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急求一份关于小吃店的调查问卷
那要看你开在什么地方,并且你得了解你所在地的饮食习惯,你擅长哪个方面,方方面面考虑一下。建议你实地考察一下,在网上做调查似乎不是很适合。。
『贰』 素食餐厅拓展市场的调研,该怎么确定调查对象,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应该涉及哪些方面
看看你在所要抄拓展的的城市,先对于有经济基础的人群去询问对于素食的接受能力,通过问答,锁定最多的人群年龄群体(信佛的人,和年轻女性对于素食接纳率应该会高些)。问题就是例如一周吃几次素食?一周都吃素食能不能接受?你最喜欢哪道素食?若你所在的城市有一家素食店会不会去尝试打卡?之类的问题,还可以在装修等等做。
『叁』 如果让你做一份调查问卷,主题是调查当地人饮食的口味,你该从哪些方面做
当地因为地理关系有哪些物种特别受当地人爱好。(例如南京人爱吃鸭子,靠海边专的人爱吃海鲜等)属
当地菜系是甜口还是咸口。(例如江南菜偏甜,四川菜偏辣)
当地人吃饭时的饮食结构。(此问题可以细分为主食如何,蔬菜和肉的比例等)
『肆』 食堂问卷调查表
下面以学校食堂调查问卷为例介绍一下
同学,您好!食堂作为校园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广大师生的饮食供给和健康保障重任。食堂服务工作也一直是全校师生最关心的问题。校后勤部门致力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了广大师生和后勤部门更好的沟通,使我校食堂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校研究生会针对食堂的整体状况作如下调查。请您认真填写调查问卷,对学校食堂服务工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您的宝贵意见。为了美好的家园,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到食堂的就餐状况()
A每餐都去
B只有偶尔几次不去
C偶尔去
D基本不去
若选择D,您不去食堂的理由是
3.您最经常去学校的哪个食堂吃饭()
A一餐一楼
B一餐二楼
C聚博园
D二餐
E三餐
4.您对学校食堂饭菜口味是否满意()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5.食堂的早中午三餐中,您最满意的是哪一餐()
A早餐
B午餐
C晚餐
D都不满意
6.您认为食堂给的饭菜量合适吗()
A合适,刚刚好
B吃不完,但和价钱相符
C吃不饱,与价钱不符
7.您觉得食堂饭菜的价格怎样()
A偏贵,性价比不高
B合理,可以接受
C便宜
8.您觉得食堂有没有必要对菜品价格和食材采购价格进行公示()
A有必要
B没必要
C随便,我无所谓
9.您认为食堂饭菜种类丰富吗()
A丰富
B一般
C不丰富
如果选择C不丰富,您认为需要增加的品种是
10.您对食堂的菜品更新有意见吗()
A无所谓,我也不关心
B没意见,感觉还行
C有意见,建议半个月就更新一次,可以过半个月再轮换
D意见很大,上学至今我就没见更新过
11.您对食堂近段时间菜的油量评价如何()
A偏少,菜像水煮一样
B太油腻
C刚好
12.您认为食堂蒸的饭怎么样()
A偏硬
B偏软
C刚好
13.您认为食堂蒸饭用的米质量怎么样()
A很差
B一般
C好
14.在食堂的食物中您是否吃到过杂质()
A有过
B很多
C没有
15.在食堂您是否吃到过变质的食物()
A有过,但次数比较少
B经常吃到
C没有
16.您认为冬天食堂饭菜的保温情况做得如何()
A保温效果很好,买到的饭菜都是热的
B保温效果一般,有几次买到过凉的饭菜
C保温效果不好,经常买到凉的饭菜
17.您对食堂服务人员的服务速度和服务态度是否满意()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18.您觉得食堂整体的卫生条件怎样()
A很卫生,干净
B有些地方偶尔不干净
C脏,不干净
19.您认为食堂餐具卫生状况如何()
A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差
20.您认为食堂工作人员个人卫生如何()
A好,工作衣帽、口罩经常穿戴
B一般,工作衣帽、口罩偶尔穿戴
C差,工作衣帽、口罩从不穿戴或检查时才穿戴
21.您觉得学校的就餐环境怎么样()
A差,冬天太冷,凳子太凉,夏天太热
B一般
C挺好
22.您认为学校食堂的供餐时间和时长合理吗()
A非常合理
B较为合理
C应适当延长时间
23.您觉得食堂的秩序怎样()
A很好,同学们都自觉排队
B偶尔有插队的现象
C很乱,基本没有排队的
24.如果在就餐过程中发生问题,您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A反映到意见簿
B发微信朋友圈或人人状态
C默默忍受
D找食堂工作人员理论
25.您觉得学校食堂浪费的现象怎么样()
A极其严重
B比较严重
C一般
D比较节约
E基本不浪费
26.您在就餐时如有剩饭剩菜您会怎么办()
A直接倒掉
B打包带走
C视情况而定
27.您觉得食堂是否存在“人情菜”现象(给熟悉的人多打菜、汤,或其他区别对待现象)()
A有,很常见
B有,但比较少
C应该没有吧,我不太注意
D没见过
28.食堂的温暖套餐,您觉得怎么样()
A一般,便宜但不好吃
B很不错,便宜又好吃
C很差,贵且不好吃
29.如果餐厅举办光盘行动,您会参加吗()
A不会
B会
30.在餐厅就餐,您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A卫生问题
B价格问题
C供餐时间问题
D饭菜品种和质量问题
E其他
若选E,在餐厅就餐,您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31.您对食堂有哪些改进的建议
提 交
『伍』 幼儿饮食调查问卷 请幼儿家长们关注一下
恩,你这样太麻烦了,介绍你到
网题
上把你的
问卷
创建出来吧,那样会后问卷网址,你可以把那个网址发到家长的qq群中,也可以分享到博客、qq空间里,那样会有跟多的人帮你作答了!很方便的你不妨去试试吧
『陆』 小吃调查问卷.
A B C D B 国内的小吃 喜欢中国的特色 肯德基终会有一天将会被传统的食品打败 中国的市场会是中专国的不属是不火 只是时机没有成熟 我们缺乏这样的规模和经验 中国的小吃在国外也是受欢迎的啊民族的小吃肯定会风靡世界 中国的小吃包含的原料和味道都是世界前列的 随着中国的世界地位的提高 人们肯定会注意到中国的饮食文化
『柒』 调查问卷(关于素食)
我会选择第二个,肉吃多了真不太好多吃素的比如各种绿色菜即食品延年益寿减少疾病
『捌』 关于饮食的调查问卷
一、目的
当前现代化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而且许多人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作息习惯,往往无暇顾及早餐。特别是上班族,吃早餐对他们来说似乎不是很重要,便形成了“早餐马虎、午餐凑合、晚餐丰富”的饮食方式。但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健康都有着重要影响,早餐并非是“可吃可不吃”。这几年来社会上一直在宣传科学饮食,关爱健康,那么早餐问题有没有很好被重视呢?
因此,我们“梦幻翅膀”小队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现代人的早餐的用餐情况,也希望能从中看到问题,并提出好的建议,使大家能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把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二、认识
忽视早餐的危害
1、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低。早餐是大脑活动的能量之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人早晨起床后,大脑与肌肉等器官和组织消耗糖(即血糖),于是血糖水平会下降。这时如果不进餐或进食低质早餐,体内就没有足够的血糖可供消耗,人体会感到倦怠、疲劳、暴躁、易怒,思维无法集中,精神不振,头晕眼花等不适,影响人们的工作的学习。
2、特别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正需要提供合理营养,如果不吃早餐急忙去上学,容易在九、十点左右产生饥饿感,出现头昏、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面色苍白、出冷汗、昏厥等症状,不但学习效果不好,而且直接影响生长发育。
3、容易发胖。要控制体重或减肥,就必须一日三次规律进餐,不要认为不吃早餐就可以少吸收热量而减肥,根据营养学家们的证实;早餐的食物是一天中最不容易转变成脂肪的食物。如果每天不吃早餐只会使中餐、晚餐吃得更多。日本的相扑选手,就是不吃早餐只吃午餐和晚餐而肥胖的。
4、诱发便秘。在三餐定时情况下,人体内会自然产生胃结肠反射现象,即促进排便,若不吃早餐成习惯,长此已往,就可造成胃结肠反射作用失调而产生便秘。
5、十二指肠溃疡的祸根。人体在睡眠状态下,胃仍在少量分泌胃酸,不吃早餐,直到中午才进食,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胃酸没有食物去中和,就可能因过多而导致十二指肠溃疡。
6、滋生营养不良。众所周知,人体所需营养素有40多种,这些营养素必须由多种食物提供。我国营养学家认为满足身体营养素的需要每天摄取的食物至少要20种以上,很多食物要靠早餐摄取,所以不吃早餐很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或营养不良。
7、促使胆囊结石。夜间空腹时间长的人,胆汁分泌就减少,胆汁的成分也发生了变化,其中胆酸含量减少,胆固醇就容易在胆囊中沉积。若长期不吃早餐,胆酸分泌减少,体内胆固醇过高时,更易在胆囊内潴留、沉淀而形成结石。
三、方法
1、我们设计并发放了100份早餐情况调查问卷,对梧桐街道部分地方的人们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的主要对象90%以上为25-35岁的职业女性。其中收回问卷100份,有效问卷为100份。
2、统计分析调查问卷,总结结论,并提出建议。
四、调查分析
1.调查
早餐情况调查问卷统计
问题1、你吃早餐吗?
统计:A.天天吃(65%)B.不吃(3%)C.很少吃(14%) D.经常吃(18%)
问题2、你的早餐一般在哪里吃?
统计:A.家里(59%)B.路边摊(7%)C.小吃店(21%) D.其它(13%)
问题3、你通常早餐会吃什么?(多选)
统计:A.牛奶(39%) B.鸡蛋(16%) C.面包蛋糕(32%) D.馒头(20%) E.粥 (62%) F.米饭(8%) G.其它(17%)
问题4、你的早餐花费?
统计:A.1-1.5元(30%) B.1.5-2元(40%) C.2元以上(30%)
问题5、你不吃早餐的原因?
统计:A.没时间(74%)B.没食欲(6%)C.麻烦(4%)D.无所谓(16%)
问题6、你认为不吃早餐是否对健康有影响?
统计:A.是(97%) B.否(3%)
问题7、你认为不吃早餐对健康会有什么影响?(多选)
统计:A.生长发育(41%)B.学习工作(49%)C.营养摄入(74%)D.其它(16%)
问题8、你对早餐有什么要求?(多选)
统计:A.营养丰富(53%) B.干净卫生(62%) C.口感良好(32%)
D.方便快捷(37%) E.没要求(3%)
2.分析
我国长期以来就有轻视早餐的陋习,形成了不合理的早餐习惯和早餐结构。营养食品专家认为,良好的饮食行为对人的身体、智力发育和健康起着极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对人一天的学习工作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科学饮食已经有了很好的意识,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
⑴近65%的人天天吃早餐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可以欣喜的发现,不吃早餐或很少吃早餐的人只占到了17%,天天吃早餐的占到了65%,经常吃早餐的占到了18%,这是一个很值得高兴的结果,说明早餐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爱越来越受到重视。
⑵不吃早餐的原因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4%的人是因为没有时间而不吃早餐,没有食欲的占6%,怕麻烦的占4%,还有16%的人认为无所谓。
那么早餐真的吃不吃都无所谓呢?世界著名营养学家M·雷恩博士认为:“大脑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早上吃什么。”长期不吃早餐,人的体能和智能自然会大打折扣,必然会直接影响身体生长和智力发育。
⑶早餐的质量
在调查中,有65%的人天天吃早餐,有18%的人经常吃早餐,那么他们的早餐质量怎么样呢?根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62%的人以粥为主,坚持喝牛奶的占39%,吃鸡蛋的占16%,吃面包蛋糕的占32%,馒头占20%,最后是米饭。
以上的数据与专家制定的科学早餐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质量不是很高。早餐的质量一定要好,这样人们才有充沛精力去学习、工作。专家观点:最好的早餐≈“粮谷类食物+蛋奶”
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早餐类型与智力发育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吃高蛋白质早餐的孩子其智商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为吃高糖分早餐的孩子,而不吃早餐的孩子智商得分最低。由此说明,早餐对于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处在生长发育关键阶段的少年儿童,不但要按时吃早餐,同时还要注意早餐的质量。
⑷早餐的花费
调查显示,人们对于早餐的花费一般都很节约,花费在1-1.5元的占30%,1.5-2元的占40%,2元以上的占30%。
早餐在一日三餐中是非常重要的。对早餐的节约,甚至不吃早餐省钱的做法十分有害,忽略早餐会造成营养不良,精力不足,长时间空腹上班或上课,将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不利于身体健康。早餐的花费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尽可能吃得科学合理而营养些。
⑸应该吃什么样的早餐
在调查中,认为早餐应该营养丰富的占53%,干净卫生的占62%,口感良好的占32%,方便快捷的占37%,还有3%的人认为无所谓。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发现,当代人对早餐更注重营养和卫生,这是一个很值得高兴的现象。这次调查我们还发现有59%的人在家里用早餐,21%的在小吃店用早餐,只有7%的人在路边摊用早餐,路边摊一般都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早餐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为了彻底改变人们“早餐马虎、午餐凑合、晚餐丰富”的饮食方式,提倡科学饮食,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善个人习惯
⑴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有问题一方面可能导致起床的时间晚,从而压缩了早餐的时间;另一方面影响早晨的精神状态,使我们没有心思和胃口吃饭。
⑵有意识地挑选营养丰富且卫生的食品食用。
⑶加强对早餐问题的认识,有意识的逐步改善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
⑷向身边的人们宣传食用早餐的必要性,同时可以动员他们一起重视“早餐问题”。
2、注重科学早餐
⑴时间要最佳。医学研究证明,7点到8点吃早餐最合适,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早餐与中餐以间隔4—5小时左右为好。如果早餐较早,那么数量应该相应增加或者将午餐相应提前。
⑵早餐前应先喝水。人经过一夜睡眠,从尿、皮肤、呼吸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早晨起床后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状态。如果只进食常规早餐,远远不能补充生理性缺水。因此,早上起来不要急于吃早餐,而应立即饮500—800毫升凉开水,既可补充生理缺水之需,又对人体器官起到洗涤作用,从而改善器官功能,防止疾病的发生。
⑶热量供给要适当。早餐食谱中的各种营养素的量,一般应占全天的供给量的30%左右。其中对在中、晚餐中可能供给不足的营养,如能量、维生素B1等,早餐应适量增加。且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使食物蛋白质中的8种必要氨基酸组成比例更趋平衡,营养互补。
⑷烹调制作要讲究。既要考虑个性生理特点,又要考虑各人的食欲兴趣和口味爱好,最好是热稀饭、热燕麦片、热牛奶、热豆浆,切忌喝冰咖啡、冰红茶、冰牛奶等,油炸食品要少吃。
⑸酸碱食物不可偏废。不少人早餐习惯吃馒头、油炸食品、豆浆。也有人吃些蛋类、肉类、奶类。虽然上述食品富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脂肪,但均为酸性食物,若酸性食物在膳食中超量,容易导致血液偏酸性,引起体内生理上酸碱平衡失调,常可出现缺钙症。因此,若能吃点含碱性物质的蔬菜、水果,就能达到膳食酸碱平衡及营养素的平衡。
以上便是我们“梦幻翅膀”小队对早餐情况的调查分析和提出的建议,希望人们保持科学的饮食习惯,重视早餐,关爱自己,关爱健康。
『玖』 市场调查问卷怎么做
http://www.nquestion.com/Answer/Questionnaire.aspx?Id=29514
这有个“网题”上的市场调查问卷,你可以参考一下啊
“网题”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问卷模板,希望对你有帮助
用“网题”做在线问卷调查也很方便哦!
『拾』 关于饮食文化的问卷调查怎么写
一,饮食观念不同,比如西方人侧重营养,中国人注重美味。 二,饮食方式不同,比如西方人侧重交谊,中国人注重气氛和愉悦。 三,饮食习惯不同,比如西方人习惯用刀叉,中国人习惯用筷子 四,饮食环境不同,比如西方人注重精致,中国人注重排场 五,饮食口味不同,比如西方人吃甜食,中国人大多以咸为主。 以上只是概略性的说明,你可以展开论述。 可参照:略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这里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 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以至中国人到海外谋生,都以开餐馆为业,成了我们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饨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倒使我们忽略了吃饭的真正意义。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 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 二、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尤其是在经历了非典以后。还有,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来个汉堡方便等。这样一来在饮食上差异也就不太分明了。