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合同法電子商務

合同法電子商務

發布時間:2024-01-04 02:55:03

1. 電子商務合同的違約賠償標准

法律主觀:

違約金的賠償標准可以是雙方協商,但是違約金的最高限額不得超過對方的實際損失的百分之三十。冊御按照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大姿岩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滾御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法律客觀: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2. 電商違約會怎麼樣

摘自:YiShop電商系統
消費者在網站上通過下單的方式購買商品,一旦所下訂單得到對方的確認,消費者與電商之間就訂立了合法有效的買賣合同,合同的條款對雙方當事人均具有約束力,雙方當事人均應以誠實信用為原則,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如果一方當事人單方面違約,就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因而,電商單方面取消訂單屬於違約行為,應適用《合同法》予以調整。

同時,此類行為也違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侵犯了消費者商品服務知悉權和公平交易權,消費者也可以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條款維護自身的權利。

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最重要的是留存證據。針對電商違約,消費者要保留好網站上所下訂單以及網站對訂單的回饋等有效信息。一旦產生糾紛,消費者可以通過公證的方式固定證據,提交法庭;也可以攜帶能夠上網的電腦,在法庭上當庭演示。無論採取哪種方式,都應該向法庭提交證據的復印件。

在此特別提醒消費者,在完成下單或接到對方的確認件之時就要保留好相關的頁面,以防證據遺失。

針對電商違約,消費者有多種維權途徑。除與電商協商解決外,還可向當地消費者協會請求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或直接起訴至法院,請求法院裁決。

閱讀全文

與合同法電子商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促銷活動預算價格 瀏覽:728
臨沂汽車優惠促銷活動 瀏覽:526
李寧公司2012到2013年品牌營銷策略 瀏覽:759
網路營銷模式和特點是什麼意思 瀏覽:585
微信萌寶活動營銷70 瀏覽:47
施工企業管理培訓方案 瀏覽:465
校園微信營銷策劃案 瀏覽:990
近幾年網路營銷的發展 瀏覽:41
服裝品牌市場營銷論文 瀏覽:799
旅遊市場營銷策略論文 瀏覽:953
環衛宣傳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02
二本院校市場營銷畢業投簡歷 瀏覽:938
幼兒園大培訓大執法方案 瀏覽:182
飲料廣告促銷活動 瀏覽:426
網路營銷績效評價舉例 瀏覽:104
新產品的市場營銷方案 瀏覽:847
市場營銷項目組合 瀏覽:319
高端樓盤營銷方案 瀏覽:307
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544
公司商務禮儀培訓方案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