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推广 > 古城旅游产品营销

古城旅游产品营销

发布时间:2021-01-13 02:28:08

⑴ 旅游商品化的对策及思考

传统文化是促进丽江旅游发展的催化剂,纳西族的人文精神是吸引全球目光的亮点。丽江保存了完整而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世界级的人类文化财富。文化资源是丽江最大的优势资源,丽江最大优势也就是文化优势,如果丧失了这一点,丽江旅游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世界文化遗产将会名不副实。因此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一) 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纳西人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保护传统文化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是加强民族传统教育,增强纳西人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尤为重要。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纳西人民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要考虑怎样使传统与现代整合,怎样才能使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发展和传承。但只有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必须唤醒纳西人民的保护意识。首先,在各机关单位、农村和学校加强民族传统教育,培养纳西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二是加强农村学校的双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更加丰富自己的母语词汇,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三是通过社区的教育,鼓励家长主动承担起向子女传承文化的责任,鼓励人们以讲纳西话为荣,以维护传统文化为己任。四是通过有关部门开发和规范民族传统节日和服饰、歌舞、饮食等,使纳西族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二)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严控无度的文化开发
旅游业波及的地区,作为旅游资源的地方文化不可避免地要被商品化。虽然丽江依托文化创出了品牌,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引来了更多的外来开发商打文化的主意,使当地文化商品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文化也就被大量的涂改,变得面目全非。作为纳西人,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开发商以优势文化的习惯整理、加工、包装民族文化,使民族传统文化舞台艺术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这实际上是对民族文化进行掠夺式开发,已成了一种假造的民族文化,从而破坏了民族文化的变迁轨道,极不利于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文化开发必须严格控制,有关部门应该作好以下工作:一要规范旅游市场,坚决杜绝短期行为的所谓“文化”开发。二要正确引导,让当地人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旅游之中,自觉担当起维护传统的使者。三是继续发挥好民族研究专家和学者的作用,为政府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献言献策。
(三)保护古城,保护古城的人文景观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传统聚居地,是纳西族传统文化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载体。数百年来,纳西人世世代代在此居住,享受着宁静安详的生活。这座“活”着的历史文化名城,是由世代以古城为家的居民们创造出来的,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构成了独树一帜的“活”的古城文化。因此保护古城文化最重要的是留住当地的土著居民。之前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都是较有效的,但这项工作必须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动员社区参与,把社区居民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进入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等涉及旅游发展重大事宜的决策、执行体系中。将社区的环境、社会和文化背景都纳入旅游发展规划之中,使旅游发展的整体目标和重点与本地居民的目标和重点相互协调一致,正确引导当地居民在依靠旅游获得利益的同时,自觉维护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主动参与到维护传统的行列中。二要关注古城居民的生活状况,切实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如果对古城居民的要求和困难视而不见,让大多数居民眼睁睁看着旅游经济所带来的种种好处自己不能从中受益,反而还要忍受由于旅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承担旅游发展的各项成本(包括环境、社会成本等)。这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抵制、消极和敌对情绪。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愿望、要求、态度、看法和权利,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要尊重当地的意识形态,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通过运用当地的知识,吸纳当地的做法,将当地的文化价值观和传统与民俗旅游开发相结合,使推出的旅游活动能获得当地居民的认同与支持。不断地征询并采纳当地社区的意见和建议,使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使居民都能从旅游收入中体现出在古城居住的优越性,成为旅游开发的主人,而非旁观者或受害者。三要不断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商品经济意识,逐步增强他们适应市场和保护自己文化的能力。
(四)宏扬民族精神,加强民族传统道德教育
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使纳西族传统道德伦理体系受到了强烈冲击,导致一些诸如传统道德失落、秩序失控的现象发生,给人一种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消极印象,极大地损害了丽江原本良好规范的旅游氛围,直接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应大力发扬民族精神,使纳西族传统道德得以恢复,使纳西族的优良传统能够继续传承和发展。在弱小民族面临强大主流文化进入而处于困惑时,宏扬民族精神,加强民族传统道德教育的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应与时俱进,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用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纳西人的形象。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同时也恶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导致了信仰危机、道德危机、情感危机、家庭危机。纳西社会却是一个重视情感生活的社会,老人受到爱戴,亲情与友情是维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手段,它营造的温情笼罩着每一个社会成员,使他们从生活中找到幸福。人伦与亲情是人类存在的精神支柱,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爱,应该是人类永远的精神财富,而纳西文化却恰巧具备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品质,是对现代文明的重要补偿。因此,发扬民族精神并不是回头路,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与选择,将会有利于丽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重视教育,不断提高纳西族的整体素质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自古以来,纳西人民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历朝历代的杰出人物和“天雨流芳”的牌坊,给我们留下的不是吃祖宗饭,走回头路,而是一种警示和激励。在所谓纳西族先进、文明的赞誉声中,我们应该多关注农村教育,重视各中学的辍学现象。一是进行升学教育,激励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二是不断提高旅游业的服务档次,提高用人的标准和要求,逐步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长效投资与现实经济利益的认识。
四、小 结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社会中的延续,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凝聚着一个民族在其历史的自我生存发展中不断形成的智慧、理性和创造力以及自我约束力。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已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个热点问题,大力加强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应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注释:
[1]张波.论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J].丽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
[2]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M].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
[3]张波.论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J].丽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
[4]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 [J].旅游学刊,2000
[5]张波.论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J].丽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
[6]李颉.纳西族传统文化功能的转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7]和爱红.丽江古城的保护和开发研究[J]. 丽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
参考文献:
[1]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旅游学刊,2000,.
[2]王岚.云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几个问题[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
[3]和爱红.丽江古城的保护和开发研究[J]. 丽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
[4]张波.论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J].丽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
[5]李颉.纳西族传统文化功能的转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6]方慧,黄琪,周芳,熊琼芬.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
[7]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8]陶伟.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9]肖星.严江平 .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0.

⑵ 如何实现丽江古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大连加强生态复环境保护,大力开展生制态旅游,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个世纪末,大连市确立了实施生态旅游战略思路,力求将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城市自身作为旅游开发的载体,树立生态旅游新观念。针对城市旅游资源特点,大连市政府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营造出“蓝天、碧海、绿地”的城市生态环境氛围,进而促进全市旅游发展。如今,秀丽的自然风光、优美的海洋环境、丰富的旅游产品不仅成为大连市的“城市品牌”,也是这座城市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缩影”。

目前,大连市拥有2处滨海国家地质公园,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大连虎滩海洋公园,集中展示了白鲸、海象、海狮、北极熊、企鹅等珍稀极地动物;9处4A级旅游景区——其中以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最具代表性,是中国北方理想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

大连市还不断推进农村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旅游项目多元化发展。今年,充分开发和利用大连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重点开展了创建10个特色旅游乡镇、30个旅游专业村、100家星级农家乐的工作。

⑶ 如何利用凤凰旅游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凤凰古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文化与旅游紧密相连,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内涵,旅游是文化的形式和载版体。只有突出各种不同权的地方文化特色,才能吸引广大旅游者,产生旅游消费和经济活动,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说,旅游产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地方文化是旅游经济的底蕴,对于培育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打造地方旅游品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丹江口市历史文化悠久、资源特色鲜明,认真研究我市地方文化特色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充分发挥我市地方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山水旅游品牌,提升旅游资源的文化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⑷ 阆中古城以什么为旅游经营理念

风水古城——四川阆中和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一同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列四大古城之中。2004年,又成功跻身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阆中历史悠久、名人荟萃、科甲鼎盛、古迹众多 、文物璀璨,古城的地理环境、城市选址及建筑布局,融山、水、城为一体,契合传统的风水理论。古城之中,三国文化、科举文化、宗教文化交相辉映,被专家誉为“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典范”。2006年至2008年三年期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达46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多亿,然而在2006年前,阆中年接待游客不足30万人次,阆中这座沉睡千年古城再次“复活”,这对四川旅游业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旅游奇迹,这个景区能开发成功在四川乃至中国旅游界都具有深远意义。是什么让它如此成功? 以下将从景区开发、经营管理、核心竞争力打造、线路设计,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做简单解码。
解码一:体制创新是成功的保障
“政府主管,企业运作,政府营造环境,企业经营市场”,这是阆中市政府为开发阆中旅游,而实施体制创新策略。在05年底,阆中市政府成立四川阆中名城经营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投公司”,市长任董事长、分管旅游的郭宗海副市长任总经理,公司对古城进行独家开发经营,整体规划、市场化运作。使古城的所有权和开发权、经营管理权相分离,名投公司设立两个职能部门,经营部和投资管理部。经营部负责古城旅游的经营管理,制定营销计划、策划执行古城内的活动、销售网络建设等;投资管理部负责融资和古城资源调配等。后来被业界称“阆中模式”。这是对国有旅游资源,政府经营的一种突破,也是对旅游开发方式的突破,政府成为指导者、协助者,企业成为古城开发的主导者,这体现了当地政府在发展旅游业上的一些观念和体制上有益尝试。对四川后来的旅游风景区的开发起到了非常大的典范作用。
解码二:重视市场调查,产品配置顺应市场
“名投公司”,在开发阆中古城之际,正是我国旅游从自然观光向休闲度假旅游快速转型之时,国内大量以自然资源为主要卖点的景区,经营日趋艰难,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走马观花”赶路型旅游了,而是更喜欢在旅游的过程中使身体和身心得到放松。
如何开发阆中古城,古城以什么样的形象面对市场,通过对国内外许多古城、游客做了大量的调查,对本地主要市场的需求做了详细的分析(当时的他们的市场策略是先做成渝两地市场,在成熟后将营销模式复制到其他市场中),他们发现成都、重庆旅游需求潜力和欲望相当大,两地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呈典型的休闲度假特征,因此,在后来的项目设置、引进、古城资源的组合上就基本按照市场的需求来设置。
在节目设置上,白天有张飞巡城、巴象鼓舞、复古马车、秀才中举、阆中傩戏、坐游船游江等,夜间有皮影戏表演、民歌对唱、放河灯祈福、街头艺人、更夫打更等,坐在有着2300多年的古城里,感受跨越时空的错觉,丰富的消费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常规旅游销售线,名投公司选取古城几十个景点最具特色的景点组成套餐,以套票的形式打包销售,根据游客的消费需要,分为三种,其中“贡院+张飞庙+华光楼+民俗会馆”最受游客喜爱,为了更好的让游客游览阆中,以阆中作为目的地旅游,设计出阆中古城一日游产品线、阆中古城+锦屏山+嘉陵第一江山二日游产品,作为旅游线产品,设计出阆中+剑门关、阆中+仪陇、阆中+广安等产品,点面结合,多种方式推介销售阆中古城。
解码三:科学规划,策划设计独到
“谋定而后动”,对于景区开发更是如此,为了更好的释放古城资源能量,“名投公司”通过考察最后确定北京绿维创景旅游规划公司为阆中古城做规划,遵循“修旧如旧,保护古城风貌”的原则,与古城风格不相符的建筑一律拆除,对古城内经营业态做规划调整,恢复古代街市风貌,同时恢复古城原有已经毁坏建筑。恢复修建了中天楼、火神楼、风水文化博物馆等。投入资金全面翻新古城街区街面石板路,再现古城古街风貌。
引进经过市场考验过后具有一定生命力的项目,引进后又就地改进创新,为了盘活古城沿江的土地资源,通过招商,引进上海大众地产、浙江东海置业等地产企业,根据规划统一部署,沿江修建了“中华阆天城”、“城南天下”、“嘉艺广场”,不仅改善了古城沿江风貌,而且成为游客休闲新场所。
解码四:凸显核心竞争力,提炼推广口号
阆中水绕三方,山围四面,嘉陵江绕城而过,呈一个巨大“U”字型。 风水理论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俱全,被专家称为传统风水理论的典型模式,古城棋盘式建筑风格,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风水理论的一座城市,被誉为风水古城,被确定为中国风水观光旅游目的地,2300年的历史积淀,多种文化交相辉映,保存完好的1.78平方公里的古城区,是目前中国四大古城还生活居民的唯一古城,被专家喻为活着的“古城”,(其他古城多是商业经营为主,基本没有当地居民居住)。
阆中新城与古城有多条街道和马路相连,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古城,由于当地政府的保护,古城既有历史的沉淀的烙印,同时充满了现代气息。结合阆中古城的特征,提炼出“天、地、人·古韵遗风 山、水、城·风情阆中”作为阆中古城的营销口号;,巧借唐代大诗人杜甫名句“阆中盛事可断肠,阆中城南天下稀”作为提炼形象口号,阆中天稀,与四川境内其它景区构成“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阆中天下稀8221; 凸显阆中古城核心竞争优势。体现资源的稀缺、稀有,是人们寻幽访古、休闲旅游的绝佳去处。

⑸ 凤凰古城旅游有什么特色纪念品

如果是女士,那里还有很多手工做的花裙子和披肩,男士的话,可以买给心爱的人,呵呵O(∩_∩)O~......

⑹ 丽江古城的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潜在产品是什么

微信作为一个平台来说,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创作者体现价值。
微信版作为一个平台的目的,权就是要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
小程序和公众号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信息不对称,让更多人从微信平台受益;小程序和公众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平台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

⑺ 请问怎么把台儿庄旅游市场推广到济南市场还有未来台儿庄古城的发展前景到底怎么样

个人认为:古城发展后劲不足,有衰败之势,怕以后收不回成本,毕竟现在版很多地反复都在开权发旅游资源,泰山、黄山在国人中的地位已是不可动摇,古城毕竟是新兴的,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台湾的优势能让本省的一些官员来支持,从而可以把很多事业单位的假期旅游和古城合作起来赚点钱,但是想让外省的老百姓来自愿买单来旅游我感觉还是诱惑力不足的,

⑻ 中国古城的旅游吸引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交代下我的背景,我的回答也许不够代表性和专业性内,但我在青驿网工作容,这是一个旅游专业性很强的旅游社区,我也算旅游从业人员。我认为中国古城的旅游吸引力体现在:

1、古建筑文化:中国的古城之所以保存下来,一定是有其独特的建筑文化。
2、民宿或客栈文化:在古建筑的基础上新兴起的客栈文化,将古代建筑艺术和现代居住理念很好结合的一种住宿体验。
3、酒吧文化:现在中国所有的古城都是酒吧文化兴盛的地方,如丽江、凤凰,都是酒吧林立,也聚合了很多文艺青年和流浪艺人。
4、特色旅游纪念品:各个古城随着游客的涌入,商业日渐繁荣,所以各种售卖旅游纪念品或当地特产的商肆都兴盛起来。
5、美食文化:各地方特色小吃,不解释。
6、旅游景点:围绕着古城,周边一定会开发更多的旅游景点。如丽江的玉龙雪山,凤凰的沈从文故居等。

阅读全文

与古城旅游产品营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师资培训服务方案 浏览:912
百度竞价推广计划方案 浏览:850
2015年度公司培训计划方案整理版 浏览:255
深圳披披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53
市场营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浏览:466
泉州市聚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76
美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 浏览:841
设备培训组织方案 浏览:121
建设工程培训服务方案 浏览:567
2017年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608
华晨消防电子商务平台 浏览:839
市场营销学吴建安期末考点 浏览:869
开展科技辅导员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331
有关电子商务的填空题 浏览:601
网络营销的外文文献及翻译 浏览:117
毛笔书法教师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939
规章制度培训方案 浏览:619
食人员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21
幼儿园游戏活动园本培训方案 浏览:850
中心校校本培训方案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