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销售是什么关于动漫销售是什么
动漫行业。复不管你了不了解感制不感兴趣相不相信,总之动漫行业真的火了。去年的中国动漫节多浩大,连央视新闻都有说到。年轻人喜欢的感兴趣的永远是有商机的。随便一个普通产品印个动漫形象就升值几倍,可见动漫产品的暴利。你这个时候不做动漫再迟点好项目又被人抢走了,LZ你还是好好考虑吧。推荐动漫店。
⑵ 企业如何进行动漫营销
如果企业运用动漫手段进行产品营销,会让产品多一些轻松、愉快的文化内涵,更加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无论是对科技企业还是传统企业而言,动漫是一种锐利而有效的营销方式,它让人们与产品亲密接触,使得快乐化营销更有收效。~产品宣传/包装设计
纸张和网络是漫画的特有载体。在视觉上,动漫会对消费者形成强大的冲击。
企业可以用来设计说明书、宣传页、POP、产品内外包装、附加宣传卡片等等。利用已创作动漫形象
,制作卡通连环漫画
。通过故事的形式,在快乐中向消费者传播企业文化,在快乐中宣传企业产品,在快乐中完成品牌推广,展示企业的特有魅力。
利用设计成好
卡通漫画形象,
与传播企业文化的
卡通连环漫画
故事结合,制作成FLASH动画
,在网上传播,以达到对
企业品牌形象
进行全方位推广的作用。~服务经营娱乐化
对于服务商来说,可以借助动漫形象来软化服务,拉近与消费者距离,尤其是新业务推出,能更快的深入消费者心里。如电信运营商、金融保险、餐饮酒店等,已经有不少创造新业务增长点的经典范例。
~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动漫的文化再造,使传统产品获得高附加值,建立适应个性化服务管理的企业文化。
在组织内部,企业也可以通过动漫作品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企业内部教育培训上效果更好等。
一般情况下,有这些特点的企业都可以考虑采用动漫行销的策略:
大众消费品、快速消费品: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产品购买周期短竞争激烈市场分散;
传统产业中的饮料、食品、零售、运输、日化、家电、医药、金融、旅游、娱乐等,新兴产业中的通信、IT、网络等都可以采用动漫行销策略。
随着外国品牌的不断进入,企业的竞争最终会归结到品牌层面的竞争,能有效增加品牌附加价值的动漫营销将是一种趋势。企业动漫行销应该系统的考本身的发展历史、企业文化、品牌战略、市场策略、产品特性、目标消费者的心理、竞争对手的相关举措。
⑶ 日本动漫的营销模式是什么
据漫友文化动漫研究所所长马桂林介绍,日本四大出版社————讲谈社、集英社、小学馆和白泉社,占据着日本动漫出版业的主导地位,不过四大出版社也只是市场的一部分,整个漫画出版市场上有好几百种漫画周刊、月刊、季刊、单行本等,其中也包括诸如科技农林出版社出版的相关内容的漫画书,这些漫画刊物都是按照幼儿、少年、少女、青年、中年乃至老年等类别进行细分的。显然,众多的分类漫画杂志为漫画家提供了巨大的投稿空间和生存空间,也使漫画成为了日本动漫产业链的基石。
在出版发行的具体流程上,一般是由出版社的签约漫画家确定主题后开始创作,然后在漫画期刊上连载;如果读者反响热烈,就会推出单行本。杂志和单行本都是出版社通过流通商,直接发送到书店和报刊摊。这样,出版社和流通商各司其职,效率很高。
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在日本,动画与漫画经过各自不同的发展阶段,现在均已成为相当成熟的产业,彼此各成体系,同时又存在紧密的联系。
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的吉川明伸介绍,“市场反应良好的漫画连载或单行本,常常会被改编成电视动画作品,如果在电视台播放后反响很好,还会被改编成电影动画。经过出版市场检验的畅销漫画,被改编为较高水平的动画作品,成功率会大大上升。”这是因为,一方面,成功的漫画连载已经培养了一批固定的消费群,由此改编的动画就有了一定的市场保证,从而减小投资风险;另一方面,由漫画改编的动画节省了动画人物设定、情节设定等环节,也大大减少了投资成本。
日本动画片的制作模式是多方投资,共同分摊风险和分享版权。据大岛景宏介绍,赞助商一般都会与广告代理商订立年度广告计划,广告代理商拿出赞助资金总额的80%给电视台,电视台将所得的40%拨给企划公司,企划公司再将所得的76%交给制作公司,用于制作动画。然而光靠这些钱是不够的,企划公司会采取各种方法增加收入,以便追加投资。譬如,授权给玩具公司、授权给音像制作公司、授权地方电视台播映、授权电子游戏厂商等,从中获得版权收入,并用于追加投资。吉川明伸补充说,这样的模式有两个好处:一是多方投资,降低了各自投资风险;二是可以在制作前期,各投资主体互相协调配合,制订出一个完整的运营计划,例如约定在特定时间段电视台播放某个电视动画片,从而也可使某个衍生产品在相应的时间及时向市场推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卡通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六一说,这种做法能够保证投资取得回报,因为电视台、音像发行商、出版社和衍生产品制造商,甚至分销商一般都是在确保投资能够回收70%的情况下才参与投资。
目前,日本最新的模式是成立临时制作委员会,以吸引风险投资。这种模式下的动画片版权由大家协议而定。大岛景宏认为,这也是日本动画片生产的一个特色所在,其好处是风险分散、利益共享,不利之处是动画片制作完成后,局外人购买版权时手续繁琐。
日本动漫产业最让人叹为观止的就是在其产业链上,虽然每个环节都吸引了相当数量的消费者,但消费市场不仅没有饱和,反而在不断扩大,而且产业链里任何一环受欢迎,都可能变成产业链上其他的产品形式。比如,一个游戏受欢迎,那么就可能推出与这个游戏同主题的动画。不过,最主流的形式还是由漫画杂志改编为电视、电影,再改编为游戏和衍生产品。在这个产业链形成后,受众因为看了动画,觉得有意思,再转向同主题的游戏,或是因为看了电影,再转向同主题的杂志或单行本,都是很常见的事。
马桂林形容说,在日本动漫这条产业链上,有着多个散发不同光芒的珠子,因为利益相关,形成了产业链;而只有当各个珠子的专业能力很强且达到均衡时,才能很好地咬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漫画作品本身需要有足够的衍生能力;杂志是一个足够强大的传播平台,能够积聚人气;出版社足够专业,其推出的单行本,可以像塑造明星一样塑造漫画形象;电视台有良好的运营能力,保证动画播放时段能够赢利;临时制作委员会能统筹安排,使制作公司创作出符合受众期望的动画作品;衍生产品制造商有营销能力,找到消费对象并卖出产品。这样就整合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链。
2004年日本共生产了电视连续动画片233本,上映电影83本。动画片每年产值约为966亿日元,在日本约500万亿日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虽仅占到五千分之一,但其在日本社会文化中的影响力远远不止这个数额。譬如,动画片在流通领域的产值为3739亿日元(2003年),包括电视节目播放收入1898亿日元、影院动画的票房收入377亿日元、影像制品1464亿日元。
统计显示,日本动漫产业中的游戏产品产值更是高达11244亿日元,游戏业的从业人员约6万人,每年游戏软件的开发数量都在1000部左右,其中《皮卡丘》一个游戏软件在2002年一年中就售出了360万套。
市场潜力巨大的衍生产品
衍生产品指利用漫画、动画、游戏等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造型,经授权后制成的商品。马桂林认为,动漫本是一种文化消费品,而衍生产品,因为让动漫产品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就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产业空间由此延伸到物质层面,商业空间和经济价值张力被开拓。举例来说,动画片中的《皮卡丘》,光是一个角色的形象版权,每年就高达1000亿日元,超过了整个动画业的制作产值。
一般而言,动漫产品的制作因为成本比较昂贵,投资回收周期也就相对较长;而以动漫形象为基础的衍生产品却因成功动漫形象的广告效应,投资回收周期短且利润丰厚,能够带来巨大的收益。在日本,有40%的动漫产值是衍生产品创造的。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2004年,日本用手机下载漫画、电子小说、故事等图文类内容的市场已从2003年的1亿日元增至12亿日元,通过手机下载的图文类内容中有一半是漫画。2006年5月,就有500万套漫画被下载到日本三大电话公司的手机上。
从战后日本动漫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出版、电视、电脑、网络、手机,每一次科技发展的新浪潮都推动了动漫产业的前进。因此,在动漫产业未来发展中,虚拟技术和网络科技与动漫艺术的结合可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当然,归根到底,衍生产品作为动漫产业链比较末端的一条,常常仰赖于其原始动漫形象的受欢迎程度。因此,成熟、发达的日本漫画和动画产业也为后续衍生产品市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和潜力。
消费者基础与人才培养
据日本智库三菱研究所调查,喜欢动漫的人在日本占87%,而持有与动漫形象相关产品的人占84%。喜欢动漫的人已不止于青少年和中年,近年来,动漫产品开始进入老年人的生活,在东京郊区一所养老院里,近一半的老人热衷于动漫产品,以至于成立了“动漫欣赏会”。
仅以2004年广岛国际动画节的入场者年龄为例,统计数字显示,入场者中10岁以下占2%,10—19岁占13%,20—29岁占25%,30—39岁占28%,40—49岁占17%,50—59岁占10%,60—69岁占3%,70岁以上占2%。如此分散的年龄分布,从侧面反映了日本动漫的消费者基础之雄厚。
作为创意内容产业,人才也是决定日本动漫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王六一认为,动漫人才既要有创造力,又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既要有基本技术,又要有专门学科知识。吉川明伸介绍说,日本出版社承担了一部分培养漫画家的作用,他们会发掘新人新作,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而在动画领域,日本有许多动画大专院校,动画人才毕业后还会进入大动画公司工作学习。
大岛景宏表示,“动画是靠画出来的”实在是很片面的认识,日本动画业的核心是在全国有几百名导演,在他们周围聚集了各方面的人才,如脚本创作、角色设计、作曲配音和剪辑等,合理的人才结构才是最重要的。日本动画公司约有440家,其中具有整片制作能力的不过50家,其他390家都是协作配角,从而组成了一个高效率的产业体系。
日本政府近年来也加强了对动漫产业人才的培养,如在东京大学开设培养动漫人才的研究生课程;培养具有商业头脑的制片人和创意师;鼓励学校资助设立研究生院、专门学系和学科;实行人才培养战略与教育研究体制的改革;充实教育内容,编写新教材;支援留学、研修等。
⑷ 动漫产品如何做博营销
先做做微博营销试试吧,比如发发产品信息等。本人也在摸索中,加油吧。
⑸ 动漫营销应该怎么做
1市场在那里?2谁看我们的产品?3如何收费4后期如何进步?5竞争对手的处理
⑹ 动漫衍生产品营销的介绍
本书由来河北大学艺术学自院戎宁教授负责主编,业内相关行业专家通过多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编著出系列动漫教程,本书从动漫衍生产品的特点人手,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动漫市场的现状以及我国动漫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本书以营销的方法、技巧作为主要内容,通过结合大量国内外成功的案例,使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动漫衍生产品的营销思路和方法。本书可作为动漫及多媒体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⑺ 动漫衍生产品营销的目录
前言
第1章 动漫衍生产品概述
1.1 动漫、动漫产业和动漫衍生产品基本概念的界定
1.2 世界动漫衍生产品产业发展历程概述
1.3 我国动漫衍生产品市场概述
第2章 动漫衍生产品与动漫产业链分析
2.1 动漫衍生产品的产业分析
2.2 国内外动漫与衍生产品产业链模式
2.3 我国动漫产业链的现状
2.4 动漫衍生产品营销的产业化道路
第3章 动漫衍生产品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
3.1 动漫衍生产品的消费需求与市场细分
3.2 动漫衍生产品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3.3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第4章 动漫衍生产品市场的调研与预测
4.1 动漫衍生产品市场调研概述
4.2 抽样调查
4.3 资料的收集
4.4 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4.5 市场预测
4.6 定性预测方法
4.7 定量预测方法
第5章 动漫衍生产品市场的营销战略
5.1 营销战略概述
5.2 我国动漫企业竞争现状分析
5.3 制定营销战略
5.4 品牌营销战略分析
第6章 动漫衍生产品的包装决策
6.1 包装设计概论
6.2 动漫衍生产品的包装设计
第7章 动漫音像制品的营销
7.1 动漫音像制品产业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7.2 动漫音像制品的市场前景和预测
7.3 动漫音像制品的营销策略
7.4 案例分析:“奥运福娃”动漫启示录
第8章 动漫服装产业的营销
8.1 我国动漫服装产业的现状
8.2 我国动漫服装产业的市场潜力
8.3 动漫服装产业的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⑻ 动漫营销怎么样
营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出现而兴盛的一种商品销售手段,世上有不少成名成功的营销人,目前也有很多大学开设营销这个专业,然而营销并不只是理论上的东西,它需要的是实践层面的东西,如有没有实践,没有灵活地对市场的分析,所有的理论都是纸上谈兵!因为营销方式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而动漫营销就是一种流行并具有强大功效的产品宣传销售方式! 作为伴随着动漫成长的一代,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动漫时光,那些都是动漫对于我们最原始、最天然的吸引力。的确是这样的,我们喜欢看动漫,即便是成人也会喜欢看动漫,如《名侦探柯南》《蜡笔小新》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动漫有着自己非凡的能力,它能散发出一种能量让我们身陷其中,这种能量永远能轻轻松松就触动我们心底的童年情结!所以,动漫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方式! 每个人都在潜意识中活在奇幻的世界里,而动漫是梦想,因为它能让我们在其中找到心理认同感和心理依托!举个例子,都是《巴拉拉小魔仙》有真人版和动漫版,很多人更倾向于动漫版,因为真人版的无意中破坏了动漫所具有的一些元素,可见,动漫的确有自己不可取代的地位! 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家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商品营销上面越来越考虑到了动漫的因素,同样的东西,有动漫因素的就会贵很多。如我闺女买的纳爱斯牙刷和牙膏,牙刷的杆体是猪八戒或奥特曼的形象,牙膏上面是可爱的其它动漫形象,对孩子而言,购买的就不仅仅只是牙刷牙膏了,而是一种快乐!一种其它普通的商品所不能给予的快乐!因此,去超市逛逛,就会发现不但是针对孩子的消费品和动漫有关,就是针对成人的商品也是如此。因为,谁的心中都有梦想,当现实赤裸裸地摆在自己面前时,动漫就是自己最好的寄托!这也是商家重视动漫营销的原因! 是的,动漫营销的确越来越重要,然而在中国的应试的素质教育模式中,太多的人已经没有想象力,创作动漫形象比较困难,正如《恋爱前规则》中的男主角一样没有创作灵感。更重要的是,动漫形象要想长久地存于世,发挥其影响力,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因为一个动漫形象的视觉表达能力再强也终有让人审美疲劳的一天,唯有这个动漫形象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有可能深入人们的记忆而历久弥新。 因此,动漫形象必须与时俱进,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才能久存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