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推广 > 网络培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

网络培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

发布时间:2021-03-03 08:39:26

A. 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建议

每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都是踌躇满志,目标远大,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当初的志向、目标被平凡而艰辛的工作冲淡了,甚至被冲得无影无踪了。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会迷失,就会被淘汰。一个真正的乞丐,当他看到别人开着小汽车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想到,我也要开小汽车,因为他没有这样的目标,所以他不会改变他的命运。目标是人生成功的前提!
学校优秀教师,教坛新秀,市、县优秀青年教师,市、县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出色的教育家,这些就是我们不同层次的教师的目标。
二、良好的心态与师德一样重要。
领导、专家们谈到教师专业发展都把师德作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很赞同这种观点,但我以为不只是师德,良好的心态与师德同样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超过了师德。心态决定成败,没有良好的心态,也就谈不上师德建设,更不用说专业发展了。
当前诱发教师心态失调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升学竞争的压力大,导致教师工作量倍增,教师身体、心理负荷明显增大;教师职业的高付出与低回报造成强烈的心理落差;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和家长对独生子的期望值都很高,造成教师处于应对,心力憔悴;教师自己对物质生活的期望和追求等等。
今天我们谈论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必须要解决的就是要调整好心态。正所谓:人在沼泽与心在沼泽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如同一枚硬币,一正一反,该怎么看?这一正一反,就是心态,它完全决定于你的想法。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因此,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使人看到希望,保持进取的旺盛斗志,激发人的潜能,也才能很好地实现专业的发展。消极心态使人沮丧、失望,对生活和人生充满了抱怨, 自我封闭、限制,也就扼杀了潜能的发挥。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比如:上公开课,我们每个人每学期都会遇到。面对公开课、教研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态。一些人积极争取,而也有一些人会作为负担。再比如举行教学研讨,一些老师对研讨主题积极思考,大胆交流,一些老师会在心底里暗暗乞求今天主持人不要让我发言,能找一个角落坐下来是最好的。参加教研交流活动,本来就是校长、教导主任安排我来的,心底里想着:如果不来,我应该会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多做几道题目,会有更多的时间上网浏览国内外大事,或者会有更多的时间在办公室里拉拉家常……。
如果怀着这种应付的心态,你不会在执教公开课的过程中悟出教学的真谛,不会在教学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会在教学研讨中捕捉新的问题……,说白了,你的感觉一定会不良好。
机会总会被伪装成困难!企业家成功的启示是:“困难是淘汰竞争对手的机会,你能克服多大的困难,就有多大的机会,要努力的、乐观地面对困难。”教师的专业发展虽然不能和企业竞争相提并论,但从中我们也能悟出很多道理。
虽然上课、发言等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情,需要我们耗费大量的脑细胞,会牺牲我们的休息时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定压力,但如果我们主动融入,善于在活动中找到自已、提高自已,我想这些才正真会对专业发展有所帮助。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句口号,她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日常的工作当中,正是因为这些看似点滴的小事,这些给工作与生活带来一些困难的琐事,恰恰也才是教师成长的坚实台阶,也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B.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水平很高的骨干教师群体,需要优秀的、有自己教育优势和特色的骨干教师引领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立足校本,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读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教师不应是专业发展的“被动的接收器”,教师应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者。“自觉”、“自主”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它具体表现为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即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与程度做出规划,并能自主自觉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努力实践,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只有充分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使教师的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可以说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必须抱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寻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资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书籍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当一个教师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非常渴望获得它们的时候,他就不会放弃任何—个可能通向成功的机会。他会利用、发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自觉学习,关注校内外的先进经验,举一反三,注意积累自己的实践历程并加以理论上的反思和提升。可以说,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是其成长的最关键因素。 二、培训———提升理论修养 一个好的教研组,必须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研组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以及较强的组织能力。学校各教研组要带领本组教师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专项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养成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出去、请进来。所有走出校园培训的教师回校后必须要在校内上一节汇报型的提高课,这样不仅使培训的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还使校内的青年教师开阔了眼界。校内培训主要渠道是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刊登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请教育专家或名师来学校讲座。学校要为教研组成员提高业务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广大教师自觉的参加学历进修,把理论学习内化为自觉行动。 三、集体备课———发挥团队优势 新课程理念提倡合作,不仅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应是教师的教研方式。发挥团队精神,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互相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原来势单力薄的教师个体走出封闭的圈子,每个教师的个人优势被整合为集体的智慧,会时时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设计。以往的备课,每个老师要备一本书的内容,不但花费的时间长,而且每个单元、每课内容都备得不是很精致。费时低效,甚至有些老师为了应付检查,就索性“抄教案”。 集体备课应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酌情加减、课后反思”的原则。其一,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制度化: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固定时间在各办公室集体备课;其二,备课内容和主备人员制度化:教研组每人主备一至两个单元,就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细致、深入地备课。每周教研组活动时,按单元由负责主备的老师先讲解自己所备单元的整体思考和每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其他老师边听边在课本上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全组老师共同商议,制定出一份比较完善的教案,并把这一单元的教案,拷贝到电脑中;其三,个性修改制度化:每位老师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及本班学情,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再创造,使之成为一份适合个人特色和本班教学的个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时反馈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组集体智慧与使用本人个性化教学策略后,效果如何,要及时反思,做好后记,交流总结得失,形成习惯。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过去教师处在被研究者地位,现在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能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 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提倡的“三级备课”:即自备、复备、完善。自备,教师分到备课任务后,根据备课要求先行备好教学设计;复备,备课组活动时,由备课教师先行说课,备课组成员就该教案的得失提出修改意见,备课教师根据成员意见修改教案;完善,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教案,使之更为完善,并在教后及时填写好“教后札记”,完成“教学反思”。 这种方式有三点好处:其一,让每位老师集中精力备好一至两个单元的课,提高了每位老师的备课质量;其二,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节省了时间,让每位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其三,集思广益,“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群研智慧”,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由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由个人备课向个人与集体合作备课转变的同时,集体备课还应提倡由静态备课向动态备课转变;由于备课是终身随时的感悟,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文字,因此集体备课应由文字教案向文字与思维相结合的教案转变。 四、集体评课———案例引领式校本培训 授课、说课、听课、评课是学校反思性教研的常规工作,集体评课也是许多学校的日常教研工作。在集体评课的教研定位上,是与校本培训接轨的。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有意义的案例引领式的培训。以一个个鲜活的课堂教学范例为载体,通过对课例的点评和分析,共同提炼出老师们平日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再合作设计突破的方案,并从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提升教研质量。 每学期要召开几次全校性的教学研讨活动(包括校级评优课、开放日观摩课、青蓝工程汇报课、优秀教师示范课等) ,形成“众人搭台,一人唱戏,大家受益”的良好局面,为老师们集体评课提供了平台。组织由下至上的集体评课,即先由备课组交流评议,再以“宣讲”或“沙龙”及“培训”等形式组织全体老师集中评课,为老师们集体评课创设对话、民主、具有指导意义的研讨氛围。在集体评课的过程中,对于每位参与的老师均要做到人人有分工,由学习层的教师做课堂实录的记录,由资深教师整理、宣讲评课稿或案例分析,并尽可能由专家教师提炼有指导意义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困惑,参与的所有老师讨论交流。 集体评课应达到以下目标:其一,评出方向。以教学为媒介、课例为载体的集体评课聚合老师们的视野,提出并解决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帮助老师找到教学研究的方向;其二,评出进步。有人说:“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师们在具有浓厚研究氛围的集体讨论中时常迸发出教学灵感,还有的从交流中受到启发,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能加快老师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其三,评出团结。每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分享,会促使老师们用开放的心态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了教师间的团结。 目前,集体评课还停留在“示范教学———对话反思”的被动式阶段。为了促进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既要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研,又要引导老师们开辟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课前,先提炼教师真实的教学困惑或问题,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中,以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课后,选取多方对话、自我反思的话题,力争引入视频案例的技术,从而引发教师思维碰撞,提升案例讨论的理论水产和教师理性思考的深度。 五、尝试走班———创建更广泛的交流平台 学校尽管一直推行群体学习、组内教研、校本培训,但依据班级个体,不可避免的是部分老师仍会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因此,学校要努力为老师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为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升、班级管理自我反思、自身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孩子的天性是追求新、活及变的,但是在目前相对封闭的教室里,学生要满足享受所有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至少是与本年级的所有老师交流的愿望都是很难达成的。那么,学校就要着力为孩子们创建一个“欢迎本年级老师走进我们班”的机会,先满足孩子们小小的愿望,让他们在与本年级老师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学会适应不同的老师,获取不同的信息,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基于这两个需要,学校可试行教师走班制。措施可以课改为龙头,年级为试点,由各课题组的老师们先行做走班实验;或者由试点老师介绍走班经验及教训,然后推广先进经验,并建议教研组实施全员走班制。 每位老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每节课的训练侧重点也不同,每一节走班课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精心设计的,可以说一次走班课就是一次公开课。与不同的老师合作上一次走班课,从学生自身而言,提高了对不同老师的适应能力,感受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同时体会到不同老师上课所带来的新鲜感,满足了孩子求新求变的愿望,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同的班、不同的特点,对老师的组织教学、教学机制是一次极好的训练和考验,提升了老师针对不同的学情调整教学策略的能力。作为走班的施教者,体会到了不同班级的学生思维、学习习惯、语言素养等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发现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忽视的问题,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完成教学后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思和修正;其三,听课老师的收获。作为同年级的听课者,以“旁观者”的身份更能发现自己在本班教学、班级管理方面的不足与欠缺。通过走班课,听课教师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班,而是一个年级、一个整体,从学生、教师的方方面面做了一次很好地横向比较,发现的不再是个别的、特殊的现象,而是全面、普遍的现象。从而,对年级组的教研水平、团队共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针对学校要达到优质资源的共享与有效交流的教研目的,仅仅立足于本教研组的走班尝试还远远不够。因此,还可以筹划和实现年级大课走班尝试、跨年级走班、跨学校走班。走班制的逐步实施,就是为了促使老师从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中汲取经验,并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校有效的管理制度的规范,离不开教研组和备课组平台的合作交流,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更离不开自身的奉献精神和努力,只有上述四个条件的和谐统一,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C. 如何通过网络教研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其实现了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平台,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网络教研在教研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研活动,从学习方式与教学研究实践方式的视角来看,网络教研则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研究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以探究学习交流研讨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研究活动。

(3)网络培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扩展阅读:

网络教研的相关要求:

1、加强学习,转变教研观念:各学科教研员必须加强学习,转变传统的教研理念,树立新的资源观、教研观和共建合作观,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做到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能在网上收集、整合、发布各种教育信息和教学资源,不断提高网络教研的能力和实效。

2、加强培训,提高技术水平:要加强对教研员和广大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本网络知识、电脑处理文字、学会在网上收集各种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学会建立博客、学会应用电子邮箱传递电子文档等。

3、中心校为核心,以研修茶座为平台,进行集体备课:各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组织课堂教学,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写出自己的教后反思,在相应教案后以评论的形式上传。

D. 教研与培训对教师专业成长有什么样的作用

教研就相当于是一个指向标,给教师指明下一步学校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教师及时跟上学校发展步伐!培训更注重的教师自身的提升!提升教师授课;学生管理;课堂管理等方面!

E. 如何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水平很高的骨干教师群体,需要优秀的、有自己教育优势和特色的骨干教师引领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立足校本,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读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教师不应是专业发展的“被动的接收器”,教师应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者。“自觉”、“自主”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它具体表现为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即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与程度做出规划,并能自主自觉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努力实践,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只有充分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使教师的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可以说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必须抱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寻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资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书籍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当一个教师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非常渴望获得它们的时候,他就不会放弃任何—个可能通向成功的机会。他会利用、发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自觉学习,关注校内外的先进经验,举一反三,注意积累自己的实践历程并加以理论上的反思和提升。可以说,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是其成长的最关键因素。二、培训———提升理论修养一个好的教研组,必须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研组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以及较强的组织能力。学校各教研组要带领本组教师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专项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养成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出去、请进来。所有走出校园培训的教师回校后必须要在校内上一节汇报型的提高课,这样不仅使培训的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还使校内的青年教师开阔了眼界。校内培训主要渠道是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刊登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请教育专家或名师来学校讲座。学校要为教研组成员提高业务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广大教师自觉的参加学历进修,把理论学习内化为自觉行动。三、集体备课———发挥团队优势新课程理念提倡合作,不仅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应是教师的教研方式。发挥团队精神,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互相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原来势单力薄的教师个体走出封闭的圈子,每个教师的个人优势被整合为集体的智慧,会时时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设计。以往的备课,每个老师要备一本书的内容,不但花费的时间长,而且每个单元、每课内容都备得不是很精致。费时低效,甚至有些老师为了应付检查,就索性“抄教案”。集体备课应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酌情加减、课后反思”的原则。其一,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制度化: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固定时间在各办公室集体备课;其二,备课内容和主备人员制度化:教研组每人主备一至两个单元,就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细致、深入地备课。每周教研组活动时,按单元由负责主备的老师先讲解自己所备单元的整体思考和每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其他老师边听边在课本上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全组老师共同商议,制定出一份比较完善的教案,并把这一单元的教案,拷贝到电脑中;其三,个性修改制度化:每位老师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及本班学情,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再创造,使之成为一份适合个人特色和本班教学的个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时反馈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组集体智慧与使用本人个性化教学策略后,效果如何,要及时反思,做好后记,交流总结得失,形成习惯。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过去教师处在被研究者地位,现在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能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提倡的“三级备课”:即自备、复备、完善。自备,教师分到备课任务后,根据备课要求先行备好教学设计;复备,备课组活动时,由备课教师先行说课,备课组成员就该教案的得失提出修改意见,备课教师根据成员意见修改教案;完善,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教案,使之更为完善,并在教后及时填写好“教后札记”,完成“教学反思”。这种方式有三点好处:其一,让每位老师集中精力备好一至两个单元的课,提高了每位老师的备课质量;其二,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节省了时间,让每位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其三,集思广益,“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群研智慧”,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由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由个人备课向个人与集体合作备课转变的同时,集体备课还应提倡由静态备课向动态备课转变;由于备课是终身随时的感悟,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文字,因此集体备课应由文字教案向文字与思维相结合的教案转变。四、集体评课———案例引领式校本培训授课、说课、听课、评课是学校反思性教研的常规工作,集体评课也是许多学校的日常教研工作。在集体评课的教研定位上,是与校本培训接轨的。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有意义的案例引领式的培训。以一个个鲜活的课堂教学范例为载体,通过对课例的点评和分析,共同提炼出老师们平日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再合作设计突破的方案,并从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提升教研质量。每学期要召开几次全校性的教学研讨活动(包括校级评优课、开放日观摩课、青蓝工程汇报课、优秀教师示范课等),形成“众人搭台,一人唱戏,大家受益”的良好局面,为老师们集体评课提供了平台。组织由下至上的集体评课,即先由备课组交流评议,再以“宣讲”或“沙龙”及“培训”等形式组织全体老师集中评课,为老师们集体评课创设对话、民主、具有指导意义的研讨氛围。在集体评课的过程中,对于每位参与的老师均要做到人人有分工,由学习层的教师做课堂实录的记录,由资深教师整理、宣讲评课稿或案例分析,并尽可能由专家教师提炼有指导意义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困惑,参与的所有老师讨论交流。集体评课应达到以下目标:其一,评出方向。以教学为媒介、课例为载体的集体评课聚合老师们的视野,提出并解决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帮助老师找到教学研究的方向;其二,评出进步。有人说:“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师们在具有浓厚研究氛围的集体讨论中时常迸发出教学灵感,还有的从交流中受到启发,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能加快老师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其三,评出团结。每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分享,会促使老师们用开放的心态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了教师间的团结。目前,集体评课还停留在“示范教学———对话反思”的被动式阶段。为了促进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既要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研,又要引导老师们开辟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课前,先提炼教师真实的教学困惑或问题,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中,以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课后,选取多方对话、自我反思的话题,力争引入视频案例的技术,从而引发教师思维碰撞,提升案例讨论的理论水产和教师理性思考的深度。五、尝试走班———创建更广泛的交流平台学校尽管一直推行群体学习、组内教研、校本培训,但依据班级个体,不可避免的是部分老师仍会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因此,学校要努力为老师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为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升、班级管理自我反思、自身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孩子的天性是追求新、活及变的,但是在目前相对封闭的教室里,学生要满足享受所有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至少是与本年级的所有老师交流的愿望都是很难达成的。那么,学校就要着力为孩子们创建一个“欢迎本年级老师走进我们班”的机会,先满足孩子们小小的愿望,让他们在与本年级老师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学会适应不同的老师,获取不同的信息,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基于这两个需要,学校可试行教师走班制。措施可以课改为龙头,年级为试点,由各课题组的老师们先行做走班实验;或者由试点老师介绍走班经验及教训,然后推广先进经验,并建议教研组实施全员走班制。每位老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每节课的训练侧重点也不同,每一节走班课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精心设计的,可以说一次走班课就是一次公开课。与不同的老师合作上一次走班课,从学生自身而言,提高了对不同老师的适应能力,感受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同时体会到不同老师上课所带来的新鲜感,满足了孩子求新求变的愿望,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同的班、不同的特点,对老师的组织教学、教学机制是一次极好的训练和考验,提升了老师针对不同的学情调整教学策略的能力。作为走班的施教者,体会到了不同班级的学生思维、学习习惯、语言素养等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发现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忽视的问题,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完成教学后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思和修正;其三,听课老师的收获。作为同年级的听课者,以“旁观者”的身份更能发现自己在本班教学、班级管理方面的不足与欠缺。通过走班课,听课教师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班,而是一个年级、一个整体,从学生、教师的方方面面做了一次很好地横向比较,发现的不再是个别的、特殊的现象,而是全面、普遍的现象。从而,对年级组的教研水平、团队共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学校要达到优质资源的共享与有效交流的教研目的,仅仅立足于本教研组的走班尝试还远远不够。因此,还可以筹划和实现年级大课走班尝试、跨年级走班、跨学校走班。走班制的逐步实施,就是为了促使老师从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中汲取经验,并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校有效的管理制度的规范,离不开教研组和备课组平台的合作交流,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更离不开自身的奉献精神和努力,只有上述四个条件的和谐统一,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F.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嘉积镇大礼小学 黄 力 学习和成长是每个人不断前进的基石,只有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学习,才能成长为优秀的教师,甚至是名师。上海实验学校附属小学的管理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一、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成长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人们给予教师很多的称号,自然对教师这一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群、一批批的学生,因此身上赋予的责任也就显得特别的大了。虽已有十八年的教龄,但在教学上还是要做到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能自觉的吸纳新教师的课程理念,摒弃旧观念。理论的学习,交流的碰撞,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改变自己,明确自己在课改中的责任和角色,懂得把专家的理念引领变为自己课堂的实践。二、在培训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成长 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优质的培训资源,派青年教师外出培训、听课,努力向专家、名师、优秀教师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手段有更大的发展和成功。这次本人十分荣幸,参观学习了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跟名师近距离交流,聆听当前的新课程、新理念。名师们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特别是学校制定的“新来教师报到课、青年教师技能课、中年教师特色课、骨干教师展示课”就值得我们借鉴。这次考察学习,对自己来说,确实感触很深,受益匪浅,明确自己要认真的对待每一堂课,争取每一堂课有一个亮点,多学习专家名师的经验,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足,一步一个脚印,迎接生活中的每个目标。三、在反思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成长 自我反思是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活动方式、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改进,从“经验型”的教师向“科研型”的教师转型。1、不断进行师德自查,反省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身正为师,学高为范。2、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时刻做到三个反思:教学前反思,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着手,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教学中反思,及时自动地在行动中反思,培养反思和自我监控地习惯;教学后反思,随时审视,随时修正,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3、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成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专家、名师讲的再多,示范的再好,你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反复思考、探析他们的理念和想法,那么你就永远成长不了优秀型教师。 争取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教育教学论文,是每所学校领导快速让青年教师成长的不二法宝。当然,能正确的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技能,评判出自己课堂的亮点及不足,足以能给自己展示舞台的机会,为教学研究提供载体。只有平时注重教学反思的积累,才能写出优秀的论文和教学案例,才能成长为科研型教师,才能在学校成就自己的一生!

G. 教师培训对教师专业化提升有哪些影响

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参加师德师风培训,疏导心理,塑造师魂。
当今社会人们追求更广泛,文化形式更多元。对于一个长期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无论是社会因素、环境因素,还是自身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对自己从事的这份职业有着不同的看法,职业倦怠感无法避免,三尺讲台上的做法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心理的疏通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学校必须定时组织老师参加相关培训,端正师风、凝聚人心,规范教学行为,引导教师自我释压,保持对教育事业的高度热情和教学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2、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
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使得教育教学手段尽显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资源的灵活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教师教得更舒心,但由于地区及教材内容等多方面的限制,仅仅依靠网络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根据本地本校的特点整合和开发出有效的课程资源,而这些工作缺乏了相应的技术指导是无法完成的。信息技术培训必须将这个重任担负起来,以便我们的课堂更有效,更高效使我们的教师更专业,更多才。
3、参加远程培训,开拓视野、满足需求。
教师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要使培训有力、有效,最重要的是使培训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使培训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有效需求,这样才能有效调动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校教师,有的参加了省继教中心举办的远程培训,有的参加了国家级的远程培训,这些老师由衷地说;“远培真好。”教师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始终都要更新、补充新知识。但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经常参加脱产学习与培训,是不现实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的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远程培训模式正好能满足这种需要。远培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打破传统的课堂培训方式所表现出的“场所封闭、计划预设、教材固定、教法单一”等方面的局限,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和内容,通过网络查看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从常规教学单向、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适应个人的自主化学习,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
读书学习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加油站”,广大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为自己“充电”、“蓄能”、才能源源不断的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总之,师资队伍建设对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多元的多层的发展体系,只有将教师的自身特点、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因地制宜,分层进行,经常对教师提出不同的专业成长发展要求,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目标的最终实现。

阅读全文

与网络培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免费网页在线观看影视 浏览:114
一部女主角叫苏暖的小说 浏览:937
食粪便器女小说 浏览:727
什么的世界的电影 浏览:317
妈妈的职业女主是 浏览:999
日本什么岛电影 浏览:279
消失的眼角膜之瞎子传奇在线 浏览:511
《傻柱》小说雨童 浏览:464
黑金侯夫人扮演者 浏览:274
免费VIP网站 浏览:776
叶枫为主角的小说 浏览:63
降头类三及的电影 浏览:510
2022韩国吻戏电影 浏览:583
中国免费网站 浏览:900
女同性恋在线 浏览:618
女仆与主人发生关系 浏览:883
有一部小说女主角叫桃花 浏览:819
西班牙男同志大尺度电影 浏览:676
为啥电影都是女的脱光 浏览:132
最新中文字幕推荐 好看的中文字幕 浏览: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