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世界粮食日安全宣传周主题

世界粮食日安全宣传周主题

发布时间:2021-12-20 21:02:15

A. 世界粮食日的活动内容(2009年)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自创立以来,不定期地进行了5次“世界粮食调查”。从这些调查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饥饿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在不断扩大。1946年的“第一次世界粮食调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5~1939年的70个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90%)为对象,按“每日平均摄取热量低于2250卡界定营养不良,得出的结论是:世界人口的大约半数处于营养不良状态。1952年的“第二次世界粮食调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6~1948年的70个国家为对象,所得出的结论是:总的营养水平比战前降低,除北美、欧洲、大洋洲外的所有地区均未达到基准水平。1963年的“第三次世界粮食调查”,以1957~1959年的80个国家为对象,得出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60%的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1977年的第四次世界粮食调查统计分析了1972~1974年的数据,调查范围扩大到162个国家。结论是全世界有4.55亿人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发展中国家人口的1/4都属于这个范围,尤其是儿童和妇女的营养不良更加严重。从世界性粮食情况恶化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警告。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的结果是:112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80年代初宣称,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但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可是却有4.5亿人挨饿。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前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反而更趋严重。据预测,在80年代世界粮食仍将趋向短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正是在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作出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把1996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确定为“同饥饿与营养不良作斗争”,1997年定为“投资粮食安全”,目的是动员世界力量,增加农业投入,增强粮食有效供给能力。许多国家政府对于举办“世界粮食日”的活动都很重视。有的国家首脑在这一天发表演讲,有的国家举行纪念会和发表纪念文章,有的国家科研机构发表粮食和农业科研成果,举办科学讨论会等,以提高人们对粮食和农业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促进粮食及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发展。
2009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确定为“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它强调了全球10.2亿人营养不良的严重困境以及在当前萧条的经济环境下帮助饥饿人口的必要性。 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二战以来,每37年世界人口就增加一倍,再加上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粮食供应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1955-1985年间,世界的粮食产量翻了一番多,但在同一时期耕地面积只增加了15%。这些数据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粮食增产不仅仅由于耕地的增加,更多的是通过对土地的过分使用实现的;二是由于对耕地的过分使用,造成了土壤侵蚀和荒漠化等,最后不得不放弃一部分耕地。
土地的肥力主要是通过土地间歇休闲以再生养分来维持的。由于人口压力的增加,必须生产更多的粮食,休耕地的面积必须缩减,久而久之使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甚至完全丧失了生产能力。为了增加土地肥力,施用大量无机化肥是当今世界粮食增产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然而,化肥对环境的危害却被人们所忽视。农田所施用的任何种类的化肥,都不能全部被植物吸收利用。各种农作物对化肥的平均利用率为:氮40%~50%;磷10%~20%;钾30%~50%。过剩的化肥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构成很大的威胁。
1、化肥对水体的污染
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多,引起最严重的后果之一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水体衰老的自然过程,但化肥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另一个严重后果是污染地下水。化肥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随土壤中的水流移动,或透过土层进入地下水。
2、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长期过量而单纯地施用化肥,会使土壤酸化或碱化;另外,制造化肥的矿物原料及化工原料中,有的含有多种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成分,它们随施肥进入农田,造成土壤污染。例如,施用磷肥不可避免地给土壤带来镉、锶、氟、铀、镭、钍等有害物质。施用磷肥过多,会使土壤含镉量比一般土壤高数十甚至上百倍。有些化肥中还含有有机污染物,如氨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酚,特别是用炼焦厂废气生产的氨水,含酚类超过千分之一,施用后造成土壤酚污染。
3、化肥对大气的污染
化肥对大气污染主要是氮肥分解成氨气与反硝化过程中生成的 N2O 所造成的。氮氧化物气体进入大气使大气质量变坏。特别是氧化二氮气体在对流层内稳定,可上升至同温层,在光化学作用下,与臭氧发生双重反应:
N2O + O3-->NO + O2
NO + 02-->NO2 + O2
该反应消耗臭氧,破坏臭氧层。有人推测,到2000年时,臭氧将应氮肥的施用而减少2%。
4、近海生物受到化肥威胁
大量化肥的流失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条件,已成为海洋赤潮发生的主要诱发原因之一。赤潮的发生,使海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鱼类、贝类中毒或死亡。
5、化肥也会危害森林
西欧不少国家发现,一些远离工业区和交通干线的农业种植区内,大量树木不断死亡。调查证实,使用的大量氮肥释放出的刺激性氨气,是除酸雨之外造成森林死亡的的另一个“祸首”。
氨气被植物叶片吸收后就会形成碱性的氨离子,并在植物体内积累起来,干扰重要的新陈代谢过程,损伤植物叶片细胞,阻碍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轻者植物叶片受氨气的熏灼伤害,重者出现“氨中毒”和大面积叶片枯死。氨气与氮氧化物共存是,二者对植物的损害具有协同效应,毒性更为强烈。
6、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保证粮食生产,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农药的使用已十分广泛。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如果不使用农药,全世界粮食总收成的一半,将会被各种病、虫、草害所吞嚼。使用了农药,却只挽回15%左右的损失。农药既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也有给环境带来污染和危害的一面。
世界上农药的品种约有500种以上。随着各种农药的大量使用,结果往往是害虫、益虫一起消灭,而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最后只好不断加大药量。真正作用与农业害虫的农药仅有10-30%左右,进入大气、水体的部分约为20-30%,残留在土壤中的约有50-60%。
大量使用农药,或长期使用同一类农药,能够使许多害虫产生抗药性,连续使用农药还会杀死益虫、益鸟。所以,不合理的使用农药不但不能彻底解决农业病虫害问题,相反还会使许多原来危害不大或不难防治的虫害变得不易防治。这样就有可能使农药用量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也将逐渐加重。
7、农业灌溉对土壤的影响
农业灌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众所周知的。我们来看看灌溉的负面影响。农业灌溉加速了水冲蚀,致使土壤板结,盐碱化。
8、农业灌溉对水环境的影响
灌溉水通过对农田土壤的冲蚀、淋溶,将夹带泥土颗粒、矿物质、碱分和盐分、细菌、病毒、农药和化肥、还有灌区周围的生活污水等,经排水渠排入河流或湖泊而污染地表水,增加水的矿化度、混浊度、影响水的气味、PH值、温度、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灌溉水经土壤入渗后也会使地下水受污染。
9、灌溉水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由于灌溉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地下水,而地下水的补给又很缓慢,深层地下水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积漏斗区,造成地面沉降、塌陷,大量机井报废,沿海地区海水入侵。
人类为了提高粮食产量绞尽了脑汁。从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上出现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促进了粮食增产。然而却又引发了称之为农业生态环境的“白色污染”。如今所用的塑料薄膜,大多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为原料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中极难分解。在土壤中的残膜碎片,可存在400年之久。太多的残膜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及肥力。
一切办法想尽之后,为了得到生活所必须的粮食,人们不断烧垦森林,开辟耕地和牧场。世界上大约有2亿公顷森林被开垦为耕地,大约3亿以上的人以此为生。由森林支撑的大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日期 活动 地点 时间 10月12日 星期一
10月13日 星期二 “2050年如何养活世界”高级别专家论坛 红厅 09:30 10月12日 星期一 战胜饥饿国际联盟(IAAH)主办的世界粮食日展览开幕 中庭 13:00 10月12日 星期一 战胜饥饿国际联盟举办的“世界粮食日”活动:履行承诺,到2025年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 伊朗厅 15:00 10月13日 星期二
10月14日 星期三 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外部委员会第4届会议 墨西哥厅 09:00 10月14日 星期三 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第35届会议开幕 全会厅 10:00 10月14日,星期三 粮食安全委员会(粮安委)会外活动,题为“民间社会与联合国论坛:现状与未来挑战” 伊朗厅 12:45 10月15日 星期四 启动第4届“为粮食赛跑”活动新闻发布会 罗马Campidoglio,Pietro da Cortona厅 11:30 10月15日 星期四 关于“危机时期再看粮食政治”研讨会 奥地利厅 10:00 10月15日 星期四 发布“食物权方法工具箱” 黎巴嫩厅 14:30 10月15日 星期四 希腊非洲基金会主办的世界粮食日古典音乐会 罗马Brancaccio歌剧院 19:00 10月16日 星期五 粮农组织亲善大使任命仪式 穆罕迈德五世厅 09:00 10月16日 星期五 与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ASBU),国际法语广播电视理事会(CIRTEF)及地中海视听经营者常务会议(COPEAM)的合作协定签字仪式 穆罕迈德五世厅 10:00 10月16日 星期五 世界粮食日正式庆祝仪式 全会厅 10:30 10月16日 星期五 颁发 “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挑战徽章”:“青年儿童在行动” 伊朗厅 12:45 10月16日 星期五 千年发展目标/站起来“1.02”行动 中庭 下午 10月16日 星期五 拯救乍得湖:受到威胁的水系 德国厅 14:30 10月16日 星期五 “食物权在解决全球粮食危机中的作用”专家会议 奥地利厅 14:30 10月16日 星期五 关于世界粮食日主题的民间社会组织圆桌会议 伊朗厅 14:30 10月16日 星期五 美国驻罗马联合国机构使团主办的
第六届乔治·麦克高文世界粮食日年度演讲:“粮食的未来”及记录片《新鲜》的放映 绿厅 14:30 10月16日 星期五 粮农组织/罗马国际电影节主办的由粮农组织亲善大使参与的
“联合起来,一切皆有可能”红地毯活动及 记录片“The cove” (《海湾》)的放映 罗马音乐厅Sinopoli厅 15:00 10月17日 星期六 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会议闭幕 红厅 09:30 10月22日 星期四 罗马联合国妇女协会主办的世界粮食日宣传画年度竞赛颁奖仪式 伊朗厅 10:00 10月24日 星期六 第4届“为粮食赛跑”及粮农组织职工合作社组织的音乐表演和“食品展销会” 体育场 (Terme di Caracalla) 18:00 10月25日星期日 第2届“青年为粮食赛跑” 体育场 (Terme di Caracalla) 9:00 10月29日 星期四 联合国世界粮食日特别仪式 联合国托管理事会会议厅
(纽约) 活动日期:2009年10月16日。
具体时间:
10:15 来宾聚集全会厅
10:30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宣布庆祝仪式开始
10:35 放映2008年世界粮食日/电视粮食集资主题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录像片
10:40 总干事致词
10:55 总干事宣读有关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第一夫人苏珊娜穆巴拉克阁下的任命并向她颁发世界粮食日纪念章、荣誉证书和徽章
11:00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第一夫人苏珊娜·穆巴拉克阁下接受任命并作主旨演讲
11:15意大利外交部副部长、文森佐·斯科蒂 阁下
11:25罗马教廷常驻粮农组织观察员Renato Volante阁下宣读教皇本笃十六世陛下的致词
11:35 总干事向联合国妇女协会主办的世界粮食日宣传画竞赛的四名一等奖获得者颁发2008年世界粮食日奖章
11:45 放映关于粮农组织亲善大使计划的录像片
11:50 音乐演出:小提琴手 Anyla Kraja (钢琴 Fabiana Biasini)
11:55 总干事宣布庆祝仪式结束 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2009年10月16日,罗马粮农组织总部全会厅)
诸位阁下,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
如今的情况表明,全球粮食系统十分脆弱。全世界营养不足人口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10亿,即增加大约1.05亿,这意味着全世界每六个人中间就有一个人每天挨饿。饥饿人口增加,这并非全球歉收的后果,而是如今的世界经济危机造成贫困者收入和就业机会减少,获取粮食的能力明显下降所致。
正因如此,世界粮食日和电视粮食集资活动选择“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作为主题。
从几个方面来看,如今的危机史无前例。
首先,这次危机是继2007-08年全球主粮价格瀑涨之后发生的。
国际粮食商品价格最近的回落趋势不应视为粮食危机的终结。到2009年7月,在粮农组织监测的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27个国家所有的谷物价格中,80%-90%仍然比粮价飚升前的水平高25%以上。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对31个国家的价格进行了监测,在所有谷物价格中,仍有40%-80%比粮价危机前的水平高出25%以上。在一些国家中,某些产品的价格依然处于2007年达到最高水平,例如,斯里兰卡、缅甸、肯尼亚和厄瓜多尔的大米,布基纳法索、马里和尼日尔的小米和高粱,以及玻利维亚和巴基斯坦的小麦等。
而且,生产仍然受到投入物成本上涨的影响,如化肥成本上涨176%,畜饲料成本上涨75%,种子成本上涨70%,农业投资更加困难。
其次,这次危机史无前例,是因为随着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和商业上与世界经济更加融为一体,全球需求或供应以及信贷可供量的下降,都将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直接影响。
第三,由于这次危机的普遍性,政府和家庭用于对付经济冲击的正常机制已经不堪负荷。通货贬值不再是一种可行的手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告诫我们,外来直接投资将于2009年下降32%。城市地区就业减少,可能迫使求职者返回农村地区。
2008年移民汇款为大约3000亿美元,但2009年可能下降5%至8%。向最贫困的71个国家提供的外来援助预计下降25%左右。农村家庭因许多资产已经出售,又不能再借款,已无法靠出售资产来缓冲消费的下降。在此惨淡景象中,国际贸易量又预计下降5%至9%,发展中国家2009年的出口价格预期下跌。
诸位阁下,女士们、先生们,
造成2007-08年第一次危机的结构性因素依然存在。农业生产率低下。粮食最不安全的许多国家人口增长率居高不下。水资源供应和土地权属提出了重大问题。水灾和旱灾频率高于长期平均值。
我们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在短期内,必须建立或改善安全网和社会保护计划才能惠及最易受害群体。备选手段包括确定对象的粮食分配计划、现金转移计划、学校供膳和母婴营养计划以及就业计划。小农必须获得优质种子、化肥、农具和农机。这将有助于改善无足够自产自供粮食而必须从市场上购买才能满足其粮食需要的多数小农的粮食安全。
在中长期内,必须增加农业投资,因为20年来投资一直不足,这正是在需要增加生产时,发展中国家无力作出适当反应的主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每年需要440亿美元的官方发展援助用于帮助农民。
农业占官方发展援助总额的比重从1980年的17%,下降到2006年的3.8%,现为5%左右。农业投资不足是爆发全球粮食危机的根源之一,也是多数发展中国家有效应对危机时遇到的困难之一。
17%的官方发展援助这一投资水平曾在上世纪70年代将亚洲和拉丁美洲挽救于饥荒边缘。如今需要相同的资源水平来为10亿多饥饿民众提供食粮,并确保到2050年全球人口超过90亿时,还能有足够的粮食。同样,发展中国家需要按照农业对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和出口创收的贡献,将其国家预算的一定比例用于农业和农村发展投资。
与2007年富国用3650亿美元支持农业,全世界每年军备开支达13400亿美元, 2008-2009年为支撑金融行业立即投入数万亿美元的情况相比,我们需要投入农业发展的440亿美元的官方发展援助实属很小的数额。
诸位阁下,女士们、先生们,
给人以希望的是已经出现令人鼓舞的信号。首先是缺粮的发展中国家的政策重点转向增加小农的生产。在拉奎拉八国集团会议上发表的《全球粮食安全联合声明》,包括了三年内筹集200亿美元的决定,用于执行一项着眼于小农的全面战略。着眼于小农这一点确实令人欣喜,这是粮农组织多年来的一贯主张,希望这一认捐真正变成实际行动。令人鼓舞的第二个迹象是许多国家在根除饥饿方面取得进展。加纳、马拉维、莫桑比克、乌干达、越南、泰国和土耳其国内的营养不足人口大大减少。这意味着我们知道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去做。一般来说,我们有方案、项目和计划,只是在等待下定政治决心和获得资源才能去执行。
自2007年12月发起“应对粮价高涨计划”以来,粮农组织为93个国家的项目筹集了共3.89亿美元。大约2.85亿美元由欧洲联盟在粮食基金计划中提供。
诸位阁下,女士们、先生们,
除官方发展援助之外,我们还要找到创新型供资机制,如移民汇款就应得到国际社会重视。我早先提到2008年汇款总额达3000亿美元,而农发基金预测,其中每年有300亿到600亿美元的汇款是正式和非正式形式的储蓄和投资,主要用于农村地区,包括非农活动。因此,即便出现削减,也应制定适当的政策和制度机制来加强资源规模如此之大的投资成果,促进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
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应支持并补充此类私营部门投资。鉴于世界一半以上人口都已生活在城市地区,因此有必要建立地方政府之间的伙伴关系。到2020年,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其人口的75%都将落户在城市;而预计未来人口超过2000万的九个大都市中,八个都坐落在这三大洲。
因此,我们要不断强调在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的都市农业和近郊农业活动,这些活动引发了对土地、水、能源和劳力的竞争,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园艺、畜牧、饲料和乳业生产、水产养殖和林业的发展来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
诸位阁下,女士们、先生们,
还有一系列包括治理在内的根本问题亟待解决。世界粮食安全治理体系缺乏效率、协调不力,难以解决粮食危机,难以应对我们未来必然要面对的新挑战。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的当前改革是个难得的机会,可用以加强粮安委并使之更为高效、实效,成为“全球农业和粮食安全伙伴关系”的基础。
诸位阁下,女士们、先生们,
危机能带来机遇,让我们调整国民经济并触发积极且持久的发展进程。
2009年“世界粮食周”和“世界粮食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一起反思粮食不安全和发展不足的情况,以及背后那些遭受苦难折磨的民众。我们拥有相应的专门技能来解决饥饿问题。我们也有能力找到资金来解决我们认为重要的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希望在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中,能够就全面、迅速消除全球饥饿达成广泛一致意见,并同意将发展援助总额中用于农业的份额提高到1980年17%的水平,同时实行世界粮食安全的有效治理。
感谢诸位留意。

B. 世界粮农组织成立75周年,今年的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什么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我们每个人从小耳熟能详就能背诵的诗。这句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简单易懂,就是强调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

现在的年轻人出生在一个好时代,没有感受过饥饿的考验,也对粮食没有深刻的意识,殊不知,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

而世界粮食日不仅是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还是呼吁所有人减少食物浪费。

一些人有这样的观点:客人来了,不管能不能吃完,一定要做上满满一桌,或者下馆子也要点的满满的。这样的待客之道是错误的,满满一桌菜不是证明自己待客的热心之情,每次聚餐,剩下一大堆饭菜,这样的浪费不可取。

就算现在富有了,我们也不能浪费粮食。在从前,我们经历了一段很痛苦的时期,那时候很多人吃不上饭,甚至还有饿死的,看似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很远,但其实不到短短几十年。

我们不是要在世界粮食日喊着保护粮食的口号,而是将这个观念渗透在平时的一日三餐,在生活中践行珍惜每一粒米的观念。

C. "世界粮食日"可以举办什么活动

“世界粮来食日”到来之际,我源国有关部门从即日开始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一系列以“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每年在这一天都在不同城市举办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同期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以唤起公众对饥饿的关注、对粮食的爱惜,提高公众对粮食及粮食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关注。

D. 粮食安全的观点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主题是“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端牢中国饭碗 共筑全球粮安”。最近,全国多地都举办了相关宣传和纪念活动,浙江也不例外。据报道,在浦江,各中小学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争做“光盘一族”;在瑞安,举办放心粮油产品展销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专门设立这个节日和宣传周,就是为了提醒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今年,尽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涝、东北干旱、台风、重大病虫等严重灾害,但全国夏粮产量创出历史新高,秋粮丰收已成定局,粮食安全得到保障。这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每个人认真珍惜。

维护粮食安全,人人可以出一份力。一方面,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开源”,用好科技,抓好耕地保护,继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深刻反思和改进在“节流”上的不足。反观现实,浪费粮食的不良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如此巨大的浪费令人瞠目。对此,每个人都该守护一颗“粮”心,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世界粮食日来临之际,每个人都不妨问问自己:是否有过在饭店点餐时的铺张?是否有过在家中浪费米面粮油?“否”则加勉,“是”则改之。有句歌唱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倘若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躬身入局,践行勤俭节约的理念,必然能凝聚起14亿人的绿色健康生活,把粮食安全的底线护得更好、守得更牢。

E. 你知道联合国 粮农组织设立“世界粮食日”的目的是什么

联合国 粮农组织设立“世界粮食日”的目的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回业生产答的高度重视。

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确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届世界粮食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

10月16日上午,市粮食局、市农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妇联在人民东路市粮食局门前联合举办了以“端牢中国人饭碗,保障粮食安全”为主题的世界粮食日活动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周活动。

活动现场,各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积极为群众宣传政策、答疑解惑、分发宣传册及宣传海报,积极宣传“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政策,大力营造区域粮食安全氛围,有效帮助广大市民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优质米、面、油等粮油制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通过本次活动,广大群众对“端牢中国饭碗,装自己的粮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中国粮食安全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下一步全市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周活动将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企业进行深入宣传,促使更多的人们重视中国粮食安全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应有的贡献。



F. 世界粮食节的相关主题

2012年10月16日是第32个世界粮食日,国家粮食局在济南市启动2012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暨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
本届世界粮食日活动以“办好合作社 粮食安全添保障”为主题。活动期间,国家粮食局除了在济南举行节约粮食公益展览等活动外,还在北京、厦门、郑州等地开展“中小学生爱粮节粮征文”、“爱粮节粮展览展示”等多种活动。

G. 世界粮食日主要内容是什么

世界粮食日主要内容是爱惜粮食,主题是“共同成长,繁荣和持续,行动造就未来”。

同时,周是国家粮食安全宣传周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的主题是“保障中国饭碗,构建全球粮食安全”。

根据粮农组织2019年10月在联合国发布的《2019世界粮食及农业状况》,大约14%的世界粮食在收获后到达零售前遭受损失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世界上每年价值约4000亿美元的食物在进入商店之前就被浪费了,原因是错误的收获和处理食物、疾病和气候。此外,发达国家在消费层面浪费了更多的粮食,特别是其中,东南亚,北美和欧洲。

世界粮食日始于1981年10月16日。每年10月16日,世界各国政府都会围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举行纪念活动。其目的是引起世界对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高度重视。每年世界粮食日,包括粮农组织、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都将开展各种宣传和纪念活动。

H. 主题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从我做起。 题目自拟 一定要自己写的,求各位文笔好的帮帮我

雷锋有句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这是雷锋的座右铭,雷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勤俭节约,努力工作,不怕艰难困苦,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曾影响了几代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雷锋的这种勤俭节约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意识中逐渐淡薄了,生活上互相攀比,大手大脚,不珍惜环境,浪费资源等不良行为屡见不鲜。本月的22日是世界水日,此时此刻又使我们想到了雷锋的勤俭节约精神.社会的发展呼唤雷锋精神呢,人民的生活需要雷锋精神,新世纪更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树立长期学雷锋的思想,制定强有力的措施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常抓不懈,雷锋精神才能在各个方面不断发扬光大,在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让雷锋精神渗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伴随我们的一生。 爱惜粮食 为国分忧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我们为自己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而自豪,我们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但同时,你们有没有为我们的祖国忧愁呢? 我国人口众多。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已达十二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问题。你们为我国这一最大的问题忧虑过吗? 不错,我们有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早已解决了旧中国几千年没法解决的人民吃饭问题。我们应该为之自豪!可是,透过下面的数字,我们也应该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仅使吃饭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有这么一组数据。1998年我国谷物、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吗?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12亿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这真是一张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万人就要吃50亿公斤的粮食!所以,增产粮食,节约粮食,对我们的国家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同学们都知道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我们要开展各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活动,真正达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得出的"爱惜粮食"的要求!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I. 今年粮食节约的主题是什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7号)精神,指导粮食行业切实做好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广泛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活动,增强爱粮节粮意识

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粮食生产连续6年获得丰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但长期保持我国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同时,目前我国粮食(含食用油,下同)在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的损失浪费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粮食企业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爱粮节粮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努力降低粮食损失损耗,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抑制不合理的消费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要结合粮食行业实际,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粮食系统干部职工储粮保粮工作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好传统,树立粮食部门带头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形象。要充分利用“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世界粮食日”、“放心粮油宣传日”、“粮食科技活动周”等平台,广泛开展爱粮节粮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增强全社会爱粮节粮的意识。要积极组织开展征文比赛、研讨会、爱粮节粮公益展览等主题宣传活动,营造“爱惜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浓厚氛围。

二、切实做好粮食收购和仓储管理工作,降低收储环节的损失

(一)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及时收购农民余粮。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企业及时做好各项收购准备工作,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满足农民售粮需要,减轻农户家庭储粮压力。要大力发挥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的作用,定期开展收获粮食质量监测与调查工作,准确掌握粮食质量状况,及时发现粮食质量安全隐患,避免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粮食损失。各类粮食企业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努力做到粮食颗粒归仓。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储粮条件。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粮食企业要切实做好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仓房维修改造工作,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和指导管理力度,加强中央补助投资项目建设管理,进一步扩大仓储能力,改善储粮条件。在仓储设施建设中,要严格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积极采用先进储粮技术和设施设备,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安全储粮和降低粮食损耗等要求。

(三)提高科学储粮水平,防止储粮安全事故,积极推进农户科学储粮。一是积极推广粮食流通各环节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率、高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技术,全面提高科学储粮水平。二是严格规范仓储管理。积极开展“四无”粮库创建活动,规范企业仓储行为,努力实现仓储管理的规范化,降低粮油储存过程中的损失损耗,延缓粮油储存品质劣变速度。定期开展储粮质量安全的检验鉴定,确保粮油储存安全。落实仓储管理责任制,防止储粮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积极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工作。针对农户储粮分散、面广、装具落后的状况,加强宣传和技术指导,进一步普及科学储粮知识,建立粮食产后技术服务体系,提高农户储粮技能。要加大农户科学储粮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新装具、新技术,努力改善农户储粮条件,减少储粮损失。

三、加快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减少粮食运输损失

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强组织协调和行业指导,加快散粮装卸、运输、中转、接收、发放设施及检验检测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散粮火车、散粮汽车、散粮船舶、散粮集装箱等新型粮食运输装备,严格执行粮食装卸作业标准和粮食运输管理规则,避免粮食洒漏、受潮、霉变、污染等问题的发生。要大力推广粮食“四散”(散装、散运、散卸、散储)技术,提高粮食物流技术装备水平,简化运输环节,缩短运输周期,减少粮食运输损失。

四、科学制定粮油产品标准,提高粮油加工和转化利用率

一是积极做好粮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增强加工产品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要注重将国际标准、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经验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以粮食的最终用途和最佳品质为指导,科学制修订粮油产品标准,完善加工技术标准体系,提高粮食加工出品率和综合利用率,有效节约粮食资源。二是积极推广使用粮油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加快淘汰高耗粮、高耗能的落后产能,实现加工技术改造升级,提高粮食加工出品率。三是加强粮油资源的高效利用,尤其是米糠、胚芽、稻壳等副产物的高效转化。引导和推进加工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发展粮食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加工转化增值,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加工用粮模式,有效利用粮食资源。四是以大力发展粮油食品加工业为重点,按照“安全、优质、营养、方便”的要求,推进传统主食品工业化生产,树立健康消费观念,鼓励发展全谷物食品,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大力倡导适度加工,改变片面追求“精”、“细”、“白”的消费倾向。五是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科学布局,逐步建立现代粮油加工体系。

五、加强科技支撑,大力研发和推广节粮减损新技术

一是加大储运科技投入,推进绿色储粮新技术的发展。加大对新型储粮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大生态储粮技术、绿色(生物)杀虫剂、节能干燥技术、信息监测监控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广以充氮、二氧化碳气调为代表的绿色储粮新技术。研究运输环节减少粮食损失的工艺技术和装备。二是加大粮食加工高效节粮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强粮油综合利用及高效转化技术研究,推动加工过程减少损失及高效加工技术的发展。研究开发碾米、制粉、食用油加工、发酵、酿造等提高产出效率的新技术、新装备,研究玉米和大豆深加工新技术,提高粮食综合利用效率。三是加强粮食营养健康基础性研究,加大粮食科技宣传引导力度,倡导合理、科学消费粮食理念。

六、大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引导粮油企业爱粮节粮和做好相关服务

(一)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粮油加工企业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增加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产品出厂检测等检测设备,特别是快速检验和在线检测设备,健全企业内部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粮食企业要增强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卫生安全。要改善经营方式,提升服务功能,增设服务网点,积极开展“两代一换”、连锁配送等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经营业务,为消费者和种粮农民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

(二)大力抓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引导和带动全行业健康发展。要发展一大批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包括加工厂、粮店、配送中心、主食厨房、种植基地等,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示范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有关规范,强化管理基础,优化经营模式,规范服务行为,实行产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使放心粮油工程成为深受各方面欢迎的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是人之美德。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做好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全国粮食行业干部职工要继续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光荣传统,忠于职守、以身作则、厉行节约,做爱粮节粮的榜样和模范。

二〇一〇年四月六日

J. 2017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是什么时候

2017年10月16日是第37个世界粮食日,所在周是我国第27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10月16日,国家粮食局、农业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国妇联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北京联合主办2017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主会场活动。

活动现场发布并向首届全国爱粮节粮之星颁奖,举行了优质粮食工程启动仪式。机关干部、粮油企业职工、院校学生、社区居民代表和部分爱粮节粮先进典型人物代表等600多人参加了活动。全国31个省区市同步举行了宣传活动。

今年爱粮节粮宣传周,以“爱粮节粮保安全、优粮优价促增收”为主题,旨在引导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减少粮食浪费、增加有效供给。

目前,全民节约活动深入开展,奢侈浪费现象有效遏制,爱粮节粮蔚然成风,要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持续营造“爱惜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浓厚氛围。

阅读全文

与世界粮食日安全宣传周主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 浏览:841
设备培训组织方案 浏览:121
建设工程培训服务方案 浏览:567
2017年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608
华晨消防电子商务平台 浏览:839
市场营销学吴建安期末考点 浏览:869
开展科技辅导员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331
有关电子商务的填空题 浏览:601
网络营销的外文文献及翻译 浏览:117
毛笔书法教师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939
规章制度培训方案 浏览:619
食人员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21
幼儿园游戏活动园本培训方案 浏览:850
中心校校本培训方案 浏览:165
苹果公司的市场营销环境 浏览:690
优衣库促销方案 浏览:165
年度品牌推广方案和预算 浏览:403
聚餐的策划方案 浏览:992
2015元旦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912
安全解决方案售前培训 浏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