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電子商務與裝備製造業

電子商務與裝備製造業

發布時間:2021-06-26 14:06:13

Ⅰ 什麼叫裝備製造業和機械製造業

裝備製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生產技術裝備的先進製造業。機械製造業指從事各種動力機械、起重運輸機械、農業機械、冶金礦山機械、化工機械、紡織機械、機床、工具、儀器、儀表及其他機械設備等生產的行業。

電子商務發展對製造業轉型升級發揮著什麼重要作用

電子商務發展對製造業轉型升級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推動製造業信息化水平的持續提升
中國正逐漸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伴隨著中國在全球製造業份額的不斷增大,更應該重視依靠信息化提升製造業質量,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發展。隨著電子商務的出現,這一全新的信息生態體系正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相互影響,不斷推進,未來將提升傳統製造業的信息化進程,促進製造業企業不斷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電子商務平台將不斷推動信息技術、網路技術、自動化技術以及現代管理技術相結合,從製造業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等各個環節加速產品佔領市場、創造價值的周期。面對全球製造業不斷加劇的激烈競爭和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戰略需求的雙重挑戰,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成為未來加強科技對製造業信息化支撐的重要突破。
(二)加快推動製造業生產模式的變革
電子商務依託網路技術應用為消費者/生產者以及生產者之間建立起了新型的信息溝通方式,使信息交換更加高效、透明、平等、順暢。電子商務縮短了傳統生產模式中商品在進入生產前所需的針對消費者需求進行的信息收集,能夠通過溝通真正高效地實現個性化、批量化、定製化的生產模式。阿里巴巴集團總參謀長曾鳴在瑞士信貸中國投資年會演講表示當前B2C模式更側重於生產者通過互聯網提供新型購物環境,而今後電子商務將向更加針對消費者的C2B模式發展,即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進行生產,消費者將有機會參與到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以及定價等各個環節。在互聯網時代,用戶對產品的需求信息對於製造業企業生產至關重要,掌握了這一資源有助於企業生產銷售立於不敗之地,電子商務的發展無疑將為企業獲取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提供重要推動。
(三)為產品出口提供更大的利潤空間
當前中國製造出口主要以低成本大批量的模式為主,企業生存的空間正越來越被擠壓。究其根源是由於中國製造仍處於以組裝生產為主的產業鏈低端,而產品設計、研發、核心技術元件的生產和製造則掌握在國外的廠商手中,與此同時,國際市場中產品的定價仍然由國外的進口商和分銷商控制,因此中國企業僅僅獲得了整個產業鏈中僅剩的小部分利潤。部分出口企業必須依賴出口退稅才能獲利否則無法依靠自身的競爭力在市場上生存。隨著電子商務不斷發展,企業將改變傳統外貿出口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逐步縮短外貿出口的產業鏈條。企業依靠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平台縮短外貿出口中間環節,可以更加平等的參與國外企業競爭,直接接近並利用外貿終端銷售渠道,讓海外消費者能高效低價地消費中國產品,從而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
二、製造業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中國製造企業日益認識到電子商務給企業帶來的低成本、高效率等優勢,不斷加強投入開展電子商務,但是由於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製造業電子商務發展還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
(一)電子商務行業普及和應用范圍較窄
目前,我國製造業電子商務的應用大都以消費類產品為主,如服裝、飾品、小家電、數碼產品等日用消費品,但是一些傳統製造業還採取傳統銷售方式,電子商務的普及還有待繼續深入。以汽車行業為例,我國汽車行業也早已認識到發展電子商務的重要性,汽車製造商還是銷售商都在不同程度地開展研究電子商務的應用,有眾多汽車專業網站,企業也自建網站提供企業信息、網上市場調研、零部件的網上采購、網路化分銷、供應鏈網上集成或網上直接銷售,向客戶提供定製化的產品和服務。但是由於汽車價格相對較高,出於安全的考慮,汽車電子商務提供的服務還有限,人們還是傾向於去傳統的汽車經銷點體驗,對電子商務網站所提供的產品不敢輕易購買。
(二)製造業企業兩化融合的水平有待提高
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製造業企業大力推動兩化融合,推廣應用信息技術,但是由於大部分的製造企業對信息化投資嚴重不足,信息處理設備落後,仍面臨著熟悉應用基於計算機網路的管理模式的問題。另一方面,由於製造業企業仍然採用金字塔型的管理體制,使得上下級之間的信息傳遞和反饋緩慢,影響了領導決策的速度和質量,與電子商務要求的實時響應原則差距較大,阻礙了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隨著電子商務發展的深入,對於內部信息需求、數據共享、資源互通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構建前後台一體化的電子商務信息系統是企業發展的電商的一個重要方向。
(三)製造業企業電子商務模式有待完善
電子商務憑借信息及用戶海量的優勢對傳統製造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導致企業紛紛搭建自身電子商務平台,目前的電商模式基本分為兩大類,一是企業自建電商門戶網站,如海爾集團憑借雄厚資金實力成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製服務。第二大類是依託於第三方的電商平台或完全由第三方代為運營,如阿里巴巴、工廠店等。但是由於企業所處行業特點的不同,電子商務模式的不同對企業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企業在發展電子商務時出現了盲目跟風現象,不能很好的結合企業自身優勢,最終導致失敗。
(四)電子商務發展的制度環境有待優化
雖然我國電子商務取得了快速發展,但是由於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時間較短,電子商務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信用體系發展亟待加強,網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惡意欺詐、虛假宣傳等問題不斷發生。另一方面,我國相關部門對電子商務的統計和監測能力還不強,對網路空間經濟活動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網路交易糾紛處理面臨著很多困難。
三、對策建議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對製造業轉型升級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此,需要我國行業主管部門採取積極措施,推動製造業企業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推動我國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
(一)積極營造鼓勵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環境
加強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清理不必要的行政審批,積極出台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扶持性政策,加快電子商務法立法工作。抓緊研究電子交易、信用管理、安全認證、在線支付、稅收、市場准入、隱私權保護、信息資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問題。加強對電子商務企業的規范和引導,通過政、產、學、研合作創新電子商務公共服務模式。加快建立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資體制,吸引更多民間資本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為中國製造業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二)加快推動重點行業電子商務試點示範
進一步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加快成功項目的推廣和大規模商用,在原材料、裝備製造、消費品、電子信息、國防科技等重點工業領域深化電子商務應用。推動電子商務集成創新試點工程,加快關鍵技術自主創新和標准規范建設,繼續加強交流和經驗推廣。加快移動電子商務應用的示範和普及推廣,重點推進移動電子商務在生產流通、企業管理、安全生產、環保監控、物流服務等方面的試點應用。
(三)鼓勵製造業企業探索新型電子商務業態
隨著信息消費的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領域的業務創新步伐將不斷加快。要加強對電子商務新型業態的大力扶持,鼓勵有條件的製造業企業探索智能物流、跨境電子商務等新型業務,推進大宗原材料交易的電子商務應用。鼓勵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外包服務,對生產企業和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利用跨境電子商務開展對外貿易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支持境內電子商務服務企業「走出去」,加強與境外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的戰略合作。
(四)不斷提升支撐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設施水平
加快實施「寬頻中國」戰略,推動4G網路建設,加強移動終端、智能卡和晶元及安全管理等關鍵共性技術的自主研發,努力完善信息網路、物流設施和電子支付等基礎設施,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重要支撐。鼓勵企業加強信息化資金投入,推動傳統企業加快信息化建設和電子商務應用,實現傳統生產模式的加速變革。推動各地加快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設,推動電子商務企業的集聚發展。

Ⅲ 那些企業是電子商務製造業

1、可以競爭很厲害,可具體體現在搜索的廣告費上和排名上。
2、但競爭比較單一,主要圍繞搜索來展開的,
3、需要在網上開拓新的電子商務模式。

Ⅳ 簡述電子商務在生產製造業的應用

在製造業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形成電子化的版業務流程建立一條權「供應商一製造商一批發商一零售商一消費者」完整的電子化業務鏈;

改變傳統製造業運作模式的低效率和對市場反應遲緩的弱點,精簡生產過程中一些不必要的環節和程序,減少生產規模擴大帶來的邊際成本增加的影響,從而達到降低製造成本、提高企業盈利空間、提高經營效率、提高客戶服務水平和企業競爭能力的目的。

(4)電子商務與裝備製造業擴展閱讀:

目前國內外製造業電子商務正在有序地推進互聯網的應用領域也正逐步從過去單一的網上營銷向包括原材料采購、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品牌宣傳、產品銷售、售前售後服務、人財物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各個環節滲透它的優勢也正逐步顯現出來。

從製造業的市場環境來看,競爭正從產品性能競爭演變為配送能力競爭從產品競爭演變為品牌、增值能力和營銷模式的競爭從市場份額的競爭演變為上市時間早晚的競爭從投資規模的競爭演變為人力資本強弱的競爭從企業間的競爭演變為聯盟企業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製造業正處於激烈競爭之中,而強化電子商務的應用與發展在增強競爭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Ⅳ 電子商務製造業中有哪些優點

(1)具有鮮明的理論性
(2)市場的全球性
(3)資源的整合性
(4)明顯的經濟性
(5)市場的沖擊性
(6)極強的實踐性

Ⅵ 如何推動製造業企業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

目前,我國製造業電子商務的應用大都以消費類產品為主,電子商務的普及還有待繼續深入。
*企業在發展電子商務時容易出現盲目跟風現象,電子商務模式有待完善。
*雖然我國電子商務取得了快速發展,但電子商務發展的制度環境有待優化。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已經進入了飛速發展時期。到2015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預計有望超過18萬億元。在電子商務突飛猛進的發展下,傳統製造業卻面臨著資源和環境的困境,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如何發揮電子商務的作用,拓寬商品銷售流通渠道,改變產品生產方式,推動我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一是電子商務行業普及和應用范圍較窄。目前,我國製造業電子商務的應用大都以消費類產品為主,如服裝、飾品、小家電、數碼產品等日用消費品,但是一些傳統製造業還採取傳統銷售方式,電子商務的普及還有待繼續深入。以汽車行業為例,不僅有眾多汽車專業網站,企業也有自建網站,向客戶提供定製化的產品和服務。但是由於汽車價格相對較高,出於安全的考慮,汽車電子商務提供的服務還有限,人們還是傾向於去傳統的汽車經銷點體驗,對電子商務網站所提供的產品不敢輕易購買。
二是製造業企業兩化融合的水平有待提高。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製造業企業大力推動兩化融合,推廣應用信息技術,但是由於大部分的製造企業對信息化投資嚴重不足,信息處理設備落後,仍面臨著熟悉應用基於計算機網路的管理模式的問題。另一方面,由於製造業企業仍然採用金字塔型的管理體制,使得上下級之間的信息傳遞和反饋緩慢,影響了領導決策的速度和質量,與電子商務要求的實時響應原則差距較大,阻礙了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
三是製造業企業電子商務模式有待完善。電子商務憑借信息及用戶海量的優勢對傳統製造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導致企業紛紛搭建自身電子商務平台,目前的電商模式基本分為兩大類,一是企業自建電商門戶網站,如海爾集團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成立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製服務。第二大類是依託第三方的電商平台或完全由第三方代為運營,如阿里巴巴、工廠店等。但是由於企業所處行業特點的不同,電子商務模式的不同對企業的發展產生著重要影響。企業在發展電子商務時出現了盲目跟風現象,不能很好地結合企業自身優勢,最終導致失敗。
四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制度環境有待優化。雖然我國電子商務取得了快速發展,但是電子商務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信用體系發展亟待加強,網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惡意欺詐、虛假宣傳等問題不斷發生。另一方面,我國相關部門對電子商務的統計和監測能力還不強,對網路空間經濟活動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網路交易糾紛處理面臨著很多困難。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對製造業轉型升級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此,需要我國行業主管部門採取積極措施,推動製造業企業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推動我國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
首先,要積極營造鼓勵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環境。加強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清理不必要的行政審批,積極出台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扶持性政策,加快電子商務法立法工作。抓緊研究電子交易、信用管理、安全認證、在線支付、稅收、市場准入、隱私權保護、信息資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問題。加強對電子商務企業的規范和引導,通過政、產、學、研合作創新電子商務公共服務模式。加快建立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資體制,吸引更多民間資本進入電子商務領域。
其次,加快推動重點行業電子商務試點示範。要進一步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加快成功項目的推廣和大規模商用,在原材料、裝備製造、消費品、電子信息、國防科技等重點工業領域深化電子商務應用。推動電子商務集成創新試點工程,加快關鍵技術自主創新和標准規范建設,繼續加強交流和經驗推廣。加快移動電子商務應用的示範和普及推廣,重點推進移動電子商務在生產流通、企業管理、安全生產、環保監控、物流服務等方面的試點應用。
再次,要鼓勵製造業企業探索新型電子商務業態。隨著信息消費的大力發展,要加強對電子商務新型業態的大力扶持,鼓勵有條件的製造業企業探索智能物流、跨境電子商務等新型業務,推進大宗原材料交易的電子商務應用。鼓勵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外包服務,對生產企業和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利用跨境電子商務開展對外貿易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支持境內電子商務服務企業「走出去」,加強與境外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的戰略合作。
最後,要不斷提升支撐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設施水平。加快實施「寬頻中國」戰略,推動4G網路建設,加強移動終端、智能卡和晶元及安全管理等關鍵共性技術的自主研發,努力完善信息網路、物流設施和電子支付等基礎設施,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重要支撐。鼓勵企業加強信息化資金投入,推動傳統企業加快信息化建設和電子商務應用,實現傳統生產模式的加速變革。推動各地加快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設,推動電子商務企業的集聚發展。

Ⅶ 什麼是裝備製造、裝備製造業、製造工業,需要專業回答,並說一下理論出處

弄清裝備製造業,首先有必要弄清製造業的概念。
傳統地理解,人們一般將「 製造」 理解為產品的機械工藝過程或機械加工過程。例如,著名的Longman 詞典對「製造」(Manufacture)的解釋為「通過機器進行(產品)製作或生產,特別是適用於大批量」。
製造業為人類提供衣食住行的基本條件,是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及國防建設的物質基礎,是國民生產總值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隨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製造」的概念和內涵在「范圍」和「過程」兩個方面大大拓展。
(1)在范圍方面,製造涉及的工業領域遠非局限於機械製造,包括了機械、電子、化工、輕工、食品、軍工等國民經濟的大量行業。製造業已被定義為將可用資源(包括物料、能源等)通過相應過程轉化為可供人們使用和利用的工業品或生活消費品的產業。
(2)在過程方面,製造不是僅指具體的工藝過程,而是包括市場分析、產品設計、生產工藝過程、裝配檢驗、銷售服務等產品整個生命周期過程,如國際生產工程學會1990 年給「製造」下的定義是:製造是一個涉及製造工業中產品設計、物料選擇、生產計劃、生產過程、質量保證、經營管理、市場營銷和服務的一系列相關活動和工作的總稱。
製造業的分類
製造業一般可分為:各工業部門所需的裝備製造業,如機械製造業,它為各個部門提供生產工具與手段;生產消費資料製造業,如家電製造業、紡織服裝製造業等。製造業還有輕型製造業和重型製造業、民用製造業和軍工製造業、傳統製造業和現代製造業之分。其中裝備製造業越來越重要。

裝備製造業概念
裝備製造業又稱裝備工業,主要是指資本品製造業,是指為國民經濟各部門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提供技術裝備的各製造工業的總稱。

裝備製造業范圍及分類
(1)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劃分
按照2002年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GB/T4754-2002) 規定的類別,裝備製造業范圍具體包括 7 個行業大類中的重工業。其中包括的國民經濟大行業是:
34大類(金屬製品業中的3411、3412、3421、3423、3431、3432、3460、3499,每類中所剔除);35大類(通用設備製造業);36大類(專用設備製造業);37大類(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39大類(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40大類(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41大類(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

專家定義裝備製造業的內容
1.練元堅(發展裝備製造業的分類思考,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01.5(總第70期))認為:可以主要依據產品的知識含量和技術難度,輔以國家直接調控必要性,將裝備分為五種類型,據此區別考慮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方針和對策。
通用類裝備(一般性裝備)。基本上是傳統的機械製造類產品,無論是機泵閥、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建築機械、運輸機械……絕大部分應該屬於通用類裝備。
基礎類裝備(裝備製造業的核心)。主要包括機床、工具、模具、量具、儀器儀表、基礎零部件、元器件等,廣義上還包括相應的基礎技術(包括設計和生產製造技術)和基礎材料。
成套類裝備。主要指生產線等。
安全保障類裝備。主要指新型軍事裝備、尖端科研設備、保障經濟安全的關鍵性設備等。
高技術關鍵裝備(前沿性核心裝備)。最典型的高技術關鍵裝備如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中的單晶拉伸、矽片切拋、鍍膜光刻、封裝測試等核心技術設備。
2.鄒十踐(以信息化帶動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建築機械化,2002年第1期第24頁。)認為,按照裝備製造業的裝備功能和重要性分類,主要包含三個方面:
一是重大先進的基礎機械,即製造裝備的裝備——工業「母機」,包括數控機床( NC)、柔性製造單兀(FMC)、柔性製造系統(FMS)、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工業機器人、大規模集成電路及電子製造設備等;
二是重要的機械、電子基礎件,主要是先進的液壓、氣動、軸承、密封、模具、刀具、低壓電器、微電子和電力電子器件、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等;
三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科學技術、軍工生產所需的重大成套技術裝備,如礦產資源的井采及露天開采設備,大型火電、水電、核電的成套設備,石油化工、煤化工、鹽化工的成套設備,黑色和有色金屬冶煉軋製成套設備,航空、鐵路、公路及航運等所需的先進交通運輸設備,污水、垃圾及大型煙道氣凈化處理等大型環保設備,大江大河治理、隧道挖掘、輸水輸氣等大型工程所需的成套設備,工程機械成套設備等。

(3)國外與我國裝備製造業相對應的范圍
裝備製造業范圍廣,門類多,產品雜,技術性強,服務面寬,涵蓋了主機產品、維修配件和服務等。我國的產業分類標准,與國際產業分類標准(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歐洲共同體委員會等共同編制「國際經濟核算體系」)(ICIS)及國際貿易分類標准(SITC)還不統一。為了使對「裝備製造業」的界定能盡量與國際標准接近,以便適應我國加入WTO的形勢,我們界定「裝備製造業」的范圍主要是指國際工業分類標准——ISIC中的38大類,即ISIC38。包括金屬產品,機器與設備製造。
具體來說,我們所界定的「裝備製造業」,相當於國際產業分類標準的382除電氣外機械製造業[非電氣機械];383電氣機械製造業[電氣機械];384運輸設備製造業[運輸設備];385科學、測量、控制、光學設備製造業[專業和科學設備]。相當於美國(1994年北美產業分類標准NAICS)的35工業機械及設備製造業;36電子及其他電氣設備製造業;37運輸設備製造業;38儀器及相關設備製造業。相當於歐洲國家的「資本貨物製造業」。【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產業發展司:《中國裝備製造業發展研究總報告(上冊)》(專題篇),北京,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產業發展司出版社,2002年版,第4頁。】

裝備製造業主要特點:
(1)裝備製造業范圍廣,門類多,技術含量高,與其他的產業關聯度大,帶動性強。
裝備製造業不僅涉及到機械加工業,還涉及到材料、電子和機械零配件加工等配套行業。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將帶動一大批相關產業的發展。裝備製造業可以為各行業提供現代化設備,從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到國防使用的武器裝備,各行各業都離不開裝備製造業;
(2)裝備製造業是高就業、節省能(資)源、高附加值產業
裝備製造業雖為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工業,但它不同於流程工業,它是組裝式工業,同時具有勞動密集性質,有較大的就業容量,可以提供大量就業機會。裝備製造業不僅直接吸納大量勞動力,同時裝備製造業前後關聯度較高,對裝備製造業投入也可帶動其它工業的發展,增加相關工業的就業人數。解決就業問題,緩解就業壓力,對保持社會安定團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資源日趨緊張,環保要求日趨嚴格的情況下,各國都致力於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省能源和省資源的高技術密集型和高附加價值型產業。裝備製造業作為技術密集工業,萬元產值消耗的能源和資源在重工業中是最低的。
裝備製造業是技術密集產業,產品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大。隨著裝備製造業不斷吸納高新技術,以及信息技術、軟體技術和先進製造技術在裝備製造業中的普及應用,技術裝備日趨軟體化,先進的裝備製造業將有更多的產業及其產業進入高技術產業范疇。
(3)裝備製造業是事關國家經濟安全及綜合國力的戰略性產業
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水平反映出一個國家在科學技術、工藝設計、材料、加工製造等方面的綜合配套能力。特別是一些技術難度大、成套性強,需跨行業配套製造的重大技術裝備製造能力,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和技術實力。因此,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有利於提高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的技術水平和勞動生產率,從而提高國家競爭力。許多工業化國家,在工業化成熟階段都把裝備製造業作為主導產業。
(4) 裝備製造業呈現出全球化的發展現狀
由於現代技術革命與高新技術的出現和信息網路技術的廣泛運用,裝備製造業所涉及的概念和領域正逐漸發生著巨大的轉變和整合,裝備製造業的技術研究、開發、生產以及銷售的全球化合作日趨加強,裝備製造業呈現出全球化的發展現狀。

Ⅷ 電子商務對製造業的影響有哪些

電子商務能更多地吸引顧客。可根據客戶訂單進行即時生產、即時銷售專,縮短了生產周期。

Ⅸ 簡述電子商務在製造業應用的五大系統

電子製造業投資高速增長。
一季度,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2%,快於同期規模以上工業投資增速37.4個百分點。

閱讀全文

與電子商務與裝備製造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企業培訓獎懲方案 瀏覽:520
溫州三頭牛電子商務 瀏覽:226
下載海濟生物電子商務 瀏覽:216
中專學電子商務有用嗎 瀏覽:424
明星代言拍攝方案策劃 瀏覽:465
銀行轉盤游戲方案策劃 瀏覽:760
中學生感恩父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3
2016年2月葯店促銷活動 瀏覽:527
電子商務部規章制度 瀏覽:875
2018暑期校本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102
地區性汽車的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610
教室親子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84
培訓計劃編制工作方案 瀏覽:26
最新新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86
美容院雙十一促銷方案 瀏覽:987
日威電器促銷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25
第三方物流企業與電子商務 瀏覽:517
2018年學校提高培訓的方案 瀏覽:422
河北省執法局安全生產培訓方案 瀏覽:267
自考電子商務概論網上作業答案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