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湖北孝感抗洪战士事迹,要凸显伟大的,不要太长,300.400字,不是孝感也行,但最好是,谢谢了!
日前,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侵袭##,造成矿区高压供电线路##线、凤煤线中断,矿井透水巷道被淹,生产供电设备受到损坏,地面山体滑坡20余处,道路堵塞 10多段,堆积物300多吨,生产原料被冲失,厂房、风机房、配电房、炸药房、锅炉房等墙体、围墙被冲垮,化验室、配电室、招待所、居民房被淹10余处。在灾难面前,涌现出一支抗洪抢险队伍,他们用热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时代之歌!他们的先进集体事迹材料如下:
让我们记住:
灾情发生在凌晨。7月17日凌晨,夜黑风大、浪高风急、风雨交加的黑夜,闪电刺破天空,雷声炸响平地,暴雨倾盆强降,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了地处##区青木关镇的##公司矿区。这是继7月5日、7月8日之后,再次遭受的特大洪灾。顷刻间,洪水暴发、矿井透水、山体滑坡、岩石裸露、道路堵塞、树木倒塌、堡坎塌方、路面水位猛涨,超历史水位。暴雨挟着淫威,洪水裹着狰狞,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洪灾无处不在,全矿
区停电停产,抗洪抢险进入最危急时刻。
决策帷幄在现场。灾情就是命令。大约4时30分,公司党委书记##、经理##冒着暴雨,趟过横穿矿区老成渝公路上的积水,急奔公司安全生产调度室,副经理陈福启、巫祥毅等公司领导随后赶到。“有没有情况?”陈书记直问调度员,“还没有灾情消息”调度员回答。看见调度室外公路地面洪水不断上涨,陈书记说: “不好,要出事”。经理##命令调度员:“通知撤出矿井、水泥厂生产作业人员,抽排水泵房留人值班”。“机关全体中层干部和“三防”抢险队员快速到调度室报到”。公司领导心急如焚,经过5分钟的短暂碰头后决定:启动雨季“三防”抢险预案,成立抗洪抢险领导小组,指挥中心设在调度室,由##书记和陈福启副经理坐阵调度室指挥。同时,公司6位领导进行了明确分工,##经理负责指挥水泥厂、矿井抽风机房、炸药库房及恢复供电的抢险;##书记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宣传发动、内外通联、治安稳定等工作;陈福启、巫祥毅副经理负责矿井抢险、调运抢险物资;陈能淑副经理负责水泥成品、原煤产品保护,筹集抢险资金;张明群工会主席负责生活后勤保障。
党委书记##面对300多名穿好工作服待令的各路抢险队员作了战前动员:抗洪抢险、防汛救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重要工作,不仅是对我们各级领导班子把握大局、正确决策能力的检验,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党员先进性、每一个干部示范性和职工敬业精神的检验,我们要发扬##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协作、特别能奉献的“五铁”精神,与洪水抢时间、争速度,保护企业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要经受考验。
经理##强调:全员抗洪“不淹井、不毁厂、不伤人”,把洪灾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我们坚决服从指挥”,党员、干部、职工的回答在空中回荡。##公司进入抗洪抢险的紧急状态。
抗洪抢险在一线。“暴雨持续强降,洪水汹涌咆哮”。##经理挑选了几位“精兵强将”分赴矿区各厂、点观察灾情。
“嘟”、“嘟嘟”,调度室电话急促响个不停。“请讲”,陈福启副经理抓起话筒,“井下+130二水平水位猛涨”、“多少?”,“每小时1公尺多”。“快,启动二水平3号、4号、5号、6号水泵和井筒1号、2号、3号、4号潜水泵向井筒外的公路上抽排水,各泵房、排水点,实行电工、水泵工24小时“双岗”值班”。矿井8台备用水泵全部启动抽排水。综合队花烨、张顺模、文昌平轮流在井下各泵房观察水位,组织抢运设备。“指挥中心,二水平涌水量现在已达800多吨/小时,怎么办?”。陈福启副经理调集采煤队抢险员装运沙袋300多袋,在+130二水平主石门筑牢1.5米高的水闸墙,把外大连的透水挡在+130二水平风门以南400多米巷道和延深工程井底车场,缓解了+130水仓排水压力;“三水平水势上涨”,“二水平排水太慢”,“三水平两台泵暂停一台向二水平的抽水泵”,“启用-30水平南翼水闸墙,坚决保证不淹井”。-30三水平南翼石门以内巷道被淹800多米,采区配电所、四石门文秘杂烩网空压设备、电机等损坏。综合队职工陈东、彭岳杰、谢光华、郑应杰连续四天四夜坚持在井下抽排水,保证了矿井排水渡汛。
“水泥厂、炸药库、风机房,汇报情况”。由于通讯网络中断,##书记手持对讲机,冒雨站在急流洪水和泥泞中,不停呼叫着各个观察点人员。
“快点,炸药库围墙冲垮了”。派往炸药库的守护员急来报信。20多名机关、掘进队、采煤队人员跑步到炸药库房,围墙已被冲垮,大量的石块、树木、树枝、泥沙堵住了炸药库纤丝门,围墙内洪水上涨。见此危情,生产科长等机关人员,不顾个人安危,翻墙跳进1米多深洪水的围墙内,凿墙开口泄洪。撬开炸药库房门,抢运存放的2822.7kg炸药和6888发雷管,保住了炸药库房。
“锅炉房背墙被泥石流冲垮了”。掘进队党支部书记张登模、延深队长张光明带领20多名掘进队抢险队员赶到锅炉房,看见转眼间堆积的1300多方泥石,堵塞了排水沟,锅炉房已淹1米多深,引风电机等设备被淹,“挖道开沟排水”。共产党员王长富第一个破窗翻入已淹1.5米深的房内清除门口堵住的泥沙、树枝等杂物,随后5名职工也翻进房内帮助泄洪。室外职工挥舞铁铲、掏扒等工具排水。铲不动了,用手搬石头,树木长了,两人扛,手破了、衣裤湿透了,丝毫不顾。经过 1个多小时,抢挖出一条30多米长的排水沟,引开了洪水。由于淤泥、杂物太多,继续采取兵分四班,二十四小时轮流清运淤泥。
“快来人,风机房后墙倒了”。洪水掺杂泥石直扑风机房配电室,洪水已浸入配电室内1米多深,采煤队党支部书记陈勇等抢险队员兵分两组,一组疏通排水沟,另一组挖掘水道排水。
“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水泥厂发生20多处山体滑坡,化验室进水,全厂路道多处堵塞”。“快,组织抢险”。曹廷怀厂长带领水泥厂职工疏通防洪水沟,加固挡水墙,清运淤泥,搬移横倒在公路上的树木,疏通路道。副厂长赵碧新带领电钳人员抢运设备;
“不得了,洪水、泥沙冲进招待所,已经淹起了”。经理##闻讯,带领20多名干部、掘进队、采煤队职工冒着雷电、暴雨赶到招待所抢险,由于招待所楼房背面与正在建设中的遂渝高速公路的一座楼梁不到10米距离,从后山和高速路水沟冲下的洪水、泥沙、石块直冲桥下的招待所。情况万分危急,张有平等10多名党员、职工不顾个人安危,抢挖排洪水沟,有的手打起了血泡,皮破了忍着痛,有的鞋被冲走了,脚被划破了皮。经过20多分钟的顽强奋战,洪水顺着一条1米多宽、20多米长改道后的水沟流出招待所,住在招待所内的职工家属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
领导关怀在险区。“当暴雨袭来时,你们不等不靠,在矿党政的有力领导下,广泛发动干部职工,发扬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积极有序的开展抗灾自救,将暴雨造成的损失降低到了最大限度”,“矿业公司党政得知你矿遭受暴雨袭击后,非常关注,关心矿区的灾情和职工群众的安危”。永荣矿业公司党委、行政、工会发来了慰问电;能投集团、重煤集团领导吴连帆、蒲恒荣、杨镜璞、刘万学、张应勤和永荣公司领导段先久、何代华、倪明开、杨天国、林成光、唐太林、黄华良、唐泽和等及机关部室人员先后来到矿区或打电话、发短信察看、询问灾情,慰问受灾职工群众。何代华总经理得知机电技术力量不足后,安排韦家沟煤矿、永川煤矿派来了10多名精干的电钳人员。公司广播站每天不停地报道各级领导的关怀、抗洪抢险一线的消息,播放“永荣矿业公司慰问电”、“##公司关于开展抗洪抢险生产自救的通知”以及“为了谁”、“咱们工人有力量”等歌曲和抗洪抢险口号,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斗志,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场景和动人的事迹,真是不胜枚举。
洪水无情袭家园,众志成城谱新曲。“抗洪抢险”成了##人的共识。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危难之时,共产党员站得出、看得见、行得正,广大干部、职工没有退怯,而是服从命令、听指挥,“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顾不得寒冷、顾不得疲劳、顾不得休息、顾不得饥饿、顾不得回家,困了打个盹,渴了喝口水,没有叫一声苦,没有叫一声累,洪水淹没了住宅,泥石推倒了房屋,职工家属含着辛酸住进了俱乐部“大棚”,没有谁扭闹领导,一位老工人拉着##书记的手激动地连声说道:感谢组织,感谢领导。供水管道被泥石推断,职工居民停水后没有怨言,自发地找水源。
“人心齐、泰山移”。当暴雨袭来,洪灾发生后,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表现出不畏困难、不畏艰险、不畏洪魔的气概,这充分体现出##公司党政坚持不断抓思想教育、抓作风示范、抓纪律保障、抓队伍建设的结果,每一个党员、干部、职工心系企业、关心企业、爱护企业,舍小家、顾集体,同舟共济谱写了抗洪抢险乐章。正如党委书记##说道:##公司的发展凝聚了职工,有了这支战无不胜的力量,我们一定会取得抗洪生产自救的最后胜利,##公司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Ⅱ 关于抗震救灾的新闻稿件
关于抗震救灾的新闻稿件专题展示衔接地址如专下,希望对你有属用
http://www.cctv.com/video_union/special/C21354/01/
http://www.gyxww.cn/zhuanti/512dz/
http://www.chinanews.com.cn/special/2008/0513/3.html
Ⅲ 关于抗洪救灾这则新闻中你的看法是什么
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
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在废墟里的姿势。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们留下过影像。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
21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
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很平稳,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呼吸。
这一幕,定格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人们扒开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废墟时的那一刻。
在地震刹那间摧毁我们的家园后,从城市的碎片下,不止一处,人们看到这种凝固的姿势。
5月13日22时12分,震后第二天,德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废墟下,年近50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4个学生都活了下来。
5月14日7时,震后第三天,崇州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当一夜未眠的搜救人员从怀远镇中学垮塌的教学楼下找到吴忠洪的遗体时,这位45岁的英语老师背部向上弓曲着,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已经死去的学生。
5月14日早上,震后第三天,什邡市看到了这种姿势。搜救人员在龙居中心小学的废墟里刨出一个死去的女子,她同样正努力护着3个孩子,而她的头已被砸下的重物削去一半。幸存师生仔细辨认,才认出那是学校最年轻的女老师向丽。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绵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平武县南坝小学塌下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下,48岁的代课女老师杜正香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死死地各拉住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3个孩子。
汶川县也看到了这种姿势。当那里的幸存者们徒手搬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 时,他们惊呆了:29岁的男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孩子都还活着,这位平时爱唱歌的老师却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 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
不仅仅是老师们。
人们还在各地的废墟中,发现了那些躲在父母身下幸存的孩子。在家园崩塌的那一刻,父母用自己的躯体扛住砸落的重物,为他们阻挡死神。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尽管不能以影像的形式流传,却足以在人们心间永久驻留。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了他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相信没有功利的考量,来不及是非的权衡,而只有人性深处的本真,以及人类心中永不泯灭的爱。再强大的自然伟力,也摧毁不了它。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但也许几乎就在同一瞬间,他们以同样的姿势,倒在这个刚刚过去的美好的春天。
人民教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 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 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地震过后,谭校长组织老师将跑出来的156名学生疏散,然后营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学生。他告诉我们,“张米亚老师被挖出来的时候,学生家长和老师们都惊呆了。他死了,双腿跪地,身体弯成一张弓,保持着母鸡抱小鸡的姿势,在他怀里是两个活着的孩子”。
谭校长告诉我们,今年29岁的张米亚身高1.7米左右,微胖,两年前刚从百花乡调到中心小学教数学。就在上一周,学校刚举行了红歌会,他还领唱了《中国 心》。张米亚的妻子、岳母、3岁的孩子全部死于地震。同事马方琴告诉我们:“张米亚的教室在二楼,紧挨楼梯,如果他不管学生,自己是完全可以跑出来的。他 却用身体救活了两个孩子。”
Ⅳ 吉林白山洪水新闻
人民网长春7月31日电(记者刘文波 孟海鹰)记者从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30日20时至31日14时,吉林省白山、通化市普降中到大雨,局部出现大到暴雨。受本次降水影响,白山、通化市各江河水位全线上涨。
位于鸭绿江上的云峰水库水位猛长,由7月30日317.5米增加到7月31日的318.5米,涨幅近1米。白山水库7月29日8时最大入库洪峰流量13200立方米每秒(3小时),超过95年洪水的12000立方米每秒,居有记录以来首位。浑江通化水文站12时45分出现洪峰,流量4330立方米每秒,为20年一遇。
截至到31日8时,全省18座大型水库(水电站)中9座超汛限,99座中型水库中26座超汛限。
目前全省有2.6万名解放军、武警官兵和9万名群众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
我家也是白山的 我现在在北京 特别关注老家 因为再过一个礼拜就回去了
还不知道未必能不能通火车呢
Ⅳ 吴川水灾新闻
碧海银沙网讯(图文/王文和 李俊 欧国瑞 林瑜晓 编辑/叶 子 林 宇)8月14日至17日一连四天,受强台风“尤特”残留云系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湛江地区普降特大暴雨,而湛江吴川市及上游地区更因为大暴雨,导致吴川鉴江、袂花江、梅江、三叉江的水位于15日起急剧上涨漫堤,梅录、博铺、兰石、覃巴、大山江和长岐等6个镇街遭受洪水肆虐,“水浸街”情况严重,部分低洼地区水深达3米,严重危及该地区供电线路和电力设备。
图为吴川供电局兰石供电所维护班班长赖辉文巡线回来后记录受浸台区情况,他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最后连破烂的工作服都换上了
据了解,这场仍在持续的暴雨洪灾,曾在一瞬间造成吴川市2.24万户用电客户遭受停电影响,涉及隔海线、牛栏塘线、新江线等15条10kV线路停电,共195个台区受灾无法正常供电。洪水区域内的供电设备,如电缆分接箱、箱变、低压柜、变压器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供电局领导在吴川博铺街道水灾查看情况1
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湛江供电局领导陈晔第一时间奔赴吴川,指导抗洪复电工作。立即启动《吴川供电局8.15洪灾抢修复电工作方案》,具体部署了灾害统计、物资购置与调配、抢修人员安排、抢修原则等方面工作。同时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受灾地区进行汛期特殊巡视,对受灾设备进行停电。面对突如其来的洪灾,湛江供电人纷纷挺身而出,他们想到的不是生命安危,而是让光明重现,他们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个感人的瞬间,诠释着“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真义,践行着群众路线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
派发电为吴川市委市政府应急保电
涉水强渡,全力确保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15日早晨,吴川部门地区洪水水位出现迅猛上涨,一旦洪水浸过低压台区带电的电力设施,将存在很大的漏电隐患,导致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凡是洪水威胁到的区域,一定要确保拉闸停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亡!”吴川供电局收到了该市市委书记亲自打来的电话。
供电局工作人员在冒雨抢修电路
形势紧迫,灾情就是命令!为配合当地市委、市政府抗洪抢险工作的开展,吴川供电局领导班子当机立断,组织生技、安监等有关部门及相关供电所部署工作,要求对即将受灾的低压台区第一时间实施拉闸停电。
供电局工作人员游水到专变变台停电前,把绝绿棒放在橡皮圈上让他们扶过去
在吴川兰石供电所,抢修人员当天清晨6时收到通知:受小东江水位上涨影响,10kV兰石线16个台区受浸,如不及时停电,将会危及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们随即开始巡查受灾线路,对受洪水威胁的台区及时停电。
洪水直到膝盖
下午15时许,用户博崖抽水站、林家伟的养殖场传来水位猛涨的消息,运维班长赖辉文带领梁任波、梁宏运、李冠潮三位员工直奔受浸变台。此时的受灾现场,已成了一片白茫茫的“汪洋”,抢修人员必须趟着齐腰的洪水前行。为了不让绝缘棒受潮,他们首先找来橡皮圈盛放绝缘棒,然后梁任波、李冠潮迅速穿上救生衣,扶住橡皮圈,一口气游到200多米外的博崖抽水站、林家伟专变变台,迅速把电停下来。紧接着,用户梁雨翁、林帝的养殖场也传来了水位升高的消息,他们又马不停蹄直奔现场,用同样的方式,把“汪洋”中的台区给停下来。在这4个变台的停电过程中,梁宏运、李冠潮来回游了近400多米,梁任波更是来回游了800多米。
“要一下子把这4个台区停下来,真是把他们累得够呛的了。”该所所长林明伟事后回想起来也对他们的举动肃然起敬。
但正是这支不怕苦不怕累的抢修队伍,从早6点一直在外忙碌到晚9点多,才终于可以回到所里休整。老班长赖辉文一边吃着晚饭,一边忧心忡忡地说道:“博崖山村、帝理口村、庄艮坡村及大甬场的道路现在全部被洪水淹没,不知什么时候洪水才能消退,水不退就送不了电啊,这该如何是好?”忧心之情溢于言表。赖班长从早上5点多钟就到所里工作,冒雨带领巡维人员巡查线路,检查设备受损情况,身上的衣服湿了换了一件又一件,最后连破烂的工作服都给换上了。洪水漫浸他家里有0.7米深,而妻儿远在广州,家中只有87岁的老父亲此时无人照料,而他三过家门而不入。
带伤上阵,尽快巡查受潮受浸设备
15日8时10分,暴雨如注、洪水弥漫,吴川梅录的街头小巷到处都是水,一片白白茫茫。吴川供电局梅录配营中心张康华、林辉二人,身上背着工器具袋,拿着绝缘棒,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在洪水中,对10kV隔海线沿线所在的设备进行巡查。
“要仔细检查清楚,看设备是否受潮受水浸。”在一个电缆分支箱前,两人边检查边说。此时,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珠打在脸上隐隐作痛,大水已漫过了膝盖,张康华、林辉二人在水中左摇右晃,一不小心就会滑倒,但他们没有被这吓到、退却。
在步行至梅录向阳小学附近的10kV向阳公变台区时,洪水已到腰部,完全看不到路面,两人在洪水中的步伐更显艰难。
“还有几个台区,我们要坚持住。”张康华在水中缓慢地回过头来对林辉说道。“没事,我就当是游泳,哈哈。”林辉风趣地答道。
“哎……好痛。”突然间,张康华脸上一阵痛苦的表情。
“怎么了,康华,你是不是脚踩到什么东西了,要不,休息一会。”
“没事,把这个台区检查完,我们再休息不迟。”张康华强忍着痛楚,硬是坚持把台区检查完毕才休息,在林辉的搀扶下,一步一拐地向高地走去。
上岸后才发现,原来他的脚踩在了玻璃上,尖锐的玻璃刺穿了他穿着的鞋子,深深地扎入他的脚板底,白色的鞋垫竟被染成一片血红。他竟然忍着剧烈的疼痛在肮脏的积水中步行了如此久!尽管有伤在身,但张康华坚持把工作交接完毕,才去医院治疗。
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勇救落水老人
“谢谢你们救了我,谢谢……”一位年约70岁的羸弱老人,双手紧紧握住供电员工程伟忠的双手,嘴里呢喃着“谢谢”二字不断。“不用客气,老伯你感觉还好吗?”在确定老人身体无大碍后,吴川局博铺供电所的程伟忠、凌森、庞飞和欧康富4人又头顶工具袋,在齐腰深的泛黄的洪水中艰难前进,赶往下一个受水浸的低压变台实施停电。
上述一幕,发生在15日11时左右的吴川市博铺街道新江市场路段。
当天上午9时许,博铺所接到吴川供电局紧急电话,要求对博铺区域水浸区的37个公用变压器实施紧急停电。程伟忠、凌森、庞飞和欧康富4人一组启程前往杨屋变台停电。4人一路涉水,“最深处水到胸膛处高,水起码超过1.5米深”,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停电操作。
据程伟忠师傅描述,就在他们趟水途经新江市场路段时,看到前方十几米处有个瘦小的老人抱着衣物,朝博铺物业所走去,想把东西搬到高处。但当时水涨得很快,水流很急,老人一个踉跄就栽倒到水里了,湍急的水流一下子就把他冲了7、8米远,目睹这一情形,“出事了,我心里一咯噔,什么也没想,喊了句‘赶紧去救人’,我们大伙4人齐心协力,成功把老人救起来了。”
“人多力量大呗,没有大伙的努力,救人肯定没那么顺畅。都是小事,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救人的,”次日遇到笔者问起此次经历时,程伟忠老师傅笑呵呵道,“还有抢修复电任务,就说这么多了。”
把控节奏,主动承担防洪复电责任
15日上午,仍身处抗击台风“尤特”抢修前线的湛江供电局陈晔局长,获知突发洪灾后,便于当天下午快速赶到了吴川受灾现场,“一定要贯彻落实好‘安全第一,水退电通’的原则”。为了让广大群众早一分钟用上电,陈晔要求有关部门尽快统计、摸清因洪灾造成的电网设备受损情况,确保做好物资准备、把握好抢修节奏,对具备复电条件的地区尽快抢修复电。
就在吴川供电局拉闸协助当地市委、市政府开展救灾工作的同时,吴川市委、市政府的办公大院也随之失去电力供应。但其作为当地重要保供电用户,且如今肩负着抗风救灾的重任,岂可无电!吴川供电局当即开始准备材料、调来发电机和低压电缆,冒着大雨,将设备运往市委、市政府办公现场。
由于现场多处地方已受水淹,车辆一时无法时去,工作人员多方设法,通过小路才将发电设备运抵现场。
此时的暴雨越下越大,为尽快恢复市委、市府的用电,施工人员轮番上阵,连续作战,豆大的雨粒打在工作人员身上,汗水、雨水混合在一起,但工作人员不为所动,经过紧张安装、接线、调试后,终于在当天12时50分完成了发电机的安装,恢复了当地市委、市府的稳定电力供应。
除确保当地市委、市政府重要用户正常用电外,吴川供电局从15日下午洪水水位下退时便开始组织抢修力量严阵以待,对地势较高、受灾较轻,具备抢修复电条件的地区快速展开复电工作。据统计,截至17日20时,吴川供电局已全面恢复所有15条10kV停电线路的供电,对195个受影响的停电台区当中的118个成功恢复正常。此外,还对所有停电线路的开关、低压台区挂上标识牌,做好隔离措施,以防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如今,各项抢修工作仍在继续稳步推进当中,面对当前的恶劣天气,湛江供电局甚至在台风过后又将防风防洵Ⅳ级应急响应提级至Ⅲ级,要求各单位在应急抢修过程中落实好各项组织和安全措施,避免次生灾害发生,确保尽快抢修复电。
洪水无情,南网深情。面对洪峰的突然来袭,广大的湛江供电人没有畏惧、没有退缩,他们在艰难险阻面前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用铮铮铁骨,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他们用一个个实际行动,记录下了电力人为民复电的精彩瞬间,为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Ⅵ 河南省南阳市洪灾报道
此次强降雨造成南阳市11个县(市、区)受灾,其中淅川、西峡、南召、内乡、镇平5个县灾情较重。初步统计,截至7月28日,全市受灾人口243.68万人,因灾死亡27人,失踪13人,紧急转移安置25.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87.53万亩,倒塌民房4.07万间,损坏河道堤防149处,冲毁塘堰坝、桥涵208座(处),冲毁小水电站1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9.61亿元。洪水超百年一遇7月23日8时至25日8时,我市淅川、西峡、南召和内乡等地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这次降雨范围之广、强度之高、危害之大,极度罕见。强降雨区占全市面积一半,造成我市主要河道及其支流全线涨水,丹江出现了超百年一遇的强灾害性洪水,鹳河、淇河、湍河、白河均超历史最高水位,全市17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李萍)①37月23日以来,我市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面对灾情,我市迅速组织抗洪救灾。此次抗洪救灾,是我市历史上行动最快、规模最大、转移人口最多、成效最显著的一次,是投入人力、抢险物资最多的一次,打赢了抗洪救灾阶段性攻坚战。突出重点部位抢险我市在抢险救灾中突出了四个重点。一是更加突出重点部位的抢险。二是严防死守重要部位。三是注重城镇防汛。四是注重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李萍)①3社会各界捐款230多万元截至昨日,我市共接收各界捐款230余万元(含西峡近100万元)。据了解,自抗洪救灾捐赠活动开展以来,市直行政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中央、省驻宛单位,各人民团体、大中小企业等纷纷行动,踊跃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其中,南阳防爆集团捐10.7万元、市物价管理办公室10万元、市文广新局7万余元、南阳医专6.08万余元、南阳中级法院3.7万余元。(王秀云 侯云丽)①33500余官兵全力抗洪在这次抗洪斗争中,南阳军分区投入3500余名民兵预备役人员及驻宛部队人员,出动直升机1架,车辆130余辆。灾情到来时,南阳军分区立刻在我市各个县区,积极行动。宁西铁路出现塌方险情,部队官兵出动500余人,出动推土机、挖掘机等全力抢修,恢复铁路通畅。(王秀云 侯云丽)①3本报20多名记者参与洪灾报道洪涝灾害发生后,本报在第一时间组成20多人的报道小组,深入受灾严重的淅川、西峡、内乡、南召、新野等地,进行采访。前方记者不分昼夜采写鲜活的新闻,后方编辑通宵达旦等候最新情况的反馈。连日来,本报记者捕捉了无数抗洪抢险的感人瞬间,采写了各级党委、政府对灾民的关爱,把各界人士对灾情的关注、对灾民的关心传达给广大读者。截至目前,报社已刊发有关洪灾的报道十几个版面,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称赞。(马聆道王慧)①3洪水退去后,各受灾区立即投入到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工作中。目前,淅川县主干道已全部疏通,90%以上受灾村已恢复送电,95%的受灾乡镇通信设施也已恢复正常。内乡县被水冲毁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已修复,供电供水和通信恢复正常。昨日,西峡县城区自来水已于24日基本恢复饮用水供水,28日全部恢复正常供水。(马聆道 王金榜)①3
Ⅶ 求一个有抗洪的感人文章,急!急!一定要感人
“秋天给淹掉了。”这个颇具诗意的句子出自王家坝镇63岁农民刘敬宝之口,他的意思是秋收无望。我见到他时,他正坐在王家坝大堤上的帐篷门口,一边揉腿,一边抽旱烟。
王家坝开闸泄洪,淹掉了刘敬宝家仅有的两间茅草房。由于时间紧迫,家具几乎都丢下了,帐篷里只有一张借来的床、一张桌子、一只火炉。那张破旧的木床只有一米来宽,刘敬宝和他老伴、两个小孙子夜里要全部挤在上面。
那是蓄洪后的第三天,这个临时的家还没来得及整理,满地泥泞和杂草。刘敬宝必须穿着水靴、挽着裤腿出入,不然便满脚是泥。他老伴正在摘一小把毛豆和十来根小葱,这是他们刚从堤下的水里捞起来的。
刘敬宝掰着指头给我算账:今年小麦欠收,蓄洪又把夏收后种的大豆、玉米给淹掉了。“庄稼加上房子,这回损失有个三四千元吧。”他满脸的痛惜。
他说:“俺们不受淹,受淹的人指不定有多少。国家有难,哪能不帮忙哩!”
对共产党员最掏心窝子的评价
(记者李柯勇:在抗洪前线,在每个庄台、每艘船只、每段险堤上都活跃着共产党员的身影。在面对灾难的关键时刻,我真切地看到,共产党员总是冲锋在前。)
淮河启用唐垛湖行洪的第二天,我来到行洪区内的安徽省颍上县前蔡村。前一天,村民郑田雨哭了整整一夜,因为他家七亩大豆、两亩桃园都被淹掉了,房子能不能保住也难说,见我时眼圈还肿着。
我看到,他家很多东西还没有搬到安全地带,不是不愿意搬。因为觉得自家地势比较高,水一时淹不到,他用自己的船先帮乡亲们抢运东西。村民告诉我,行洪当晚,这个50多岁的汉子就那么一边大哭,一边摇船。
我夸他觉悟高。他脸立刻红起来,两只脚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扭来扭去。“党员干部都这样,俺能咋哩。”他说。
他说,准备行洪以来,村里的党员干部连续三四天没合眼,挨家挨户作动员,帮大家出主意,下手干活。村支书王学恩只顾帮别人忙,自已家被水淹了半截还没来得及搬。
到淮河前线采访以来,党员的先进事迹我听到的、见到的很多很多:淮河北岸的左东圩溃口,颍上县委副书记武杰第一个跳进齐腰深的水里抢险;颍上县王岗镇1134名党员全部佩带醒目标志,以便群众监督;霍邱县委规定,从危险地带撤离的最后一人必须是党员干部;六安市武警支队30名战士申请火线入党,被批准的两人冒着滂沱大雨在大堤上庄严宣誓……。
我一直在想,怎么才能最简洁、最贴切地概括抗洪前线共产党员的特点,农民郑田雨的话给我留下了极深印象。我问他对党员有什么印象?他琢磨半天,就答了一句:“干活卖力。”这是我听到的对共产党员最掏心窝子的评价。(编辑: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