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盾构机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外出销售人员定位和调度
当前,企事业单位销售人员外出办公时间长、流动性大、活动范围广、难以考勤管理。企业销售团队日益庞 大,管理成本日益增加。图搜天下定位服务平台对移动终端进行位置查询和轨迹跟踪,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对外出移动办公的销售人员进行全过程跟踪与管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管理盲点。对重视业绩考核的企业而 言,防患未然,强于亡羊补牢。
儿童、老人安全监护的服务与管理
针对需要特别关爱的家庭成员而设计。可以对儿童、老人提供全面的行动轨迹跟踪,随时都可以知道他们地 处何地。家人可以通过网络登陆服务系统,查看外出家庭成员的当前位置和行动轨迹。
对海上渔民的安全监控、位置搜索、救援服务(30km近海)
根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统计,80%以上的海上遇险发生在距岸不超过50公里的海域。利用通信网络对遇险 者所持有的手机进行定位,来确定遇险者的位置,已成为近岸遇险定位主要方式之一。同时,海洋渔业部门可以对渔船进行实时有效跟踪定位,在获得渔船的报警信号后,立即定位渔船所在位置。
物流配送人员/车辆的定位和调度
GPS系统对物流业最大的贡献是实现了对物流运输过程的掌控。解决了传统物流“货物一发出,什么都不知 ”的情况。GPS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油耗等成本。客户坐在家中就能对自己的货物实时监控,发现偏移预设线路可紧急报警。
城市公共事业人员/车辆管理
根据城市公共事业移动人群行业的特点(如出勤时间长、流动性大、活动范围广、难以管理)而设计,为管理者提供外出人员的轨迹跟踪功能,设定区域离开报警功能,并实现上下班考勤管理、出勤调度等科学化、透明化管理功能。
租赁车辆的定位和安全监控
根据现阶段汽车租赁行业的特点(如被骗、过期不还、超速驾驶、驶出规定区域等)而设计。可以在线查车 ,找到准确其位置。另可设定规定活动区域,一旦车辆驶出规定区域就将即时预警至后台管理服务系统,使租赁公司有效掌控行车范围和租赁人动态。
应用方案举例
销售人员
销售外出难以管理——企业销售团队成本日益增加 —— 销售计划难以实现———— 出现问题
解决方案
1.销售人员外出办公时间长流动性大活动范围广、难以考勤管理
2.企业的销售团队日益庞大,企业管理成本日益增加;
3.销售人员不能切实执行公司的营销战略、销售计划。
||
图搜天下
||
1.能够随时定位销售人员,可进行有效管理和调度;控制时间和管理成本
2.销售人员外出,可全程跟踪与监控,提高工作效率;
3.销售人员早上可以不用到公司考勤,节约时间成本。
应用解决方案
图搜天下————成本管理——过程管理——时间管理
平台解决方案
物流车辆管理
1.燃料费用居高不下;
2.货物状态不能实时查询;
3.客户疑问得不到及时处理;
4.业务地域广,车辆多,信息难以搜集。
||
图搜天下
||
1.节约成本,杜绝浪费;
2.查实货物真实位置,提高客户满意度;
3.提高车辆的调度和使用效率;
4.利于安全监控,保障资产安全。深圳市 垦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gps定位网
B.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的973 计划
2011年 ,经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依托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的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的“盾构电液测控方法与系统集成技术研究”课题,获得国家973计划支持经费410万元,课题编号为2012CB724308。 (中华铁道网通讯员 张蕾)近日,经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依托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的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的“盾构电液测控方法与系统集成技术研究”课题,获得国家973计划支持经费410万元,课题编号为2012CB724308,课题负责人为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授级高工陈馈。这是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次承担国家973计划课题。
电液控制系统是盾构的核心,电液控制技术是盾构的核心技术。德、日、美等发达国家在盾构电液控制系统理论和技术方面长期处于垄断地位,我国尚未形成系统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电液控制系统主要元器件长期依赖进口,己成为制约我国盾构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技术之一。该课题将从基础理论、设计方法、支撑技术三个层面,对刀盘电液驱动理论和方法、推进系统协调控制理论和方法、节能控制理论和方法、电液系统性能测试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将着力解决突变载荷顺应性、系统协调可控性及控制可靠性等基础科学问题,为盾构电液系统设计制造的关键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与方法,从而使我国盾构电液系统的控制理论和技术跻身于世界前列。该课题的实施,将有力推进实验室的建设,为实验室开展行业应用基础研究、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增强技术辐射能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发挥重要的作用。
C. 施工组织管理计划书
第一章 总则 1 为了规范公司的生产现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特制本办法。 第二章 实施细则 1 质量管理 1.1 认真执行“四检(首检、自检、互检、巡检)”、“三不放过(不查清责任者不放过,不查清事故原因不放过,不落实预防措施不放过)”。 1.2 严格控制工序质量,坚持下道工序是客户,重点控制关键检测点,关键是最后一到工序质量。 1.3 做好文明工作,防止产品磕碰、划伤、防止有遗留的钉子在产品中。 2 工艺管理 2.1 认真执行《工艺作业指导书》。 2.2 熟记工艺作业程序,检查工具和检验仪器。 2.3 检查客户型号和配码规格是否一致。 2.4 发现疑问应及时提请相关部门处理。 2.5 按程序将首件送质检部检测确认合格,并将首件放置于展示台后方可生产。 2.6 严格执行更改文件的规定程序,做到手续齐全,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 2.7 合理使用设备、工具,保持车间有良好的运行状态。 2.8 对于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经过评审、批准、试行后,方可纳入技术文件用于生产。 3 定置管理 3.1 生产现场以“5S”为基础,实行定置管理。 3.2 标志正确,半成品分类定置存放,标志醒目、更改及时,清洁无垢,并派专人负责。 3.3 定置摆放,半成品按区域,按类别放置,做到正、直、齐。 3.4 及时检查、勤清理,产品要轻拿轻放,保持物料、产品外观完好。 3.5 帐、物、卡相符,手续齐备。 4 设备管理 4.1 认真填写设备检查保养记录,做到及时填写、字体端正、清晰准确、符合要求。 4.2 按设备特性定人、定机操作。严格按操作说明书规定操作,并经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4.3 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4.4 做到“四个要求”:完整、清洁、润滑、安全、严格执行设备管理条例,遵守操作规程和维修准则,坚持日擦洗、周维护、月保养的制度,安全可靠、保证运行正常。 4.5 建立设备台帐,完善设备管理。 5 工具管理 5.1 摆放整洁,工具箱内按量具、工具,生活用品分层自上而下存放,做到开箱易取,内外整齐、清洁。 5.2卡物相符,个人长期使用的工具、量具做到卡物相符与设备台帐一致,损坏、丢失工具照价赔偿。 5.3 正确使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做到轻拿、轻放,不碰撞、不敲打、不随意乱放。 5.4 用后应及时归还所借的工具、量具,保持清洁,按号放置。 6 劳动纪律 6.1 坚持两个准点:做到准点上班、准点下班。 6.2 做到五个不准:上班时间不准看书、看报;不准串岗;不准闲谈、大声喧哗;不准吃瓜果食物;未经批准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有事暂时离开岗位须向线组长请假并由组长发放“离岗证”方可离开。 6.3 出入厂门必须佩带厂牌,有事离厂必须请假,经批准后凭“放行条”出门。 6.4 生产现场、仓库严禁烟火,严禁乱拉电线,如需接线用火,须经得生产部同意,并做好安全措施后才可进行。 7 环境管理 7.1 做到人人坚持:设备照明电源闸刀不切断不走,工模夹具、检测台不擦洗保养好不走,半成品不堆放整齐不走,工具不清点摆放好不走,原始记录不记好不走,地面环境不打扫干净不走,门窗不关好不走。内外整洁,爱护环境,做到无积灰、无积水、无油污痰迹。 7.2 地面平整,定置线框清晰,走道畅通,标志鲜明,窗明壁净,图表整齐,样板架放置合理。 7.3 生产线,物料、成品和各种设备按序排列整齐,颜色管理一致,横平坚直、一视成线、井然有序。 7.4 加强绿化,爱护花草树木。
D. 有关新厂房施工期间的工作计划书
施工计划
就直接工程的主要工种的施工而言,应记载计划工法;就计划工法而言,可以考虑三种情形:指定特殊规格书中的工法;没有明示工法时,一般可以考虑以往使用较多的工法;自由选择。无论以上哪种情形,均需考虑合同条件、工期、安全性、经济性等,必须在讨论比较几个方案后确定。还应记载各工种的施工顺序,补充必要的施工图。
(1)竖井构筑(3)到达
盾构到达与进发基本相同,是盾构工法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一道工序。应针对接近到达竖井的掘进管理、临时井壁拆除时的安全、向井内的到达掘进,以及盾构机的解体、搬出等工序,结合土质条件、周围环境、竖井种类等条件制定计划。
(4)洞内清扫
盾构掘进结束后,应对洞内进行清扫,去除底部土砂。背后注人材和漏水点的处理等措施按计划中内容实施。
(5)二次衬砌
①混凝土配比
应写清设计书要求的混凝土配比及管理计划。
②浇注长度
考虑工程规模、质量要求、线形等因素,讨论一次的浇注长度,并写进计划中。
③浇注方法
参考隧道长度、断面等因素,讨论混凝土的运入、浇注方法,并写入计划。
④模框
计划中应记载适应上述浇注长度、浇注方法的模框构造,通常全断面浇注的情形较多。为使厚度薄,注入速度要快,侧压要大。为此,确定模框的构造和计划固定方法计划时必须认真讨论。
(6)辅助工法
确定辅助工法应考虑对象构造物、土质条件和加固目的,必须对工法、加固范围、施工计划进行充分的讨论。每个对象地点均应明示加固目的,对几种加固工法进行讨论比较,注明选定工法的根据,同时具体地写清施工注意事项和管理要点。起草计划时,应与甲方、有关机关充分协商。
(7)其他(附带工作)
计划还应记载其他附带事项。
5.临时设备工程计划
(1)装卸设备
即竖井中废弃排土的运出、管片等器材的运人计划。依据施工周期算出废土运出设备、运出量及器材的种类、运入量,确定设备计划。
(2)设备搬运
即隧道洞内设备搬运,应考虑洞内空间、搬运量、安全性等,来确定搬运设备和轨道设备的计划。
(3)排土处理设备
应针对土压盾构中的排土改良设备和泥水盾构中的泥水处理设备来制定计划。制定计划时,应对土质条件、添加材和接收排土的条件进行讨论。
(4)给排水设备
算出计划用水量,制定与其匹配的给水设备计划。就排水设备而言,应针对现场排出的水质、水量,制定满足排放标准的处理方法、设备规模的计划。
(5)供气通风设备
为了维持洞内作业环境,在考虑洞内发热量、空气消耗量等条件下,起草通风设备计划。
当土质中存在有害气体时,必须用其他方法做详细调查,并在该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制定计划。
(6)电力通信设备
由施工设备计划、工程计划算出每月的工程的用电量,作成用电计划。在用电计划的基础上算出合同的用电量,进而确定供电设备计划。隧道洞内的高压送电设备、后续的变电设备、照明设备、通信设备,非常时期的替代电源等也应写进计划。
(7)安全设备
记载地表保安设备、洞内保安设备、竖井升降安全设备的同时,还应把配备辅导员写进计划。
(8)临时建筑物
应把现场事务所、住所、协作者的住所等写进计
E. 盾构法的发展历史
用盾构法修建隧道已有 150余年的历史。
最早进行研究的是法国工程师M.I.布律内尔,他由观察船蛆在船的木头中钻洞,并从体内排出一种粘液加固洞穴的现象得到启发,在1818年开始研究盾构法施工,并于1825年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下,用一个矩形盾构建造世界上第一条水底隧道(宽11.4米、高6.8米)。在修建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两次被河水淹没,直至1835年,使用了改良后的盾构,才于1843年完工。
其后P.W.巴洛于1865年在泰晤士河底,用一个直径2.2米的圆形盾构建造隧道。
1847年在英国伦敦地下铁道城南线施工中,英国人J.H.格雷特黑德第一次在粘土层和含水砂层中采用气压盾构法施工,并第一次在衬砌背后压浆来填补盾尾和衬砌之间的空隙,创造了比较完整的气压盾构法施工工艺,为现代化盾构法施工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盾构法施工的发展。
20世纪30~40年代,仅美国纽约就采用气压盾构法成功地建造了19条水底的道路隧道、地下铁道隧道、煤气管道和给水排水管道等。从1897~1980年,在世界范围内用盾构法修建的水底道路隧道已有21条。德、日、法、苏等国把盾构法广泛使用于地下铁道和各种大型地下管道的施工。
1969年起,在英、日和西欧各国开始发展一种微型盾构施工法,盾构直径最小的只有1米左右,适用于城市给水排水管道、煤气管道、电力和通信电缆等管道的施工。
中国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首先在辽宁阜新煤矿,用直径 2.6米的手掘式盾构进行了疏水巷道的施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盾构,直径最大为11.26米,最小为3.0米。正在修建的第二条黄浦江水底道路隧道,水下段和部分岸边深埋段也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的千斤顶总推力为108兆牛,采用水力机械开挖掘进。在上海地区用盾构法修建的隧道,除水底道路隧道外,还有地铁区间隧道、通向河海的排水隧洞和取水管道、街坊的地下通道等。
F. 盾构机行业的发展趋势
这两年是个朝阳企业,市场需求量大,但是根据相关分析显示,目前盾构市场的盾构需求量逐渐减少,呈饱和状态,原因是第一批次开地铁的城市几乎都在挖掘运行中,剩下的中小城市,还没有相关发展计划。
G. 盾构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大纲
一、 编制依据 1
二、 工程概况 1
1、工程性质和作用 1
2、建筑及结构特征 2
3、建造地点特征 5
3.1车站特征 5
3.2隧道沿线场地特征 5
3.3隧道沿线管线特征 5
3.4工程地质情况 7
3.5水文地质情况 7
4、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 8
4.1施工轴线控制要点 8
4.2管片拼装控制要点 8
4.3 衬砌防水控制要点 9
4.4 地表沉降控制要点 9
4.5旁通道施工要点 9
4.6过铁路南何支线控制要点 10
三、 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11
1、盾构机 11
1.1 盾构机的安装 11
1.2 盾构机的调试 11
1.3 盾构机的拆卸 11
2、进出洞土体加固 12
2.1 施工概况 12
2.2 施工方法 12
3、出洞方案 13
3.1 洞口槽壁砼凿除 13
3.2 洞口止水帘布安装 13
3.3 盾构机出洞掘进 13
4、进洞方案 14
4.1盾构进洞前的准备工作 14
4.2盾构进洞前的姿态复核测量 14
4.3盾构接收井地基加固 14
4.4盾构进洞前洞门混凝土的凿除 14
4.5 盾构进洞掘进 14
4.6 盾构接收井准备 15
4.7 洞口衬砌拉紧装置 15
5、盾构机初始掘进(100环试掘进) 15
5.1 盾构掘进参数初步设定 15
5.2初始掘进前准备工作 16
5.3试掘进阶段的参数确定 16
5.4 试掘进阶段的施工监测 17
6、盾构正式掘进施工 17
7、管片拼装 18
7.1 管片的堆放及运输 18
7.2 拼装顺序 19
7.3 环面平整度 19
7.4 相邻环高差控制 19
7.5 纵、环向螺栓连接 19
7.6 衬砌拼装注意事项 19
8、同步注浆及衬砌壁后补压浆 20
8.1同步注浆量计算 20
8.2 浆液的配合比 20
8.3 浆液的拌制 20
8.4注浆时间和方量控制 21
8.5注浆压力控制 21
8.6衬砌壁后补压浆 21
8.7压浆施工注意事项 22
9、盾尾油脂的加注 22
10、纠偏 22
11、洞门施工 23
11.1 洞门结构概况 23
11.2 施工方法 23
11.3 质量保证措施 24
12、隧道内运输和施工设施 24
13、迷流监测 24
14、弃土处理 25
15、施工测量方案 25
15.1 测设依据 25
15.2 地面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布置 26
15.3地下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布设 26
15.4 测设的方法和测量技术指标的规定 27
15.5 地面和地下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复测 28
15.6 盾构拼装测量,盾构姿态测量和衬砌环片测量 28
15.7人员及仪器配备 29
四、 区间段施工重点 30
1、 盾构穿越走马塘河 30
2、 盾构穿越铁路南何支线 30
3、盾构穿越场中路立交桥匝道引桥 31
4、盾构在复合地层掘进 32
五、 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34
1. 安全生产施工措施 34
1.1 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 34
1.2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34
1.2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35
1.3持证上岗 35
1.4对安全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的检查验收 35
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35
1.6施工机械、设备 36
1.7治安消防安全 36
1.8季节性施工 37
2、文明施工 37
3. 管线和周围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38
六、 施工准备工作 39
1、工程管理组织的建立 39
2、技术准备 40
3、地面准备工作 40
3、井下准备工作 40
4、施工物资及机械设备准备 40
七、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41
1. 施工平面布置 41
2. 施工现场区域划分 41
2.1 现场施工道路 41
2.2 现场供水系统 41
2.3 现场排水系统 41
2.4 临时供电系统 41
2.5 拌浆系统 42
2.6 集土坑 42
2.7 井口垂直运输 42
2.8 管片堆放及粘贴防水材料场地 42
2.9 通风系统 43
八、 施工进度计划 43
九、 质量计划中的质量措施 44
1.工程质量标准 44
2.质量管理网络 47
3. 质量保证体系 48
4. 隧道衬砌质量控制 48
5. 隧道轴线控制 49
6. 管片拼装质量控制 49
7.地表沉降控制 49
8. 测量控制 49
十、 主要设备、工具配备计划 50
十一、 工程材料申请计划 52
1.主要材料计划用量 52
2.主要材料检验、试验及复试要求 52
十二、 劳动组织申请计划 53
十三、 附图 54
十四、 应急预案 54
1、触电应急响应预案 54
2、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预案 56
3、管线损坏事故应急响应预案 56
4、火灾应急响应预案 57
5、交通事故应急响应预案 58
6、伤亡、伤害应急响应预案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