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培训大全 > 农村劳动力转培训计划

农村劳动力转培训计划

发布时间:2021-12-11 10:45:54

❶ 如何发挥职业学校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作用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成为各行业,一定要输送学历+技术的技能人 级各类培训机构和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和才,可以采取先学历教育再培训的方式进 战略重点。尽快转变办学模式、办学机制、行。目前,有将近1亿农民作为劳动力已 办学体制,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订单式”培经转移了,但这些人普遍科技素质低,只 养,把农民科技培训职能同劳动力转移培有通过转移后的职业培训,才能实现从 训相融合,确保培训后农民实现转移和稳“转移到转化”的飞跃,

❷ 如何办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

第一步:实现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按照规定准备办理转移就业登记的有关材料。

第二步内: 农村实现转移就容业人员将应提交的材料整理汇总后直接或通过村级就业服务组织报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

第三步: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对农村实现转移就业人员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将转移就业登记内容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子系统,并打印《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登记表(确认)》,本人确认并签字后加盖转移就业登记专用章。

对未持有《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的农村劳动力,按照农村劳动力求职登记要求核发证件。

第四步:乡镇社保所将相关材料整理留存,将相关原件材料交还农村劳动力本人。

(2)农村劳动力转培训计划扩展阅读

持有《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的,需提交:

1、本人填写并签字确认的《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登记表》;

2、被各类用人单位招用的提交劳动合同书或聘用协议书;

3、从事个体经营或自主、合伙经营的提交《营业执照》副本或其它法人证书副本、合伙经营证明等;

4、村级组织或其它聘用部门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

5、其它可证明实现转移就业的书面材料等。

❸ 如何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开展“创业培训”

今年以来,汤山街道劳保所以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为着力点,创新性、多形式地开展农民素质培训,累计培训劳动力培训132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704人,再就业154人,创业培训83人,新生劳动力64人,外来劳动力培训115人,在职职工培训200 人,通过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农民职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是结合主导产业,推进“按需培训”。贾乾勇先生指出结合汤山区域产业特点,立足特色农产品,邀请专家和种植养殖能手授课,形成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和产业农技员各行其责的产业服务体系,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通过培训,推进了农业产业提升,培养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结合市场需求,突出“重点培训”。通过座谈会、走访调查等途径,了解企业实际用工需求,积极探索“校企联合”、“政企联合”等培训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计划地开展电工、烹调、餐饮服务、园艺等技能培训,使培训合格人员能够一上岗就成为岗位能手,缩短企业自我培训时间。

三是结合人员特点,开展“创业培训”。做好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积极开展从业人员培训,鼓励外出难、文化程度偏低的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妇女积极加入到创业培训当中;对有意回乡创业的城乡劳动者,开展经营人才创业培训,同时加强创业理念、创业技巧等创业知识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编辑:贾乾勇)

❹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人只能享受一次吗

一,是的,目前来说,只能享受一次培训,增加二次培训,目专前还停留在建议的阶段;属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是指对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
3,培训以尊重农民意愿和农民直接受益为前提,以市场运作为基础,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目标。

❺ 什么叫农村劳动力培训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指对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培训以尊重农民意愿和农民直接受益为前提,以市场运作为基础,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目标。

❻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职业技能培训吗

农村劳复动力转移培训属于职业制技能培训,取得的证件是国家通用的。
国家通用的证书分三类:
第一类是从业职系的从业资格证,取得这个证书就可以从事该职业,不表示水平的高低,只是取得资格。如汽车驾驶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爆破操作证、氧焊电焊切割证、起重机操作证等。
第二类是管理职系的职称证,表示管理水平的高低,分三个等级,员级、中级和高级。如专业技术工程领域有:技术员(助理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三个级别;行政管理领域有:政工员(助理政工师)、中级政工师、高级政工师三个级别;经济管理领域有:经济员(助理经济师)、中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师三个级别;财会管理领域有:会记员(助理会记师)、中级会记师、高级会记师三个级别等。
第三类是专业技能职系技能证,表示技能水平的高低,分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级别。专业技能职系是我们国家最庞大的技能队伍,国家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持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就业的职业工种有100多个,而且不断增加。

❼ 如何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能给他们带来经济收益的肯定都愿意培训。

❽ 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

加入WTO初期,结构性失业和下岗职工问题交织在一起,增加城市就业压力,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来巨大困难。面对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寻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1.大力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优化就业结构

目前,我国以粮棉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有两大弊端:一是与现阶段城乡居民的消费、营养结构不相适应,与市场脱节,不利于农民增加对劳动的投入。特别是我国进入小康阶段后,食物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逐步下降,2001年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6%,相当一部分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对高质量的农副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目前农副产品质量较低,销售困难,降低了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二是与人多地少的国情不适应,不利于农业吸纳劳动力。粮棉等传统农产品的生产属土地密集型农业,其发展与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都会产生矛盾,同时也难以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竞争。为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农业的挑战,我国应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发展多样化的高质量农业,既增强农副产品的竞争力,又改善就业结构。

2.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步伐,增加就业岗位

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不仅是解决农民个体小生产与变化莫测的大市场对接困难的有效手段,而且可以拉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程度较低,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和层次都不高,这样,农村消化劳动力能力有限。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创办龙头企业,推动种养大户办经济合作组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领农民致富,是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有效途径。

3.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减少政策性限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进程与增加就业成正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从业人员就增长6%以上。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难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应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减少政策性限制,为农民进城、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降低成本提供方便。工业化是推进城市化的主要力量,但目前我国乡村企业分散,不利于城镇规模的扩大,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不利于吸纳大批剩余劳动力。因此,要注意引导乡村企业向城镇集中发展。

4.大力组织劳务输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层次和水平

劳务输出是过去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手段,是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补充。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体力型劳务输出越来越困难,迫切要求劳务输出提高层次,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从目前劳务输出情况来看,85%以上是自发转移,盲目无序流动情况严重,增加了转移成本。所以,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组织力度,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加强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合作与交流,建立劳务中介组织,提高劳务输出有序化程度,加强劳务输出的管理和待转移劳动力的培训。

二. 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十分明显:

1.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村劳动力流出地多是经济落后地区以及人口与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地区,有限的耕地资源与无限大量增长的劳动力构成我国农村发展中最大的矛盾,也是农村现代化的限制因素。乡镇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的缺乏,以及资金替代劳力效应的作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也很有限。大规模外流使农村劳动力由闲置资源变为财富,有效地减轻了流出地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和经营大户的流转与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改变劳多地少、务农收入过低的状况。

2.增加了农村收入,为农村发展注入了资金,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外流劳动力增加的收入,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增加了农村社会购买力,而且把部分收入用于发展农村经济。另外,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也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促进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3.劳动力外流转移的稳定性,促进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劳动力外流以及就业转移的稳定性,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比较宽松的环境。目前我国农村一方面受到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冲击,消费需求变为质量和数量并重,促进农村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激化,要求必须加决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使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进行。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既为“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地和资金条件,又为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信息条件,促进了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体化经济实体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化。

4.产生广泛的回归效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一般都流向城市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不仅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技术,增长了才干,积累了资金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回到故乡参加经济建设,创办乡村企业或发展成种养大户,既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带动其他农民致富,在农村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思想解放、观念较新,生活方式也与农村不同,对周围农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和进步。

5.有利于农村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沟通城乡关系

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使有限的分散的农业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促进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可以形成先进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良性局面,建立城乡经济联系,沟通城乡关系的作用;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与此同时,也不要忽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消极作用。农业生产目前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方式,优质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生产劳动力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矛盾加剧,致使农业经营粗放、抛荒等现象时有发生,农业技术难以推广。

总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加强劳务市场管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三农”问题圆满解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创造条件。

❾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介绍

农村劳动力转抄移培训是指对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培训以尊重农民意愿和农民直接受益为前提,以市场运作为基础,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目标。

❿ 如何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建立师资队伍,准确掌握培训需求,科学确定培训内容,紧跟生产环节,因人、因时、因地开展培训

阅读全文

与农村劳动力转培训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五种电子商务模式 浏览:455
药品营销策划方案附件 浏览:974
山东微信营销公司 浏览:876
广东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浏览:421
种植专业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869
小学炊事员培训方案 浏览:972
酒店前厅营销活动方案 浏览:34
网络营销属于物流 浏览:489
市场营销易正伟 浏览:981
营销微信的头像 浏览:433
教师培训会议方案 浏览:692
企业网络营销的大数据之路 浏览:921
产品促销活动策划书 浏览:517
爱心资助贫困策划方案 浏览:726
风筝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81
盐城房地产市场营销论文 浏览:558
文明工地策划方案 浏览:927
元旦促销活动短信 浏览:349
中职网络营销试题及答案 浏览:487
电子商务概论单选题 浏览: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