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西湖大学有党委
西湖大学党委隶属于市委教育工委,是西湖大学办学治校的政治核心。
学校党委要切实保障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主要是在保证政治方向、凝聚师生员工、推动学校发展、引领校园文化、维护学校和谐稳定、参与人事管理和服务、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
具体来说:
学校党委不仅要在政治思想建设上把好方向,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也要在服务师生员工上当好主角,凝聚人心、化解矛盾,解决困难;还要在推动学校发展上发挥作用,维护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力支持西湖大学董事会和校长依法依章行使职权、开展工作。
2. 想考入西湖大学需要什么条件
才刚批准建,想考还得等几年,这是主打研究的院校,可能门槛不低,估计胜过985院校。
西湖大学的定位,它有几个关键词,第一是民办,目前一流的大学是公立大学,并且有信心打破这一局面。
就像国有企业原来是一枝独秀,20年之前,然而现在民营企业像阿里巴巴、华为这样的全球性民营企业已经丝毫不输他们了。第二,研究型大学,不是一个以规模取胜,或者普通人的高等教育,而是要培养未来的基础科研、创新公司,所以是民办研究型大学。
2018年10月20日,西湖大学成立大会在杭州举行。这标志着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就此诞生。韩启德、袁家军、杜玉波、杨振宁、施一公共同为西湖大学揭牌。
3. 西湖大学最快明年招收本科生,这所院校究竟有多厉害
这所学校是国内第一所由社会力量共同创办的民办大学,其中有多位知名学者共同创立,包括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教授等。据媒体报道,西湖大学校长日前表示,今年西湖大学已经完成了新一届博士生的招生,最快的话,明年就可以开始招收本科生,而且校长还强调,西湖大学的招生是面对全世界的。
4. 又有3位科学家回国,加入“西湖大学”,网友为何说未来可期呢
科技进步是国家的硬实力,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才能够让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提升。然而,提高科技水平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要有具体的行动,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让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呢?就是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近些年来,国家在这方面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除了高薪聘请优秀国外留学生和积极培育创新型人才之外,国家还特别支持社会各界创立的鼓励人才发展的行动。
就比如说,国家非常支持甚至还重点帮扶有所有社会力量建立起来的高校--西湖大学。
为什么那么多的世界级科学家愿意来到西湖大学呢?因为这所学校的实力非常强,它办学的时间不早,可以说是刚刚崭露头角,但因为它吸引了很多世界级的科学界大咖,所以段位也在蹭蹭往上涨,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甚至有三名在国外有着高薪工作的科学家也愿意回国,加入西湖大学。
第一个是世界顶尖科学家于洪涛。他的研究范围是细胞周期方面和基因组稳定性方面。1990年,于洪涛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他便决定去美国留学。经过他废寝忘食的研究,在五年之后,他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从那时起他便留在了美国,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
1999年的时候,于洪涛收到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邀请,成为了那里的助理教授。2018年的时候,他成为了华裔生物学家董事会的成员之一。能在世界级知名大学工作并且取得那么大的成就,那工资待遇可想而知,但是他却愿意为了国家的发展放弃高薪,真的非常值得称赞。
第二位科学家就是邓力。他是世界知名的有机合成方面的化学家,曾经在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当终身讲席教授,他也是那里的化学系主任。
在2019年,他获得了世界级别的奖项--“亚瑟·科普学者奖”。丁奎岭院士曾经称赞他说:“有机小分子催化是在2000年才开始有显著进展的,而推动这个领域发展的人就是邓力。”从这一番话就可以看出邓力在这个领域的成就和能力。
第三名科学家就是杨阳。他的实力同样非常强,在前往西湖大学任教之前,杨阳是材料研究学会、美国物理学会和电磁学学院的会士。他在物理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甚至还被评选为“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上面回国加入西湖大学的三位科学家已经获得了那么多的名誉,也已经在科学界、物理界、生物界有了那么多的成就,在很多人眼中,他凭着这么多年的努力早就可以让自己和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了,可他们并没有只想着自己,而是心系国家和社会,愿意在生活上做出调整,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来引领科学事业的发展。
西湖大学,未来可期
很多网友看到西湖大学有这么多世界知名科学家的加入,都非常感慨。不仅仅是为科学家们的献身精神,更是看到了中国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希望。
甚至有很多的网友也评论说:西湖大学凭着强大的师资团队,一定能够在中国教育界甚至在世界教育界上脱颖而出,西湖大学,未来可期!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老师。这都是环环相扣的,如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整个教育事业都会产生不良反应,但如果各个方面平衡发展,相互促进,就一定可以让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更上一层楼,当然,也会让国家的硬实力和综合国力更上一层楼。
希望我们都能够像上面提到的三位科学家一样,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5. 西湖大学周强实验室和哪个企业有合作
这个你可以直接上西湖大学的官网上边儿去找一下周强老师的联系方式,或者说是课题组的简介,它里边儿应该有提到。
6. 西湖大学正式成立有哪些专业设置
西湖大学在成立的初期,主要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不招本科生;中期会招收少量的本科生。
7. 清华副校长施一公辞职创办西湖大学,号称五年超清北,如今怎样
教育界是一片沃土,它培养出来的无数人才影响着各行各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所以备受重视。目前站在教育界顶尖位置的是清华北大两所大学。这两所大学海内外威名远扬,毕业的学子们在海内外展现他们的才华。
在两年前西湖大学横空出世,创办之后它的目标就是超越清北成为国内最顶尖的大学,这所大学的首任校长是原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
01
施一公出生于书香四溢的高文化家庭,父母都是名校的毕业生,在这种氛围里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在高中时就被保送到清华大学。
在大学念书的期间他刻苦奋斗,不仅是提前一年毕业还获得了双学士学位,之后施一公到美国留学读到博士后,毕业后在普林斯顿任职。多年后施一公凭借着在细胞凋零等领域的贡献成为分子生物学的领军人物。
万事开头难,西湖大学想要领先清北的道路很难走,不管是科研资金还是研究人才相比于国际名校都有不小的差距。西湖大学名声很响,但是实际作为却有点让人失望,像是在走南方科技大学的老路。
它们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出现的问题就是教育界遇到的难题,只有努力钻研攻克这些问题才能让教育体制改革成功。
8. 西湖大学开始招人了吗
西湖大学明确“以博士研究生培养起步,适时开展本科生教育”。也就是说,西湖大学首先从招收博士生开始,目前首批博士研究生已于2017年9月入学,2018级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也已启动,本科生招生还在计划阶段。
按照学校发展规划,预计2023年开始招收和培养本科生,近期规划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1220人,长期也就是十年后规模为5000人。
9. 西湖大学会设哪些专业
会设置经济和管理类的研究生专业。
西湖大学以博士研究生培养为起点,着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计划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超过5000人。
目前,校际联合招收和培养工作已经展开。在教育部支持下,西湖大学已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17级博士研究生已正式录取19名;2018级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也已启动,计划录取130名。今后,学校将根据实际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情况,适时开展本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