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推广 > 借势营销案例的产品信息

借势营销案例的产品信息

发布时间:2021-03-02 05:59:52

㈠ 什么是借势营销

借势营销简单的意思是:借势中的借指的就是利用,借助的意思,所谓的势就是借助事物的“利用价值”,比如可以借助的流量、知名度等。

具体意思是:指企业经过策划和创意,趁机借助社会热点或焦点事件、名人或名企活动等产生轰动效应的强势能量,顺势找到企业元素与之存在的关联点即借势点,创作出具有联想性、广告性、娱乐性等融为一体的文案作品,快速将其投放到媒介中传播,以期提高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的关注度、知名度、美誉度的一种顺势谋事的营销手段。

借势营销特点:集新闻效应、广告效应、社区粉丝效应于一体,成为企业新品推介、品牌展示等借势发力的营销方式。强调顺风搭车,跟进的速度要快,势在必行、先声夺人,时效性要强。文案设计有匠心,热点与企业元素的融合有创造性和艺术性。

借势营销的重点:切入角度:时政新闻、文化活动、节假日气氛等借势;关联品、旺销品、竞争品等借势;消费者、竞争者、意见领袖等借势。

借势营销是一种顺势搭车的营销方式,优质的借势营销既要自然贴切,又要出人意料,以此方可达到潜移默化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新型营销手段成本比较低,对于品牌热度不高的企业比较合适。借势活动应该采取论坛、贴吧、QQ群、博客等现代营销手段进行组合推广,效果更佳。借势企业要审时度势,把握分寸和尺度,传播正能量,底线是不要造成受众反感,对自然灾难类的热点事件开展借势营销活动要慎重。

㈡ 关于借势的材料

荀子说:借助于车马的人,不必自己跑得快,却能远行千里;借助于舟船的人,不必自己善水性。却能渡江河。君子生性与别人无异,只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和利用外物,所以就不同了。 故,善于借势者,一顺百顺,事事如意;不善于势者,处处制肘,举步维艰,凄风苦雨。
一个流行于美国的故事:

说一个出版商手头积压了一批书卖不出去,眼看就要大亏本了。情急之下,出版商想了一个点子:给总统送去一本,并频频联系征求意见。忙得不可开交的总统就随便回了一句:“这书不错!”这一来出版商如获至宝。立即大做宣传:“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还把总统说的“这书不错!”四个字印在封面上。于是,出版商手头的书一夜之间被抢购一空。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一批书,他便照方抓药,又给总统送去一本,总统有了上次的教训,想借机奚落一番,就在送来的书上写道:“这书糟透了。”不过,这次总统还是上了套儿,书商又大肆做宣传说:“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人们出于好奇又争相抢购,这批书很快也全部卖光。

第三次,出版商再次把书送给总统时,总统有了前两次被利用的教训,干脆紧闭金口不理不睬。然而,没想到的是,这次出版商还是有话说。这次他的宣传语是“现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结果,这批书还是被抢购一空。

故事中出版商多次借总统之势销售书籍,其故事的真实性我们无从考究,但其借势的寓意却非常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借势不但可以事半功倍,还可以让成功来得更猛烈。借同样的道理,在武汉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一件活生生的小书商成功借势售书的案例。

小书店功成在“狐假虎威”

不过,这小书商所借之势即不是哪国总统,也不是哪个国家的主席或者领导人,而是武汉市汉口武胜路上,一座远近闻名的新华书店。该新华书店上下五层,宽敞明亮,为广大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书籍、音像制品等。其规模、销售实力,以及市场辐射力、品牌影响力,在江城武汉赫赫有名。面对如此一个巨无霸的竞争对手,谁敢在武胜路上以卵击石地开一家小书店呢?

但却有一个小伙子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这小子原先是开花店的,通过卖花淘了第一桶金。由于自己生来喜欢读书,于是决心试着在图书这一领域闯一闯。经过一番缜密的市场调查后,他毅然决定在武胜路新华书店附近的街面上租下一个30平方米左右的门面开书店。

这小子深知,如果以常规经营方式运作小书店,面临如此强劲的对手,到最后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采取非常的营销手段和经营特色,才能在这个大书店的指缝中找到生存的空间。

起初,小书店以销售一些虽已过期但可读性仍较强的期刊杂志为主,每本以1-3元的价格吸引了大量路过的读者。然后,又引进一些可以折价出售的正版图书。而且,小伙子在广告牌上声明:凡购买正版图书达一定数量的顾客,可以获得相应的赠品杂志。果然,几招出手,效果立显。许多读者争相走进了这家颇具特色的小书店。小子和他的店员们以热情、灵活的服务,留住了大批读者,店中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随着小书店逐渐拥有了一定的回头率,小子又开展了图书预订服务,帮助顾客采购所需的图书。小书店终以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共享了新华书店的大批顾客。

当有人问他何以敢在这个巨无霸新华书店旁边开小书店时,他说:“‘狐假虎威’这个成语谁都知道,就是借势。当时在图书行业弱小的我,之所以要把店面与全市著名的新华书店并排摆开,目的就是借势。”

网络借势Google一举成名

2005年8月5日,网络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以27美元发行,一天之内涨幅竟然达到354%,成为美国股市2000年来新上市公司首日涨幅之最。网络市值由8.72亿美元飙升至近40亿美元。李彦宏的身价也达到9亿美元。这次,网络不仅再次创造了互联网企业的“神话”,而且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企业。

网络为什么火得如此一塌糊涂, 在其上市之前恐怕是大多数人始料未及的。

以网络当时的名气,即使上市了,也不一定能达到如此好的效果,不能排除融不到更多的资金,并成为纳市上的垃圾股的可能。因为,美国的投资者没有人知道网络,更没有人用过网络的产品。要想在纳市上一举成名,需要让美国的投资者认识网络。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知道网络和美国某个他们非常认可而且业绩很好的公司是一样的。

对于网络来说,这个公司就是Google。一方面,Google是搜索业界的老大,其上市后,业绩一路攀升,从开盘时候的100.01美元已经上涨到了当时的300多美元,是美国投资者追捧的对象,其在资本市场和搜索领域的影响力无可匹敌。另一方面,Google在国内和网络是竞争对手,在中国搜索领域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一,两家公司性质的相同性可想而知。

因此,在上市前,网络的创始人李彦宏聪明地把网络的标签贴在了Google身上。而在Google上市时,错失投资良机的投资者,这次显然不会再错过机会,他们把对Google未能尽释的热情转移到了对网络的热情追逐上。

因此,借Google之势,网络一举成名。

蒙牛借国际强力资本创股市纪录

近年来,国人对借势营销并不陌生。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借势营销案例当属蒙牛乳业。创业初期,借用工厂,实施“虚拟联合”,快速开拓市场;接着又捆绑行业老大伊利,打响自己的名头,并借政府之手请出伊利一同打造“中国乳都”;之后又借势“神舟一号”一飞冲天,借超级女声唱响全国。本人认为最值得一提的是借势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这一案例,不但借到了钱,还借到了力。

当时,蒙牛公司并不缺钱,因此,其接受投资的策略是:有钱无名的恕不接待,有钱有名的还得挑一挑、拣一拣,一定要与能把自己送上“青天”的“好风”合作才行。当时,“新希望”热情而来,欲投巨资实现控股,遭到断然拒绝。同在内蒙的鄂尔多斯本来也是准备投资蒙牛的,但同样受到婉言谢绝。

当然最后如蒙牛所愿,获得了与国际上最有名望、投资实力最强、背景最亮的三家公司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达成了合作伙伴,它们为蒙牛的海外上市开拓了捷径。事实证明,蒙牛的这次借势是最成功的。

2004年6月10日,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时创造了香港股市多项新纪录:

发行价定在最高端(3.925港元),相当于2004年收益预期的19倍。

在香港地区,投资者见面会后下单成功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00%;对国际投资者配售部分,6家最大的国际投资者都下了大额订单,成为蒙牛的核心投资者。同时,创造了当年第二季度以来,全球发行最高的散户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超额认购率(散户206倍的认购,机构投资者超过20倍的认购)。

首日交易,跳涨24.2%;短短5个月,最高跳幅高达78%。

首日挂牌,成为港交所成交额最大的个股(占大盘总交易量的12%)。

有关证券媒体评论:蒙牛上市再燃香港市场投资热情,重振了香港IPO市场。

借势营销势在必行

在当今无孔不入的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的传递速度早已是今非昔比――我们已经处在一个信息泛滥的环境中。信息越多就越会出现信息不对称,越容易出现“供方找不到需方,需方找不到供方”的双盲现象。因为信息的泛滥,使人们在探寻想要的信息时,会受到许多或是无用或是虚假的信息的干扰。

面对这样的处境,企业如何让消费者最快地认识自己?如何在大众心中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如何把产品卖到消费者的手中?如何使企业获得永续经营的竞争力?

实践证明,借势营销的路子是正确的。

通过借势营销让消费者“自己说服自己”――即把“说服购买”隐藏在营销活动里,让消费者在参与营销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来购买我们所销售的产品。

据相关报道,美国企业在借势营销上的总花费年增长率高过15%。随着企业在增加借势营销资金投入的同时,企业CEO、CFO等高层管理人员也越来越重视借势营销。其中,被调查的高层决策人员中,39%的人很认同借势营销这种市场推广手段。

许多聪明的企业家认为,借巨人之势,就是要善于借大公司之势。四通集团的老总段永基曾经说过:“在中国市场日益为外来的跨国公司占领的情况下,怎么建立我们的产业基地?只能走与巨人同行的道路。”

一个大公司推出的新业务,必然会有许多新的他所没有注意到或无暇顾及的盈利点。善于借势的人,就会让大公司去付市场的开拓费用,而自己可以轻松地跟着他们来赚钱。所以,密切注意大公司的行动以及所引起的市场新变化,是现代商业“借势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创业之初,微软几乎无偿地向 IBM 提供最初的软件系统,但却随着IBM销售的扩大,它占据了软件市场的统领地位,获得了大利。

中国联想在“贸工技”阶段,同样也是借代理国外品牌来积累市场经验和第一桶金;接着又借中国计算机所的科研力量开发新产品。当联想强大之后,想走向世界时,也同样用借借的方式,收购IBM的PC部门,实现国际化战略。2005年5月新联想成立后又借助奥运会推波助澜,稳固其在全球PC霸主的地位。

联想的每一步,同样都是随势而动,借势前进。

认识借势营销

“势”就这样,只要你认知它,并且利用、驾驭它,你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创造你的财富,可以挥挥手就能达成自己的目标。很多人和很多企业为什么总是做不上去,就是他们根本就没去想过“势”的含义,没想过“势”的重要性,更没想到过要“借势”来为自己服务。因此,单靠自己,力量单薄,结果只能是苦劳不少,功劳不多。

荀子在《劝学》中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善假于物”就是“借势”。

在现代商业竞争中,所谓借势营销,就是随时关注和把握身边的大事或各种趋势,并联系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及时发掘和发现提升产品和品牌的每一次机遇,及时抓住于企业有用的机遇,借“势”而上,达到推广企业产品或品牌的目的。有了可借之势,还要会运用时局之“势”,根据局势的变化,及时调节企业营销方式和手段,以最佳的方法取势,抓住机会,玩转时局,充分发挥所借之势的最大效应。为了使借来之势充分发挥轰动效应,还需要通过媒体主动造势,与所借之势形成合力,最终对企业品牌或产品的推广达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借势营销比直白的广告更具隐蔽性和持久性。借势营销的砝码在于能够抓住亮点、热点和记忆点,从而带动卖点。一个品牌的推广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其目的在于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刺激购买欲望。但这种“眼球经济”的泛滥导致的信息失真,扰乱了消费者的视线,企业只有借助第三方组织或权威,将其理念、产品与服务质量传播给目标消费者。而借势营销正具有这一优势。

而且,企业借助外部“势”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传播,能够避开媒体多元化而形成的噪音干扰,从而提升企业品牌的注目率;同时,以借势的方式进行的宣传和销售促进,能够避开媒体的高收费,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注目率的上升和成本的下降,必然更有利于拓宽利润空间;媒体与权威的传播,将让企业从消费者那里获得更多的信赖感,而产品或服务销售的上升应当是理所当然的。比起产品或服务销售的提升,形象塑造具有长远的意义。

我们今天选择行业,创造事业,做市场营销,不得不考虑“势”。抓住了“势”,企业就能顺势而起,快速成功。然而,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市场营销时,不善于讲“势”,而只注重“力”的对比,比如有多少员工、多少物资、多少生产设备等等。如果只讲这些可以衡量的“力”的对比,我认为这样的营销根本不具备谋略性。

回头看看我们前人的智慧,其实中国的武术道理、中国的军事思想早就告诉我们:竞争谋略是不讲力气,而是讲劲道,劲道不是力,而是势。“知其力,用其势”,所以能够四两拨千斤,能以弱敌强、以寡击众。

㈢ 市场上有什么成功的借势营销案例吗

借势营销是将销售的目的隐藏于营销活动之中,将产品的推广融入到一个消费者喜闻乐见的环境里,使消费者在这个环境中了解产品并接受产品的营销手段。具体表现为通过媒体争夺消费者眼球、借助消费者自身的传播力、依靠轻松娱乐的方式等潜移默化地引导市场消费。换言之,便是通过顺势、造势、借势等方式,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销售的营销策略
借势营销宣传技巧
(一)价格借势。如果自己的产品和竞争者是同类产品,并且包装、质能、款式、品牌力都和竞争品牌在伯仲之间,但是价格比竞争品牌低,那么,紧贴着竞争品牌,能最直接突出价格优势。不要小看那张小小的价格标签,这往往是把消费者拉到自己旗下的最后机会。
(二)特色借势。有一种可乐,它的主要竞争对手自然不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样的巨人,企业很明显地将竞争对手定位于二级可乐品牌。但是该产品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可乐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紊。于是企业在卖场的陈列策略是:远离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紧贴着其他可乐。并给出醒目的POP广告:A可乐,年轻健康 的汽水!很显然,紧贴竞争品牌。并努力突出产品品质的个性特色和优势,以达到产品更明显的区分。当消费者经过这些可乐时, 看见其醒目的POP广告,对比优势自然就强烈异常。
(三)自家产品借势。在同类产品里,如果自己的产品线更长。同样可以用紧贴陈列的策略来突出品牌优势。当产品优势明显的时候, 陈列应当用紧跟策略。俗话说: “不怕不识货, 就怕货比货!” 紧跟,起到的作用就是让消费者进行比较,充分借竞争品牌的相对弱势,来提升自己的优势,一边打压, 一边提升, 效果不言而喻,这是陈列中的关键。
借势营销成功案例 :
通向2022年冬奥会,北京来了!7月31日晚,万众瞩目的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冬奥会)举办城市终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奥委会(IOC)第128次全会中揭晓。短短几小时之内,各大品牌开始忙坏了,看它们如何借势营销。
1.最“老大哥”品牌:三星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 三星电子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无线通信设备全球合作伙伴、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全球合作伙伴,力推三星电子的技术创新和奥运精神。北京(张家口)成功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申办资格,三星将继续全力支持奥运精神,为北京喝彩。

2.最走“心”品牌:伊利
七年前,恰逢2008北京奥运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七年后,北京又将迎来2022冬季奥运,你将会做什么?
3.最有文化 品牌:有道词典
引用《权利的游戏》中的台词“Winter is coming”意识暗示一场战役即将到来,另一个这次台词中把win用红色突出,表明我们赢了,一语双观。
而另一款海报则把两个竞选城市阿拉木图和张家口名字中的“图”和“口”字进行对比,暗示“无招胜有招,无冬胜有冬”,真是最有文化的品牌。
4.最"庞大"品牌:打车软件
出门就可以看世界,因为我们把世界载给你了。
5.最“运动”品牌:P&G
宝洁旗下品牌先行开了一场运动会,换上运动服的它们,看上去都是萌萌哒。
6.最“文艺”品牌:雀巢咖啡
冬奥会下的阳光,是彩色的,泡出来的咖啡,是幸福的。
7.最温暖品牌:美的
七年之约,冷暖相携。
夏去冬来,年复一年。
8.最“励志”品牌:蒙牛
每一杯,为下一个里程碑。
9.最“鼓舞人心”品牌:杜蕾斯
滑到家了,北京张家口。
10.最“冈显本色”品牌:冈本
京城,冈显本色。
11.最“励志”品牌:荣耀手机
今日的成功,让北京再度荣耀;今天的胜利,让中国成为世界首个奥运会全满贯举办国,这一刻,我们值得骄傲、荣耀!

㈣ 借势营销的常见营销手段有哪些

1. 借品牌
有效借助已有知名品牌,可以快速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在奥运期间的奥运营销,就是典型代表。奥运会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受到了全球的注目。特别是商界奇才尤伯罗斯创造性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并使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以来,奥运经济越来越成为众商家关注的焦点。比如在北京申奥活动中,可口可乐、通用汽车、喜力啤酒、农夫山泉、富士胶卷等公司都积极参与,这些企业围绕奥运赛事除了投入赞助费外,还从公益、文化、热点等各个角度采取了一系列相关的营销活动。
再比如著名的奥巴马女郎,也是借助了奥巴马的个人品牌才“一脱成名”。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其实“脱”了不一定就能出名,关键是看在谁面前“脱”。
2. 借渠道
在实施网络营销时,通畅的推广渠道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但是不是每个企业都有条件和能力建立自己的渠道。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想办法借助别人的成熟渠道来进行推广。
在这个方面,软件行业用得是比较深入的,比如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就是软件绑定。经常喜欢尝试软件的朋友应该比较有感触,在安装一些小软件时,经常推荐和提示你安装一些相关的其他软件。而一些恶劣的软件,则根本不提示,直接强行帮你安装,比如金山毒霸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你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安装上的。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360卫士手机版,会有一些诸如“清理加速”、“软件管理”、“手机杀毒”等方面的功能,如果你以为这些都是360卫士手机版自带的功能,那就错了,当你运行这些功能的时候,相应软件才会下载到手机里,这样利用360卫士手机版这个渠道,360就可以同时推好多款与手机优化相关的软件了。
3.借事件
所谓热门事件,关注的人肯定多,所以借助这些热门事件宣传一下自己的公司或产品,比如杜蕾斯的官微,基本上网络中出现一点热门事件,他们都能借上力,推出一个巨牛无比的文案,达到自己品牌营销的目的。
另外,提起借热点事件,想起另一个事件了:
第22届冬奥会开幕式上,名为“俄罗斯之梦”的冰雪盛宴之中却出现了一点小小的瑕疵。在体育场上空漂浮的五朵雪绒花本应该慢慢展开最终变形为象征着奥运会的五环形象,但右上角的一朵雪绒花却因为故障并没有展开。“五环变四环”,这样的失误通过电视转播呈现在了全世界观众们的面前。
国际奥委会对奥运商标的授权使用管理非常严格,没经授权的商家是不能使用奥运相关元素的。但“四环”并不在奥组委授权范畴之内,商家使用的话,算不上侵权,各大商家敏锐的抓住时机,结合自己产品发挥想象:
一家名为zazzle的在线创意网站很快就推出了名为"索契故障"t恤衫,里面有各种颜色可以选择,但是价格不菲,男款需要22.95美元,女款也要19.95美元。国内电商迅速跟进,推出了其中的白色男款T恤,一位淘宝卖家一天就卖出了五百多件。
红牛饮料则以“打开的是能量,未打开的是潜能”作为宣传标语,使得网友吐槽活动继续升温。
中国联通推出营销广告,你做不到的,沃来帮你。
有浏览器厂商戏称,五环没打开,是IE浏览器太慢,不如换一个试试。360、联想等公司也把自己公司logo放在缺席的五环处,通过公司微博账纷纷借机营销。
互联网中借势营销应用的非常广泛,除了上面说的三种情况,还可以借名人效应,但不管是借渠道、借事件还是借名人,最核心的关键点在于,一定要是大众所关心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㈤ 借势营销是什么

社会在变,人们的消费心理也在变,如果你的营销手段还是一层不变,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就很难达到营销目的。

云图网络表明:既然是做营销,客户也能一眼辨之,那何不产品的推广融入到一个消费者喜闻乐见的环境里,使消费者在这个环境中了解产品并接受产品。具体表现为媒体争夺消费者眼球、借助消费者自身的传播力、依靠轻松娱乐的方式等潜移默化地引导市场消费。也就是说,通过借势、造势、顺势等方式,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达到产品和服务销售的目的。
但是,作为企业该如何借势营销呢?又要注意那些问题呢?

是否正向?

也就是判断对事件跟进后是否能够达到正面的效果,如果没有选择正确的热点事件,有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对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

是否符合品牌定位?

很多品牌热衷于一些没有效果的营销宣传行为,遇到什么热点都蹭一波,关键文案还一点都不新颖,完全不能传播品牌理念和形象。

是否触犯法律?

很多品牌在名人热点出现时,直接使用当事人头像,或者歪曲实事,很多公司也因此收到律师函。

过于敏感、争议的事件

某些热点事件争议性很大,对与错之间没有盖棺定论,两方之间都有众多拥立者,观点把握不当,都会触发粉丝团的神经,导致品牌的灾难。

失效已过的热点

一般的热点,如果做不到在六小时内和自己的品牌很好的关联上就没有做的必要了。

企业借势营销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一个不断投入的过程,要有战略眼光,从现在开始,着眼未来,围绕自己的品牌不断让营销活动社会化。在异常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只要学会了借势营销,企业就能利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走向成功。

㈥ 借势营销专题:如何做热点营销

1、可以预见的热点,
2、就是你没有办法预计的,突发事件的营销
二、找到了热点,你以为就万事俱备了吗?错了。你才画了张图,离完工远着呢。第二步我们要知道哪些热点营销,我们是要提前准备的,那些热点营销我们是要临时做的,他们各自的目的在哪里?

这个想起来似乎非常简单,

1、需要提前计划的,就是那些可以预见的热点。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我想说没那么简单,要知道我们利用这个热点来做营销的目的性非常强。

你是营销产品的,这个热点营销的目的,就是要实打实的卖出产品的;

你是做自媒体的,那么你这个热点营销,就要能看到真实的粉丝增长。

正是由于这种“可预见”的属性使然,所有每一步我们都要做好周详的计划。
你要先知道你做这件事情的目的

(1)、首先要设定好转化的渠道

你是准备通过热点营销,将客户引导到线下,在通过线下的活动引导到店铺进行消费。
我们在做可预见的热点营销之前,你一定要先仔细的考虑清楚,你到底要通过什么的关联方式来营销;中间要通过几层转化;只有思考清楚这个问题,你才知道你要怎么做?
热点营销,一步步的规划不可少

(2)、其次就是你要明白你做这个热点营销的定位人群
如果你的客户是喜欢运动的年轻人,那么你的热点营销的设计,也应该是围绕着他们爱运动,这个话题去研究的。

再比如说你的客户是想给自己学习充电的职场人,然后你做的营销是美食类的,那么你的营销就是无效的。

每次营销,都要思考这是不是用户关注的事情

(3)、设立好一个明确的时间表,要知道很多成功的营销都是慢热的

什么时候在微信开始宣传,什么时候上广告,广告怎么投放,通过哪些平台,预算多少,活动的优惠什么时候上线,线下的准备工作要什么时候到位,产品的预期销量是多少,产品的储备,这些都需要一个系统的时间表来指导你,让你一步步的将你的想法变成现实
2、至于那些临时的热点,自然都是不需要提前计划的或者说计划周期极短的临时事件

这些临时热点的营销,由于具有突发性,更注重的是为自家的公众号带来粉丝。通过公众号的营销,成为潜在客户。这就是突发热点营销的唯一目的,他最重视的就是文章的质量和目标人群的划定。
短时间的热点营销,文章的质量决定了一切

三、找到了方法和操作,我们再来谈谈怎么做才能,真正的做好热点营销

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在谈到任何营销都必须注意的一个公司:“吸引眼球+情感说服=购买行为”。

如何才能吸引眼球呢?不同的商家拥有不一样的玩法。

㈦ 借势营销的借势营销的方法

新品入市不可能一下子就卖得很好,那么在卖场该如何选择陈列位置呢?旺销产品旁边的位置,是新产品最好的推广位置。研究发现: 消费者在卖场闲逛时,一分钟可以经过100~200个产品,被消费者关注的产品会占用消费者5秒钟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卖场5秒钟广告”。所有商家在卖场的“肉搏”,都是要争取到这5秒钟的关注,但是消费者几乎平均不到0.5秒就会经过一个商品,要让新产品在100~200个产品中跳出来,受到关注,怎么办? 旺销产品往往位于人流量最大的位置, 消费者在其货架前停留时间也长,受到注意、被购买的机会自然就更多。如此旺势,不可不借。采取紧贴陈列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有资料表明:紧靠旺销产品陈列的商品,受到消费者关注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其它产品。
当然这些位置的价格会更贵一些,但是可以通过适当减少陈列面积来节省陈列费的支出。另外产品线长的企业,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好卖。企业将不是特别好卖的产品和畅销品陈列在一起,就是要借自己的畅销品之势。 (一)价格借势。如果自己的产品和竞争者是同类产品,并且包装、质能、款式、品牌力都和竞争品牌在伯仲之间,但是价格比竞争品牌低,那么,紧贴着竞争品牌,能最直接突出价格优势。不要小看那张小小的价格标签,这往往是把消费者拉到自己旗下的最后机会。
(二)特色借势。有一种可乐,它的主要竞争对手自然不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样的巨人,企业很明显地将竞争对手定位于二级可乐品牌。但是该产品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 可乐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于是企业在卖场的陈列策略是: 远离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紧贴着其他可乐。并给出醒目的POP广告:A可乐,年轻健康的汽水!很显然,紧贴竞争品牌。并努力突出产品品质的个性特色和优势,以达到产品更明显的区分。当消费者经过这些可乐时, 看见其醒目的POP广告,对比优势自然就强烈异常。
(三) 自家产品借势。在同类产品里,如果自己的产品线更长。同样可以用紧贴陈列的策略来突出品牌优势。当产品优势明显的时候, 陈列应当用紧跟策略。俗话说: “不怕不识货, 就怕货比货!” 紧跟,起到的作用就是让消费者进行比较,充分借竞争品牌的相对弱势,来提升自己的优势,一边打压, 一边提升, 效果不言而喻,这是陈列中的关键。
当然,一种产品相对于竞品, 会在很多方面产生优势:价格、性能、品种、包装、促销等等。企业有了紧跟意识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在陈列中充分将区隔竞品的优势提炼出来,简单明了地告诉消费者。 (一)购买行为,常被忽视的借势契机。有这样一个故事。沃尔玛曾在对卖场销售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尿不湿和啤酒的销售额增幅极其相近。幅曲线几乎完全吻合,并且发生时段一致。卖场经理很奇怪:这两个完全没有关系的产品的销售变化情况怎么会如此一致?他们做了很多分析和调查,最后发现:很多年轻的父亲被妻子打发出来给孩子买尿不湿,他们都有喝啤酒的习惯。每次都会顺带着买些啤酒回家。于是,卖场干脆将这两种产品陈列在一起。彻底方便消费者。这是一个典型的借消费者购买行为之势营销的例子。注意观察、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中发现并运用规律借势营销,将会收到出其不意的好效果。
(二)购买习惯, 值得注意的借势点。从消费者购买习惯出发,组合卖场的某些陈列。也是一个不错的借势方式。消费者购买习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比如,卖场靠近出口和人口的通道上人流要比别的地方多很多。这是所有消费者在卖场行走购物的规律,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个习惯来陈列商品。再有,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可分为冲动型和目的型。对于前者, 商品自然应该放在人流最为密集的地方,消费者走到跟前时。往往很习惯地就将这些商品放进了购物推车。这些商品有饮料、面包、收音机等商品, 消费者购买时有明确的目的,则完全可以放在比较冷清的角落。消费者还有很多购物习惯可以借势,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科学分析,完全可以找到其中的奥秘。这样的势借好了,也可以起到意外的效果。
(三)心理,微妙的借势力量。在卖场购物,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收银处总是排着长长的队, 购物的高兴劲儿都因为焦急等待买单而烟消云散。卖场寸土寸金,不可能设立过多的收银台,但是很多人因为不耐烦等待,选好的商品又不是非要不可,时常放下就走了,这也给卖场丢掉了不少机会。一些产品,不适合在卖场给出较大的陈列面积,同时,这些产品有一定的私密性,导致消费者不会在这些产品面前逗留很多时间,这样的购物心理同样值得借势。像安全套、避孕药等产品,购买者都是拿了就走,很少仔细挑选,因为东方人对此都有很强的羞怯心理,购买这些产品甚至像在做贼。一个卖场就十分聪明,在靠近收银通道边设立一个小小的陈柜,将安全套和口香糖等小商品同时放在陈列柜里,消费者在不经意中就将这些私密性很强商品带回了家。
消费者的心理千奇百怪。但是又有规律可循。如尊重感、安全感、亲密性等心理状态都是值得在陈列中利用的。只要利用得当,黄金货架也并非是势在必得的。

㈧ 有哪些让你佩服的借势营销案例

其实借势营销有很多。比如如果一个电视剧或者一个电影一个动漫火了,马上淘宝就会有相关的产品,比如各种同款或者周边。

㈨ 怎样将陌生的产品借势营销案例分析

如果您的产品已经进入到推广这一环节的话,那么一定是基于市场定位、市场细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之上的,那么我从两个大的方面着手去分析如何推广新产品:供给方和需求方。
供给方:
1、将自身的新产品进行一定的了解,将产品进行分类。既然是新产品,那么也就意味着是创新产品、更新产品、改进产品、仿制产品中的一种。针对自身的产品类型进行整合营销对症下药,从而达到想要的因果效应。
2、新产品投入市场,就要考虑到产品生命周期了。一般来讲,进入一个陌生的市场,也就是说产品处于一个投入期,大致会有四种策略:
(1)高价格、高促销。其条件在于消费者的求新心理强烈,急于购买新产品,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快速树立品牌效应,但同时面临一定的风险。
(2)高价格、低促销。其条件在于市场规模小,而且产品有一定的知名度,目标消费者愿意花高价购买产品。
(3)低价格、高促销。其条件在于市场容量大,潜在的消费者不了解产品,从而对于产品的价格趋于敏感,同时潜在的竞争激烈。(个人建议采用此法)
(4)低价格、低促销。其条件在于市场容量大,并且有一定的知名度。
需求方:
我们在面对广大的消费群体的时候,要考虑到消费者的购买心理。然而,对于新产品而言,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市场上已经出现的老产品是不同的。所以,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才可以更好的实现营销。
那么消费者对于新产品的心理要求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四个大的方面去归类:求廉心理、从众心理、求名心理、求新心理。
针对不同的心理,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效果很是显著。

阅读全文

与借势营销案例的产品信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主失明的韩国电影 浏览:697
意大利《信箱》丁度 浏览:179
恐怖片英文版电影 浏览:520
李采潭最新 浏览:823
谁有那种片网站 浏览:257
总公司培训方案 浏览:287
邵氏电影爱情 浏览:715
1月手机促销活动方案 浏览:184
翁虹演过的电影名有哪些 浏览:405
谁给个可以看的网站 浏览:681
4399日本电影网 浏览:527
课中坏事类似电影 浏览:656
最刺激绿帽子小说txt 浏览:268
小说男主叫顾北 浏览:408
法国妻子出轨的电影 浏览:577
变形金刚6上映时间 浏览:505
一日游方案策划书 浏览:636
金刚拳在线观看完整版铁拳 浏览:837
国产大胸美女电影 浏览:311
李彩潭酒醉的什么电影 浏览: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