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之间有何异同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意义何在
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信息是新闻的来源 新闻来自于信息
2.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
3.新闻真实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根本要素。坚持新闻真实,必须准确把握真实性的内涵和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的新闻真实,既包括具体事实真实,也包括总体真实。具体真实是总体真实的基础,总体真实是具体真实的本质体现。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新闻报道客观、公正、准确、全面。马克思指出:“如同生活本身一样,报刊始终是在形成的过程中,在报刊上永远也不会有终结的东西”;
二.马克思十分强调每一件新闻事实的真实性,重视每一篇新闻报道的真实程度。在维护新闻整体真实的同时,更注意新闻的具体真实。在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报刊”、判断“好报刊”与“坏报刊”的标准时,马克思提出衡量标准是看“谁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谁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精神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精神产品生产一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这个前提下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一些媒体的记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淡漠,经济利益强调得多,社会责任顾及得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甚至将基本事实的真实、具体情节的真实抛到脑后;
四.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该贯穿新闻实践的始终,体现在具体的新闻采写、编辑、出版过程中。有些媒体在新闻实践中,处理时政新闻时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采写、编辑、送审等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能够高度重视、把关较严,基本杜绝了虚假新闻的产生。相比之下,对其他报道如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的报道要求较松,结果这些领域的虚假新闻不时出现;
所以,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性,在新闻工作中正确对待新闻的真实性,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4.一是要牢牢把握政治导向,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是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及时搞好中心工作和重要活动的宣传;
三是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及时反映各地各部门发展的新气象、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工作的新举措,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把广大干部群众的力量凝聚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上来。四是要全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变为群众的行动,要增强时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同时又要准确反映人民意愿,表达人民的心声,表达民意,反映民情。
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新闻传媒不仅要以上述第一种方式对待舆情,而且要大力倡导和推进肩负反映民意重任的社会成员真实地反映舆情。《瞭望》杂志在2007年两会召开之时载文指出:“有的代表和委员在发言中习惯性地说套话和空话,或者是对实际情况调查研究不够,说不出新话;或者是对自身的职责理解不到位,履行不到位,对群众的声音、愿望、要求漠不关心,说不出群众的心里话。空话和套话,既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不利于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反而有可能在具体政策制定和执行时因为对实情号脉不准而流于空泛、产生漏洞和疏忽,这已屡有前鉴。”⑧这是对代表、委员的期许,而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新闻传媒自身在反映舆情方面的积极态度。
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宣传,指的是“阐述某种主义、主张、思想、观点以争取特定对象达到既定目的的活动方式,在阶段社会里,通常是一定的党派、团体进行政治思想斗争的重要手段。”
❷ 新闻与信息,舆论,宣传的关系
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1.信息是新闻的来源 新闻来自于信息
2.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
3.新闻真实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根本要素。坚持新闻真实,必须准确把握真实性的内涵和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的新闻真实,既包括具体事实真实,也包括总体真实。具体真实是总体真实的基础,总体真实是具体真实的本质体现。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新闻报道客观、公正、准确、全面。马克思指出:“如同生活本身一样,报刊始终是在形成的过程中,在报刊上永远也不会有终结的东西”;
二.马克思十分强调每一件新闻事实的真实性,重视每一篇新闻报道的真实程度。在维护新闻整体真实的同时,更注意新闻的具体真实。在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报刊”、判断“好报刊”与“坏报刊”的标准时,马克思提出衡量标准是看“谁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谁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精神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精神产品生产一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这个前提下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一些媒体的记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淡漠,经济利益强调得多,社会责任顾及得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甚至将基本事实的真实、具体情节的真实抛到脑后;
四.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该贯穿新闻实践的始终,体现在具体的新闻采写、编辑、出版过程中。有些媒体在新闻实践中,处理时政新闻时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采写、编辑、送审等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能够高度重视、把关较严,基本杜绝了虚假新闻的产生。相比之下,对其他报道如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的报道要求较松,结果这些领域的虚假新闻不时出现;
所以,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性,在新闻工作中正确对待新闻的真实性,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4.一是要牢牢把握政治导向,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是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及时搞好中心工作和重要活动的宣传;
三是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及时反映各地各部门发展的新气象、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工作的新举措,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把广大干部群众的力量凝聚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上来。四是要全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变为群众的行动,要增强时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同时又要准确反映人民意愿,表达人民的心声,表达民意,反映民情。
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新闻传媒不仅要以上述第一种方式对待舆情,而且要大力倡导和推进肩负反映民意重任的社会成员真实地反映舆情。《瞭望》杂志在2007年两会召开之时载文指出:“有的代表和委员在发言中习惯性地说套话和空话,或者是对实际情况调查研究不够,说不出新话;或者是对自身的职责理解不到位,履行不到位,对群众的声音、愿望、要求漠不关心,说不出群众的心里话。空话和套话,既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不利于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反而有可能在具体政策制定和执行时因为对实情号脉不准而流于空泛、产生漏洞和疏忽,这已屡有前鉴。”⑧这是对代表、委员的期许,而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新闻传媒自身在反映舆情方面的积极态度。
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宣传,指的是“阐述某种主义、主张、思想、观点以争取特定对象达到既定目的的活动方式,在阶段社会里,通常是一定的党派、团体进行政治思想斗争的重要手段。”
❸ 新闻的特点是什么
新闻的特点是公开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显著性、接近性、开放性、广泛性、变动性。
新闻的要素 从表达方式上看,新闻以记叙为主,十分讲究真实性。 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即五个“W”和一个“H”即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y(何因)、How(如何)。
(3)新闻宣传来源扩展阅读
1、如果对新闻的传播模式进行简化,那就是信息从传者经处理后到受者的过程。新媒体新闻的传播却是开放性的,也就是说,这样的传播模式随时可能被打破。
开放性包含着两层意思:传受关系的开放和信息处理权的开放,传播主体的交互性及其引发的“把关人”缺失是新媒体开放性新闻的形成原因。
2、新媒体的存在改变了我们对环境的认识。我们看到了肉眼所看不到的东西,如卫星转播的身历其境、细菌影像以电子显微镜拍摄。麦克卢汉认为,
经验是由无数不同的感觉材料组成,信息媒体的声、色、形、光等多种的知觉刺激,透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与运动感觉等全身的感觉去感受外物。
3、新媒体对新闻的海量存储不仅体现在信息数量上,也体现在以多少篇幅或数字容量去表现一个新闻事件上。不像报纸只有印刷的文字和图片,电视只有声音和图像,新媒体的信息传递是集成性的。
微博新闻报道作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典型的例子,它使新闻内容的表达由图文并茂的二维平面转向视音频多媒同行的三维空间。
❹ 传播,新闻和宣传的区别
读音不同、释义不同、作用不同。
1、读音不同
传播:chuán bō。
新闻:xīn wé内n。
宣传:xuān chuán。
2、释容义不同
传播: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新闻: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事情。
宣传: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
3、作用不同
传播:及时地向公众传递有关企业的各种信息,及时有效地收集企业公众对企业的各种意见和了解他们的态度。
新闻: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附近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使一定人群了解。
宣传: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
(4)新闻宣传来源扩展阅读
传播的近义词:鼓吹、宣称、散布。
1、鼓吹
读音:gǔ chuī。
释义:指一般的仪仗乐队;提倡鼓动;赞扬、宣传。
2、宣称
读音:xuān chēng。
释义:公开地用语言、文字表示;声称。
3、散布
读音:sàn bù。
释义:分散到各处;广泛传播(多含贬义)。
❺ 新闻营销的起源
新闻已不仅仅是看看而已,新闻越来越接近每个人,接近每个人生活的层层面面,“新闻着陆”已是趋势。不再是新闻的看客,而成了新闻当事人,因此关注新闻就是在关注自己。由于新闻强大的受众群体,又囊括了信息、猎奇、教育、娱乐等各个方面的功能,因此新闻已经成为一种优势资源。套用一句广告词:如果没有新闻,世界将会怎样?由此可见新闻的价值。一般企业的主要宣传方式就是广告,无论是电视、报纸、广播,还是杂志、户外媒体等,企业都以广告发布的形式,告知消费者相关信息。广告被看作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宣传方式,许多企业因为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而使企业大大受益,这个时代则被称作广告时代。但企业终于在“开出去一辆桑塔纳,却开不回一辆奥迪”时,宣告广告也不是企业宣传的灵丹妙药
接下来就是软广告,软广告由于在形式上的隐蔽性和表达上的悬念性、完整性与可看性,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为企业的宣传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这一时期像脑白金、盖中盖等保健品企业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消费者灌输了大量的消费知识,为其后期的消费引导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由于软广告的隐蔽性慢慢被人们揭开,同时一些企业在软广告写作和操作上的不到位以及掺杂了大量的虚假成分,软广告的传播效果也大打折扣
这时候,新闻营销应时而生,同样是利用媒体这个平台,人们愿意看新闻而不愿接受广告,何不以新闻的形式为企业做宣传?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广告信息铺天盖地,消费者开始产生资讯焦虑,对广告敬而远之,而新闻营销会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企业要传播的东西。只要有图片、音频、视频存在,新闻营销都会大行其道。在网络营销中,通过精准的新闻营销,让信息从小众过渡到大众,从大众过渡到小众。
作为企业与消费者的一种良好的沟通手段,新闻营销逐渐受到了企业的青睐,但国内企业新闻策划尚处在起步阶段,专业人才奇缺,人才需求很大。
新闻营销专员必除了熟悉各种媒体的特性,掌握新闻发布渠道,还要有出色的事件策划能力和把握能力,出色的市场洞察力。
❻ 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 的区别
1、含义不同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的内含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受众普遍关注的素质(要素),以及其传递价值观的能力,是新闻传播主体衡量、选择新闻事实的依据。
宣传价值是鉴别和确定宣传内容符合宣传目的、从而产生宣传效果的要素。衡量宣传效益的标准。宣传材料越符合宣传目的,越能够产生预期的效果,也就越具有宣传价值。
2、性质不同
新闻价值是新闻工作者用以衡量客观事实是否能构成新闻的标准。
宣传价值是宣传者总是把符合自己观点的材料和宣传品视作是有价值的,这是宣传的利己价值,也是宣传的直接价值。
3、基础不同
新闻价值:以在多大程度上及以怎样的方式与公众的利益相关联,以及是能否满足人们的感官需要为基础。
宣传价值:要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广大群众的需要,代表广大群众利益。宣传内容能被广大群众接受,是产生良好宣传效果的基础。
❼ 新闻和宣传的区别
1、出发点不同:
宣传的出发点是处于宣传者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去追逐受众;
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出于自身的需要去追逐信息。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2、归宿点不同:
宣传者传播观念的目的是要受众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宣传者在宣传之前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按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
新闻发布者除了以新闻谋利以外,对新闻本身无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受众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3、传播的方式不同:
新闻(信息)的传播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能再称为新闻(信息)。
宣传却需要经常重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的了解和理解,并往往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宣传同一种观念。
4、传播的要求不同:
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
(7)新闻宣传来源扩展阅读:
新闻分类:
1.按事实发生状态分:突发性新闻、持续性新闻、周期性新闻;
2.按事实发生与报道的时间差距分: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
3.按新闻发生的地区与影响范围分:国际性新闻、国内性新闻、地方性新闻;
4.按新闻事实的材料组合分:典型新闻、综合新闻、系列新闻;
5.按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分:文字新闻、图片新闻、电声新闻、音像新闻;
6.按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分: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
❽ 宣传报道怎么写
首先,要有政策理论水准,对公司领导的所思所想有所了解,对你们公司的发展的趋势和产品结构有比较正确的了解和掌握。
第二,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新闻敏感性。在平时工作中和娱乐休闲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积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新闻的新、实、值、快特点随时关注遇到的各种事件。
第三,多想问题,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新闻。不会思考就不会观察,就不能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对一条新闻线索要在自己的脑海里多过滤几次,不轻信盲从,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脑袋去想,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对一个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地透视,以发现其中许多新的内容、新的观点。
第四,应该对新闻报道的知识要有所了解。新闻报道有哪些形式,各种形式都有什么特点,有哪些要素,这些都是比较固定的也是最基本的,市面上和网络上有很多介绍这类知识的书籍和博客,可以读一读,并细心领会,灵活运用。
第五,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广大员工。虚心向公司普通员工学习,关心普通员工疾苦,反映他们的心声,力所能及的为员工说话,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
第六,勤奋,乐于吃苦。搞新闻报道是个既有意思,也很辛苦的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正确对待,想方设法去克服,并要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树立良好文风.。
❾ 新闻媒体的收入来源有哪些
大多新闻媒体属于事业单位,部分财政拨款,除此之外,主要收入来源靠广告收入、为某个单位进行宣传策划并取得赞助,以及发行利润等。
❿ 你认为宣传工作和新闻工作有什么区别
“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1、新闻与宣传的基本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2、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处于宣传者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去追逐受众;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出于自身的需要去追逐信息。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3、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观念的目的是要受众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宣传者在宣传之前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按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新闻发布者除了以新闻谋利以外,对新闻本身无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受众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4、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信息)的传播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能再称为新闻(信息)。宣传却需要经常重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的了解和理解,并往往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宣传同一种观念。
5、传播的要求不同: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观点要求正确鲜明,材料要真实典型。
6、二者的复杂联系:尽管二者从动议、特点、只能上均有原则性的区别,但又出现一定的特殊复合现象。媒介的所有者(私人、集团、政党、阶级)或新闻工作者自身处于某种目的,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新闻报道宣传一定的思想、观念,表达自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和评价。
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即五个“W”和一个“H”即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y(何因)、How(如何)。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6个因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如下面这条新闻,六要素交代得非常清楚。
“经过多年艰苦训练,中国运动员刘翔终于在2004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男子110米栏冠军,被媒体称为‘亚洲飞人’。”
一战后,第一个学术性宣传研究机构“宣传分析研究所”成立(1937年)。该书所出版的《宣传的艺术》一书归纳了七种常用的宣传方法:
1、辱骂法:给某种思想贴上一个不好的标签,使我们不经检查证据就拒绝和谴责这种思想。辱骂法不常用在广告,普遍用于政治活动和其他领域的公开活动中。如“恐怖主义”和“自由战士”都是根据贴标签的人的观点而定,或是贴标签的人支持哪一边而定。
2、光辉泛化法:也叫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即把某事物和好字眼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不经证实就赞同或接受它。如罗斯福的“新政”、广告中的产品名称和促销等。
3、转移法:将某种令人尊敬的事物的权威、影响力、声望转移到另一事物上,使后者更容易被接受。转移法通过联系过程起作用,像是“牵连赏识”。传播者的目的是将某种观念、产品或事业与人们赞赏的东西联系起来。如商业中的名人广告。
4、证词法:通过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评论某种观点、项目、产品或人,影响公众的态度。如名人广告、政治宣传。
5、平民百姓法:指某讲话者称自己及其观念是“人民的”或“普通老百姓的”以受到更广泛的信任。如克林顿被塑造成“只是普通人”的形象。
6、洗牌作弊法:是指通过对事实或谬误、例证或干扰物,以及合理陈述或不合理陈述的选择和使用,以期对某观点、项目、人物或产品做尽可能好或尽可能坏的说明。如东京湾事件。
7、乐队花车法:宣传者告诉人们“每个人——至少我们所有的人——正在做它”。利用这种宣传技巧,宣传者试图使人们相信,人们所属团体的所有成员都接受它的计划,因此所有人必须跟随大家“跳上乐队花车”,接受宣传者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