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归原红利是什么意思
“归原红利”是指:“将红利回归这一款保险的原来面貌”。
如何理解“将红利回归‘这一款’保险的原来面貌”呢?以40岁男性,分别以期交和趸交两种不同交费方式购买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推出的“福如东海终身寿险A款和B款”为例:
如果您(40岁男性)买的是福如东海终身寿险A款(期交产品),假设购买10万保额、交费期为20年,年交保费4200元,假设分红率为1%,合保费42元,以期交方式可以购买1000元保额。 即:1000元(期交保额)= 42元(保费)= 相对应的现金价值
如果您(40岁男性)买的是福如东海终身寿险B款(趸交产品),假设也购买10万保额、趸交保费59400元,假设分红率也是1%,合保费594元,以趸交方式同样可以购买1000元保额。 即:1000元(趸交保额)= 594元(保费)= 相对应的现金价值
也就是说,如果您买的是期交产品,红利是“以期交方式回归保险原来面貌”,即以“期交保额”形式给付; 如果您买的是趸交产品,红利是“以趸交方式回归保险原来面貌”,即以“趸交保额”的形式给付。
虽然以上例子中,不管您年交保费是4200元还是趸交保费59400元,给付的保额都是1000元,但内涵价值是不一样的。
不管是按“期交保额”、“趸交保额”还是按“保费”或“现金价值”,只要红利率相同,给付或复利滚存的结果是相同的,客户的利益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
『贰』 分红型保险中增额年金红利是什么意思
增额年金分红,就是除了正常分红外,增加的保额也会产生红利。其实只是个说法,其实和现金分红不领取累积生息最后的结果没有多少差别。你想想看是不是这样一个道理?有哪一家保险公司会傻到让你客户多赚钱呢?仅仅是比拼谁说的更加动听,实质上不会给你更多的利益。
『叁』 富德生命人寿保险公司的信誉度怎样分红险是真的这么多吗
公司可以信誉没的说 真正的有无销售误导要看业务人员。分红险中的分红演示应分高,中,低三档 不同的演示 。。。同时应该注意的是他们经常对累积生息的宣传和演示是做到75岁80岁甚至更高 这样一来显得多 但是却失去了意义 在那个年龄才拿到钱并不实用
『肆』 太平洋分红保险可靠吗
太平洋分红保险相对来说是可靠的。
太平洋保险公司是正规的保险公司,所以该公司旗下的分红型保险是比较可靠的,也是可以购买的,但不能光看宣传以及业务员的介绍,要仔细查看保险条款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购买。起码在资金返还和偿付上,太平洋保险公司是可以保证的,但就分红保险本身来说,分红险的保单红利是不确定的,这是在合同中明确写明。分红保险的红利来源于死差益、利差益和费差益所产生的可分配盈余,很多业务员用高档红利作为演算,故意误导消费者,实际能达到中档收益都非常少。具体能分配到多少红利,只能等保险公司给出结果,通知书上写了多少钱,就领多少钱。很多分红险没有保底利率,保险公司能分配个几百块就非常不错了。
拓展资料:
1、分红险值不值得买
分红险本质上是人寿保险, 除了拥有基础的保障内容,保险公司每年会核算保单盈利分配给客户,红利可以为现金、累积生息、抵交保费或者购买缴清增额保险的其中一种。在考虑分红险时,先看看自己的保障做齐没。保险是金融工具,它不是为赚钱而生,而是为了帮我们转嫁风险,但是分红险相对而言,它的保障内容不够全面,如果你的保障还没配齐,还是建议先把保障做足再来考虑理财型产品。另一方面分红险现金流动性差,分的红利并不是说你想取就取,它有强制储蓄的功能,如果你的可流动资金不充裕,遇到急事钱还不能取出来,就非常难受了。总的来说,分红险收益不确定,保障也不足,如果真的想买一些收益可靠的保险产品作为养老金,可以考虑年金险,
2、投资类保险
是目前市场上新兴的一种保险,和传统的人寿保险产品相比,投资类保险最大的特点是既具有保障功能又有投资功能。传统的寿险产品都有一个固定的预定利率,保险合同一旦生效,无论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如何,预定利率都固定不变,并作为保单现金价值的计算依据,在整个保障期内,保障金额固定不变。投资类保险有固定的模式作为保障,但却没有固定的预定利率,客户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既可能获得高额的回报也需承担一定的风险。投资类型的保险最显著作用就是帮助个人规划资金,保险公司将大部分保险费划入专门的投资帐户,帐户内的资金由保险公司进行运作,保险公司收取一定比例的资产管理费,其余绝大部分的收益,分配给客户,使客户能够直接分享保险成果。在设计传统保费时,客户不知道所支付的保费是如何分摊到各种收费中的,而投资类产品在运作上是透明的,客户能够知道保费分派额的各项用途。
『伍』 保险公司的终身寿险是不是都有累积红利
保险公司分红保险的红利分配方式有两种,一个叫“英式分红”,另一个叫“美式分红”
目前北京寿险市场实行英式分红的保险公司有新华人寿和太平人寿,其中太平人寿保险产品为英式和美式共存,其余保险公司均采用美式分红。
所谓“英式分红”又称为“增额红利”或“归原红利”。
“增额红利”是指将红利变成保额复利递增。客户只有在发生保险赔付责任或满期时才能领取保额。提前退保需要将保额按相关系数转换为现金才能领取。
“归原红利”是指:“将红利回归这一款保险的原来面貌”。
如何理解“将红利回归‘这一款’保险的原来面貌”呢?我们以40岁男性,分别以期交和趸交两种不同交费方式购买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推出的“福如东海终身寿险A款和B款”为例:
如果您(40岁男性)买的是福如东海终身寿险A款(期交产品),假设购买10万保额、交费期为20年,年交保费4200元,假设分红率为1%,合保费42元,以期交方式可以购买1000元保额。即:1000元(期交保额)=42元(保费)=相对应的现金价值
如果您(40岁男性)买的是福如东海终身寿险B款(趸交产品),假设也购买10万保额、趸交保费59400元,假设分红率也是1%,合保费594元,以趸交方式同样可以购买1000元保额。即:1000元(趸交保额)=594元(保费)=相对应的现金价值
也就是说,如果您买的是期交产品,红利是“以期交方式回归保险原来面貌”,即以“期交保额”形式给付;如果您买的是趸交产品,红利是“以趸交方式回归保险原来面貌”,即以“趸交保额”的形式给付。
虽然以上例子中,不管您年交保费是4200元还是趸交保费59400元,给付的保额都是1000元,但内涵价值是不一样的。
不管是按“期交保额”、“趸交保额”还是按“保费”或“现金价值”,只要红利率相同,给付或复利滚存的结果是相同的,客户的利益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
所谓“美式分红”又称“现金红利”。它包括:累积生息、抵交保费、购买交清增额等。
“累积生息”是指将红利留存保险公司,按公司每年确定的红利累积利率以复利方式存储生息,客户也可以随时领取相关红利。
“抵交保险费”是指将红利用于抵交下一期应交保险费。
“购买交清增额”是指将红利以趸交的方式购买“趸交保额”。这一点和英式分红的“趸交保额”原理是相同的。
为了便于与英式分红比较,我们以40岁男性趸交方式购买10万元保额“平安鸿盛终身寿险”为例,假设红利率也是1%,假设红利分配方式选择“购买交清增额”,那么,当年客户领取的红利是996元(趸交保额)。
可见,不管是“英式分红”还是“美式分红”,能否给客户更多的利益,关键在于是否有更高的收益率!如果收益率和相关险种的保障责任都是相同的,两种分配方式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尽管“保监会令[2001]6号”规定:保险公司不得通过公共媒体公布或者宣传分红保险的经营成果或水平;在销售时,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分红保险的经营成果与其他保险公司的分红保险进行比较。但要了解某家公司的收益率并不是很难,因为各保险公司每年都会给自己的客户寄发相应的“分红保险客户报告书”,上面大多会注明从本次红利分配到下一红利分配日适用的相关红利率。
遗憾的是,很多客户只关注报告书中保险公司给付的具体金额,不了解“期交保额”、“趸交保额”、“保费”及“现金价值”之间的关系,忽略了“红利率”的重要性。
某些公司的业务员甚至胡说什么:“你们公司目前实际分配的红利率虽然高达3%,但你们采用的是美式分红;我们的红利率虽然只有1%,甚至达不到1%,但我们公司采用的是英式分红,客户领到的实际数额更大更多”。
在这些业务员的忽悠下,有些客户也错误地认为1%的“英式分红”红利数额比3%的“美式分红”红利数额高。呜呼!
其实,红利率也只是让客户直观的了解相关公司的当年经营状况,购买分红类保险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保险公司的长期经营绩效,因为寿险关注的是长期利益,羊毛总是出在羊身上,分红的前提是保险公司盈利,和保险公司的业绩息息相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陆』 友邦附加双重分红,里面增额转入年金是什么意思
一般年金是固定给付的,那么增额年金就是在基本年金的基础上每年都会有递增。增额年金分红就是除了正常分红外,那么增加的保额也会产生红利。其实只是个说法而已,其实和分红不领取累积生息最后的结果差不了多少。这是很多产品用这个做宣传的噱头而已。
『柒』 保险公司印刷社保跟理财保险对比宣传单违规吗
你好!
首先要明确一下社保和理财的定义。社保是没有收益概念的,而是指国家为了预防和分担年老、失业、疾病以及死亡等社会风险,通过立法强制建立以来的社会保险基金,对参加劳动工作的劳动者给予必要帮助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保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且是强制社会大多数成员参加的,是我国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除养老保险外,其他都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进行社保报销。而养老保险则是一个储蓄户头,根据你缴纳的年限、缴纳的金额,等到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而投资理财则是对自己的财务情况进行管理,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目的。理财分为公司理财、机构理财、个人理财和家庭理财,投资方式也多种多样。
我们缴纳的社保金,很大一部分是为今后养老做储备。仅仅依靠社会保障是不够支持晚年生活水平的,需要依靠个人投资理财手段来积攒资金。商业保险是最常见、最实用的养老理财方式,缴纳年限长,在被保险人年老退休或保期届满时,由保险公司按合同规定支付养老金。目前商业保险中的年金保险、两全保险、定期保险、终身保险都可以达到养老的目的,都属于商业养老保险范畴。以国寿瑞鑫为例,每个月投入600元计算(跟很多城市最低社保缴纳费用中,个人承担的部分差不多),缴费20年。每三年可以领取4000元直到79岁,80岁的时候一次性领取祝寿金150000元。每年享受保险公司派发的福利,最多可达到240000元。并且附加重疾、身故保障金各150000元,医疗保险金20000。
而如果想要追求持续稳定的收益,选择保险的另一个好处在于确保资金不贬值。开心保上多款理财保险,预期年化收益率都在5%以上,长期投资能够享受到复利累积生息分红。理财保险是一种强制储蓄的手段,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作用,帮助年轻人未雨绸缪,避免年轻时的过度消费,为晚年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捌』 平安鑫盛17保险怎么样
大部分人所购买的产品都是消费型的,比如我交一笔钱,一年1万,交20年,我可以买一个50W保额的终身重疾保障,而且还连带着身故责任。就是万一哪天遭遇车祸这种意外事故,或者就是自然身故,那么保险公司还是得赔50万的。
那么,返还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以分红险为例,原来你1年1W交20年,50W保额的保障。这回你一年交1W8,1W元买保险,8千元让保险公司帮你理财,之后赚到了1000元,你有几种方式处理:
用这1000元购买新的保额,原来50W保额现在变成52W,这就是“交清增额”;
放在保险公司,让保险公司一直赚钱,等到保险终止时,一起给你,这就是“累积生息”;
保费每年1W8,这回少交1千,交1W7,这就是“抵缴保费”;
赚到的1000元我直接取出来,这个就是“现金领取”;
虽然实际上略有出入,实际上就是让你多交一些保费,去让保险公司帮你赚钱。
保额分红是怎么回事?
保额分红这种投资形式,其实就是国内公司从香港学来的,包括香港保单在内,分红的力度其实都不高,保险代理人事前宣传的分红水平,其实都是不保准的,收益是浮动可以随时下调。
我测算过,分红型重疾险按照中档水平分红增加保额的,保障力度远不及消费型重疾险,也就是说买一份消费型重疾险,然后拿着多出来的钱自己投资,哪怕放到余额宝里面,都比买返还型重疾险或者分红型重疾险划算。
不知道是网上很多媒体自己知识不够,还是恶意误导,经常把返还型重疾险与带有身故保障责任的重疾险划等号。
线下的保险销售更是过分,把这款产品说的身故、重疾、医疗、意外都包括,还能让你钱生钱,丝毫不提这款产品的收益率很低,产品很贵的情况。
平安鑫盛17的测算
在这里,阿升用一款平安的分红产品举例。鑫盛17是寿险+重疾+意外+医疗险的一个组合,同时可进行分红。
还是张三,男,30岁,给自己购买50W的寿险,30W的重疾,10W的医疗,20W的意外。
第一年要花费18638的费用,对比平安福需要15299.05,这款产品每年要贵3309元。
因为涉及到分红,阿升讲几个概念:
分红水平:每一个分红险在给顾客演示的时候都会把分红按照三个档次演示,低档是说在公司经营不好的状况下你可以获得的红利,中档是在公司运营正常的情况下你可以获得的红利,高档是在公司运营良好的情况下你可以获得的红利,一般建议客户以中档利益作为参考
现金价值:一般是指长期人身险保单所具有的价值,通常体现为合同解除时,保险公司退还给投保人的金额。简单的说,退保的时候能退给你多少钱。
生存金:简单的说是,你在存活的时候可以领取的金额。寿险在你死亡的时候会给你一笔费用,这个可以作为“死亡金”,对应的生存金就是你只要活着就会给你一笔费用,一般是一年一给。
生存总利益:现金价值+生存金的累加和利息+中档红利(保险公司赚的钱)
意外身故总利益:意外身故金+保单分红
疾病身故总利益:疾病身故金+保单分红
重疾总利益:疾病身故金+保单分红
总利益,就是在发生这个情况的时候,你可以获取的费用,比如重疾总利益,就是你罹患重疾之后,可以拿到的钱。
『玖』 保额分红与现金分红哪个划算
市面上的分红型保险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叫保额分红,也称增额分红,国际上通称为英式分红,另一类则叫现金分红,又叫做保费分红,国际上通称为美式分红。
保额分红是将红利以增加保额的方式进行分配,即将客户当年分得的年度红利也作为保证利益,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下一年度的分配,直到履行保险责任时,将多年复利累积的利益给付客户,同时在保单终止或减保时还可能有终了红利分配。
现金分红是以所交保费为基础进行分红。现金红利通常为投保人提供了4种红利领取方式:现金领取、累积生息、抵交保费、购买交清增额保险。如果投保人选择将红利留存在保险公司累积生息,则红利按照保险公司设定的利率按复利递增,但并不加在保额上。这期间,如果投保人需要支取,也可向保险公司申请领取。购买交清增额保险的分红方式则是依据被保险人的当时年龄,用红利作为一次交清保费,按相同的合同条件增加保险金额。而这种形式就类似保额分红的做法。
建议对资金流动性要求高的人群选择现金分红,对不急于提取红利的人群,选择保额分红产品,从长期来看能获得更高额度的保障,由此获得更好的收益。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哪种分红模式,获得更多利益的关键在于保险公司的运营状况。客户在选择投保的时候不要被分红模式表面上的差别,或保险公司的红利演示表所迷惑,而要关注保险公司的运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