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個購物網站經常有促銷活動啊大家給推薦一個。
樓主可以經常關注一下走秀網,這個網站上經常有促銷活動,而且最近就退出了好幾個版,有個年中大促銷,是權滿多少錢減多少錢的那種;T恤夢想專場,是專門針對一些T恤的;攜手大運點亮青春,是促銷茜子飾品的;還有動感夏日潮流運動專場等等,很多促銷活動呢,而且促銷的力度非常大,價格非常便宜,我最近總是在上面買東西,樓主有時間可以了解一下。
『貳』 深圳市大運會訂票電話是什麼:【大運會打折門票】
深圳大運會訂**票**電***話:(0755-333-29185)深圳大運會門票正在接受***預***訂中)特別提示廣大公民在訂票或預訂的時候請必須用手機,因為訂票的流程比較復雜,給旅客自身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第26屆世界夏季運動會的開幕式票價為:400至2800元、閉幕式則為300至2011元,賽事票價為50至580,學生可享受到半價的優惠,如果您想省卻麻煩,一次就訂齊,還有幾種根據觀賽類別區 分的套票可供選擇:其中2880元的通票可以觀看除開閉幕式之外的所有比賽,足籃排三大球的單項套票580元。第26屆世界夏季運動會唯一票務銷售都能訂到體育館等比賽場館為專程觀戰的體 育迷提供方便。
『叄』 大運志願者的優惠政策有哪些
五、保障與激勵
(一)賽會志願者
1、工作保障(1)制發身份注冊卡;(2)提供工作制服裝備;(3)提供工作期間的餐飲;(4)提供工作期間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5)賽事期間,提供市內特定區間的免費公共交通服務。
2、表彰激勵(1)頒發大運會志願服務證書;(2)評選優秀賽會志願者個人、優秀工作團隊和機構,授予榮譽稱號;(3)根據服務時間和服務效果,賽會志願者可以獲得大運會紀念品;(4)推薦參加深圳市義工服務相關獎項的評選。
3、管理(1)賽事舉辦地以外的賽會志願者,自行承擔從居住地到賽事舉辦地的往返交通費用,在賽事舉辦地的住宿費用;(2)自行承擔工作期間以外的餐飲費用;(3)對於不履行義務的賽會志願者,執行局將根據相關規定,取消其深圳大運會賽會志願者資格;(4)對於不遵守法律法規,出現違法行為的志願者,深圳大運會組委會保留依法起訴、追究責任的權利
(二)城市和社會志願者
1、提供大運會志願者標志等身份識別標識;2、頒發大運會城市志願服務、社會志願服務證書和徽章;3、評選優秀城市志願者、社會志願者個人、團隊和工作機構,授予榮譽稱號。
六、重要提示
1、城市與社會志願者,自行承擔交通費用、通信費用、住宿費用和餐飲費用。
2、對於不履行義務的志願者,將根據相關規定,取消其大運會志願者資格。
15、參與志願服務的交通、用餐、飲水、保險如何解決?
由志願者自行負擔交通、用餐、飲水。但參與特定的大型活動時,考慮由主辦方提供交通工具、用餐、飲水和保險。
『肆』 聽說深圳歡樂谷對大運志願者有優惠,誰知道具體情況
2011年8月25日—9月30日,憑大運組委會核發的帶本人照片的「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志願者」證件購深圳歡樂谷門票可減80元(即100元/張),門票當天有效,憑本人志願者證件一證一票入園。
『伍』 深圳大運會的小知識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素有「小奧運會」之稱,由「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辦,只限在校大學生和畢業不超過兩年的大學生(年齡限制為17-28歲)參加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始辦於1959年,其前身為國際大學生運動會。 截止至2009年3月,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已舉辦過25屆。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於2011年8月12日到8月23日在中國深圳舉行。又稱「2011深圳大運會」。
編輯本段國際大體聯
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標志FISU
[1] 是指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一家依據比利時法律成立的非盈利性國際協會,法文名稱為:「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Sport Universitaire」,簡稱為「FISU」。 它是獨立的綜合性國際體育組織,同國際奧委會及其他國際體育組織無從屬關系,現有協會會員162個。國際大學生體聯的正式用語為英、法、俄、西班牙語,工作用語為英語和法語。 國際大學生體聯除舉辦大學生運動會(夏季與冬季運動會每兩年輪流在世界各地舉行)外,還每兩年組織一次越野、野外定向、自行車、手球、柔道、乒乓球、賽艇、高爾夫、跆拳道、馬術、風帆、羽毛球、象棋、鐵人三項、皮劃艇、射箭等項目的世界錦標賽。此外, 它還與國際滑雪聯合會合作舉辦歐洲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巡迴賽。它還舉辦兩年一屆的大學生體聯研討會,討論有關大學生體育的科學和教育等問題。該組織還准備舉辦兩年一屆的聯合會論壇。
編輯本段中國大體協
是指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1975年加入國際大體聯。
編輯本段執委會
為確保深圳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各項籌備工作有組織 深圳大運會會徽
、有計劃地開展,深圳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深圳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由深圳市市委書記王榮擔任主席,由中國大體協常務副主席、秘書長楊立國等14位各級領導擔任副主席,由深圳市副市長梁道行兼任秘書長,下設副秘書長、執行副秘書長、委員等職務多名。大運會執委會的主要職責是:在大運會組委會領導下,執行組委會相關決議、決定;定期向組委會報告籌辦情況及重大問題;指導、協調市有關部門開展相關工作。執行委員會下設具體辦事機構大運會執行局,執行局分為綜合行政部、人力資源部、財務和審計部、市場開發部、場館競賽部、外事聯絡部、新聞宣傳部、大型活動策劃部、後勤保障部、大運會督查室等部門,工作人員由在機關事業單位中抽調少部分人員和在社會上招聘大部分雇員組成。
編輯本段吉祥物
吉祥物「UU」是由深圳2011年世界大運會會徽「歡樂的U」演變而成的一張笑臉 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吉祥物「UU」
,同時,它又具有"UNIVERSIADE」(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首寫字母「U」的形態。根據設計界、影視動畫界、玩具製造界專業人士的意見,「UU」最適合作為大運會的吉祥物,它打破了以往大運會吉祥物造型寫實風格的設計傳統,展現出同深圳大運會會徽「歡樂的U」二者間的血緣關系,並與國際大體聯永久標志呈現出一種基因傳承,因而具有了共同的氣質與外貌,形成一種血脈相連的家庭關系。
編輯本段會徽
「歡樂的U」2011深圳大運會會徽由大大小小的彩色圓點組成,每個圓點作為logo的其中一個元素,沒有固定含義,可以有多種想像,完全是一個開放的標志。U:大學(University)、你〔U(You)〕、聯合(Union、United)、世界宇宙(Universe)。U/也可以理解為深圳的海灣,比如大鵬灣,五大洲不同膚色的大學生聚集大鵬灣;U/U的半環和杯形,象徵既容納雙開放。這些圓點自由放大、縮小、聚集、裁剪,或者可以演化成不同的事物,變化出各種具象的圖形,在大運會的各種場合自由運用。圓點演化成不同的事物,變化出各種具象的圖形,有多元的意義。具體歸納出六個方向,這些方向對我們的大運會宣傳推廣有指導意義。在文藝創作中,它又可以成為六個段落的標題——歡樂的U、開放的U、包容的U、青春的U、世界的U、未來的U。整個「歡樂的U」以紅、綠、黃、藍、黑為基色,五種色彩的圓點組合成一個U形,五彩圓點自由地排列在U的圖形中,黑色的英文字「Universiade」代表著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英文名稱。「SHENZHEN2011」代表著舉辦城市深圳和舉辦時間2011年,五顆星是國際大體聯的標志。
編輯本段口號
深圳大運會口號
[2] 「從這里開始」(Start Here),這一簡潔明快、凝練而又富有沖擊力的句子,被定為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主題口號。 梁道行說,深圳自2007年10月啟動了主題口號徵集工作,經過近半年的廣泛公開徵集,共收到作品1.6萬條。經過專家的討論、篩選,最終從兩條應征口號中,提煉出最終的主題口號——「從這里開始」。「從這里開始」(Start Here)具有較好的延展性,便於多場合擴展使用,延續了大運會不斷追求創新的精神。 「從這里開始」表明了深圳作為中國先鋒城市在全球化進程中的起點價值,表明了深圳作為「試驗田」和「排頭兵」在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歷史地位。同時,這一口號也表明了第26屆大運會推進全球青年友誼的願望。
編輯本段獎牌
獎牌樣式是體育賽事最閃亮、最精彩、最易得到關注的部分之一。深圳大運會獎牌採用立體設計,獎牌直徑60毫米,厚度5毫米;正面刻有國際大體聯的標志和「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英文字體;背面刻有大運會會徽和中文全稱,其中一塊折面上鑲嵌有波浪形的五彩螺鈿;綬帶由核心圖形和賽會的名稱等組成。
編輯本段火炬
本火炬設計靈感來自於深圳大運會會徽,「歡樂的U」。以會徽圓點切片為基本元素建構火炬基本形態。
其特點有: 1.橢圓形切片使用大運會色彩,以紅黃為主色,體現陽光的色彩,寓意青春與聖火的色彩。其餘多彩的切片象徵著地球各種膚色、各種文化背景的大學生歡聚在一起,共同分享深圳的運動時光。 2.橢圓形、彩色切片可以任意旋轉,從而使得這支火炬呈現各種造型。每一位火炬手都可以隨意旋轉、調節出自己喜愛的火炬形狀,這就意味著每一位火炬手和他的火炬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可以創意無限,這就是深圳,這個中國最前衛、開放、最富創意的城市所具有的開拓精神。 3.這支火炬徹底打破既往以奧運會為代表的各類運動會火炬設計的設計觀念,一支可與炬手互動、造型百變的火炬改寫了火炬強調單一造型的歷史。
編輯本段特許經營
大運特許產品
[3] 包括特許生產和/或特許零售,是指甲方授權合格企業生產和/或銷售帶有深圳大運會特殊標志、會徽、吉祥物等深圳大運會知識產權的特許商品。
編輯本段特許商品
是指帶有深圳大運會特殊標識、會徽、吉祥物等深圳大運會知識產權的,並帶有深圳大運會防偽產品的商品。贊助企業根據其與甲方簽署的贊助協議生產的促銷品不屬於特許商品,促銷品不得用於單獨銷售。 大運特許產品大運三寶銀條
[4]
編輯本段特許零售商
是一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成立並有效存續的,具有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經營貴金屬資質的,並獲得甲方相關授權或許可,能夠按照甲方的要求銷售特許商品的公司或實體。
編輯本段特許標志
是指甲方已經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辦理了特殊標志登記的「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深圳大運會」、「深圳2011」、「深圳,與世界沒有距離」、「Start Here,從這里開始」等名稱、口號、稱謂,以及深圳大運會的會徽、吉祥物等標識。 大運特許產品防偽標簽的識別方法
[5]
編輯本段深圳大運會有關的知識產權
1、FISU會徽、FISU國際大學生運動會商標、FISU頌歌、大運會聖火、FISU項目命名、FISU項目徽章等名稱、圖形或其他組合; 2、中國大體協的名稱、徽記和標志; 3、深圳大運會申辦委員會、組織委員會在申辦、承辦深圳大運會期間自行或者委託他人為其使用而開發的徽記、吉祥物、名稱、標識、會歌、口號; 4、深圳大運會組委會、執委會和執行局舉辦的藝術表演、拍攝的影視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 5、涉及深圳大運會特許標志的專利商品; 6、深圳大運會的獎杯、獎牌等專用物品的設計。 7、「包裝」:是指用於盛放、包裹、保護、包裝乙方生產和銷售的特許商品所使用的材料,包括但不限於箱子、盒子、容器、包裝紙或伸縮包裹物等。
編輯本段比賽場館
·大運中心體育場 ·大運中心游泳館 ·深圳體育場 ·體育新城 ·深圳體育館 ·深圳游泳跳水館 ·深圳市體工隊訓練館 ·龍崗國際自行車賽場 ·羅湖體育館 深圳大運開幕式場館春繭
·寶安體育館 ·南山區文體中心 ·西麗體育中心 ·深圳大學體育館 深圳大運中心水晶石主場館
[6]
編輯本段項目設置
2011年深圳大運會共設24個競賽項目,為歷屆之最,並擬設302個競賽小項,即金牌302枚。 2008年3月份,經國際大體聯批准,2011年深圳大運會共設包括田徑、游泳等在內24個競賽項目。隨後,大運會執行局會同深圳市體育局將比賽大項細化,當時擬設置286個小項,後經執委會批准,並呈報國際大體聯審定。 2009年1月份,應國際大體聯要求,深圳將在本屆大運會游泳項目增設公開水域游泳2個小項、射擊項目增設飛碟5個小項、自行車項目增設小輪車2個小項、跆拳道項目增設5個小項,另外對網球、射擊、帆船帆板、國際象棋、舉重和健美操比賽項目的小項作個別調整(總項數不變)。統計顯示,本屆大運會小項設置達到302項,屆時將吸引更多運動員參賽。 根據2011年深圳大運會項目設置表(草案),本屆大運會總共擬設的302枚金牌中,田徑、游泳、射擊、跆拳道占的比重最大,分別為46枚、42枚、33枚和21枚。
編輯本段志願者
根據《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志願服務工作方案》,我市將整合各方資源,發動社會力量,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全面推進大運會志願服務工作。在組織架構上,我市成立了以戴北方為組長的大運會志願者(義工)工作協調小組,並將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團市委。方案還明確了大運會志願服務的主要任務,即招募培訓2萬名賽會志願者、25萬名城市志願者和100萬名社會志願者,在全市開發、建立城市志願服務站750個,並通過多種大型活動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傳播大運文化理念。 大運會志願者口號:我在這里(I'm Here ) 大運會志願者標志 :「世界之窗——用心包容世界」 「世界之窗——用心包容世界」,採用了創新、時尚的創作手法,以目前國際上設計界最新流行的「字母圖形化」作為表現手段,同時 打破標志固定化的常規,賦予標志多種變化形式,符合目前年輕人的愛好與審美,與深圳大運會的辦會理念相符,深刻體現了志願服務精神和志願服務文化,最終被 確定為深圳大運會志願者(義工)標志。它由V、U、S三個字母構成,線條簡潔、富有現代感,採用Volunteer-志願者、Universiade-大 運會和Shenzhen-深圳三個單詞的英文縮寫形式,傳達出志願者的熱情、奉獻、真誠的精神,寄託了全民大運、全民志願者的願望,又暗含吉祥物UU的形 象,同時傳達出舉辦地的地域概念,與大運核心圖形「透疊」概念相吻合。取自大運會色彩系統的「紅、黃、藍」分別代表了青春、活力、激情、輕快、透明、溫暖、希望,代表了睿智、勇氣、開拓。 大運志願者標志
編輯本段大運村
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運動員村(以下簡稱「大運村」)位於深圳市龍崗區的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信息學院」)新建校區內,北鄰大運中心,四周交通便利,西南面與機荷、水官高速公路共同交匯,東北和東南方向則分別與龍興路及紅棉路兩個主幹道相連。 大運村的使用范圍佔地約49.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7.8萬平方米。大運村東西長約1171米,南北寬約768米。 按照功能類別和安保等級,大運村分為運行區、國際區、居住區和後勤保障區。2011年大運會期間,預計將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約10000多名運動員和隨隊官員,為他們提供住宿、餐飲、娛樂和交通等綜合服務。2011年大運會結束後,所有的賽時規劃將轉換為高等學院使用。
編輯本段籌備大事記
●2004年12月17日,國務院正式批准以深圳名義申辦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這是繼2001年北京成功舉辦第21屆世界大運會和哈爾濱贏得2009年第25屆世界大學生冬運會舉辦權之後,蓬勃發展的中國大學生體育運動走向世界的又一件大事,受到了各方面的熱切關注; ●2005年6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正式成立申辦執行委員會及下屬「一室三部」組成的工作班子; ●2005年11月,申辦執行委員會開始公開向社會徵集申辦口號,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共得到海內外近800件應征作品。 ●2005年12月20日至25日,國際大體聯3位執委來深訪問,深圳用東方的禮遇感動了執委,給對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2006年4月30日,市體育局、規劃局和建築工務署聯合舉行大運中心詳細規劃及一場兩館建築設計方案國際競賽發布會。參加競賽的設計單位包括5家體育建築設計實力雄厚的國外設計單位和3家國內設計單位。 ●2006年5月22日,申辦執行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宣布深圳申辦第26屆大運會的口號確定為「深圳,和世界沒有距離」。其主要內涵意義為:深圳是我國對外開放的經濟特區,這片熱土與五大洲之間沒有距離;深圳是海納百川充滿愛心的城市,人與人之間沒有距離;深圳是新興的國際花園城市,人與自然之間沒有距離;深圳是充滿朝氣的年輕城市,人口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全民健身蔚然成風,深圳與世界大學生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之間沒有距離。 ●2006年6月28日,以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許德立為團長、深圳市副市長梁道行、中國大體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楊立國為副團長的廣東省深圳市世界大運會申辦代表團抵達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總部所在地—比利時布魯塞爾,在我駐比使館政務參贊張國慶的陪同下,向國際大體聯秘書處遞交了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申辦報告》。 ●2006年7月1日,申辦執行委員會公開徵集申辦標志。消息傳出後,10多天內,陳紹華、王粵飛、韓家英、韓湛寧等10多名設計師提交了200多幅參選作品。專家組從中選出了7幅作品,加上市民主動送來的1幅參選作品,共8幅作品參評。 ●2006年7月20日,經過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由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秘書長韓湛寧設計的「飄揚的U」脫穎而出。舞動的綵帶象徵著大運會與深圳這個年輕城市共有的燦爛、青春、活力、激情等氣質,飄帶方向相對舞動,表達了交流、溝通和友誼的主題,亦表達了互動、競爭、進取的運動精神。「S」字整體造型傳達了大運會申辦城市—深圳的概念;主要元素「U」字傳達了「universiade-大運會」的概念;整體圖形為龍的變形,蘊含著舉辦國—中國的強健、博大等喻義。整體顏色為藍、紅、綠和黃等的漸變,出自大運會五星與奧運五環的色彩,藍色象徵深圳廣闊的大海及胸懷,紅色象徵著深圳熱情及紅色中國,綠色象徵深圳與大運會的青春和未來。整體圖形靈動飛舞,活力四射,充滿激情和希望,柔美的線條與硬朗的大運會五星相襯,體現了「大運會」與「深圳」及「中國」的整體含義及廣闊的未來。 ●2010年8月12日,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獎牌正式揭曉。本火炬設計靈感來自於深圳大運會會徽, 「歡樂的U」。以會徽圓點切片為基本元素建構火炬基本形態。 ●2011年1月6日,距離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尚有218天,大運會執行局誓師動員大會在市民中心B區多功能廳隆重舉行,執行局四百多名工作人員在會上鄭重宣誓,誓言為大運事業全情投入,一起給力。大運會執行局專職副局長趙廣華首先在會上傳達了1月5日「迎大運、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標兵」200天行動全市動員大會的會議精神。隨後,由執行局專職副局長劉平生領誓,執行局全體員工起立並大聲宣讀中英文雙語誓詞。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1
國際大體聯標志
http://ke..com/view/144714.htm
2
大運官網
http://www.sz2011.org/
3
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官方網站
http://www.sz2011.org/
4
深圳大運會官方網站
http://zt.sz2011.org/
5
深圳大運會官方網站
http://www.sznews.com/2011/dysp-2.jpg
6
大運官網
http://zt.sz2011.org/sz2011zhuanti/content/2010-11/03/content_5053425.htm
『陸』 大運會是什麼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World University Games)
素有"小奧運會"之稱,由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Sport Universitaire)主辦,只限在校大學生和畢業不超過兩年的大學生(年齡限制為17-28歲)參加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始辦於1959年,其前身為國際大學生運動會。
本世紀20年代初,當時的國際大學生組織就已開始計劃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1923年5月,在巴黎召開了世界大學生體育代表大會,會議決定次年舉行第一屆國際大學生運動會。1924年,首屆國際大學生運動會(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Games)在華沙舉行,設田徑、游泳和擊劍3個比賽項目。此後,運動會不定期舉辦,至1939年共舉辦了8屆。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運動會被迫中斷,1947年恢復舉行。但從1951年起因國際形勢的變化,分裂成東西方兩個運動會,西方的名為"國際學生體育運動會",東方的叫"青年學生運動會"或"青年友好運動會"。兩個陣營各自組織和舉辦自己的大學生運動會。
1957年,為了慶祝法國全國學聯成立50周年,在巴黎舉行了國際性的大學生運動會和國際文化聯歡節。經與會30個國家的代表一致同意,決定以後定期舉辦世界性的大學生體育比賽,定名為"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原則上每兩年舉行一屆。
1959年,第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義大利都靈舉行,來自45個國家的985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至1999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已舉辦過20屆。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正式規定的比賽項目一般有田徑、游泳、跳水、水球、體操、擊劍、網球、籃球和排球等9項,但東道國有權再增加1項。例如1977年的東道國保加利亞增加了摔跤,1979年墨西哥增加了足球,1985年日本增加了柔道。
1960年,仿奧運會賽制,又在法國夏蒙尼舉辦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起初,夏季運動會和冬季運動會分別在單數和雙數年舉行,從1981年起改為在同一年舉行。至1999年,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已舉辦過19屆,比賽項目有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冬季兩項、冰球、北歐兩項、滑板滑雪。
1959年第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中國參加了部分田徑項目的比賽。從1961年第二屆起至第八屆,中國均未派團參加。1975年,中國被接納為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正式會員。從1977年第九屆起,中國派團參加了迄今為止的歷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由於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規模僅次於奧運會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自1959年舉辦第一屆比賽後,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紛紛派出最優秀的運動員參加角逐。從60年代以來,在歷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上,共打破了18項田徑和游泳世界紀錄(參見以下)。
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創造的田徑世界紀錄
第二屆: 索非亞(保加利亞),1961年8月25日至9月3日
男子跳高:2.25米 瓦萊里·布魯梅爾(Valery Brumel) 蘇聯
女子鐵餅: 58.06米 塔瑪拉·普雷斯(Tamara Press) 蘇聯
第六屆: 都靈(義大利), 1970年8月26日至9月6日
女子跳遠: 6.84米 海德· 羅森達爾(Heide Rosendahl) 聯邦德國
男子撐竿跳: 5.46米 沃爾夫岡·諾德威格(Wolfgang Nordwig) 民主德國
第九屆: 索非亞(保加利亞), 1977年8月17日至8月28日
男子800米: 1分43秒40 阿爾伯托·胡安托雷那(Alberto Juantorena) 古巴
男子110米欄: 13秒21 亞歷杭德羅·卡薩納斯(Alejandro Casanas) 古巴
第十屆: 墨西哥城(墨西哥), 1979年9月2日至13日
男子200米: 19秒72 彼得羅·門內阿(Pietro Mennea) 義大利
第十三屆: 神戶(日本), 1985年8月24日至9月4日
男子跳高: 2.41米 伊戈爾·帕克林(Igor Paklin) 蘇聯
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創造的游泳世界紀錄
第五屆: 東京(日本), 1967年8月27日至9月4日
男子400米自由泳: 4分08秒2 格雷戈里·查爾頓(Gregory Charlton) 美國
男子1500米自由泳: 16分34秒6 邁克爾·伯頓(Michael Burton) 美國
男子100米仰泳: 59秒5 道格拉斯·拉塞爾(Douglas Russell) 美國
59秒3 查爾斯·希考克斯(Charles Hickockx) 美國
男子200米仰泳: 2分09秒4 查爾斯·希考克斯(Charles Hickockx) 美國
男子100米蝶泳: 56秒5 道格拉斯·拉塞爾(Douglas Russell) 美國
56秒3 道格拉斯·拉塞爾(Douglas Russell) 美國
男子200米蝶泳: 2分06秒0 約翰·費里斯(John Ferris) 美國
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 3分57秒2
查爾斯·希考克斯(Charles Hickockx) 美國
肯尼斯·默騰(Kenneth Merten) 美國
道格拉斯·拉塞爾(Douglas Russell) 美國
肯尼斯·沃爾什(Kenneth Walsh) 美國
第十三屆: 神戶(日本), 1985年8月24日至9月4日
男子100米自由泳: 49秒14 馬特·比昂迪(Matt Biondi) 美國
最近兩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簡況如下:
1997年8月19日至31日,第十九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卡塔尼亞舉行。來自160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跳水、網球、擊劍、足球、籃球、排球、水球和體操(含藝術體操)10個項目的比賽。在獎牌榜上位居前三名的國家是:美國(20金、19銀、22銅)、烏克蘭(17金、6銀、4銅)、日本(14金、8銀、11銅)。中國派出116名運動員參加了除游泳和水球之外的8個項目的比賽,獲得了10枚金牌、9枚銀牌和7枚銅牌,名列第五。
1999年7月3日至13日,第二十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西班牙的帕爾馬舉行。來自114個國家的5776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柔道、帆船、跳水、網球、擊劍、足球、籃球、排球、水球和體操12個項目的比賽。比賽結果,美國以30枚金牌、19枚銀牌和15枚銅牌居金牌榜首位,俄羅斯以14枚金牌、18枚銀牌和12枚銅牌排位第二,古巴以12枚金牌、3枚銀牌和12枚銅牌名列第三。日本以11枚金牌、13枚銀牌和17枚銅牌位居第四。中國派出174名運動員參加了除帆船、足球和水球以外的9個項目的比賽,共獲得了9枚金牌、6枚銀牌和10枚銅牌,名列第五。
本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未打破一項世界紀錄,僅刷新了10項大運會紀錄。究其原因,或許同80年代中期以來競技體育不斷受到職業化、商業化大潮的強烈沖擊,一些頂尖運動員未參加沒有出場費的大運會比賽有關。
但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FISU)1999年7月公布的一份統計資料表明,90年代以來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仍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就像60年代至80年代許多奧運明星最初都是在大運會上嶄露頭角的一樣,如今在奧運會上奪取獎牌的運動員仍有許多人都是參加過大運會的優秀選手。在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和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曾在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組織的比賽中"披金掛銀"的優秀大學生選手,總共奪得了80枚金牌、84枚銀牌和62枚銅牌(參見下表)。在這些從大運會走向奧運會領獎台的運動員中,比較著名的有田徑運動員邁克爾·約翰遜(Michael Johnson)、邁克·鮑威爾(Mike Powell),籃球運動員拉里·伯德(Larry Bird)、查爾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阿維達斯·薩博尼斯(Arvidas Sabonis),自行車運動員讓·隆戈(Jeanie Longo),擊劍運動員喬萬納·特里利尼(Giovanna Trillini),體操運動員維托爾·謝爾博(Vitor Saherbo)等。
盡管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面對新聞媒體的評論,否認大運會水平逐漸下降、今不如昔,但在國際體壇形勢不斷發展變化的情況下,如何通過合理的商業運作吸引頂尖運動員參賽,提高運動會的觀賞性和整體運動水平,確實是在21世紀繼續辦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關鍵。
『柒』 促銷分哪些類型或者方式,最好可以舉個例子,謝謝了。
家電行業常見的促銷活動——以創維為例
常規促銷
1、買贈:利用消費者佔便宜心理通過贈送相關產品或增值配件滿足消費者心理,實現產品溢價的促銷形式。如買創維電視送創維4K健康加濕器。
2、直降:在產品原價基礎上進行一定金額的讓利從而降低消費者付出現金成本的促銷形式。如創維55吋4K極清電視直降2000元。
3、套購/拼購:針對消費者多型號或多品類的需求以較低成本或零成本獲取其他產品的促銷形式,如買大送小、選創維雲電視加999元得32寸液晶等。
主題促銷
1、借力促銷:藉助社會熱點(如圍觀神九)、藉助明星(如杜麗見面會)、藉助贊助商資格(如航天合作夥伴、大運會合作夥伴)等外力或優勢資源開展促銷的促銷形式。如:
(1)簽名售機:利用簽售者權威性,發放簽售卡,讓參與者享受簽售的專享價格和利益點,短時間聚集人氣,實現銷售爆破的促銷形式。
(2)義賣:捕捉社會熱點,與政府相關慈善機構、學校等聯合,以幫助弱勢群體為目的,每銷售一台提取一定的愛心基金,藉助媒體的力量喚起社會的愛心,從而實現品牌和銷量提升的促銷形式。
(3)砍價團:由具有權威性和影響力的電視台、廣播電台知名主持人,幫助消費者在多品牌或多型號之間砍價到合理價位,以刺激購買的促銷形式。
2、以舊換新:對消費者擁有的廢舊家電做一定的估值,購買新機時做一定的抵扣,滿足消費者避免浪費、變廢為寶的心理的促銷形式。2013年起,創維&格林美開啟以舊換新工程,再一次掀起家電行業以舊換新高潮。
3、團購:通過提前的「價格與人氣蓄勢」,多頻次回訪鎖定消費者,以人越多價越低的利益點刺激消費者產生集中購買行為的促銷形式。每年的4月19日,創維都會開啟萬人大團購,價格超乎想像,效果十分震撼。2014年創維也會在4月18日開啟今年的萬人大團購,非常值得消費者期待。
4、**直銷:產品不通過渠道商而選擇在酒店、第三方營業廳等場地,由生產商與消費者直接溝通、成交,免去中間環節的各項費用,實現消費者交易成本趨零化的促銷形式。
5、內購:把原本屬於商場或企業內部員工感恩回饋的利益點享受范圍擴大到員工的熟人,由內部員工向熟人傳播活動信息或消費者主動尋找商場員工,利用對熟人的信任刺激購買的促銷形式。
6、倉儲直銷:集中產品型號,將產品放在倉庫或可裝扮成倉庫的地方銷售,讓消費者真正感覺到免去廠家和商家運營成本、以成本價銷售,並充分利用客戶資源進行信息發布的促銷形式。
7、夜購會:通過預訂、回訪等方式提前鎖定顧客,聚焦時間、售點,限時爆量的促銷形式。創維舉辦的4K極清之夜,曾取得單店四小時破80萬的佳績。
8、物流直銷:根據顧客需求預訂,廠家直接從工廠將產品物流直發至活動現場,不進倉庫,不進商場,直達消費者家中,讓顧客感覺到廠家零利潤銷售的促銷形式。
『捌』 龍崗大運會的詳細資料,大運會的環保資料也行,十萬火急!!!!!!!
賽事簡介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素有「小奧運會」之稱,由「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辦,只限在校大學生和畢業不超過兩年的大學生(年齡限制為17-28歲)參加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始辦於1959年,其前身為國際大學生運動會。 截止至2009年3月,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已舉辦過25屆。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於2011年8月12日到8月23日在中國深圳舉行。又稱「2011深圳大運會」。
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標志FISU
[1] 是指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一家依據比利時法律成立的非盈利性國際協會,法文名稱為:「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Sport Universitaire」,簡稱為「FISU」。 它是獨立的綜合性國際體育組織,同國際奧委會及其他國際體育組織無從屬關系,現有協會會員162個。國際大學生體聯的正式用語為英、法、俄、西班牙語,工作用語為英語和法語。 國際大學生體聯除舉辦大學生運動會(夏季與冬季運動會每兩年輪流在世界各地舉行)外,還每兩年組織一次越野、野外定向、自行車、手球、柔道、乒乓球、賽艇、高爾夫、跆拳道、馬術、風帆、羽毛球、象棋、鐵人三項、皮劃艇、射箭等項目的世界錦標賽。此外, 它還與國際滑雪聯合會合作舉辦歐洲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巡迴賽。它還舉辦兩年一屆的大學生體聯研討會,討論有關大學生體育的科學和教育等問題。該組織還准備舉辦兩年一屆的聯合會論壇。
中國大體協
是指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1975年加入國際大體聯。
執委會
為確保深圳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各項籌備工作有組織 深圳大運會會徽
、有計劃地開展,深圳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深圳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由深圳市市委書記王榮擔任主席,由中國大體協常務副主席、秘書長楊立國等14位各級領導擔任副主席,由深圳市副市長梁道行兼任秘書長,下設副秘書長、執行副秘書長、委員等職務多名。大運會執委會的主要職責是:在大運會組委會領導下,執行組委會相關決議、決定;定期向組委會報告籌辦情況及重大問題;指導、協調市有關部門開展相關工作。執行委員會下設具體辦事機構大運會執行局,執行局分為綜合行政部、人力資源部、財務和審計部、市場開發部、場館競賽部、外事聯絡部、新聞宣傳部、大型活動策劃部、後勤保障部、大運會督查室等部門,工作人員由在機關事業單位中抽調少部分人員和在社會上招聘大部分雇員組成。
吉祥物
吉祥物「UU」是由深圳2011年世界大運會會徽「歡樂的U」演變而成的一張笑臉 深圳世界大生運動會吉祥物「UU」,同時,它又具有"UNIVERSIADE」(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首寫字母「U」的形態。根據設計界、影視動畫界、玩具製造界專業人士的意見,「UU」最適合作為大運會的吉祥物,它打破了以往大運會吉祥物造型寫實風格的設計傳統,展現出同深圳大運會會徽「歡樂的U」二者間的血緣關系,並與國際大體聯永久標志呈現出一種基因傳承,因而具有了共同的氣質與外貌,形成一種血脈相連的家庭關系。
會徽
「歡樂的U」2011深圳大運會會徽由大大小小的彩色圓點組成,每個圓點作為logo的其中一個元素,沒有固定含義,可以有多種想像,完全是一個開放的標志。U:大學(University)、你〔U(You)〕、聯合(Union、United)、世界宇宙(Universe)。U/也可以理解為深圳的海灣,比如大鵬灣,五大洲不同膚色的大學生聚集大鵬灣;U/U的半環和杯形,象徵既容納雙開放。這些圓點自由放大、縮小、聚集、裁剪,或者可以演化成不同的事物,變化出各種具象的圖形,在大運會的各種場合自由運用。圓點演化成不同的事物,變化出各種具象的圖形,有多元的意義。具體歸納出六個方向,這些方向對我們的大運會宣傳推廣有指導意義。在文藝創作中,它又可以成為六個段落的標題——歡樂的U、開放的U、包容的U、青春的U、世界的U、未來的U。整個「歡樂的U」以紅、綠、黃、藍、黑為基色,五種色彩的圓點組合成一個U形,五彩圓點自由地排列在U的圖形中,黑色的英文字「Universiade」代表著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英文名稱。「SHENZHEN2011」代表著舉辦城市深圳和舉辦時間2011年,五顆星是國際大體聯的標志。
口號
深圳大運會口號
[2] 「從這里開始」(Start Here),這一簡潔明快、凝練而又富有沖擊力的句子,被定為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主題口號。 梁道行說,深圳自2007年10月啟動了主題口號徵集工作,經過近半年的廣泛公開徵集,共收到作品1.6萬條。經過專家的討論、篩選,最終從兩條應征口號中,提煉出最終的主題口號——「從這里開始」。「從這里開始」(Start Here)具有較好的延展性,便於多場合擴展使用,延續了大運會不斷追求創新的精神。 「從這里開始」表明了深圳作為中國先鋒城市在全球化進程中的起點價值,表明了深圳作為「試驗田」和「排頭兵」在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歷史地位。同時,這一口號也表明了第26屆大運會推進全球青年友誼的願望。
獎牌
獎牌樣式是體育賽事最閃亮、最精彩、最易得到關注的部分之一。深圳大運會獎牌採用立體設計,獎牌直徑60毫米,厚度5毫米;正面刻有國際大體聯的標志和「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英文字體;背面刻有大運會會徽和中文全稱,其中一塊折面上鑲嵌有波浪形的五彩螺鈿;綬帶由核心圖形和賽會的名稱等組成。
火炬
本火炬設計靈感來自於深圳大運會會徽, 「歡樂的U」。以會徽圓點切片為基本元素建構火炬基本形態。
其特點有: 1.橢圓形切片使用大運會色彩,以紅黃為主色,體現陽光的色彩,寓意青春與聖火的色彩。其餘多彩的切片象徵著地球各種膚色、各種文化背景的大學生歡聚在一起,共同分享深圳的運動時光。 2.橢圓形、彩色切片可以任意旋轉,從而使得這支火炬呈現各種造型。每一位火炬手都可以隨意旋轉、調節出自己喜愛的火炬形狀,這就意味著每一位火炬手和他的火炬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可以創意無限,這就是深圳,這個中國最前衛、開放、最富創意的城市所具有的開拓精神。 3.這支火炬徹底打破既往以奧運會為代表的各類運動會火炬設計的設計觀念,一支可與炬手互動、造型百變的火炬改寫了火炬強調單一造型的歷史。
特許經營
大運特許產品
[3] 包括特許生產和/或特許零售,是指甲方授權合格企業生產和/或銷售帶有深圳大運會特殊標志、會徽、吉祥物等深圳大運會知識產權的特許商品。
特許商品
是指帶有深圳大運會特殊標識、會徽、吉祥物等深圳大運會知識產權的,並帶有深圳大運會防偽產品的商品。贊助企業根據其與甲方簽署的贊助協議生產的促銷品不屬於特許商品,促銷品不得用於單獨銷售。 大運特許產品大運三寶銀條
特許零售商
是一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成立並有效存續的,具有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經營貴金屬資質的,並獲得甲方相關授權或許可,能夠按照甲方的要求銷售特許商品的公司或實體。
編輯本段特許標志
是指甲方已經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辦理了特殊標志登記的「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深圳大運會」、「深圳2011」、「深圳,與世界沒有距離」、「Start Here,從這里開始」等名稱、口號、稱謂,以及深圳大運會的會徽、吉祥物等標識。 大運特許產品防偽標簽的識別方法
深圳大運會有關的知識產權
1、FISU會徽、FISU國際大學生運動會商標、FISU頌歌、大運會聖火、FISU項目命名、FISU項目徽章等名稱、圖形或其他組合; 2、中國大體協的名稱、徽記和標志; 3、深圳大運會申辦委員會、組織委員會在申辦、承辦深圳大運會期間自行或者委託他人為其使用而開發的徽記、吉祥物、名稱、標識、會歌、口號; 4、深圳大運會組委會、執委會和執行局舉辦的藝術表演、拍攝的影視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 5、涉及深圳大運會特許標志的專利商品; 6、深圳大運會的獎杯、獎牌等專用物品的設計。 7、「包裝」:是指用於盛放、包裹、保護、包裝乙方生產和銷售的特許商品所使用的材料,包括但不限於箱子、盒子、容器、包裝紙或伸縮包裹物等。
比賽場館
·大運中心體育場 ·大運中心游泳館 ·深圳體育場 ·體育新城 ·深圳體育館 ·深圳游泳跳水館 ·深圳市體工隊訓練館 ·龍崗國際自行車賽場 ·羅湖體育館 深圳大運開幕式場館春繭
·寶安體育館 ·南山區文體中心 ·西麗體育中心 ·深圳大學體育館 深圳大運中心水晶石主場館
項目設置
2011年深圳大運會共設24個競賽項目,為歷屆之最,並擬設302個競賽小項,即金牌302枚。 2008年3月份,經國際大體聯批准,2011年深圳大運會共設包括田徑、游泳等在內24個競賽項目。隨後,大運會執行局會同深圳市體育局將比賽大項細化,當時擬設置286個小項,後經執委會批准,並呈報國際大體聯審定。 2009年1月份,應國際大體聯要求,深圳將在本屆大運會游泳項目增設公開水域游泳2個小項、射擊項目增設飛碟5個小項、自行車項目增設小輪車2個小項、跆拳道項目增設5個小項,另外對網球、射擊、帆船帆板、國際象棋、舉重和健美操比賽項目的小項作個別調整(總項數不變)。統計顯示,本屆大運會小項設置達到302項,屆時將吸引更多運動員參賽。 根據2011年深圳大運會項目設置表(草案),本屆大運會總共擬設的302枚金牌中,田徑、游泳、射擊、跆拳道占的比重最大,分別為46枚、42枚、33枚和21枚。
志願者
根據《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志願服務工作方案》,我市將整合各方資源,發動社會力量,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全面推進大運會志願服務工作。在組織架構上,我市成立了以戴北方為組長的大運會志願者(義工)工作協調小組,並將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團市委。方案還明確了大運會志願服務的主要任務,即招募培訓2萬名賽會志願者、25萬名城市志願者和100萬名社會志願者,在全市開發、建立城市志願服務站750個,並通過多種大型活動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傳播大運文化理念。 大運會志願者口號:我在這里(I'm Here ) 大運會志願者標志 :「世界之窗——用心包容世界」 「世界之窗——用心包容世界」,採用了創新、時尚的創作手法,以目前國際上設計界最新流行的「字母圖形化」作為表現手段,同時 打破標志固定化的常規,賦予標志多種變化形式,符合目前年輕人的愛好與審美,與深圳大運會的辦會理念相符,深刻體現了志願服務精神和志願服務文化,最終被 確定為深圳大運會志願者(義工)標志。它由V、U、S三個字母構成,線條簡潔、富有現代感,採用Volunteer-志願者、Universiade-大 運會和Shenzhen-深圳三個單詞的英文縮寫形式,傳達出志願者的熱情、奉獻、真誠的精神,寄託了全民大運、全民志願者的願望,又暗含吉祥物UU的形 象,同時傳達出舉辦地的地域概念,與大運核心圖形「透疊」概念相吻合。取自大運會色彩系統的「紅、黃、藍」分別代表了青春、活力、激情、輕快、透明、溫暖、希望,代表了睿智、勇氣、開拓。 大運志願者標志
大運村
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運動員村(以下簡稱「大運村」)位於深圳市龍崗區的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信息學院」)新建校區內,北鄰大運中心,四周交通便利,西南面與機荷、水官高速公路共同交匯,東北和東南方向則分別與龍興路及紅棉路兩個主幹道相連。 大運村的使用范圍佔地約49.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7.8萬平方米。大運村東西長約1171米,南北寬約768米。 按照功能類別和安保等級,大運村分為運行區、國際區、居住區和後勤保障區。2011年大運會期間,預計將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約10000多名運動員和隨隊官員,為他們提供住宿、餐飲、娛樂和交通等綜合服務。2011年大運會結束後,所有的賽時規劃將轉換為高等學院使用。
籌備大事記
●2004年12月17日,國務院正式批准以深圳名義申辦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這是繼2001年北京成功舉辦第21屆世界大運會和哈爾濱贏得2009年第25屆世界大學生冬運會舉辦權之後,蓬勃發展的中國大學生體育運動走向世界的又一件大事,受到了各方面的熱切關注; ●2005年6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正式成立申辦執行委員會及下屬「一室三部」組成的工作班子; ●2005年11月,申辦執行委員會開始公開向社會徵集申辦口號,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共得到海內外近800件應征作品。 ●2005年12月20日至25日,國際大體聯3位執委來深訪問,深圳用東方的禮遇感動了執委,給對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2006年4月30日,市體育局、規劃局和建築工務署聯合舉行大運中心詳細規劃及一場兩館建築設計方案國際競賽發布會。參加競賽的設計單位包括5家體育建築設計實力雄厚的國外設計單位和3家國內設計單位。 ●2006年5月22日,申辦執行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宣布深圳申辦第26屆大運會的口號確定為「深圳,和世界沒有距離」。其主要內涵意義為:深圳是我國對外開放的經濟特區,這片熱土與五大洲之間沒有距離;深圳是海納百川充滿愛心的城市,人與人之間沒有距離;深圳是新興的國際花園城市,人與自然之間沒有距離;深圳是充滿朝氣的年輕城市,人口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全民健身蔚然成風,深圳與世界大學生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之間沒有距離。 ●2006年6月28日,以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許德立為團長、深圳市副市長梁道行、中國大體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楊立國為副團長的廣東省深圳市世界大運會申辦代表團抵達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總部所在地—比利時布魯塞爾,在我駐比使館政務參贊張國慶的陪同下,向國際大體聯秘書處遞交了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申辦報告》。 ●2006年7月1日,申辦執行委員會公開徵集申辦標志。消息傳出後,10多天內,陳紹華、王粵飛、韓家英、韓湛寧等10多名設計師提交了200多幅參選作品。專家組從中選出了7幅作品,加上市民主動送來的1幅參選作品,共8幅作品參評。 ●2006年7月20日,經過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由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秘書長韓湛寧設計的「飄揚的U」脫穎而出。舞動的綵帶象徵著大運會與深圳這個年輕城市共有的燦爛、青春、活力、激情等氣質,飄帶方向相對舞動,表達了交流、溝通和友誼的主題,亦表達了互動、競爭、進取的運動精神。「S」字整體造型傳達了大運會申辦城市—深圳的概念;主要元素「U」字傳達了「universiade-大運會」的概念;整體圖形為龍的變形,蘊含著舉辦國—中國的強健、博大等喻義。整體顏色為藍、紅、綠和黃等的漸變,出自大運會五星與奧運五環的色彩,藍色象徵深圳廣闊的大海及胸懷,紅色象徵著深圳熱情及紅色中國,綠色象徵深圳與大運會的青春和未來。整體圖形靈動飛舞,活力四射,充滿激情和希望,柔美的線條與硬朗的大運會五星相襯,體現了「大運會」與「深圳」及「中國」的整體含義及廣闊的未來。 ●2010年8月12日,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獎牌正式揭曉。本火炬設計靈感來自於深圳大運會會徽, 「歡樂的U」。以會徽圓點切片為基本元素建構火炬基本形態。 ●2011年1月6日,距離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尚有218天,大運會執行局誓師動員大會在市民中心B區多功能廳隆重舉行,執行局四百多名工作人員在會上鄭重宣誓,誓言為大運事業全情投入,一起給力。大運會執行局專職副局長趙廣華首先在會上傳達了1月5日「迎大運、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標兵」200天行動全市動員大會的會議精神。隨後,由執行局專職副局長劉平生領誓,執行局全體員工起立並大聲宣讀中英文雙語誓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