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自然资源部: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
目前,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现象并没有完全止住,不坚决遏制,就会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自然资源专职副总督察陈尘肇今天在作出上述表示的同时指出,要按照“八不准”要求,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
自然资源部7月3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陈尘肇在会上说,违法占用耕地建房问题正从局部地区向全国范围、从普通房屋向楼房别墅、从农民自住向非法出售、从单家独户向有组织实施蔓延。相关法律制度成了“摆设”和“稻草人”,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甚至听之任之、置若罔闻。在部分群众中也存在“法不责众”心理,认为“别人建,我也建,别人不拆,我也没事”。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还夹杂着复杂的利益关系,甚至还有一些基层干部腐败问题,如不及时遏制,将严重破坏党和政府形象。
为此,自然资源部与农业农村部提出了“八不准”的要求,即不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不准强占多占耕地建房;不准买卖、流转耕地违法建房;不准在承包耕地上违法建房;不准巧立名目违法占用耕地建房;不准违反“一户一宅”规定占用耕地建房;不准非法出售占用耕地建的房屋;不准违法审批占用耕地建房。
陈尘肇要求,在给老百姓批宅基地时,要看看是不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是不是占用耕地,不能违法批准,或者越权批准。
他强调,对“八不准”下发后出现的新增违法违规行为,各地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肃处理,该拆除的要拆除,该没收的要没收,该复耕的要限期恢复耕种条件,该追究责任的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其中,对监管不力、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的国家公职人员,要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陈尘肇说,根据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三种情形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三种情形是:对非法占地行为,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达到5亩以上、一般耕地达到10亩以上,造成种植条件严重毁坏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非法转让行为,非法转让、倒卖基本农田达到5亩以上、一般耕地达到10亩以上、非法获利达到50万元以上,或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行为,永久基本农田达到10亩以上、一般耕地达到30亩以上的,以及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等恶劣情节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农民合理的建房用地需求,陈尘肇表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在年度全国土地利用计划中单列安排,原则上不低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5%,专项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年底实报实销。当年保障不足的,下一年度优先保障。
『贰』 乱占耕地建房 各地亮剑
近日,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已成热门关键词,各地紧急动员,纷纷做出部署。山西省要求,今年年底前完成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排查摸底,全面梳理问题清单。坚持分类处置、疏堵结合,科学制定处置政策,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增量问题,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处置存量,保障农民合理建房需求。
四川省要求把握方式方法,积极稳妥、有力有序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认为当务之急是遏制农村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防止再增加违法违规用地面积。同时,四川省要求依法开展整治处置,防止出现遗留问题和影响社会的问题,保障群众合理建房用地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
山东省要求以“零容忍”态度,对新增乱占耕地建房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遏制新增行为;要实事求是、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处置政策,坚持依法依规,全面整治。
国家自然资源专职副总督察陈尘肇说,当前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现象并没有完全止住,再不坚决遏制,就会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任其蔓延,必然加剧耕地的非农化,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严重冲击。
他表示,农村违法占用耕地建房正从局部地区向全国范围、从普通房屋向楼房别墅、从农民自住向非法出售、从单家独户向有组织实施蔓延。
据此,7月底,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两个文件,两者针对的都是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
目前,各地已纷纷行动,展开了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的整治。湖南省要求,全面摸排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利用月度卫片疑似违法图斑,结合日常执法巡查等,最大程度发现占用耕地建房行为。专项整治范围为2013年以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包括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强占多占耕地建房、违反“一户一宅”规定占用耕地建房等。工作重点是工商资本下乡违法占用耕地建房,基层干部利用职权强占、多占耕地建房。
耕地保护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大事,14亿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首先要确保粮食生产能力这个根基。各地整治行动基调为坚持问题导向,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积极稳妥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整治。
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整治要讲求方式方法,把握好工作重点和节奏。要立行立改,对增量问题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及时发现、及时整治、及时处理。要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整治强占多占、非法出售等恶意占地建房行为。
『叁』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为何屡禁不止
农村占耕地多数还是农民,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农村村民法律意识淡薄,农民的调动积极性不高。因为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加上现在农村大部分是留守老人,接受的文化程度不高,看待问题的眼光和角度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有的村民会以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土地私有权,因此就认为想在土地上做什么就做什么;还有的村民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请所谓的风水先生看宅基,还有流行的沿着公路建房,因为便于出行。公路沿线有自家承包地的,就在上面开始建房,没有的就进行交换或者购买来建房。
第四,农民违法建房查处困难。对于农民来说,新建一间房子需要花费不少的经济,可能得他们辛辛苦苦积攒数年的钱,如果依法拆除新建的房屋,对于农民来说,不但是经济损失巨大,况且对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发展农村经济都是非常不利的。
『肆』 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国家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一方面是为了保障农民的权益,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我国有足够的粮食生产量,让国人有足够的粮食可以吃。近日,各地政府都开启了整治耕地乱盖房屋的专项行动,特别是那些未经批准就私自霸占耕地建设房屋的举动。在惩罚方面,地方政府也给出了最高的标准,对多占耕地的房屋进行依法拆除,对占用永久耕地的房屋不仅要拆除,还要进行处罚,对影响恶劣列,占用耕地超过10亩的人员,就移送司法机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处理相关责任人。
针对基层耕地使用环境的复杂性,要注重灵活执法,分类处理,不能一味的一刀切,损害农民的利益。执法过程中,首先要注意依法依规,确保不会给当地留下太多的土地纠纷,做到既能符合国家利益又能符合农民利益,让基础农民主动参与到抵制违规占用耕地的行为中来。
『伍』 占用耕地建房如何处理
您好,
严禁违法侵占耕地建设行为,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执法监督检查。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应转变思路,实行防治并举,以防为主。要建立以县级国土资源监察部门为龙头,各乡镇国土所为依托的巡查机制和监察员、信息员为触角的群防群治网络,注重事前防范。在坚持定期巡回检查的基础上,对重点乡镇,重点乡村经常查、反复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把违法占地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建立完善的土地违法案件举报制度,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及时发现并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应及时认真处理,做到件件有结果,案案有回音。
二是建立有偿使用制度。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实行无偿使用制度,少占少得好处、多占多得好处、不占白不占。因此,要求普遍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可以增强村民土地公有观念,有偿使用的收入又可以促进和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扼制村民住房建设中多占乱占耕地的严重问题。
三是提高队伍素质水平。
坚决杜绝部分基层干部的不作为,提高其依法执政意识和耕地保护意识。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以加深其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提高其执政素质,坚持依法执政。坚决肃清简单地“以罚代批”、“以罚代法”,或坐视不理的执政行为,避免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发生。
四是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注重对各级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宣传。针对一些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缺乏的实际,有计划地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要对典型的土地违法案件进行公开处理,严厉打击,扩大教育面,增加影响力和震慑力。
五是逐步建立集中居住点。
村民以户为单位各自独立修建住宅甚至修建独院落,道路、给排水,晒谷场等占用大量土地 (特别是耕地)。借鉴山西华西村的先进经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政府引导与村民自愿相结合,以村组为单位建居民点,建房时人均可节约大量土地。在耕地日益减少人口又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修建个人住宅要求占用更多土地的矛盾将日益尖锐,集中修建居民点将是解决这一矛盾相对较好的方式。建议政府要大力提倡和指导修建农村居民点,并将农村居民点与建立发展小城镇的规划统盘考虑,结合进行。还应对修建农村居民点在建筑材料、交纳费用,水、电,路配套设施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政策,并将这些纳入政府发展规划纲要中。
『陆』 以“零容忍”遏制乱占耕地建房
日前,自然资源部通报了35起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其中有些案例颇引人关注。比如,2020年9月份,熊某违法占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上莘村永久基本农田0.1亩建设住房(地基)等。
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0.1亩地的事,有必要如此重视吗?在笔者看来,在坚决遏制违法乱占耕地上,还真得这样“大动干戈”,必须实行“零容忍”。
如果每个人都认为占用一点耕地不应小题大做,你占一点,我占一点,大家都占一点,这么多一点加起来恐怕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必然会对国家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则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把关系14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为此,我国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出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政策上三令五申,但当前乱占耕地建房的现象并未完全止住。有关部门调查显示,违法乱占耕地建房还有从局部地区向全国范围、从普通房屋向楼房别墅、从农民自住向非法出售、从单门独户向有组织实施蔓延的势头。相关法律制度在个别地方成了摆设。
当务之急就是要立行立改,坚决止住增量,防止再增加违法违规面积,使耕地再受到非法侵占。为此,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和《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从疏堵两个方面进一步明确遏制新增、保障合理用地需求的要求,强调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违规乱占耕地建房。
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督管理,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农化”行为。
各地各部门必须深刻认识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对新增乱占耕地建房的行为,不论面积多小,都必须依法制止,严肃查处,坚决遏制。
『柒』 自然资源部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乱象频出,触碰耕地保护红线,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再不坚决遏制,甚至会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近日,自然资源部与农业农村部提出了农村建设“八不准”的要求,联合对这类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自然资源专职副总督察陈尘肇指出,针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自然资源部在保障农民合理住宅用地需求的同时,重点整治强占多占、非法出售等恶意占地建房行为。他表示,将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违规问题。
自然资源部执法局局长崔瑛认为,执法不严,利益驱动,违法成本低,政策法律不完善等是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乱占耕地建房触碰红线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7月3日,国务院召开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明确指出,乱占耕地建房行为触碰耕地保护红线,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在陈尘肇看来,再不坚决遏制这类问题,就会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据陈尘肇介绍,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历时较长,面广量多,问题突出。既涉及住宅类房屋,也包括公共管理服务以及工矿、仓储、商服等产业类房屋。违法行为类型则主要有非法占地、非法批地、非法转让土地,也有非法出售房屋。
陈尘肇说,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共同开展“大棚房”“违建别墅”等专项整治,起到一定震慑作用。但是,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现象并没有完全止住。违法占用耕地建房问题正从局部地区向全国范围、从普通房屋向楼房别墅、从农民自住向非法出售、从单家独户向有组织实施蔓延。
“相关法律制度成了‘摆设’和‘稻草人’,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甚至听之任之、置若罔闻。在部分群众中也存在法不责众心理,认为‘别人建,我也建,别人不拆,我也没事’。”陈尘肇说,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还夹杂着复杂的利益关系,甚至是一些基层干部腐败问题,如不及时遏制,将严重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
对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形成的原因,崔瑛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许多地方对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虽有认识,但一到具体问题,总感到“我占一点,不碍大局”“占比罚好处得的多”“耕地保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那么重要”。
土地执法不严也是一个原因。崔瑛说,自然资源系统和地方政府不同程度存在监管不到位问题。自然资源督察的力度和科学性也不够。一些地方政府担心严格执法会妨碍当地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对土地违法查处力度不够,责任追究还不够严格。
崔瑛特别谈到了利益驱动,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以往,违法占1亩耕地最高才罚款2万元,明显数额偏低。非法占用基本农田5亩以上或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10亩以上,才涉嫌犯罪。
再有就是政策法律不完善。据崔瑛介绍,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农村村民违法占地建住宅,无论是否符合规划均必须拆除。但实际情形是查处难、执行难。法律规定了农村一户一宅,但由于具体保障措施不够,政策不够明确,有些地方挤占、挪用计划指标,甚至停批、限批宅基地。
两部发文规范占地建房
7月3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后,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以下简称“八不准”)和《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其中,“八不准”提出,不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不准强占多占耕地建房;不准买卖、流转耕地违法建房;不准在承包耕地上违法建房;不准巧立名目违法占用耕地建房;不准违反“一户一宅”规定占用耕地建房;不准非法出售占用耕地建的房屋;不准违法审批占用耕地建房。
对于“八不准”,崔瑛作了详细解读: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农村村民建住宅亦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八不准”将“不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摆在8类乱占耕地建房情形的首位,以突出不准乱占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房的总要求。
崔瑛说,“不准强占多占耕地建房”“不准买卖、流转耕地违法建房”,同样是依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而提出。
至于“不准在承包耕地上违法建房”,崔瑛说,是依据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作出的。依据这两部法律,承包经营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业建设。
对于“八不准”中提出的“不准巧立名目违法占用耕地建房”,崔瑛指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设施农业”、异地扶贫、移民搬迁等涉及非农业建设的,均须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八不准”针对这些情况作出禁止性的规定,旨在防止再出现以各种名义未经批准占用耕地搞休闲、旅游、养老等非农业产业。
崔瑛说,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予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违反“一户一宅”规定占用耕地建房,应明令禁止。
对于“不准非法出售占用耕地建的房屋”,是说违法占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特别是耕地建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相关买卖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不能办理不动产登记。因此应予以禁止。
据崔瑛介绍,“不准违法审批占用耕地建房”的规定依据是,农用地转用手续等用地审批须由有权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及法定程序作出,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批准占地建房的,批准文件无效。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规定了不准乱占耕地建房的8种情形,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列入的行为就是允许的。崔瑛表示,对“八不准”未涵盖的其他农村乱占耕地行为,也要依法依规予以严厉打击。
重点整治非法出售行为
陈尘肇说,当务之急就是要立行立改,坚决止住增量,防止再增加违法违规面积,使耕地再受到非法侵占。对历史存量问题的整治,要依法依规,分步整治,分类处置,积极稳妥、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在保障农民合理住宅用地需求的同时,重点整治强占多占、非法出售等恶意占地建房行为。
陈尘肇透露,当前自然资源部正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摸排工作方案,全面摸清情况,掌握底数,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分类处置的政策措施,对存量问题分步分类进行处置。
在陈尘肇看来,“八不准”和《通知》就是要从“堵”和“疏”两个方面,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违规问题,同时,切实保障农村村民建住宅的合理用地需求。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乡镇以及村组干部要知道,耕地是受到国家严格保护的,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时候,或者是在给老百姓批宅基地时,要看看是不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是不是占用耕地,不能违法批准,或者越权批准。”陈尘肇指出,对“八不准”及《通知》下发后出现的新增违法违规行为,各地要该拆除的拆除,该没收的没收,该复耕的要限期恢复耕种条件,该追究责任的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其中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对于农民的合理住房需求,陈尘肇说,各地要严格执行《通知》要求,在编制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宅基地的合理需求,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预留空间。已经批准规划的,要严格落实。
『捌』 乱占耕地建房,各地亮剑!
近日,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已成热门话题,各地紧急动员,纷纷作出部署。山西省要求,今年年底前完成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排查摸底,全面梳理问题清单。坚持分类处置、疏堵结合,科学制定处置政策,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增量问题,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处置存量,保障农民合理建房需求。
四川省要求把握方式方法,积极稳妥、有力有序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认为当务之急是遏制农村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防止再增加违法违规用地面积。同时,四川省要求依法开展整治处置,防止出现遗留问题和影响社会的问题,保障群众合理建房用地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
山东省要求以“零容忍”态度,对新增乱占耕地建房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遏制新增行为;要实事求是、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处置政策,坚持依法依规,全面整治。
国家自然资源专职副总督察陈尘肇表示,当前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现象并未完全制止,再不坚决遏制,就会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任其蔓延,必然加剧耕地非农化,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冲击。
他说,农村违法占用耕地建房正从局部地区向全国范围、从普通房屋向楼房别墅、从农民自住向非法出售、从单家独户向有组织实施蔓延。
据此,7月底,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和《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两个文件,两者针对的都是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
目前,各地已纷纷行动,展开了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的整治。湖南省要求,全面摸排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利用月度卫星疑似违法图斑,结合日常执法巡查等,最大程度发现占用耕地建房行为。专项整治范围为2013年以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包括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强占多占耕地建房、违反“一户一宅”规定占用耕地建房等现象。工作重点是工商资本下乡违法占用耕地建房,基层干部利用职权强占、多占耕地建房。
耕地保护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大事,14亿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首先要确保粮食生产能力这个根基。各地整治行动基调为坚持问题导向,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积极稳妥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整治。
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整治要讲方式方法,把握好工作重点和节奏。要立行立改,对增量问题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及时发现、及时整治、及时处理。要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整治强占多占、非法出售等恶意占地建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