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碧螺春電子商務

碧螺春電子商務

發布時間:2021-07-07 23:07:24

❶ 好茶網的介紹

好茶網,是首家專業提供高檔茶葉的B2C電子商務網站,精選中國原產地一線品牌好茶。好茶網於2011年2月上線,總部位於廈門。平台致力於提供品牌優質、生態健康、價格實惠的好茶產品。茶葉覆蓋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六安瓜片、君山銀針、信陽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等中國名茶。其口號:「精選中國好茶」,倡導好茶文化,每天一杯好茶,體驗一種放鬆的心情。

❷ 線上電商銷賣茶葉,銷售前景怎麼樣

茶品線上銷量同比增長高達40%,價格僅原本的50%

根據2020年2月-3月的茶品整體消費趨勢來看,茶品轉戰線上的確有效地刺激了銷量增長,甚至對比2019年同期,整體的銷量漲幅高達40%,但從價格上來看,很多茶品的售價僅為線下的一半,依賴旅遊業頗深的景區特產茶的價格更是一瀉千里,在5折的基礎上打75折。

根據DataEye-EDX數據顯示,近期各地盛產的春茶紛紛上線,安徽石台硒茶、浙江明前龍井、浙江安吉白茶、信陽毛尖、武夷山碧螺春、武夷山金駿眉等茶產品均榜上有名,茶愛好人群的消費力不容小覷,僅二類電商行業,茶葉銷量日均千單的商家就不在少數。

❸ 各種茶葉圖片及名稱

說到茶葉,中國可以說是茶葉大國了,茶葉在中國有著很長的一段歷史,從很久很久以前茶葉就被廣大百姓所使用,中國是茶葉的原產地,其品種繁多,在我們平時吃的茶葉品種中就有六大品種,估計有很多人對茶葉的種類不是很熟悉,那麼下面帥帥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茶葉的各大品種吧!

★中國六大茶葉品種★

1、綠茶

綠茶

綠茶是中國主要的茶類之一,綠茶我國多個地區都有很廣泛的生產和種植,其天然物質比較多,因為綠茶是不需要經過發酵的茶葉,而且綠茶對人體有很好的養生作用,它能夠幫助人吸收輻射,綠茶的種類又能分為很多種,比如毛尖茶、龍錦綠茶、碧螺春等。經常服用綠茶的人不會那麼容易患上癌症,而且能夠有效的預防三高,凈化我們的口腔,去口臭,另外腸胃不幹凈的人可以多喝綠茶來清理腸胃,排出腸胃中的有害物質和垃圾成分。

綠茶

毛尖茶

毛尖茶

龍井茶

龍井茶

碧螺春

碧螺春

2、紅茶

紅茶

紅茶就和綠茶不一樣了,相反,紅茶是一種全發酵茶,紅茶泡出來後是紅色的,它的名字也是因此而來,被人們叫做紅茶。而且紅茶中含有多種抗癌和抗衰老的物質,能夠有效的提高人體的體質,紅茶是許多老外都喜歡喝的茶,而且紅茶也分為許多種,比如有紅碎茶,工夫紅茶等,在飯後喝紅茶能夠幫助人去油膩,在飯前喝的話又能夠激起人的食慾,對於食慾不振的人很有幫助,而且紅茶不亞於綠茶,基本上綠茶有的功效,紅茶都有。

紅茶

紅碎茶

紅碎茶黃茶是中國茶葉中特有的一個品種,這種茶屬於微發酵,而且這種茶泡製出來是黃色的,黃茶在我國多地都有種植,種類很多,比如有北港毛尖,廣東大葉青,海馬宮茶等。長期喝黃茶能夠幫助體內消除脂肪,黃茶所含的氨基酸及可溶糖能夠預防食道癌的發生,黃茶還具有殺菌消炎的作用,能夠排除體內的有毒物質和病菌。

黃茶

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

廣東大青葉

廣東大青葉

海馬宮茶

海馬宮茶

4、烏龍茶

烏龍茶

烏龍茶是一種半發酵的茶,發酵後茶葉會變成紅色,烏龍茶介於紅茶和綠茶之間,像烏龍茶的常見品種有鐵觀音,武夷岩茶等,烏龍茶主要就是美容美顏,抗衰老,烏龍茶是一種非常棒的減肥茶,在吃完飯後喝一杯烏龍茶能夠預防蛀牙,而且能夠對皮膚過敏的恢復有幫助。

烏龍茶

鐵觀音

鐵觀音
黑茶是因為其顏色很像黑色,其實並不是黑色,而且品種非常多,像普洱茶,千兩茶,青磚茶等都是黑茶,黑茶能夠幫助人通腸潤便,能夠有效的促進我們的消化系統,而且還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延緩衰老,還能夠利尿解毒,是一種典型的養生茶,長期飲用能夠從根本上改善體質。

黑茶

青磚茶

青磚茶

千兩茶

千兩茶

普洱茶

普洱茶

6、白茶

白茶

白茶特產於福建省,它也是屬於輕微發酵的茶,沖泡出來的顏色很清淡,其品種有白牡丹,壽眉等,喜歡喝白茶的人都知道白茶具有三抗和三降的作用,也是屬於一種保健茶,對於人體常見的幾種心血管疾病都有良好的預防作用,而且還可以提升免疫力,治療糖尿病。長期喝能夠修身養性。

白茶

白牡丹

白牡丹

壽眉

壽眉

以上就是茶葉有哪些品種及茶葉的品種簡介及圖片大全了,大家有沒有學到呢?我國的茶葉也是歷史悠久的一個產物了,真的是源遠流長於世間,茶葉文化從中國傳播至世界各地,如今是家喻戶曉,那麼大家也要多多了解一下茶葉方面的知識喲,這樣別人即使突然問到了大家也能答得上來,為自己又提升了一個文化檔次。

❹ 我是賣碧螺春茶葉的、現在想做電子商務這一塊、需要一個賣產品的網站、簡單的點就好、用什麼程序好呢

你是需要一個網站啊,是自己要建站?程序?我不懂呢,呵呵,不過我想你可以考慮掛到一些電子商務平台上,可以找一些專業的平台,把產品和公司等發布上去……阿里巴巴啊,商泰網啊,食品商務網啊……可多了,挑幾個適合的有價值的做做。

❺ 盛澤紡織品對外貿易的障礙

盛澤鎮位於江蘇省吳江市,是我國重要的絲綢紡織品生產基地和產品集散地,歷史上以「日出萬綢、衣被天下」聞名於世,有「綢都」的美稱。地處太湖流域,沃野平展、湖盪密布、氣候溫暖、雨量充分,宜稻麥、宜蠶桑,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絲綢之都。全鎮面積118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區面積34.40平方公里 。全鎮轄38個行政村、3個場隊、10個社區居委會。盛澤鎮是吳江市的經濟重鎮,尤其是工業經濟在全市佔較大份額。

目錄

地理位置
氣候特點
行政區劃
鎮名由來
經濟建設
文化建設
關於絲綢產業集聚優勢
產業配套優勢
技術與裝備優勢
專業市場優勢
投資環境優勢
企業家團隊優勢
景點介紹先蠶祠
特色美食地理位置
氣候特點
行政區劃
鎮名由來
經濟建設
文化建設
關於絲綢 產業集聚優勢
產業配套優勢
技術與裝備優勢
專業市場優勢
投資環境優勢
企業家團隊優勢
景點介紹 先蠶祠
特色美食展開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盛澤鎮位於江蘇省的最南端,富饒的滬寧杭金三角中心,東連上海,西瀕太湖,北依蘇州,南接浙江,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蘇嘉杭高速公路、227省道和江南大運河穿境而過,與滬寧、滬杭、滬蘇浙高速公路、318、312國道和太浦河相銜接,交通十分便捷。[1]
編輯本段氣候特點
盛澤鎮地處太湖流域,湖盪密布,沃野平展,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宜稻麥,宜蠶桑,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絲綢之都。[1]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
盛澤鎮轄20個社區和27個村。 社區:太平、里安、工廠、花園、盪口、橋北、新民、印染、新生、譚丘、盛虹、永和、茅塔、楊扇、蔬菜、盛漁、郎中、西白洋、譚漁、南麻 村:東港、紅洲、聖塘、興橋、群鐵、前躍、幸福、黃家溪、北角、勝天、荷花、譚丘、雙熟、人福、龍橋、溪南、北旺、南塘、壩里、大謝、橋南、永平、龍北、沈家、七庄、庄平、寺西洋。[2][3]
編輯本段鎮名由來
盛澤鎮(圖一)
盛澤地處江浙兩省的交界處,春秋時期是吳越兩國的邊城之地,故盛澤最早的地名叫「合路」。清乾隆《盛湖志》上有這樣一段記載:「盛澤古名合路。因春秋間吳越相爭,而古檇里在王江涇,名射襄城,盛澤與黃溪皆邊城之地,可為吳,可為越,難為分析,故名合路。後禾城(嘉興)遷徙,是處化為青草,故(三國)孫吳時名為青草灘。至唐宋時仍名合路村。」根據此說來推斷,既然唐宋時猶名「合路」,那麼盛澤之名最早只能起於南宋。 關於盛澤地名的來歷,有幾種說法。 其一,「盛斌結寨」說。清同治《盛湖志》載:「湯豹處貯真齋筆記曰:『明天啟三年,耕夫鋤地得南宋單升墓碑,稱阡(遷)於澄源鄉盛寨盪之漘。』豹處引《祥符圖經》謂:『吳赤烏初,盛斌結寨於此,故名。寨訛為澤,音近耳。』此說似確。」湯豹處是明末清初之盛澤名人,《盛湖雜錄·湯豹處軼事》稱其好吟詠,善鼓琴,書畫尤工,其繪水之作被譽為「曠世仙筆」。他的筆記所載之事應該可信。[2] 三國孫吳240年(赤烏三年),吳大帝孫權命上大夫倪讓、將軍徐傑、司馬領濠寨盛斌分撥地界建圍、作田、屯兵,自青草灘築寨至野和溪(即今黃家溪)。後人稱盛斌故址為「盛寨」,至於「盛寨」之訛傳為「盛澤」,是因為「澤」與「寨」讀音相近。從現有的史料看來,盛斌應該算是開發盛澤最早的一位先人了。 盛澤鎮(圖二)
其二,「盛章食邑」說。清乾隆《盛湖志》稱:「宋南渡後,臨安盛章以建都之所第宅叢集一廛,月數十金,遂遷吳江之二十都(亦有它志稱遷一都)。後論功封章為吳江開國伯,食邑於此,土田第宅在在有之。一都為盛庄,二都為盛家舍,四都為盛烏田,十七都為盛墩,其地(他)若盛家田、盛家廊、盛家匯,不一而足。而二十都其舊居也,東西連大澤,遂名盛澤;市東猶有盛家港、盛家盪,至今子孫猶居之。」 盛章,字如晦,臨安人,南宋1187年(淳熙十四年)進士,官至吏部尚書,敷文館學士,後因功封為吳江開國伯,食邑於此。由於盛章在吳江一帶擁有大量的田產,其子孫繁衍散居於城鄉各處,因此留下了許多冠以「盛」字的地名。盛澤因東西兩邊都是大湖,故而名為盛澤,似乎也很說得通,但同治《盛湖志》認為:「盛澤因章得名,無可征考,姑從闕疑。」 其三,「望文生義」說。認為盛澤鎮鄉湖泊眾多,「盛」者大矣、眾矣,「澤」者水矣、湖矣,盛澤之名或源於水鄉澤國之意。間或有人以為盛斌結寨屯田開發在前,盛章食邑於此繁衍在後,盛澤之名莫非暗指二「盛」之恩「澤」於民。當然,此說尚無「典」可據,只是一家之言罷了。 以上幾種說法雖然都還難以確認,但是盛澤地名的出典似乎與盛氏有關聯。時至今日,盛澤南境尚有盛家埭、盛塘村、盛家木橋等小地名,還有聚族而居的盛氏後人。[2][4]
編輯本段經濟建設
盛澤鎮(圖三)
盛澤鎮是江南地區的經濟重鎮,全鎮總面積150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逾30平方公里。截止2008年全鎮擁有工業企業2000多家,商貿、服務企業7000多家,200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2.9億元,增長15%;完成全口徑財政收入27.64億元,增長9%;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2.86億元,增長11%;工業應稅銷售520億元,增長10.4%;注冊外資13134萬美元,到帳外資13052萬美元,增長1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2.84億元,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為32.54億元;單位GDP能耗下降5.8%, COD、SO2排放總量分別下降5%和4.5%,經濟總量在全國鄉鎮中位居前列。 盛澤鎮工業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以後異軍突起,迅猛發展,經過多年的艱苦創業,迅速成長為全鎮工業經濟的主力軍,1995年盛澤鎮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鄉鎮企業示範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就體制的逐步完善,鄉鎮企業經營機制與產權指導的改革不斷地深化,至2000年,鎮村集體企業已基本完成改制,其中1個企業改制為股份公司並成功上市,其餘改制形式主要是產權明晰、自負盈虧的有限責任公司和私營企業。 盛澤鎮(圖四)
進入20世紀90年代。盛澤鎮外向型經濟蓬勃興起,先後創辦了60多家外商獨資、合資合作企業,出口創匯成倍增長,1993-2001年連續9年被評為全國鄉鎮企業出口創匯五強鄉鎮和出口創匯先進單位。[2][5] 農副業是盛澤鎮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由於加快農田基本建設布伐,連年實現穩產、高產,農業機械化程度逐不提高。多種經營發展迅猛,基地建設成效顯著,先後建成駝鳥、特種水產、苗豬、蔬菜、蠶桑、苗木等種養基地數十個。 副工貿的持續發展,促進了經濟全面繁榮,城市建設快速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鎮供銷、商業、金融、保險、餐飲、通訊、交通運輸等服務業發展迅速。[2][6]
編輯本段文化建設
盛澤鎮(圖五)
「科教興鎮」戰略得到深入貫徹實施。一批科技成果在工農業生產中得到推廣和應用,截止2008年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8%。全鎮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學前幼兒入園率98.8%、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達到100%,高中段教育基本普級,投資4000萬元、具有現代化水平的盛澤中學新校園建成並通過了省點中學驗收,形成盛澤中學、盛澤實驗小學、中心幼兒園和成人教育中心等多個中心教育基地。文化、廣播電視事業健康繁榮,每年一界的「中國盛澤絲綢文化節」弘揚了傳統的絲綢文化,並進一步擴大了綢都的知名度。[2] 盛澤鎮(圖六)
同時,計劃生育、人武工作、民政優撫、土地管理、文化體育、社會治安等各項社會事業得達到協調發展,黨建、宣傳、紀檢、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設等各項工作進一步加強,尤其是「塑造跨世紀盛澤人現象」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進一步提高了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盛澤鎮先後榮獲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集體、群眾文化先進鄉鎮、體育先進鄉鎮、蘇州市擁軍優屬模範鄉鎮、科普文明鄉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2][1]
編輯本段關於絲綢
盛澤鎮的傳統紡絲
盛澤的絲綢生產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唐代,當地生產的「吳綾」就成為貢品;到了明清時期,這里出現了一批專業生產絲綢的作坊和進行絲綢交易的「綢市」,成為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重要工商業城鎮,來自全國各地的綢商匯聚在這里采購絲綢,市面興旺,會館林立,盛澤很快就以發達的絲綢織造業和繁榮的絲綢貿易而名聞遐邇,與蘇州、杭州、湖州並稱為中國的四大綢都。明末著名文學家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中曾對盛澤綢市的繁榮作了詳盡的描述,而「水鄉成一市,羅綺走中原」、「日出萬綢,衣被天下」就是對當時盛澤的生動寫照。 改革開放以來,盛澤的絲綢紡織業加快了產業升級的步伐,形成一個規模龐大、門類齊全、產業鏈完整、配套完善的產業系統,紡織業已成為盛澤經濟的支柱,占據全鎮工業經濟總量的90%以上。今天的盛澤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紡織產業基地。 盛澤的傳統紡織產業由於現代技術的注入而得到了脫胎換骨的改造,呈現了獨具特色的產業優勢。[2]
產業集聚優勢
國際紡織城
截止2008年盛澤鎮擁有紡織工廠近2000家,紡織品貿易商行近6000家,擁有工業資產500餘億元,其中資產在30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4家,超億元的骨幹企業80多家,形成一個以恆力集團、盛虹集團、吳江鷹翔化纖有限公司、江蘇新民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業為龍頭,在中國紡織業內頗具影響紡織企業集群。全鎮擁有年產200萬噸滌綸長絲與桑蠶絲、70億米化纖織物和真絲綢的生產能力,是國內重要的紡織品生產基地。盛澤的紡織產業不斷向鄰近地區輻射,形成一個以盛澤為中心,包括江蘇、浙江許多相鄰鄉鎮的紡織產業基地,盛澤的產業集聚優勢更趨突出。[2]
產業配套優勢
全鎮已經形成一條從繅絲、化纖紡絲、織造、印染、織物深加工到服裝等紡織製成品的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社會化分工明確,環環緊扣,這種完善的產業鏈分工既是產品質量的保證,又降低了成本,方便了客戶。產品從以往較為單一的真絲綢和薄型化纖織物擴展到中、厚型化纖面料以及各類交織面料、棉織品、針織品等十餘個大類、數千個品種,產業的門類日趨完善。同時,還形成了研發、生產、市場、物流、服務為一體的配套體系,這樣完善的紡織產業配套體系全國少有,是盛澤紡織業能保持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技術與裝備優勢
分廠色環商區
盛澤紡織業的技術裝備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部分設備國際領先。擁有8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20萬噸熔體直接紡絲生產線,主要設備從德國、日本等國引進,全鎮擁有的8.5萬台無梭織機中有三分之一是國際最先進的設備,織造無梭化率在國內遙遙領先。盛澤還擁有一大批經驗豐富、技術熟練的工人和技術、管理人才,而已經熟練掌握的許多關鍵技術,如熔體直紡技術、功能性、差別化纖維生產技術、真絲綢織造技術和無梭織造技術等都具有較大的優勢,保證了盛澤生產的真絲綢、超細旦滌綸纖維和化纖織物在市場的競爭力,這是一個產業興旺的必要條件。[2]
專業市場優勢
創辦於1986年的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是盛澤紡織產業的龍頭,也是國內最重要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信息發布中心之一。在4平方公里的商區內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5300多家紡織商行,形成一個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技術流於一體的龐大市場體系。市場與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等權威機構合作,創建了電子商務信息、紡織科技、外貿咨詢、知識產權服務、產品檢測等五大中心,極大地提升了市場的綜合服務功能,有力地促進了盛澤紡織業迅猛發展。2007年市場實現商品交易額538億元,連續三年名列全國紡織品服裝市場第一名。
投資環境優勢
盛澤鎮(圖七)
盛澤是個移民城鎮,自古以來就有重商務實的獨特民風,開放包容性極強,「盛澤人不排外」是一份最好的招商引資廣告。近年來,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親商措施,為投資者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氛圍,同時投入巨資建設一個紡織科技示範區,以完善的服務、優良的基礎設施和人文環境引來了數以千計的外來投資商。共有30多個省市區以及日本、韓國、香港、台灣地區的上萬名紡織客商常駐盛澤經商,其中廣東、福建、溫州等三個地區的客商還建立了商會,他們為盛澤紡織業的繁榮作出了重要的貢獻。[2]
企業家團隊優勢
盛澤有一支具有較高素質的民營紡織企業家隊伍,他們有資金實力,有管理經驗,有市場眼光,有開拓魄力,有社會責任,是盛澤紡織業持續發展的最大資本。他們或來自紡織生產一線,或來自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多年來在市場經濟發展大潮中跌打滾爬,開創出一番事業;尤其在20世紀90年代國際紡織產業大轉移的關鍵時期,抓住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籌集資金,引進先進裝備和技術,乘勢而上,擴大生產規模,開拓國際市場,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實現了快速的發展,使盛澤一躍而成為中國重要的紡織產業基地。民營經濟已成為盛澤紡織業的主力軍。[1]
編輯本段景點介紹
先蠶祠
先蠶祠(圖一)
先蠶祠又名蠶花殿或蠶王殿,位於盛澤鎮五龍路口。清道光年間盛澤絲業商人公建。 我國向有祭祀祖先和行業祖師的優良傳統,先蠶祠就是祭祀蠶絲行業祖師的公祠,它還是盛澤絲業公所和農會的辦事處所。 先蠶祠是古典廟堂式建築,正面門樓飛檐斗拱,氣勢軒昂。旁側是八字形清水磚壁,樸素雅潔,再前過柵門是小廣場,原是香客集散處。三座拱門正中豎匾為祠名,兩側上方分別書寫「織雲」和「綉錦」是為當年盛澤絲綢業繁榮的寫照。 過門樓不遠就是戲樓,戲樓兩側與廂樓相通,戲台朝北,下面的石板廣場延至正殿前,場地開闊,可容萬人。 正殿雄偉高敞,供奉中中華民族人方始祖軒轅、神農和嫘祖三座塑像,各位都知道軒轅就是黃帝,神農是我國的農業祖先,又稱炎帝,通常所說的炎黃子孫就是他們兩人的後代了。至於那位遠古女子嫘祖是黃帝的妻子,是她教會百姓養蠶繅絲,可以說她是我國絲綢行業的祖師爺了。這在殿上「先蠶遺澤」、「衣被蒼生」的匾額上表述得最清楚不過了。以往養蠶之前或養蠶期間,鄉民到祠里去拜一拜,祈求神靈保佑,取得蠶繭豐收,實在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所以,以往先蠶祠里香火鼎盛。如今諸位雖然並不養蠶,到此只是參觀游覽,對祖先瞻仰一下,甚而鞠一個躬,實在也是十分有意義的事。[2] 先蠶祠(圖二)
正殿西南,月洞相隔是三上三下的議事廳,晚清民國年間盛澤大小絲行近百家,從業者千人,可以想像在此集會議事之盛況,議事廳前有水池曲橋,亭榭迴廊,樹石花卉,幽雅清逸,別有洞天。 小滿戲照例第一天是昆劇,第二於(正日)及第三天是京劇,均邀請江南名班名伶登台。劇目都是絲業公所頭面人物點定,上演的都是祥瑞戲,討個吉利。凡劇情中有私生子或死人情節的戲目絕對禁演,因「死」、「私」與「絲」諧音,避諱,這與今人不喜歡有「四」字一樣,趨吉避凶的心理狀態確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舊時,祭拜蠶神的祠廟在江浙蠶區比比皆是,不過以盛澤先蠶祠最為恢宏壯麗,名聞遐邇。如今江南各地的類似祠廟俱已消失,盛澤先蠶祠可以說是碩果僅存,現已被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弘揚絲綢和民俗文化並開發旅遊資源,盛澤鎮人民政府耗資200餘萬元人民幣加以修繕,使之重放異彩。[2][7]
編輯本段特色美食
盛澤美食
盛澤鎮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已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蘇州菜餚。其特點是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因才施藝,四季有別。烹飪上擅長燉、悶、蒸、燒、炒,並重視調湯,保持原汁原味,風味清淡。 蘇州氣候溫潤,草木蔥蘢,有豐富的飲食資源。春秋時期,吳國貴族憑依豐盛物產,過著鍾鳴鼎食、甘脂膏粱的豪華生活。秦漢直到明清,蘇州一直是王室內廷食物的供應基地之一,香粳米、三破糯、洞庭紅桔、南盪菱藕、碧螺春茶等都成為皇家貢品,而蒓菜、鱸魚成了牽動遊子思鄉,不惜棄官而歸的盛名食品。千百年來,蘇州食品形成了它獨特的風格,至今已有蘇式菜餚、糕點、糖果、鹵菜、蜜餞、糕團、名茶、炒貨、特色調味品、特色醬菜等十個大類一千餘個品種,使天下有「吃在蘇州」之說。松鼠桂魚、三蝦豆腐、清蒸大蟹、鴛鴦蒓菜湯、常熟叫化雞等傳統菜餚享譽中外。花色繁多、製作精良的糕點糖果與歲時節令關系密切,僅據《清喜錄》記載,節令糕點就有二十八項之多;至於人生禮儀,諸如嬰孩滿月、新娘歸寧、父老祝壽,糕點糖果更是不可或缺的吉祥物。蘇州的風味小吃,同樣膾人口。食俗廳陳列著「駱駝擔」、蘇式廚房的模型、小擺設――縮至方寸的炊具、餐具、廚房用品。並且在不同的季節,遊客可以品嘗到應時的蘇州風味小吃。著名的蘇式菜餚有:松鼠桂魚、清湯魚翅、響油鱔糊、西瓜雞、太湖燉菜湯、翡翠蝦斗、[8]荷花錦燉等。[2][9]

閱讀全文

與碧螺春電子商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培如何設計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311
英語小學培訓學校萬聖節的方案 瀏覽:416
2016商場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05
深圳宥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603
成達電子商務 瀏覽:881
培訓班3月份招生方案 瀏覽:47
教務處外出培訓方案 瀏覽:404
活動游戲策劃方案 瀏覽:836
華平電子商務招聘 瀏覽:993
電子商務最全面的定義 瀏覽:455
企業繼續教育培訓方案版本 瀏覽:96
廈門網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79
2015年廣州跨境電子商務規模 瀏覽:453
電子商務專項培訓方案 瀏覽:564
生財有道節目策劃方案 瀏覽:271
電子商務改變世界 瀏覽:784
京東才奧電子商務 瀏覽:128
速食產品營銷方案 瀏覽:81
youer運動會方案策劃 瀏覽:700
銀行與學校的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