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推广 > 非遗物质产品营销

非遗物质产品营销

发布时间:2021-07-15 15:17:56

①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形式都有哪些

1、作为文化旅游产业。这种模式通常以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适用于生产性版保护的非物质文化权遗产项目为主。
2、开发为旅游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实景或舞台演出三大产品化模式。
3、纳入旅游产品体系。这个包括四方面:A 与景区合作开展非遗展演,主要针对表演性的非遗;B 开发专项旅游活动,如农耕体验游、乡土生活等;C 开发文创产品,主要指地方性的工艺品;D 打造特色节事活动,主要指一些地方性的节庆活动,如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节等。

② 如何利用新媒体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新媒体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

1、加大资金投入,组织人力物力,研究和开发包括视频收集处理、文档加工、数字化图书馆等技术手段,根据不同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开展科学详细地的数字化整理和归档工作。这里的整理不只是简单的信息复制,还包括信息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并尽最大限度地保持信息的原始性和准确性。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平台的建设,让遗产找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构建由多种形式和载体组成的“活的记忆”。

2、数字化平台除了具备基本的信息查阅功能和图像视频展示功能外,还要具有和公众之间良好的互动功能。非遗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实现数字化保护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平台的多媒体功能,让非遗资源得到更好地传播和传承。因此数字平台的建设要兼顾普通公众的接受程度,做到专业化和大众化兼顾。平台不仅可以免费查阅、下载非遗资源,还鼓励公众提供上传散落在民间没有得到统一保护的非遗资源,由政府机构进行适当的奖励。

3、利用各种新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让非遗资源第一时间近距离地走进公众。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以及QQ空间等媒介开展一些视频展演、有奖竞猜、“我与非遗的故事”为主题的征文等线上活动,激发公众参与活动的热情。在发布信息或者开展线上活动的时候,要图文并茂地设计好相关模块,只有文字或者单纯的图片堆积,不会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4、以传统手工技艺为切入点,通过文化艺术地包装,将其衍生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集中展示出非遗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投入市场。同时,在非遗创意产品投放市场前要树立品牌保护意识,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产品成形后,就要有针对性地开拓非遗创意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重点培育一批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并争取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5、此外,非遗创意体验是非常有效地开发市场的途径,通过各种新媒介的宣传推广,开发“非遗旅游专线”,让游客体验传统影子戏、剪纸、雕刻等非遗项目,亲身体会非遗资源的魅力所在。充分地结合新媒体开展以上工作,可以使非遗资源的保护形成一个生态的循环系统工程。不仅为非遗资源的保护开辟了新的路径,还为旅游市场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空间。

③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包括哪些在哪能买到

非物质文化,简单的来说就是不代表、不具备金钱等价值的文化文明!它不能和实专实在在的金钱划属等号,但是它代表一个历史时代的文明与文化。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可以说是无价的,它可以传承、文化意义大于其本身价值!

④ 如何利用新媒体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价值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整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共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巩固民族情感、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是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众多机遇和挑战。无论是非遗的鉴定还是保护,新媒体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推动作用。将新媒体传播时效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充分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新媒体环境下非遗资源保护的新途径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储存和传播具有数字化、及时化、互动化的特征,快速有效地影响着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同样,将新媒体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
(一)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声、像和手工技艺为主要表现手段,是活态流变的文化,这就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储存和保护要更多地依靠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手段。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组织人力物力,研究和开发包括视频收集处理、文档加工、数字化图书馆等技术手段,根据不同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开展科学详细地的数字化整理和归档工作。这里的整理不只是简单的信息复制,还包括信息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并尽最大限度地保持信息的原始性和准确性。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平台的建设,让遗产找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构建由多种形式和载体组成的“活的记忆”。
数字化平台除了具备基本的信息查阅功能和图像视频展示功能外,还要具有和公众之间良好的互动功能。非遗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实现数字化保护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平台的多媒体功能,让非遗资源得到更好地传播和传承。因此数字平台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到相关学者、专家和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的研究需要,还要兼顾普通公众的接受程度,做到专业化和大众化兼顾。平台不仅可以免费查阅、下载非遗资源,还鼓励公众提供上传散落在民间没有得到统一保护的非遗资源,由政府机构进行适当的奖励。通过建立这样一个数据详实、互动方便的数字化平台,实现了非遗资源和公众、管理者和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为非遗资源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利用多种媒介,开展非遗资源保护的宣传和推广活动
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在非遗传承地建立展览馆、展示基地以及非遗资源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扩大非遗资源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尤其是抓住节假日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展示活动。
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新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让非遗资源第一时间近距离地走进公众。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以及QQ空间等媒介开展一些视频展演、有奖竞猜、“我与非遗的故事”为主题的征文等线上活动,激发公众参与活动的热情。如果只是单方面由政府机构发布关于非遗的相关信息,公众只是被动地接受者,仅仅是知道了一条新闻而已,公众如果通过以上提到的各种新媒介与政府机构互动,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还能提供新发现的“非遗”资源。这种互动既让政府机构及时掌握遗漏的非遗资源,也能让公众第一时间了解非遗保护的最新动态,做到了资源的优势互补。需要注意的是,在发布信息或者开展线上活动的时候,要图文并茂地设计好相关模块,只有文字或者单纯的图片堆积,不会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利用非遗资源,开发非遗文化旅游产品
加大投资力度,鼓励非遗创意衍生产品的策划和开发,进一步激发非遗资源的生命力。内在的文化价值和外在的形象品质是非遗创意产品的两个核心要素。以传统手工技艺为切入点,通过文化艺术地包装,将其衍生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集中展示出非遗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投入市场。同时,在非遗创意产品投放市场前要树立品牌保护意识,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产品成形后,就要有针对性地开拓非遗创意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重点培育一批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并争取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此外,非遗创意体验是非常有效地开发市场的途径,通过各种新媒介的宣传推广,开发“非遗旅游专线”,让游客体验传统影子戏、剪纸、雕刻等非遗项目,亲身体会非遗资源的魅力所在。
充分地结合新媒体开展以上工作,可以使非遗资源的保护形成一个生态的循环系统工程。不仅为非遗资源的保护开辟了新的路径,还为旅游市场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空间。
三、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具有远大的前景,政府机构大有可为。作为非遗保护工作者,应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新媒体技能,使更多公众走近、了解并自发地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记忆继续传承下去。

⑤ 凉茶十大品牌有哪些

什么牌子的凉茶品牌比较好呢?
1、王老吉凉茶
(始创于1828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广州著名商标,行业著名品牌,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黄振龙凉茶
(于1945年,凉茶秘方支撑企业之一,中国凉茶行业最具竞争力品牌之一,广东省著名商标,广州黄振龙凉茶有限公司)
3、和其正凉茶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福建省名牌,凉茶十大品牌,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福建达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4、徐其修凉茶
(始于1895年,中华老字号,广东省著名商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省食品文化遗产,英德市权祥凉茶有限公司)
5、顺牌凉茶
(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著名商标,无锡市知名商标,十大凉茶品牌,大型医药健康品上市企业,瑞年国际有限公司)
6、邓老凉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事功能食品和养生保健品营销的企业,行业著名品牌,广州养和堂邓老凉茶连锁有限公司)
7、潘高寿凉茶
(始于1890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生产止咳化痰药著称的生产企业,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8、白云山凉茶
(高新技术企业,华南地区最大的单体中药制造企业之一,最具影响力品牌之一,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9、霸王凉茶
(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以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中草药传统文化为己任的集团,十大凉茶品牌,霸王国际集团)
10、清心堂凉茶
(始于1906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企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十大凉茶品牌,广州市清心堂凉茶连锁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品牌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⑥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传承与发展

1、制定“非遗”产业化发展规划。

对于需要进行市场化开发的“非遗”项目,要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实现产业聚集化发展,谋求“非遗”项目规模经济效应的产生,避免分散、零散、封闭式布局以及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造成的规模不经济。

要建设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文化产业基地,选择“非遗”项目聚集能力较强、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具有良好营销环境的地区,作为“非遗”项目产业发展基地。

2、在法律框架内定位“非遗”产业化。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各有特色,对其实施产业化经营需要法律调整的重点和手段各不相同。就整体而言,应以公法为主、私法为辅。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由于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更新,大量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被失传的境地。保存这些承载着我们祖先高超智慧和辛勤汗水的独特的文化技能,就成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工作。因此,政府应在规划、立法、政策、投入等方面加大对“非遗”这种弱势文化形态的扶持,体现政府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

4、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是其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我国应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充分利用全球化和数字技术带来的优势,以强有力的数字化手段保护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交往中的话语权。

例如,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配以电视制作、动漫设计、软件开发等,让其经济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5、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的服务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市场主体是文化企业。为保障“非遗”产业化的有效开展,需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企业改革,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要大力扶持能够深刻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增强文化吸引力的项目,通过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潜能的开发,并逐步将文化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从根本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⑦ 小罐茶是怎样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小罐茶致力于打造“非遗新物种”,通过产品、技术、文化推广等一系列的创新,让所有人爱上中国茶、爱上非遗文化

⑧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开发中传承

广西旧州绣球:“文化致富”带动技艺传承 广西靖西县新靖镇旧州村以盛产绣球著称,手工绣球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然而,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加快,纯手工制作绣球逐渐减少,古老技艺一度濒临消失。 继广西“边境文化长廊”、“知识工程”两个工程在全国成功推广后,2007年,广西文化部门推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致富”创新工程。其中,靖西为民族生态文化型“文化致富”模式,即通过生态博物馆推动民俗旅游,把绣球、壮锦发展成旅游产品,通过农民致富来带动绣球技艺的传承,使绣球产业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动力。 如今,旧州绣球产值每年可达到400多万元,极大地带动了绣球村农民致富。在政府主导、民众自觉参与保护传承下,其惠民富民的效应已日益凸显。当地的主要做法有三: 一是抓传承培训,营造传统技艺发展良好氛围。举办农民刺绣技术培训班、濒危技艺堆绣培训班、少年女童刺绣班等,加强对绣球技艺的普及与传承;开设工艺美术课,通过织绣艺人传授技巧,提高手工艺人的文化素质和工艺水平;在有线电视台开设栏目,对绣球等新研发产品进行展示、传播;举办民间民俗文化大巡游;以绣球为题材的文艺精品——壮族末伦《绣球传说》,2011年参加第七届中国曲艺节获最高奖,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 二是抓政策扶持,打造非遗传承发展好环境。即实施文化旅游联创工程,做好旧州民俗街绣球产业的扶持。靖西县政府将绣球作为主要的旅游产品,将旧州村作为全县重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示范基地来建设,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倾斜。几年来,通过国家旅游发展资金补助、地方财政投入和群众自筹等渠道共筹集3000多万元投入项目扶持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申报“广西绣球之乡”“中国绣球之乡”,村民自觉参与形成了“旧州绣球一条街”,织绣产品形成订单生产营销海内外,人均年收入万元以上,有力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联动发展。 三是抓产品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建立完整的生产和销售机制。成立了旧州街刺绣协会,形成“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在靖西、百色和南宁等地设立了绣球销售代理商,让更多的游人和客商方便购买和了解绣球;通过商标带动,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内涵。

⑨ 如何推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拍摄宣传片,通过媒体推广

阅读全文

与非遗物质产品营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活动庆典策划方案 浏览:631
合肥市跨境电子商务 浏览:266
如何做平台策划方案 浏览:774
网络营销试题答案 浏览:145
2017双12促销活动广告语 浏览:56
教师培训经费申报方案 浏览:536
为什么电商培训方案ppt模板 浏览:488
2018中职班主任培训方案 浏览:453
组织建设基层业务培训方案 浏览:370
云智造电子商务昆山 浏览:347
商场促销活动宣传词 浏览:236
校园网络信息化培训方案 浏览:591
智能酒店合作策划方案 浏览:394
县旅游宣传营销方案 浏览:508
国际市场营销期末考试题 浏览:46
市场营销的求职目标情况及简况 浏览:253
如何解决电子商务交易安全问题 浏览:105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的竞争者 浏览:269
建湖电子商务 浏览:327
舞蹈品牌加盟策划方案 浏览: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