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样降低论文的重复率
Google新用,如果说以上所有同学的“知网论文查重”密招都还在大家的理解范围之内的话,那么这种“反反抄袭”法,则让人瞠目结舌,以为自己遇到了火星人。这种方法,命名为“Google法”。“所谓‘Google法’,就是找一篇现成的论文,把论文的每一段都用Google在线翻译成英文,然后将翻译好的英文用Google在线翻译全部转回中文。当然也可以借助降重软件:PaperEasy论文修改助手,一键修改一段话!猛地看上去,跟原文差不多;可是仔细一看,其实每句话都不一样!只要自己再把少量的语病改一改,就大功告成了。”
⑵ 卫计委副主任被指论文抄袭 侮辱谁的智商
研究生毕业四年多后,现任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卫计委副主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的喻晓东,被曝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抄袭同门师兄。事件源起2月15日,某网友在某知名论坛上的爆料——他发现了两篇“如出一辙”的论文。这不仅是对学术界的侮辱,更是对大众智商的侮辱!
“孪生论文”遭爆料
网友所指的两篇论文,一篇是2009年4月10日提交的《皖北农村已婚妇女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研究》,作者为洪航;另一篇是2011年11月6日提交的《当涂县农村外来媳妇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研究》,作者为喻晓东。两篇论文均被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这两篇论文均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两位作者的导师为同一人。也就是说,两人是同门师兄弟。
网友称,他在中国知网上找资料时,看到两篇有关皖北和江南两个地区农村妇女艾滋病行为干预研究的论文,想了解一下整个安徽这方面的情况,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该网友列出了两篇论文的多个相似之处,直言两篇论文“论述结构几乎一样,内容多处雷同”、“样本特征分布不一样,但结论又高度一致”。
这两篇发表时间间隔两年的论文的确有多处雷同。雷同之处甚至包括整段文字,部分段落只是调整了一下顺序,或者是更换了部分关键词及数据。
两篇论文的研究对象在提法有所差异(一篇为“农村外来媳妇”,一篇为“农村已婚妇女”)、研究对象所在地域不同(一篇为皖北地区,一篇为皖南地区),样本也不一样。
但是,两篇论文在部分调查结论上却出奇地一致。在喻晓东的论文的第三章节“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中,农村外来媳妇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电视(95.5%),其他途径如报刊(24.7%)、宣传画(21.0%)、朋友(20.7%)、广播(19.8%)、医生宣传(16.0%)、学校老师(6.8%)、专家讲座(6.6%)。这与洪航的调查结论完全相同。
替换提法 偷梁换柱
喻晓东在论文中称,“本研究创立了符合农村外来媳妇需求的宣传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建立在以农村外来媳妇为中心、充分了解农村外来媳妇对于艾滋病知识方面的意见和需求基础之上,实现多部门合作,整合区、乡、村三级计生网络以及乡镇卫生技术资源下为农村外来媳妇服务,利用计生部门农村外来媳妇孕检集中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利用卫生系统疾控部门的丰富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经验和宣传手册向农村外来媳妇宣传。”
这一整段表述,除了把“农村已婚妇女”换成“农村外来媳妇”,其它文字与洪航的论文表述完全一样。
此外,两篇论文还存在其它文字表述、绘图等完全相同或高度相似之处。
不过,喻晓东在论文的“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中表示:“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校方回应
喻晓东于2004年至2007年在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职读本科,2008年1月进入安徽医科大学MPH(公共卫生硕士)班攻读硕士学位。在读期间修完所有课程并获得规定学分,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洪航则于2006年至2009年在安徽医科大学流统系攻读硕士学位。
喻晓东现任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卫计委副主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党总支书记。
安徽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回应,学校目前正在放假,此前未接到关于喻晓东论文涉嫌抄袭的举报,校方将尽快了解、核实此事。
作为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卫计委副主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的喻晓东,为什么非要这么费尽心机地抄袭学位论文?答案显而易见:为自己的脸上“贴金”,为自己的仕途增加“砝码”。至于研究的是什么,怎么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工作中去,这都不是喻晓东在乎的。只要论文通过了,学位得到了,他的目的就达到了。在他眼里,研究生学位就是一个“政治招牌”。
这是畸形的权力观、功利主义在作祟。正是在这种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喻晓东抄袭通同门师兄的论文,不惜一切手段搞定“导师”,甚至把论文发表到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希望校方能及时查明真相!莘莘学子需要一个说法,大众更需要一个说法!
硕士学位论文是导师与学生共同合作的成果。按常规,学位论文从选题、立意、确立论文框架到行文,都需要导师付出很大心血。成文后,导师还会逐字逐句修改。因此,如果一篇学位论文出现了问题,其导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以“三严三实”为标尺,以“为民服务”为己任,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才能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人民好干部。如果投机取巧,妄图走捷径,只能说偷鸡不成蚀把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于抄袭现象,绝不能等闲视之!
⑶ 诸葛亮躬耕地是哪个“南阳”
襄阳
诸葛亮隐居的隆中、草堂,在今湖北襄樊市(东汉末年的襄阳)城西20里处。从历史形势和文献记载看,都是绝无问题的。
一、《出师表》一文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然而《出师表》一文中说指的南阳为东汉的南阳郡,非今天的南阳市,南阳郡作为帝乡,其面积远比今天的南阳要大,直到襄阳城外,所以尽管隆中就在离襄阳20里的地方,当时仍然属于南阳郡的辖地,所以诸葛亮才自称躬耕于南阳。
二、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刘表出任荆州刺史,驻兵襄阳。当时北方因董卓之乱,文人学士南依刘表的"盖有千数"(《后汉书•刘表传》)。这些人帮助刘表“起立学校”、“撰五经章句”。他们都住在襄阳,不在南阳。
二、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往依刘表,大约在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后,袁术署诸葛玄豫章太守为朱皓所逐是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冬,诸葛亮随诸葛玄往依刘表只能在兴平二年冬以后.即公元196年或以后。初平元年到四年(公元190-193年),南阳是在袁术占据下的(《后汉书•袁术传》),其后张绣占有南阳。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前,张绣和刘表的关系虽然尚称友好,但诸葛亮决不会在兵荒马乱中住在南阳。建安四年,张绣投降曹操,南阳为曹操所有,诸葛亮更无隐居南阳之理。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即赤壁之战的前一年,刘备往请诸葛亮出山,在隆中草堂长谈,此隆中只能是在襄阳城西20里之隆中不会是别的地方,更决不会是远在数百里外、已在曹操占据下的南阳。如诸葛亮是在南阳,刘备决不敢去自找杀头之祸。曹操也决不会放诸葛亮去帮自己的敌人刘备的。
三、关于诸葛亮隐居襄阳城西的记载,都是可信的。
(一)王隐《蜀记》:“晋永兴(公元304-306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据《晋书•刘弘传》:“太安(公元302-303年)中,张昌作乱,转……荆州刺史,率前将军赵骏等讨昌自方城至宛、新野,所向皆平。……进据襄阳。”可见,上引<蜀记>李兴文中的前三句乃记刘弘受命平张昌事,时刘弘“自方城至宛、新野”,即在“沔之阳”。而后两句记刘弘“进据襄阳”以后事,这才登隆山,“至隆中,观亮故宅”。王隐,东晋初人,史学家。
(二)《晋书•习凿齿传》:“习凿齿,襄阳人也。……既罢郡(原为荣阳太守)归,与秘(桓温弟)书曰:‘吾以去五月三日来达襄阳,……每定省家舅,从北门人,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
(三)习凿齿《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20里,号曰隆中。”(《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习凿齿,既是襄阳人,又是史家。他去诸葛亮不过100多年,他的话,是可信的。
(四)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注下》中“沔水又东迳隆中”条注:“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刘弘字, 《晋书》本传作‘和季’)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李兴一名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此条可与上引(一)对照起来读。文献记载,足以证明隆中、草堂是在襄阳,即今城西之隆中是无可怀疑的。在汉代,襄阳属于南阳郡管 ,明代以后,隆中才划归襄阳,1950年才有襄樊之称,源于其辖区的襄阳和樊城。
还有,2007年4月13日湖北襄樊隆重纪念诸葛亮出山1800年 国家旅游局、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物局有关领导参加了庆典大会。国家文物局发来贺电。
⑷ 张寒纪念馆在哪个城市
张謇纪念馆位于江苏海门市常乐镇,是为纪念张謇先生而修建的。纪念馆占地33亩,是一所江南园林式建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198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江苏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
地址:海门市常乐镇状元街
乘车路线:1路公交可达
开放时间:8:30-11:00;14:00-16:30
门票:成人30元/人;
儿童(1.2米~1.4米)15元/人、1.2米以下儿童免费。
⑸ 我国姓赵的历史名人他们都是那朝的
赵胜(公元前308年-公元前251年),战国四公子之一(注:战国四公子又称战国四君),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封于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半屯镇),号平原君。
⑹ 透明的塑料圆管长约28Cm,两头盖有两个盖子,共中一个盖子上有五个洞
⑺ 有关民族团结的故事有哪些!
1、刘伯承元帅与彝族领袖小叶丹的结盟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后,进入川西继续北上,决定取道冕宁至安顺场渡大渡河,而大凉山彝族聚居区则是必经之地,其中红军主力要通过的冕宁以北安宁河支流拖乌河到南垭河一线就是果基家(时称沽鸡)的地盘。
那个时候,当地的彝族人民还处于奴隶社会,由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实施反动的民族压迫政策,使得彝民对汉人十分疑忌甚至相当敌视。1935年5月20日,由司令员刘伯承、政委聂荣臻率领的红军先遣部队进入彝族区时,便遭遇当地彝族武装的袭击。
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的刘伯承司令,真诚地把果基家首领果基约达(小叶丹)请来做客,两人谈得甚是投机。刘伯承重申了红军北上的宗旨和帮助彝族人民解除外来欺压的承诺。心悦诚服的小叶丹提出要与刘伯承结拜兄弟之盟,刘伯承爽快地答应了。
5月22日,先遣部队刘伯承司令与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相约彝海边歃血为盟,结拜为生死兄弟。结盟后,小叶丹派出向导为红军带路,护送红军顺利通过了危机四伏的百里彝区,为红军取得强渡大渡河、夺取泸定桥的胜利赢得了宝贵时间,从而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叫嚣的“让毛泽东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
“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途中留下的一段历史佳话,是红军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典范,是民族团结的颂歌。
2、阿布拉江·穆合塔尔:徒行八千里,结亲百余家
44岁的阿布拉江·穆合塔尔,出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阿扎克乡提坚村。近年来,他喜欢上了徒步运动,并且开始热心做公益。
2016年,阿布拉江用18天时间,从乌鲁木齐走到阿图什市,引起轰动。后来,他又有了一个更大的梦想——从乌鲁木齐走到北京,沿途宣传大美新疆和民族团结一家亲。
经过专业的体能训练和精心准备,2017年4月8日,阿布拉江信心满满地从乌鲁木齐出发,踏上了徒步进京的梦想之旅。
8月15日下午,背着行囊、风尘仆仆的阿布拉江·穆合塔尔终于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面对鲜红的国旗,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动情地说:“祖国很强大,人民很团结,中华各族人民都是一家人!只要大家更团结,祖国就会更强大!”
3、乌兰浩特火车站:“兴安民族团结第一窗”
蒙古族的奶茶和手把肉、回族的油香和馓子、汉族的炒菜和饺子、达斡尔族的柳蒿芽汤、鄂温克族的奶干、满族的沙琪玛……错落摆开的4张餐桌上,堆满诱人的美食。
精致的回族绣花帽、华丽的蒙古袍、庄重的鄂温克袍、艳丽的达斡尔绣花坎肩……身着民族盛装的40多口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飘荡在小院的上空。
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巴彦库仁镇夏民山家的一次普通聚会。头戴回族白色圆帽的夏民山骄傲地说:“我们家由回、汉、蒙古、达斡尔、鄂温克、满共6个民族组成,45口人,三代同堂。”
多年来,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在嘘寒问暖的日常交往中,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在柴米油盐的寻常日子中,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在大大小小的家庭事务中,促进了理解与包容……夏家民族团结的幸福生活,像草原上的莫日格勒河一样潺湲长流。
“湖水平静,鸿雁就平安。”生活在内蒙古的人们深知这句蒙古族谚语的道理。如果说中华民族大家庭是皎洁星空,那么每一个小家庭就是闪烁其间的星辰。有了一个个像夏家一样汇聚民族团结大爱的小家庭,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如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如吸铁石那样牢牢吸在一处。
⑻ 紧急求安徽17个市都叫什么名
合肥市
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巢湖市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
六安市
金安区,裕安区,寿县,霍邱县,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叶集试验区
芜湖市
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无为县,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
黄山市
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黄山风景区
蚌埠市
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五河县,固镇县,怀远县
阜阳市
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颍上县,界首市,临泉县,阜南县,太和县
淮南市
凤台县,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毛集实验区
滁州市
琅琊区,南谯区,天长市,明光市,全椒县,来安县,凤阳县,定远县
马鞍山市
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含山县,和县,当涂县
宣城市
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宁国市,泾县,绩溪县,旌德县
池州市
贵池区,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九华山风景区
宿州市
埇桥区,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
淮北市
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濉溪县
亳州市
谯城区,蒙城县,涡阳县,利辛县
安庆市
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怀宁县,桐城市,枞阳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
铜陵市
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郊区,铜陵县
⑼ 河西走廊观后感1200字
历史从未消失,只是存在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
最近央视播出了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出品,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河西走廊》,共10集,每集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以历史时间为序,用写实的手法,唯美的画面、极具感染力的音乐,带着观众倘佯于中原地区与西域边塞连接的必然通道——河西走廊。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揭开了河西走廊的神秘面纱。
透过《河西走廊》,我们再次看到了张骞、霍去病、阔端、八思巴、飞天的描绘者、穿越古道的中西商贾……通过“复活”了的细节让我们知道,华夏民族对于河西走廊的最初注视,缘于一个帝国被围困的命运,年轻皇帝刘彻的一个决定,开启了对西部的探索和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