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陕西武功县有什么特产
辣椒亦称“秦椒”,属武功县特产,有辣味浓烈、皱纹均匀、角型修长、色泽鲜红,入汤不沉等特点。1989年,省政府确定武功县为辣椒种植基地县。
大蒜建国前,境内种有生产蒜苗或早蒜苔的当地豁蒜及蔡家坡紫皮豁蒜,以自食为主,零星种植,一年一料。土织布土织布含棉量度100%,它选用全优质棉花为原料,采用不上桨工艺,没有人为的污染,纯手工制作,用脚踏木制斜梁织布机加工而成。
晒烟武功烟叶种植及烤制加工技术,始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民国期间,上下塬均有种植,多以自食为主。其品种主要有“落地黄”、“黑大汉”等,古老的烟种“小兰花叶”偶有种植。
普集烧鸡色亮、肉烂、味香、百食不厌,历史悠久,远近闻名。
旗花面据传明孝宗的正宫娘娘不食,张榜招厨,烹煮鸡汤伴以鸡蛋饼,切成菱花状,佐以香料,鸡油上飘葱花,细面些许,后即食。具有薄劲、光、稀、煎、汪、酸味出头等特点,风味独特。武功京官传至乡间,流传于今。
资料来源:http://ke..com/view/91644.htm?fr=aladdin#9
⑵ 武功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怎么样
武功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是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注册成立的,注册地址位于武功县普集镇人民路。
武功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12610431794132178F,企业法人徐风光,目前企业处于其他状态。
武功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经营范围是:全县信息化、政府信息公开推进工作及政务信息、网上宣传等工作。
通过爱企查查看武功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更多信息和资讯。
⑶ 张秀英的工作简历
1971.02——1973.08,参加襄渝铁路建设;
1973.08——1978.08,陕西省武功县杨陵公社、普集街公社妇联主任;
1978.08——1984.07,陕西省武功县妇联干事;1984.07——1995.01,陕西省咸阳市妇联干事、宣教部副部长、部长(其间:1986.09—1988.07在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习);
1995.01——1999.08,陕西省三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94.09—1996.12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1999.08——2004.03,咸阳市妇联主席;
2004.03——2004.04,中共咸阳市委常委、市妇联主席;
2004.04——2004.06,中共咸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妇联主席;
2004.06——2009.02,中共咸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
2009.02——,中共咸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
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妇女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
⑷ 清朝都有什么官级都相当于现在什么部门
清朝的核心级别,以乾隆时期为准,是九品十八级制度。即总共分为九品,每品又分为正品和从品,共十八个等级。
但是,要另外加上皇帝、太上皇的一个特殊品级,即超超品。而亲王、郡王、贝子、贝勒,还有被赐封公侯伯爵位的功臣,以及公主额附(驸马)的级别都是超品,高于正一品,属于荣誉头衔,俸禄较高。还有一类,即不入流,是从九品以下的官府雇佣人员。所以,全部算起来的话,共有二十一级。
我国现在最新的《公务员法》规定,我国公务人员,共分为12个职级,19个待遇级别。职务级别根据所担任职务来确定,如部、省、县长等来界定。
比如,现代的县处级正职(正县长、正处长)就是7级职务,跟清代的正七品县令级别正好对应。
最高职位的对应关系我们就不类比了,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人数较少,比较清晰。
而清朝的不入流人员,类似于现在的公务辅助人员。虽属于公务人员,可以穿公务制服,但属于编外。
但是,清朝有一个核心机构,就是军机处。清朝军机处大臣的品级是不定的。如果是亲王担任,那就是超品,如果是尚书担任,那就是从一品。职责,类似于现代的中央常委,掌管全国一切事务的最终决策。
捡出清代的主要官职说明一下,以职责划分。
正一品,包括“三太”,即太师、太傅、太保,还包括各殿阁大学士、大将军。类似于现在的人大、国务院、政协、军委的最高长官,都是1职级正国级。这在古代全是殿阁大学士、大将军,加太师、太傅、太保衔。
从一品,“三少”,即少师、少傅、少保,外加“太子三太”,以及尚书(古代六部部长,现代被分为了两级,即2职级副国级,和3职级正省部级)、都御史(类似现代最高检检察长,属于2职级副国级,刑部尚书是最高法大法官)。
正二品,“太子三少”,总督(封疆大吏,负责一省或多省的地方军、政、法实权主官,现代没有对应的,军事上有点大军区总司令的意味,如果对应一省,就是3职级正省部级)、内务府总管(统管大内,很牛的)。
从二品,侍郎(六部副部长,职权相当于现在的4职级副省部级),巡抚(负责一个省的行政、司法和军事,类似于集中了省长、省法、省检、省军区的职权,职权大于3职级正省部级,又小于2职级副国级),布政使(各省主官,归总督、巡抚管,类似4职级副省部级,主管民政、税务的副省长)。
正三品,按察使(类似各省法院院长,4职级副省部级),大理寺卿(地位略低于刑部,主管案件复核,职责类似于现在的最高法庭长,有可能是4职级副省部级,或者5职级正厅局级),学政(相当于现代主管教育副省长或者省教育厅厅长,4职级副省部级或者5职级正厅局级)。
从三品,盐运史(现在也是专营,但是没有盐运史的职权大)。
正四品,大理寺少卿(类似于现在最高法的副庭长,5职级正厅局级或者6职级副厅局级),鸿胪寺卿(相当于外交部礼宾司司长,5职级正厅局级),道员(如布政使道员,类似于省属厅局的厅局长,相当于5职级正厅局级)。
从四品,知府(相当于现代的市级正职,5职级正厅局级,但是有副省级市,那就相应的提高职级为4职级副省部级)。
正从五六品,对应副市级,及市属各局,大多对应6职级副厅局级,或者7职级正县处。当然副省级市的副市级属5职级正厅局级。
正七品,知县,相当于县长,7职级正县处级。
从七品到从九品,县丞、知事、县主簿及其他人员,基本上对应8职级副县处、9职级正乡科级、10职级副乡科,及11、12职级的科员、办事员等。
从上面的对应关系来看,清代的四品官员,基本上就是现在的正厅局级干部,特殊情况可能是副省部级,或者副厅局级干部。
清朝退休制度:
据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规定,各部院属官凡年五十五岁以上者,堂官(指的是尚书、侍郎级别的)需详细甄别,最多不过七十岁。七十岁以后,便要勒令退休。七十致仕,特别对一些职位较高的官员,只是个大体界限,很多场合与本人的精力和皇帝或是上级官员的态度有重要关系。
清代官员致仕,一般由本人自行陈请,三品以上官可向皇帝直接上奏折,四品以下京官由所在部院堂官上奏。外官则通过督抚,经吏部求批。
官员致仕以后,便算开缺,需要立即请旨补官。但也有例外,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以“大学士职司赞襄”,有的又以“宣力有年”对于致仕的官员为其保留一个月的官职,表示“国家眷念旧臣,加恩辅弼”之意。
从待遇上看,致仕可分为“着令休致”即同意退休;以原官休致,也就是退休后保留原来品级的荣誉头衔。至于原官俸禄,也有具体规定。
通常情况下,凡大学士、尚书这一级官员,若以原官致仕,回乡后可给予全俸的优待;若因京察自陈原品退休的,给予半俸;部议致仕人员不给俸禄。但不管全俸、半俸或是不给俸,都不是绝对的,只要皇帝开恩,半俸也可改成全俸。
有的官员致仕以后,皇帝为了酬劳他任上的功劳酌予加衔、晋秩的恩宠。雍正十一年(1733年)七月,大学士陈元龙“以年老具疏乞休”。
雍正因陈元龙劳苦功高,又念他是康熙老臣,命“加太子太傅衔,以原官致仕”。这是加衔的例子。雍正元年初,雍正给老病乞休的吏部左侍郎李旭升加以尚书衔,则是属于晋秩的例子。
官员在请求致仕时,也有遇到另外情况的,就是皇帝认为有意怠慢,而给予处分的。乾隆五年(1740年),工部尚书魏廷珍以“老病乞休”,乾隆认为他到任以来,没有显著政绩,也无任何建树为由,下令将他革职回籍。
被皇帝勒令退休的情况时有发生,勒令具有处罚的意思,年龄和身体条件不是主要因素,它和自陈休致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
比如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新皇帝雍正发现翰林院和詹事府等秘书机构中,存在“结党营私”和“互为援引”的事。于是便令大学士张鹏翮、尚书田从典、徐元梦等有关官员,会同甄别,并将查处人员“解退回籍”。这些被解退的官员,就是属于勒休,当然也就不能享受挂职、俸禄等待遇了。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官员因犯过失受到弹劾,皇帝为了保全他的面子,令其休致以代处罚。这样的例子也不少,乾隆时期,朝廷考试翰林院和詹事府编修、检讨以上,侍讲、侍读学士以下官,其中一部分成绩不好,皇帝便着令休致,也含有以休致代罚的意思。
致仕的官员得到皇帝批准后,也不是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在离职前必须将任内各项事务交代清楚。地方正印官还得清查钱粮仓库等项。完成交接工作,是休致前必须做好的工作。
当然了,官员致仕以后,也有因为皇帝需要而重新启用的,此类例子在康熙、乾隆朝都有实例。总之就是皇帝不需要,官员就可以退休,皇帝需要,退休的官员也得重新回朝再次效力。
⑸ 一个县一般有几个副县委书记
一个县一般有2个副县委书记。
第一县委副书记是县委副书记、县长,另一个县委副书记协助书记主持县委日常工作。
举例如下:
中共武功县委关于县委常委分工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门,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
经研究决定,县委常委分工如下:
县委书记孙亚政:主持县委全面工作,兼管武装工作。
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勇锋:主持县政府全面工作。
县委副书记张 忠:协助书记主持县委日常工作,负责信访工作和双拥工作,协调编制、考评及环境保护工作。分管县委办公室、机关工委、档案局、总工会、团县委、妇联、科协、残联、联系县人大、政协、驻武部队。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卫西亭:协助县长主持县政府日常工作,协调园区建设工作。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胜利:负责组织人事工作,协调农村工作,主持县委组织部工作,分管县委农工部(新农办)、党校、老干局(关工委)。
县委常委、副县长张云哲:负责人事工作和城市建设工作。
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侯军利:负责党风廉政建设,投资与发展环境建设工作,协调工业经济工作,主持县纪委全面工作。
县委常委、武装部部长曾俊伟:负责军事和人民武装工作,协调驻武部队。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永亮:负责政法和社会稳定工作,协调城市经济工作。主持县委政法委工作,分管“610”办、公、检、法、司工作。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亚娥:负责宣传思想、新闻舆论和文化建设工作,协调计生工作。主持县委宣传部工作,分管精神文明办公室。
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李博厚:负责县委日常工作、主持县委办公室工作。
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何 锐:负责统一战线,对台工作,协调招商引资工作。主持县委统战工作,分管工商联、台湾工作办公室、“816”办,联系各民主党派。
中共武功县委
2007年3月23日
⑹ 咸阳市组织部李军任什么职务
千军昌,男,汉族,1956年2月生,陕西户县人,197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程度。 历任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共青团西安市委副书记,中共西安市雁塔区委副书记,中共临潼县委书记,中共西安市临潼区委书记(副市级),中共西安市新城区委书记,中共西安市委常委、新城区委书记、西安市城墙景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正市级),中共咸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市长,中共咸阳市委书记。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十一届省委委员,省十一届人大代表。 姜锋,男,汉族,1960年5月生,陕西澄城人,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文化程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高级会计师。 历任陕西省财政厅商贸处副处长,西北饭店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陕西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陕西省地方税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中共咸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市长。 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十一届省委委员,省十一届人大代表。 卫华,女,汉族,1968年11月生,河南许昌人,198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程度,理学学士。 历任共青团西安市莲湖区委书记;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共青团西安市委书记、党组书记;共青团陕西省委书记、党组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中共咸阳市委副书记(正市级)。 十七次全国党代会代表,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十一届省委委员,省十一届人大代表。 赵润民,男,汉族,1962年3月生,陕西澄城人,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程度,经济学学士。 历任合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中共合阳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中共渭南市临渭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中共渭南市临渭区委书记;渭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发改委主任;中共咸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泾渭新区(空港产业园)党工委书记;中共咸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刘曙阳 刘曙阳,男,汉族,1964年12月生,江西信丰人,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程度,工程硕士。 历任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人事处副处长、处长,办公室主任;中共黄龙县委书记;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中共咸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惠进才,男,汉族,1962年3月生,陕西富平人,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文化程度。 历任中共合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大荔县委副书记,中共蒲城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中共蒲城县委书记,中共咸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陈俊锋,男,汉族,1962年10月生,陕西乾县人,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文化程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 历任武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中共武功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中共武功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中共武功县委书记,中共咸阳市委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中共咸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咸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杨勇,男,汉族,1963年1月生,陕西米脂人,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文化程度。 历任清涧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榆林市(现榆阳区)人民政府副市长;榆林地区(市)公安处(局)党委副书记、政委(正县级);榆林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汉中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副市级);中共汉中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中共咸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唐利如,男,汉族,1971年9月生,湖南资兴人,198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7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文化程度,经济学博士。 历任共青团郴州地委副书记、党组成员,共青团郴州市委书记、党组书记,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党组成员,咸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中共咸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赵宽兴,男,汉族,1959年9月生,甘肃宁县人,197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3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程度。 历任步兵第五十五师政治部秘书科科长,兰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秘书处副团职秘书、正团职秘书,兰州军区司令部外事处处长、编研室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空军航空兵第三十六师代理副师长,兰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咸阳军分区司令员,中共咸阳市委常委、咸阳军分区司令员。 马俊民,男,汉族,1962年4月生,陕西旬邑人,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2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程度。 历任共青团咸阳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共青团咸阳市委书记、党组书记、市青联主席,中共乾县县委副书记(正县级),中共兴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中共兴平市委书记,中共咸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⑺ 咸阳武功县有什么创业的特点和优势
武功县创业项目
项目1木业加工
项目名称:
木业加工
项目经营产品:
松木地垄骨,杉木框料等装饰装修材料制作
市场需求分析:
随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着消费理念的不断改变,人们对美观与舒适的环境的追求体现的更为明显,各企、事业单位及家庭对办公﹑居住环境的装饰装修更臻于完美,因此该项目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资金投入预算: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总投入5—20万元。
投资风险评估:
尽管以装饰装修材料为主的木业加工,市场需求量较大,但是由于从事木业加工的企业较多,市场竞争无疑异常激烈,因此该项目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
项目收益预测:
因为项目市场需求量较大,所以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年净利润约为3—5万元。
专家论证指导意见:
该项目属生产制造行业,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因其产品市场需求大、投资少、见效快,故以此为创业项目不失为可行。创业者应从产品的特色、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树立起企业的独特形象,形成品牌效益,才能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项目2一次性饮水纸杯制作
项目名称:
一次性饮水杯制作
项目经营产品:
一次性饮水纸杯
市场需求分析:
随生活节奏的加快与人们健康、卫生观念的不断改变与加强,无论是家居还是公共场所,传统的接待饮用水杯逐渐被一次性饮水纸杯所替代,由于该产品使用范围广泛,市场需求量很大,销路较广,因此该项目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资金投入预算: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总投入约为5—7万元。
投资风险评估:
由于一次性饮用水杯制作工艺简单,投资少,收益好,直接导致生产该产品的企业较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因其市场需求量较大,故该项目的投资风险较小。
项目收益预测:
在保证产品的质量与营销网络的成功构建的前提下,年净利润可达5万元以上。
专家认证指导意见:
该项目为生产制造业,产品市场需求量较大,投资不大,见效较快,可用作下岗失业人员的创业项目。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创业者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树立价格、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应保证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从而形成规模效益。
项目3金属门窗、护栏制作
项目名称:
金属门窗、护栏制作
项目经营产品:
不锈钢门窗、护栏
市场需求分析:
由于安全意识不断加强,人们对办公,家居安全防范工作越来越注重,特别是近年来各地诸多企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住宅小区不断增多,市场对不锈钢防盗产品的需求量很大,该项目的市场前景良好。
资金投入预算: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总投入约为1.5—2万元
投资风险评估:
由于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较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该项目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
项目收益预测:
在正常销售的情况下,年净利润可达3—5万元。
专家认证指导意见:
该项目产品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明显,适合做为创业项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创业者应从成本、价格、服务等方面取得优势,通过灵活的经营策略,提高企业与产品的知名度与市场竞争能力。因不锈钢产品的生产、制作工艺技术含量较重,创业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大对实用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产品研发力度。此外,该项目的选址要慎重,尽量避免生产噪音给周边居民造成不便。
项目4农副产品加工
项目名称:
农副产品加工
项目经营产品:
粮油棉麻加工
市场需求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进行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原料充足,采购成本较低,且市场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的需求量较为平稳,只要企业经营策略得当,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较为明显。
资金投入预算: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投入可视企业规模而定,3—100万元均可。
投资风险评估:
从事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企业随市场需求的增长将会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将随之逐渐增强,但由于该项目的产品市场需求较为平稳,因此投资风险不大。
项目收益预测:
该项目产品市场需求稳定,经济效益明显,其效益的多少与企业规模有直接关系。
专家论证意见:
该项目为农副产品深加工行业,尽管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但由于市场需求稳定,故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创业项目。创业者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要从价格、服务以及研发适销产品等方面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知名度,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项目5无公害蔬菜种植及加工
项目名称:
无公害蔬菜种植及加工
项目经营产品:
各种蔬菜、野菜
市场需求分析:
跟随健康理念的不断改变,人们对饮食的卫生与营养越来越关注,该项目之产品正是以现代人需求的纯天然、无污染、营养丰富的特点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该项目产品市场需求潜力较大,项目发展前景广阔。
资金投入预算:
依据生产规模,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总投入3—20万元不等。
投资风险评估:
只要保证销售渠道的畅通,则投入回收较快,故该项目投资风险较小。
项目收益预测:
该项目收益情况视生产规模所定,小规模的企业年净利润可达2万元以上。
专家论证指导意见:
该项目以资源丰富、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非常适合作为创业项目。创业者需在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相关规定标准和品种繁多的前提下,注重产品销售渠道与网络的构建,以保证产品能以最快捷的方式进入市场,占领先机。在完善本项目的基础上,创业者可以据此进行“公司+农户”模式的探索和进行立体农业综合开发,逐渐步入绿色良性循环发展方向,以不断扩大企业规模。
项目6花卉栽培、销售、出租
项目名称:
花卉栽培、销售、出租
项目经营产品:
各类盆景、花卉
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物质与文化生活品味的提高,各企事业单位、家庭室内、庭院养花及摆放观赏花卉已成为时尚,且鲜花已经成为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时尚礼仪用品,此为鲜花、盆景的出售、出租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因此该项目发展前程较好。
资金投入预算: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总投入约为5—8万元。
投资风险评估:
该项目投资少,收益快,易于上马,投资风险较低。
项目收益预测:
若能保证适销鲜花品种的供应,该项目年净利润可达4—5万元。
专家认证指导意见:
该项目兼跨种植业与服务业,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明显,完全适合用作创业项目。创业者应注意从产品的观赏性与适销性相结合以及服务等角度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加大企业宣传力度,提升企业形象。花卉栽培技术含量较重,并需要一定的审美素质,因此创业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审美素养。
项目7食用菌培植
项目名称:
食用菌培植
项目经营产品:
食用菌类
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消费理念逐渐向卫生、精细、营养、保健等方向发展,食用菌以其独特的营养与保健功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该项目的产品市场需求量较大,企业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资金投入预算:
该项目投资可由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投入约为1万元左右。
投资风险评估:
该项目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设备及原材料均可就地取材,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项目上马较为容易,因其市场需求较大,风险性较小。
项目收益预测:
只要经营得法,年纯利润可达3万元以上。
专家论证指导意见:
该项目具有上马容易,投资少、见效快等适合于做为创业项目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创业者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运用恰当的技术提高产量,形成规模效益。项目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要求创业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创业者还需加大销售网络的构建,同时应考虑到此类产品的深加工,并以此扩大企业规模。
项目8禽、畜、水产品养殖
创业项目名称:
禽、畜、水产品养殖
项目经营产品:
食、蛋用家禽类、食用畜类、淡水类水产品
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消费理念的改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使食、蛋用禽、食用畜类、淡水类水产品市场需用量迅速增长,为该项目产品的养殖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资金投入预算:
各类养殖业的投资规模较为灵活,可根据创业者的财务状况而定,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几十万。
投资风险评估:
该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容易上马,且养殖品种均需防疫,故具有一定的风险。
项目收益预测:
该项目年净收益与经营规模直接有关,只要经营得当,均能获得可观效益。
专家论证指导意见:
该项目属传统行业,以投资少,见效快,易于操作而适于作为创业项目。创业者在实际经营中应考虑到综合开发以及产品深加工,以此扩大企业规模。同时,养殖业存在一定的技术含量,创业者须在遵循科学的前提下,合理养殖,均衡发展。
项目9禽、畜、水产品深加工
项目名称:
禽、畜、水产品深加工
项目经营产品:
香肠、禽蛋加工、淡水鱼片等
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人们对食品的花色、品种需求越来越多,以禽、畜、水产品为原料的食品深加工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巨大的市场需求决定着该类企业的市场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资金投入预算: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总投入9万元左右
投资风险评估:
尽管该项目市场需求量较大,但同类产品企业较多,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该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
项目收益预测:
企业若能保证所生产之产品质量能达到相关规定标准,且销售渠道畅通,该项目年纯收益可达10万左右。
专家论证指导意见:
该项目以其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明显,投入较低而适合于作为创业项目。创业者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应注重构建和完善营销网络,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价格、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企业形象,进而形成品牌效应。
项目10环保砖生产
⑻ 芙蓉姐姐的由来,有什么典故吗历史上真正的芙蓉姐是谁谢谢
陕西省武功县人,目前网络流传其为史家村人,但经其本人在重庆电视台的龙门阵对话节目中透露,她并不是史家村人.1996年考入陕西工学院机械设计专业就读。陕西工学院位于汉中,在原北京大学陕西分校的基础上扩建而成,高校合并的时候与汉中5高校合为现在的陕西理工学院。在评价这所学校的时候,史恒侠的同班同学认为,“学校虽然比较偏僻、简陋,但是个适合读书的地方”。她非常不能认同史对于母校的评语:“下三烂”,“不入流”。
在大学,学号为96123的史红霞因为走路总是有板有眼像在表演,被男生戏称为“多来米”,是96级少数有名气的女生之一。这种名气来源于:她曾经在读完大一后休学一年重新参加高考“圆自己的北大梦”,然而没有考上。这期间,她还出了一次车祸。当她重新回到学校后,整个人都变得“古怪了”。
芙蓉姐姐以混迹清华、北大的边缘人身份在水木清华BBS发贴,并因此受到大量网友的揶揄和嘲讽,进而出名。名人效应迅速被网络扩散放大,进而被平面媒体炒作。
由于有心人介入帮其进行商业化操作, 芙蓉姐姐从原来的网络秀走向网络媒体,理所当然地平面、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开始关注,让芙蓉姐姐从网上烧到了大众的现实生活中,一时之间街知巷闻。大大小小的公司、媒体也开始和其接触,试图进行商业合作,随着她拍摄网络短剧《打劫》和入围某演员海选,平凡的芙蓉姐姐的娱乐圈梦快要实现了。但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等有关部门认为,大多数大陆媒体完全失去了媒体应有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恶劣地利用芙蓉姐姐过火进行不正常炒作。据可靠消息透露中宣部认为其极大地影响到了广大网民的正常心理和网络行为,逐于2005年7月中旬向各媒体发出通知将芙蓉姐姐「封杀」,以肃清不健康的网络文化。
⑼ 海灯法师走后,为何只有少林寺无动于衷他们之间有何恩怨
在最早由海灯以及其弟子讲述的海灯出身版本中,他在1928年遇上了出自少林的汝峰大师,随即便想跟汝峰大师学习少林绝技。不料汝峰要求说:本绝技概不外传,必须是我少林弟子方可习之。海灯为了表示虔诚,皈依佛门拜师习武,这才开始学习少林武功。当时跟着汝峰一起来四川的还有一位少林弟子,因他们两位少林高僧的指导下,海灯学得了不少的功夫。
而且他去少林寺只是带了六个弟子挂单,释行正才是正牌的少林方丈,他只能算是客人。接着同年11月海灯的弟子就开始将海灯跟少林扯关系,他的名声因此变得更响亮,少林方丈的名声就此传开。他本人更是在1984年拍摄了《少林海灯法师》,这样一来更是默认,他靠着这一名头倒是大出风头,释行正作为正牌怎么会乐意?
所以他把海灯跟弟子迁单,相当于下了逐客令,不愉快就此结下。不过释行正终身弘扬禅法,看得比较淡,到圆寂都没有出来澄清过。从海灯师徒离开后,少林寺也不再过问这件事,最后将这事捅出来的是登封县县委宣传部。他们眼见着一个外来和尚冒充少林主持,还在报纸上大肆宣扬,不得已才出来澄清。当然,抛去真假方丈这事来说,海灯确实是一位高僧,所做出的贡献也不能抹去。
⑽ 陕西省宝鸡市副市长名字叫什么
市 长:戴征社
工作分工: 领导市政府全面工作。分管市编办、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发展研究中心(市政府研究室)。 戴征社同志简历: 戴征社,男,汉族,1960年11月生,陕西武功县人,1982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农学学士。现任宝鸡市委副书记、市长。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西北农学院农业机械化专业学习;1982年7月至1984年10月为岐山县农机管理站技术员;1984年10月至1990年2月为岐山县农牧局干事;1990年2月至1991年3月任岐山县孝子陵乡副乡长;1991年3月至1995年9月任岐山县蔡家坡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镇长、党委书记;1995年9月至1997年10月任岐山县副县长;1997年10月至1998年1月任眉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代县长;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任眉县县委副书记、县长;2000年1月至2001年8月任眉县县委书记;2001年8月至2002年11月任宝鸡市委常委、眉县县委书记(其间:1999年9月至2001年9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专业研究生班学习);2002年11月至2003年2月任宝鸡市委常委;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任宝鸡市副市长;2006年12月至2008年2月任宝鸡市委常委、副市长;2008年2月以后任宝鸡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市长。 省第十次、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副市长:乔 军
工作分工: 负责市政府常务工作。分管市政府办公室 (应急办、接待办、口岸办、关工委、仲裁委、政务信息办、宝鸡展览馆、市行政服务中心、驻外办)、市发改委(物价局、粮食局)、市公安局、市国安局、市监察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信访局、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宝鸡调查队、市国税局、市地税局、高新区管委会、蔡家坡管委会、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外事办、市政府新闻办;协助戴征社同志分管财政工作。联系市法院、市检察院、驻宝部队、武警部队和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 简历: 乔军,男,汉族, 1959年 1月生,陕西合阳县人。 1986年 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3年 7月参加工作,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工学学士。现任宝鸡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 1979年 9月至 1983年 7月在陕西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金属热加工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学习; 1983年7月至 1986年 9月为西安钢铁厂团委、西安市未央区人事局干事; 1986年 9月至 1989年 7月任共青团西安市未央区委副书记、书记; 1989年 7月至 1992年 3月任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乡党委副书记; 1992年 3月至1995年 12月任西安市未央区谭家乡乡长、党委书记(其间: 1995年 9月至 1998年 7月在陕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1995年 12月至 1996年 5月任西安市未央区委常委、谭家乡党委书记; 1996年 5月至 1998年 1月任西安市未央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其间: 1996年 7月至 1998年 1月下派任蓝田县委副书记、市驻蓝田县扶贫工作组组长); 1998年 1月至 2002年 7月任蓝田县委副书记、县长(其间: 2001年 9月至 2002年 1月在陕西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2年7月至 2006年 10月任中共蓝田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正局级)(其间: 2003年 9月至 2004年 1月在中央党校第七期县委书记进修班学习); 2006年 11月至 2009年 3月任宝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2009年 3月至 2011年 4月任宝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党校校长; 2011年 4月起任宝鸡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
副市长:徐 强
工作分工: 负责民政、科技、环境保护等工作。分管市民政局(双拥办、兵役)、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环保局、市民族宗教局、市工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宝鸡海关、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侨办(侨联)、市老龄办、市残联。联系市保密局、市科协和铁路部门工作。 徐 强同志简历: 徐强,男,汉族,1962年2月生,陕西城固人,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6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现任宝鸡市政府副市长。 1979年9月至1983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金相专业学习;1983年6月至1984年12月为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辅导员;1984年12月至1986年3月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系团工委书记;1986年3月至1989年10月任西安交通大学团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其间:1987年9至1989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学位班学习);1989年10至1993年6月任西安交通大学团委副书记;1993年6月至1997年2月任西安交通大学团委书记;1997年2月至1999年7月任省政府办公厅副处级秘书;1999年7月至2000年12月任省政府办公厅正处级秘书(其间:2000年9月至2006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工程与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班学习);2000年12月至2001年11月任宝鸡市市长助理;2001年11月至2003年2月任宝鸡市市长助理、市经贸委主任、市委企业工委副书记;2003年2月至2005年1月任宝鸡市政府副市长,市委企业工委书记;2005年1月至2005年7月任宝鸡市政府副市长、国资委党委书记;2005年7月以后任宝鸡市政府副市长(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在省委组织部中青年领导干部第三期国外进修班学习)。 省十次、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九届、十届市委委员。
副市长:刘桂芳
工作分工: 负责社会事业发展工作。分管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爱卫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体育局、市档案局、市地志办、妇儿工委、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联系团市委、市妇联、市文联、市社科联。 刘桂芳同志简历 : 刘桂芳,女,汉族,1957年11月生,陕西扶风人,1974年2月参加工作,1987年3月加入民进,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中教一级。现任宝鸡市政府副市长、民进宝鸡市委会主委。 1974年2月至1976年11月眉县横渠公社下乡知青;1976年11月至1979年8月在宝鸡师范学院中文专业学习;1979年8月至1980年2月为眉县常兴中学教师;1980年2月至1980年10月为宝鸡市教育局干部;1980年10月至1989年5月为宝鸡市金台中学教师;1989年5月至2001年5月任民进宝鸡市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主委兼秘书长;2001年5月至2003年2月任民进宝鸡市委会主委;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任宝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宝鸡市委会主委(其间: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在西北五省党校研究生班法学专业学习);2006年12月以后任宝鸡市政府副市长、民进宝鸡市委会主委。 省九届政协委员。
副市长:张敬原
工作分工: 负责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分管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城管办)、市国土资源局、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民防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园林环卫局、市河道委、陈仓物流园区建设管委会、法门寺文化景区管委会、石鼓山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投资(集团)公司、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张敬原同志简历 : 1981年9月至1983年9月为宝鸡市教研室教研员;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在陕西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学习;1985年7月至1987年11月为宝鸡市教育局普教科干部;1987年11月至1996年5月先后任宝鸡市教育局人事科干事、副科长、科长;1996年5月至1998年5月任宝鸡市教委副主任(其间:1997年9月至1998年7月在省委党校中青班脱产学习);1998年5月至2000年5月任宝鸡市政府副秘书长(其间:1998年9月至2000年7月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学习);2000年5月至2003年3月任宝鸡市外事旅游局局长、党组书记;2003年3月至2003年4月任宝鸡市政府党组成员;2003年4月至2005年5月任宝鸡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室党组书记;2005年5月至2006年9月任宝鸡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室党组书记,市机关事务局局长(兼);2006年9月至2006年11月任宝鸡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兼);2006年11月至2006年12月任宝鸡市政府副市长、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兼);2006年12月至2007年8月任宝鸡市政府副市长、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兼);2007年8月以后任宝鸡市政府副市长。 九届市委候补委员,十届市委委员。
副市长:王拴虎
工作分工: 负责农业农村工作。分管市农业局(扶贫开发办公室)、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供销社、市地震局、西山建委、市气象局、市烟草专卖局。 王拴虎 同志简历: 王拴虎,男,汉族,1961年10月生,宝鸡市陈仓区人,198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2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宝鸡市副市长。 1979年2月至1982年9月在宝鸡县马尾河小学任教;1982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凤翔师范学校学习;1984年7月至1987年12月任凤翔师范学校校团委委员、副书记(其间: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在陕西青年干部学院学习,任校学生会主席);1987年12月至1995年4月任共青团宝鸡市常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其间: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在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班函授学习);1995年4月至1998年8月任宝鸡市委办公室综合科副科长、科长;1998年8月至2001年12月任千阳县委副书记(其间: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贸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学习);2001年12月至2005年12月任扶风县委副书记、县长(2005年6月主持县委工作);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任扶风县委书记;2006年12月以后任扶风县委书记,宝鸡法门寺文化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省十届人大代表,十届市委委员。
副市长:袁军晓
工作分工: 负责经济贸易和县区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分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促进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盐务局、宝鸡供电局、省地电公司宝鸡分公司、市邮政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 省无委办宝鸡市监测站。联系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市台办。 袁军晓 同志简历: 袁军晓,眉县人,1964年1月生,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学习;1984年7月至1993年5月为秦川机床厂磨研所设计员、主任设计师;1993年5月至1993年12月任秦川机床厂副总工程师:1993年12月至1994年10月任秦川机床厂副总工程师兼磨研所副所长、所长(其间:1991年9月至1994年6月在西安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班学习);1994年1 0月至1995年12月任秦川机床厂厂长助理、副总工程师兼磨研所所长:1995年12月至1998年6月任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998年6月至2001年5月任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秦川机械发展股份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2001年5月至2001年12月任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2001年12月至2003年4月任宝鸡市经贸委常务副主任;2003年4月至2005年1月任宝鸡市经贸委主任、市委企业工委副书记;2005年1月至2005年8月任宝鸡市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兼市工交办主任;2005年8月以后任宝鸡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
副市长:丁琳
工作分工: 负责金融投资和招商引资工作。分管市金融办、市文物旅游局、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管委会、市招商局(经联办)、市人民银行、市银监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长安银行、农发行、省农村信用社宝鸡办事处及其他金融机构、各保险公司。 丁琳同志简历: 丁琳,女,山东聊城人,1964年3月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2003年4月加入民建,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高级会计师。 1983年09月至1987年07月在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金融专业学习,1987年07月至1988年07月为中国银行青岛支行干部,1988年07月至1999年04月为陕西财经学院会计学院教师(其间:1995年03月至1997年07月参加陕西财经学院金融财政学院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学位班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9年04月至2000年07月任陕西财经学院会计学院金融会计教研室主任,2000年07月至2002年11月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金融会计教研室主任,2002年11月至2004年10月任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财政局局长(正处级),2004年10月至2004年11月为西安浐灞河综合治理开发建设委员会主任助理,2004年11月至2007年11月任西安浐灞河综合治理开发建设委员会主任助理、财政局局长(其间:2001年03月至2006年12月 参加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7年11月至2008年08月任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副主任,2008年08月至2009年01月任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副主任、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筹备办公室副主任,2009年01月至2009年02月任宝鸡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2009年02月至2010年03月任宝鸡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2010年03月以后任宝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
市政府咨询员:雷建平
工作分工: 协助乔军同志负责信访和维稳工作。
市长助理:王琳
工作分工: 负责高新区管委会工作。
市长助理:卓宇
工作分工: 负责陈仓物流园区管委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