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6、高考改革,大力整治教育培训市场,这是教育部门开出的 教育行业治理重拳
是的。抄
各地要在党委、政府的领袭导下,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民政、人社、工商等部门共同负责的省、市、县三级工作机制,全面做好组织实施。县级教育、民政、人社、工商(市场监管)等部门要联合公安、消防、城管和乡镇(街道)等相关部门,密切协作,摸清情况,集中整治。
对于与中小学校和教师有关的增加学生课外负担的不良行为,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治理。对于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开展学生课后服务政策情况,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督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牵头建立《白名单》,公布无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名单;建立《黑名单》,公布有安全隐患、无资质和有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名单。
(1)教育培训机构改革扩展阅读:
整治教育培训市场的相关要求规定:
1、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等)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
2、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❷ 越来越多的人提倡教育改革,可是在当今的情况下,我们能接受新模式吗
在课堂上,老师面对的是众多学生,老师教授的知识就是要教给学生的,所以学生是才是主体,也就有了“以人为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还是得由学生来进行自己来处理,这也是我们经常讲到的以人为本,老师只是引路人,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去做,这并不是对老师的要求低了,而是更高了,因为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太快了,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在课外获得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这就需要老师要有更加渊博的知识来进行授课。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像语数英是主科,这是长久以来就是这么认为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增加了信息技术课,美术课等一些人物素养的科目,我们希望我们的视野得到更加地开阔,不仅成绩好,同时自己的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提高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
❸ 没有营业执照培训教育机构改革房租涉嫌违约金吗
❹ 对于教育培训机构,你有什么看法
校外培训机构是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产物,有它的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在我国应试教育的作用下有它积极的一面,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时期它又表现出消极的一面。
总体上说,培训机构是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的。另外,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就那么一点知识面,学校教过了,再去培训班的重复教学没有意义?所以大多数培训班采取的都是提前教学,参加培训班的提前学过了,到了班级肯定比没学过的要知道得多一点,这样看起来是有效果的,其实这样的效果对孩子的学习是没什么好处的,他们可能会因此养成上课不认真听讲自以为是的坏毛病,而在学期结束的时候考试成绩不见得比没上培训班的好到哪里去。有些孩子上培训班都是家长给上的,可能还上了好几个,孩子忙得不可开交,疲于应付,慢慢的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❺ 2021教育改革有哪些新变化
变大大致如下:
1、学生作业变少了
双减政策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布置书面作业,平时的任务尽量在学校完成;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中学生的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1个半小时。说实在的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就应该做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事,过早的榨取他的天赋的话,难免保证不出事故。
2、课后服务全面普及
教育部要求5+2课后服务全覆盖,所谓的5+2课后服务就是小学生和初中生要求每周开展5天的课后服务,每次不低于两个小时。这么一延长时间的话,学生放学的时间刚好和当地家长下班的时间吻合了,各位家长能下班之后接孩子了,也不用请假接孩子,回家还得拉拉个脸给孩子批作业了。
3、中学可以开展晚自习
中考改革之前,中学一般不开展晚自习,一般学生放了学就直接回家了,尤其是以区域分学校的学生。但是随着中考改革,中考越来越严格,学生考普高的几率最多也才50%,因此把晚自习放开了。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来准备中考了,尤其是地理和生物更有时间来准备了。
4、教师补课会被撤销教资
现在很多老师要么自己开辅导班,要么去被人的辅导班里代课,这是他们的营利方式。而此次双减政策表示,将严厉对有偿家教的教师处罚。没有惩处之前几乎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老师课堂上不讲真东西,学生想听真东西必须参加他开办的辅导机构,这次出手也是大快人心,保证教学质量。
双减简介: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同年8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专门通知,拟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双减
❻ 教培时代结束,新东方今后将会何去何从
新东方在未来可以进行转型,在去除中小学学科服务的同时,可以发展成人教育培训以及留学服务等方面的项目。这些项目和双减政策完全无关,机构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干。
教培时代已经结束了,我国出台了双减政策。课外教育培训机构在夹缝中求生,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机构早就已经倒闭,行业里的几大巨头还在苦苦挣扎,不过发展都遭到了阻碍。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宣称自己已经向贫困地区捐献了八万套桌椅,并且说教培时代已经结束了。这是一个时代的落幕,非常让人感伤,毕竟小编曾经也购买过新东方的课程,也有喜欢的新东方的教育名师。
1、新东方正在积极寻求突破当中。
在关停一些校区的同时,也在找另外的发展途径。有消息透露,新东方或许会转型做直播,现在的直播行业这么火爆,新东方教育又是全国知名的教育机构,开直播的话,说不定还有一丝转机。
你有接受过新东方的服务吗?
❼ 教育培训机构中的股权改革
这属于经济范畴,由投资者决定
❽ 教育改革对培训机构的影响
大部分教育机构不允许再开办课程了。冲击力很大。
一教育机构的特点
(1)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培训,超出3000多亿的市场,并且正以每年30%速度急速增长,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目前,我国现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小学生在课后接受各种各样的辅导,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需求群体市场。
(2)幼儿教育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近两年来,中国教育市场迎来了培训行业投资高峰期。除去风险投资商的青睐,国际教育集团参与度也在提高。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教育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多。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
二教育的社会意义
(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2)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每个时代亘古不变的文化传播手段,没有教育的国家,缺乏教育的国家就是过家家。
❾ 2021年培训机构最新政策
2020年的疫情让校外培训机构受到重大影响,很多机构纷纷转到线上授课,虽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然而2021年的国家教育政策让校外培训机构人心惶惶,那么在2021都有哪些教育政策呢?尼克国际少儿英语为您整理了2021年上半年校外培训机构政策,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摘。
1月
大力治理校外培训机构。2021年1月7日至8日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2021年工作的重点是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重点整治唯利是图、学科类培训、虚假广告等不良行为。
四不两直。1月16日至17日,北京市教委督查组以“四不两直”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重点督查。
寒假期间规范校外培训机构。1月28日教育部发出提醒,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寒假期间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必须停止一切线下校外培训活动。
北京市暂停校外培训和集体活动。1月23日,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北京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暂停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
3月
2021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各级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理力度,开展专项治理。落实国家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
3月31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近期检查发现校外培训机构存在问题的通报》,称在近期开展的执法检查中,发现相关区部分恢复线下教学活动的校外培训机构,依然存在不符合工作规范要求的问题
4月
2021年4月2日,教育部在新闻通气会上就《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校外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直播类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
2021年4月1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把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
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四川、江苏、福建、陕西、安徽、山东、吉林、湖南、黑龙江等地也纷纷出台整顿校外培训机构政策,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
5月
5月21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
会议强调,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收费监管,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要完善相关法律,依法管理校外培训机构。
5月25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教育培训广告发布标准》,要求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不得明示或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不得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6月
2021年6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5月份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强化市场监管检查,检查发现,15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虚假宣传违法行为,13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价格欺诈违法行为,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顶格罚款。
受疫情影响,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惠州市校外培训机构停止下线教学。
2021年6月15日,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明确其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职责。
2021年6月15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发布校外培训机构风险提示。
2021年6月23日,国务院部署进一步做好高考考生志愿填报工作,严禁相关媒体、培训机构、中学、个人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复读生”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