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秋
冬季有四件事不要做:
在冬季,有些看上去合理的措施,也不要随便去做,否则就会起反作用。
痒了想挠不能挠:冬天因干燥感到浑身发痒时,切不可用手抓搔,否则易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防治方法是多饮水,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少饮烈性酒,勤洗澡,勤换内衣。瘙痒严重者,就要看医生,对症涂些药物软膏。
受冻想烤不能烤:手脚受冻,烤烤火加加温好像是应该的,但不可取。冬天手脚长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如果马上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局部性淤血。轻的形成冻疮,重的造成组织坏死。所以,受冻的手脚只能轻轻揉擦,使其慢慢恢复正常温度。
唇干想舔不能舔:嘴唇干了,不能用舌舔来增加水分。因为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用来滋润口腔和消化食物,里面含有淀粉酶等物质,比较黏稠。舔在唇上就好像抹上一层糨糊一样,风吹后水分蒸发,淀粉酶粘在嘴唇上,因而干得更厉害,甚至造成嘴唇破裂流血,引起化脓感染。因此,嘴唇干裂时,可用热水洗净,抹上一层香脂或甘油,平时多喝开水,多吃些蔬菜、水果。
天冷想“猫”不能“猫”:我国北方有个“猫冬”习惯,冬天一到,一些无事做的人便“猫”进小屋不愿意动。但是,如果居室紧闭一冬,有不少灰尘积聚,污浊的空气也容易让人得病。所以,冬天居室应适当除尘通风,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预防疾病。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抵御和杀死多种病菌病毒,并可有效预防流脑、流感、麻疹等疾病,在冬天晒太阳,还可以预防小儿佝偻病和老人骨质疏松症。因此,天气好时人们要多到户外走走,晒晒太阳,呼吸更多新鲜空气,适应气候的变化。
❷ 小班秋季预防疾病小常识
秋季天气干燥,由于孩子皮肤娇嫩、呼吸频率高、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如果饮水和饮食调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发现教育小编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希望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关注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孩子的健康。
1.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主要症状: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易感人群: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3、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4、雾霾天气等,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5、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6、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2.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
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❸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有哪些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包括肠道传染病的预防,虫媒传染病的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用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进食后发病。
二、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虫媒传染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传播或者鼠类传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三、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3)秋季常见病防治知识培训记录扩展阅读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1、疫苗的接种,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能有效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时,要及时进行治疗。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2、讲究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不暴饮暴食,实行分餐制,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罐头食品出现鼓起,色香味改变的情况,不可食用。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3、养成良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多喝水,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搞好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不随地吐痰,勤晒被褥、勤换洗衣服。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各种垃圾及时处理,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
4、根据气候变化适量增减衣物,秋季温差较大,气温变化幅度也增大,容易患扁桃体炎等病症,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引发严重危害,因此要特别提防,以免病痛的“侵袭”。
5、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度,生活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保证睡眠、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免疫力。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也是预防的关键。
❹ 如何做好夏秋季传染病预防工作培训小结
一个大纲,供参考。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缩减
培训小结
一,培训情况概述,培训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绩(详细写哦)
二,思想认识、培训纪律等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少写哦)
我将继续能力,不断提高
❺ 秋季流行传染病及预防知识
你好,秋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
2、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军团菌病、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
3、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
秋季常见传染病防治
⒈ 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水平
⒉做好个人卫生和消毒工作
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⒋接触过传染病的用品和居室均应严格消毒
⒌对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
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到户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呼吸新如鲜空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