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急救援技能培训主要培训哪些内容
企业来安全管理人员应急救援技能自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采用理论与具体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从应急管理、应急事故现场伤员紧急救护、危化品应急知识、应急救援装备使用、案例分析及实操练习等方面,提高了应急救援人员的事故防范能力,
安全教育内容:
1、安全技能教育
(1)本岗位使用的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构造、性能、作用、实际操作技能。
(2)处理意外事故能力和紧急自救、互救技能。
(3)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技能。
2、安全知识教育
(1)本企业一般生产技术知识.
(2)一般安全技术知识.
(3)专业安全技术知识。
3、安全法规教育
(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
(2)行业安全生产法规.
(3)企业安全生产规章.
4、安全思想教育
(1)思想教育
(2)纪律教育
② 救护常识
意外不可避免,但遇到突发情况时要学会镇定,下面分别介绍当遇到触电、溺水、毒蛇咬伤、煤气中毒、烧烫伤意外情况的急救常识。
一、触电
1、要立即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用带有绝缘柄的利器切断电源线,自己不可接触到电源,避免自己也触电。
2、切断电源后,若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均未停止,此时应将触电者躺平就地,安静休息,不要让触电者走动,以减轻心脏负担,并应严密观察呼吸和心跳的变化。
3、若触电者心跳停止、呼吸尚存,则应对触电者做胸外按压。
二、溺水后急救
1、上岸后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和水草,仰头举颌或双手抬下颌开放气道,开放气道后应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2、对有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现场心肺复苏术,包括开放气道、清除口鼻内异物如泥沙、水草等、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注意心跳、呼吸恢复后可能重新停止。在现场抢救同时应组织后送。
三、毒蛇咬伤
1、急救原则是及早防止毒素扩散和吸收,尽可能地减少局部损害。蛇毒在3-5分钟即被吸收,故急救越早越好。
2、绑扎伤肢,在咬伤肢体近侧约5-10厘米处用止血带或橡胶带等绑扎,以阻止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然后用手挤压伤口周围或口吸〔口腔粘膜破溃者忌吸〕,将毒液排出体外。
3、冲洗伤口,先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0.1%高锰酸钾或净水反复冲洗伤口。
四、煤气中毒
立即切断煤气祸根,把患者送至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卧床、保暖,纠正缺氧,或送医院继续治疗。
五、烧烫伤
立即用凉水连续冲洗或湿敷受伤部位;避免受伤部位再损伤,避免伤口污染,稳定伤者情绪,止痛,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送医院积极治疗。
③ 简述现场急救的基本技术要点
关于现场急救原则,主要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和稳定,进而减少患者出现伤残的概率。因此,在进行现场急救的过程中,施救人员应该严格遵循原则对被救人员进行急救,以此保证被救人员能够得到有效救治,那么现场急救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1 现场急救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1.1 安全原则
所谓安全原则,主要体现在五方面:(1)现场环境安全;(2)医疗物资安全;(3)刑事安全;(4)诊疗安全;(5)民事安全。
1.2 科学原则
该种现场急救原则主要是在公认的技术规范基础上,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 进行个性化处理。
1.3 人本原则
该种现场急救原则主要是指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将患者的根本利益作为导向进行医疗操作。
2 现场急救程序
2.1 确保安全;
2.2 初步评估和处理;
2.3 启动急救反应程序;
2.4 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2.5 合理安全转运
3 现场急救原则在现场急救程序中的具体表?
3.1环境安全
首先需要明确安全对象,具体有:(1)施救人员;(2)被救人员;(3)现场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和围观人员。
最后需要根据不同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安全方式以及措施进行急救。比如,如果怀疑某现场发生煤气泄漏,切忌不可按电门铃或者使用电话等,因此在进入现场之前一定要将可能产生火花的装置关闭。又如在处理交通事故时,施救人员需要在距离发生事故位置的50米到100米处设置标志物,并且要对该段道路交通进行有效控制,当汽车引擎已经关闭,同时已经采取制动之后,才可以采取急救措施。再如,当处于触电现场时,首先应该采用正确方式断开电源,然后将触电人员与电线进行分离,确保触电人员已不带电之后方可进行急救。
3.2 诊疗安全
关于诊疗安全,主要体现在诊疗技术安全和沟通安全两方面。
(1)诊疗技术安全:主要是需要选择国际医学界公认,且具有权威性的诊 疗技术对被救人员进行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急救过程中出现争议,耽误救治时间。
(2)沟通安全:由于现场中的被救人员受到突发事故刺激,很可能产生应激性心理障碍,所以施救人员需要对其采取特别的急救方式,也就是需要与被救人员以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进而避免被误解,促使诊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3)特别注意:施救人员需要从正面靠近被救人员;要向被救人员以及其家属大声说明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对被救人员以及家属进行适当安慰,进行安慰时的语言要简单明了,说话态度要和蔼等,以此取得被救人员以及家属的配合;如果被救人员为婴幼儿或者是小孩,一定要征得其监护人的同意方可进行急救。
3.3 民事安全
该原则主要体现在施救人员应该履行各种告知义务,也就是尊重被救人员以及家属的告知权利。所以需要施救人员将进行急救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在对被救人员进行急救的过程中,所有的诊疗行为都应该在取得被救人员以及其家属同意之后进行,同时施救人员还要清晰记录和保存好各种诊疗凭据。
3.4 刑事安全
在现场急救过程中,要留心现场的刑事可能,保证施救人员自身以及被救人员的安全;另外,对于可能与刑事侦察或者刑事鉴定相关的证据以及证物要进行妥善保管。
3.5 医疗物资安全
(1)要对医疗设备进行合理有效使用,并且要对诊疗行为进行有效规范;
(2)要严厉杜绝因为不正确使用医疗设备造成的医疗安全事故;
(3)在进行医疗救治的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医疗垃圾都应该用专门的器皿进行收集和储存,切忌不可将其遗留在现场;
(4)一定要对医疗设备进行妥善保管,避免造成医疗设备丢失或者损坏。
4 初步评估和处理
在进行现场急救的过程中,首先:现场环境安全是进行急救的前提条件,避免对急救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延误和对急救人员的伤害;而且在进行现场急救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严格遵守以上原则,还需要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估。
在进行现场急救的过程中,被救人员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病情以及伤害,所以要求施救人员能够对被救人员的生命体征进行详细评估,进而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所以评估的内容主要有:(1)被救人员的意识;(2)气道情况;(3)呼吸情况;(4)循环。
5 启动医疗急救反应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针对意外事件所创建的专门体系,也可能是机构。关于医疗急救反应系统的启动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利用集群通信系统,如800M的无线通信;也可以使用移动通信设备进行求救;
(2)如果情况十分危急,可以直接拨打急救电话,或者拨打"120"。
6 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在对被救人员进行现场急救时,如果被救人员的基本生命体征已经得到稳定,就需要对被救人员进行更加详细的体格检查,也可以利用相应医疗仪器对 其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
在对被救人员进行完详细检查之后,需要根据检查结果对其进行相应处理,以保证被救人员能够接受最及时有效的治疗。
7 合理安全转运
7.1 施救人员一定要遵守就近、就伤、就能力的原则,将被救人员转送到最近的定点医院进行及时救治。
7.2 如果现场事故是比较大型的灾难事故,就需要经由“120”调度中心进行统一安排和分流。
特别要取得围观人员的协助,以此推动现场急救工作顺利进行下去,需要围观人员进行协助的事项主要有以下四点:
7.2.1 关于现场安全这一方面,可以取得围观人员的协助,比如协助指挥交通,维持现场交通以及人员秩序。
7.2.2 围观人员还可以协助施救人员对其他旁观者进行疏散,保证现场急救的 环境足够充裕,使空气能够正常流通,同时也能够有效保护被救人员的隐私,使被救人员感受到被保护和尊重。
7.2.3 围观人员还可以协助施救人员对被救人员进行伤势处理,主要是需要围观人员能够采用直接压迫法对被救人员的伤口进行止血处理,并且能够协助施救人员简单固定以及搬运被救人员。
7.2.4 围观人员还可以进行一些其他协助工作,比如帮忙拨打求助电话,传递急救或非急救所需的物品,协助搬运伤员,安慰被救人员,协助施救人员稳定被救人员的情绪,记录被救人员的基本资料,疏通交通秩序,方便救护车进入现场等。本文转载于天津急救培训网
④ 现场工作人员应经过紧急救护法培训,要学会什么
首先是学会自我保护,撑握基本的伤口止血、包扎要领,熟悉触电急救基本技能,学会口对口吹气法,胸外心脏挤压法的正确操作方法。
⑤ 急救技能培训内容
急救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术啊,吸氧术,各种包扎术,吸痰,电击等等
⑥ 希望学习哪些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
一、应急救护概念
应急救护是指在发病或意外伤害的现场,在专业医护人员抵达现场之前对伤病员采取的救助行动。急救不只是提供身体受伤或不适的初步救护,也包括为因经历或目睹灾难而情绪困扰的人提供心理支持。
1、应急救护模式:立足于事发现场,依靠“现场救护者”(第一反应人)对伤病员实施正确、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争取时间为医院救治创造条件。
2、强调“现场救护者”(第一反应人)的作用:现场救护者是指在现场为伤病员提供紧急救护的人,任何经过急救培训的人都可以是现场救护者。
3、强调“救命黄金时间”:对一些急危重伤病员特别是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要特别强调黄金急救4分钟的理念,要把握急救的时效性,争分夺秒抢救伤病员生命。
4、应急救护目的:挽救生命,防止病情、伤势恶化,促进恢复,减轻伤残。
二、现场救护者在现场
1、评估环境:确保救护者和被救护者的安全,分析事故原因、人数,环境不安全切不可贸然进入现场。
2、判断病情、伤情:重点观察意识、气道、呼吸、心跳、瞳孔等情况。
3、 呼叫求救:呼叫周围的人,及时拨打120、110、119等救援电话。
4、 现场救护:利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伤病员进行及时救护。
三、应急救护的基本原则
1、先救命后治伤。
2、处理伤员时,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急症和重伤员,然后处理轻伤员。即先急后重、先重后轻,在急救人员少、伤病员多的情况下,要对那些经过应急救护能存活的伤员优先抢救。
⑦ 企业急救员需掌握什么知识
一、急救员必须持证上岗,认真学习安全急救知识,确保对急救技术做到应知应会,技术熟练。
二、对现场发生的伤病事故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对处理不了的伤病,要立即联系现场负责人和医疗机构,确保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防止贻误最佳治疗时间。
三、坚守现场,预防万一,随时接受上级部门监督检查。
四、在现场宣传各类受伤人员的急救知识和日常防病知识,使群众学会防病急救的基本技能,做好自救和救死扶伤工作,以减少疾病和伤亡事故的发生。
五、组织对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查体工作,根据查体结果向现场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如实汇报。
六、负责定期、不定期组织班组骨干人员学习和实践训练急救防病技能,并进行理论考核,确保普及急救防病知识。
七、确保急救药品、器材的配备和急救药品的质量。
⑧ 急救知识培训内容有哪些啊
急救知识培训内容如下:
1、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心脏病急症及其他危重急症绝大多数是发生在医院外的环境下,现场急救争分夺秒,在医务人员赶到之前。第一急诊急救知识培训内容目击者;肩负着尤为重要的责任。
2、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较轻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
3、当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的开展人员急救是事故应急处理的首先要做的,是挽救生命、减少损失的首要任务,如果不能及时的开展现场急救,很有可能导致本可以避免的人员伤亡发生。
4、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5、当事故发生后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开展急救,直接关系急救是否能够成功,人员生命是否能够挽救,因此当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在第一时间能对受伤人员开展现场急救,并且及时联系专业急救人员前来支援,在专业急救人员未到之前,现场人员不应放弃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