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第二代電子商務特徵

第二代電子商務特徵

發布時間:2020-12-13 07:09:10

㈠ 什麼是電子商務

什麼是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源於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簡寫為EC。顧名思義,其內容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電子方式,二是商貿活動。
電子商務指的是利用簡單、快捷、低成本的電子通訊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 電子商務可以通過多種電子通訊方式來完成。簡單的,比如你通過打電話或發傳真的方式來與客戶進行商貿活動,似乎也可以稱作為電子商務;但是,現在人們所探討的電子商務主要是以EDI(電子數據交換)和INTERNET來完成的。尤其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日益成熟,電子商務真正的發展將是建立在INTERNET技術上的。所以也有人把電子商務簡稱為IC(INTERNET COMMERCE)。
從貿易活動的角度分析,電子商務可以在多個環節實現,由此也可以將電子商務分為兩個層次,較低層次的電子商務如電子商情、電子貿易、電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級的電子商務應該是利用INTENET網路能夠進行全部的貿易活動,即在網上將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實現,也就是說,你可以從尋找客戶開始,一直到洽談、訂貨、在線付(收)款、開據電子發票以至到電子報關、電子納稅等通過INTERNET一氣呵成。
要實現完整的電子商務還會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買家、賣家外,還要有銀行或金融機構、政府機構、認證機構、配送中心等機構的加入才行。由於參與電子商務中的各方在物理上是互不謀面的,因此整個電子商務過程並不是物理世界商務活動的翻版,網上銀行、在線電子支付等條件和數據加密、電子簽名等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什麼是電子商務鏈?

電子商務鏈模型由電子商務專家李琪教授於2003年首次提出。電子商務鏈是用來描述電子商務的交易(商務)流程的綜合框架,這一分析框架從商務活動的基本過程對電子商務進行研究,揭示了電子商務的一般框架,並對電子商務鏈中的主要環節提供了指導性的分析方法。
電子商務是一般商務活動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因此仍應遵照商務活動的一般規律。電子商務鏈模型是由商務鏈的一般框架發展而來,並且從形式上看,與一般的商務鏈並沒有明顯差異。根本的區別在於「電子商務鏈解釋的是電子商務或電子交易的相關活動」。
根據《電子商務概論》(李琪 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6章(電子商務鏈分析)中的相關內容,「商務鏈與交易鏈是將商務和交易活動進行聯系與劃分,並使之有序化的邏輯鏈條,它們高度抽象地將商務/交易活動表現為不同的節點,每個節點分別代表一定的經濟事務,通過將這些節點有效地串連起來,共同形成了一個商務鏈或交易鏈。」

在中國,電子商務未來將呈現如下發展趨勢:

第一,電子商務的深度將進一步拓展。目前受限於技術創新和應用水平,企業發展電子商務仍處於起步階段。隨著這兩方面水平的提高以及其它相關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將向縱深挺進,新一代的電子商務將浮出水面,取代目前簡單地依託「網站+電子郵件"的方式。電子商務企業將從網上商店和門戶的初級形態,過渡到將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客戶關系管理等都延伸到Internet上,使產品和服務更貼近用戶需求。互動、實時成為企業信息交流的共同特點,網路成為企業資源計劃、客戶關系管理及供應鏈管理的中樞神經。企業將創建、形成新的價值鏈,把新老上下游利益相關者聯合起來,形成更高效的戰略聯盟,共同謀求更大的利益。

第二,中國電子商務將面臨嚴峻挑戰。電子商務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國際電子商務環境的規范和完善,中國電子商務企業必然走向世界,這也是進一步擴大對外經貿合作和適應經濟全球化、提升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需要。而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外的電子商務企業也將滲透到國內,對中國電子商務構成嚴峻挑戰。

第三,電子商務網站將會出現兼並熱潮。首先是同類兼並。目前中國為數不少的網站屬於重復建設之列,定位相同或相近,業務內容趨同。由於資源有限,並且在Internet「贏家通吃」 原則下,最終勝出的只是名列前茅的網站;其次是互補性兼並。那些處於領先地位的電子商務企業在資源、品牌、客戶規模等諸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但與國外著名電子商務企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些具備良好基礎和發展前景的網站要發展,必然採取互補性收購策略,結成戰略聯盟。由於個性化、專業化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兩大趨勢,而且每個網站在資源方面總是有限的,客戶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類型的網站以戰略聯盟的形式進行相互協作將成為必然趨勢。

第四,行業電子商務將成為下一代電子商務發展主流。中國電子商務進入迅猛發展時期的典型特徵是風險資金、網站定位等將從以往的「大而全」模式轉向專業細分的行業商務門戶。第一代的電子商務專注於內容,第二代專注於綜合性電子商務,而下一代的行業電子商務將增值內容和商務平台緊密集成,充分發揮 Internet在信息服務方面的優勢,使電子商務真正進入實用階段。

第五,電子商務將催生新行當eASP——電子商務應用服務商。電子商務是將來的主要商務交易模式,但對於國內為數眾多的中小型企業來說,將面臨如建設投入大、運營成本高、見效周期長、效果不理想、缺乏標准化的應用系統、軟硬體需不斷升級等一系列難題。有了eASP,中小企業可以把上述問題轉給他們解決,只專注於做好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便可。3月中旬,北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推出面向中國商業用戶的電子商務服務方案——電子商務直通車;3月20日下午,作為IBM公司在國內支持的第一家基於AS/400伺服器平台的eASP,萬維商通科技有限公司向業界進行了eASP商業模式發布暨eASP網站的發布。我國eASP的序幕已經拉開。
參考資料:推銷員門戶-電子商務http://www.top-sales.com.cn/lw/dzsw/200701/6346.html

㈡ 第二代支付系統與第一代區別是什麼

第二代支付系統與第一代區別如下:
2002年上線運行的人行第一代支付系統主要包括大額支付系統、小額支付系統和全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三個應用系統。2009年人行決定立足第一代支付系統的成功經驗,建設適應新興電子支付發展的、面向參與者管理需要的、功能更完善、架構更合理、技術更先進、管理更簡便的第二代支付系統,並取代第一代支付系統成為國內各商業銀行辦理跨行支付業務的核心和主要渠道。
第二代支付系統在繼承了一代各業務系統功能的同時,引入了先進的支付清算管理理念和技術標准,採用了金融業通用報文方案(ISO20022標准),提供全面的流動性管理及連接第三方支付組織的介面,使得其在降低商業銀行清算賬戶管理風險和支持新興電子支付業務的發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二代支付系統的改進主要體現在:一是支持商業銀行以法人為單位一點集中接入。總部及其分支機構的支付業務可以集中通過一個賬戶完成處理,這樣有利於提高業務處理效率,也有利於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總部的資金管理部門可以方便地監測全行的流動性使用情況,更加靈活地調度資金。二是提供更加豐富的流動性管理功能。第二代支付系統新增了大額支付系統排隊業務撮合、「資金池」管理、「一攬子」流動性實時查詢等功能,清算效率提高。三是支持在線支付業務的跨行處理。客戶通過開戶銀行的網上銀行或自助服務終端發起跨行支付業務後,在很短時間之內就可以了解資金到賬情況,有助於改進客戶網上支付體驗,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四是系統運行維護更加高效。第二代支付系統的風險預警能力和運行監控效率都有很大提高,系統運行更加安全、穩定。五是系統備份功能更加健全。第二代支付系統以生產為中心,以遠程備份中心和同城數據中心為架構,具有健全的生產恢復能力,確保突發事件發生時支付業務的連續處理及信息數據的安全完整。六是採用國際通用的報文標准。第二代支付系統的報文標准採用國際通用的ISO20022報文規范,有利於各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如計劃通過第二代支付系統與有關外幣清算系統對接,實現本外幣交易的PVP(同步收付)結算,提高本外幣交易的結算效率,防範結算風險。

㈢ 移動電子商務的一般特徵是什麼

1、方便

移動終端既是一個移動通信工具,又是一個移動POS機,一個移動的銀行ATM機。用戶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電子商務交易和辦理銀行業務,包括支付。

2、不受時空控制

移動商務是電子商務 從有線通信到無線通信、從固定地點的商務形式到隨時隨地的商務形式的延伸,其最大優勢就是移動用戶可隨時隨地的獲取所需的服務、應用、信息、和娛樂。用戶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時候,使用智能手機或PDA查找、選擇及購買商品或其他服務。

3、安全

使用手機銀行業務的客戶可更換為大容量的SIM卡,使用銀行可靠的密鑰,對信息進行加密,傳輸過程全部使用密文,確保了安全可靠。

4、具有開放性、包容性

移動電子商務因為接入方式無線化,使得任何人都更容易進入網路世界,從而使網路范圍延伸更廣闊、更開放;同時,使網路虛擬功能更帶有現實性,因而更具有包容性。

5、潛在用戶規模大

目前我國的行動電話用戶己接近4億,是全球之最。顯然,從電腦和行動電話的普及程度來看,行動電話遠遠超過了電腦。

而從消費用戶群體來看,手機用戶中基本包含了消費能力強的中高端用戶,而傳統的上網用戶中以缺乏支付能力的年輕人為主。由此不難看出,以行動電話為載體的移動電子商務不論在用戶規模上,還是在用戶消費能力上,都優於傳統的電子商務。

6、易於推廣使用

移動通信所具有的靈活、便捷的特點,決定了移動電子商務更適合大眾化的個人消費領域,比如:自動支付系統,包括自動售貨機、停車場計時器等;半自動支付系統,包括商店的收銀櫃機、計程車計費器等;日常費用收繳系統,包括水、電、煤氣等費用的收繳等;移動互聯網接入支付系統,包括登錄商家的WAP站點購物等

7、迅速靈活

用戶可根據需要靈活選擇訪問和支付方法,並設置個性化的信息格式。

電子商務服務選擇越多,提供的服務形式越簡單,將會看到移動電子商務越快發展起來。但是,移動電子商務要想像基於互聯網的電子商務一樣「飛入尋常百姓家」,可能還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

(3)第二代電子商務特徵擴展閱讀:

移動電子商務是移動信息服務和電子商務融合的產物,而與傳統電子商務的相比,移動電子商務具有獨有的優勢:

1、具有隨時隨地的特點。與傳統電子商務相比,移動電子商務的最大特點是隨時隨地和個性化。

2、用戶規模大。從計算機和行動電話的普及程度來看,行動電話遠遠超過了計算機。

3、有較好的身份認證基礎。對於傳統電子商務而言,用戶的消費信譽成為最大的問題,而移動電子商務手機號碼具有唯一性,手機SIM卡上存儲的用戶就具有這一優勢。

4、移動電子商務能夠有效規避傳統電子商務出現的泡沫。

㈣ 第三代移動通信的技術特徵及與第一代第二代的區別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縮寫,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

第一代手機為模擬制式,第二代手機為GSM、TDMA等數字手機,第三代手機的名稱繁多,第三代手機可能應用的技術標准WCDMA、CDMA—2000等也在一些場合被作為第三代手機的代稱,而更籠統的稱呼則為「3G」。

現在「3G通信」快要成為人們嘴上的口頭禪了,那麼您知道到底什麼是3G通信嗎?所謂3G,其實它的全稱為3rdGeneration,中文含義就是指第三代數字通信。

1995年問世的第一代數字手機只能進行語音通話;而1996到1997年出現的第二代數字手機便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受電子郵件或網頁;

第三代與前兩代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

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手機(2G),3G通信的名稱繁多,國際電聯規定為「IMT-2000」(國際行動電話2000)標准,歐洲的電信業巨頭們則稱其為「UMTS」通用移動通信系統。該標准規定,移動終端以車速移動時,其傳轉數據速率為144kbps,室外靜止或步行時速率為384kbps,而室內為2Mbps。但這些要求並不意味著用戶可用速率就可以達到2Mbps,因為室內速率還將依賴於建築物內詳細的頻率規劃以及組織與運營商協作的緊密程度。

國際電信聯盟(ITU)確定3G通信的三大主流無線介面標准分別是W-CDMA(寬頻分碼多重存取)、CDMA2000(多載波分復用擴頻調制)和TDS-CDMA(時分同步碼分多址接入)。其中W-CDMA標准主要起源於歐洲和日本的早期第三代無線研究活動,該系統在現有的GSM網路上進行使用,對於系統提供商而言可以較輕易地過渡,該標準的主要支持者有歐洲、日本、韓國。去年底,美國的AT&T移動業務分公司也宣布選取WCDMA為自己的第三代業務平台。CDMA2000系統主要是由美國高通北美公司為主導提出的,它的建設成本相對比較低廉,主要支持者包括日本、韓國和北美等地區和國家。TD-SCDMA標準是由中國第一次提出並在此無線傳輸技術(RTT)的基礎上與國際合作,完成了TD-SCDMA標准,成為CDMATDD標準的一員的,這是中國移動通信界的一次創舉,也是中國對第三代移動通信發展的貢獻。在與歐洲、美國各自提出的3G標準的競爭中,中國提出的TD-SCDMA已正式成為全球3G標准之一,這標志著中國在移動通信領域已經進入世界領先之列。3G手機除了能完成高質量的日常通信外,還能進行多媒體通信。用戶可以在3G手機的觸摸顯示屏上直接寫字、繪圖,並將其傳送給另一台手機,而所需時間可能不到一秒。當然,也可以將這些信息傳送給一台電腦,或從電腦中下載某些信息;用戶可以用3G手機直接上網,查看電子郵件或瀏覽網頁;將有不少型號的3G手機自帶攝像頭,這將使用戶可以利用手機進行電腦會議,甚至使數字相機成為一種「多餘」。3G通信是移動通信市場經歷了第一代模擬技術的移動通信業務的引入,在第二代數字移動通信市場的蓬勃發展中被引入日程的。在當今Internet數據業務不斷升溫中,在固定接入速率(HDSL、ADSL、VDSL)不斷提
升的背景下,3G移動通信系統也看到了市場的曙光,益發為電信運營商、通信設備製造商和普通用戶所關注。
參考資料:http://www.2000year.com/Article/a1/a11/200604/1518.html

㈤ 單方電子商務與第二方電子商務和第三方電子商務分別是什麼意思

電子商務源於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簡寫為EC。顧名思義,其內容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電子方式,二是商貿活動。
電子商務指的是利用簡單、快捷、低成本的電子通訊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 電子商務可以通過多種電子通訊方式來完成。簡單的,比如你通過打電話或發傳真的方式來與客戶進行商貿活動,似乎也可以稱作為電子商務;但是,現在人們所探討的電子商務主要是以EDI(電子數據交換)和INTERNET來完成的。尤其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日益成熟,電子商務真正的發展將是建立在INTERNET技術上的。所以也有人把電子商務簡稱為IC(INTERNET COMMERCE)。
從貿易活動的角度分析,電子商務可以在多個環節實現,由此也可以將電子商務分為兩個層次,較低層次的電子商務如電子商情、電子貿易、電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級的電子商務應該是利用INTENET網路能夠進行全部的貿易活動,即在網上將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實現,也就是說,你可以從尋找客戶開始,一直到洽談、訂貨、在線付(收)款、開據電子發票以至到電子報關、電子納稅等通過INTERNET一氣呵成。
要實現完整的電子商務還會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買家、賣家外,還要有銀行或金融機構、政府機構、認證機構、配送中心等機構的加入才行。由於參與電子商務中的各方在物理上是互不謀面的,因此整個電子商務過程並不是物理世界商務活動的翻版,網上銀行、在線電子支付等條件和數據加密、電子簽名等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什麼是電子商務鏈?

電子商務鏈模型由電子商務專家李琪教授於2003年首次提出。電子商務鏈是用來描述電子商務的交易(商務)流程的綜合框架,這一分析框架從商務活動的基本過程對電子商務進行研究,揭示了電子商務的一般框架,並對電子商務鏈中的主要環節提供了指導性的分析方法。
電子商務是一般商務活動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因此仍應遵照商務活動的一般規律。電子商務鏈模型是由商務鏈的一般框架發展而來,並且從形式上看,與一般的商務鏈並沒有明顯差異。根本的區別在於「電子商務鏈解釋的是電子商務或電子交易的相關活動」。
根據《電子商務概論》(李琪 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6章(電子商務鏈分析)中的相關內容,「商務鏈與交易鏈是將商務和交易活動進行聯系與劃分,並使之有序化的邏輯鏈條,它們高度抽象地將商務/交易活動表現為不同的節點,每個節點分別代表一定的經濟事務,通過將這些節點有效地串連起來,共同形成了一個商務鏈或交易鏈。」

在中國,電子商務未來將呈現如下發展趨勢:

第一,電子商務的深度將進一步拓展。目前受限於技術創新和應用水平,企業發展電子商務仍處於起步階段。隨著這兩方面水平的提高以及其它相關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將向縱深挺進,新一代的電子商務將浮出水面,取代目前簡單地依託「網站+電子郵件"的方式。電子商務企業將從網上商店和門戶的初級形態,過渡到將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客戶關系管理等都延伸到Internet上,使產品和服務更貼近用戶需求。互動、實時成為企業信息交流的共同特點,網路成為企業資源計劃、客戶關系管理及供應鏈管理的中樞神經。企業將創建、形成新的價值鏈,把新老上下游利益相關者聯合起來,形成更高效的戰略聯盟,共同謀求更大的利益。

第二,中國電子商務將面臨嚴峻挑戰。電子商務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國際電子商務環境的規范和完善,中國電子商務企業必然走向世界,這也是進一步擴大對外經貿合作和適應經濟全球化、提升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需要。而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外的電子商務企業也將滲透到國內,對中國電子商務構成嚴峻挑戰。

第三,電子商務網站將會出現兼並熱潮。首先是同類兼並。目前中國為數不少的網站屬於重復建設之列,定位相同或相近,業務內容趨同。由於資源有限,並且在Internet「贏家通吃」 原則下,最終勝出的只是名列前茅的網站;其次是互補性兼並。那些處於領先地位的電子商務企業在資源、品牌、客戶規模等諸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但與國外著名電子商務企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些具備良好基礎和發展前景的網站要發展,必然採取互補性收購策略,結成戰略聯盟。由於個性化、專業化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兩大趨勢,而且每個網站在資源方面總是有限的,客戶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類型的網站以戰略聯盟的形式進行相互協作將成為必然趨勢。

第四,行業電子商務將成為下一代電子商務發展主流。中國電子商務進入迅猛發展時期的典型特徵是風險資金、網站定位等將從以往的「大而全」模式轉向專業細分的行業商務門戶。第一代的電子商務專注於內容,第二代專注於綜合性電子商務,而下一代的行業電子商務將增值內容和商務平台緊密集成,充分發揮 Internet在信息服務方面的優勢,使電子商務真正進入實用階段。

第五,電子商務將催生新行當eASP——電子商務應用服務商。電子商務是將來的主要商務交易模式,但對於國內為數眾多的中小型企業來說,將面臨如建設投入大、運營成本高、見效周期長、效果不理想、缺乏標准化的應用系統、軟硬體需不斷升級等一系列難題。有了eASP,中小企業可以把上述問題轉給他們解決,只專注於做好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便可。3月中旬,北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推出面向中國商業用戶的電子商務服務方案——電子商務直通車;3月20日下午,作為IBM公司在國內支持的第一家基於AS/400伺服器平台的eASP,萬維商通科技有限公司向業界進行了eASP商業模式發布暨eASP網站的發布。我國eASP的序幕已經拉開。

㈥ 敦煌網是第二代電子商務的代表,不知道和第一代比有什麼異同

其實我覺得分一代二代本身就不準確,你是以什麼來分的呢?如果是效果來說的專話,我覺得敦煌網還不屬符合大陸的使用習慣。
是以年限分的么?那連阿里都要是二代了,因為早在台灣35年前就出現了文筆天天網,ttnet這個B2B平台了。
所以,你分這個幹嘛呢?
表面上來看是B2B的區別在於他的效果如何,就是你做了推廣,業績是不是真的上去了。
內部上來看我覺得是網站的走向問題,阿里的經營模式太過符合大陸,以至於他的國際站反應平平,因為國人的習慣和買賣思維與外國人不同。想globalsources和ttnet因為是台灣和香港的網站,走的路線就完全不同,走的是踏實經營,信息絕對准確的路線。到底哪個好,哪個劣,我相信市場會給你答案

㈦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互聯網分別指的是

1、第一代互聯網:PC互聯網,核心是PC互聯。這個階段計算機實現了相互連通,可以進行數據通信。其特徵是:個人用戶瀏覽閱讀網站信息的,企業在互聯網上注冊域名、建立網站。

2、第二代互聯網:以IPv6為基礎。可以實現「戶對戶」連接的網路。特點是地址龐大,且對以後的網速和網路安全有重大影響。

其特徵是:個人用戶除了利用網路獲取信息外,還通過互聯網進行一些與工作、生活有關的經濟活動。企業開始將部分業務轉移到互聯網上,並且關注通過互聯網電子商務所獲得的營業額,

3、第三代互聯網:沒有具體的標准,是移動通信網路與互聯網的融合。一個永遠在線的網路時代,用戶將擁有無所不在的應用終端,個性化、人性化的界面和應用環境,可以實現永遠在線並能擁有足夠的帶寬。互聯網將融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網路經濟與傳統經濟緊密地融合在一起。

(7)第二代電子商務特徵擴展閱讀:

94年,中國實現了與國際互聯網的連接,中國正式進入了互聯網時代。雖然當時網速很慢,只有64k的帶寬。

互聯網剛出現時,以搜狐、新浪、網易為代表的門戶網站,給中國第一代網民提供了大量內容。人們了解信息已經不僅通過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還有互聯網。這一時期,信息傳播速度開始了大幅度的提升。

隨後互聯網進入社交時代。網民們不在滿足互聯網給與的各種信息,不再想成為聆聽者,而是想成為信息的主導者。在這個時代,以開心網、校內網等平台為代表的社交網站開始涌現。而以QQ、微信為代表的即時聊天軟體逐漸取代了短息、打電話,成為了人們溝通的基本工具。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互聯網很快進入了移動互聯的時代。網民開始脫離電腦,只要有手機就能做到電腦能做到的事情。中國互聯網用戶也呈井噴之勢迅速增長

隨著人工智慧的出現,人們生活方式將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㈧ 什麼是一代電子商務平台二代電子商務平台

第一代電子商務平台是以企業推廣為核心的電子商務平台,如阿里巴巴、中國製造等;
第二代電子商務平台是以訂單交易為核心的平台,如FMG和紡織資源網等等

㈨ 第一,第二,第三代電子商務分別有什麼特點

主要以內容形式區分:第一代以圖文形式展示為主流的;第二代以短視頻為主要展現方式;第三代以即時互動的直播形式來展現。

閱讀全文

與第二代電子商務特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菜市場策劃方案模板 瀏覽:540
安防維保培訓方案 瀏覽:271
感恩節的營銷方案 瀏覽:55
街兩新黨組織書記培訓方案 瀏覽:865
退休老幹部春遊策劃方案 瀏覽:28
早教開業預售策劃方案 瀏覽:656
青年骨幹培訓班培訓方案 瀏覽:375
酒店廚師培訓方案 瀏覽:99
職業培訓投標方案 瀏覽:304
區域市場營銷與促銷策略答案 瀏覽:529
俄羅斯市場營銷 瀏覽:74
好利來網路營銷 瀏覽:585
酒店搞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36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培訓方案 瀏覽:695
新疆乾果網路營銷策劃書 瀏覽:761
中專市場營銷專業技能 瀏覽:652
幼兒園青年教師學期培訓方案 瀏覽:678
滅火器的使用培訓方案 瀏覽:851
酒店謝師宴促銷方案 瀏覽:324
教育培訓立項報告方案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