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现在有哪些有意思的反诈宣传
我们这现在看到很多的就是男生一定不能赌博,而女人不能去上网聊这些,其实都是反诈的宣传
② 防范诈骗,警钟长鸣宣传语
一、时刻绷紧防范来之弦,谨防源新型电信诈骗。
二、铸就防骗长城,擦亮识骗慧眼。
三、诈骗手法日益新,你我务必要小心
四、一不贪二不占,诈骗再诡玩不转
五、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保障公民财产安全
六、群策群力防范诈骗,同心同德平安嘉善。
七、骗人之心不可有,防骗之心不可无
八、陌生来电多防范,资金转移留心眼
九、积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共同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十、幸福生活双手造,馅饼不会天上掉
③ 如何防范金融诈骗 (金融知识宣传).ppt
可以从一个大的专栏细分下去,比如互联网金融理财可分为:理财知识,基金知识,众筹知识等等。
④ 金融知识的宣传语,20字左右
打击非法集资,维护金融稳定,共创和谐社会。
⑤ 求:金融宣传标语
参见经典广告专词属
http://www.rpwang.com/html/guanggao/
⑥ 网络赌博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网络赌博对社会的危害如下:
1、网络赌博参与范围更广、涉案金额巨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球赌博网站约有1400多家,年营业额高达600亿美元。就我国而言,在世界上刚刚兴起5年的网络赌博2000年开始向我国境内渗透,异军突起。
2、国内资金大量外流
目前,境内网络赌博主要是境外网络赌博的渗透。境内网络赌博的顶级庄家一般都在境外,除境内庄家获得小部分利润外,大量的赌资都通过地下钱庄等非法金融机构汇至境外,造成国内资金大量流失。也正如此,网络赌博为洗钱犯罪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3、国内足球、篮球等体育职业联赛受到严重冲击
由于网络赌博在境内发展迅速,国内的足球、篮球等体育联赛已成为网络赌博活动赌注的对象。为了获取高额利润,网络赌博集团往往通过贿赂或恐吓等手段,控制球员、教练、裁判和俱乐部,通过打假球来操纵比赛,严重污染了国内体育职业联赛环境,直接影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4、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
网络赌博除伴有非法借贷、非法金融机构转移资金外,还具有影响股票、期货市场良性发展的危害。从事股票、期货等金融证券市场网络赌博活动的庄家们,为攫取利润,往往人为干预股票、期货等金融证券市场,造成不良走势或波动,引发混乱,严重扰乱了国家正常金融秩序。
防范网络赌博的措施
1、广泛宣传,提高反赌意识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人们认识到网络赌博是违法犯罪行为,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引导人们远离网络赌博,并自觉参与对网络赌博的社会监督。
2、拓宽渠道,密切监控网络
(1)充分发挥广大网民的监督作用,广布线索来源。
(2)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预警机制,完善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严格落实网站开办审核,上线前安全监测等综合措施。
(3)加强对网络的运行监管,发现网络赌博的苗头要立即跟踪,严密监控,力争把犯罪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⑦ 防诈骗安全宣传内容
1、树立防骗意识,不轻信天上掉馅饼。
2、对于陌生人及陌生号码的来电,要提高警惕,特别是对于亲属、朋友借钱的电话,一定要及时和有关的亲属、朋友核实此事,千万不可贸然汇款。
3、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在银行办理业务、购车、购房时,注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要避免个人资料外泄,对不熟悉的金融业务尽量不要在ATM机上操作,应到柜面直接办理。
4、加强与警方配合。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应沉着应对,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及时提供对方账号等线索,协助警方破案。在接到此类信息、电话时,也要向公安机关积极举报,提供破案线索。
5、多作调查印证。接到培训通知、银行卡升级和招工、婚介类的电话,要及时向本地相关单位或亲临其办公地点进行咨询、核对,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培训类费用一般都是现款缴纳或者对公转账,不应汇入个人账户。
6、如收到或接到反洗钱、举报之类的陌生短信或电话,不要惊慌失措,最好不予理睬,更不要为“消灾”将钱款汇入指定账户。
⑧ 那些形式防诈骗的防范宣传比较有效
防诈骗宣传资料
近年来,犯罪嫌疑人变换手法,利用固定电话、手机短信等形式,骗取当事人的信任,然后通过银行卡转账方式骗取钱财,给当事人造成了经济损失。为使广大群众提高防范意识,现将常见的几类诈骗案件提示如下:
1、冒充公、检、法。骗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电话称: “你有一张传票 尚未领取,今天下午前不领取,法院将派人强制执行”受害人在电话咨询过程中会 被告知自己的身份证或信用卡可能被盗用,从事洗钱犯罪活动,要求受害人将自己 的银行卡内的钱全部汇至所谓的“安全账号”;
2、汽车退税。骗子在网上收购群众身份证号、电话、住址、车牌号等信息, 冒充国家税务总局人员拨打电话称受害人购买了汽车,可以获得一笔退税,要求受 害人到银行将卡插入到自动取款机,按照骗子要求进行操作,将自己卡内的钱汇入 骗子账号;
3、冒充黑社会。骗子冒充黑社会打电话称受雇于人报复受害人,但只要受害 人汇去钱财即可免遭报复;
4冒充熟人。骗子冒充受害人的亲人、熟人,自称被绑架或是受伤、重病, 急需用钱,要求受害人汇款;
5、医保卡诈骗。骗子冒充本地医保中心或社保局打电话声称受害人的医保卡 出现问题被冻结,医保卡可能被盗用,处理过程需要汇一定量的现金到所谓的“安 全账户” ;
6、重金求子。骗子冒充单身富婆,在网上发布信息称寻觅一男性伴侣,如果 成功怀孕给予巨额好处费,受害人联系骗子后会被要求汇保密费、见面费;
7、 网上购物诈骗。骗子在 QQ 或网站论坛发送假的淘宝链接,受害人点击后 进入一个与淘宝等购物网站十分相似的假网站, 在假网站付款买货后不会收到对应 的货物;
8、订票诈骗。骗子在 QQ 或网站论坛发送假的预订机票、火车票网站,受 害人点击后进入一个与正规网站十分相似的假网站,在假网站付款后不会收到机 票、车票;
9、“猜猜我是谁”诈骗。诈骗者以各种手段取得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后,随机 拨通某用户手机以“老朋友,最近混得如何?”等寒暄问候,让用户猜其身份,冒 充友人加以情感联系,后以路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等急需钱为由,骗取手机用户将钱 汇款到指定账户;
10、招工诈骗。骗子在网站或在非法报刊上发布招聘广告,受害人联系骗子 后会被要求汇一定的体检费、服装费、保证金、押金等费用。
11、电话欠费诈骗。冒充电信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告知其电话欠费,谎称事 主身份信息可能泄露,并帮助事主联系报案,诱骗事主把所有现金存入指定的安全 账户;
12 当有人以和尚、尼姑、道士、相命先生等身份化缘乞讨或花言巧语慌说您有天灾人祸降临时,请识破其骗局,以防钱财被骗。
13、当您离家外出,遇到有人向您套近乎、交朋友、敬烟或送您饮料、请您吃饭时,要婉言谢绝,警惕其中有麻醉药物,防止被麻醉后抢劫。3、经商的个体户请警惕有人使用假币犯罪。
14、当您遇到有人拿“中奖”的易拉罐或其它中奖标识低价销售,或有多人围观争相抢购时,您要识破其骗局,不要购买,以防受骗。
15、当您遇到有人持外币、金砖、金元宝、金佛像、古文物或牛黄、人参、灵芝、鹿角等名贵药材,以遇有天灾人祸等理由,与您兑换人民币,或以丢失钱包,声称拾者、见者共同有份时,要识破其圈套,以防贪小便宜吃大亏;
16、无理由汇款诈骗:通过短信发送“银行账号,请速汇款”等内容行骗正要汇款的群众;
17、利用博客、论坛、游戏、QQ、邮箱 等网络空间发布虚假中奖消息,然后以交纳税金、手续费等借口诈骗;
警方郑重提示:当大家遇到上述某种情况时,凡是接到陌生人要求转账、汇款的短信或电话,请您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以防受骗。凡在互联网上遇有关于网络购物、网络中奖、网络理财、网络炒股等可疑信息,不看、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如有疑问请拨打96110咨询。如遇上述情节要做到“不听、不看、不信、不汇款、不转账”,尤其不要听信陌生人转接警方或其他咨询电话,或不要点击可疑网页提供的确认链接,一定要及时拨打96110向警方咨询、举报或报警。
⑨ 打击非法集资的宣传语
1、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后果自负。
2、参与非法集资,自己承担损失。
3、打击非法集资,共创和谐社会。
4、打击非法集资,维护金融稳定,共创和谐社会。
5、打击非法集资,维护群众利益。
6、打击非法集资犯罪,维护金融管理秩序。
7、打击非法集资齐参与,同享社会和谐共受益。
8、抵制非法集资,警惕诈骗陷阱。
9、抵制非法集资,勿入陷阱。
10、抵制高息集资诱惑,理性选择投资渠道。
11、防范非法集资,人人共同参与。
12、防范非法集资,人人有责。
13、非法集资,火药桶!别碰!
14、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参与非法集资活动风险自担。
15、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谨防血本无归。
16、积极参与打击非法集资行动,努力营造富民平安环境。
17、加大打击非法集资工作力度,促进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8、加大打击非法集资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9、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范非法集资意识。
20、警惕非法集资,避免财产损失。
21、警惕借所谓的种植、养殖、生态环保投资、高科技项目、矿产开发、炒黄金、炒期货等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活动。
22、警惕借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活动。
23、警惕以各类投资基金等名义、提供所谓高额回报的非法集资陷阱。
24、树立正确理财观念,警惕非法集资陷阱。
25、提高法律意识,警惕非法集资。
26、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自觉抵制非法集资。
27、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警惕贷款、非法融资和非法集资广告陷阱,谨防上当受骗。
28、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夜暴富是陷阱。
29、维护金融稳定,共创和谐社会。
30、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犯罪,维护我省金融秩序稳定。
31、远离非法集资,建设美好生活。
32、远离非法集资,脚踏实地致富。
33、远离非法集资,拒绝高利诱惑。
34、在全市掀起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法制宣传新高潮。
35、珍惜一生血汗,远离非法集资。
36、自觉抵制非法集资,努力实现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
⑩ 如何加强预防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识假防骗能力方面的文章
近年来,针对不特定群体的涉众型经济犯罪,随着发案数量、涉及人员、涉案金额的不断增多,逐步成为了政府、媒体、公众关注的焦点。
每一起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势必都会对当地乃至全国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稳定产生影响。
许多案件因受害人经济利益受损,却无法挽回损失而引发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这种情况近年来屡见不鲜,并且已经呈现增长态势,不仅严重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严重危害经济秩序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架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提前预防和逐步化解涉众型经济犯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亟需面对并妥善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