣方和銀行都必須承擔來自外部的風險。
電子支付中的信息安全一般情況下所說的信息安全有一守的區別。它除了具有一般信息的含義外,還具有金融業和商業信息的特徵。更多的、更重要的方面還在於它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涉及國民經濟建設中資金的調撥,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內容。所以,必須高度重視電子支付中的信息安全問題。
從我國目前電子支付的發展情況看,迫切需要解決下面幾個問題:
(1)積極向電子支付國際通用標准靠攏。雖然目前尚未公布正式的電子支付的國際標准,但西方國家較多採用的是Visa 和MasterCard共同開發的SET標准。由於該標准得到了 IBM 、HP、 Microsoft、 Netscape、 VeriFone、 GTE、 VeriSign等很多大公司的支持,它已成為事實上的工業標准,並獲得IETF標準的認可。就目前情況看,SET是電子支付安全的一種較好的解決方案,需要組織力量認真地加以研究。各單位在設計電子支付系統時,也應考慮今後與國際接軌的問題。
(2)建立認證中心(CA)的問題。電子支付中的安全技術日趨成熟,但至今為止,我國尚沒有相應的認證中心,這種狀況嚴重阻礙了電子支付的發展。SET協議中的一個關鍵環節是設置了對買賣雙方的認證中心,並提供了基本可告靠的認證技術。現在的問題是,必須確定CA認證權的歸屬問題。銀行部門希望擁有CA的認證權,以便今後能夠自由地選擇高服務質量的信息服務商。電信部門也希望擁有這一權利,以便能夠自由地選擇銀行。貿易部門處於自身方便的考慮,更希望擁有這一權利。所以,克服部門的局限性,從整個國家的利益出發,盡快合理設置認證中心,是一項極為緊迫的任務。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們已經失去了許多發展的好機會,這一次,應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㈤ 電子支付中都採取了哪些安全措施來避免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
1、法律措施
在電子商務中,網路的虛擬性、流動性、隱匿性對交易安全及消費者權益保回護提出答了更多的挑戰,因此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約束互聯網用戶的行為是電子商務的基礎。目前制定的有關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互聯網管理暫行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互聯網路安全保護管理辦法》、《電子簽名法》等,它們直接約束了計算機安全和電子商務的安全。
2、管理措施
要保證電子商務的安全,行之有效的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電子商務的安全管理是一項復雜的任務,包括了人事管理、密鑰管理、軟體管理、設備管理、場地管理等多個方面。
㈥ 電子商務平台如何保障支付安全
數字簽名,數字證書,第三方認證,加密技術,防火牆
㈦ 電子商務過程中的常用安全措施和技術有哪些
電子商務的一個重要技術特徵是利用IT技術來傳輸和處理商業信息。因此,電子商務安全從整體上可分為兩大部分:計算機網路安全和商務交易安全。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內容包括:
計算機網路設備安全、計算機網路系統安全、資料庫安全等。其特徵是針對計算機網路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實施網路安全增強方案,以保證計算機網路自身的安全性為目標。
商務交易安全則緊緊圍繞傳統商務在互聯網路上應用時產生的各種安全問題,在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基礎上,如何保障電子商務過程的順利進行。即實現電子商務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鑒別性、不可偽造性和不可抵賴性。
計算機網路安全與商務交易安全實際上是密不可分的,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沒有計算機網路安全作為基礎,商務交易安全就猶如空中樓閣,無從談起。沒有商務交易安全保障,即使計算機網路本身再安全,仍然無法達到電子商務所特有的安全要求。
計算機網路安全體系
一個全方位的計算機網路安全體系結構包含網路的物理安全、訪問控制安全、系統安全、用戶安全、信息加密、安全傳輸和管理安全等。充分利用各種先進的主機安全技術、身份認證技術、訪問控制技術、密碼技術、防火牆技術、安全審計技術、安全管理技術、系統漏洞檢測技術、黑客跟蹤技術,在攻擊者和受保護的資源間建立多道嚴密的安全防線,極大地增加了惡意攻擊的難度,並增加了審核信息的數量,利用這些審核信息可以跟蹤入侵者。
在實施網路安全防範措施時:
首先要加強主機本身的安全,做好安全配置,及時安裝安全補丁程序,減少漏洞;
其次要用各種系統漏洞檢測軟體定期對網路系統進行掃描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並及時加以修補;
從路由器到用戶各級建立完善的訪問控制措施,安裝防火牆,加強授權管理和認證;
利用RAID5等數據存儲技術加強數據備份和恢復措施;
對敏感的設備和數據要建立必要的物理或邏輯隔離措施;
對在公共網路上傳輸的敏感信息要進行強度的數據加密;
安裝防病毒軟體,加強內部網的整體防病毒措施;
建立詳細的安全審計日誌,以便檢測並跟蹤入侵攻擊等。
電子商務的安全交易主要的協議標准有:
安全超文本傳輸協議(S-HTTP):依靠密鑰對的加密,保障Web站點間的交易信息傳輸的安全性。
安全套接層協議(SSL):由Netscape公司提出的安全交易協議,提供加密、認證服務和報文的完整性。SSL被用於Netscape Communicator和Microsoft IE瀏覽器,以完成需要的安全交易操作。
安全交易技術協議(STT,Secure Transaction Technology):由Microsoft公司提出,STT將認證和解密在瀏覽器中分離開,用以提高安全控制能力。Microsoft在Internet Explorer中採用這一技術。
安全電子交易協議(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1996年6月,由IBM、MasterCard International、Visa International、Microsoft、Netscape、GTE、VeriSign、SAIC、Terisa就共同制定的標准SET發布公告,並於1997年5月底發布了SET Specification Version 1.0,它涵蓋了信用卡在電子商務交易中的交易協定、信息保密、資料完整及數據認證、數據簽名等。
SET 2.0預計今年發布,它增加了一些附加的交易要求。這個版本是向後兼容的,因此符合SET 1.0的軟體並不必要跟著升級,除非它需要新的交易要求。SET規范明確的主要目標是保障付款安全,確定應用之互通性,並使全球市場接受。
所有這些安全交易標准中,SET標准以推廣利用信用卡支付網上交易,而廣受各界矚目,它將成為網上交易安全通信協議的工業標准,有望進一步推動Internet電子商務市場。
主要的安全技術有:
虛擬專用網(VPN)
這是用於Internet交易的一種專用網路,它可以在兩個系統之間建立安全的信道(或隧道),用於電子數據交換(EDI)。它與信用卡交易和客戶發送訂單交易不同,因為在VPN中,雙方的數據通信量要大得多,而且通信的雙方彼此都很熟悉。這意味著可以使用復雜的專用加密和認證技術,只要通信的雙方默認即可,沒有必要為所有的VPN進行統一的加密和認證。現有的或正在開發的數據隧道系統可以進一步增加VPN的安全性,因而能夠保證數據的保密性和可用性。
數字認證
數字認證可用電子方式證明信息發送者和接收者的身份、文件的完整性(如一個發票未被修改過),甚至數據媒體的有效性(如錄音、照片等)。隨著商家在電子商務中越來越多地使用加密技術,人們都希望有一個可信的第三方,以便對有關數據進行數字認證。
目前,數字認證一般都通過單向Hash函數來實現,它可以驗證交易雙方數據的完整性,Java JDK1.1也能夠支持幾種單向Hash演算法。另外,S/MIME協議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可以被集成到產品中,以便用戶能夠對通過E
㈧ 如何保障電子商務的安全
一、提高服務的安全性
首先,應用防火牆技術。所謂防火牆指的是一個由軟體和硬體設備組合而成、在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專用網與公共網之間的界面上構造的保護屏障.是一種獲取安全性方法的形象說法,它是一種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的結合。防火牆是近期發展起來的一種保護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技術性措施,它是一個用以阻止網路中的黑客訪問某個機構網路的屏障,也可稱之為控制進/出兩個方向通信的門檻。在網路邊界上通過建立起來的相應網路通信監控系統來隔離內部和外部網路,以阻檔外部網路的侵入。目前的防火牆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包過濾防火牆、代理防火牆、雙穴主機防火牆。其次,應用網關技術。應用級網關是在網路應用層上建立協議過濾和轉發功能。它針對特定的網路應用服務協議使用指定的數據過濾邏輯,並在過濾的同時,對數據包進行必要的分析、登記和統計,形成報告。應用網關對某些易於登錄和控制所有輸入輸出的通訊環境給予嚴格的控制,以防有價值的程序和數據被竊取。
二、數據加密技術
加密技術和身份認證技術是電子商務交易安全的基礎技術,加密技術用於對信息的加密,保證信息的機密性。數字簽名和數字信封技術應用了加密技術,建立在公共密鑰體制基礎上。數字簽名技術對信息進行數字簽名,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賴性。由於交易信息在傳輸過程中有可能遭到侵犯者的竊聽而失去機密性,加密技術是電子商務採取的主要保密安全措施,是最常用的保密安全手段。加密技術也就是利用技術手段把重要的數據變為亂碼(加密)傳送,到達目的地後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還原(解密)。加密包括兩個元素:演算法和密鑰。密鑰和演算法對加密同等重要。密鑰加密技術的密碼體制分為對稱密鑰體制和公共密鑰體制兩種。相應地,對數據加密的技術分為兩類,即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對稱加密以數據加密標准演算法為典型代表,非對稱加密通常以演算法為代表。如果不採用加密技術,則會影響電子商務的發展,或者成為發展的瓶頸。
三、完善管理機制
安全實際上就是一種風險管理。任何技術手段都不能保證100%的安全。但是,安全技術可以降低系統遭到破壞、攻擊的風險。決定採用什麼安全策略取決於系統的風險要控制在什麼程度范圍內。電子商務的安全運行必須從多方面入手,僅在技術角度防範是遠遠不夠的。安全方案的實施,離不開管理。信息安全意識的加強和培育是實現安全管理的必備條件。它的基本原則是:要求發生在系統中的行為都是有許可權的行為,並且符合程序控制的要求。從管理上完善機制,加強其有效性,往往可以解決許多技術層次解決不了的問題。
㈨ 簡述電子商務的安全隱患與解決措施
1、數據傳輸安全隱患。
電子商務是在開放的互聯網上進行的貿易,大量的商務信息在計算機和網路上上存放、傳輸,從而形成信息傳輸風險。因此措施可以通過採用數據加密(包括秘密密鑰加密和公開密鑰加密)來實現的,數字信封技術是結合密鑰加密和公開密鑰加密技術實現的。
2、數據完整性的安全隱患。
數據的完整性安全隱患是指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被篡改。因此確保數據不被篡改的措施可以通過採用安全的散列函數和數字簽名技術來實現的。雙重數字簽名可以用於保證多方通信時數據的完整性。
3、身份驗證的安全隱患。
網上通信雙方互不見面,在交易或交換敏感信息時確認對方等真實身份以及確認對方的賬戶信息的真實與否,為身份驗證的安全隱患。解決措施可以通過採用口令技術、公開密鑰技術或數字簽名技術和數字證書技術來實現的。
4、交易抵賴的安全隱患。
網上交易的各方在進行數據傳輸時,當發生交易後交易雙方不認可為本人真實意願的表達而產生的抵賴安全隱患。措施為交易時必須有自身特有的、無法被別人復制的信息,以保證交易發生糾紛時有所對證,可以通過數字簽名技術和數字證書技術來實現的。
(9)電子商務在線支付中的安全保障擴展閱讀:
電子商務分類:
1、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B2B);
2、企業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B2C);
3、企業對政府的電子商務(B2G);
4、消費者對政府的電子商務(C2G);
5、消費者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C2C);
6、企業、消費者、代理商三者相互轉化的電子商務(ABC);
7、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新商業模式(C2B2S);
8、以供需方為目標的新型電子商務(P2D)。
㈩ 電子商務中如何保證交易安全
對於傳統市場,電子商務的安全管控比較困難。外貿電子商務平台由於時間及空間的限制以及信息的不對稱、不及時等,往往會讓一些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因此對電子商務平台而言,確保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是進行網上交易行為的首要的條件,可從以下幾點進行:
一、強化安全觀念 進行在線交易不能對安全抱有絲毫不謹慎的態度,因為計算機中安裝了防火牆或者特殊的加密軟體,所以認為黑客是攻不進來的,這種觀念絕對不可取。因為目前還沒有一種軟體或者安全系統聲稱能達到100%的安全可靠,所以不能盲目地相信交易系統,必須趁早做好安全防範的多項准備工作才是明智之舉。
二、確保密碼安全 密碼需要有足夠的長度並及時更新才算是比較安全的,使用字母和數字混合的密碼較為理想。需要輸入交易密碼時,盡量使用網站提供的軟鍵盤,軟鍵盤上的數字是隨機產生的,並不固定,而我們使用的電腦鍵盤完全則是固定的,並且基本都一樣,很容易被黑客控制監視。所以,使用軟鍵盤來輸入交易密碼是防止密碼被盜的一個有效措施。同時經常修改密碼對賬號的安全也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建議每90天更換一次密碼。
三、杜絕交易電腦的記憶功能 因為有些程序不但能記錄用戶的擊鍵動作,甚至還可以以快照的形式記錄到屏幕上發生的一切,還有些程序能將擊鍵字母記錄到根目錄下的某一特定文件中,而這一文件可以用文本編輯器來查看。同時,許多網站會用不易察覺的技術,暗中搜集你填寫在表格中的電子郵件地址信息,最常見的就是利用Cookie記錄訪問者上網的瀏覽行為和習慣。應該將瀏覽器設置為「不接受Cookie」,並且養成每完成一次交易就立即從硬碟中清除Cookie信息的良好習慣。能夠確保商家交易過程和個人財務資料的安全。
四、時刻警惕病毒的襲擊 病毒在網際網路上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為防止主動感染病毒,平台運營系統電腦不要訪問境外一些不甚了解的網站,更不能貿然下載和運行來歷不明的程序。如果收到一封帶有附件的電子郵件,且附件的擴展名為.exe,或者訪問某個境外網站時跳出需要執行某一程序,千萬不能隨意運行它,因為它可能是一個系統破壞程序。
五、交易過程中發現計算機異常時應及時中斷交易
在網上交易時,發現計算機的運行速度變慢時,就應該提高警惕了。這有可能是攻擊者正在入侵您的電腦,監視您的操作。遇到此類現象後,應該及時中斷交易,重新啟動計算機,然後對這種可疑的現象進行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