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防汛宣传资料
1、防汛任务:采取积极的和有效的防御措施,把洪水灾害的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防汛工作主要内容是:(1)有组织、有计划地协同有关部门开展防汛工作;(2)加强防汛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防汛减灾意识;(3)完善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防御体系;(4)密切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防汛信息;(5)分析研究洪水规律;(6)制定防御不同类型洪水的预案,研究洪水调度和防汛抢险最优决策方案;(7)探讨和研究新技术在防汛中的应用;(8)汛后总结当年防汛工作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下一年防汛工作的重点。
3、防汛方针:“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4、险情:是在大汛期或平时高水位时,水压力、流速和风浪加大,各类水工建筑物均有可能因高度、强度不足,或存在隐患和缺陷而出现危及建筑物安全的现象。
5、抢险:是指在高水位期间或退水较快时,水工建筑物突然出现渗漏、滑坡、坍塌、裂缝、淘刷等险情时,为避免险情的扩大以至工程失事,所进行的紧急抢护工作。防汛与抢险两项工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不出现险情,或少出现险情,即使出现了险情,也能主动、有效地进行抢护,化险为夷。
6、抢险的主要原则:(1)抢护要及时,防止险情扩大,为此,要加强检查观测,及早发现险情,抢早抢小;(2)正确识别险情,必须了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用等各种情况,必须了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用等各种情况,结合出现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拟定正确的抢护方案;(3)及时供应料物,抢险需要的料物种类多,数量大,直接影响着抢险工作的进展;(4)加强领导,统一指挥,组织好抢险队伍,必要时还可请部队支援。
7、洪水灾害:(1)暴雨洪水;(2)山区山洪暴发、泥石流、滑坡。
8、大暴雨:是指降雨量非常大的雨。那么怎样测定降雨量的大小呢?气象工作人员在地面观测场露天放置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金属圆筒——雨量器,它一天24小时所接收到的雨量就是日降水量,可以用量杯量出。中央气象局规定:凡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的称为小雨,10—25毫米为中雨,25—50毫米为大雨,50毫米以上称为暴雨。暴雨天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并不可怕。只要做好了各种防范工作,就不会发生危险。
9、洪水发生了,如何自救:(1)洪水来了,按照预定路线转移、避难,注意扶老携幼,相互帮助。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无法步行转移了,要使用事先备好的船只或门板、木床等漂浮物,做水上转移的工具。(2)当洪水来得很快,大水已经进屋了,要急速爬上屋顶、墙头或就近的大树上,暂时避难,等待救护人员转移。不能单身游水转移。(3)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只能做暂时避难场所,因为经水一泡,它们随时会有坍塌的危险。(4)假如没有大树、院墙,屋顶又一时爬不上去,此刻应抓住固定物不放,并呼救他人搭救脱险。
10、灾害期间有哪些常见病:
灾区卫生条件差,特别是饮用水的卫生难以得到保障,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
另外,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 寄生虫病:血吸虫病;
虫媒传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
灾害期间还常见皮肤病:浸渍性皮炎(民间又称“烂脚丫”“烂裤裆”)、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灾害中还易发生意外伤害: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
11、洪水过后,怎样预防疾病流行:(1)清除积水、秽物,通风晾晒,喷洒消毒药剂,预防传染病及蚊蝇滋生;(2)服用预防药物,避免发生传染疾病。如果发生传染病例,必须进行隔离治疗;(3)家用生活器具要清洗、消毒,湿、霉的物件要通风、晾晒。
12、上学或放学路上发生道路受阻怎么办:(1)洪水冲刷,道路坍塌,或者道路被拦腰切断并有急流通过,此时,只能在安全的地方“暂时避难”,绝对不能强行通过;(2)当山区道路由于山体滑坡堆积阻塞时,应绕道上山,由滑坡面的上部通过是比较安全的;(3)当洪水冲断桥涵,河流水急、桥面还在坍塌时,千万不能冒险强行通过,否则会有生命危险;(4)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横垂路面时,一是要远离,防止触电;二是要报告有关部门,及时抢修。此刻,绝不能侥幸通过。
13、山区发生泥石流,怎样确保安全:
当山区发生暴雨洪水时,有时会同时产生泥石流。如果暴发了泥石流,山谷中所有石、砂、土、果树及建筑物、居民点等,会全部被推出山谷以外,在沟口堆积起来,整个山谷成了“光板青石”,破坏力极大。(1)泥石流与暴雨洪水结伴儿而生。当暴雨到来之前,居住的山沟有可能暴发泥石流,应搬迁到安全地点暂时避难。
(2)暴发泥石流是由沟顶开始的,发出的响声好像“轰……轰……”的打炮声。白天或者黑夜,在屋里避雨时,只要听到这种声音,要迅速跑到室外向山顶转移。(3)暴发泥石流时间很短,只能扶老携幼轻装转移,来不及寻找和携带食品、饮料。(4)转移路线应事前选定,清除沿途的障碍物。
Ⅱ 防洪水是什么
根据洪水规律与洪灾特点,研究并采取各种对策和措施,以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利工作。
Ⅲ 为什么要宣传防汛
水灾一直是抄中华民族袭的心腹之患,治国必先治水,水治才能兴邦,这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常识。防汛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防汛具有巨大的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与生态效益,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制定了《防洪法》、《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从制度上健全防汛体系,明确规定防汛抗洪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服从服务于防汛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共识,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Ⅳ 历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
1994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关心水资源是每一个人的责任”(Caring for Our Water Resources Is Everyone's Business);
1995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女性和水”(Women and Water);
1996年,世界水日主题为“为干渴的城市供水”(Water for Thirsty Cities);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强化节水”。
1997年,世界水日主题为“水的短缺”(water scarce);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水与发展”。
1998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地下水——正在不知不觉衰减的资源” (Groundwater -- the Invisible Resource);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治水——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999年,世界水日主题为“每人都生活在下游”(Everyone Lives Downstream);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江河治理是防洪之本”。
2000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卫生用水(Water and Health)”;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加强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01年,世界水日主题为“21世纪的水”(Water for the 21st Century);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水为发展服务”(Water for Development);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3年,世界水日主题为“未来之水”(Water for the Future);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004年,世界水日主题为“水与灾害”(Water and Disasters);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人水和谐”。
2005年,世界水日主题为“生命之水”(Water for life);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2006年,世界水日主题为“水与文化”(Water and culture);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2007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应对水短缺” (Coping with water scarcity);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
2008年,世界水日主题为“涉水卫生” (Sanitation);
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2009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 Transboundary water -- the water sharing, sharing opportunities)。
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
2010年,世界水日主题是"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Communicating Water Qualit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中国水周活动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2011年,世界水日主题是“应对都市化挑战”(Water for cities: responding to the urban challenge)。
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
2012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 Water and Food Security)。
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Water Cooperation)。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Ⅳ 水利宣传标语有什么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民生水利
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人水和谐
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
加强依法行政,推进民生水利
珍惜水、保护水,让水造福人类
加强农村水利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河湖健康
自觉缴纳防汛费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公民和企业法人的义务
自觉缴纳水资源费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取水用户的义务
防汛抗洪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
1、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2、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3、改善民生,共享水利发展成果
4、推进依法行政,实现依法治水
5、坚持团结治水,构建和谐流域
6、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7、依法调度黄河水资源,促进流域和谐社会建设
8、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
9、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推进水利协调发展
10、加强黄河堤防管理,确保黄河防汛安全
11、加强黄河河道管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12、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
维护河道正常水事秩序
13、依法清除行洪障碍,保障黄河防洪安全
14、严禁在黄河河道内种植阻水片林
15、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16、依法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
17、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
18、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9、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20、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2、贯彻执行《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分享给你的朋友吧:i贴吧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豆瓣MSN
对我有帮助
120回答时间:2008-3-15 13:02 |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talentdi | 九级
擅长领域: 交通出行 社会民生 娱乐休闲 文化/艺术 烦恼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09-10-11 请你为“世界水日”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 37
2008-6-7 请为世界水日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55
2007-3-30 征集世界水日宣传标语,上条幅用的,要有文才,谢谢。
2008-11-4 世界粮食日宣传标语 22
2010-11-21 让世界充满爱的宣传标语 12
更多关于水利宣传标语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世界 水日 宣传标语
等待您来回答del0回答谁可以让我进乌海三中?.del0回答如图,△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d是ab边上....del0回答市政工程总承包企业及功率工程总承包企业是否可以承包道路工程中的园....del1回答灬Ray丿糖果丶团 舞团名字团员可以起什么名字.del2回答贴吧怎麼改名字啊?.del0回答水利宣传标语.del2回答电脑总功率299瓦 从早上8点开始使用到晚上10点半 去午睡12点半到1点半....del0回答急LT8900 射频芯片 功率如何测试?.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没有感兴趣的问题?试试换一批其他回答 共1条
2007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口号
1、加快水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人水和谐。
3、节约为本,治污优先。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5、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6、珍惜水,保护水,让水造福人类。
7、保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
8、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
9、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
10、加强农村水利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1、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12、防御水旱灾害,促进经济发展。
13、加强洪水管理,保障防洪安全。
14、推进依法行政,实现依法治水。
15、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6、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7、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8、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注:网络上的
Ⅵ 防洪水的方法
主要是因为上游滥砍滥伐,生态遭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壤含水量下降,中游围湖造田,水土流失下游受中上游影响,加夏季风带来的大量降水和环境的破坏,造成洪水.发生洪水怎么办?1、洪水来临时尽快撤到楼顶或高处避险.
2、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3、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还要准备药品、通讯工具.
4、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以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5、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城市居民应:
7、关闭电源、煤气,不要贪恋财物;尽快撤到楼顶避险.
8、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突遇山洪时应:
9、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10、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11、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12、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Ⅶ 作文:防洪水、防溺水主题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生命如花,绽放出生命的活力;生命如歌,唱响无尽的生命的意义。水虽然是生命之源,但他却蕴藏了无尽的危险,可以使人失去宝贵的生命!水,曾夺走无数人的性命,一个个悲惨的事件提醒着我们不要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去游泳。因准备不充分,一个又一个生命永远的离开了我们。5月某日4名十六七岁学生到湖中游泳,其中1名非常优秀女生在下水时不慎滑入湖中,约7分钟后被同行人从湖底救起,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这是高中学生溺水事件。而小学生的溺水事件更是数不胜数。儋州某兄弟跑到当地一条水沟玩水时,不幸发生溺水,兄弟俩双双被水冲走山西省应县7名小学生结伴到一水库玩,其中1名小学生五年级女生在水库边洗手时,不小心踩空滑落水中,其他同伴伸手去救落水学生,5名学生陆续坠入水中,溺水身亡。浙江省青田县某小学1名四年级学生在江边玩耍,被潮水冲走身亡;同日,该县温溪镇二小1名三年级学生在附近水库游泳,溺水身亡。这些悲惨的事实给了我们惨痛的教训,现在,让我们远离威胁我们生命的水池,珍爱生命,让生命之花永远绽放!
Ⅷ 古代防洪水的故事短
中国中医历史上防治瘟疫十大方法
疫病,是中国历史上对流行性传染病的统称,包括因病毒、细菌、寄生虫和其它微生物引起的多种疾病。而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疫病则称为瘟疫。照此标准,最近流行的SARS算是一次现代瘟疫了。SARS已经被公认为是本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灾难性传染病,带来的社会和经济了损失尚难以估计。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可以发现人类同瘟疫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据史料记载,中国历史上经常是十年一大疫,三年一小疫。虽然每次瘟疫都会夺走无数人的生命,但这并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也没有阻挡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综合中国各朝代官方和民间的防治瘟疫的史料,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三千年防治瘟疫的历程是一部活生生的正邪相争的历史(见张剑光《三千年疫情》;宋正海等《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每一次病魔的攻击都会对人类造成重大创伤,人类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病魔,生存下来,可是时过不久病魔还会改头换面卷土重来,人类再一次面临另一场正邪之战。几千年的历史表明,无论病魔是多么的险恶和猖獗,每次正邪之战最后总是人类可以躲过毁灭性的灾难,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那么在没有现代科技的古代中国人是采用何种方式来防治瘟疫的呢?
1.医者首当其冲,抗疫名医辈出
在中国历代抗瘟疫的斗争中,医生经总是战斗在抗病的第一线上,治病救人,不计较个人安危和利益,为穷人提供免费服务。历史上医家就有“不为将相,偏为良医”的美德。很多名医佚事都是有关治疗瘟疫的故事,而通过抗防治瘟疫也同时造就了一代名医,推动了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历史上大疫流行时期,也是名医辈出的年代。如东汉时期的张仲景以治疗“伤寒”病著名,其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论述了对多种传染性疾病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不但书中的方药沿用至今,其灵活多变的辩证施治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实践的基石。张仲景因此被称为“医圣”,日本汉方医的经方派至今还用张仲景的原方治疗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神医华佗不但擅长外科,还有很多关于他治疗各种传染性寄生虫病的记载。华佗发现用青嫩茵陈蒿草治疗流行性“黄胆病”的疗法,后来民间流传“三月青蒿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现代研究从新鲜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artemisinin),成为一个治疗疟疾的新药。明代的李时珍,清代的叶天士,晚清的吴瑭(吴鞠通)等医学家都为治疗瘟疫作出过重大贡献。吴瑭推荐的治疗瘟疫后期症状的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现在仍然在临床使用,称为治疗瘟疫的三宝。
2.接种减毒疫苗,不治已病治未病
中国医学家早在公元980-1567年间就发明了人痘接种术,既用天花病人身上痘疹疱里的痘浆、痘疮结痂、或是用天花病人穿过的沾有天花痘浆和痘疹的衣服,去感染未患过天花的人。由于这种感染源的“毒力”较新鲜的病毒弱,接种的人一般只产生轻度的天花,被接种人的体内会对天花产生免疫防御性反应,获得对付再次感染天花的免疫力,从而预防重症天花的发生。人痘接种实际上就是一种用人的活病毒的人工免疫法,或者说是用轻型天花来预防重症天花。这种免疫预防法,是牛痘接种术发明以前最有效的预防天花的方法,在中国曾广泛应用,后来还西进欧洲流行美国,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并促进了现代免疫预防医学的诞生。现在很多传染病的免疫疫苗,仍然使用人的减毒活病毒作为疫苗。比如,现在每个儿童都要接种的小儿麻痹(Polio)疫苗和麻疹(Measles)疫苗就是人活病毒疫苗。中国古代医家在2000多年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疾病预防原则,既在未发病之前“治疗”疾病,这种未病先防的治疗方法已被现代医学证明是最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Ⅸ 防洪水是什么意思
请问这个是抗灾标准吗?
类似几年一遇的、几十年一遇的、几百年一遇的。
防洪等级逐步提高。
防地震也是一样。能抗几级的,抗几级且能快速恢复的
Ⅹ 防洪水指的是什么意思
防洪水指根据洪水规律与洪灾特点,研究并采取各种对策和措施,以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利工作。其基本工作内容有防洪规划、防洪建设、防洪工程的管理和运用、防汛(防凌)、洪水调度和安排、灾后恢复重建等。防洪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防洪也是水利科学的一项重要专业学科。
1949年后,为了减轻洪灾威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整治江河,制定、修订江河防洪规划,开展防洪工程建设。到20世纪末,全国共培修、新建堤防、海塘26万余km,兴修了多处分洪工程,开辟了行蓄洪区98处,有重点地整治了河道,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库8万余座,大中型水闸2000多处。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概念,加强了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全国已建设水情、雨情报汛站8600多处,利用计算机、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观测、预报洪水。已制定颁布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防汛条例等一系列防洪法规。
到20世纪末,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建成了具有一定基础的防洪体系。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皆已初步建成了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为主要内容的防洪体系。在抗御实际发生的历次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望21世纪,中国在防洪措施方面还要继续更新观念,进一步实现:
①加强和完善防洪工程措施与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密切结合。
②提高防洪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防洪工程的除害兴利和环境生态等综合效益,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更多贡献。
③加速推广高新技术,尽快实现防洪措施的信息化、数字化,不断完善水文、气象测报手段,提高洪水预报和调度的水平,使防洪工程体系发挥更大作用。
④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防洪措施要不断增加和日趋完善,以尽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防洪日益增高的要求。
(10)宣传防洪水扩展阅读
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常造成江河沿岸河谷、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海岸地带的淹没。但由于洪水现象的周期性和随机性特点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地带被淹没的范围和时间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是不固定的和有机率性的。
这些受洪水泛滥威胁的地带,大多仍可被人类开发利用,从而出现了洪水灾害(见水灾)和防洪问题。洪泛区又常具有适宜发展农业与其他经济事业的优越条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洪泛区的开发利用日益扩大,有些地区还逐渐成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
世界上很多国家,已开发的洪泛区常成为其主要经济区。如日该国洪泛区占其国土面积的10%,居住人口一半以上,聚集财富占72%,且有愈益集中的趋势。荷兰国绝大部分为平原,约有2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80%的土地靠海堤保护。苏联有5%的土地受融雪、暴雨、冰凌洪水为害,平均每年有5400~8100万亩受灾。
中国国土有10%左右的面积位于河湖沿岸及滨海三角洲地区,居住着约50%的人口,工、农业产值已分别占全国的70%与60%,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也有类似情况。因此,防洪在很多国家的江河治理中被列为首要或主要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防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防洪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