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反恐部队训练口号
某特种兵营区里的四句话标语:“无所畏惧,无比忠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B. 求一首反恐宣传诗词
青青河畔草
《古诗十九首》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C. 儿童反恐防爆顺口溜
熟悉环境 牢记出口;
保持镇静 迅速疏散;
正确引导 有序疏散;
不入险地 不恋财物;
简易防护 蒙鼻匍匐;
善用通道 莫入电梯;
火已及身 切勿惊恐;
避难场所 固守待援;
发出信号 请求救援。
(3)反恐防暴宣传标语扩展阅读:
顺口溜源于生活,最常见的是卖货小贩使用,物品卖的好坏和顺口溜编的好不好有很大的关系。顺口溜使用得当甚至可以达到货卖清场的目的。
与顺口溜相似的是新民谣,它在语音形式上的最大特色是“押韵”。由于民谣非一般的口头说话,因而同诗歌、曲艺和唱词等一样,或多或少要讲究一点韵辙,这样人们听起来就悦耳和谐,念起来才顺口易记。
如新民谣“50年代全民炼钢,60年代全民度荒,70年代全民下乡,80年代全民经商”每句最后一个字都是同一个韵母,是极标准的押韵形式,加上句式排列整齐,念起来觉得特别响亮动听,如果换成无韵的同义手段表达相同意思,比如说成“50年代全民炼钢铁,60年代全民度荒灾,70年代全民下农村,80年代全民做生意”,效果就会差得多。
D. 儿童反恐防爆顺口溜
第一诀:熟悉环境 牢记出口;
第二诀:保持镇静 迅速疏散;
第三诀:正确引导 有序疏散;
第四诀:不入险地 不恋财物;
第五诀:简易防护 蒙鼻匍匐;
第六诀:善用通道 莫入电梯;
第七诀:火已及身 切勿惊恐;
第八诀:避难场所 固守待援。
E. 反恐防暴宣传标语
司法不公引起的恐怖主意极端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