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哪些阶段简述其内容
为了顺利完成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通常要把每一个工程项目划分成若干个工作阶段,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每一个阶段都以一个或数个可交付成果作为其完成的标志。
可交付成果就是某种有形的、可以核对的工作成果。可交付成果及其对应的各阶段组成了一个逻辑序列,最终形成了工程项目 成果。
每一个阶段通常都包括一件事先定义好的工作成果,用来确定希望达到的控制水平。
这些工作成果的大部分都同主要阶段的可交付成果相联系,而该主要阶段一般也使用该可交付成果的名称命名,作为项目进展的里程碑。
通常,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工程项目策划和决策阶段,工程项目准备阶段,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和总结评价阶段。
大多数工程项目建设周期有共同的人力和费用投入模式,开始时慢,后来快,而当工程项目接近结束时又迅速减缓。
阶段:
1.项目建议书阶段
2.可行性研究阶段
3.建筑策划阶段
4.建筑设计阶段
5.建设准备阶段
6.施工安装阶段
7.竣工验收阶段
8.试运行交付使用阶段
内容:
三控三管一协调。
即质量、进度、投资(成本)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事务协调。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以下简称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不直接与该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企业或勘察、设计、供货、施工等企业签订合同,但可以按合同约定,协助业主与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企业或勘察、设计、供货、施工等企业签订合同,并受业主委托监督合同的履行。
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方式及服务内容、权限、取费和责任等,由业主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在合同中约定。
『贰』 杭州地铁一号线项目管理方案是什么
这个太大了点,内部人士知道的详细些。
项目管理专业讲师chenchanchan.中/英文授课,很多人报名4月18-19号北京的《项目管理实战演练》公开课。
『叁』 以武汉地铁项目为例浅谈如何搞好项目的成本管理
摘要:本文主要是结合武汉地铁项目的经营管理情况,系统的阐述了从目标成本确定、成本目标分解及阶段控制与分析、实际成本核算与分析论述了如何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并重点针对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对项目今后的成本管理工作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词:武汉地铁;成本管理Abstract: this paper is combined with wuhan metro project management, the system are expounded from target cost determination, cost objectives and phase control and analysis decomposition, the actual cost accounting and analyzed how to carry on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the key to cost management process and control method in detail, in hopes of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work, the author played a role.Keywords: wuhan subway; Cost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增收;二是节支。(剩余3684字)
『肆』 地铁如何做好施工管理
一、地铁工程的特点
地铁做为方便城市市民出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国内目前已有近30个城市在兴建或准备兴建地铁。它主要有以下特点:节省土地、减少噪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但同时又有建造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施工工序繁杂、结构物形式多样、施工风险大等缺点。
二、地铁施工内业资料的特点
内业资料是直接反映施工过程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载体,是日后地铁竣工验收、通车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加强和规范施工阶段的内业资料整理是当前地铁工程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反映地铁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主要方面。
1、施工技术资料是城市建设及管理的依据之一。建筑施工单位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一定时期后,由于施工中存在着质量隐患或整改措施不得力等原因,工程很有可能出现一些质量缺陷,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必须进行维修和补强。这就必须通过查阅该工程的技术资料档案,以便采取合适、有效的措施。工程技术规划和设计人员必须详细地了解工程的结构形式、线路走向和布局,以便制定正确的方案和措施,这些资料可以通过查阅该工程的技术资料档案。
2、施工技术资料是工程质量的客观见证。质量就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就地铁工程而讲,一座车站、一个区间、一条信号线路应满足建筑或者联系所需的功能和使用价值,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工程的建设过程,就是质量形成的过程,工程质量在形成过程中应有相应的技术资料作为见证。
3、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建筑单位施工技术管理资料是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它与完成工程主体有着同样的重要性,是工程承包合同的一部分。它是全面反映、记载建筑单位主体及施工过程的重要文件,是建筑单位施工的直接成果之一,对施工起着指导和依据的作用。它代表着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地铁工程涉及专业多,有结构、建筑、装饰、通风空调、给排水、消防、综合监控、供电、通信、人防等近二、三十多个专业;时间跨度大,从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项目规划、勘察、设计、招投标到施工、交工验收起码也得6年以上的时间;涉及单位众多、勘察、各专业设计、各专业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施工内容多,仅就土建而言就有地下、地面、高架车站、桥梁、房屋、站场、隧道等。面对如此众多的专业、责任主体单位、施工项目,就应当制定统一的资料整编标准、制度和程序,并进而细化,是众多资料最终达到系统规范、清晰易查。
地铁工程资料主要包括管理资料、技术资料、质量控制资料、施工记录、测量、监测资料、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验收资料、图纸等八大方面,基本同于一般的建筑工程,但又涵盖了市政、铁路、电力等专业的一些具体内容。
三、内业资料整理要求
“全”、“准”、“严”:“全”就是在内业资料齐全上下功夫,做到文件、资料项目齐全,不出现缺少文件和频率不足等现象。“准”就是在内业资料整理上严把准确关,确保资料填写的内容和数据的准确性,经得起推敲和检查。“严”就是在内业资料格式和组卷上,严把审查关,不合格的内业资料严禁进入工程档案室。
四、目前资料整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
在近两年的西安地铁二号线竣工资料检查、验收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思考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总结而言,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领导是否重视和具体人员是否有责任心。相当一些项目平时不重视内业资料的管理,普遍存在“重外业、轻内业”的现象,且对内业资料的整理阶段性的进行,只“整”不“理”,导致内业资料逻辑性、数据性错误“百出”;另外工程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对相互的业务不熟悉,工作责任心差,且工作岗位不固定,工作连续性差,前后脱节,导致内业资料整理中的重复返工现象经常出现。具体反映出以下实际问题:
1、人员问题。
对于由谁编制资料,项目管理人员观念不正确。多数人认为资料就是随便安排个人员坐在屋里、对着电脑将表格填满打印即可,其实不然,我认为资料人员不能闭门造车,应当了解施工程序、内容和进度,而且还应当熟悉现场在干什么,否则做出来的资料就毫无可信度。
资料编制整理人员不稳定,更换频繁。资料整编工作时间跨度大、枯燥,而且没有完成实体那样有成就感,对于个人提升影响较大,因而项目上技术人员都不愿意做资料工作,导致人员频繁更换。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单位领导提高资料编制人员的待遇,另一方面还需明确责任,资料管理人员主要是负责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归档,并不是“做”资料,第一手资料应当是现场技术人员去填写,这样也就保证了资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资料填写方面的问题
2.1资料填写不符合现场实际施工内容。一些施工单位对于检验批表格中涉及的内容不认真仔细阅读,或理解不到位,将一些与本工地施工无关的项目也填写其中。例如,目前车站结构施工中主梁或次梁中基本上就没有弯起钢筋,而在钢筋安装检验批表格中对于此项目相当一些单位的资料上都打勾;装修工程中将构造柱或圈梁的钢筋端头弯钩也理解为弯起钢筋。
2.2 签字人员不统一,字迹不一致。
(1)同一负责人在各种资料中的签字字迹不一致。
(2)不同负责人所填写的资料内容字迹一致。
各项目人员调动频繁是造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另外一方面是资料上报不及时,积少成多以致来不及签。
2.3 自检资料、抽检资料、试验资料之间不对应。
(1)自检资料中的各种检验未按根据施工工序的顺序来填写。钢筋检验、模板检验、砼浇注三者之间的时间先后不对应。测量资料与工序检验资料在时间和日期上不对应。
(2)自检、抽检、试验资料对同一施工工序而言,时间、内容上不对应,特别应注意砼浇注日前与试件的制件日期。
2.4 资料数据间的逻辑关系经不起推敲。如钻孔灌注桩中钻孔深度、钻孔前孔底标高、沉淀层厚度、孔深等几项内容分在不同的检测阶段,填写在不同的表格内,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要仔细推算;路基填筑表格中高程检验、虚铺厚度、压实厚度检验等在数据上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2.5 填写内容不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对每一检验批中的主控项目必须全部合格,一般项目合格率需达到80%以上。搞清表格中的项目是定量还是定性指标,是填写偏差值还是打钩,要根据现场情况和规范要求去填写,表格中的数据来自施工现场,但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6 表格的顺序及种类应根据各分项工程的工序来定,一般情况,每个工序都要做记录和检验,不得漏项。
2.7 资料中存在明显的数据错误、涂改、漏填现象。
2.8 填写字迹潦草。尤其是签名,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管理人员的签字龙飞凤舞,让人无法辨认。
以上这问题是具体资料中的问题,解决起来就是三个字:严、精、细。“严”是严格、严谨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树立良好的心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那么就会有良好的结果,从开始就要认真对待内业资料,不要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精”是精通内业知识,使内业资料不停留表面,有精髓,有精神,做到精准、精细;“细”是细心,细节决定成败,往往一些细节性的东西会注定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细节也是人们往往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在内业管理过程中,细节也体现的尤为重要,图文不符,文字不同,字迹潦草,这可以说是内业整理管理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从而造成大量资料的返工,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在整理的初始,内业管理人员就应该细心对待,严格把关,决不能犯如此低级错误。还要会细化,将内业资料进行细化,做到面面俱到。
五、想法和建议
1、内业资料的管理是一个长时间、不间断、有规律的整理过程,对于资料管理建设单位应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人员去督促、指导、检查各项目的资料整编工作;
2、确保各种技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真实是灵魂,完整是保障。
3、应提早介入,制定好归档资料清单、填写要求;
4、加强培训,组织各单位相互交流学习;
5、强化监理职能,日常资料要求监理严格把关;
6、多与地方档案管理部门联系沟通,必要时请他们一起检查,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工程实践看,我们在进行内业资料编制、归档等管理工作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内业资料出现不完整,不统一,不系统等缺陷。地铁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多,如果各单位主责人员都能够做到严、精、细,我认为内业资料管理工作一定能够达到全面、系统、规范,一定能够为建设过程留下一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