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湖南新化人的形象和素质
新化县地处湖南中部,资水中游,雪峰山东南麓,地处北纬27°31’-28°14,东经110°45′-111°41,辖区总面积3567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个国营林场、1个经济开发区,全县人口130万,其中农业人口116万。境内多为山丘盆地,气候温和,环境宜人,素有“湘中宝地”之称。
新化建县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千年来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新化人民,艰苦创业,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永葆了古县青春。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化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特产甚多。新化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明显,年平均气温16.8℃,降水量1453.5毫米,日照时数1488小时,无霜期281天,良好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新化农业的发展。新化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农作物种子基地县和粮食储备基地县,是全省氨化秸秆 养牛基地、模式化稻田养鱼基地、玉米生产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和双季稻田成建制亩产过吨粮县。又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水土保持项目县。粮油、畜牧、水果、水产等,形成了产业化规模;作为特色产品的茶叶、烤烟、苡米、玉兰片、银花、厚朴、杜仲、天麻等,已建成了“基地十农户”的生产格局;新化是湖南省10大林区县之一,主产杉、松、楠竹、栗树等,并有华南虎、金钱豹、娃娃鱼、红腹锦雉、银杏、金钱松、红豆、天狮粟等珍贵动植物资源。
工业已初步形成机械、电子、陶瓷、建材、冶金、煤炭、化工、食品、造纸、竹木加工等10大工业支柱产业;新化被列为全国“星火技术开发密集区”和电子陶瓷、艺术瓷出口基地。
城镇建设迅速发展,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城东梅苑经济开发区与城西建设开发带由资江大桥连成一体,比翼齐飞;全县19个建制镇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初具规模;铁路、公路、水路互联成网,交通十分便捷;通信手段实现现代化;电力能源充足,大小电网遍布城乡,实现了村村通电。
新化人文荟萃,英才辈出。近代民主革命先驱陈天华、谭人凤,著名抗日将领黄浦军校代校长方鼎英、战功卓著的中华名将陈正湘,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成仿吾,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桥牌皇后”杨小燕等名人生于新化;梅山文化源远流长,文化事业空前发展,文艺团体驰骋海内外,花卉根雕久负盛名,书法美术饮誉中华,梅山武术名扬天下。新化县是湖南省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武术之乡”。
新化钟灵毓秀,山川秀美,名胜古迹甚多。国家级森林公园大熊山,是被乾隆皇帝喻为“独标清胜”的绿色明珠,极具旅游开发前景;还有别具洞天的梅山龙宫,气势磅礴的资水镇江宝塔,雅称小南岳的桃林庙,艺术瑰宝文昌阁,俊美奇秀的美女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二军团司令部旧址、罗盛教纪念馆、抗日英烈陵园等。
新化旅游
1.紫鹊界梯田
紫鹊界梯田位于新化县西部山区水车镇境内,她周边的梯田达8万余亩以上,其地势之高,规模之大,形态之美,堪称世界之最。紫鹊界生态环境优美,梯田密集,形态原始,阡陌纵横,线条流畅,山高水长,板屋交错,充分展示出梯田的自然美、古朴美、形体美、文化美。尤其是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使紫鹊界梯田更加婀娜多姿,如临人间仙境。水奉公路盘旋于这些梯田之间达十余公里,梯田遍布于海拔500米至1000余米的十几个山头上,最大的不过1亩,最小的只能插几十蔸禾,连绵起伏,辗转盘旋,可谓是仪态万方,令人赞叹不已。据调查,紫鹊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余年历史,是苗、瑶、侗、汉等多民族
历代先民共同劳动结晶,是山地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揉合的历史遗存,是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它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形态之美,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其独特的耕作方式和天然的灌溉系统同样在稻作文化中亦很独特。随着紫鹊界万亩梯田的发现和发掘,文化品位的提升,现成为湖南省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5个预备名单之一且名列第三,有望超过广西龙胜梯田和云南哈尼梯田,是一块藏在深山人末识的旅游黄金宝地。贺同新省长、袁新华局长考察紫鹊界梯田以后,对紫鹊界梯田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紫鹊界梯田有世界资源的潜质。省参事、省资深水利专家聂芳容一行对紫鹊界梯田的自流灌溉系统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认为紫鹊界梯田是人类最伟大的水田工程。
2.梅山龙宫
梅山龙宫,位于湖南省中部,隶属娄底市新化县。相传黄帝登熊山,将灵额葱笼的九龙峰点化成九条青龙,沿九股清泉游入可通五湖四海的九龙池。九条青龙游入资水,被梅山油溪石竹湾的风光灵气所吸引,高兴得在水中游、云中飞、洞中舞,久久不愿离去,一住就是几千年。新化古称梅山后人便把这个岩洞叫做梅山龙宫。 梅山龙宫
梅山龙宫位于新化县油溪乡高桥村,它是一个地下溶洞群,共有九层洞穴,由上万个溶洞组成。洞府现已探明长度2876米,已开发的面积58600平方米,目前可游览的路线长为1696米,其中包括长466米世界罕见的神秘地下河。 洞内景观丰富多彩,绝世景观举不胜举,既有大量姿态各异的流石景观,又有美不胜收、玲珑剔透的石笋、石钟乳景观,还有千变万化的断面形态和蚀余小形态景观。其中更有四大世界溶洞景观之绝:一是洞府云天绝世景观,其上下高达80米的层楼空间结构,规模宏大、布局天成。它上下映照,水路遥相呼应,各种石钟乳在五颜六色的灯光照耀下层次清晰,令人叹为观止;二是哪吒出绝世景观,由一个从中裂开的巨大的天然钟乳石莲、一叶剥落的花瓣以及带有红色血团的哪吒肉身组成,天然钟乳石莲似乎可分可合,在灯光的映衬下形象逼真度那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令人叫绝;三是形似雾凇的白色非重力水沉积物绝世景观这种沉积物不是由地心重力作用形成,而是由毛细管力作用成,它晶莹剔透、洁白无瑕、一尘不染,这种沉积物全世界独一无二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四是水中金山绝世景观,景点顶部有数百万根洁白无瑕、美妙绝伦的鹅管和姿态各异、层次分明的钟乳石。而底端是一巧妙天成的瑶池。池面面积368平方米,池底水平如镜,池的一侧是一座自然形成的拦水坝,拦水坝高约一米,曲线优美,纹理清晰,令人惊叹。更绝的是,鹅管和钟乳石倒映在水中,上下映照、浑然一体,形成了一座五光十色的巨大金山,光芒四射、龙鳞点点。她离奇多变的光影、五彩缤纷的颜色、千姿百态的形状,加上水滴池面、洞中回声的天籁之音,形成了举世无双的美景,令人如痴如醉。
3.蒙洱茶生态观光茶园
蒙洱茶生态观光茶园位于“天下茶都”美誉的湖南新化奉家山,由湖南省新化县蒙洱茶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分前、中、远三期规划进行建设,前期(2008—2010年),建设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期(2011—2015年),建成省级茶叶科技示范园区,省级旅游示范区;远期目标是(2016年—2020年),建成国家4A级风景区。根据生态园的景观特色、空间结构、地域组合、设施结构和道路特点等,按照一心二轴二环三区特点建设。
该生态观光茶园拥有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山水资源优势,依托村、水、茶等特色生态资源营造静谧、舒心、养生的旅游环境,将规划建设成以儒家文化为根基,茶文化为主题,集休闲、娱乐、茶园观光、茶园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江北最好的生态观光茶园,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日照市集茶叶生产、生态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精品生态农业带。
4.大熊山
“蚩尤故里”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新化县北部,总面积8100公顷,规划旅游面积2475公顷,分蚩尤谷、春姬峡、熊峰、川岩江四大景区。 大熊山公园内物种繁多,是湘中唯一的物种基因宝库,有国家保护的银杏、南方红豆杉、钟萼木等珍稀植物43种,以及云豹、草号鸟,红腹锦鸡等珍稀动物27种。在大熊山正中部,有千岁银杏,十人合抱,枝繁叶茂,有“中华银杏王”之美称。 秋日大熊山,鸡抓槭浓密的绿叶和吴茱萸五加盛放的金黄色花海,令人流连忘返。相传蚩尤战败后,带领九黎族部落普植梅树、杜鹃、枫树,因此,秋天满目红枫,寄托着远古先人“雪里梅花开,迎来万山红”的理想。
大熊山最高峰九龙峰是湘中第一峰,海拔1622米。
⑵ 新化是什么之乡了
新化是武术之乡、有色金属之乡、中国蚩尤故里文化之乡 新化梅山武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相传为赵天祥所创,具有很强的渔猎文化特色。梅山武术中的许多武器往往就是劳动和生活的工具,如常见的梅山武术器械有板凳、方桌、烟斗、铁尺、耙、齐眉棍等。梅山武术的独家兵器“耙”,就是梅山祖先打虎用的工具,独家双兵器“铁尺”,也是从这类狩猎工具演化而来的;另外,梅山先人把在生产生活中用的扁担、长烟筒、板凳都演练成了可随手取而用之的兵器。梅山武术的这一特色与当时人们所居住与生活的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宋朝以前的梅山地区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且交通不便,此地区“广谷深渊,高岩峻壁,绳桥栈道,猿狰上下”,因而“这里的人们过着原始农耕、渔猎生活,形成了带有浓厚的巫文化色彩的原始、封闭的土著文化”。可见,宋朝以前的梅山地区的人们尚停留在刀耕火种、渔猎生活的原始阶段,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在梅山地区居住的人们为了生存而勤练武功。可见,最早的梅山武功起源于渔猎劳动,是梅山人为了生活、生存而与自然争斗的必然结果。 景点最出名的是梯田,其次是龙宫、大熊山
⑶ 湖南新化县现在有哪些出名的混混
有东兴社的 欧阳浩南,洪兴社的陈浩南、山鸡、包皮等等……
不过现在出了个顶级大哥,那些什么鸡啊,南啊的不算什么了,现在那位大哥名叫:贾君鹏……
⑷ 新化焦点搞笑视频二胎政策
英国有家媒体就说了:在中国,圣诞节与历史、传统、亲人或者礼物转送无关,就是个赤裸裸的金钱和狂欢的节日。一名中国企业家说,“中国人喜欢节庆。假如给他们一个庆祝的理由,他们就会去庆祝,即便他们并不明白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意义”。
⑸ 蚩尤故里多彩新化宣传片的主题曲叫什么
蚩尤故里多彩新化宣传片的主题曲叫什么,可以用酷狗听歌识曲听出来是什么歌曲的。
宣传片(Propaganda film)是制作电视、电影的表现手法,是对企业内部的各个层面有重点、有针对、有秩序地进行策划、拍摄、录音、剪辑、配音、配乐、合成输出制作成片,目的是为了声色并茂地凸现企业独特的风格面貌、彰显企业实力,让社会不同层面的人士对企业产生正面、良好的印象,从而建立对该企业的好感和信任度,并信赖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宣传片从其目的和宣传方式不同的角度来分可以分为企业宣传片,产品宣传片,公益宣传片,电视宣传片、招商宣传片。
⑹ 湖南新化
新化县地处湖南中部,资水中游,雪峰山东南麓,地处北纬27°31’-28°14,东经110°45′-111°41,辖区总面积3642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个国营林场、1个经济开发区,人口128万,其中农业人口116万。境内多为山丘盆地,气候温和,环境宜人,素有“湘中宝地”之称。
县人民政府驻上梅镇,邮编:417600。代码:431322。区号:0738。拼音:Xinhua Xian。
新化建县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千年来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新化人民,艰苦创业,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永葆了古县青春。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化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特产甚多。新化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明显,年平均气温16.8℃,降水量1453.5毫米,日照时数1488小时,无霜期281天,良好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新化农业的发展。新化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农作物种子基地县和粮食储备基地县,是全省氨化秸秆 养牛基地、模式化稻田养鱼基地、玉米生产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和双季稻田成建制亩产过吨粮县。又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水土保持项目县。粮油、畜牧、水果、水产等,形成了产业化规模;作为特色产品的茶叶、烤烟、苡米、玉兰片、银花、厚朴、杜仲、天麻等,已建成了“基地十农户”的生产格局;新化是湖南省10大林区县之一,主产杉、松、楠竹、栗树等,并有华南虎、金钱豹、娃娃鱼、红腹锦雉、银杏、金钱松、红豆、天狮粟等珍贵动植物资源。
工业已初步形成机械、电子、陶瓷、建材、冶金、煤炭、化工、食品、造纸、竹木加工等10大工业支柱产业;新化被列为全国“星火技术开发密集区”和电子陶瓷、艺术瓷出口基地。
城镇建设迅速发展,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城东梅苑经济开发区与城西建设开发带由资江大桥连成一体,比翼齐飞;全县19个建制镇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初具规模;铁路、公路、水路互联成网,交通十分便捷;通信手段实现现代化;电力能源充足,大小电网遍布城乡,实现了村村通电。
新化人文荟萃,英才辈出。近代民主革命先驱陈天华、谭人凤,著名抗日将领黄浦军校代校长方鼎英、战功卓著的中华名将陈正湘,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成仿吾,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桥牌皇后”杨小燕等名人生于新化;梅山文化源远流长,文化事业空前发展,文艺团体驰骋海内外,花卉根雕久负盛名,书法美术饮誉中华,梅山武术名扬天下。新化县是湖南省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武术之乡”。
新化钟灵毓秀,山川秀美,名胜古迹甚多。国家级森林公园大熊山,是被乾隆皇帝喻为“独标清胜”的绿色明珠,极具旅游开发前景;还有别具洞天的梅山龙宫,气势磅礴的资水镇江宝塔,雅称小南岳的桃林庙,艺术瑰宝文昌阁,俊美奇秀的美女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二军团司令部旧址、罗盛教纪念馆、抗日英烈陵园等。
新化县是革命老区县、柘溪库区县、《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和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 1987 年开始实施扶贫开发以来,在中央、省、市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坚持“开发式”扶贫,集中各类扶贫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项目开发,改善了贫困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步伐。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由1986 年的329元增加到2002年的1273元,贫困人口由198年的 72.4万人下降到2002年的12.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0.53%下降到10.6%,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全省杉木林基地县、竹林面积2.2万公顷以上的省重点毛竹基地县、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县,丰富的森林资源享誉三湘。
据勘查,全县现有林业用地19.2万公顷,有林地16.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5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在大熊山林场,保存着1200公顷原始次生阔叶林,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物种资源,被誉为中南地区物种基因宝库。
新化林种结构以用材林为主。用材林总蓄积量512万立方米,其中杉木蓄积270万立方米,松木蓄积215万立方米。经济林以柑桔、板栗、油茶、杜仲、茶叶为主,总面积1.2万公顷。楠竹是新化第三大森林资源,总面积达2.2万公顷,蓄积4800万株。目前,全县正对低产竹林进行高标准改造。
丰富的森林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据专家估计,全县仅楠竹资源一项,每年即可加工竹地板30万平方米。
新化地域辽阔、相对高差大,降水充沛,溪河众多。蕴藏着丰富的水电资源。据测定,新化总水量为158.9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8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达6.54万千瓦,目前仅开发近4万千瓦,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新化是部属柘溪水库的主要蓄水区,境内资江干流长达92公里,大小支流90余条,库周岸线630公里。解放以来,全县兴建中小型水库271座,山平塘15.8万处,中小型河坝1810处,全县水域面积40 余万亩,其中宜渔水面近20万亩,是娄底市水面资源最丰富的县,目前全县养殖水面4.6万亩,占宜渔水面的五分之一。县委、县政府正着力实施“养殖兴农”、“养殖富民”工程,大力开发网箱养鱼、围堤拦网养鱼,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新化是中药材资源的宝库。广阔的地域、复杂的地形、优良的土质、温和的气候,给珍稀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集多样与珍稀、天然与人工栽种于一体的药材资源特色。据考察鉴定,境内有中药材894种,其中植物类160科786种,动物类72科101种,矿物类7种。符合药典标准的有135种。在这种类繁多的药材资源中,有天麻、玉竹、杜仲、厚朴、黄柏等大量珍贵药材,主要分布于县域北部、西部、西南部的山地之中。在大熊山区海拔900米以上的草坡、丛林之中,平均每平方米有药用植物3.18种之多。
新化素有“江南煤海”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在广阔的地域内,已发现矿产36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14种,开发利用的26种,矿产地115处,其中煤、锑、金、铜、钨、砷、石灰岩、石膏等优势矿产,储量丰富、相对集中,易采易选,配套程度高。
新化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炭储量3.05亿吨,铁矿贮量2千万吨,锑矿55万吨,石墨矿200万吨,硅石9.8亿吨,高岭土矿750万吨,花岗岩7.8亿立方米,大理石175万立方米。
莽莽大熊山屹立于北,巍巍维峰耸立于南,滔滔资水,由南往北蜿蜒过境。造化的神功,孕育了这里集青山、秀水、古林、奇洞与古老神奇的人文文化于一体的旅游风光特色。
有层峦叠嶂,水秀山青的大熊山,海拔1622米,40余座海拔上千米的山峰、数十条大小溪流之中,广布着1200公顷原始次生林,点缀着数十处落差 近100米的瀑布,数百处跌水和无数奇花异草、珍禽猛兽。有引人入胜的资江风光。资江蜿蜒北去,两岸有十里沙洲、十里梅堤;有悬崖怪石、奇峰名洞;还有风情古镇,名人故居;日夜江流,来往帆影,声声汽笛,曲曲渔歌……将百公里资水干流,绘织成一幅幅水上画廊。有景色宜人的狮子山、西云山。城郊狮子山花木葱茏,环境优美,闲游度假,赏心悦目;西云山云缭雾绕、水笑溪欢,林间鸟语,寺庙钟鸣,相映成趣。有魅力独特的梅山文化。有繁荣古朴,久历沧桑的上梅古镇;誉满三湘、名扬四海的梅山武功;风格独特、回味无穷的梅山饮食;令人神往的北塔、文昌阁、草堂书屋、抗日英烈陵园等历史文物。
⑺ 湖南新化有哪些风俗习惯
随着季节的推移,农村各种蔬菜的成熟,一个无法固定日子的地域风俗“尝新节”又成了新化县部分农村的公众话题。
“尝新节”是新化县部分农村的隆重节日,这一天会杀猪宰牛,炒些新鲜蔬菜,举行家宴,或邀请亲朋好友来家吃饭。据当地老人讲,“尝新”是一种原始的宗教祭典,节日当天到稻田里采选早熟、丰盈的稻穗和菜地里摘些新鲜蔬菜,再煮饭做菜,祭祀“五谷大神”,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后来就演变成了农村人的特有节日。目前新化县只有田坪、温塘、坐石、吉庆等少数几个乡镇有这种风俗。节日日期的确定各地有所不同,今年就有农历五月二十九和六月十一两种说法。尝新节日子的确定一般要年长并且懂得推算天干地支的人才知道:“夏至三庚进伏,进伏逢卯尝新”。按这传统的推算方法,今年“尝新”定在六月十一日是正确的。
改革开放前,偏僻的农村生活物质很少,没有什么节日概念,过春节、过生日和“尝新”谓之“三饱”。所以尝新特别重视,因为在节日里就有好吃好喝的,还可以到亲戚家轮流吃上好几天,互相融洽感情。尝新前夕,当地百姓会忙活好些天,上山采挖些百合、尾参、沙参之类的山味来炖鸡和排骨吃,吃了补中益气、强身健体、精神特好。串亲戚家就提上一点肉,或带上些百合什么的做礼物,人情味特浓。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餐桌上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尝新的气氛就没有那么浓厚了。到了这一天也只是象征性的到家里吃顿团圆饭,有时间就开车骑摩托送点西瓜之类的水果到亲戚家遛一圈就回,饭也不愿意吃,或者打个电话说明一下了事,古老的节日习俗正在逐渐被淡化。
⑻ 新化的和水有关的神话故事
1.孟公桥的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美丽的横阳山下,有一条小街,住着百十户人家。从西边破山而出的一弯小河穿街而过。为了行人方便,人们修了一座桥,名叫孟公桥,桥下有一急弯,水流湍急,排工每到桥下,须对着码头准确及时地撑上一篙,方能保排筏安全,否则顷刻即有筏散人倾的危险。
一天,一富家千金正在码头上洗衣,猛听得“嫂嫂抬脚”的一声喊,她不由自主抬起来脚来,只见竹篙在她胯下一点,排筏顺流无去。小姐稍一定神,细思排工刚才的鲁莽,羞得满面通红,恨恨而回。财主一听此事,暴跳如雷,认为这事有辱家风,发誓要填河拆桥。
第二天,上游漂来一个菩萨,在码头前团团旋转,几经扒开总不离去,财主将菩萨拾回。仗势平河毁桥,强将小河改道从街旁通过,却在原桥址修了一座孟公庙,将菩萨搬了进去,每逢初一、十五,焚香祷拜,大旱之年,抬菩萨,放炮还愿、求神祈雨。从此小河成了干河,“养女莫嫁孟公桥,柴也愁来水也愁”,搞得百姓有苦难言。
2.白溪豆腐的传说
很久以前,白溪是一片白沙洲。资江水从她身旁流过,岗上树木丛生,倒也十分清静,几十户人家就稀稀落落地住在这里,因为到处是白沙,因此人们就称此地为白沙。
那时,人们已经开始制作豆腐,其实只不过是豆糊,稀稀哒哒的,很是不好吃。不知道在哪一天,村头迁来了一户人家,只有一个老太婆。人们不知道她是从哪方迁来,只看到她制作的豆腐,洁白得象天上落下的雪。于是,老胡子跟她学、后生子跟着她学,妹子们更跟着她形影不离。有一回在她们经常洗包袱的小溪旁冒出了一股泉水。一日,那老太婆带两个妹子去洗豆腐布,忽然那老太婆不见。两个妹子抬头寻找时,只见正南天空中一朵莲花云,上面立着观音大士。众人知道这事后,焚香烧纸,祷告祈求。后来在洗包袱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殿,名为金佛殿,殿旁掘了一口井,井水清澈甘甜,如今这井已被水淹。
乾隆十年间,乾隆皇帝私访江南,途经白沙,一行歇宿在村上一家小店。店主便是当年跟老太婆学做豆腐的玄孙子,他不知道眼前的人是当朝天子,只拿出了豆腐招待。席间,乾隆几次细尝品味,越呷越觉鲜嫩,深感自已身为天子,虽呷过无数美味的东西,但这样的豆腐还是第一次呷到,随口便要“再来几盘”。店主又送上三盘,乾隆好不欢喜,在此歇了九宿。临走,他吩咐左右备上匾额,亲笔题写:“走过天下路,白溪好豆腐”,方才离去。
店主觉得匾额堂皇,字也好看,便命人悬挂厅中。一日,一翰林来此游学,一见匾额,不禁口呆目惊,忙问店主。店主一一讲明,翰林说:“你可晓得,这是当今天子的手笔。”众人不解,为何将“白沙”写成了“白溪”?店主回忆说:“可能是乾隆皇帝多喝了两杯酒,将白沙错写成了白溪。”“白溪”便此此传开,一直称呼至今。乾隆回朝不久,即宣白溪豆腐进贡。从此以后,小店生意生隆,白溪豆腐名声大扬。那些过东洋,走西亚、越欧洲,闯北美的人都带上这儿的豆干,做为礼物,赠送亲朋,据说,现在日本、朝鲜等国人民还知道白溪的豆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