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校园活动宣传语
校园大富翁——这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带有娱乐性的校园户外活动,内容包括知识问答,字迷解答,团队合作项目(限时投篮,二人挑水,模仿秀等),活动时间大约两小时,范围为整个校园,活动设有十几个个点,分散在校园各个地点,选手须依此通过方能到达终点,有点类似于校园寻宝大赛。宣传语要有新意。
小弟恳请各位高人帮帮忙,感激不尽!!!!
校园大富翁,敢拼你就赢!
协助你,团结他,成为富翁靠大家!
❷ 如何开展富有成效的反走私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组织学习对照活动,促进党员干部作风得到转变。各单位采取组织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和召开专题会议、利用网络载体组织自学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精神,二是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促进党员干部思想得到净化。各单位分别组织本单位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关键岗位人员到警示教育基地,观看监区现场、听取犯人现身说法;组织观看反面典型电教片;深入到大悟、红安革命圣地参观学习,进行传统体验教育;组织开展勤廉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活动,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典型引导教育;利用网络、橱窗、板报等形式宣传勤廉先进个人,倡廉洁正气、树廉政新风。通过正反两方面教育,党员干部心灵受到冲击,灵魂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觉悟得到提升。
❸ 魏老师更多小伙伴参与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①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 ②演讲、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等活动; ③把讲普通话纳入师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全校师生别把方言带进学校来)。
❹ 活动宣传软文
软文,英抄文是Advertorial,是相对于袭硬性广告而言,指由企业的市场策划人员或广告公司的文案人员来负责撰写的“文字广告”。与硬广告相比,软文之所以叫做软文,做软文推广找锦随推,精妙之处就在于一个“软”字,让用户不受强制广告的宣传下,文章内容与广告的完美结合,从而达到广告宣传效果。
❺ 活动宣传稿范文
写作方法:主题明确,用语要通俗易懂,诙谐有度,切不可照搬总结、报告的写法。
正文:
为响应学院分团委、院办公室号召,同时,为了能够让新生更快了解大学生活,明确自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提高自我的适应能力,学院工商管理实验班团支部于10月10日晚8:30---9:30在我校东楼120教室,组织了开展了以“新老生交流”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此次活动由我支部全体党、团员,与2015级工商管理(实验班)全体同学共同参加。团日活动一开始,我支部团支部书记马伟超,首先介绍了我团支部在大学第一学年里学习、班级活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积累的经验。
之后,2014届实验班班长牛磊对新生们的情景进行了简单介绍。在两个支部的同学相互了解之后,我班安排了品学兼优的学生代表,作为本次团日活动的特邀嘉宾,与新同学进行了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经验交流活动。
首先是学习方面:我团支部高景行,谢霏,康海莹等同学用简洁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例子,消除了新生们对大学课程的恐惧。他们在讲台上真切诚恳的发言获得了新生们的热烈掌声。
接下来,我班生活委员靳磊,针对xx级新生们提出的生活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其诙谐的语言风格活跃了气氛,也拉近了两个班的距离。
随后,我班同学来到新生们中间,与学弟学妹们坐在一齐自由交流。同学们好像是早已熟悉的朋友,小到饮食出行,大到人生哲理,无所不谈。交流会的气氛也随之到达了一个高潮。
在交流中,我支部同学们从自我的生活经历出发为新生们解答疑问,使新生逐步明确了大学的生活方向,从而树立起自我的学习、生活目标。我班刘宇鑫同学,在回答了一个新生关于我校上网地点和价格的问题之后,还善意地提醒新生合理安排时间,切莫沉迷电脑游戏。
刘铮同学在回答一个有关“学生会”的问题后,还提议新生安排好自我的课余时间,在重视提高自身社会实践本事的同时,更要抓紧课业学习。总之,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此次活动,增进了新生们对学院各方面情景的了解,锻炼了他们收集信息的本事,为他们设计、规划自我的大学生活供给了帮忙。
会后,我支部同学一致认为:大学生活里充满了未知的财富,要想挖掘其中的惊喜,就必须要用心去对待生活。在此,我们真诚的期望新同学能尽早融入学校、融入这个新团体,开拓出属于自我的一片新天地。
❻ 活动宣传语!
文化遗产日宣传标语
1.齐心保护文化遗产,合力构建和谐社会
2.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 传承历史文明惠及子孙
3.保护文化遗产 发展先进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4.保护文化遗产从你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5.保护文化遗产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文化遗产不可再生 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7.文化遗产日:一天的提醒,每一天的行动
8.给自己多点责任 给后代多些财富
9.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0.文化遗产保护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工程
补充:
1.保护人类精神家园 构建美好和谐世界
2.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
3.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 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4.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 构建和谐社会全民受益
5.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6.保护文化遗产 办好北京奥运
7.保护国家之根 延续民族之魂
8.共有的遗产 共同的家园
9.文化遗产——城村魅力之源,社会和谐之源
10.祖先的 我们的 子孙的——请保护文化遗产
11.我们继承的遗产 子孙还能看到吗
12.保文物、传文明,代代相传;小家庭、大社会,人人有责
13.金山银山 难买文化遗产
14.人类失去记忆,世界将一片荒芜——保护文化遗产 珍爱精神家园
15.文化遗产 您关注了吗?
16.保护文化遗产光荣 破坏文化遗产可耻
17.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犯罪活动
18.依法保护文化遗产 加强执法监督力度
19.多留文化遗产 少留精神遗憾
20.增强文化遗产意识 告别急功近利开发
❼ 大学怎样对活动宣传有新意 一个比赛宣传 富有新意一点的 谢谢哈
可以搞点实际的奖励行为啊
❽ 如何在农村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宣传传统孝道文化解决现代人浮躁
针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较为薄弱,特别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进展缓慢,农民文化生活单一枯燥,给发展繁荣农村文化带来了一定困难的现实问题,宾县县委宣传部利用一个月时间,专门组织开展了调研工作。通过现场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多种形式,深入到宾县乡镇农村地区,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利用阵地开展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进行了全方位了解,结合现实的成功经验,探索一些能够加强和改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有效措施。
农村文亿阵地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宾县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推动了农村文化的繁荣,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1、公益性文化阵地不断完善
宾县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新建成210平方米的中共北满分局史迹陈列馆一处;争取哈尔滨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0万元,新建了300平方米的县文化馆多功能展厅,功能及配套设施齐全,并对外开放;建有图书馆一处,露天体育场一处。同时,重点在全县部分乡镇开展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农村体育健身工程。2006年以来新建了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宾西综合文化站和建筑面积460平方米的新甸综合文化站两处。全县新建农民党校和新型农民学校(综合活动室)10余所,年培训人数近万人次。投资近20万元在休闲广场建文化长廊一处,便民阅报栏两处。
2、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
通过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全县农村环境卫生有了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新变化、文化阵地建设有了新突破。除了传统的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等阵地外,又增加了有线广播电视、新型农民学校、农家书屋、阅报栏和科技文化中心户等,其中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96%,活动室和示范户创建率分别达到76%和78%,到2008年农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创建达46个,建阅报栏46个,新添置图书4万多册、乒乓球桌等设备;自2006年以来,分别在全县各乡镇建设了农村体育健身工程。该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标准化篮球场地一处,标准化篮球架子一付,7件套健身路径一套。2007年在宾西镇、平坊镇、民和乡、满井镇等4个乡镇分别建设了城市路径工程。该工程项目主要包括:11件套健身路径一套。这些农村文化阵地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供了条件,为繁荣农村文化夯实了基础,为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创造了机会,利用率较高,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3、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深化
多年来,宾县自上而下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以现有文化场所和设施为阵地,以各乡镇文艺骨干为核心,以村级文化中心户为主体,以县级专业文艺人员为保障,建成三级文化网络,自编自演以歌颂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为主题,宣传党的好政策和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成绩,既注重思想教育性、群众参与性、艺术欣赏性,又有地方特色、乡村特色和群众特色的各种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同时,开展“三下乡”、送电影下乡、广场文艺汇演、文化大篷车下乡等活动不断,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县共举办各类群众性广场文艺活动130多场。仅2008年就有大型文艺活动13项近30场,小型文艺活动近50场,观众达20余万人次。节庆活动有声有色,重大活动主题鲜明。2008年开展了“迎奥运、迎大冬”为主题的系列文体活动,掀起农民体育运动新高潮,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全县农村和民间得到推广。此外,基层各地组织建起了篮球队、乒乓球队、巧手编织队、读书小组、书画小组、文艺演出队、乡间乐队等队伍。群众性广场文艺活动逐步形成了组织网络规范化、内容特色多元化、参与对象社会化、表演形式系列化的格局。做到“乡乡有活动,村村有歌声”,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让公民道德行为走进千家万户。创建失地农民培训学校,根据农民自身和企业的需求,对失地农民开展技能培训。2008年对全县就业年龄段的失地农民基本上轮训一遍,引导农民“洗脚上岗”、“洗脑进城”,至今已有多批农民从学校结业走上了致富之路。为做好服务“三农”这篇文章,县电视台开设了集政策性、知识性、服务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专题节目《这方热土》,每周一期,每期15分钟,至今已播出50多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也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村里无文化活动场所,无文娱活动设施,更谈不上良好的文化氛围;农村文化的滞后,导致封建迷信及腐朽没落的黄色、黑色文化沉渣泛起,死灰复燃;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精神生活空虚。具体表现出以下“三少三低”的现象:
1、文化场所少,阵地使用率低。比如有一个乡镇共有7个村、56个自然屯、23000口人、农家书屋3个、文化活动室2处、村级休闲活动场所2处,活动室有的就是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和几张报纸,图书类型比较单一,很多内容都已经过时陈旧,适合当代农民阅读的书刊极少,因此文化活动很少,许多场所长年处于闲置状态,农村文化阵地的使用率极低。
2、资金投入少,资源利用率低。由于基础相对薄弱,乡村两极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造成乡村文化事业经费严重短缺,活动室无力充实,图书室的藏书更是有减无增,正常的文化活动无法开展。与此同时,现有文化资源配置又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多年来,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投入,建立了一些文化阵地,添置了一些文化设施,但是,这些建设都是各自为阵,缺乏统一管理,致使农村有限的文化资源过于分散,难于发挥作用。以图书为例,彼此互不交流,其结果是除少数图书室使用效率较好,大多数图书长年无人问津,利用率极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形式创新少,活动吸引力低。随着农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文化消费结构、消费观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他们对文化的需求迅速增长,但目前农村的文化生活仍比较单调、乏味,农忙时干活农闲时打麻将、看牌,还是许多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目前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生活自下而上依次为:看电视、打牌、闲聊、参加文体活动。不能说我们没有开展文化活动,而是我们对农民文化需求的特点研究滞后,文化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没有多少创新,给农民提供的活动缺乏时代性和吸引力。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受地域因素影响。有些乡镇相对闭塞,经济上并不很富裕,政府目前根本无法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2、受认识因素影响。一些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思想上重视不够,农村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3、受主体因素影响。由于各种因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乡村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妇女和小孩群体,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使农村文化建设难有更大进步。
4、受载体因素影响。当前,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多样性,但一些文化干部对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研究不够,不善于运用新手段、创建新载体,组织活动过于简单和老套,对群众缺乏吸引力,社会效益不佳。
加强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1、思想促动,把握群众文化需求方向。一是以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政治思想上要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与教育,在社会伦理上要突出“和”、“美”的观念,在人文精神上要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特征,在社会价值观体系上突出个体发展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理想。二是注重从满足农民需求出发建设农村文化。当前,农民的文化需要出现了“求富、求知、求乐”的特点,探索农村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我们就必须尊重和适应农民文化需求的新变化,综合运用各种文化手段,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2、投入拉动,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经费投入问题,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国家、社会一起办的方针。实践证明,在政府财力、物力有限的条件下,由政府包办农村文化建设,既不现实,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而由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有巨大的潜力,而且具有日益高涨的积极性。为此,必须建立以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投资的多元化筹资渠道。一方面,当地政府要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将农村文化建设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优先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农村文化阵地的设备更新、图书资料订阅、活动开展等必要的经费开支;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和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为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或通过集体、个人联建、联办等形式,共同发展,共同受益。
3、队伍带动,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最困难的问题不是阵地如何建起来,而是如何确保阵地的永续利用。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覆盖面广、牵涉领域多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才能摆脱“一年轰轰烈烈,两年四分五裂,三年自生自灭”的窘境。首先,要稳定和充实文化工作队伍,各乡镇文化站要保证有一名专职文化干部,同时要配齐各文化场所的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并保证他们的各种待遇。其次,要着力培养文化人才,积极扶植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一支业余文艺队伍,同时特别要充分发挥老人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和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等的余热,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农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文化部门要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培训,为农村培养文化人才。再次,要健全必要的奖励机制,对文化工作开展得好的乡镇、村予以奖励,对长期在农村工作并做出一定贡献的文化工作专业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最后,要建立内部规章制度,根据农村文化阵地的特点,及时建章立制.完善措施、规范管理,使农村文化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4、管理驱动,发挥现有文化资源的作用。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投入,建好阵地,完善设施,另一方面还要注重现有文化资源作用的发挥。一是要充分发挥现有阵地的作用,要走出“建阵地红红火火,搞活动冷冷清清”的怪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广大农民群众从庙堂里、从牌桌上吸引到文化阵地里来。可以借鉴居仁镇三合村把文化阵地交给老年协会管理、使用的做法,将乡村文化阵地与老年协会、教师、妇女、青少年等文化活动比较活跃的群体联合使用与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二是要发挥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对图书、音像制品进行整合,可以成立“中心图书室”或“文化超市”将全乡镇的图书、音像制品全部集中起来,并建立“流动文化服务站”,定期在各站所和各村开展图书借词、音像播放等文化服务,使有限的文化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5、创新推动,提高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农村文化要做到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不断创新。要注意研究新时期农民文化需求的新特点,设计一些符合农村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来提高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一要创新文化阵地建设。根据目前农村的实际,要重点抓好以农家书屋、农村活动室、农村休闲广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文化阵地工程建设,特别是要注重将互联网引入乡村文化阵地,添置一些电脑。免费让群众在网上查找一些需要的信息,农民群众同样可以享受免费的上岗服务。同时,管理人员还可定期将在网上获得的有关信息在固定的“信息栏”中发布。二要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催化剂”,要摒弃过去那种“地点老在集镇,节目吹拉弹唱,时间都在晚上,观众政府组织,领导上台讲话,群众远远观望”的陈旧模式,成立一支老教师、老干部、老艺人组成的文艺小分队,开展村头文化、田头文化、庭院文化活动。同时。要抓好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将当地流传的传统文化搬上舞台,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对村民最具有召唤力,可以极大地提高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❾ 适合活动活动宣传标语有哪些
1、一切的财富,一生的幸福,都始于健康的身体
2、车贵,房贵,不如健康贵专;业重,钱重,不如生命重属
3、 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让健康行动走进生活
4、良好的习惯是健康幸福的开始
5、健康你我他,幸福千万家
6、星期一到星期七,安全健康是第一
7、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养成健康行为
8、 健康常识家家晓,身体强壮人人笑
9、健康二字值千金,定期检查齐放心
10、积极锻炼,定期体检,储蓄健康,支取希望
11、均衡饮食多运动,健康常伴你左右。
12、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
13、勤清洁,蚊虫少。勤洗手,细菌消。勤运动,脂肪少
14、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天天爱运动,健康长伴随
❿ 为“推广普通话活动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设计的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学好普通话,走遍华夏也不怕。
就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向校长提的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在教室、食堂、操场各设立一处“普通话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