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培训大全 > 收费站食物中毒知识培训

收费站食物中毒知识培训

发布时间:2022-07-31 03:50:49

⑴ 食物中毒怎么解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品而导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原因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食物被细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
2、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
3、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
4、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
并不是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就马上会发生食物中毒,细菌污染了食物并在食物上大量繁殖达到可致病的数量或繁殖产生致病的毒素,人吃了这种食物才会发生食物中毒。因此,发生食物中毒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贮存方式不当或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食品中的水分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如果食前彻底加热,杀死病原菌的话,也不会发生食物中毒。那么,最后一个重要原因为食前未充分加热,未充分煮熟。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美国多食肉、蛋和糕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日本喜食生鱼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始作俑者有沙门茵、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肝炎病毒等。这些细菌、病毒可直接生长在食物当中,也可经过食品操作人员的手或容器,污染其他食物。当人们食用这些被污染过的食物,有害菌所产生的毒素就可引起中毒。每至夏天,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食品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加速了其腐败变质;加之人们贪凉,常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二、真菌毒素中毒
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人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三、动物性食物中毒
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两种;①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误食引起中毒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如食用鲐鱼等也可引起中毒。近年,我国发生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鱼中毒,其次是鱼胆中毒。
四、植物性食物中毒
主要有3种。①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如桐油、大麻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②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将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食用,如木薯、苦杏仁等;③在一定条件下,不当食用大量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食用鲜黄花菜、发芽马铃薯、未腌制好的咸菜或未烧熟的扁豆等造成中毒。一般因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种子,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去掉而引起。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木薯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马铃薯、曼陀罗、银杏、苦杏仁、桐油等。植物性中毒多数没有特效疗法,对一些能引起死亡的严重中毒,尽早排除毒物对中毒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五、化学性食物中毒
主要包括:①误食被有毒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②因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导致的食物中毒;③因贮藏等原因,造成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败造成中毒。食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特点是: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一般进食后不久发病,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测出有关化学毒物。在处理化学性食物中毒时应突出一个“快”字!及时处理不但对挽救病人生命十分重要,同时对控制事态发展,特别是群体中毒和一时尚未明化学毒物时更为重要。

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含有毒素的动植物如毒蕈、河豚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
此病的潜伏期短,可集体发病。表现为起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呕吐等急性肠胃炎症状,常有畏寒、发热,严重吐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和休克。本病处理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重症可用抗生素。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肉毒中毒者可及早给于肉毒抗毒血清。
【处方】
1.搞好食品卫生监督和食堂卫生,禁止食用病死禽畜肉或其他变质肉类。醉虾、腌蟹等最好不吃。
2.冷藏食品应保质、保鲜,动物食品食前应彻底加热煮透,隔餐剩莱食前也应充分加热。
3.烹调时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腌腊罐头食品,食前应煮沸6~10分钟。
5.禁止食用毒蕈、河豚等有毒动植物。
6.炊事员、保育员有沙门菌感染或带菌者,应调离工作,待3次大便培养阴性后才可返回原工作岗位。
(上海医科大学蔡则骥教授)

食物中毒是指在正常进食状态下,食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但具有毒性的食物而发生感染或中毒的疾病,属食源性疾病的范畴。因此,食物中毒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等。
除了细菌性食物中毒外,还有有毒食物如误食河脉鱼,有毒植物如毒蘑菇、四季豆中毒,还有农药污染、霉变甘蔗中毒等等。与细菌性食物中毒相比,这类发病虽少,胃肠炎症状轻,但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有的中毒如河脉鱼中毒,病死率达50%,即使不死,也会留下终生残疾,因此,也需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食物中毒是可以防治的。首先要防止细菌污染。购买生肉时,要注意识别有卫生检疫部门的检疫图章。作好食具、炊具的清洗消毒工作,生熟炊具分开使用,改善卫生状况。食品监督部门要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定期体检,有上呼吸道感染及化脓性疾患的患者,在治愈前不应参与食品操作。第二,食品要低温贮藏,一般低温就能控制一般细菌的繁殖,肉及熟肉食品应贮存于10℃以下的低温条件,但对存在于海产品上的副溶血性弧菌无效,它耐低温,在低温冰箱中能存活几个月,因此,在吃凉拌海蛰时,用醋泡或用100摄氏度沸水漂烫数分钟。最后一个措施就是彻底加热,杀灭病原体及破坏毒素。肉类食品必须煮熟、煮透,肉块不宜过大,并保证加热时间,熟食品应及时食用,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存放,食前再重新加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四季豆中毒、农药中毒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四季豆烹调加热时要彻底,蔬菜水果上有残留的农药,食前要用清水多清洗或浸泡一段时间。
食物中毒分类 姚永青 穆丽苑
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的食品,或者把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有害的微生物一般嘴都很“刁”,喜欢聚集在营养价值高的食品中繁衍。比如放置时间较长而未经充分加热的熟肉、鱼、奶制品中,往往会有沙门菌;用蛋黄酱制备的饭菜是细菌最爱的“温床”。贮藏不当的罐头食品中,可能存在的肉毒杆菌,危害较大,所以千万不要食用已变形的罐头食品,一旦发现有肉毒杆菌中毒应立即住院治疗。水产品,尤其是被污染的贝类,最易导致病毒性食物中毒,80年代上海甲肝流行的罪魁祸首就是毛蚶。
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通常,食物中毒可同时引起恶心、呕吐和腹泻,或伴有其他症状。一般餐后少则半小时、多则48小时就可发病。其症状因进食的食物种类不同而异,总的来说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一天几次至几十次不等,个别的便中有脓血、粘液等。患者除有上述急性胃肠炎症状外,还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怕冷、发热、乏力、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吞咽及呼吸困难等,中毒严重者可因腹泻造成脱水性休克或因衰竭而死亡。
临床上常见一些食物中毒的患者,开始就医时,胃肠症状不很明显,主诉的症状都是:自冷、发热、头疼、乏力等,易与普通感冒相混淆,所以一定要注意鉴别。如果症状持续超过2天,不妨化验一下大便、血或呕吐物以明确病因。对于先后发病,症状大体相同,又曾食用过同一种食品的人群,应高度怀疑是食物中毒,尤其是在夏季高发季节。如沙门茵中毒常在餐后8—48小时发病,表现为水泻、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病程一般2—5天。
如何确诊食物中毒
我国对食物中毒制定了详细诊断标准,主要是以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最明显的特征有: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在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食物中毒不可小窥,它不仅危害个体,还常常危害在集体食堂(厂矿、机关、幼儿园、学校)就餐的人群,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发现食物中毒,如何急救
发现食物中毒的情况,切莫慌张。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对病人采取催吐、洗胃、清肠等急救治疗措施。由于反复呕吐和腹泻是机体排泄毒物的途径,所以在出现食物中毒症状24小时内,不要擅用止吐药或止泻药。需值得注意的是,人体水分大量散失可造成脱水,尤其是儿童及青年患者,必须及时补充丢失的液体,如喝水或通过静脉补液。第二,应及时报告当地的食品卫生监督检验部门,采取病人标本,以备送检。第三,要保护现场,封存中毒的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对已售出的应即时追回,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第四,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以免扩大中毒范围。
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一是生产经营者疏于食品卫生管理,对食品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环节中的卫生安全问题注意不够。此类中毒发生率最高,出现在学校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食物中毒多属此类。1999年9月11日发生在西安市胜利饭店的城运会部分运动员食物中毒、1999年9月15日西安市十余所中小学的食物中毒事件,均是由于食品生产、加工环境受到细菌污染而引起的。
二是滥用食品添加剂或使用非食品原料。继1997年山西朔州发生甲醇中毒、1998年江西毒猪油中毒事件后,1999年8月9日。广东省肇庆市又发生因食用掺杂液体石蜡的食用油引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多达681人,这是1999年9月底之前中毒人数最多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三是误食。主要是食用亚硝酸盐、河豚鱼、毒蘑菇和农药、鼠药污染的食物引起的中毒。这类中毒发生的数量较多,且中毒者病情危重,死亡率极高。3月3日,广西忻城县3名儿童因捡食被鼠药污染的红薯片,食后3人均中毒,l人死亡。5月11日,广东省汕头市一外地打工夫妇误食河豚鱼中毒,1人死亡。9月18~21日,重庆市石柱县黄鹤乡3户农民误采食毒蘑菇,9人食用后全部中毒,其中2人死亡。
四是群众食品卫生知识匮乏,食品加工、贮存不当,滥用农药。去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导致死亡的7人中。有6人是由于食用加工、制作不当的酵米面引起的。99年3月11曰,河南省周口地区478人食物中毒事件就是由于四季豆加工处理和烹调不当所致。卫生部门在对贵州省安顺市发生的鼠药中毒事件调查中发现,由于该村长期使用氟乙酰胺灭鼠,鼠药和沾有鼠药的食饵到处丢弃,环境已受到严重污染,村里无鸡、狗、猫存活,说明当地农民对急性剧毒鼠药和科学灭鼠知识一无所知。
五是投毒。近年来,卫生部已收到多起投毒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投毒物质常为剧毒鼠药或亚硝酸盐。2月2曰发生在重庆市彭水县6人中毒、l人死亡的亚硝酸盐中毒事件,7月5日重庆市南川2名儿童饮用注人“毒鼠强”的饮料后引起的死亡事件等,均属犯罪分子故意投毒杀人。这些案例提示我们,目前对剧毒品的管理仍有疏漏。
六是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不完善。截至9月底。卫生部共收到由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31起,中毒1108人,死亡59人,超过了总死亡人数的70%。这些中毒事件均是由氟乙酰胺、毒鼠强、“1605”、“1059”等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鼠药、农药引起的。可见,这些早该绝迹的东西仍在某些地区生产、销售和使用。此外,因农药使用不当造成上市农作物农药残留超过国家标准,也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一个重要原因。

怪病原来是中毒
明明是中了毒,可本人及家属却全然不知,还以为是得了什么怪病,结果常常失去救治良机,甚至导致二次中毒或多次中毒。近来媒体多有类似报道。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以下介绍几种食物中毒的识别和救治常识。
厨房里的提示
不吃病死牲畜肉,加工肉制品和海鲜时应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低温冷藏,方可有效防止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细菌性食物中毒。

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肉类、鱼、禽、奶、蛋类,中毒原因主要是食用了病死牲畜肉或在宰后被污染的牲畜肉,加工食品用具、容器或食品储存场所生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前未加热处理或加热不彻底。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主要来源于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中毒食品主要是海产品,其次为咸菜、熟肉类。禽肉、禽蛋类,约有半数为腌制品。中毒原因主要是烹调时未烧熟、煮透,或熟制品污染后未再彻底加热。因此,加工海产品一定要烧熟煮透;烹调或调制海产品、拼盘时可加适量食醋;加工过程中生熟用具要分开,宜在低温下储藏。
自制发酵食品要保持卫生,防止霉变,以杜绝椰毒假单胞菌、肉霉梭苗等中毒。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是我国发现的一种病死率很高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食品主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如糯米面汤圆、吊桨粑、小米或高粱米面制品。病死率高达40%-100%。所以,家庭制备发酵谷类食品时要勤换水,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不要直接接触土壤,以防污染。
肉毒梭菌中毒食品与饮食习惯有关,主要为家庭自制的发酵豆、谷类制品(面酱、臭豆腐。中毒原因主要是被污染了肉毒毒素的食品在食用前未进行彻底的加热处理。家庭自制发酵酱类时,应注意盐量要达到14%以上,并提高发酵温度,要经常日晒,充分搅拌,使氧气供应充足。不吃生酱。

严禁采摘和食用刚喷洒过农药的瓜、果、蔬莱。
有机磷农药是当前使用最广、品种最多的农药之一,国内每年因此发生中毒和死亡者居各种化学物中毒之首。食用喷洒有机磷农药不久的水果、蔬菜,用装过有机磷农药的容器“盛装食品,食用了有机磷拌过的种子,用受到有机磷污染的车辆、仓库运储粮食等都可造成中毒。

加工菜豆、豆浆等豆类食品时,一定要充分加热,以防其中的有害物造成食物中霉。
菜豆又叫扁豆、四季豆。芸豆、刀豆、豆角等,菜豆中毒致病物质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红细胞凝集素和皂甙有关。一般认为菜豆烹调加工方法不当,加热不透,毒素不能被破坏,即可引起食物中毒。加工菜豆要注意翻炒均匀、煮熟焖透,使菜豆失去原有的生绿色和豆腥味。
豆浆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是胰蛋白酶抑制素、皂甙。当豆浆加热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泡沫,此时豆浆还未煮开,应继续加热至泡沫消失,豆浆沸腾,再持续加热数分钟。当豆浆量大或较稠时,一定把豆浆搅拌均匀,防止烧糊锅底,影响热力穿透。

不随便吃不认识的鱼和蘑菇。
食用了含有河豚毒素的鱼类可引起食物中毒。河豚鱼的卵巢和肝脏毒性最强,肌肉和血液中也含有毒素。河豚鱼中毒的病死率为40%-60%,死亡通常发生在发病后4-6小时,最快的可在发病后10分钟死亡。渔民捕捞时必须将河豚鱼剔除,不得流入市场销售。消费者也应注意不擅自吃沿海地区捕捞或捡拾的不认识或未吃过的鱼。
我国毒蘑菇约有100种,据资料记载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毒蘑菇中毒多发生在夏秋阴雨季节,以家庭散发为主。由于辨别毒蘑菇非常困难,所以在采集野生鲜蘑菇时,一定要掌握相关知识,避免误采毒蘑菇食用而中毒。食入干毒蘑菇也可中毒。

鲭鱼中毒||甲醇中毒

何谓食物中毒?�
凡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入含有毒性物质(如升汞、砷剂及有机磷等)的食物以及食物本身的自然毒素(如毒蕈、有毒鱼类等)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均属于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特征是突然暴发、潜伏期短、易集体发病以及发病者均与毒性食物有明确的联系等。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因,可分为两大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于下列疾病:
①沙门氏菌属性食物中毒;②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③变形杆菌性食物中毒;④嗜盐菌性食物中毒;⑤肉毒中毒;⑥致病性大肠杆菌性食物中毒;⑦绿脓杆菌性食物中毒;⑧韦氏杆菌(耐热型)性食物中毒;⑨真菌性食物中毒。
(2)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于以下疾病:
①植物类急性食物中毒:a.“臭米面”食物中毒;b.发芽马铃薯中毒;c.白果中毒;d.火麻仁中毒;e.毒蕈中毒(毒蘑菇中毒);f.桐油中毒;g.苍耳子中毒;h.乌桕中毒。
②动物类急性中毒:a.河豚鱼中毒;b.动物肝中毒;c.鱼胆中毒。
③化学毒剂急性中毒:a.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b.急性氟矽酸钠中毒;c.急性锌中毒;d.急性砷中毒;e.急性锑中毒;f.急性重铬酸钾中毒。

食物中毒防制
提要 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特征、处理原则和预防措施。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防。
案例 某日下午4点起,某县中心医院附近居民数人先后因胃肠疾病症状来院就医,患者发病急骤,恶心、呕吐,腹泻呈水样便,无里急后重。体温38℃左右。到夜间10点前后,共诊治96例病人,医考虑可能是食物中毒。询问48小时内所吃食物,发现在上午7~10点都习了某饭店的猪血食用。当即报告县卫生防疫站。经调查县肉联厂于前一天加工猪血800余斤,煮后置热水中浸泡,次日出售。用盆接猪血时,猪体上泥土、粪便也滴落盆内。加工猪血的炊具、容器均未加洗刷或消毒,当天室温35~36℃。无菌操作采患者粪便8份,呕吐物4份,吃剩的猪血5份,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所有标本均检出沙门菌,未发现其他病原菌。未吃猪血的无一人发病。
我国建国四十多年来,对预防食物中毒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建立了食物中毒调查和报告制度,特别是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以来使食物中毒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目前仍时有发生。
我国各类食物中毒中,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占多数,约占食物中毒总起数的58.6%,其中又以沙门菌食物中毒占首位。
食物中毒有明显的地区性,肉毒中毒90%以上发生在新疆;河豚鱼中毒多发生在沿海与长江下游;农村多见农药中毒与粗制棉籽油中毒和桐油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除肉毒中毒外病死率低,多由受污染的动物性食品所致。其他食物中毒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发病分布较分散。
第一节 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一、食物中毒的概念
凡健康人经口摄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指被致病菌及其毒素、化学毒物污染或含有毒素的动植物食物)后所引起的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凡食入非可食状态(未成熟水果等)食物、暴饮暴食所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因摄入食物而感染的传染病、寄生虫病、人畜共患传染病等食源性疾病、或摄食者本身有胃肠道疾病、过敏体质者食入某食物后发生的疾病,均不属于此范畴。不论是一次性还是长期连续摄入“有毒食物”,凡是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也不是食物中毒。
二、食物中毒特征
虽然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症状各异,但一般都具有如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①潜伏期短,一般由几分钟到几小时,食入“有毒食物”后于短时间内几乎同时出现一批病人,来势凶猛,很快形成高峰,呈爆发流行;②病人临床表现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③发病与食入某种食物有关。病人在近期同一段时间内都食用过同一种“有毒食物”,发病范围与食物分布呈一致性,不食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种食物后很快不再有新病例;④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发病曲线呈骤升骤降的趋势,没有传染病流行时发病曲线的余波;⑤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多发生细菌性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发生肉毒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等。
三、食物中毒的分类
通常按病原学将食物中毒分为: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1.感染型食物中毒 包括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菌属、韦氏梭状芽胞杆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2.毒素型食物中毒 包括肉毒梭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1.有毒动物中毒 如河豚鱼、有毒贝类、鱼类组胺、动物内脏(过冬的狼和狗肝脏)、腺体(甲状腺等)所引起的食物中毒。
2.有毒植物中毒 如毒蕈、木薯、四季豆、发芽马铃薯、新鲜黄花菜、生豆浆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三)化学性食物中毒
食物被某些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亚硝酸盐、农药等污染,或因误食引起食物中毒。
(四)真菌毒素食物中毒
食入含有被大量霉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如赤霉病麦、霉变甘蔗等。
四、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
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主要有:①原料选择不严格,可能食品本身有毒,或受到大量活菌及其毒素污染,或食品已经腐败变质;②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等过程中不注意卫生、生熟不分造成食品污染,食用前又未充分加热处理;③食品保藏不当,致使马铃薯发芽、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增高、粮食霉变等都可造成食物中毒;④加工烹调不当,如肉块太大,内部温度不够,细菌未被杀死;⑤食品从业人员本身带菌,个人卫生不好,造成对食品的污染;⑥有毒化学物质混入食品中并达到中毒剂量。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应及时进行认真调查,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一、明确诊断和抢救病人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检,初步确定是否为食物中毒,可能由何种食物引起,并将情况及时向卫生防疫站报告,通知有关食堂、餐馆暂时封存可疑食物,保护好现场。同时,尽早及时就地抢救病人,重点是老人、儿童和重症患者。对已摄入可疑食物而无症状者也应严密观察。
二、现场调查
(一)中毒情况调查
当地卫生防疫站和有关部门接到报案后立即组织人中到现场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发病经过、主要临床表现、发生中毒的地点、单位、时间、中毒人数、重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可疑食物、进食范围及发病趋势、已采取的措施和待解决的问题等。
(二)现场一般卫生情况调查
了解餐具、炊具、用具、设备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炊事人员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状况,用膳制度等,分析可能引起中毒的原因和条件。
(三)确定中毒食物
1.详细了解病人发病前24~48小时内进食的各餐食谱,找出可疑食物。
2.进一步了解可疑食物的来源、运输、贮存情况、制作过程及出售中有无污染的可能。
(四)采样检验
对食剩的可疑食物、餐具及用具涂抹物、病人排泄物、炊事人员的手部等进行检验,查明病原。
三、现场处理
确定食中毒类型后,针对原因立即对现场进行处理,以防止事件扩大蔓延:①销毁引起中毒的食物;②针对污染原因及时督促改进;有传染病的炊事人员应暂时调离饮食服务工作,制定和完善卫生管理制度;③指导现场消毒。
四、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
加强卫生宣教工作,增强个人卫生意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标准,搞好食品卫生工作。
其他食物中毒及防治要点见表5-1。
表5-1其他常见食物中毒防治要点

⑵ 简答题:食物中毒有关知识,如急救处理、预防等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如农药)、

动植物性(如河豚、扁豆)和真菌性(毒蘑菇)食物中毒。食物中毒

既有个人中毒,也有群体中毒。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

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昏迷等症状。

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首先应立即停

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时,立即拨打中心120呼救。在急救车来到之前,

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

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

少毒素的吸收。如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

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

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

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如超过两小时),而

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用大

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保留食物样本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

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

测。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

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武警总医院急诊科主任王洁(靳晓方刘亚华整理)

//-->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如农药)、
动植物性(如河豚、扁豆)和真菌性(毒蘑菇)食物中毒。食物中毒
既有个人中毒,也有群体中毒。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
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昏迷等症状。
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首先应立即停
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时,立即拨打中心120呼救。在急救车来到之前,
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
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
少毒素的吸收。如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
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
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
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如超过两小时),而
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用大
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保留食物样本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
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
测。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
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⑶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有哪些大全 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収展的前提和基础,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关系到市场秩序的健康収展,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 QS 标识,丌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丌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丌洁、混有异物戒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収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吅物有収酵的气味戒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丌能食用。 3、丌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戒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丌用丌洁容器盛装食品,丌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 (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戒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戒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戒替换迚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兊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⑷ 如何加强收费站现场安全管理

为您粘贴以下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职工的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收费站的基础,因此要一手抓职工素质、管理制度,一手抓好硬件的管理,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全方位消除安全隐患,使高速公路事业安全、稳定、快速发展,收费站的安全可以说主要包括人、财、物三方面的安全。

人即人身安全:

做为收费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在横穿收费现场时,收费人员应当按照安全管理有关规定:一看二停三通过,宁等一分不抢一秒,防止意外的发生,这是对工作负责的表现,也是对自己、对家庭负责的表现。

财即是钱票卡安全:

我们应当切合实际,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通行费收入、票据、通行卡 “三专”“六防”,即专人、专房、专柜、防火、防盗、防水、防霉、防鼠、防丢失。上岗期间更应做好防抢等安全措施,例如经常检查消防器材、安防器材是否能正常使用,亭门是否反锁,做好突发事件预案,应急演习,时刻紧绷安全弦,这样才能做到遇事不慌,妥善处理。

物即是物品的安全:

主要表现在物品的防火、防盗,食用品的卫生上,夏天由于天气炎热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这就特别要求我们用心做好安全生产的各项检查工作,防患于未然。同时夏天也是疾病较多的季节,俗话说病从口入,关注伙房卫生应当做好伙房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清除卫生死角,防止食物中毒现象的发生。

做为一个收费人员,我对安全有着深刻的理解,安全以人为本,就是爱护和保护人的生命财产,把人看作世间最宝贵的。作为收费站的职工一定要遵守收费站的规章制度,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切实际做到“严、细、实”,提高安全意识。

所以我们要时时讲安全,日日讲安全,一点小小疏忽或许会对我们生命带来致命的危害,不要等事情发生了才去补救。随意乱穿车道,有些车辆或是因为没有注意车道有人或是因为刹车失灵,进入车道并不会减速,令人猝不及防,甚至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同时,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不要站在车道里面,司机不会料见你会躲,就在这没料到当中,事故发生了,所以我们更应该谨慎,应该关注安全,珍惜生命,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人伤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再小的细节不能放过,因为忽视了细节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态度决定一切,我想我们的安全管理也是一样的,必须做到用认真的态度对待安全问题,抓好了安全意识这个源头,安全事故就会少发生或不发生。如何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行动上注意安全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是常抓不懈的主题,个别人总是认为这是老生常谈,耳朵都磨出茧子。“我知道该怎么去做!”。说这句话的人往往思想上没有对安全引起足够重视,出事的往往也是这些人,等到真出了安全事故,悔之晚矣!安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它需要我们全员参与认真对待,所以说安全必须是常抓不懈的,安全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是常抓不懈的。

二、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杜绝安全事故出现: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不仅仅是一个爱岗敬业的问题,它更像是一个安全问题。例如由于长时间的封道造成收费广场大量车辆滞留,这时你要有礼貌同司机解释。开道时司机往往比较急,这样的结果必然造成收费站秩序混乱,形成车辆阻塞车道,谁也走不了的局面。如果你做不出正确疏导,就会有事故发生,如果你思想上安全不重视,自身业务技能差,收费广场秩序就会大乱,交通事故就会频发。所以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才能够有效地杜绝安全事故的出现。

三、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与安全管理创新:

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分工,做到工作安全有章可询,责任到人,杜绝违章操作。谁出了安全问题就由谁负责,并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防止更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些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条款及时修改,真正做到安全管理创新,以此增加职工的责任心与危机感。

四、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知识学习与培训:

除了日常的管理和考核严格要求外,还要有针对性地结合业务知识进行培训、考试。安全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学习、互相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教训,严格把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加强收费站安全管理:

严格落实上下岗、交接班措施,明确人员落实责任,严格执行落实进入收费亭反锁门制度。下一级的工作要对上一级负责,做到层层落实,重视防患于未然,每季度组织至少一次观看安全教育系列片,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⑸ 企业食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目的
本预案设定于员工食物中毒后的紧急处置,要求相关部门在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要沉着对应,要在保护自身的前提下,协助防疫部门做好查清毒源工作,防止二次中毒污染,同时要求稳定员工情绪,保障正常运行。
2适用范围
当员工食物中毒时,启用本预案。
3职责
3.1分管安全的副处长负责员工食物中毒事故的领导。
3.2站领导、总值班负责现场抢救指挥。
3.3当班班长、稽查员负责现场控制。
3.4办公室、监控室负责通讯联系(市、区防疫疾病急救中心:***)
3.5办公室负责控制现场的后勤保障,并封闭食品毒源,协助防疫中心查清食品中毒源,防止二次中毒。
4工作程序
4.1报警
当中毒事故发生(非)当事人应立即向当班领班汇报。当班领班发现当事人有呕吐症状,疑似食物中毒,立即向站领导、总值班报警。站领导、总值班立即赶到现场,掌握现场情况,首先查明是否食物中毒、发生时间、中毒人数,掌握第一手资料。
4.2当班领班指挥稽查人员控制现场,严禁人员接触食物毒源。
4.3根据中毒情况由站领导、总值班拨打(市、区防疫疾病急救中心)请求支援,进行抢救。
4.4核实上报,根据事故发展情况核实清楚由站领导、总值班向管理处负责安全的副处长汇报。管理处分管副处长接报后,根据情况作出决策,布置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进行抢救,根据《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和抢救需要向公司领导汇报,必要时赶往现场或在管理处或以其它适当方式领导抢救工作。
4.5在控制中毒现场的同时,封闭食品毒源,协助防疫中心查明食品中毒源,防止二次中毒。
5指挥
5.1站领导、总值班在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赶赴现场指挥,必要时可成立临时指挥小组,由现场最高领导任指挥长。
5.2发生重大食品中毒事件时,管理处分管领导接报后应赶往现场协助现场指挥。
5.3首先组织人员隔离、封闭食品中毒源。做好通风工作,确保现场人员安全,稳定收费人员情绪,阻止事态进一步扩展。
5.4根据事故严重程度,要求交警配合疏通道路,进行抢救。
5.5根据事件发展的性质,配合协助公安、防疫部门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进行抢救,尽量减轻损失。
6抢救结束后的处置

6.1对制作现场及餐具、灶具、橱具进行清洗、消毒、通风,防止二次污染中毒。由办公室将善后处理结果向站领导、总值班报告。

6.2对冷藏、冷冻食品经防疫部门检验后方可食用。

6.3事故处理完毕后,由现场总指挥总结应急抢救工作的经验教训,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完善预案,并报管理处安全生产办公室。

⑹ 收费站如何做好夏季食品安全工作

严把安全思想关。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形式,进一步提高职工日常防病知识,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学习《食品卫生法》,明确食堂安全责任人,把食堂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严把食品采购关。实行专职食堂管理员管理制度,严把食品的采购、加工、储存等环节,做到生熟隔离,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同时定期对厨具按规定及时消毒,确保食品安全卫生。

严把卫生消毒关。加强站区卫生管理,对宿舍区域、厨房、餐厅等易滋生蚊蝇处定期喷洒灭蚊蝇药品,组织人员定期清除院内杂草、杂物和垃圾。 针对夏季高温储存难的问题,尽量少存食品,确保食品新鲜、卫生。

严把就餐环境关。定期对食堂及工作人员的卫生进行全面检查,监督他们是否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程序进行操作,对空调做到定期检修、清洗、保养。良好的后勤保障工作,有效地激发了职工热爱本职的工作积极性。

严把科学膳食关。每天根据实际用餐人数合理安排,确保饭菜的数量和质量,尽量争取做到每餐无剩余饭菜,防止引发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有效保证全站职工的饮食安全。

⑺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是什么意思主要内容是什么做些什么

⑻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是什么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如下: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东西时不要狼吞虎咽;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2、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3、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4、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5、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6、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⑼ 餐饮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有哪些

餐饮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如下:

1、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2、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3、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

4、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

5、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防止食品变质,保持或增强食品的营养,改善或丰富食物的色,香,味等。

阅读全文

与收费站食物中毒知识培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市场营销原理16版 浏览:910
爱心企业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14
幼儿大班大型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93
关于服装品牌的微信营销解决方案 浏览:767
销售开业活动策划方案ppt模板 浏览:300
趣味游戏促销活动 浏览:931
儿童餐会策划方案 浏览:486
网络营销的最基本职能 浏览:88
电子商务销售方式 浏览:993
杭州雅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536
社区活动方案策划书旅游 浏览:854
桑拿室营销方案 浏览:367
市场营销考研能考什么专业 浏览:496
秋秋游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71
档案员培训方案 浏览:435
2016国庆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38
培训中心暑期招生方案 浏览:372
公司员工生日会和感恩节策划方案 浏览:85
橄榄油营销方案 浏览:873
东莞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浏览: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