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推荐千古才女
既然是要作家的话,那就民国4才女吧:吕碧城,萧红 ,石评梅和张爱玲
吕碧城:
吕碧城,安徽旌德人,生于1884年。父亲吕凤歧,光绪三年进士及第与清末著名诗人樊增祥同年,曾任山西学政,家学渊源。吕家有姐妹四人,吕碧城是老三。吕碧城和她的姐姐吕惠如、吕美荪都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吕碧城12岁时,诗词书画的造诣已达到很高水准,当时有“才子”美称的樊增祥读了吕碧城的诗词,不禁拍案叫绝。当有人告诉他这只是一位12岁少女的作品时,他惊讶得不能相信。
吕碧城两度周游世界,写了大量描述西方风土人情的诗词,脍炙人口,传诵一时。她的诗词造诣深厚,尤擅填词,字字珠玑,吟咏自如,被誉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传世著作有《吕碧城集》、《信芳集》、《晓珠词》、《雪绘词》、《香光小录》等。
吕碧城极具反叛精神,对女子相夫教子、贤妻良母才为德的传统理念不以为然。与她交往的社会名士中,不乏才子和高官,但她在婚姻一事上,早期被弃的阴影一直困扰不散,再加上她自恃清高,始终觉得身边无可匹配之人,所以宁愿独身终老。当友人问及她的婚姻,她回答说:“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于是,吕碧城虽姿容优雅,但终身未婚。
吕碧城,作为《大公报》的第一位女编辑,闻名20世纪初京津地区。她的诗词创作,有着极高的天赋和才华,是辛亥革命前后著名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
她创办了京津一带最早的女子公学——北洋女子公学,1906年增添师范科,成为北方第一所正规女子师范学校。她不仅亲身参与教育实践活动,还特别注意宣传自己的教育主张,对宣传兴办新式女子教育的益处不遗余力,大力推动了近代女子教育。
吕碧城不仅是女子教育的提倡者和组织者,还是男女平等的呼吁者和先行者,是提倡女权和女学的急先锋。她在《大公报》上陆续发表的一些关于女学、女权和女子教育等方面的文章诗词,受到极大关注和响应,众多文人学士纷纷投诗相和。
此外,吕碧城一直坚持只用文言创作,反对“五四”时期开始的白话文运动。但有论者说,以吕的艺术感觉和描写功力,如果能用白话文创作,成就可能超过新文学史上其他几位女性作家。
萧红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加走字)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宇慧)
简历与书目:
萧红(1911.6.2—1942.1.22),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
著作书目: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
《淌薪帧?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 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萧红选集》 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
《萧红短篇小说逊 》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文选集》 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石评梅我知道的不多,就不写了
张爱玲知道的人太多,也不详写了
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长篇小说《倾城之恋》、《半生缘》、《赤地之恋》。晚年从事中国文学评价和《红楼梦》研究。
B. 辅助英雄拿不到五杀,蔡文姬同意,大乔默认,谁五杀却是常事
网络时代已经盛行,紧追其后的比比皆是,网络游戏就是其中一位霸主。
王者荣耀这款游戏属网络游戏的“带头人”了。其创于由马化腾带领的腾讯推出的一款游戏,自从推出到现在,其使用量空前绝后,那么它的游戏体验会是咋样呢,有赞不绝口也有坑蒙拐骗。刺客,法师,射手,坦克,辅助,战士是它主要的游戏方向。成就还有着双杀,三杀,四杀,五杀。尤其拿到五杀的那种感觉也是令人热血沸腾的,刺客法师射手战士五杀很常见也很容易。但作为辅助与坦克就有点难为人了,但辅助拿五杀也不是没有。
辅助顾名思义就是帮助他人的一位英雄。但是有的辅助位也是有着高强度的输出能力那么接下来就介绍一下那些拿过五杀的辅助英雄。④剩下来的那些英雄,就难点了。比如那些拿五杀难如登天的有大乔,盾山,明世隐,蔡文姬,瑶,鬼谷子,不是说他们杀不死人,杀死人当然有可能,每局辅助还都是有人头的,MVP也是常常拿到,只是说他们拿五杀就很难了,不说五杀了,三杀都是有难度的,因为他们的技能都是不能有一直输出的能力。
这些都是个人观点,有什么看法可另当别论。
C. 求郭沫若《蔡文姬》完整剧本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古文字学家、诗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
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他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 《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在这期间,郭沫若写了许多迎合时代的文字,因此受到后人诟病,理论专著《李白与杜甫》一书更是令人齿冷。因此郭沫若其人在中国文化界成为人格方面的反面例证。曾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郭沫若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1958年5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联合部分著名科学家,提出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建议。同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郭沫若兼任校长。此后,郭沫若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长达20年。中国科大于建校30周年之际,在东区校园树立郭沫若铜像。
郭沫若笔名、化名很多,有“郭鼎堂”、“麦克昂”、“羊易之”、“杨伯勉”、“白圭”等,而用得最多的是“郭沫若”这个笔名。因为他家乡四川乐山的两条水,一条是沫水(即大渡河),另一条是若水,他少年时饮二水长大,所以他后来发表新诗时,就用了“沫若”这一笔名。
【著作论文】
诗集《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迎春曲》;
历史剧本《屈原》(已拍摄发行)、《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聂莹》;
回忆录《洪波曲》,评论集《雄鸡集》;
专著《中国古代社会
D. 澜和蔡文姬的电影叫什么
不是电影,是游戏《王者荣誉》的宣传片。
蔡文姬,是《王者荣耀》中的一名回复型辅助英雄角色,二技能是控,包含被动技能在内有三个回血技能,堪称为“行走的泉水”。原型是三国时期女文学家蔡文姬。
澜,《王者荣耀》中的一位刺客型英雄角色。
澜属于《王者荣耀》背景故事中三分之地区域的吴阵营,身手敏捷,能以魔道之力化作鲨鱼对敌人进行暗杀。
背景故事:
代号澜的少年,总是麻木地接受任务,完成任务,从不与人交往和攀谈,凭借恐怖的“鲨鱼之力”逐渐成为曹操手下无可匹敌的顶尖刺客。无人知晓他冷酷利落的外表和锋利坚韧的刀尖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内心。
刺客生涯从未失手的澜,这次的任务目标是为了一件宝物:追击蔡文姬夺取玉玺,想必这次的结果也不会例外。
E. 曹操路过一女子墓碑,上面写八个大字,为何走30里后才明白
曹操所看到的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实际上是打四个字的字谜。曹操走了30里后才想到了答案,只说明一个问题,曹操学识还不够,在文学上还不是最聪明的。而另外一个聪明人,当看到这八个字的时候,立刻就知道了答案,那个人就是杨修。
一、东汉曹娥的故事
那这八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黄绢”,就是有颜色的丝,“色”和“丝”合在一起,就是“绝”字。而“幼妇”,则是年少的女子,“少”和“女”就是“妙”字。“外孙”么,当然是女儿的儿子了,“女”加“子”合为“好”字。“齑臼”,稍微难理解一点。这个器物是古人用来盛放和研磨辛辣调味料的东西。“受”同样有盛放、容纳的意思,再加上“辛”字,两个合在一起,就是异体的“辞(辤)”字。
八个字是“绝妙好辞”的意思,是在夸赞曹娥碑文写得好。
F. 这是澜的CG,为何蔡文姬如此抢眼,她是不是要出新皮肤了
前言关注可儿,一起来开黑
澜,经过了多次的调整测试,正式上线正式服。一般新英雄出来火是因为强势,而澜则是因为和蔡文姬两人的CG先火了……这条CG在朋友圈刷爆了,大家都对这条CG的评价很高,甚至还有网友评价:“官方在用脚做游戏,用心做CG。”哈哈,可以这么说,官方做的王者荣耀,已经很成功了,所以,这条CG的在网友心里的位置不言而喻。
如果天美做这个CG,目的不在宣传澜,而是要卖蔡文姬皮肤,那我也认了!皮肤我一定买!发誓发誓!
G. 曹操为了从匈奴接回蔡文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曹操接回蔡文姬,付出的代价并不大,就是派了一个使团,并且带了一定的金银就将蔡文姬给接回来了。各种版本的《文姬归汉》其实都有夸大的嫌疑,毕竟是艺术作品,不夸大,不修饰,就会缺乏感染力,也不能让人震撼。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胡笳十八拍》,传说是蔡文姬所作,但是很多学者对这个结论并不认可,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是董庭兰所作。不认可《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所作,主要依据是《胡笳十八拍》的诗文同地理和历史不符,而且历代名著都没有引述,并且风格和体裁与同时代相比差异比较大,所以认为《胡笳十八拍》并不是蔡文姬所写。
总之,蔡文姬被曹操接回中原,并没有花费太多力气,就是多花了点钱财而已。
H. 蔡文姬身上携带的什么物品引起了澜的回忆
插在澜头上的小花。在官方的宣传mv上出现了大概三次。
I. 郭沫若的资料
原名郭开贞
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
诗集《女神》,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屈原》《虎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