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流行声乐宣传

流行声乐宣传

发布时间:2022-07-05 18:09:44

㈠ 求校园音乐会的宣传

用美妙的音符,编出灿烂的人生乐章,有音乐,灵魂便不会寂莫......

驻足音乐的殿堂,感受钟声的雄厚;雨雾般的缠绵;冰雹般激活;还有那阳春白雪般的典雅......

步入音乐的殿堂,能使你的灵魂得到升华。你把生命旋律给了我,我用理想把他谱成一首歌。

巴赫的音乐,浪漫典雅,折射出遥远的时代风貌,迸发出古文明的底蕴;舒曼的小夜曲,恬静优雅,安抚躁动的心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慷慨激昂,催人奋进,感受热血沸腾......

感受天籁之音,澄净心灵,使人生得到启迪!

有音乐,灵魂便不会寂莫,用美妙的音符,编出灿烂的人生乐章!

(1)流行声乐宣传扩展阅读:

音乐会主持稿

陆;敬爱的老师们

崔;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韩;首先欢迎大家能光临晚会现场共赏精彩的节目。

崔;时间如白驹过隙,分分秒秒里躺着我们辛勤的汗水,分分秒秒里留下我们匆忙的背影,分分秒秒里记录着我们的进步······

陆:是啊,我们摆脱稚嫩,懂得为自己的未来打拼。我们离开父母,懂得了自立自强。我们用进步来诠释我们的努力。我们利用学术交流来扬长避短。

韩:下面让我们开始今晚的音乐会吧。相信今天的音乐会一定会把大家带入我们梦中的音乐殿堂。首先请大家欣赏由张译文,田圣尚等人演唱,隋静,李宇等人伴舞,xx,xx伴奏的《神话》。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会让我们眼睛与耳朵一起陶醉的节目吧。

崔:我们确实体会到了那如梦如幻的的爱情。很凄凉却是那般的唯美。人人都说慈母爱,但是姐姐也有一种珍贵的付出。下面请欣赏由xx给我们演唱的《姐姐》 伴奏:xx

陆: 下雨衣当伞,再苦再累都说无悔。有姐姐的人们多幸福啊。祝愿我们身边所有关心我们的亲戚都永远幸福健康。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由李立杰为我们演唱的《故乡的小路》 伴奏:xx

韩 :谢谢xx的演唱。苦难的人们渴望自由,他们用音乐表达心酸,下面请欣赏侣倩为我们演唱的《一抹夕阳》伴奏:xx

崔:夕阳如此美丽只是近黄昏。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倾听由xx为我们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和他一起领略下气势磅礴的大好江河吧。伴奏:xx

陆:听完xx的演唱我们似乎已经听到了那惊涛拍岸的声音。 下面让我们欣赏由xx演唱的《牧羊姑娘》 伴奏:xx

韩:祝愿我们的牧羊姑娘和她的羊儿能早日摆脱悲伤。自由的欢唱。 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由王谦演唱的《二月里罢到如今》伴奏:xx

崔:谢谢xx的演唱。 鸽子向往自由,象征和平。让自由飞翔起来,下面一起倾听由xx演唱的《飞吧,歌子》伴奏:xx

陆:好优美的声音,如同歌子在蓝天中飞翔一样。相信这只鸽子飞到的地方就会有快乐的影像。下面就有请xx来告诉我们《幸福在哪里》伴奏:xx

韩:谢谢郝琪的演唱,原来幸福一直都围绕着我们啊。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由冯平平为我们演唱《绒花》 伴奏:xx

韩:好美的声音,有绒花绽放时的轻柔

陆:哎,xx,你说大家听了这么时间的声乐演唱,我们是不是应该让大家也欣赏一些乐器的表演啊。
韩:好啊,那我们听听大家的意见,大家想不想看看器乐的表演啊?那我们就请一个吧。

陆:光明代表着希望,光明孕育着未来,在光明的世界里我们充满憧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由xx和xx为我们带来的二胡合奏,xx的作品《光明行》
崔:谢谢xx和xx的精彩演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情。接下我们一起欣赏由陈小慧给我们演唱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伴奏:高梦柯

陆:谢谢xx的演唱。 身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深深的爱着我们的国家。下面让我们有请xx为我们演唱《我爱你中国》伴奏:xx

韩:xx的演唱激起了我们每个人的爱国情怀。下面有请xx给我们演唱《黄水瑶》,和他一起进入那个曾被日寇侵略的年代。伴奏:xx

崔:谢谢xx的精彩演唱。中国自古地大物博,我们的祖国随着时代步伐的发展,一日日的更加繁荣昌盛。下面一起欣赏由杨曦给我们带来的《中国的土地》。伴奏:xx

陆:谢谢xx的演唱,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那都是映照出思念的物象。下面请欣赏xx为我们演唱《月之故乡》伴奏:xx

韩:谢谢zz的演唱。让人不禁思绪纷飞,飘向那能照到家乡的地方了。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在情里,也在风雨里下面欣赏xx为我们带来的《生死相依苦恋着你》伴奏:xx

崔:相信祖国永远在我们的心里。下面欣赏由xx为我们演唱的《我亲爱的》伴奏:xx陆:xx唱的真是撕心裂肺啊,若我们xx真有真有这么个女孩,肯定会被他感动的。下面我们有请xx为我们演唱《梧桐树》伴奏:xx。

韩:谢谢xx的精彩演唱,梧桐叶落,秋的孤寂是若隐若现。接下来有请xx为我们演唱动听的草原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伴奏:xx崔:谢谢xx的精彩演唱我们好像已经看到了那牛羊满地的美丽情景了。接下来。有请xx为我们演唱《延水瑶》 伴奏:xx

陆:谢谢xx的演唱,今天的节目就要到此结束了。

崔:哎哎哎。还没呢。

陆:还没呢?

崔:对啊。你说刚刚的乐器表演怎么样啊?
陆:那还用说。相当的精彩。
崔:那你问大家还想再看一个吗?
陆:大家还想看吗?
崔:好。那么下面让我们有请甄永成,王晶为我们演奏笛子与古筝合奏的《春到湘江》

韩:谢谢xx,xx。为我们今天的晚上献上了这么精彩的节目。

崔:同学们今天的晚会就要结束了。我相信今天大家在乐海里都收获了好多。

陆;我们代表晚会所有的节目参与者感谢大家的光临。也感谢为我们辛苦摄像的摄影师。感谢所有支持我们晚会的老师,同学们。

合:今晚的音乐会到此结束,我们明年再见。谢谢大家!

㈡ 现在做流行声乐培训有市场吗

肯定的,你看现在的一些综艺啊、短视频等等平台,流行音乐要多火热有多火热,所以会有很多家长或者学生想要学习流行音乐,品牌的话,音元素还是很不错的,各方面都专业。

㈢ 怎样宣传声乐社团

每年新生入学张贴宣传海报。定期进行声乐比赛。和其他社团举行联谊。参加公益活动扩大影响力。

㈣ 有关声乐和流行音乐

首先,你说的《高高太子山》和《南泥湾》都不是民歌,而是创作歌曲。《高高太子山》是由赵立刚编词、克义作曲的创作歌曲;《南泥湾》是有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的创作歌曲。
其次,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戏曲唱法、通俗唱法.......这些不同的唱法,就是唱法不同,怎么可能相同呢?
再次,学声乐并不是象你说的“是唱那些民族歌”。学声乐首先是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喜欢美声就学习美声的发声方法,喜欢戏曲就学习戏曲的发声方法,喜欢通俗就学习通俗的发声方法。这些不同的发声方法,虽然说起来是大同小异的,但真的落实到发声的训练上、教学上,却是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声乐教师预先策划好了想引导这个学生今后唱什么样的风格的歌曲造成的。这里面,除了审美情趣的不同,还有教师个人的偏好、学生个人的偏好这个因素。审美情趣和个人偏好是个复杂的问题,这里不再展开论述。
不同唱法的目标是对应不同风格的歌曲,这些不同风格的形成又是一个大的话题,这里也不讲了。但是有一点已成事实,就是不同的风格引导着不同的声音去表现,而不同的声音形象引导着不同的发声状态,发声状态的不同的调整就是发声方法的不同,也就是唱法的不同。所以,唱法不同,采用的发声方法不同,发出来的声音就不同。但是,这只是一个大致上的,并不完全绝对。例如,在中国,许多的民歌并不限于仅仅采用民族唱法去唱,象《嘎俄丽泰》、《在银色月光下》等民歌,更多的是用美声唱法去唱。
在所有的唱法中,相比较之下,美声唱法的训练体系是最完整的。基于这一点,其它唱法也逐渐摸索出一个思路来,那就是借助美声唱法的完整的训练体系,有所取舍地用于本唱法的训练之中,然后在唱作品的时候往喜欢的风格上去靠。这种做法虽有零打碎敲之嫌,但事实证明毕竟是有效果的,同时,也为加快本唱法尽早建立自己的完整的训练体系的步伐注入了强有力的催化剂。

㈤ 中国音乐史对声乐的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国力日益增强,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以中国的声乐艺术而言,近些年来,我们的艺术团体和个人,以我们民族精彩的声乐艺术,昂首挺胸地跨入国际最高级别的艺术中心或剧场:维也纳金色大厅宋祖英独唱音乐会、吴碧霞亚洲巡回独唱音乐会、《和谐之声》谭晶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唱音乐会……,向世界各国
展示我们古老悠久的文化;大众化的“中华情”栏目、“同一首歌”栏目、“梨园春”栏目(带着我国多种戏曲名角新秀,赴南美洲巡回演出)等纷纷走出国门;在各类国际声乐比赛上,也经常能看到我国的青年声乐才俊摘金夺银的好消息,还有一些歌唱家成为外国专业剧团的主角或职业演员。这些都表明了我国现代声乐艺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不能因此盲目乐观,审视我国的声乐现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因为严格意义上的我国现代声乐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建立还不足百年,只有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问题所在,才能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科学的声乐艺术教育教学体系亟待确立

我国现代专业声乐艺术教育教学体系从上世纪20年代创立,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和几代声乐家、教育家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了体系。但是我国声乐艺术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标准与方向发展得很不均衡,或者说多数院校的声乐教育者还不明确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声乐人才,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声乐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如一些专业音乐院校研究学习西方古典音乐的师生,以能否在国际上拿奖为第一目标,以唱外国声乐作品而自傲,而对如何唱好中国声乐作品研究较少;学习民族声乐的师生,民族自信心不够足,视野不够宽,常有低人一等的感觉。非音乐院校中声乐专业学生选习西方声乐艺术的,由于种种原因,只能蜻蜓点水唱些皮毛;选学民族声乐的学生,多以当红歌星为榜样,也只能囫囵吞枣,唱个大概,深度精度都不够。现代流行歌唱艺术,还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处于说不清和摸索的状态。传统的戏曲、民歌教育教学在现代社会发展条件下,如何继承、发展、创新,特别是如何培养年轻一代热爱民族声乐艺术,学习演唱民族声乐艺术,也存在着不足。虽然这几年相当部分的年轻人对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已开始有了喜爱的苗头,但还有教育体系的问题,也有宣传导向的问题。如果自己民族的下一代都不喜爱自己民族声乐艺术的传统,走向世界肯定是空话。

拿中国国际声乐比赛为例。中国国际声乐比赛已办了三届,总体上说,该赛事为我国专业声乐比赛创立了一个很好的中国品牌和平台。从实际情况看,我国选手(能入选参赛者多是国内各专业音乐院校的研究生,本科高材生或专业演出院团的演员)存在着过于注重声音和唱法(技术)的不足;在语言语音的准确,情感细腻的表达,人物在剧中的关系表现——即整体地理解、表达西方声乐艺术精华方面,仍然处于较弱的情况。按国际惯例设立中国优秀作品比赛的项目过程中,明显有两大问题:(一)组委会规定复赛的中国声乐作品曲目或给选手选择的中国声乐作品曲目面较窄。如果中国国际声乐比赛是作为一个宣扬中国声乐作品的平台,就应该从上世纪以来中国优秀的声乐作品中挑选出一系列优秀的歌剧和艺术歌曲曲目来供选手们选唱,才能达到传扬中华声乐文化的目的。也正因为外国人知道的不多,才更应藉此平台让他们知道我们有什么作品。(二)中国选手演唱本民族的声乐作品表现不尽如人意(除了第一届吴碧霞外),多数选手只注重唱法和声音,在完整地从声腔声韵、民族风格等方面细致地表达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上有所欠缺。这些都反映出我们声乐艺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要科学地看待民族与美声唱法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今在声乐界,仍有一些人认为,只有美声唱法是世界公认的具有科学性的唱法,我国的传统戏曲及民族唱法民族性太强,无法走向世界;中国声乐只有超越民族的局限,才能走向世界。这种观点过分强调技术,忽视了声乐艺术本质。

唱法是什么?它是人类在演唱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能使人们更好地歌唱而又不损坏歌唱器官的各种方法和理论的总称(即指人们常说的歌唱的技能技巧和理论)。那么,凡是经过世界各国人民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摸索总结出来的训练歌唱的各种方法技能和理论,都应该是好的和含有科学性的唱法,否则早就被淘汰了。唱法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又带有一定的技巧,但这并不是说艺术就等于技术。它们之间有共性、能互相促进,但绝对不能等同起来。

艺术是一种感性体验,表达的是一种情感逻辑,有着求美和多样性的特点。我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是因为人类的感性体验是相通的。声乐艺术的本质是人类将自己创造出来的各种形式风格的声乐作品,用艺术歌唱的方式去表达真、善、美情感的形式。因而它是无国界的,是全人类共通的。例如: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央音乐学院自己培养的青年教师李M(唱电影《英雄儿女》中插曲《歌唱英雄的炊事员》的歌者)和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音乐学院自己培养的青年教师吴碧霞,她们既能韵味十足地演唱好地道的中国民族风格的作品,又能演唱好经典的欧洲各种风格的歌剧、艺术歌曲。吴碧霞是柴科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金奖获得者,到国外出演歌剧主角;同时也是中国声乐作品演唱比赛的第一名获奖者,获得了国内外声乐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她演唱的中外声乐作品根本就没有什么唱法上的绝对不同和矛盾,她不是外国培养的,却能自如地演唱西洋风格的声乐作品。她的成功是因为掌握了中外声乐艺术语言、风格的精髓,运用了好的唱功。一些外国声乐演唱者的例子也能说明这个道理。如第二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获第一名的罗马尼亚女高音选手和获中国艺术歌曲演唱优秀奖的爱尔兰男高音选手演唱的《同一首歌》、《那就是我》,感人至深,引起全体观众和评委喝彩。这说明唱法不能决定一切,只要能艺术地表达人类善良美好的真情实感,就是科学的,也一定就是世界的。

因此,我国声乐艺术要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快的发展,就不能仅限于某种单一的声乐艺术形式或风格,而应当包括中华民族和世界上所有优秀的声乐艺术形式与风格。不要再迷惘于所谓的技术、唱法,也不要再争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孰优孰劣,更不要人为地以唱法把学生引向只能唱某类风格的声乐作品,而不屑其它风格的声乐作品。应当花更大的精力去研究不同国家、不同体裁声乐作品中的不同语言和风格,领会其中所要求的艺术情感和表达。我们要把培养既能演唱外国不同体裁和题材风格作品,也能演唱我国不同体裁和题材风格作品的声乐人才作为方向,如此,中国声乐艺术必将步步登高,阔步迈进.

㈥ 女中音的流行声乐

流行乐坛的女中音历来少见,掐指一算,杰出的寥寥无几。低沉,浑厚,委婉妩媚而动人心弦的中音是稀世珍品,能抚慰听者的心灵,让人痴迷和向往。好听的女中音会让人慢慢上瘾,让人深陷其中并且无法自拔。华语乐坛著名的流行唱法女中音歌手有徐小凤 、梅艳芳、蔡琴、郭燕、潘秀琼、刘雅丽、陈慧娴、欧阳菲菲、李宇春、苏曼等。
其中,内地的郭燕、香港的徐小凤、台湾的蔡琴,三位出自同一故乡(湖北)的三地歌手,同是难得的女中音,同是黑胶迷,却又独具魅力,被媒体誉为华语三大流行女中音。
三大女中音之一:徐小凤,生于1949年1月。香港乐坛标志性人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称为殿堂级歌手,波点裙、大波浪、低沉磁性的豆沙嗓是她的标志。徐小凤在歌坛四十余载,好歌无数,地位超然,她那独特魅力的嗓音,征服了整个华语乐坛。她的声音不高亢不激越,平稳中带极强的穿透力,不暗哑不滞重,浑厚中带深沉古典,无论是欢快的《卖汤圆》,或是略带伤感的《留下眼泪前》,还是诠释人生、励志的《顺流逆流》,徐小凤的歌曲都会成为家喻户晓、茶余饭后的经典佳作,不论老女老少,都会哼唱。她的歌声慢慢的成了一种经典,是永远珍藏的一份醇厚真情,即使在21世纪,她的歌曲依然无可替代,她更是女中音界永恒的辉煌。
徐小凤的黑胶情怀源自一首《恋之火》,这是徐小凤翻唱40年代歌星白光的作品,是她演唱会多年来的保留曲目。1966年,她正是凭借这首歌参加“香港之莺”歌唱比赛,击败了其他2000多名对手成为冠军,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命运竟随一首老歌彻底改变,徐小凤从此踏入歌坛。此后,徐小凤又陆续翻唱了白光的《假正经》、《魂萦旧梦》等,令白光也深为佩服,连连称赞“这小妮子学我真像”,彼时人称“小白光”。徐小凤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和《心恋》也是翻唱吴莺音和崔萍两位歌后的作品,但她在日后的努力中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歌唱才华,成为众多大牌歌手模仿或是翻唱的对象,张国荣、周华健、谭咏麟、甄妮、王杰、刘德华、张学友、黎明等人都翻唱过她的歌曲。在1978年的大碟《风雨同路》大受欢迎之后,徐小凤开始成为香港乐坛独当一面的歌手,随后佳作无数,纵使她在拥有众多个人金曲的时代,仍不介意翻唱大量别人的名曲。徐小凤热爱经典,尊重经典,这也是她的黑胶情怀。徐小凤纵贯40年的歌唱生涯,从黑胶、磁带时代,一直唱到CD、Internet时代,变的是聆听的方式,不变的是打动心灵的歌声。
三大女中音之二:蔡琴,生于1957年12月。台湾流行乐坛的重量级人物,有“丝绒歌后”之美称。70年代以民歌歌手身份开始涉足歌坛,随后出版了第一张唱片《出塞曲》。30年长红不衰,发行唱片近50余张,获奖无数,嗓音低回委婉,淳厚沉稳,极富穿透力。名曲有《恰似你的温柔》、《你的眼神》、《最后一夜》、《新不了情》、《读你》、《被遗忘的时光》、《渡口》、《抉择》等,同时亦涉及广播、写作、电影、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主持包括“金马奖”在内的多项大型活动,被誉为主持界的“名嘴”,是华语艺人大型巡回个人演唱会内地场次和票房纪录保持者。
在歌坛,蔡琴有着极好的口碑,蔡琴的黑胶情怀更是无庸质疑的,她的歌曲以对经典名曲的翻唱为主,周璇、白冰、蝴蝶、阮玲玉、李香兰等众多老牌上海歌星的作品包括《不了情》、《天涯歌女》、《三年》、《我有一段情》、《夜上海》、《月亮代表我的心》、《绿岛小夜曲》、《夜来香》等,被蔡琴独特的嗓音演绎得别有一番风味,让听者赞口不绝,让再繁忙的人也忍不住驻足聆听,忍不住陶醉其中并潸然落泪。在“发烧友”圈中,蔡琴的唱片都被作为试音碟,磁性低沉的嗓音被奉为华语人声中的HI-FI标准,他们认为,只有器材能真实传达出她声音的魅力,才足够水准。蔡琴的嗓音除了柔美更有一种成熟女人的那种沧桑的妩媚,让人十分迷醉。她波澜不惊、低回委婉的歌声,是一种被遗忘了的古老语言,有着一种古典的浪漫,一种优雅的感伤。她也是民歌时代跨到流行音乐环境最成功的代表人物,是继白光後最受推崇的中音歌后。
三大女中音之三:郭燕,生于1977年3月。内地流行乐坛独一无二的“蓝色女中音”,被誉为“黑胶小天后”。2011年发行的原创HIFI专辑《雁归》大获好评,在融合中西古典音乐元素形态同时,亦极具流行性,精彩的展现了郭燕磁性宽厚、圆润饱满、结实干净的独特中音。在稀有的内地中音界的殿堂,郭燕的出现,让人有耳目一新的喜悦。郭燕的超凡脱俗让她能游刃有余于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淳朴自然,忧柔委婉,不矫揉造作,极具感染力。与其他女中音相比,郭燕的特色还在于她的歌曲多为原创,无论是略带伤感的中国古风《雁归来》、《遇,不见》,还是禅意盎然的《佛说》,或是纯净空灵的《天空之城》与唯美的《花语》,都让人爱不释手,她每一个发音都紧紧牵引着听众的思绪,抚慰着你的心灵,让你释怀与淡然。
郭燕从小迷恋黑胶唱片,酷爱经典金曲。2010年在香港的一次怀旧演唱会上,人们看到她把那个年代的万种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丝丝入扣,郭燕散发的复古气息和黑胶情怀从此开始蔓延。2011年7月22日,郭燕“黑胶情怀”上海滩四大歌后金曲演唱会在深圳保利剧院拉开帷幕,复古红唇造型,优雅的旗袍与华丽晚礼,高贵气质,韵味十足,摇曳身姿尽显温婉韵味,昔日上海滩四大天后恍若重现。《花好月圆》、《魂萦旧梦》、《等着你回来》、《如果没有你》、《凤凰于飞》,郭燕不仅现场演绎了蔡琴曾翻唱的数十首金曲,同时还有徐小凤的《明月千里寄相思》、《顺流逆流》、《漫漫前路》、《星》等国粤语作品,让听者在她余音绕梁的歌声中有恍如穿越的别样体会,令人身心沉醉,记忆犹新。长期以来,郭燕平实低调,浑然天成的独特中音使她不需要过度的商业包装,除了筹办演唱会,就是录制专辑,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的音乐之路,正是如此,我们可以才清楚地看到,郭燕犹如数年来内地流行女中音之中的一颗明珠,正缓缓地在东方升起。

㈦ 国内好的流行声乐老师好像很少,有人知道么

国内的流行声乐一直在发展,好的老师也涌现出几个。老一代的老师都是通过自己的研究出来的。最近在北京比较好的老师有几个。实际上最近几年人们越来越认可流行唱法这个词。在以前的思想里,都是美声民族打底唱通俗。大学的声乐老师是不认可流行声乐的 。这个时代被一件事彻底打破了去年央视春晚“席琳迪翁”的演出。确定的是
1、流行和美声一样都是欧美传过来的唱法,在欧美流行和美声是单独的唱法。
2、流行有唱法而且也是一整套的科学发声方法。
3、流行有自己的审美标准,除了共性外有些和古典音乐不一样的个性。

㈧ 流行唱法的知识

通俗唱法的语言特征

通俗歌曲中的语言,以质朴为本。它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许多歌曲直接反映社会生活中不同层面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感情,多以平白如话、直抒情怀的方式出现,一般不过多地修饰雕琢。近来,散文式甚至完全口语化的歌词也有出现,使得通俗歌曲的演唱艺术也增添了新的样式。但是,绝大部分歌词仍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文学性。

吐字清晰是通俗唱法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中国的通俗歌曲中,普通话为通俗唱法中的主流,这包括大陆创作的歌曲,一部分港台歌曲以及用普通话演唱的粤语原创歌曲。演唱大陆创作的歌曲时,语音大多比较规范,讲究“出字、归韵、收声”的咬字吐字过程,字字清晰、质朴无华。粤语歌曲的演唱,则应有浓烈的南国风格,但语言不通亦难为内地观众所接受,于是有人将粤语译成普通话演唱,但由于语系不同,字音规律差别甚大,因而仍然难于达到粤语演唱的效果。

可见,语言之于通俗唱法的重要性。吐字清晰,归韵收声准确乃是通俗唱法的重要特征。也有一些曾经学习过美声唱法的歌手,往往不注意咬字的力度,或不习惯把字头(声母)重咬,而过多注意追求声音的效果,因而在转唱通俗歌曲时,便觉风格不浓、韵味不足,乃至大大削弱了歌曲的感染力。

通俗歌曲的歌词,一般都比较生活化、口语化,即使是带有诗情画意,意蕴较深的歌曲,也都从歌曲的总体氛围上来刻画、追求,而歌词本身也多尽量做到口语化、生活化,因而要注意歌词的语言性。许多优秀的通俗歌曲表达意境与氛围十分浓郁,然其歌词仍十分通俗易懂,不刻意雕琢。如《弯弯的月亮》歌词:“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又如《涛声依旧》:“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才发现又回到你面前……”这两首歌的歌词,公认是文学品位颇高的上乘之作。它们可以说是诗化了的语言,口语化的表达方式。通俗歌曲中这类有一定艺术功力的歌词不少。另外,也有一些歌词是大实话、大白话,甚至不讲究格律韵脚,如果没有音乐的帮衬,那简直就是在说话了。当然,由于通俗歌曲创作的无规定性,群众自我参与意识极强,所以,各种创作现象体现了极大的包容性。但是,通俗歌曲的创作还是应当追求一种品位与档次,以提高创作质量,为广大群众贡献更多更好的好作品。

基于通俗歌曲歌词的口语化与生活化的特点,在通俗歌曲的演唱上,就应当把歌词的语言特点表现出来。比如歌词的逻辑重音、感情重音,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与停顿,语气的鲜明与准确以及连贯性与整体性等,都要通过对语言特征的把握来予以表现

通俗唱法的艺术特征

1.质朴的声音

通俗歌曲内容与形式的广泛性和平民化,使得其演唱者的普及程度亦十分高,也就是说,多为未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人员。因此,通俗唱法的声间运用,大都接近自然形态,也就是一种质朴的本色的声音。即使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多种声乐艺术的发声方法,并且自身也在变幻升华,但其基本特征仍是质朴的。在现代社会,许多专业性质的通俗歌手已把通俗唱法的水平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都十分小心地保持通俗唱法的这一重要的艺术特征,从而使之既有别于已形成成套科学理论体系的美声唱法,又有别于饱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的各种类型的民族唱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质朴的声音已不仅是一种天生的自然形态,也是通俗唱法为区分于其他唱法的一种刻意追求。

2.独特的韵味

韵味独特亦是通俗唱法重要的艺术特征。在业余歌唱爱好者中,大多并未接受过声乐训练,嗓音条件一般,但演唱通俗歌曲时,仍颇具艺术感染力,这正是因为通俗唱法的平民化与广泛性,造成一种纯真动人的韵味。这种韵味,可以是歌曲演唱风格质朴率直的体现;也可以是其独特的声音技巧,包括声音的控制与放开、强烈与轻柔的对比以及气声、哑声、嘶裂声、喊唱声等等的灵活运用;也可以是情感表达的本色与自然。总之,是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本色意韵。

3.夸张的表演

通俗唱法在表演中,除完成歌曲演唱一般要求节奏、音准及吐字清晰之外,还常运用声音或形体动作的强化来达到情感的表现,即往往借助于夸张性的表演,加上电声乐器的强力伴奏,更常把这种夸张的表演形式推至极致。这种表演所造成的氛围,已不仅仅是歌唱者自己投入,而是扩展开来,对周围的观众,具有极强的煽动性。这也正是众多的青年人为之倾倒的缘故。

4.自弹自唱,歌舞一体

通俗唱法的歌手一般都比较注意外部形体的表演。有的借助一样乐器(一般是吉它),自弹自唱,有的在歌唱的同时,配以舞蹈动作。舞蹈动作的选取或编排,都是根据歌曲的风格及情绪来设计,大部分通俗歌手,多只在唱的同时用手势或脚步的变化来辅助表演,而有的歌曲舞蹈性较强,就需要专门为之设计动作。通俗唱法的形体动作,多是借鉴现代舞的某些步态和身段,如霹雳舞、拉丁舞、的士高及太空舞等等。通俗唱法的这一艺术特征,最能吸引青年人的参与.

声音的集中探讨

声音集中能力的锻炼在声乐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是唱出高音和唱好高音的基础。有的本钱好,是指声音集中的能力强。有的人本钱差,是指声音集中的能力差。本钱的好与坏就是指声音集中能力的强与差。有本钱的是好条件,无本钱的也不要自卑,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来锻炼成好本钱>声音集中靠声带,所以声带集中声音的锻炼就必不可少。许多人认为声带不可控,是无意识的。事实真是如此吗?如果我们试着发几个音,你会马上体会出声带闭合能力的差异。在这几个音中,会感到有的母音会使声音很集中,而有的母音集中声音不很容易。这说明什么?实际上就存在着声带拉紧能力的差异。用容易集中声音的母音你会发现容易唱得高,用不容易集中声音的母音你会发现唱得高会费些劲儿。而且还会发现,容易集中声音的母音也会容易喉咙紧。不容易集中声音的母音虽然喉咙不容易紧,但会感觉声音容易空。这就说明“喉咙的打开”与“声音的集中”是一对矛盾。

为了解决声音的集中能力,就必须排除喉咙的干扰,否则集中声音就是一句空话。有些人在没有排除喉咙干扰的情况下去集中声音,只能让喉咙必紧,那是因为喉咙在捣乱。有些人的喉咙虽打开,但声音又不会集中,只能让声音发空,会感觉唱高音很困难。所以打开喉咙”和“集中声音”就需要方法。很多人还没有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就想又打开又集中,那岂不是徒劳

所以在声乐学习阶段,交练习就必不可少。你可以分阶段练习,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打开喉咙,那就暂时可以不管声音集中能力的强与弱。如果是为了集中声音,那就可以暂时不管喉咙暂时的紧。如此循环反复,逐步达到喉咙开、音集中。

声音集中离不开喉咙打开以后的空间,只有有了这个合理的空间,再去集中声音,你会感到此时的集中是不会受到喉咙干扰的,此时的集中就进入了可控阶段,随着音的增高,声带拉紧的感觉会越来越明显,这种声带拉紧的感觉的强化就是更进一步的集中了声音,高音也就唱出来了。这是你才明白“关闭”的真正含义。你叫它“集中”也好、“关闭也好”。其实都无所谓,名称不重要,方法很重要。

喉咙和声带基本处于一个位置,喉咙打开的动作方向与声带拉紧的方向正好相反。当同方向运动时,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为什么声音紧?那是因为喉咙紧声音紧,同方向运动的结果。有的人为什么声音空?那是因为喉咙开,声带集中也差,也是同方向运动的结果。所以分开这两个动作很重要。让喉咙和声带互不干扰,各负其责。

以上的罗嗦是为了说明集中声音不应该有喉咙的参与,至于集中声音也很简单。我个人习惯于发“ei”。这是我个人的习惯,当然只要是能集中声音的母音都可以用。如果能感觉到了集中的感觉,就尽力保持强化即可。如果会强化了,也就等于主动掌握了集中声音的技巧。这中主动与被动有着天壤之别。主动的掌握,你是主人。被动的掌握,你是奴隶。我们要做主人不作奴隶。

最后声明一点:喉咙打开的方法会牵涉到声音的集中,否则明白了道理也是做不到的我想首先唱高音跟本钱没多大关系,发声的基音,也就最终音质是与每个人生理条件有密切关系. 但有些先天不足的人,可以让的良好共鸣加以改善。其次; 在我的个人经验里往往人在唱不同元音而改变声带闭合状态: 那说明共鸣的的统一性还没做到佳当然当你在唱闭口音象会感到声音集中的多,开口音象会使声音相对难集中也比较容易集中并且能打开喉器等等但这些现象都用共鸣位置不同而决定的,如果我们能在训练中能把不同元音的共鸣状态得到统一你的声音共鸣的集中也更好的体现出来了。总之训练声音的目的之一是让声带只简单的发声工作不要给于过多的责任不去阻碍就是畅通。

㈨ 为什么流行歌成为当今声乐的主体

就好像现在宅男爱看网络小说打dota,不爱读唐诗下围棋~~而且音乐这个东西本来就是谁都能玩的,成就高低是一方面,有人喜欢又是一回事

㈩ 教育培训机构要如何做好推广工作

教育行业在互联网中的竞争度还是比较高的,随着互联网+教育普及,竞争度会越来越高,搜索竞价的成本也会更高,想要在互联网推广教育类的网站或者项目,就需要选择正确的推广方法,建议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考虑:

教育培训机构推广技巧一:社交平台推广

自媒体和短视频是目前是非常流行的推广方式,教育行业也是比较适合这种方式推广的,因为,课程的内容是可以持续更新的,这样就解决掉了内容原创的问题。

坚持做短视频,分析其用户喜好,改进课程的表达方式,也许会在短视频领域分一部分流量。

总结:

教育行业想要单纯通过网站获取流量,难度是有的,但也是可以克服的;在做网站的同时,也要放眼其他的营销方法,新颖的营销方法,毕竟,人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

创业不易,祝君一切安好。

阅读全文

与流行声乐宣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学有趣活动线上策划方案 浏览:931
建筑企业市场营销问题及对策 浏览:612
公益活动策划方案流程 浏览:102
小学元旦节文艺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5
饭店红酒促销活动 浏览:219
县域电子商务合伙人协议书 浏览:373
网络营销课教学总结范文 浏览:966
贷款营销活动方案 浏览:723
培训班宣传策略方案 浏览:111
并非所有企业都需要网络营销 浏览:26
培训公司招生方案 浏览:534
广东省教育厅市场营销大赛 浏览:426
飞机主题婚礼策划方案 浏览:585
泉州电子商务十条措施 浏览:727
市场营销的观念的演变过程 浏览:189
小学校本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 浏览:475
市场营销创新策划 浏览:46
汽车美容店产品营销方案 浏览:502
市场营销策划的方法 浏览:240
超市六月促销活动 浏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