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村民们坐在木盆里面才菱角,这算地方特色吗
有句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我们太湖流域,水资源丰富,每年的夏秋两季,水生动物、植物尤为丰富。其中有一种水生植物让很多人都很喜欢,就是菱角。今天,就跟着记者一起去体验一把摘菱角的乐趣。
王顺利说,菱角口感好,可以生食,也可以做成菱饭、毛豆烧菱、葱油烧菱等嘉善人熟悉的佳肴,是我们江南地区老百姓喜爱的一道秋日风味,民间认为有滋阴清热、缓解秋燥的作用。而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同时,菱塘也成了姚庄美丽乡村“桃源渔歌”风景线上的一处独特风景。
采菱之风在江南水乡蔚为兴盛,邵伯绿菱和嘉兴的风菱、太湖的红菱、里下河的饭菱,并列为我国江淮地区四大名菱。邵伯镇内的南塘,镇郊的艾菱湖、荇丝湖、星荡湖,河湖澄碧,水土肥沃,历史上都是邵伯菱的故乡。
Ⅱ 水墨菱塘的读后感20字
菱角特点,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凉津津的,胜似苹果、柑橘。
,细细咀嚼,甜滋滋的,清香甘醇,满口生津,。
思乡的感情,用菱角代表一种思乡的味道,这种味道是故乡特有的味道。一种以物衬托情感的写作方式,抒情的思乡为道。
Ⅲ 初次来高邮请问哪里好玩
高邮旅游宣传片:印象高邮、在邮说游、蟹逅高邮、邮城蟹事、爱驻回回湾
现有世界遗产1处、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1家、五星级旅游酒店2家、四星级旅游酒店3家,拥有多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江苏省特色旅游乡镇、江苏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江苏省特色旅游名村、江苏省4星级旅行社。
旅游景区
国家4A级景区:盂城驿(及南门大街)[
国家3A级景区:镇国寺塔、文游台
国家2A级景区:菱塘清真寺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临泽生态度假村
旅游文博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高邮战役纪念馆)、中国集邮家博物馆、高邮城市规划展览馆、王氏纪念馆、汪曾祺纪念馆、汪曾祺文学馆、吴登云事迹展览馆、高邮市博物馆、中国鸭文化博物馆、高邮界首民俗馆
文化街区:高邮城南历史文化街区、高邮城北历史文化街区、高邮城中历史文化街区
其他景区:清水潭旅游度假区、神居山、高邮邮运世遗文化景区、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高邮湖滩郊野公园、高邮运河西堤风光带、中国邮驿文化城、龙虬庄遗址、高邮城墙、界首驿、净土寺塔、高邮湖、平津堰、华中雪枫大学旧址、蝶园、古悟空寺、天山汉墓、高邮连标葡萄园、秦邮八景、高邮当铺、高邮明清运河故道、北门大街、界首护国寺、安乐寺、光福寺、极乐庵、如来庵、护国龙王寺、高邮奎楼、高邮北澄子河风光带、周邶墩遗址、唐王墩遗址、高邮商周古文化遗址、高邮市烈士陵园
公园:高邮城市中央公园、高邮北门城墙遗址公园、横泾河城市体育休闲公园、大寨河体育休闲公园、金桥公园
Ⅳ 水墨菱塘这个短文有没有排比句
读书的快乐
生活中,有一种收获,让人一生受益,那就是读书的收获;人生中,有一种经历,让人难以忘怀,那就是读书的经历.是读书,让我朦胧的世界中,学会生活并调动缤纷绚烂的生活积累去塑造生活,塑造自我、塑造理想、塑造人生……于是,在我的人生之旅中就有着这么的一段让人回味的读书经历.
在喧嚣的都市中,人们往往忘记了许多原始的生命的本能与需求.汽车代替了行走,电视代替了观察,网络代替了交流.我们不否认进步,但我们知道有的东西是永远不能代替的,如一片纯净的自然,如一本翻黄的旧书,如一首经典老歌.即使我们已经有着内心的最深处,也许我们还执着于那种红袖添香的雅致、青梅煮酒的风趣,还有,雨夜读书的清幽.
还记得,小时候,好玩.还因为这样闯祸了,被父亲痛打了一顿.当时不懂得
Ⅳ 《水墨菱塘》的感受
读完《水墨菱塘》,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故乡。
春天到了,珞珈山像一位穿着绿色长裙的小姑娘:山坡上长满了绿色的小草,草丛中一朵朵蓝色的野菊花若隐若现,其中还夹杂着紫色、黄色的小野花,好像给珞珈山铺上了一床漂亮的花地毯。珞珈山上除了花花草草,更多的还要数山上那数不清的树木。大树长出了新叶,春天的到来仿佛给所有的树木换上了一件绿色的新衣。
丛林中不时传来鸟儿的鸣叫,偶尔还看到鸟儿们飞来飞去觅食的身影。山脚下是樱花大道,三月的阳光里,樱花们争先恐后地开放了,好像给山脚系上了一条粉色的长飘带。
夏天到了,珞珈山上的树木枝叶长得更加茂盛了。六月里的一天午后,阿公带我到珞珈山上去玩。我们走在半山腰,抬头向上看,只见枝叶遮天蔽日,阳光只能从树的缝隙中照射下来,形成了一根根的光柱。
山上绿荫浓郁,凉快极了,好像跟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不过,蚊虫也在这片绿荫中更加“忙碌”了,像我这样皮肤敏感的人,立刻全身“长满”了红胞,吓得阿公赶快带我逃离这块“危险地带”。
虽然离开故乡多年,但内心仍是无尽的牵挂和回想。
Ⅵ 求西关历史文化总结,急急急!!!!写一段也行,但不要太少,写开头和结尾也行,反正不要写的太少就行。
兴起西关从什么时候开始崛起,查过史籍都找不着明白的说法,但西关最辉煌、最神气的应在清末民初。那个年代广州的所有经济因素都集中在广州的西部,这里有进出口贸易码头,有各种货栈和仓库,更有各国商业机构和洋行,著名的买办基地十三行就在这里。中国最早的海关及广东最大的邮政局也设置其中。更令人崇洋媚外的是西关南端的“沙面”,这里是英国人的租界。
在西方人大量来到广州之前,西关仅仅是古老广州城的城乡结合部,那时西郊的荔枝湾和泮塘一片水乡泽国,乡民在池塘泽泮栽种莲藕与香菱。西城墙根住着一些为古老城市服务的民工,他们入城卖菜,打扫街道,清倒粪便,就如今天的“农民工”一样,干着城里的各种粗活。
西关在广州的城市发展中脱颖而出,这完全得益于西方的经济入侵和它的地理位置。西关的南面是珠江内河最宽的白鹅潭,自广州有城以来,这里便是水路交通的要地。清代的海防比明朝宽松,西方列强的商旅多通过白鹅潭进入中国的南方。皇朝时代没有对外贸易政策,乾隆皇帝早就回
西关
答过英国人,说我中华地大物博,什么东西都有,根本无须与英国互通有无,这就从国策上堵住了同西方人来往。但是,不管是明朝的海禁还是满清的锁国,都禁不住沿海人民同外界接触。当明朝借了澳门给葡萄牙人,广东与洋人的生意就没有停止过。外国商人利用民间渠道,进行种种非法买卖,西关就是一个重要的口岸。清朝的高官一边不想同外国人做生意,一边又对西洋的玩意十分青睐。于是,千里镜、时辰钟、女人化装品、高级官员用以护身的毛瑟手枪等等,便源源不断地送往京城,西洋的珍玩成了南方官吏孝敬朝廷大官的佳品。后来清政府迫于时势,同意和洋人做生意,但又不准在城里进行。于是洋人便在白鹅潭的岸边建起商馆、码头,我们的祖先称之为“夷馆”。那些曾经大胆与洋人做买卖的商人,为了方便同洋人打交道,也在夷馆的周围建起商行,这就有了后来的十三行。乾隆对英国人傲漫无礼,后来证实不无道理,两万里外的英国怎可同中国互通有无。中国稍为开放之后的事实证明,英国人卖到中国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其中最有害的货物就是鸦片烟。广州一些商人在重利的驱驶下,冒死和洋人做这种生意,官员对这种状况也只好只眼闭只眼开,有的甚至官商勾结。不过,当年广州作为唯一的通商口岸,也吸引了全国的出口商品和商业人才,由此促进了广州经济的发展,造就了西关的繁荣。
衰落
西关从崛起到衰败不到一百年,鸦片战争以后,朝廷割让了香港和容许五口通商,西关就不再是中国唯一的口岸,但因它邻近港澳,中国商人便从西关率先迈向国际,一些富商甚至到港澳殖民地与洋人合作。别看今日香港有高度的繁荣和现代化,可它一些著名洋行的发祥地就在西关。
到了民国,广州的工商业仍以西关为主要阵地。广州虽然曾经有过黄花岗的反清起义,但真家伙到了推翻清政府的时候,广州的“反正却相当的和平,几个文人在谘议局前宣布一下独立就了事,因为广东的大都督和它的军政府都得到商界的支持。但是,民国以后的军政府有如走马灯一样,变换得十分频繁,广州人民侍候不断更换的新政府,就如跟着不断改嫁的娘亲,去侍候不同的父亲。西关的商人,不能再忍受这些走马灯政府的敲柞,于是同沙面殖民地的英国人联络,与其不断跟娘改嫁,不如在租界找一个可靠的干爹。在英国人的支持下,西关商人学习香港界成立武装组织,史称商团。香
西关
港变成殖民地以后,各国商人为保护在港利益,在港英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商人武装,用以抗衡匪盗和镇压当地不满殖民统治的群众,这些武装商人后来都被封为“太平绅士”。广州的商会有了武装组织,便处处不卖军政府的账,有时商团还强过军政府军,政府的粮响难以为继。到了孙中山在广州当非常大总统时,商会和商团竟和孙中山作对,煽动群众反对政府,甚至发动叛乱。据史料记载,当年叛乱的商团在太平路搭起坚实的围栏,从南到北,把广州分成两边,甚至请出英国人来威赫孙中山。但是,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革命理想得到多数广东人的拥护,他联合各方力量很快就平定了商团的叛乱。商团的失败不但令商人武装解体,更使原来的商会也无立足之地,搅事的商家不得不奔走亡命,或去香港或逃海外,从此西关的经济就直线滑坡了。到了民国十七年,陈济棠执掌广东,经济曾有过几年复兴,但无法回复先前的阵势。随后八年抗战,广州的经济就频临崩溃了。
现今规划
广州市荔湾区政府在答复民革广州市委员会的有关提案中透露,《西关传统街区与荔湾区风情保护规划》已经规划部门审批通过,规划首次划定了“西关”的范围:北至中山八路、中山七路、纳入陈家祠,东至人民中路、人民南路,西南至珠江围合成536公顷的区域。专家认为,该范围基本涵盖了西关旧城区域,包含了西关主要的传统文化遗产。
Ⅶ 种植菱角如何实现高产
选择合适的池塘或湖泊,施足基肥后移植定植,并及时追肥,清除杂草,促进菱角生长,同时做好各类病害的防治措施。
菱角的繁殖方法
1.大田直播:水深在3.3米以内的浅水面多行直播,长江流域在清明菱种萌芽时播种。播种方法有撒播和条播两种,大水面以条播为宜,先按菱塘地形,划成纵行行距2.8-3.3米,两头插竿牵绳作标记,然后用船将种菱沿线绳均匀撒入水中,播种量与密度视品种和水面条件而异。
4.适时除草:菱塘的水生杂草种类较多,如板萍草、蜈蚣草、苔藓草等,必须及时进行人工清除,否则会影响菱角的光合作用,一般在移栽后每10天清除一次杂草,直到菱角封满水面。
5.病虫防治:菱角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叶蝉等,可在危害初期可用敌百虫或敌杀死兑水喷雾进行防治,常见病害主要是菱瘟,可在发病初期用井岗霉素加多菌灵兑水喷雾进行防治。
6.及时采摘:菱角开花后20-30天成熟,作蔬菜或生吃在萼片脱落、果皮还未充分硬化时采收,作熟吃、加工或留种须充分成熟时采摘,早熟品种每5天采摘一次,晚熟品种7天采摘一次。
Ⅷ 写一个高邮的导游词四百字
高邮市,是世界遗产城市[1]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双重辐射区,是苏中、苏北重要门户。是中国民歌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集邮之乡 、中国建筑之乡[3]
高邮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2240年建城史。史称江左名区、广陵首邑,为帝尧故里、尧文化发祥地,是江淮文明、邮文化重要区域。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先民们就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3年在此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华夏一邮邑,神州无同类,是中国两千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下辖13个乡镇街道和3个区,面积1963平方千米,人口81.58万人。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537.5亿元,高邮宣传片:印象高邮、在邮说游、蟹逅高邮、邮城蟹事
现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盂城驿、龙虬庄遗址、高邮当铺、高邮明清运河故道、镇国寺塔、平津堰,高邮民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高邮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4-5] ;菱塘清真寺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遗产点之一[6]
高邮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市、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市第64位、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市第46位、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市第68位、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市第45位、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市、中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7-8]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中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市等称号
Ⅸ 菱角怎么种植
一、选择品种
选择优良品种是高产的基础,也是争季节、早占领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如以生食为主,可选菱角大的早、中熟品种(两角菱),分期分批投放市场。以高产为主,可种植熟期晚的乌菱品种。同时因菱角种性易退化,必须注意选择菱形饱满、充实度高、果皮充分硬化、无病虫害的菱角留种。
二、适时密植
本地放养菱角的适宜时间,一般在清明前后,水温稳定在12℃以上时进行,方式可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直播适宜于水深 2—3m、底土较肥沃的河塘,当菱角胚芽长出1~2cm时,将菱种均匀撒在水中。
播前要注意清除河塘中的水草、青苔和野菱,亩用种量一般为10kg,肥力差的河塘可适当增加用种量。对水面大、水较深的河塘,可采用育苗移栽方式。
选择底土肥沃、水较浅的河塘,播前放干水晒硬表土,施足农家肥作基肥;种后放浅水,以后随苗龄的增加逐渐加深水层,亩用种量在60kg左右,可移栽水面5—6亩。
苗龄在60天左右,有10片顶叶,菱盘在15cm,具有2~3个分枝时放养,放养时用草绳10株扎成一束,逐步插入水底。菱角长出水面后如密度过高,可采取人工疏密匀苗,防止菱头早封水面而开盘小,影响产量。
三、菱塘管理
1、施足基肥。菱角作为水生蔬菜,需肥规律与旱生作物有所不同,需肥量较集中。种前可亩施猪粪或腐熟泥粪2000kg,当菱角发芽后,可亩施5kg尿素作速效肥,开花后分2~3次结合防病治虫用强力增产素2~3包或用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以防早衰。
2、病虫防治及除草。菱角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叶蝉等。在危害初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敌杀死5—6支兑水50kg进行小机喷雾,每隔 10天喷一次,严格禁止使用甲胺磷等剧毒农药,以减少残毒,防止菱角畸形或空壳。
菱角的常见病害主要是菱瘟,致使叶片腐烂,可在发病初期用5%井岗霉素400g加200g多菌灵兑水50kg小机喷雾。掌握一生防病治虫3~4次。
在放养菱角的池塘内,水生杂草种类较多,有深水鱼莲草、浅水细绿萍、板萍草、蜈蚣草、苔藓草等,必须及时进行人工清除,否则会影响菱角的光合作用。一般在菱角投放后,每10天清除一次杂草,直到菱角封满水面。
形态特征
菱角的淹没茎长达3.7至4.6 m(12至15英尺),由非常细的根部锚固在泥浆中。它有两种类型的叶子:沿着茎的长度生有细碎的羽毛状淹没叶子,而在水面的莲座丛中生有未分开的漂浮叶子。
漂浮的叶子有锯齿状的边缘,卵圆形或三角形,长2–3 cm,长5–9 cm,在膨胀的叶柄上,为多叶部分增加了浮力。四瓣白花在初夏形成,并被昆虫授粉。
分为钝角短刺与锐角长刺两个品种。或也分为深水菱(颜色较深)和浅水菱(颜色较浅)两种。
菱角的叶片颜色为深墨绿色,叶柄肥而且中空,形成气囊,以利浮于水面上,叶型成小块菱状。花则藏在叶片中,颜色为白色,体积较小,会随着阳光转动,就像是向日葵一样。
在花落后,在水里长出坚果,形成两个带尖刺的菱角,初结果时生出的小菱角是绿色的,等到长大成暗红色,就可收割了,以台湾为例,除了乌菱外,尚还有弯角菱、四角菱及野菱等四种主要常见的菱角,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菱角也有一些特别的品种,它到成熟时,仍然为绿色,如南湖菱。
果实为具有四个螺母1厘米(1/2在)带刺的刺。种子可以存活多达12年,尽管大多数种子会在头两年内发芽。
这种植物通过莲座丛和果实从茎上脱落并在水流中漂浮到另一个区域或果实紧贴物体和动物而蔓延开来。一株幼苗大约可结80朵花,而每朵花经常会结出8到12个果实,也就是可食用的菱角。
这种植物通过莲座丛和果实从茎上脱落并在水流中漂浮到另一个区域传播,或者通过依附在物体和动物上的果实而传播。
主要产地
1、 台湾省台南市官田区,产乌菱变种台湾菱。
2、 台湾省高雄市左营区,产乌菱变种台湾菱。
3、 浙江省嘉兴市产南湖菱。
4、 江苏省苏州市产红菱。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