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龙鱼和鲁花的品牌成长历程
金龙鱼集团 “金龙鱼”是新加坡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拥有的著名食用油品牌。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是隶属郭兄弟集团下的粮油集团的旗舰公司。嘉里粮油(深圳)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团下属的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全额投资的营销策划及管理公司.
郭兄弟集团由郭鹤年先生于1949年在马来西亚创立,已发展成为亚洲非常具多元化、非常富有魄力的跨国企业集团之一,集团成员包括太平洋航运有限公司、香格里拉酒店、嘉里建设、嘉里饮料、南华早报等等。
1974年,郭兄弟集团在香港成立了嘉里控股有限公司,从此“嘉里”成为郭兄弟集团在香港和中国大陆广泛业务的标志。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团属下的嘉里粮油集团在中国投资粮油生产企业的专业性投资公司.
1990年,嘉里粮油集团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油脂生产厂——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它是中国较早大规模生产精炼油脂和小包装油脂的企业。在随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嘉里粮油先后建立了深圳、上海、天津和青岛四大粮油生产基地以及防城、成都、西安、营口等十几个生产加工点,覆盖全国市场,构成了非常庞大的粮油食品生产加工体系,它们包括: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防城港新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天津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四川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西安嘉里油脂工业有限公司、青岛嘉里植物油有限公司、青岛嘉里花生油有限公司、营口渤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嘉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嘉里油脂化学工业(上海)有限公司、南海特种油脂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南天油粕工业有限公司和深圳南海粮食工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生产企业、一家专门从事原料采购的贸易公司深圳市嘉里粮油贸易有限公司以及一家专从事营销策划及管理的嘉里粮油(深圳)有限公司,嘉里粮油集团在中国现有员工人数达5000多人。
嘉里粮油在中国生产“金龙鱼”、“香满园”、“元宝”、“胡姬花”、“鲤鱼”、“巧厨”、“花旗”和“手标”等16个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其中,“金龙鱼”家喻户晓,是中国食用油的知名品牌!
嘉里粮油 (深圳)有限公司,是专门负责以上企业小包装食用油系列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开发、渠道建设和管理、营销策划及企业形象设计,提供企业管理服务和咨询服务,从事粮油、食品相关技术研发的管理公司。公司已经建立全国性的营销网络,成功实现对13个品牌的统一管理。
中国业已加入WTO,粮油行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抓住这个机遇,凭借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实力,遵照国际标准,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准和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上不断提高,在中国乃至全球粮油市场上大显身手!
品牌历程:1991年:
第一瓶小包装食用油:金龙鱼调和油下线;
1992年:
嘉里粮油小包装食用油家族壮大,开始推出其余品牌小包装食用油;
1996年:
嘉里粮油首创在央视投放广告片“金龙鱼—金光神州闪”篇,借助央视的强大渗透力,小包装食用油以及金龙鱼,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成为中国第一家树立品牌概念,传播品牌形象的食用油企业。
1997年:
金龙鱼芝麻油上市。
1998年:
金龙鱼花生油上市。
1999年:
金龙鱼粟米油上市。
2000年:
金龙鱼走过十年,十年的努力,使小包装食用油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2000年
公司投入专门人力物力,进行第二代调和油的研发工作;
2002年:
依据脂肪酸原理进行研发的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隆重上市;
2002年10月:
“金龙鱼——万家灯火篇”喜获“ AD 盛典观众最受欢迎”广告篇第一名。
2003年1月:
嘉里系列另一高端油种金龙鱼山茶油上市。
2003年12月12日
以金龙鱼为代表的嘉里粮油系列小包装食用油销量突破一百万吨;
2004年
嘉里粮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小包装食用油跨越 100 万吨”庆典;
2005年9月:
“ 金龙鱼 ” 大豆油、 “ 金龙鱼 ” 菜籽油和 “ 胡姬花 ” 花生油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05年12月:
在国内粮油行业率先独创的 " 一种脂肪酸比例合理的植物调和油 " ,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2006年1月:
“金龙鱼”荣获中国粮油学会颁发的科学技术二等奖。
嘉里粮油战略投资布局
1990年,嘉里粮油在国内投资的第一个生产小包装食用油生产基地——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在随后的十余年时间内,又陆续在青岛、防城港、天津、上海等全国各大港口及内陆中心城市,建立了十多家综合粮油、食品、油脂化工等多个业务领域的生产经营基地,实现了对全国市场的覆盖。
从原料采购—制造生产—销售管理,嘉里粮油构筑了中国最完善的粮油生产加工以及管理体系,成为真正意义上集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
营销网络遍布大江南北
嘉里粮油在全国设立了东、南、西、北四大营销区域,形成了一个高覆盖、高效率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的小包装食用油业务办事处、直销部及联络处达175个,经销商数量达到636个。截至目前, 仅“金龙鱼”的一级经销商数量就已超过500家,二级批发商、分销商的数量达到8500多个。一级网络覆盖了除中国台湾省外的全国500多个大中小城市,二级网络已覆盖了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其中沿海发达地区的市场渠道已深化到了乡镇与村庄。与此同时,嘉里粮油同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华润、华联、京客隆等国内外大型零售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的紧密型战略伙伴关系。
庞大而细致的营销渠道,使嘉里粮油拥有了中国最大、最完善的小包装食用油分销网络。
品牌理念:让你和你周围的人一起分享家庭的快乐和温暖
金龙鱼以不断创新及始终领先的技术,提供高品质、多品种、不同价格层次以及方便的小包装食用油产品。为追求健康生活品质的消费者带来健康、营养、美味的饮食体验,使人们分享家庭的快乐、温暖和关爱。进而打造国际品质的优秀食用油品牌。
品牌荣誉:
2007年初:
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统计数据显示,“金龙鱼”牌系列食用油再次蝉联食用油全国销量冠军,市场份额超过40%,继1996年以来,“金龙鱼”已经是第11年登上销量冠军宝座。
2006年4月:
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05年全国大型零售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及主要商品销售情况信息”显示:“金龙鱼”系列小包装油产品荣列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
2006年3月:
国家统计局所属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权威发布,“金龙鱼”牌食用油1996-2005年连续十年获得全国食用油类产品销量第一名。
2006年1月:
“金龙鱼”荣获中国粮油学会颁发的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5年12月:
“金龙鱼”荣膺由国家权威媒体人民网主办的2005首届中国“网友信赖与尊重的10大名牌”之一。
2005年12月26日:
“金龙鱼”连续五年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颁发的“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名”的证书;
2005年9月:
“金龙鱼”大豆油、“金龙鱼”菜籽油和“胡姬花”花生油荣获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00-2004年:
“金龙鱼”连续五年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颁发的“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名”的证书;
2003年:
“金龙鱼”品牌获得国家首批粮油行业“QS”认证。
2002年:
“金龙鱼”系列小包装食用油荣获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免检证书”;
2002年11月:
“金龙鱼”维生素A强化食用油通过中华预防医学会权威认证,并列入“健康金桥”重点推广工程之列;
2001年:
“金龙鱼”被评为“1981—2001年中国食品工业20大著名品牌”;
1998年:
“金龙鱼”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推荐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此外,嘉里粮油所属企业多年来荣获国家及各地“中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称号,及“海关信誉良好企业”、“纳税先进企业”、“银行资质评审3A企业”等多方肯定。集团概况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花生油年生产能力60万吨,葵花仁油生产能力10万吨。现拥有职工近8000人,辖设莱阳鲁花、莱阳姜疃鲁花、山东鲁花、周口鲁花、襄阳鲁花、深州鲁花、常熟鲁花、内蒙古鲁花等17个子公司。公司的主要产品有鲁花牌压榨一级花生油、剥壳压榨葵花仁油、坚果调和油、芝麻香油、酿造酱油、酿造糯米香醋、矿泉水、FD食品等产品。鲁花2002年获“国家级放心油”荣誉称号,2003年成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用油”,2004年,被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授予“营养健康倡导产品”,同年“鲁花”商标被国家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05年,鲁花花生油被国家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65.5亿元。
在发展过程中,鲁花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实施名牌战略,将其作为鲁花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创新战略。公司经过6年的科技攻关,成功地独创了5S纯物理压榨工艺。国家有关部门多次组织专家组对5S压榨工艺进行科技成果论证,结论为该工艺具有明显的五大创新:生产中一次性压榨避免了高温精炼和化学溶剂对油品的污染;独创了花生、葵花制油的“生香、留香”和“无水化脱磷”技术;VE保鲜、恒温储存技术,保存了成品食用油中的天然营养成分;彻底去除了油品中黄曲霉素。专家组评审认为,鲁花独创的5S纯物理压榨工艺科技含量高,是世界上领先的食用油制造工艺,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必将引领我国食用油工艺历史发展的方向。2002年5月28日,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审定会专家,参照鲁花的现行标准,对压榨花生油国家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 2003年6月, 鲁花5S纯物理压榨工艺通过了国家科技成果鉴定。2004年被山东省科技厅评为山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2005年又被中国粮油学会评为中国粮油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了粮油专家的认可和好评。经过5S压榨工艺生产出的新一代“鲁花”牌花生油无论在色泽、气味、滋味及内在质量上,已超过世界名牌产品的各项检验指标。鲁花牌葵花仁油就是通过这一新工艺,将葵花籽剥壳去皮压榨,突破了原来葵花籽带壳浸出的落后做法,填补了国内外葵花油生产的空白,2007年,鲁花“10万吨浓香葵花仁油剥壳压榨、无水脱磷新工艺”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做出了新的贡献。
实施名牌战略。鲁花集团把创建中国食用油第一品牌作为奋斗目标,以质量铸造品牌,以品牌引领企业,逐步将鲁花打造成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在创建品牌的征途中,鲁花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从原料选择、质量控制、成品储存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在生产过程中只榨取第一道花生原汁,投巨资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黄曲霉检测仪,自主研发了世界领先的去除黄曲霉素的分离装置,使油品更安全更健康;建成了万吨恒温库,确保花生原料一年四季保持新鲜,保持了花生的营养成份和内在质量,实现了产品合格率100%,用户满意率100%的质量目标,为铸就鲁花品牌奠定了基础。其次,鲁花狠抓市场建设,在全国各地建立了60多个销售分公司,成立了3000多人的营销团队,发展了2000多家经销商,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与此同时,鲁花还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中央电视台等高端媒体,树立鲁花的品牌形象,形成了以品牌拉动市场,以市场带动销售,以销售促进生产的良性循环。现在,鲁花品牌已家喻户晓,享誉大江南北,成为中国花生油第一品牌,中、高档消费者的首选产品。
鲁花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随着公司产品销量的扩大,原料收购数量也不断增加,带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辽宁等地发展花生配套基地600万亩,内蒙古油葵配套种植基地150万亩。年收购花生原料130多万吨,油葵原料30万吨,为农民直接创造收入30多亿元,可带动600多万农民增收致富。公司的发展还解决了当地农村富余人员的就业问题,吸纳了2000多名农民到企业务工,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以上,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运输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万多人。2003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了鲁花公司,对鲁花所做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由于你们的努力,使消费者和农民都得到了好处,好,做得很好,希望你们做得更好,让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 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也视察了鲁花,他高兴地说:“感谢鲁花在中国油脂方面做出的贡献!好好做,国家支持鲁花这样的民族企业发展。”
鲁花人将牢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嘱托,始终围绕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保持已有业绩的基础上,站在大市场、大农业的战略高度,将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为解决中国食用油短缺和国家食品战略安全,做出我们的贡献。我们计划到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末,花生油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发展花生种植基地1000万亩,让千万农民成为鲁花的厂外员工,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实现鲁花人“产业报国,惠利民生”的宏伟愿望。
❷ 中粮集团和鲁花集团有没有被外资收购啊
截至2021年1月20日,并没有中粮集团和鲁花集团被外资收购的相关消息对外进行公开报道。中粮集团和鲁花集团的相关介绍具体如下:
中粮集团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央企业,也是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致力于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建设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体。
中粮集团利用不断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贡献于民众生活的富足和社会的稳定。
鲁花集团的主要产品有鲁花牌5S压榨一级花生油、剥壳压榨葵花仁油、芝麻香油、酿造酱油、酿造糯米香醋、矿泉水、FD食品等产品。鲁花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现已形成科技、品牌、营销网络、规模四大优势。
(2)鲁花集团营销模式扩展阅读:
中粮集团的掐他介绍:
中粮集团从粮油食品贸易、加工起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至种植养殖、物流储运、食品原料加工、生物质能源、品牌食品生产销售以及地产酒店、金融服务等领域,在各个环节上打造核心竞争能力,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最大化价值,并以此回报全体客户、股东和员工。
中粮不断加强与全球业务伙伴在农产品、粮油食品、番茄果蔬、饮料、酒业、糖业、饲料、肉食以及生物质能源、地产酒店、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合作。凭借其良好的经营业绩,中粮持续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❸ 营销的四个阶段
一个不重视营销的企业不会是一个好企业,一个只会重视营销的企业同样也不会是一个好企业。现代营销无疑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头戏,但如果一个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追求营销,那就等同于只追求利利润的最大化。现代企业产品的销售应该经过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是:卖产品→卖信誉→卖品牌→卖文化。能走到最后一个时期的一定是优秀的。
一、卖产品。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商界确实热闹过一阵,受了多少年贫穷的中国人面对这个掘金时代很难保持绅士风度。昨天还紧缺的商品一夜之间充盈市场,真可谓是空前的繁荣。在那种繁荣之下,太多太多的商家都在不顾一切地向外兜售自己的产品,以便获得更大的利益。当初参与兜售产品的那些第一代企业到现在早已所剩无几了。那时的企业一个饥饿的婴儿,贪婪地吮吸着市场的价值,却最终大都经不住市场的考验而过早的夭折了。对于一个企业或者刚走上市场的产品来说,很多经营者想到的就是如何地把大批的产品卖出去,换来大把的金钱,以解决自身的亏空。
在他们心中,金钱最重要也最可观,别的东西,比如信誉、质量等等,都是后话。卖产品的时期往往是最激动人心的时期,眼看着自己的产品成批外出,大把的钞票滚滚而来,那心情没有切心的体验是很难想象到的。很多的产品、很多的企业,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消亡。这主要是把钱看得太重,本来很好的产品,很好的企业,总想先赚足了钱再去想信誉、想质量,结果萝卜快了不洗泥,见利忘义。这是大多在卖产品时期遭遇失败的根本原因。
二、卖信誉。
大浪淘沙,经过市场的洗礼,那些能从卖产品时期走出来的企业或产品,大多是明智的。他们或过早地意识到产品要想在市场中永远能得以立足,必须得到市场的认同,这个认同就是信誉。现在很多的企业、很多的产品都在讲信誉,信誉要抵挡金钱的诱惑,同时信誉更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讲的都是信誉。
2001年有首届中国信誉论坛上,山东鲁花集团董事长孙孟全代表入会企业家在信誉宣言中说:“信誉不仅是道德规范,也是市场游戏规则,更是市场准入证和通行证。”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失去了信誉交易的链条,就会断裂市场经济,根本无法运转。”在咨询活动中,我曾发现这样一家公司,他们通过一系列的虚假汇报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取得了巨额贷款。在他们得到贷款之后,便用这些资金做起了另外的项目,可悲的是,项目还没有开始运营,企业便面临着倒闭的困境。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这家公司的信誉度相当差。天天呆在公司里要拖欠的外地公司就有四五家。有一位洛阳客商感叹地说:“做了这么多年工作,从没遇到过这样的公司。”
他们的产品由于宣传到位,一个时期内在市场上曾很受欢迎,可惜他们没有把握好机遇,信誉连连出错。先是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接着是与客户的信誉出了问题,常常是经销商贷款早已汇出,产品却迟迟不到。甚至有的贷款打出,业务代表却无影无踪。结果是一边开拓市场,一边在自己扼杀市场,不到两年时间企业基本瘫痪。
现在的市场状况是,越是大型的企业信誉度越高,越是小型的企业信誉度越低。这也正是消费者相信大型企业,相信名品的主要原因。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小企业更应讲求信誉。
三、卖品牌。
中国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聪明的企业都开始重视公司的品牌、产品的品牌。温州人是觉醒的最早的一个群体。温州人从加工厂时代转到现代的品牌时代,可以说是聪明的温州人的一种必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已经来到了寻常百姓家,从家电到服装,再到现在的日用生活品,人们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与此同时,聪明的商家开始把品牌建设提到了企业发展的台面。品牌时代仅有产品质量是不够的,仅有信誉也是不够的。
计划经济时代基本属于卖产品时代,那时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品牌时代最大的特点是酒香还得会吆喝。这个吆喝并不是你花大把的钞票到央视做广告。那些只知道花钱做广告的公司实际上只是停止在卖产品时期,因为他们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的只是他们的产品,而并非是品牌。这种情况下,产品很可能如白驹过隙,企业很可能会在做高兴着大把地点着钞票的时候,轰然倒掉。这方面的事例不是没有。当我们企业进入到卖品牌时期时,最起码证明你注重了产品的质量,注重了市场的信誉,注重了产品的宣传,更重要的是注重了产品的附加值。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在希望自己能做成一个百年品牌,当然就是希望自己在市场上永立于不败之地。这是能说得出来的,但不一定是能做得到的。
看看现在市场上那位数不多的百年企业、百年老店或说百年品牌,有几家对市场上的同类能形成具大的冲击?对市场形不成冲击的品牌,纵有千年历史只能算是古董。真正的品牌就是要卖得多、卖得快、卖得久、卖得贵、对市场有冲击力、在消费者心中有影响力,能走到卖品牌时期的企业一定是优秀企业,但离长寿企业百年品牌还差几步。
四、卖文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企业文化进入我国之后,企业文化就逐步被一些英明的企业管家运用。实际上,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和市场运作中,只是一种无穷的助力,但决不会成为主力。不能一味的重视,你又不能不重视。当一个企业的产品到了品牌时期的时候,如果再想进步,这个时候最好的东西就是文化。文化可以为你的品牌带来无限的附加值。当你在为你的好产品在一个市场打不开新的局面,这个时候最好的东西是什么?是文化。
文化入侵比武装入侵更可怕,只要精神不死,武装入侵就没有胜利可言。但文化可以改变人的思想,思想改变了,还有什么不能改变的?当代文化入侵的成功典型就是韩国,韩国在经济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开始了他的文化攻势。这几年韩国式文化对中国的强势进攻不能说对我国的市场没有形成冲击。过去说,当经济入侵达不到目的时最后的办法就是战争,现在我认为经济入侵达不到目的时,就进行文化入侵。看看美国对世界的大范围入侵,不也是文化在辅着经济吗?文化与经济一旦绑在了一起,给市场带来的冲击是无法估量的。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带来的冲击也是无法估量的。任何一个禁固的地区或民族,最终被打开大门的不是枪炮是文化。
市场上,可口可乐在卖文化,五粮液在卖文化,海尔在卖文化,同仁堂也在卖文化。文化是品牌的升华,文化不是面向市场喊出的口号。文化的真伪市场是块试金石,没有几年的修炼是不敢到市场上闯的。一个企业、一个品牌,如果走过了品牌时期来到文化时代,离做一个长胜企业、一个长寿品牌,就不会太远了。
❹ 鲁花花生油的兴起与什么因素有关
如果真要回答应该是广告吧,还有鲁花支持过比较大的运动项目
这公司比较diao,升价的幅度最大,降价的速度最慢,想不关注都难
❺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是不是用直销的模式在运营
是的,已经提交了直销申请,现在很多传统都在走直销模式了,已然是趋势,但是选择一个适合的品牌很重要,我在做,希望能够帮到你
❻ 鲁花是哪个国家的
中国的。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横跨食用油、调味品、蔬菜加工等多个行业。
主要产品有“鲁花5S压榨一级花生油”、“压榨特香菜籽油”、“玉米油”、“橄榄油”、“芝麻香油”、“自然鲜酱香酱油”、“酿造黑糯米香醋”、“FD食品”等。
2002年,鲁花花生油获“国家级放心油”荣誉称号;2003年成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用油”;2004年,被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授予“营养健康倡导产品”;
同年“鲁花”商标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5年,鲁花花生油被国家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13年,鲁花“5S纯物理压榨工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3·15”期间消费者参观鲁花食用油基地
为建立健康、安全的,让消费者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广西华润万家组织消费者、媒体、政府及行业协会代表于2019年3月14日走进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鲁花食用油基地进行参观。
在分装车间技术人员介绍,鲁花食用油“5S物理压榨工艺”采用物理压榨技术代替化学浸出,避免了高温精炼和化学溶剂对油品的污染;
“生香、留香”技术,完全激发和保留了花生中的香味物质;“无水化脱磷”技术,完全保留油品中的活性营养;恒温储存保鲜技术,确保食用油中的天然营养成分不变质,并采用除油品中黄曲霉素技术等五大创新技术研制。
据了解,鲁花集团掌握的“5S物理压榨工艺”在去除黄曲霉素的同时,完整保留了植物油的营养、风味等品质特征,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据悉,本次活动还将开放华润万家的35家门店食品操作间,邀请消费者走进供应商生产基地免费参观,并向消费者展示如何辨别食品优劣、食品添加剂安全、果蔬检验流程等,该质量月活动已连续开展了十一年。
❼ 山东鲁花是国企还是私企啊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是一家大型的民营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下设24个生产基地,横跨食用油、调味品、蔬菜加工等多个行业。。公司的主要产品有鲁花5S压榨一级花生油、压榨特香菜籽油、剥壳压榨葵花仁油、坚果调和油、橄榄油、芝麻香油、酿造酱油、酿造糯米香醋、花生制品、粉丝、矿泉水、原装进口葡萄酒、FD食品等产品。
(7)鲁花集团营销模式扩展阅读: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四大优势如下:
1、科技优势
国家有关部门多次组织专家组对5S压榨工艺进行科技成果论证,结论为该工艺具有明显的五大创新:生产中一次性压榨避免了高温精炼和化学溶剂对油品的污染;独创了花生、葵花制油的“生香、留香”和“无水化脱磷”技术;VE保鲜、恒温储存技术,保存了成品食用油中的天然营养成分;彻底去除了油品中黄曲霉素。
2、品牌优势
将鲁花打造成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在创建品牌的征途中,鲁花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从原料选择、质量控制、成品储存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在生产过程中只榨取第一道花生原汁,投巨资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黄曲霉检测仪,自主研发了世界领先的去除黄曲霉素的分离装置,使油品更安全更健康。
鲁花建成了万吨恒温库,确保花生原料一年四季保持新鲜,保持了花生的营养成份和内在质量,实现了产品合格率100%,用户满意率100%的质量目标,为铸就鲁花品牌奠定了基础。
3、营销网络优势
山东鲁花集团始终高度重视产品销售的龙头地位,狠抓市场建设,形成了以市场带动销售,以销售拉动生产的良性循环。公司已拥有1500人的营销队伍,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8个销售分公司,发展了一千多家经销商,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
4、规模优势
山东鲁花集团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花生油生产厂家,年生产能力达40万吨。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山东省委、省政府“东西部结合、共同发展”的号召,到菏泽市定陶县兴建了占地350亩、年产花生油15万吨的山东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
❽ 如何介绍鲁花葵花油
金龙鱼集团 “金龙鱼”是新加坡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拥有的著名食用油品牌。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是隶属郭兄弟集团下的粮油集团的旗舰公司。嘉里粮油(深圳)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团下属的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全额投资的营销策划及管理公司.
郭兄弟集团由郭鹤年先生于1949年在马来西亚创立,已发展成为亚洲非常具多元化、非常富有魄力的跨国企业集团之一,集团成员包括太平洋航运有限公司、香格里拉酒店、嘉里建设、嘉里饮料、南华早报等等。
1974年,郭兄弟集团在香港成立了嘉里控股有限公司,从此“嘉里”成为郭兄弟集团在香港和中国大陆广泛业务的标志。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团属下的嘉里粮油集团在中国投资粮油生产企业的专业性投资公司.
1990年,嘉里粮油集团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油脂生产厂——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它是中国较早大规模生产精炼油脂和小包装油脂的企业。在随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嘉里粮油先后建立了深圳、上海、天津和青岛四大粮油生产基地以及防城、成都、西安、营口等十几个生产加工点,覆盖全国市场,构成了非常庞大的粮油食品生产加工体系,它们包括: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防城港新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天津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四川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西安嘉里油脂工业有限公司、青岛嘉里植物油有限公司、青岛嘉里花生油有限公司、营口渤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嘉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嘉里油脂化学工业(上海)有限公司、南海特种油脂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南天油粕工业有限公司和深圳南海粮食工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生产企业、一家专门从事原料采购的贸易公司深圳市嘉里粮油贸易有限公司以及一家专从事营销策划及管理的嘉里粮油(深圳)有限公司,嘉里粮油集团在中国现有员工人数达5000多人。
嘉里粮油在中国生产“金龙鱼”、“香满园”、“元宝”、“胡姬花”、“鲤鱼”、“巧厨”、“花旗”和“手标”等16个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其中,“金龙鱼”家喻户晓,是中国食用油的知名品牌!
嘉里粮油 (深圳)有限公司,是专门负责以上企业小包装食用油系列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开发、渠道建设和管理、营销策划及企业形象设计,提供企业管理服务和咨询服务,从事粮油、食品相关技术研发的管理公司。公司已经建立全国性的营销网络,成功实现对13个品牌的统一管理。
中国业已加入WTO,粮油行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抓住这个机遇,凭借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实力,遵照国际标准,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准和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上不断提高,在中国乃至全球粮油市场上大显身手!
品牌历程:1991年:
第一瓶小包装食用油:金龙鱼调和油下线;
1992年:
嘉里粮油小包装食用油家族壮大,开始推出其余品牌小包装食用油;
1996年:
嘉里粮油首创在央视投放广告片“金龙鱼—金光神州闪”篇,借助央视的强大渗透力,小包装食用油以及金龙鱼,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成为中国第一家树立品牌概念,传播品牌形象的食用油企业。
1997年:
金龙鱼芝麻油上市。
1998年:
金龙鱼花生油上市。
1999年:
金龙鱼粟米油上市。
2000年:
金龙鱼走过十年,十年的努力,使小包装食用油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2000年
公司投入专门人力物力,进行第二代调和油的研发工作;
2002年:
依据脂肪酸原理进行研发的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隆重上市;
2002年10月:
“金龙鱼——万家灯火篇”喜获“ AD 盛典观众最受欢迎”广告篇第一名。
2003年1月:
嘉里系列另一高端油种金龙鱼山茶油上市。
2003年12月12日
以金龙鱼为代表的嘉里粮油系列小包装食用油销量突破一百万吨;
2004年
嘉里粮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小包装食用油跨越 100 万吨”庆典;
2005年9月:
“ 金龙鱼 ” 大豆油、 “ 金龙鱼 ” 菜籽油和 “ 胡姬花 ” 花生油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05年12月:
在国内粮油行业率先独创的 " 一种脂肪酸比例合理的植物调和油 " ,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2006年1月:
“金龙鱼”荣获中国粮油学会颁发的科学技术二等奖。
嘉里粮油战略投资布局
1990年,嘉里粮油在国内投资的第一个生产小包装食用油生产基地——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在随后的十余年时间内,又陆续在青岛、防城港、天津、上海等全国各大港口及内陆中心城市,建立了十多家综合粮油、食品、油脂化工等多个业务领域的生产经营基地,实现了对全国市场的覆盖。
从原料采购—制造生产—销售管理,嘉里粮油构筑了中国最完善的粮油生产加工以及管理体系,成为真正意义上集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
营销网络遍布大江南北
嘉里粮油在全国设立了东、南、西、北四大营销区域,形成了一个高覆盖、高效率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的小包装食用油业务办事处、直销部及联络处达175个,经销商数量达到636个。截至目前, 仅“金龙鱼”的一级经销商数量就已超过500家,二级批发商、分销商的数量达到8500多个。一级网络覆盖了除中国台湾省外的全国500多个大中小城市,二级网络已覆盖了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其中沿海发达地区的市场渠道已深化到了乡镇与村庄。与此同时,嘉里粮油同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华润、华联、京客隆等国内外大型零售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的紧密型战略伙伴关系。
庞大而细致的营销渠道,使嘉里粮油拥有了中国最大、最完善的小包装食用油分销网络。
品牌理念:让你和你周围的人一起分享家庭的快乐和温暖
金龙鱼以不断创新及始终领先的技术,提供高品质、多品种、不同价格层次以及方便的小包装食用油产品。为追求健康生活品质的消费者带来健康、营养、美味的饮食体验,使人们分享家庭的快乐、温暖和关爱。进而打造国际品质的优秀食用油品牌。
品牌荣誉:
2007年初:
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统计数据显示,“金龙鱼”牌系列食用油再次蝉联食用油全国销量冠军,市场份额超过40%,继1996年以来,“金龙鱼”已经是第11年登上销量冠军宝座。
2006年4月:
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05年全国大型零售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及主要商品销售情况信息”显示:“金龙鱼”系列小包装油产品荣列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
2006年3月:
国家统计局所属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权威发布,“金龙鱼”牌食用油1996-2005年连续十年获得全国食用油类产品销量第一名。
2006年1月:
“金龙鱼”荣获中国粮油学会颁发的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5年12月:
“金龙鱼”荣膺由国家权威媒体人民网主办的2005首届中国“网友信赖与尊重的10大名牌”之一。
2005年12月26日:
“金龙鱼”连续五年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颁发的“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名”的证书;
2005年9月:
“金龙鱼”大豆油、“金龙鱼”菜籽油和“胡姬花”花生油荣获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00-2004年:
“金龙鱼”连续五年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颁发的“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名”的证书;
2003年:
“金龙鱼”品牌获得国家首批粮油行业“QS”认证。
2002年:
“金龙鱼”系列小包装食用油荣获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免检证书”;
2002年11月:
“金龙鱼”维生素A强化食用油通过中华预防医学会权威认证,并列入“健康金桥”重点推广工程之列;
2001年:
“金龙鱼”被评为“1981—2001年中国食品工业20大著名品牌”;
1998年:
“金龙鱼”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推荐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此外,嘉里粮油所属企业多年来荣获国家及各地“中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称号,及“海关信誉良好企业”、“纳税先进企业”、“银行资质评审3A企业”等多方肯定。集团概况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花生油年生产能力60万吨,葵花仁油生产能力10万吨。现拥有职工近8000人,辖设莱阳鲁花、莱阳姜疃鲁花、山东鲁花、周口鲁花、襄阳鲁花、深州鲁花、常熟鲁花、内蒙古鲁花等17个子公司。公司的主要产品有鲁花牌压榨一级花生油、剥壳压榨葵花仁油、坚果调和油、芝麻香油、酿造酱油、酿造糯米香醋、矿泉水、FD食品等产品。鲁花2002年获“国家级放心油”荣誉称号,2003年成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用油”,2004年,被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授予“营养健康倡导产品”,同年“鲁花”商标被国家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05年,鲁花花生油被国家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65.5亿元。
在发展过程中,鲁花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实施名牌战略,将其作为鲁花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创新战略。公司经过6年的科技攻关,成功地独创了5S纯物理压榨工艺。国家有关部门多次组织专家组对5S压榨工艺进行科技成果论证,结论为该工艺具有明显的五大创新:生产中一次性压榨避免了高温精炼和化学溶剂对油品的污染;独创了花生、葵花制油的“生香、留香”和“无水化脱磷”技术;VE保鲜、恒温储存技术,保存了成品食用油中的天然营养成分;彻底去除了油品中黄曲霉素。专家组评审认为,鲁花独创的5S纯物理压榨工艺科技含量高,是世界上领先的食用油制造工艺,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必将引领我国食用油工艺历史发展的方向。2002年5月28日,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审定会专家,参照鲁花的现行标准,对压榨花生油国家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 2003年6月, 鲁花5S纯物理压榨工艺通过了国家科技成果鉴定。2004年被山东省科技厅评为山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2005年又被中国粮油学会评为中国粮油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了粮油专家的认可和好评。经过5S压榨工艺生产出的新一代“鲁花”牌花生油无论在色泽、气味、滋味及内在质量上,已超过世界名牌产品的各项检验指标。鲁花牌葵花仁油就是通过这一新工艺,将葵花籽剥壳去皮压榨,突破了原来葵花籽带壳浸出的落后做法,填补了国内外葵花油生产的空白,2007年,鲁花“10万吨浓香葵花仁油剥壳压榨、无水脱磷新工艺”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做出了新的贡献。
实施名牌战略。鲁花集团把创建中国食用油第一品牌作为奋斗目标,以质量铸造品牌,以品牌引领企业,逐步将鲁花打造成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在创建品牌的征途中,鲁花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从原料选择、质量控制、成品储存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在生产过程中只榨取第一道花生原汁,投巨资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黄曲霉检测仪,自主研发了世界领先的去除黄曲霉素的分离装置,使油品更安全更健康;建成了万吨恒温库,确保花生原料一年四季保持新鲜,保持了花生的营养成份和内在质量,实现了产品合格率100%,用户满意率100%的质量目标,为铸就鲁花品牌奠定了基础。其次,鲁花狠抓市场建设,在全国各地建立了60多个销售分公司,成立了3000多人的营销团队,发展了2000多家经销商,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与此同时,鲁花还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中央电视台等高端媒体,树立鲁花的品牌形象,形成了以品牌拉动市场,以市场带动销售,以销售促进生产的良性循环。现在,鲁花品牌已家喻户晓,享誉大江南北,成为中国花生油第一品牌,中、高档消费者的首选产品。
鲁花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随着公司产品销量的扩大,原料收购数量也不断增加,带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辽宁等地发展花生配套基地600万亩,内蒙古油葵配套种植基地150万亩。年收购花生原料130多万吨,油葵原料30万吨,为农民直接创造收入30多亿元,可带动600多万农民增收致富。公司的发展还解决了当地农村富余人员的就业问题,吸纳了2000多名农民到企业务工,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以上,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运输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万多人。2003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了鲁花公司,对鲁花所做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由于你们的努力,使消费者和农民都得到了好处,好,做得很好,希望你们做得更好,让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 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也视察了鲁花,他高兴地说:“感谢鲁花在中国油脂方面做出的贡献!好好做,国家支持鲁花这样的民族企业发展。”
鲁花人将牢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嘱托,始终围绕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保持已有业绩的基础上,站在大市场、大农业的战略高度,将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为解决中国食用油短缺和国家食品战略安全,做出我们的贡献。我们计划到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末,花生油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发展花生种植基地1000万亩,让千万农民成为鲁花的厂外员工,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实现鲁花人“产业报国,惠利民生”的宏伟愿望。
▲警告:本问题由网络知道机器人自动回答,但不能保证100%回答准确,请不要使用“在线交谈”“离线留言”“站内消息”功能询问机器人,回答结果仅供参考!
❾ 促进和制约鲁花在当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只有鲁花集团董事会讨论研究之后才可以判定。
而对于涉及到社会性的诸多因素,也只有将此判定意见上报当地的党委、政府获得认可之后才可以定论。
因为:
1,任何一个企业、或是一个品牌,绝对不敢擅自定论当地的党委、政府不支持这个企业、或是这个品牌的经营和发展;
2,任何一个企业、或是一个品牌,绝对不敢擅自定论当地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阻碍和制约着这个企业、或是这个品牌的生存和发展。
3,任何一个企业、或是一个品牌,如果把制约自身发展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当地的外部环境与社会条件,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坎坷崎岖。
故此,属于来自社会性的负面的制约因素,即使是真实存在的,也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更不能落实到书面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