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际残疾人节,全国爱耳日,爱眼日,爱牙日分别几月几日
国际残疾人日是每年的12月3日。全国爱耳日是每年的3月3日。全国爱眼日是每年的6月6日。全国爱牙日是每年的9月20日。
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中国爱耳日。
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些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导致耳聋的因素有耳毒性药物、遗传、感染和疾病,因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导致耳聋的人数逐渐增多。这一人数众多,特殊困难的残疾人群体,已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全国部分城市已经成立了防聋指导小组,开展耳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积极拓宽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它国际组织的合作领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卫生部颁发的《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对加强耳毒性药物的使用管理,减少听力语言残疾的发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② 全国助残日
今年全国助残日是2019年5月19日 (四月十五 星期日)。
中国全国助残日版是中国残疾人节日。权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14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动即从1991年开始进行。全国每年都进行"助残日"活动。
“全国助残日”是宣传残疾人事业的一个重要载体,助残日活动为残疾人提供了各种具体的服务与帮助,活动的规模和声势逐渐扩大,影响日益深入人心。这种用法律的形式确定的“全国助残日”活动,有效地培育了全社会扶残助残风尚、提高了全民助残意识,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
2008年5月18日是第十八次法定“全国助残日”,这次助残日活动的主题确定为“牵手残疾人,走进残奥会”。在两个奥运会筹办的关键时期举办和组织好本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必将极大地提升社会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对残奥会的关注程度,进一步营造关爱残疾人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③ 关于残疾预防日有哪些小知识需要了解
8月25日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一个“残疾预防日”。对于一些残疾预防日的小知识需要了解。2017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残疾预防日”。完善医疗保障、加强残疾预防、改善康复服务……本着预防与关爱,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暖政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树立“终生预防残疾”理念
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每年将新增残疾人200万~250万人,平均每15~20秒钟就将新产生一名残疾人。随之而来的,不仅是给个人、家庭、社会的压力,也附加着不小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有学者直言,“如果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减少、避免残疾的发生,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
可以说,康复和保障是对残疾人“一点都不能少”的关怀,而预防并减轻残疾是“一直在路上”的努力。
④ 举办首个“残疾预防日”是为了什么
中国残联等来16部门日前源联合下发通知,定于2017年8月25日举办全国第一个“残疾预防日”活动。活动将以“推进残疾预防建设健康中国”为主题,增进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推动残疾预防事业加快发展。
专家们表示,设立“残疾预防日”,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预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残疾预防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的顺利实施,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有重要意义。
⑤ 国际残疾人日,全国爱耳日,全国爱眼日,全国爱牙日是几月几号
国际残疾人日是每年的12月3日。全国爱耳日是每年的3月3日。全国爱眼日是每年的6月6日。全国爱牙日是每年的9月20日。
1、“国际残疾人日”的确立,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残疾人事业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开始形成一个共识,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又光荣的事业,是人类进步和正义的事业。
2、自2000年确立全国“爱耳日”,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全民的爱耳意识都有所提高,但科普宣传力度还不够。因此确定2004年我国的爱耳日活动主题是——“防聋走进社区”。旨在发挥社区人口密集、传播迅速,宣传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优势。使老百姓能够真正体会到日常保健、规律生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3、1992年9月25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并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爱眼日第一次研讨会。这一倡议受到眼科学界和眼科专家们的响应,决定每年5月5日为“全国爱眼日”。1993年5月5日,天津首次举办爱眼日宣传活动。
受此影响,从1994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在5月5日举办义诊咨询活动,同时宣传爱眼日的意义。
1996年,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4、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⑥ 我国的残疾预防日是多会儿
8月2日中国残联等16部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定于2017年8月25日举办全国第一个“残疾预防专日”属活动。活动将以“推进残疾预防建设健康中国”为主题,增进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推动残疾预防事业加快发展。
通知明确指出,各级残联要按照《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任务分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制订本地区“残疾预防日”活动方案。要结合本地实际,努力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残疾预防日”活动的吸引力、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围绕残疾预防核心知识的发布,启动残疾预防“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宣传教育行动。要针对“残疾预防日”宣传重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宣传海报、手册、展板等宣传品,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传播残疾预防相关知识。
⑦ 我国首个“残疾预防日”将以什么为主题
中国残联等16部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定于2017年8月25日举办全国第一个“残疾预防日”版活动。活动将以“权推进残疾预防建设健康中国”为主题,增进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推动残疾预防事业加快发展。
要围绕残疾预防核心知识的发布,启动残疾预防“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宣传教育行动。要针对“残疾预防日”宣传重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宣传海报、手册、展板等宣传品,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传播残疾预防相关知识。
⑧ 关于残疾人所有的节日
残疾人的节日包括:全国爱耳日、世界自闭症日、全国助残日、全国爱眼日、残人活动全国肢日、世界聋人节、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
1、全国爱耳日 (每年的3月3日)(2000年开始)
每年12月3日的“国际残疾人日”是一年一度的活动,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
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举行了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关于残疾人问题的特别会议。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 。
同年12 月3 日,正值亚太经济社会理事会发动亚太残疾人十年会议在京召开。数百名中外残疾人和会议代表举行联欢共同欢度第一个“国际残疾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